第一篇:百姓关注什么-读后感
知百姓所想、把社会脉搏、强发展动力
——《百姓关注什么》读后感
由连玉明和武建忠主编的这本《百姓关注什么》搜集了时下普通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每个话题都包括[核心数据]、[政策点击]、[观点评论]、[典型案例]4个栏目内容。本书从新生代农民工、信义兄弟、公款旅游、富二代、官二代、社保转续、“被时代”、高考加分、绿色公司、王亚丽事件、个税起征点、大学生创业就业、官员财产公示、“蜗居”、“蚁族”、官员自杀、上访学习班、信访大厅、“80后”官员、创业板、环境污染群体事件、“钓鱼执法”、疯狂奥数、民生博客、居家养老、健康城市、绿坝**、诚信档案、代课教师、最低生活保障、民办教育准入、学前教育管理、社区转诊等当下百姓关注的32个热点话题和现象进行了深刻剖析。
通过阅读《百姓关注什么》,我了解了百姓所想,对当下社会概貌有了深刻的认知。总结起来是六个大方面的问题,包括三农(农民工、拆迁)、政府公信力(干部任用、官员造假、官二代、公款旅游、官员财产公示、官员自杀、80后官员、钓鱼执法)、民生(高房价、社区转诊、蜗居、社保、个税、就业)、教育(高考、疯狂奥数、代课教师、学前教育)、环保(环境污染群体事件、健康城市)、信访稳定(拆迁、纠纷、法制)。我国各级政府也都把“保民生、促和谐,保稳定、促发展”作为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首先是三农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9亿农民,涵盖农村,农民,农业的“三农”问题历来都是一个热点问题,近几 1
年的农民工权益问题也是一个焦点。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而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新生代农民工年龄18岁到25岁,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与第一代农民工求生存为主不同,学技术成为第二代农民工外出务工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大多希望有一技之长以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56.9%的第二代农民工认为打工是为了多挣钱,但也有高达62.6%的人未来有做老板的打算,“有自己的事业”是他们中不少人的最高理想。书中典型案例提到北京为1.2万名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技能培训,这一点值得很多地方来学习借鉴。
第二是关于政府公信力。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赖于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和网络的认可而赋予的信任,并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政府作为一个为社会成员提供普遍服务的组织,其公信力程度通过政府履行其职责的一切行为反映出来,因此,政府公信力程度实际上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评价。
现今社会网络的普及和信息的高速流通,让社会中存在的一
些阴暗面暴露在阳光之下,也包括政府部门的一些负面现象。从总体上看,我国政府的公信力是高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不断提高。如书中数据显示2009年节约因公出国(境)经费16.31亿。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政府失信现象,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其主要原因:一是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一些地方政府还是管了一些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过多地充当了市场竞争主体的角色,忽视了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二是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一些政府官员由于不善于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致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失去了群众的信任。一些政府部门的决策缺乏科学化、民主化和透明度,行政效率不高,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腐败问题突出,致使政府缺乏亲和度和感召力。三是政府依法行政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由于没有很好地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公和多头执法、执法扰民,以及执法监督不力的问题,致使有的地方政府缺乏权威性。上述情况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而且削弱了政府执政的基础。
那如何提高我们政府的公信力呢?一是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建设信用政府的思想基础。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政府要全面履行职能,特别要加强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将社会矛盾与纠纷解决在基层,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难、就业难、就学难、看病难、行路难、办事难等问题。三是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政府讲不讲诚信,有没有公信力,一条重要标准就是看政府能不能严格执法,依法办事。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加强信用法规建设,加大失信惩罚力度,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四是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改革和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努力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要规范决策程序,健全决策制度,优化决策环境,强化决策责任。五是加强政风建设。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大力推进勤政廉政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旗帜鲜明地反对、惩治和预防腐败。
第三是保民生。其中医疗一直是老百姓关心的事,医疗费用昂贵,医疗机构坑人,医药市场混乱,医疗机构改革等等问题都急需解决。房价居高不下,房地产产业暴利,产地产产业过热等现象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个月的工资买不起一平方米,这在大中小城市都是一个普遍现象。数据显示“蚁族”心理状况呈现亚健康水平。再有就是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大,大学生就业创业难,下岗职工再就业难。面对复杂而严峻的民生问题,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真正保民生,促和谐。
第四是发展教育。义务教育问题,农村教育问题,高校扩招利弊问题,高校学费过高等问题都是社会焦点。数据显示近八成的人赞同高考回归“裸考”。5%的家长认为应该“叫停疯狂奥数”,像云南省就已经全面叫停“奥数”,力推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现在,对于中国的教育制度讨论最多的几点包括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教育产业化、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九年义务教育的免费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第五是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书中调查显示八成企业经营者是非常注重环境影响的。污染事件的发生看似偶然,但有其必然性。根本原因,是片面追求GDP忽视环境保护,而导致长期累积的矛盾集中暴发,是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GDP至上的政绩观是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污染事故多发的重要根源。GDP上升了,环境质量下降了;财富增加了,群众的幸福感减少了,这是以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群众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一个新的诱因,主要是污染危机受损者的基本生存、公众环境参与的权力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毁灭自然也就意味着毁灭人类,只有实现了生态环保,我们的经济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第六就是信访稳定问题。书中提到了上访学习班和信访大厅。这是两个形式截然不同、效果也截然不同的概念和方法。5年出台了400多项信访配套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制度。“上访学习班”对于一些上访者来说可能是不愿回忆起的地方,本书观点评论是要立即取缔“上访学习班”。中央也下发了《关于领导干部
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定期组织干部下访的意见》、《关于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的意见》等,相信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会解决大量的信访问题。作为正面典型的沈阳信访大厅,是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立信访稳定工作新体制、新机制、新制度”要求创建的,是“接待受理、直接调处、协调指导、监督查处”为一体的综合办事机构。为进一步拓宽群众信访渠道,信访大厅开通了“市民诉求专线”、“网上信访”,市民只要直接拨打114或12345,就能反映自己的难心事儿。在三天内,市信访大厅诉求专线中心就会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市民。“市民诉求专线”开通后以来,累计受理市民求助电话10850件,办结率96%,收到市民赠送的锦旗40面。
知百姓所想、把社会脉搏、强发展动力。《百姓关注什么》这本书对社会热点问题现象的深刻剖析和引据论证,让我们真正了解了当今社会的老百姓关注什么,希望知道什么。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是我们的目标,“得民心者得天下”,在人民群众的关注和推动下,我们的国家会向着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方向迈进!
第二篇:《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读后感
《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读后感
《提问2010-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开播以来的第一个大型电视互动活动,也是在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题背景下的一次对民生民意的媒体盘点、互动与分享,更是一本中国百姓民生财富指南。本书有代表性地反映出了百姓最关心的金融、通货膨胀、住房、收入、社保等十大民生问题,大到国家的政策方针,小到老百姓的柴米油盐,说出了老百姓的心里话。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均GDP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国家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百姓的预期必然不断提高。同时国家财力也日益雄厚,可能且应当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福利需求。黄金发展期往往也是矛盾凸显期。种种民生问题,如贫富差距、阶层矛盾、劳资关系、教育医疗住房等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阶段。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经济成果要分享给民众,要让百姓真正体验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生活水平改善。
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并将其作为工作的根本任务。从国家层面看,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 党的十六大以来,一项项重视民
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被写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甚至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传递到田间地头、千家万户。我们也突出感受到,党和政府工作的一大亮点是,将与百姓日常生活的“小事”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并提出了教育、就业、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六大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讲话时指出,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我们可以看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体制,集中解决各类民生问题,让全体人民更多地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党和政府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在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春节团拜会上提出:“新的一年,我们要更加努力工作,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千方百计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持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让每个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努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学、上好学。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
有尊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从地方层面看,云南省委、省政府启动和实施了多民生工程,其资金保障、实施举措、落实督查等措施正在得以落实。民生问题也事关云南的大局。我们也看到,省委、省政府在推进民生工程中,始终坚持让广大群众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基本原则,制定出一系列的配套方案,明确责任主体,保障工作实效,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的为民情怀和务实作风,对于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云南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上面一系列的事实,足见我们党和政府对解决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凸现出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效率和决心。
书中谈到了关于民生的很多问题,如:通货膨胀、人民币汇率、交通、医疗、教育、户籍等等。2010年已经过了9个多月,现在读这本书,可以发现,对于老百姓提出的问题,书中很多回答和预想都实现了,比如股指期货的推出,比如2010年的房地产政策调控,比如养老保险异地转接的试点……国家一直在努力,并且很多政策都是配套的,比如现在倡导的低碳经济,政府在宏观调控的层面从民生的角度出发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推行新能源汽车、用银行信贷手段支持低碳经济、梯级电费价格等。我们还看到,国家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险等公共服务上所做的努力。
现阶段问题还很多,问题的解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们要看到,我们的政府正在努力的改善民生,我们要相信国家一直把民生的疾苦放在心上。我觉得解决民生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一是建立解决民生问题的长效机制,通过改革建立起制度化、法制化的保障。二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改革。三是改善民生要从国情出发,逐步进行。四是要共享改革发展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政治成果的机制。五是要建立能真正解决民众利益的诉求和表达机制。六是解决民生问题需要多方形成合力。
第三篇:司法关注民生 真情温暖百姓
司法关注民生 真情温暖百姓
江苏省靖江市人民法院近年来在审判中实践陈燕萍工作法,积极主动下基层、进社区、进农村,了解民情、倾听民声、沟通民意、集中民智,不断改进司法方法,关注民生,真情温暖百姓,努力做到司法为民、便民、利民,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为建设“幸福靖江”提供了良好的司法环境,受到了靖江市委的好评
陈燕萍是江苏靖江法院江阴园区法庭副庭长,她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将党的群众路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内在规律有机结合,总结了一套以“用群众认同的态度倾听诉求,用群众认可的方式查清事实,用群众接受的语言诠释法理,用群众信服的方法化解纠纷”为核心的工作方法。
近年来,靖江法院在审判中实践陈燕萍工作法,积极主动下基层、进社区、进农村,了解民情、倾听民声、沟通民意、集中民智,不断改进司法方法,关注民生,真情温暖百姓,努力做到司法为民、便民、利民,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为建设“幸福靖江”提供良好的司法环境。
诉调对接妥处劳动争议
以最快的速度解决纠纷 靖江经济发达,每年劳动争议诉讼到法院的案件就有近百件。在深化实践陈燕萍工作法过程中,靖江法院探索出一条司法调解与劳动争议调处中心工作对接的管理机制。一方面,当事人到劳动争议调处中心请求调解时,法官主动参与;一方面,若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综合考虑案情,建议双方先到劳动争议调处中心进行调处。一旦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会根据当事人的要求,由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确认调解效力。
近日,靖江法院与靖江市劳动争议调处中心成功调解了杨女士与所在单位发生的一起劳动争议纠纷,仅半天时间就调结了一场可能要持续一年的官司。
2010年8月,杨女士在工作过程中,右脚被碾轧致伤住院治疗。此后,杨女士所在单位支付了她的医疗费用、住院期间的护理费、生活费。杨女士出院后,就伤残赔偿与单位交涉未果。
今年春节后,杨女士与委托代理人一起来到靖江市劳动争议调处中心,调处中心依据《靖江市人民法院、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诉调对接实施办法》,及时启动诉调对接机制,邀请法官一起来做双方的调解工作。
当天,双方达成一致协议:双方解除劳动关系,由单位一次性支付杨女士工伤赔偿金、再就业补助费等共计4.8万元。约定在4月15日前支付,逾期将承担违约金5000元。杨女士放弃工伤认定申请。杨女士的委托代理人卢爱群介绍:“按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这一案件要先确认劳动关系,再申请工伤等级鉴定,依工伤鉴定请求赔偿,结案最快也要一年的时间。现在诉调对接,劳动仲裁委的工作人员与法官到场参与调解,释法明理,使双方能明了诉讼的预期后果,促成双方很快达成调解协议,并用民事调解书的形式对调解协议进行确认,既减少了当事人诉累,又平等保护了双方的利益。”
据靖江法院院长陈卫兵介绍,这种做法不仅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加便捷、灵活、高效的纠纷解决方式,也缓解了当前法院审判力量不足的压力,节约了司法资源。
车载法庭进社区到村组
以最便捷的方式现场调解
靖江法院针对农村中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土地承包等民事纠纷较多的实际,确立了调解前置、多调少判,以调保稳的工作思路,尽力做好当事人的思想教育和法制宣传工作,使当事人服判息讼。为方便当事人诉讼,靖江法院为每个审判庭、法庭配备了一辆轿车,车上装载有电脑、打印机、扩音设备等巡回法庭必需的器材,形成“车载法庭”。靖江法院积极发挥“车载法庭”的功能,开展审务进社区、进村组活动,深入农村乡镇巡回审理、就地开庭。近日,记者随靖江法院“车载法庭”走进靖江市靖城街道办一处因盖房惹纠纷的村落,这已经是斜桥法庭法官展飞第二次去这个现场了。在车上,展飞告诉记者,原告刘家与被告金家是多年邻居,金家居东,刘家在金家的西后方,原本相处融洽。去年金家新建楼房后,两家渐生嫌隙,刘家一怒之下,便将金家告上法庭,要求金家恢复原围墙,清除共用通道内的建筑垃圾,拆除新房批复超高部分。
记者跟随展飞来到现场,只见两幢楼过道内,堆满了砖瓦、木材等建筑材料,展飞站在过道里,两户争吵的当事人围在他身边,你一句我一句,互不相让。刘家人情绪激动,指着金家要砌的围墙说:“围墙的位置明显向西多移了位置,侵占了原本的共用弄堂,也超出了批复范围,而且他家楼房盖得那么高,我家在中午12点之前根本就晒不到太阳,采光权被侵犯了。”金家人也不相让,认为自己盖房有批复,完全合理合法,双方争吵不休。
展飞摆了摆手,示意双方不要再争,说:“邻居好,赛金宝,朝不见夜见,应该互敬互爱,退一步海阔天空。”展飞当起了和事老,劝了金家再劝刘家,平息双方的怒气。金家说:“好吧,我愿意把围墙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刘家人气也消了,说:“那就这样吧,只要恢复原状,我也愿意放弃其他诉讼请求,息事宁人。”
眼见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展飞立即拿出量尺,确定围墙的走向、高度,绘制草图,当场拟定了调解协议,双方没有异议后,签署了调解协议,并保证按协议履行。展飞对记者说:“判决虽能很快结案,但判决之后的社会效果并不一定好,刘家和金家可能会因一纸判决老死不相往来,还可能产生更多纠纷,我宁愿多花点时间,多跑腿多做调解工作,尽可能让两家人关系恢复如初。”
适度干预提前介入
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去年以来,靖江法院把法官下基层、法官进百企作为能动司法、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载体,制订了开展“法官下基层”、“法官进百企”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实了工作责任制,并将任务分解细化到各庭和相关部门,要求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日前,记者在靖江法院采访期间,来到陈燕萍所在的江阴园区法庭,了解这项工作落实得如何?刚刚在庭长王新妹的办公室落座,桌上的电话铃就响了起来,电话是东兴镇镇政府打来的。
东兴镇存在一起因民间借贷纠纷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简单听了介绍,王新妹觉得此事涉及人数多、金额高、影响大,如不迅速有效解决,后果难以预料。她立即将情况向分管副院长卢明华作了汇报。卢明华和王新妹商量后,决定当即赶赴东兴镇,共同商量解决办法。记者随即和他们一道驱车同行。
一到东兴镇,卢明华、王新妹即与镇领导、镇司法所、有关村的负责人围坐在一起商量。副镇长陆铭首先介绍了情况。原来该镇一工程施工头前不久突然生病去世,一些人拿着他生前打的借条上门讨债,总计有100多万元。而这些借款,死者妻子绝大多数不知情,死者家中并不富裕。有的讨债人将死者妻子告上法庭,要求归还借款,还有的言行比较偏激,如此一来又引起死者家属情绪的波动。尽管镇、村已做了大量工作,但矛盾仍处于一触即发状态。
卢明华一针见血地指出:“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应该保护,但死者家属的实际情况也不能忽视。应该告之债权人讨债要通过合法途径,不能使用非法手段,更不能上门采取过激行为,扰乱社会治安。死者家属也要充分理解债权人,如有能力偿还,要适当偿还。”
“目前已有一位债权人提起诉讼,今后可能还有其他债权人相继起诉。细算算死者留下的财产,均摊后都不够补偿债权人缴纳的诉讼费。估计开庭时其他债权人会到庭旁听,我们法庭将尽量释法、调解,说明情况,让大家明白,由于债务人履行能力的限制,官司赢不一定就拿到钱的道理,借调解以达到息讼效果。”王新妹补充道。
“对,我们镇里将多个部门和村委会联动,分头做好前期解释工作,尽量钝化矛盾……” 不知不觉中夜幕降临,卢明华和王新妹起身告辞。
“我们还有一个城镇建设方面的问题向你们请教,请你们帮出出主意该如何办……”闻讯赶来的副镇长卢壮明又把两位法官“堵”在了办公室。
记者感到,靖江法官服务基层,名副其实。
预警防范穷尽措施
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工权益
2008年下半年以来,靖江法院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面对全市部分中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工厂倒闭、业主“弃厂避债”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积极应对,建立预警防范机制,加强沟通协调,最大限度地抑制影响稳定的各种消极因素,减轻社会震荡,保障了全市的稳定发展。
今年1月25日,离过年不到10天,靖江市群利制衣厂41名农民工从靖江法院执行法官手中接过了被拖欠的10万余元工资,连声感谢靖江法院的法官们尽心尽力,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去年5月,由于经营不善,企业发生巨额亏损,群利制衣厂老板夫妇面对频频上门讨债的债主,弃企避债,下落不明。41名农民工在通过劳动仲裁确认工资债权数额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去年底,靖江法院受理了这批执行案件。为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证在春节前让他们拿到工资回家过年,执行局组织人员对该厂的财产进行摸底。这是一家个体私营企业,厂房是租赁的,属于老板的财产只有缝纫设备和办公用品,法院依法对这些财产进行了扣押和查封,特事特办,于12月两次对已查封扣押的物品进行了拍卖、变卖,对老板个人的房屋拆迁款在保证其有一套安置住房外对余款进行了扣划,共得款13万余元。1月25日下午,法院召开了债权人会议,在对共益债权优先支付后,当场对农民工工资予以全额发放。
同时,靖江法院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考虑到可供执行财产有限,对41件农民工工资债权案执行费减半收取,尽可能地提高其他债权人的分配比例。去年,靖江法院受理的涉及6家企业444名职工的工资债权得到妥善解决。努力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让有理无钱的人打得起官司、让有理有据的人打得赢官司;在执行阶段,他们设置了执行局长信箱,完善接待制度,畅通执行案件当事人的诉求渠道,对因查找不到被执行人财产而生活确有困难的申请执行人,给予适当救助,帮助其渡过难关。
第四篇:申论:关注百姓需求 改善民生服务
申论范文:关注百姓需求 改善民生服务
关注百姓需求 改善民生服务
“天下顺治在于民富,天下和静在于民乐,天下兴行在于民趋于正。”古往今来,从文景之治到贞观盛世,再到康乾伟业,历朝历代,王朝更替,都反映一个真理:唯有让百姓安居乐业、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依,才能政权稳固,国泰民安。
反观当下,君不见时下教育,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导致贫富差距日益凸显;君不见当下医疗,医患矛盾突出、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层出不穷,令百姓苦不堪言;君不见当前住房,天价房屋令百姓望“房”兴叹,诸多民生问题已愈演愈烈,已触动国家安定之底线、已威胁政权稳固之根基,已动摇百姓幸福之根本。因此,关注百姓需求,解决民生问题已是民心所向。
改善民生服务需要完善公共基础设施。随着电影下乡、基层休闲大广场的新建、村村通道路的通行,都说明国家加大重视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然而,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从基层影院匮乏,造成群众生活枯燥,到基层文化活动凋零,导致群众难以提升修养,再到交通拥堵问题在城市中时有发生。为了提高群众生活质量,需要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以发达国家为例,重视发展立体化交通,构建地铁、轻轨、公交为一体的交通体系,规定几百米内必须能够换乘,实行一票制,降低出行成本,减轻出行压力。因此,我国实现以民为本的施政理念,必须学习西方经验,完善公共基础设施。
改善民生服务需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老人曾构建的“大同社会”就是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的民生目标。然而,反观当下,养老方式单一,实行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模式难以适应421家庭结构的养老需求;医疗资源匮乏,医疗资源地区分配不均,加剧医疗资源的争夺,引起地区之间矛盾;社会福利难以发挥调解贫富差距的作用,导致两极分化日益凸显。由此,解决民生问题需要极力完善公共服务,学习英国做法,实行一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体系:针对不同群体、针对不同阶层、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制定与之相配套的保障制度,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改善民生服务需要优化公共服务体系。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住房是民生之所,改善民生服务需要促进教育、就业、住房的发展。然而,当下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造成南门难出贵子现象屡见不鲜,加剧了贫富差距;时下就业呈现结构性矛盾,知识人才数量远远高于现存知识岗位的供给;当前房价居高不下,虽实行限购,但仍难以满足部门群体的安居要求。因此,推动民生发展,必须优化公共服务,以美国为例,为实现教育公平,实行教育投入公平分配,政府发行公债的方式,吸收社会资金,向贫校供给;将教育经费的增量去弥补贫校的资金不足。以此解决教育不公现象。为此,我国也需学习,大力发展公共服务。
从为政之道,民生为本,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再到善政之要,惟在养民。民生是维护群众生活的基石,是维持社会稳定的良药,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改善民生建设是大势所趋,唯有如此,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繁荣富强!(完)
第五篇:申论精选:关注百姓需求 改善民生服务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关注百姓需求 改善民生服务
“天下顺治在于民富,天下和静在于民乐,天下兴行在于民趋于正。”古往今来,从文景之治到贞观盛世,再到康乾伟业,历朝历代,王朝更替,都反映一个真理:唯有让百姓安居乐业、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依,才能政权稳固,国泰民安。
反观当下,君不见时下教育,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导致贫富差距日益凸显;君不见当下医疗,医患矛盾突出、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层出不穷,令百姓苦不堪言;君不见当前住房,天价房屋令百姓望“房”兴叹,诸多民生问题已愈演愈烈,已触动国家安定之底线、已威胁政权稳固之根基,已动摇百姓幸福之根本。因此,关注百姓需求,解决民生问题已是民心所向。
改善民生服务需要完善公共基础设施。随着电影下乡、基层休闲大广场的新建、村村通道路的通行,都说明国家加大重视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然而,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从基层影院匮乏,造成群众生活枯燥,到基层文化活动凋零,导致群众难以提升修养,再到交通拥堵问题在城市中时有发生。为了提高群众生活质量,需要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以发达国家为例,重视发展立体化交通,构建地铁、轻轨、公交为一体的交通体系,规定几百米内必须能够换乘,实行一票制,降低出行成本,减轻出行压力。因此,我国实现以民为本的施政理念,必须学习西方经验,完善公共基础设施。
改善民生服务需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老人曾构建的“大同社会”就是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的民生目标。然而,反观当下,养老方式单一,实行以家庭养老为主的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模式难以适应421家庭结构的养老需求;医疗资源匮乏,医疗资源地区分配不均,加剧医疗资源的争夺,引起地区之间矛盾;社会福利难以发挥调解贫富差距的作用,导致两极分化日益凸显。由此,解决民生问题需要极力完善公共服务,学习英国做法,实行一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体系:针对不同群体、针对不同阶层、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制定与之相配套的保障制度,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改善民生服务需要优化公共服务体系。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住房是民生之所,改善民生服务需要促进教育、就业、住房的发展。然而,当下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造成南门难出贵子现象屡见不鲜,加剧了贫富差距;时下就业呈现结构性矛盾,知识人才数量远远高于现存知识岗位的供给;当前房价居高不下,虽实行限购,但仍难以满足部门群体的安居要求。因此,推动民生发展,必须优化公共服务,以美国为例,为实现教育公平,实行教育投入公平分配,政府发行公债的方式,吸收社会资金,向贫校供给;将教育经费的增量去弥补贫校的资金不足。以此解决教育不公现象。为此,我国也需学习,大力发展公共服务。
从为政之道,民生为本,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再到善政之要,惟在养民。民生是维护群众生活的基石,是维持社会稳定的良药,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改善民生建设是大势所趋,唯有如此,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