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革开放30年积累的重要历史经验
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积累了十分宝贵的历史经验,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和科学依据。总结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首要经验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
大法宝。30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每一次重大推进,都以解放思想为前提,以思想理论创新为发端,以观念变革为先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带来了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带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突破性进展。
在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坚持马克思主义不能丢,同时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30年前,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决策的提出,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所得出的必然结论。一部改革开放的实践发展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史。
3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根据变化了的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赋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时代的和民族的内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并运用发展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发展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成功地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始终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辩证统一关系。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实践证明,无论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还是坚持改革开放,都必须基于两者的统一,一旦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割裂或对立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会偏离正确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陷入停顿或倒退。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政方针建立在对国情的清醒和正确认识上。党的基本纲领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展开和具体化。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始终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工人阶级的领导,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积极争取和团结改革开放中新产生的各社会阶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挥他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积极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是改革开放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依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依靠人民、由人民当家作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党的领导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奋斗目标和检验标准,切实做到改革发展为了人民、改革发展依靠人民、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实现党的领导,最重要的是党所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要符合人民的愿望,执行过程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实施结果要满足人民的需要。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应当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改革开放成败与否的标准。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党才能通过改革开放,得到了人民的真心拥护。正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过程中,党的领导才得到了切实的加强和改善。
坚持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是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具有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经初步显示出这一创举的强大威力。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关键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其他市场经济运行的特殊规律和特殊运行方式,始终坚持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既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改革开放的一条卓有成效的经验
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努力通过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调整与变革,构建适合中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状况的社会体
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也是改革开放的一条卓有成效的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在推动经济基础变革的同时,政治、文化和社会等上层建筑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也在稳步推进。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的逐步完善,是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推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具体体
制的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质上就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当前,我国正处于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中心内容的全面制度创新阶段,加大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领域的制度文明建设的力度,必将极大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进一步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经验
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不仅决定了发展不只是物质文明的单兵突进,还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不仅是经济建设的单一推动,还是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全面推进;不仅以发展生产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目的,还要以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和落脚点。只有坚持通过改革开放,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逐步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才能最终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坚持提高效率与促进社会公平相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开放得到人民拥护、肯定的经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的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改革开放以来,由当时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具体的历史条件所决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曾作为改革开放一段时期内的方针。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我们党又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加以强调和解决,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我国的改革是一个寓效率与公平于其中的总体性概念,我们党始终反对人为地将效率与公平二元化、对立起来的观点和做法,着力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把追求效率与实现公平辩证统一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取得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支持,才能取得改革开放的成功。
统筹大局,自力更生,是改革开放的成熟经验
统筹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于两个大局,制定和实施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政策和措施,坚持在与世界经济相联系和相互竞争中,自力更生地提升综合国力的开放战略,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内改革和与世界经济相联系的对外开放相结合,是改革开放的成熟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离不开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与世界的联系。在我国这样生产力水平还不发达,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之中,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有效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等外部条件发展自己,在全球竞争中趋利避害,努力实现互利、普惠、共赢。
坚持独立自主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对中国来说,要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始终保持足够的清醒,始终在总体上保持发展的自主性,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经济等各项事业。只有在保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坚持改革与开放相结合,必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就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以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安全利益为最高准则,永远不称霸,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坚持“三个有利于”是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的根本经验
我们党始终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党时刻注意正确地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把改革、发展的紧迫感同科学求实的精神结合起来,把实现当前目标和追求长远目标统一起来,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握准改革举措出台的时机、力度和节奏,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可行经验。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没有改革,就无法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不可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正确的发展道路;没有发展,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也就不可能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没有稳定,改革和发展都无从进行。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保证改革开放的健康平稳运行,否则,就会吃苦头,付代价,甚至给社会带来灾难。
我国的改革开放,走的是循序渐进的道路,这是中国取得巨大成功的一条举世公认的经验。改革开放30年来,党始终坚持“渐进式”的改革策略,没有采取“休克疗法”、“硬着陆”等激进的方案,坚持试点先行,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再加以推广。先农村后城市、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后政治、先发展后规范、先体制外后体制内、先易后难的改革策略,既保持了制度变革的连续性和渐进性,也保证了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渐进式”的改革方案既避免了由于举措不当而出现的经济严重衰退、社会矛盾激化和社会剧烈动荡,又使中国社会充满活力、和谐稳定。
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政治经验
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自身状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休戚相关。我国的改革开放既给我们党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也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中国共产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
在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从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发展变化出发,深入探索共产党执政的特殊规律,坚持把党建设成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坚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立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
第二篇:中国改革开放的十条重要历史经验
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
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积累了十分宝贵的历史经验,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和科学依据。总结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首要经验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30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前提,以思想理论创新为发端,以观念变革为先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带来了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带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突破性进展。在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坚持马克思主义不能丢,同时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决策的提出,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所得出的必然结论。改革开放的实践发展史,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史。3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赋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时代的和民族的内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运用发展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发展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成功地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2.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始终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辩证统一关系。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实践证明,无论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还是坚持改革开放,都必须基于两者的统一,一旦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割裂或对立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会偏离正确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陷入停顿或倒退。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政方针建立在对国情的清醒和正确认识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始终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工人阶级的领导,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积极争取和团结改革开放中新产生的各社会阶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挥他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积极作用。
3.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是改革开放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依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依靠人民、积极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奋斗目标和检验标准,切实做到改革发展为了人民、改革发展依靠人民、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应当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改革开放成败与否的标准。正因为这样,我们党才能通过改革开放,得到了人民的真心拥护。正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过程中,党的领导才得到了切实的加强和改善。
4.坚持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是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具有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其他市场经济运行的特殊规律和特殊运行方式,始终坚持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既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改革开放的一条卓有成效的经验
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推动经济基础变革的同时,政治、文化和社会等上层建筑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也在稳步推进。推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具体体制的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质上就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当前,我国正处于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中心内容的全面制度创新阶段,加大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领域的制度文明建设的力度,必将极大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6.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进一步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经验
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只有坚持通过改革开放,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逐步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才能最终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坚持提高效率与促进社会公平相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开放得到人民拥护、肯定的经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的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党始终反对人为地将效率与公平二元化、对立起来的观点和做法,着力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把追求效率与实现公平辩证统一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取得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支持,才能取得改革开放的成功。
8.统筹大局,自力更生,是改革开放的成熟经验
统筹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于两个大局,制定和实施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政策和措施,坚持在与世界经济相联系和相互竞争中,自力更生地提升综合国力的开放战略,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内改革和与世界经济相联系的对外开放相结合,是改革开放的成熟经验。对中国来说,要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始终保持足够的清醒,始终在总体上保持发展的自主性,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经济等各项事业。只有在保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坚持改革与开放相结合,必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就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以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安全利益为最高准则,永远不称霸,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9.坚持“三个有利于”是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的根本经验
我们党始终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党时刻注意正确地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我国的改革开放,走的是循序渐进的道路,这是中国取得巨大成功的一条举世公认的经验。改革开放30年来,党始终坚持“渐进式”的改革策略,没有采取“休克疗法”、“硬着陆”等激进的方案,坚持试点先行,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再加以推广。先农村后城市、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后政治、先发展后规范、先体制外后体制内、先易后难的改革策略,既保持了制度变革的连续性和渐进性,也保证了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渐进式”的改革方案既避免了由于举措不当而出现的经济严重衰退、社会矛盾激化和社会剧烈动荡,又使中国社会充满活力、和谐稳定。
10.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政治经验
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在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从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发展变化出发,深入探索共产党执政的特殊规律,坚持把党建设成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坚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立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坚决反对腐败。
第三篇: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
在我们党八十多年的辉煌历程中,召开过许多影响深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的代表大会和其他重要会议。回顾党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通过党的代表大会等重要会议,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任务,正确回答党所面临的、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使全党同志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奋发有为地开创工作新局面,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如果说新中国成立以前党领导人民奋斗二十八年的峥嵘岁月,犹如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的话,那么,党的代表大会和一些重要会议,就是这篇史诗中扣人心弦的篇章。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党的二大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实行合作,共同反对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列强。党的四大提出了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动员全党积极投身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革命洪流。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我们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七大则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如果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奋斗五十三年的光辉业绩,如同一幅气势磅礴、色彩斑斓的壮丽画卷的话,那么党的代表大会和一些重要会议,就是这幅画卷中光彩夺目的一页。八大对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基本矛盾和党如何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等重大问题作出了初步的探索和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当选为党的总书记。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这面旗帜指引下全国人民奋勇前进。二十一世纪头一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否抓住机遇,怎样抓住机遇?这是关系我们党兴衰成败、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大问题。历史再一次把重大责任赋予我们党。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反映六千多万名党员意愿、寄托十二亿多中国人民厚望的二千多名党的优秀分子,即将汇聚北京召开新世纪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我们相信,党的十六大,必将成为我们党的发展史、新中国的发展史、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第四篇: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经验总结及反思
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经验总结及反思
2009年,距离改革开放1978年已有31周年。30年前,濒临经济崩溃边缘的中国现实迫使当时的中国领导人同民众“杀出一条血路来”,由农村开始,在全国掀起一场自上而下的体制性革命。30年后,中国已改变过去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上迸发出令世界瞠目的活力。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经济政治实力高速发展的三十年。我们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跃升。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GDP平均增长9.7%,而世界经济同期只有3%左右的增长。经济是和政治、军事联系在一起的。普京就曾说过,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30年的改革发展,西方发达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中国,我们在世界政治舞台的话语权也更强了。如由西方发达国家召集的研究世界经济形势和问题的西方八国首脑会议要求吸收中国参加,就证明了我国的发展对于世界经济已经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全体国民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素质极大地提高的三十年。30年改革开放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打破了过去那种单调、统一的带有个人崇拜和违背人性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精神和文化生活日趋多样化,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竞争、效率、民主、法治等等意识是30年前所不可想象的,特别是,人们可以自由地思想,自由地选择,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命运,自由、自主、独立,这是改革开放带给人们精神领域的一个最大变化。原来走在大街上,大家穿得都差不多,灰色的,现在花花绿绿了、五光十色了,人们的思想也变得活跃了,创新力强了。
改革开放的 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30年发展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之路的无比正确性。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外开放在带来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的同时,也会带进一些糟粕,正如小平同志所说,开放了,新鲜空气进来,但有的时候,苍蝇蚊子也进来了。再加上我们自身的原因我们也走了一段弯路。
1、改革开放初期的一定盲目性、冲动性,在改革开放初期,没有制订严谨的改革开放策略,从而是一哄而上、摸石过河,定是会受到一些挫折的。正确的做法应是循序渐进的改革开放,培养人才、摸索经验教训,然后逐步推而广之,不断深入改革,才能避免一哄而上造成的整个国家的弯路和巨大损失。
2、自主创新能力不够突出,从事核心技术研究的人力、物力不足;于是在某些行业长期依赖国外技术的状况没能改观,这样极可能形成虚假繁荣受人制约,发展后劲不足,一旦国际形势变化,将无力应付而陷入困境。我们过度陶醉于“为人打工”,以“世界工厂”自豪,但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使我们创造的大部分财富流向国外,八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就是最好的例子
3、地方改革建设规划不够科学.其一是形成重复引进,以新企业搞垮老企业,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浪费和人才的流失,其二是造成国家资源的严重破坏与浪费,其三是由于追求发展而破坏自然环境,一些地区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已十分严重,资源能源因过度开采而日渐枯竭,环境恶化程度惊人。
4、国外腐朽的资本主义享乐思想渗入我国,影响力了一些意志力不强的官员,干部和国民经不住考验,出现了官僚主义;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我们有意无意间培植了一种轻内重外甚至崇洋媚外的,中国的传统优良精神被淡忘。所以,我们要保持头脑清醒,国门要打开,好的东西放进来,不好的要拒绝,苍蝇蚊子要赶掉。
尽管问题有些存在,但我们还要深化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走中国特色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行改革开放、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现在,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又面临新的形式和挑战,有些层面甚至还出现了否定改革开放的思维。因此,我们需要再次解放思想,在继续寻找改革真谛的同时,用新的思维去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胡锦涛同志强调:“中国过去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虽然我们现在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很多都是由于我们的思想保守所致,思想决定观念的形成;三十多年前,老一辈用他们智慧的大脑为我们创造了一片新的天地,今天,轮到我们主宰这个国家命运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不能被自己的思想所禁锢,要不断的解放思想,不断创新,要担起我们造福人类的责任。”
应当看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难免会出现前进中的曲折、发展中的挑战,但我们走过的路程,我们取得的成就已经表明,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社会的发展还将证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巩固成果、再创辉煌。
改革开放到了需要二次革命的时候,要进行第二次思想大解放,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把解决人民群众的突出问题放在思想斗争的最前沿,在深化改革中解决各种矛盾,不断调节各种利益分配问题,要在改革中去粕存精,去伪存真,要坚定信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革命尚未成功,我们仍需努力,过去已成历史,未来充满希望,我们一定要坚定改革开放的路线,为祖国的再次腾飞而努力。
第五篇:上下同心: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经验
上下同心: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经验
殷庆言
2013-5-4 5:51:23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年4月下
摘要:党与人民上下同心,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在革命时期,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了必须依靠党与人民上下同心;为了“最大多数”才能赢得最大信任;善于从群众的议论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延安的“十个没有”与南京的“五子登科”决定了人心所向;端正党风文风群众才能心悦诚服。新时期,依然需要传承和发扬我党与人民上下同心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关键词:共产党;人民群众;上下同心
作者简介:殷庆言,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研究员,北京网络媒体协会副会长,北京社科信息协会副会长。研究方向:执政党建设。主要著作:《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克服的几个错误认识》(论文)、《党校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要发挥四种功能》(论文)、《西藏人权的今昔》(论文)等。
回顾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28年的奋斗历史,共产党是靠同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发展和壮大的。党与人民上下同心,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
在革命政府的周围团结起千百万群众,发展我们的革命战争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进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阶段。我们党在多数时期面临的都是敌强我弱的形势,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势力异常强大。作为力量弱小的一方,要战胜强敌必须依靠党与群众上下同心。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就提出,革
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抗日战争时期,面对“亡国论”的叫嚣和“速胜论”的幻想,毛泽东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制订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的正确路线。毛泽东强调,贯彻党的七大路线,“首先要使先锋队觉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但这还不够,还必须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觉悟,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去争取胜利”。①1947年3月,国民党调集34个旅23万人重点进攻延安,企图对中共中央机关一网打尽。当时,西北野战军只有2万余人,敌我兵力比例为10∶
1。在这种危急的形势下,毛泽东却毅然拍板,“中央决定在陕北不走”,“中央率数百人在陕北不动,这里人民、地势均好,甚为安全”。②毛泽东如此从容自信,底气正是来自延安军民的上下同心。
党与人民在革命时期能够上下同心,归根结底是由党的群众路线决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把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根本原理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的一条根本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党长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环境进行革命活动的宝贵经验总结。淮海战役是国共两党解放战争时期进行的一场大决战,为什么掌握劣势装备的60万共产党的军队战胜了国民党飞机加大炮的80万军队?国外许多军事专家对此百思不得其解,陈毅元帅说,“五百万支前民工,遍地都是运粮食、运弹药、抬伤员的群众,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优势。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人民军队没有后勤,后勤就是老百姓;人民军队也没有医院,医院就是房东大娘的炕头。毛泽东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在革命政府的周围团结起千百万群众来,发展我们的革命战争,我们就能消灭一切反革命,我们就能夺取全中国。”③
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
党与人民上下同心,既是人民对党高度信任的一种情感,更是人民的的一种
理性选择。只有为了“最大多数”,才能赢得最大信任。抗日战争爆发后,革命队伍增加了大量新的成分。一些人虽然组织上入了党,但思想上并未入党,他们自以为是,看不起群众,干群关系、军民关系紧张。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从这态度出发,于是有各种的政策、方法、方式。离了这态度,政策、方法、方式也一定是错的,官兵之间、军民之间的关系便决然弄不好。”④1947年秋天是解放战争最困难的时期,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攻打陕北的佳县,临战时却发现国民党军队已将这一带抢掠一空,部队由于极度缺粮根本无法打仗。毛泽东请佳县县委书记张俊贤想想办法。张俊贤说,把全县坚壁的粮食挖出来,够部队吃一天;把全县地里的青玉米和谷子收割了,还可以吃一天;剩下的一天,就把全县的羊和驴都杀了!战斗打响后,佳县的支前队伍扛着拉着从各家各户凑来的粮食、驴和羊,解放军打到哪里他们就送到哪里。战后很长时间内,佳县都看不到羊和驴。毛泽东十分感动,亲笔给佳县县委题词:“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⑤
中国的“最大多数”是农民,农民是实现中国共产党社会理想的中坚力量。1946年,在国共内战一触即发的危急时刻,外国记者采访延安问及与国民党的战争是否能够取胜时,毛泽东回答时甚至连“军队”这两个字都没提,他说,“那就要看我们的土地改革工作完成的好不好。蒋介石肯定要失败,因为他反对农民的土地要求,如果我们能够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一定胜利”。⑥抗战胜利后,就在国民党各级官员忙着大发“接收”财时,共产党在东北提出的口号却是“走出城市,丢掉汽车,脱下皮鞋,换上农民的衣服”,开展大规模的土地改革。中国共产党在以往20多年的革命实践中,创造了三种不同解决土地的方法:红军时期,没收地主和富农的全部土地分给农民;抗战期间,改为较温和的减租减息;抗战结束后,根据解放区农民进行土改的强烈要求,随即制定了新的土改政策,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同时分给地主和富农土地,甚至连国民党军队官兵的家属也分给与农民同样的土地。土地的所有权完全由农民自己支配。经过土地改革,中国农民终于看明白了只有共产党才能让他们过上“耕者有其田”的好日子,支持共产党建立农村民主政权的热情如暴风骤雨般迸发了,对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946年8月10日,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信心满满地说:“如果蒋介石维护人民的利益,那么他就是铁老虎;如果他背弃人民,发动反人民的战争,就像他现在做的那样,那么他就是纸老虎,会被雨水冲跑„„共产党只有小米加步枪。但是我们的小米加步枪最后证明比蒋介
石的飞机加大炮还要厉害。”⑦面对中国共产党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并赢得人民衷心拥护的事实,时任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也认为,“共产党给大众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他们领导的革命能救人于水火之中„„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就为其带来了许多便利,不但组织和发动群众变得更加容易,支持者们也更乐于自我约束。而且,那些富于理想和激情的爱国青年也倾向于共产党。”⑧
善于从群众的议论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针和政策
延安时期,毛泽东在与一位老干部谈话时曾问,你说共产党员有什么能耐?不等老干部回答,毛泽东接着说:有错就改。改了才能取得经验教训,才能把坏事变成好事,这就是能耐。1941年夏,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县长联席会议,讨论征公粮问题。适逢天降大雨,雷电击中了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事后一个农民借此发泄说,老天爷不睁眼,咋不打死毛泽东?边区保卫处把他抓起来,并当作反革命分子来处理。毛泽东知道后,立即制止并派人进行调查,原因是征公粮太多,老百姓不高兴。为此,毛泽东马上调整征粮政策,作出消减公粮4万担的决定。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党中央采取两大政策:一是实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组织部队、机关、学校开展大生产运动;二是实行“精兵简政”,从1941年至1942年连续三次精简机构,减少了25%的党政机关人员。“大生产运动”和“精兵简政”大大减轻了群众的负担。1946年元宵节,延安农民给毛泽东送来了“人民救星”的牌匾。从“敬而远之”到“人民救星”,是共产党人为人民的利益坚持真理,为人民的利益修正错误的生动范例。善于从群众的议论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针和政策,是共产党在困难和危机时刻化险为夷,做到上下同心的重要原因。
延安的“十个没有”与南京的“五子登科”
李克强最近在会见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自古有所谓‘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作为执政者能否断掉发财的念想,不仅关系自身清廉,而且决定能否上下同心。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不仅是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精神的倡导者,更是一丝不苟的实践者。各抗日根据地严格实行最低津贴制度,在陕甘宁边区,上至边区主席,下至乡长,每月津贴只有1元5角到5元。毛泽东自豪地宣告:“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
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⑨“十个没有”生动记录了当年延安团结进步、民主光明的气象。
与延安“十个没有”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南京国民党的“五子登科”。日本投降后,敌伪留下的巨额财产失去了主人,从重庆返回南京的国民党官员以“接收”为名,大肆侵占国有资产。南京的公馆别墅都挂上高官的名字,处长、科长抢不到别墅,就抢民房、高级家具和汽车,甚至连日伪办公楼里的地毯都扛走了。房子、金子、票子、车子、女子(汉奸的妻妾)成为“接收大员”争抢的对象,被人们讽刺为“五子登科”。延安的“十个没有”与南京的“五子登科”决定了中国的人心所向,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的领导核心。
坚持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人民群众,但群众不可能自发地产生革命意识和先进理论。群众需要掌握先进理论的共产党的教育与领导。如何以先进的思想、理论教育人民群众?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提出,“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⑩陕北民间每逢重大节日,都有扭秧歌的习俗和传统。但当时延安多数外来干部认为扭秧歌太低俗,看不起秧歌。作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秧歌虽然粗犷,甚至有点“下里巴人”,但在延安文化生活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如果搞那些洋歌剧之类的所谓“阳春白雪”,群众反而不买账,根本起不到教育群众、鼓舞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作用。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组成了秧歌队,先向群众学秧歌,学会了再与老百姓一起扭。然后又把秧歌发展为秧歌剧。秧歌剧演到哪里,群众就跟到哪里,在延安成为生气勃勃、红火热闹的群众文化运动。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脱离实际的党八股和“假大空”不仅损害宣传者自身形象,也降低党的威信,导致干部脱离群众,群众疏远干部,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失去吸引力、感召力和亲和力。延安整风把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作为三大任务之一,强调要使革命精神获得发展,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文风同时也是党风,只有党风、文风正了,群众对党的宣传教育才能心悦诚服,心甘情愿跟党走。
在革命时期由于我们党与群众做到上下同心,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安泰
从大地母亲汲取无穷力量一样,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我们要始终牢记,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无论时代怎样发展,上下同心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都不能丢,不能忘。
注释《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01~1102、139、718页。逄先知:《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177页。《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12页。《人民日报》、人民网组图: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题词,1947年9月。王树增:《解放战争》(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154、157页。7 [美]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年,第94页。《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