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生产的概念
“安全生产”这个概念,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方法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就是说,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设备设施免受损坏、环境的免受破坏的一切行为。 “三同时”原则:基本建设项目中的职业安全、卫生技术和环境保护等措施和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法律制度的简称;“三个同步”原则: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深化改革、技术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步实施; “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当事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没有制订并落实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不放过。
“五同时”原则:企业的生产组织及领导者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第二篇: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概念和意义
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
一,公司员工安全生产通则
(1)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公司及本部门(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员工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由公司及部门(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罚,处分,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3)员工必须接受公司及本部门(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员工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4)员工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必须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部门(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必须及时予以处理。
二,领导干部安全生产通则
(1)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及标准,模范遵守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杜绝违章指挥。
(2)认真履行领导干部岗位安全职责,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落实安全生产“五同时”和“三同时”。
(3)组织及参与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管理,落实安全宣传教育,安全检查考核和安全隐患整改等工作。
(4)配合及支持技安部门工作,及时处理技安人员反映的安全隐患 1 及问题。
(5)加强及改善从业人员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和劳动保护措施,做好防尘防毒,女工保护和职业病防治等工作。
(6)参与及配合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按规定上报重大安全隐患和安全生产事故,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概念和意义
安全生产标准化就是生产经营单位分析安全生产的安全风险、建立预防机制、建立科学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各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等规定,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控制生产安全风险,这样可以克服因随意性而导致的事故。
一、安全生产作业标准化的内容
1、生产经营单位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2、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进行符合性评价,消除违规现象和行为,制订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企业应当对管理人员、操作岗位人员和其他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使其达到能胜任各自岗位的能力。
4、生产经营单位的各层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负责,应不间断组织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预防事故的发生。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须的资金投入,确保安全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6、生产经营单位应对生产过程中的作业行为存在的风险进行分 3 析和控制管理。
7、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并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8、生产经营单位对潜在事件和突发事故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9、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生产过程的安全需求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对安全检查查出的问题向所在单位进行反馈,落实整改责任并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
10、生产经营单位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的绩效评审。
认识违章
一、什么是违章
违章就是违反安全法规、标准、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及其他安全规程。
违章包括: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简称“三违” 违章指挥是指各级承担管理职能的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令员工违章作业或违犯劳动纪律的指挥行为。
违章操作是指从事各类活动的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违反劳动纪律是指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员在活动过程中违反企业制定的劳动纪律的行为。
二、违章的严重性
根据对每年全国事故的原因的统计分析证明,95%以上事故是由违章造成的。
事故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不仅会对个人、家庭带来巨大伤痛,而且对企业、社会、国家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因此,要保障个人的身心安全健康和家庭幸福,要保障企业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就要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而减少事故发生的关键就是要杜绝违章。
案例:
我们天天说制作罐体内要防止燃烧、爆炸、高处坠落等事故,在随州改装汽车的生产中有的企业,他只追求多赚钱、多获利,就像有位老板在会上说四条腿吃肉的难找,两条腿下力的手一挥立马有人。不培训、不组织学习、不制定规章制度、无操作规程,反正就是你做一台罐子,我给你多少钱,利用了员工的无知心理进行非法生产。有的企业材料随意堆放、无标识、无数量、无型号、任意混放,超高超标堆放,在某公司在材料转运中,双腿被砸断,医疗费开支近百万。有一家企业作业无通道(安全),工件、材料、生产混乱,造成钢丝绳断离,砸死员工;进入罐体内不遵守操作规程,冒险蛮干,发生爆炸,死亡多人。最后老板花钱交了学费,死者用不上,活者心难受,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这些都是违章造成的恶果。
如广水风机厂的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刚上班,家中来电话说有客人,但公司要他去验收风机,同行有二人,那位员工身穿工作服,走过了风机,这位技术人员身穿风衣,未扣钮扣,被风机的旋转气流吸进风机,最后清理现场只找到两块巴掌大的皮。
我们安全员做工作就是穿衣戴帽,现场治理超重作业,集中精力发现隐患,排除干净。
违章的心理根源
违章的出现常常伴随以下几种心理,我们要杜绝违章,必须对下列 6 心理进行校正、治理。
侥幸心理:
人们在几次发生事故后,逐渐很容易产生侥幸心理,混淆几次违章没有发生事故的偶然性,和长期违章是迟早要发生事故的必然性。
有人说不发生事故是菩萨供得高,我的看法是不是菩萨供得高,是自己的工作做的好,现场做的好,只有自己才能保护自己,只有事前做好工作,预防及时,时刻提高警惕,才能不出事故。
省能心理:
人们嫌麻烦,图省事,总想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好效果,甚至压缩到极限,降低安全生产系统的可靠性,尤其在生产任务紧迫和眼前利益的引诱下极易产生省能心理。
从众心理:
看别人不戴帽子,做了没有事,我福大、命大、造化大肯定没有事,尤其一个安全秩序不好,管理混乱的场所,这种心理像瘟疫一样,严重威胁企业的生产安全。
逆反心理:
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的时候,人们常常会产生这种心理,把同事的善意提醒不当一回事,对领导的严格要求口是心非,气大于理,置安全规章不顾,以致酿成事故。
自我表理心理(逆能心理):
有的老工人自以为技术好、有经验,常常满不在乎,虽然能预见有 7 危险,但轻信能避免,用冒险蛮干表现自己的技能高超。还有的新工人技术差、经验少,却初生牛犊不怕虎,急于表现自己,以自己和他人的痛苦来验证安全制度的重要作用,用鲜血和生命证实安全规程的科学性。
违章的预防
一、勤于学习遵守规章制度
积极参加各种安全培训,熟悉自己的岗位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认识什么是违章,并坚决抵制。
二、多做交流,学习安全经验
班组间、员工之间进行经常性的交流,了解身边曾经发生的事故案例,提高安全意识,深刻理解违章的危害,将安全时刻挂在心上。
三、善于思考,理解安全规程
对操作规程进行积极的思考,不仅要知道应该怎么做,而且明白为什么这样做,知道怎么做才能杜绝违章。
四、提高安全责任心,工友之间互相帮助
大家相聚不容易,发现违章要制止,保证安全才是硬道理,大家携手同心反违章。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每一次事故的背后都伴随一系例的“三违”,发生事故不难防,重在守规章,每一次事故都是违章的恶果。我们大家只有从小事抓起,从细微做起,防微杜渐,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心和思想意识,自觉严格进行标准化作业,这样才能让事故这只人见人烦的苍蝇无处下口。
反违章禁令十二条:
1、严禁劳动防护用品穿戴不整齐就进入生产作业现场。
2、严禁脱岗、睡岗、酒后上岗。
3、严禁不对工作场地(所)、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就开始作业。
4、严禁特殊工种人员无证上岗。
5、严禁随意拆卸设备(施)的安全装置、仪表、仪器、警示装置。
6、严禁戴手套操作旋转作业设备。
7、严禁对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等违规进行储运、收发、处理。
8、严禁使用安全性能不合格或工作条件不匹配的工具进行操作。
9、严禁高空作业不系挂安全带。
10、严禁设备(施)超重、超温、超载荷运行。
11、严禁在禁火区域内吸烟,进行明火作业(洛阳东都商厦案例)。
12、严禁在安全设施不齐全的情况下强令工人冒险作业。
三违之害
各种隐患凶如狼
三违引狼到身旁 有朝一日狼开口
哭爹喊娘泪断肠
保证安全生产的三项制度: 安全生产各级各类岗位责任制 职业安全卫生规章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 减少安全事故的三个转变: 从事后查处转为事前预防
从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转变为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方式 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
为了保证我们的安全,提高我们收入,让我们从我要安全出发,我要学习安全知识,我要遵守操作规程,我要掌握声安全技能,我要提高安全意识,我要承担安全责任。
努力做到:
不伤害自己 不伤害他人 不被他人伤害 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第三篇:安全生产与管理的概念
安全生产与管理的概念
一、安全生产
(一)安全生产的概念
所谓安全生产就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保证人身健康与生命安全,保证财产不受损失,确保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进步而采取一系列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二)安全生产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安全生产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发展。安全生产概念已不仅仅是保证不发生伤亡事故和保证生产顺利进行,而且增加了对人的身心健康要求,提出了搞好安全生产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社会进步的要求。我们应从理论、政治、经济、伦理和社会影响等不同角度来理解安全生产,从而进一步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1、从理论上来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都是劳动群
众创造的,保护劳动者就是保护生产力,推动历史前进。
2、从政治上讲,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要保护劳
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国际劳工组织也规范了保证就业者安全的各种章程。搞好安全生产,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已成为国家乃至世界关注的一个政治敏感问题。
3、从宏观经济上来讲,生产力的高低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高低,生产力是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构成,而人的因素是主体,在构成生产力诸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安全生产搞得不好直接会影响这个国家或者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4、从微观经济上来讲,每一起生产安全事故都将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这些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有时是巨大的,甚至是一个企业或者个人难以承受的。所以,搞好安全生产就是保护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
5、从伦理道德上来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尤其对于我们中国,重视家庭生活是传统的美
德。如果我们当中有一个家庭的某一个成员因生产事故而伤残或者死亡,会造成这个家庭的极大不幸。伤亡一名职工,给他们父母、妻子儿女、亲朋故友带来很大的痛苦。甚至给家庭带来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痛苦。
6、从社会稳定上来讲,生产安全事故的频发,一是影响政府的形象,带来招商引资负面影
响,一起经济发展的波动;另一方面由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产生众多的经济纠纷,往往会引起人们对政府甚至对社会的不满,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三)劳动保护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这两个概念在一般情况下是通用的,但劳动保护也有其特定的含义:劳动保护的对象是从事生产的劳动者。劳动保护就是依靠科学技术和管理,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消除生产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环境、不安全设备和设施、不安全环境、不安全场所和不安全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员危害,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的总称。劳动保护是从“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出发,强调为劳动者提供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的保障。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安全生产管理
(一)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指管理主体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作用于客体,使其朝着一定的目标发展所进行的活动。管理包括四个基本要素:(1)管理的主体即管理者;(2)管理的客体即被管理的对象;
(3)管理的手段及管理的方式方法;(4)管理的目的。这四个要素回答了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和为什么管等管理的基本问题。
管理的基本特征主要有:(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2)管理的“载体”就是“组织”;(3)
管理具有一定的任务和职能;(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5)管理的本质是创新。
(二)安全生产管理的概念
安全生产管理通常是指管理者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三)职业健康安全
职业健康安全是2001年11月1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的提法。我国现有的职业健康安全、职业安全健康、职业安全卫生、劳动安全卫生等不同的提法,其内容都与安全生产或者劳动保护的含义基本相同,均以法律法规、管理机制、组织制度、技术措施、宣传教育等手段,来确保人身健康与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
三、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1、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格局
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是指安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管理体系和制度的总称。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从“国家监察、行政管理、群众监督”发展成“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确立了“企业负责、行政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管理体制。现已逐步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2、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基础
企业负责是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基础。企业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转变,以企业为主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已成为我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点。企业全面负责,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构建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新思路。
2010年7月19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安全生产管理重心下移到企业的管理思路。通知要求严格企业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坚持不安全不生产;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强化职工安全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一律严格考核,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职工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全面开展安全达人活动,深入进行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夯实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
根据建筑施工的特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是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的基础。作为一名建筑施工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理应深感肩上的蛋子,扎扎实实地开展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四、安全生产主体与责任
企业的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所谓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指企业依照法律的规定,应当履行的安全生产的职责和义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企业安全生产职责和义务主要有以下13项内容:
(1)只有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才能从事生产经营;
(2)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3)保证安全生产的投入;
(4)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
(5)保证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化;
(6)保证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
(7)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8)从法律上保证安全设备必须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要求;
(9)危险物品的特别管理;
(10)危险作业、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
(11)有关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规范;
(12)对安全生产管理中发包、出租事项的禁止和承包、承租的规范;
(13)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与事故报告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所确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第一项规则就是生产经营单位只有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才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这是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也是这部法律第一条所规定的,能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生产条件,或者说是指能消除事故隐患和危害因素,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不受威胁的生产条件。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在这项规定中,主要有三点是明确的也是必须坚持的:一是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二是衡量是否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标尺为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除此以为其他的根据不足为凭,更不能自定条件,降低要求;三是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所指的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是对所有的生产经营单位而言的,并不是只指新设立的单位,原来已经设立的也要按照这项规定办理。
五、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只有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才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根据安全生产法,2004年1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实行取得有关部门核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方可进行生产活动的管理制度。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条例规定除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及管理为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一及管理外,其余的均实行部省二级管理模式,体系“谁发证、谁负责”的管理要求。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中央管理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除中央管理的建筑施工企业以外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并接受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法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第四篇:安全生产标准化 概念、13要素
安全生产标准化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4一般要求
4.1原则
4.2建立和保持
4.3评定和监督
5核心要求
5.1目标
5.2组织机构和职责
5.3安全生产投入
5.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5.5 教育培训
5.6生产设备设施
5.7作业安全
5.8隐患排查和治理
5.9重大危险源监控
5.10职业健康
5.11应急救援
5.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5.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第五篇:清洁生产概念
清洁生产概念
清洁生产就是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材料、清洁的工艺及污染、少污染的生产方式、科学而严格的管理措施、生产清洁的产品和提供清洁的服务、塑造“更清洁的工业”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清洁生产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和创造性思想,它要求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上消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实现最小的环境影响:最少的资源、能源使用:最佳的管理模式以及最优化的经济增长水平。
清洁生产的可视要求;
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消减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
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提供的服务中。开展清洁生审核的好处; 通过更加高效地利用能源和原材料而提高生产率减少运行成本; 通过降低员工风险、增加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更加依赖员工的积极参与和献计献策来发挥作用; 3 减少公司在污染发生或废物处理若干年后可能要面对的长期责任; 改进对风险的管理,减少环境事故风险进而减少与事故、诉讼、抵制等相关费用支出; 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通过降低乃至消除污染控制和废弃物处置费用来提高利润率并降低成本; 降低由于产品中含有有害物质给消费者带来风险; 8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工人的身体伤害; 9 提供从金融机构和贷方融资的更加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