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笔记
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笔记
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闭幕,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次会议是在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的复杂背景下进行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1、全会提出“五位一体”: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的科学阐述:全会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3、全面深化体制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4、各项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
(1)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喝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3)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4)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5)党的建设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5、全会的立足点: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6、全会的重大战略判断: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
7、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核心问题: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8、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原因: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9、全会对深化改革的部署: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文化体制
机制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支柱和根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1、如何的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
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
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12、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
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
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13、构建服务型政府方式: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
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14、构建科学的财税体制: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15、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
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
分享现代化成果
16、加快经济全球化: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
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
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
革。
1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
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18、司法体制改革: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
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19、权力运行体系改革: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
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20、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1、社会事业改革: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
卫生体制改革。
22、社会治理改革: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
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
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23、生态制度体系建设: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24、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落幕,全面深化改革号角已经吹响,未来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改革依靠人民,改革为了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让我们广大党员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身作则,尽职尽力,团结奋进,锐意进取,不断在工作和学习岗位上开拓新局面、创造新成绩。
第二篇: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笔记
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笔记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关键时期的盛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凸显出中国发展新的走向。
大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任务等。会议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历史赋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使命,本次会议针对政治、经济、社会等6大领域改革进行了全方位的部署,其中多领域的改革力度及深度有望突破以往。
会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会重申,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期推行改革开放“最重要的前提”。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会议决定,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会议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
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打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一系列具体制度的完善与构建也将由此展开。随着接下来具体改革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人们将亲身体验到此次改革给国家、民族、社会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我们期待并坚信:紧握改革这把“金钥匙”,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一定能迎来实现民族、国家、个人梦想的美好明天。
第三篇:学习笔记十八届三中全会
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笔记
Myn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4人,候补中央委员169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近阶段,我校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会议,作为一名教师、体会颇深,收获很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我党历史上新的里程碑,是改变中国面貌的又一个重要的节点。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公报既承继了35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又不乏新的视角和立意。尤其是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态度。会议将教育领域的改革,描述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振奋人心。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党员,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以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式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二中全会精 1
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推动发展成果更多的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第一年的良好开局。
全会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全会指出,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公报既承继了35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又不乏新的视角和立意。尤其是发展新在教育有了更加彻底改革的态度。公报将教育领域的改革,描述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其中三个“最”,既表明了对民生问题的持续关注,也体现出了改革的创新。比如,在教育领域的改革,使用了“综合改革”的字眼,这实际上拓展了教育改革的范畴。可以展望,这不仅意味着基础教育、义务教育要强化履行政府的法定
义务,还意味着技能教育、高校教育将向更加注重教育规律,注重创新的模式转变。
通过学习,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育者,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围绕“教育改革”这条主线,立足本职工作和教学实际,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深感到教育的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必须在工作岗位上认认真真施教,踏踏实实育人,发扬求真务实作风积极参加课程改革。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用素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创新。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才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学校是传播文明的场所,教师是播种文明的使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做到文明执教。育人为本,是学校办学的宗旨,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尊重和关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情操引导学生,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成人成才。
2.加强师德修养。树立良好师德形象,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心育人。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要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把毕生献给党的教育事业。让我们一起为年轻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创造一些体验,多赋予一些憧憬,努力追求教育之于生命的最高境界---带着对生命的了知、洞察和至爱,带着人格的魅力和灵性,像寻找珍贵的金子般去发现和唤醒生命的潜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教育淋漓尽致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生命的至爱。
3.关注学生安全教育和心理教育。“以人为本,关注全体”都需要安全做保证,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做到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进行安全教育,坚持安全工作为尾课提醒,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和素质教育,尽力使学生成为合格公民。
4.做好常规工作。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关键是做好本职工作,具体到本人,要努力做好职责之内的工作,共青团的工作、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学生社团工作和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等,配合好学生管理工作,努力为学校发展服务。
5.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心育人。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要淡泊名利,甘为人梯。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体验,多赋予一些内涵让学生憧憬,努力追求教育的最高境界。
6.落实“以人为本、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关注细节、追求和谐”的教育价值观,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工作中严以律己,注重落实,切实有效地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知识面,做好学生的表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7.认认真真修身,踏踏实实育人。发扬求真务实作风,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用素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创新,加强学习,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去引领学生,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学校是
传播文明的场所,教师是播种文明的使者,在教育教学中,本人一定会文明执教,育人为本。尊重和关爱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高尚情操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成人成才。
8.克服急躁情绪,从细微处做起,从点滴做起。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设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对待学生有耐心,特别对于问题生,要开启他们的心扉,用发展的眼光看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营造和优化育人环境。
我们党历来重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的育人方针。因为我认为做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规则,因为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劳动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言传身教”,也就是说教师是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品质和人格魅力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无论哪一层的学生都自觉或不自觉的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榜样。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作 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教育理论素质、身心素质、风度仪表等,同时更要具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那么,我们首先要回顾教师职业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的给自己充电,在实践中不断进取,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精益求精,不断提高。真正做到有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鲜知识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第四篇:(免费)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政治学习笔记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政治学习笔记
2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一、《全会》关键词解读
1、——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历史赋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使命,也是本次会议的最大看点。从12日发布的公报看,本次会议针对经济、政治、社会等6大领域改革进行了全方位的部署,其中多领域的改革力度及深度有望突破以往。
2、——总目标
公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决定性作用
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这不同于此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表述。
4、——惠及全体人民
发展的目的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不仅涉及“做蛋糕”,更关乎如何更好地“分蛋糕”。这就要求执政党及政府如何在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同时,通过全面深化的改革,使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生根开花。
5、——党的领导
全会重申,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期推行改革开放“最重要的前提”。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
6、——决定性成果
全会要求,在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7、——国有经济主导
针对各界热议的国企改革,全会明确,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8、——现代财政制度
会议提出,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9、——社会治理
与此前多用创新社会管理相比,此次会议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10、——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会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新提法]:
1、“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许耀桐:
过去我们讲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和人民的关系,最早是国家统治,后来讲国家管理,现在我们又确立了国家治理。统治就是我强你弱,我是统治者,我管着你、管着社会。后来用的“管理”也有管的意思,我管着你,你要听我的。现在用治理,治理是一个新的词汇,现在在全球也是比较流行的。它强调多主体,大家都是主体。国家管理者是主体,人民也是主体,还有各组织、各单位,都是参加管理的主体之一,所以这是从过去的一个主体变为多主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 张立群:
治理现代化就是要更加科学、更加民主,同时也要更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都是我们现代化的含义,不受过去传统的那种生硬的、干巴巴的,或者是非常强硬的方式,向科学、向民主、向制度更好的转化、移动。
2、“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人民日报社论:
这是《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一鲜明思路,体现了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也契合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
3、“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人民日报:
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当改革打响攻坚战,迫切需要把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结合起来,在摸石过河中把握规律,在统筹规划中推进改革。强调顶层设计,是改革的大局观。尊重基层首创,是改革的群众观。“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十八大以来,上与下的呼应,最大程度聚合着改革正能量,激发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
4、“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 王国刚:
说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由此体现了我们前面所讲的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因为市场机制是讲公平的,在市场中各个主体的竞争是公平状态,而不能有政策上的歧视。在同一市场中,因为你是国有的,所以,政策上扶持你;然后你亏损了,后面可以不断地有财政补贴。而非公经济我和你竞争,我亏损了自担。这种竞争就不应该了。所以,这回讲要公平。这次如果要讲亮点的话,它的亮点就强调在这两类的公平上。
5、“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室主任曹红辉:
阐明了财税体制的本质和目的,明确了它的政治职能、社会职能、经济职能,相当于指明了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
6、“改革税制、稳定税负”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贾康:
营改增的全面推进已开启了中国新一轮财税改革,下一步税制改革还应包括优化政府收入结构与税制结构、完成增值税改革、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和强化房地产税等多个方面。稳定税负指的是稳定宏观税负,由于经济总量的增加,要稳定宏观税负就需要继续进行结构性减税,两者是齐头并进的。
7、“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刘尚希:
可以在完善事权的基础上强调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相适应,形成了财税体制非常重要的一块。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室主任 曹红辉:
此处的改革必须和政府职能转变改革相配套,事权的重新划分不仅包括一部分上收中央,一部分划归地方,还将有一部分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我们不能重复过去“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简单二元管理法,要纳入更复杂的规则,也要相配套。
8、“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
让农民拥有更多的财产权,就要有这样一种尝试,让宅基地、农民的自留地、农民的承包地能够以某种形式在市场上流转,形成这样一种收益,能够保障农民的生活,因为土地是农民的生活和生产资料。
9、“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李长安:
可持续是首次放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前,不仅仅是只社会保障基金的可持续性,还包括了公平以及保障资金效率的可持续性。
二、《决定》要点
这次会议是在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的复杂背景下进行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1、全会提出“五位一体”: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的科学阐述:全会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3、全面深化体制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4、各项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
(1)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喝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3)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4)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5)党的建设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5、全会的立足点: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6、全会的重大战略判断: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
7、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核心问题: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8、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原因: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9、全会对深化改革的部署: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支柱和根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1、如何的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12、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13、构建服务型政府方式: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14、构建科学的财税体制: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15、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16、加快经济全球化: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
1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18、司法体制改革: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19、权力运行体系改革: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20、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1、社会事业改革: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2、社会治理改革: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23、生态制度体系建设: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24、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落幕,全面深化改革号角已经吹响,未来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改革依靠人民,改革为了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让我们广大党员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身作则,尽职尽力,团结奋进,锐意进取,不断在工作和学习岗位上开拓新局面、创造新成绩。
第五篇: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笔记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笔记
1、全会提出“五位一体”: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的科学阐述:全会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3、全面深化体制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4、各项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
(1)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喝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 1
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3)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4)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5)党的建设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5、全会的立足点: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6、全会的重大战略判断: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
7、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核心问题: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8、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原因: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9、全会对深化改革的部署: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支柱和根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1、如何的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12、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
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13、构建服务型政府方式: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14、构建科学的财税体制: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15、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16、加快经济全球化: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
1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18、司法体制改革: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
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19、权力运行体系改革: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20、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1、社会事业改革: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2、社会治理改革: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23、生态制度体系建设: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24、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