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自拟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一)公共物品
答:公共物品是应该由公共部门提供的与公共利益相关,满足社会成员的普遍需要,不能为某一人或组织所独占的物品。它的概念是相对于由某一人或组织所独占的非公共物品(即私人物品)而提出来的。公共物品具有公共性,体现在:它依赖于社会而存在,如军队、治安等需要社会提供物资去维持;又因为它是社会成员普遍需要的但若私人经营又收费困难且不能排除有人免费占便宜,所以它应该由公共部门提供。正因它的公共性,所以它还具有非排他性,亦即人人都可享有,不排斥别人可以免费享受和占便宜,不能为某一人或组织所独占。
(二)、公共事业(举例说明)
答:公共事业也就是区别于政府管制,同属于政府职能的公共服务,是指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的需要政府最后负责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共事业的范围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保护以及通讯、邮电、公共交通等。公共性是其最大特点,体现在:受益对象为全体社会公众的公众性,服务内容涉及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的公用性,服务目标实现公众的公共利益的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营利性以及不能行政化的非行政性。公共事业的产出公共物品,根据不同的需要以及具体的事业性质,既可以由政府生产,如国防、治安等事业,也可以由政府委托给私人或私人企业进行生产,但不管怎样,政府最后要也应该要担负责任。
(三)、战略计划(怎样制定战略计划)
答:战略计划是指一个组织为使自己在变动的环境中赢得挑战、存活并发展下去而由组织高层制定的,具有预见性、长远性、全局性、根本性的行动谋划(或对策)。它具有优化资源配置、明确组织目标,使目标清晰化的作用。一个好的战略计划的制定其过程大致有:①通过分析组织目标和敌我信息:分析组织所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任务目标,分析好敌我形势,做到清晰准确,可利用SWOT分析法;②进行资源配置和调控。合理进行人、财、物资源的配置,做到物尽其用,用之适当;③将计划付诸实践,落实下去并要求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绩效反馈。④总结战略计划实施的经验或教训,对有关人员进行适当的奖惩。此外,在制定战略计划中,还应制定应急计划来应对预期环境的较大变化。
(四)合同外包
答:合同外包是指政府通过合同的形式把一些本由政府自身提供的公共物品委托给私人或私人企业来承担的承包经营管理,政府在这公共物品提供过程中负责监督合同的履行。之所以要搞合同外包其原因有:政府不是好的生产者,有些公共物品的由其提供易成垄断,且存有高投入,低效率,低品质的问题,为节约成本,回应公众的要求,需要合同外包;合同外包利于形成良好的竞争,需要竞标企业在不降低质量水平的基础上,提高服务,降低成本,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当然合同内容的要明晰,竞标过程要公开,不能搞暗箱操作,要严防腐败。
(五)组织图表(局限性)
答:组织图表是为了明晰组织部门及其构成人员的权责关系而划出的图表。组织
图表的意义作用在于使组织的权责关系直观、形象化,然而组织图表在实际的组织运作中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权力关系的不真实,存在组织成员角色失正的现象;职责关系的不明晰,组织成员难以在公示的组织图表中找到自己实际所拥有的职责;权力分工和调整的复杂化难以在图表中显现;组织图表不能显化组织的非正式关系,由于非正式关系的存在,情感、人际关系的腐蚀使得组织图表的意义大为削减;还有的组织划定一个图表有可能是出于掩饰实际的权力关系而划定一个在道德上靠的住,说得过去的正式图表。比如我国的一些对行政机关进行的监督的机构只有名义上的“独立”,名义上能够监督,而实际则受到上级监督机构及同级行政机关的双重领导,甚至由行政机关进行对其的人员编制、经费开支的提供,因此难以发挥其监督职能。所以要认识一个组织实际的权力关系,我们需要划一个实际的组织图表,从中能够对组织的权力关系做一个清晰理解,发现其于公示的组织图表存在的矛盾之处。我们在划这一图表中,需要对组织的非正式关系做一个分析,从而对组织成员的真实权力做一个实际衡定。
二.简答题
(一)看不起病现象的原因探析(以药养医)
答:解析当前我国存在的“看不起病”这一社会危机信号,是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政府因对自己的角色认知错位而放任医疗事业的市场化是造成“看不起病”现象的重大原因,也是我们最应批判的。
众所周知,医疗事业是公共事业,因其涉及到广大民众的需求甚至于对大众生存权的保障而私人或私人企业不愿也不能担负医疗责任而应由政府最后负责。医疗事业关乎人命,而人命关乎天,生活在一个连自己生命权都难以得到保障的国家是人最大的灾难。因此,政府对医疗事业给予充足的人、财、物资源是非常应该的,也是政府履行其职能真正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负责的所应做的。然而,由于我国政府对医疗事业公共性的忽视,导致长期以来对医疗事业投入不足,尤其是对基层的预防保健机构的投入不足。这忽视源于政府对这部分责任的推脱,把这责任推给了市场而放任医疗事业的市场化。因为政府看来,医院拥有广大的消费对象,无需政府投入也可生存发展。
而医院为使自己在市场化中能够存活发展,使自己的医生不至于生活无依,必然要采取一些措施。于是,在医疗事业市场化中,医药产商和医院成为了市场主体,医院里的医生则是医院这“企业”的员工,这进而把医生跟病人的关系扭变为“店员”跟“顾客”的关系,这跟医生“医者,仁术也”的人道主义精神严重背离。在医疗事业中,医院具有垄断性,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羊毛出在羊身上”医院要盈利以使自己发展壮大,所以病人的“挨宰”是很自然的。
医院要盈利,通过正常的途径是很难达到的,因为一个人很难患一次大病,偶尔的头痛感冒的医疗所需自然不高。然而医院通过虚高的药价,复杂病症检查流程,采用高精尖仪器进行重复检查往往使病人的医药费负担徒增许多倍。从而使很多人“看不起病”,在我国,医药费的水平居高不下,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药品承担了“养活”医生的“责任”!
要消除国人“看不起病”的现象,首先,政府要重视医疗事业的公共性,切实负担起自己的责任来,加大对医疗事业的投入;其次,要加强医疗机构的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机制;最后,提升医生的“医德”,非德才(专业才能)兼备者不可在医疗机构工作,还要避免医疗事业的行政化。
(二)如何将目标转化为可测量的绩效指标(以交通管理为例)
答:公共部门的目标往往模糊,要做到让民众满意的程度,需要把目标转化为可测量的绩效指标,绩效是用以衡量组织目标实现程度的标准,其转化必须是基于民众的需要的。下面以一个城市的公共交通管理为例进行说明。
根据市民对公共交通的安全、快捷方便、环保舒适及实惠的要求,交通部门可以从这里出发分别制定怎样达到这四点的具体可测量的绩效指标:
首先是安全方面,安全关乎人的生命,交通部门需要保证道路的通畅及良好的交通秩序,这就需要重视对道路的科学设计,禁止非法车辆和摩托车上道即它们上道率应为0%,制定规章为各种车合理划分车道,保证红绿灯、指示牌等交通设施的完备度,交通事故的发生率等指标。
其次是快捷方便方面,我们可以从道路的饱和度,车行速度,市民的平均的等车时间,交通高峰期的峰值,各种交通工具占城市交通的比例(一般地,公交车需要占市民出行乘坐比例的一半)等指标来加以测量。
再次是环保舒适方面,这一点要求我们可以在汽车尾气的排放量,道路两旁的绿化覆盖率,公交车的整洁度,座位的舒适度(如清洁软硬)等指标来加以测量。
最后是实惠方面,可以从出租车的起步价,公交车的收费价等指标进行测量,设定一个市民普遍接受的价格。
我们还应知道,这些指标的标准需要民众的认可,所以交通部门要进行广泛的民意调查并进行统计等方式来制定,还需民众加以监督,建立一个健全的绩效评估体系。
三.论述题
人类需要政府的理由
人的需要往往是与自身利益紧紧联系的,而利益往往与被人们看待的事物价值相关。人类为何给政府的存在发“许可证”也是基于人类认为它是有价值的,认为它可以为自己谋利益,有用。
人生而自由。自由成长,自由呼吸,自由工作,自由恋爱„„自由是人与生俱来,又是在其一生想始终想占有的,并想不断拓展的需要。卢梭说“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就是放弃人类的权利,甚至就是放弃自己的义务”。美国人爱说一句话,叫“不自由,毋宁死”。可见对自由的炽爱是每一人都有的而且是应该有的。然而,人类生存发展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不足以满足人类对自由的无限追逐。这个矛盾是自始存在的,既然这矛盾存在并作用着,因而人在拓展自身自由的同时难免会对他人的自由造成侵犯。人生而自由,是基于人生而个人的,基于个人的价值判断,追逐自身自由是合情合理的,至于这行为是否侵犯别人则不在他的考虑中。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是损人利己的,人不犯我,我也会犯人。在这种人的损人利己的外部性的作用下,可能会有很多人失去自由,甚至生命。因而,就人类普遍的价值层面来说,为了使自己的生存权,为了使自己的自由得到保障而不受其他人的侵犯,或者在被侵犯后能够得到使自己比较满意的处理,人类需要政府。
相似于人类对自由的渴求,对于安定和平生活的追求在人的价值天平中也是极其重要的。事实上,防止人类自身外部性对人类生存的侵蚀也是人追求安定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在霍布斯看来,为了安定和和平,各人放弃了自己在不幸生活中所享有的“生而平等”的自然权利,而把它托付给一个人(如君主)或是几
个人组成的集体(如议会),从而建立“利维坦”。而为了使国家这有机体运行良好,人们需要供给其营养,这也是政府向民众征收税款,聚集力量的缘由。民众的这种权利的托付也不是无偿的,即要求所托付的个人或集体要保证自己生活的安定和平。
这时候就有人要问了,人类为了免于受自身的外部性的侵害以追求安定的生活而选择成立政府,那么,政府能够发挥到这个作用么?如果不能,岂不是可以不需要政府?对于这问题,我认为,政府是相对能发挥着这些作用的,其相对比较的物象是无政府的状态。人人都有使自己免于外部性的侵害的意愿,如果是以纯个人的行动去维护的话,导致的只会是社会的变乱和人类的毁灭,而这又是追求安定生活的人所不愿看到的。所以,人的自由需要节制,在人类社会,这节制靠的是法律,而众所周知,政府所拥有的行政权力的很大部分就是执行法律。
对政府概念的理解是我们认知其作用的根源。依据卢梭的观点,政府是公意所寻求的一个公共力量的代理人,它依据公意的指示行动,负责执行法律并维护社会的以及政治的自由,是国家之内的一个新的共同体。人民拥有主权,是主权者,拥有立法权力;政府拥有行政权力,行政权力需要合法利用。而行政官(现在称公务员)的权力则是主权者通过把一些责任委托给他们去践行而完成赋予的。只要主权者愿意,他就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这个权力。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政府发挥其作用的程度既跟政府的自身素质有关,也跟政府组成的合理性紧密联系着。为了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责,一方面,政府不能因自身的贪求欲念而对民众横征暴敛,任意地侵夺民众剩有的自由和人权,甚至任意地让民众充当战争的牺牲品,因为我们可以为民众而牺牲政府却不能因政府而牺牲民众。另一方面,政府需要使自己的组成更加合理。要做到这些,政府需要优化自身架构,减少一些冗余的机构,不因人设事,并且让各机构的人员明确自身职责所在,避免角色失正的现象。
综上所述,人类需要政府的理由有二:人类有保障自身自由和安定的需要,在民众的督导下政府的存在相对能够满足人类的这种需要。而在当代市场经济中,人类则需要政府进行适当的干预来维持市场经济的良好有序发展;提供必要的公共物品;解决由于市场主体的外部性及败德所带来的问题„„在我看来,现下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引导也是政府减免外部性作用的一种内容形式而已,它随具体的时代变化而变。在今时今日的市场经济中是减免市场主体而不单是个人的外部性性作用而使市场经济稳定健康地发展,保障人类在其中的自由安定。
第二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类型:
解答题(3*10)
论述题(2*20)
材料分析(1*30)
解答题(3*10):
一、公共事业
(1)公共产品的特点: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2)公共产品的分类:
以具体表现形式分: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以受益范围为依据: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和地方性的公共物品
(3)公共事业管理的内涵
内涵:政府对公共组织的规范和发展,及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创造条件或提供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各种社会活动,所进行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活动。
二主体
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政府、非政府组织
政府在公共事业管理的优势和局限,体现在哪里?
优势:
1、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公共交通)
2、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增长
3、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4、调节收入分配
局限:
1、公共政策失效
2、政府组织存在低效率
3、存在寻租及腐败
什么是非政府组织
指正式成立的、自我管理、非营利、以一定程度的自愿参与的为特点的民间组织
(2)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作用、含义、特征
作用: 促进社会沟通
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
促进政府职能的转移
促进就业
含义:广义是指政府和营利的企业之外的一切社会组织,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狭义指政府管理概念里的民间组织
特征:一是组织性,也称正规性。
二是民间性,又称非政府性。
三是非营利性。
四是自治性
五是自愿性。
六是非政治性
五、事业单位的改革、目标和趋势、、民办非企业单位
(1)事业单位
改革:初步探索改革的阶段——主要集中在事业单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方面,重点是试图改变事业单位的一些制度上的弊端。
全面推进改革的阶段——开始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同时还将事业单位的管理纳入了法制化得轨道。
改革深化和各事业领域多元化发展阶段——改革深化和各事业领域多元化发展的阶段,从此事业单位全面进入市场。
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必须以国家的宏观改革目标位依据。建立一个政府主导的,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的饿,独立于政府和企业的视野管理体系应该是我们继续推进视野单位改革的基本目标。
基本目标: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独立于政府和企业的事业管理体系
基本趋势:
1、分类改革
2、创新改革
3、健全法制
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定位
第一,事业单位的社会化。
事业单位的社会化有两层基本含义 : 其
一、社会事业社会办。其
二、资源配置和服务的社会化。
第二,事业单位运行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六、绩效管理的内涵、实施和步骤
内涵:为实现特定的绩效目标,对原有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并通过
绩效评估不断完善计划的管理过程。
实施和步骤:
1、确立绩效目标
2、制定绩效指标
3、实施绩效计划
4、进行绩效评估
5、反馈评估结果
七、目标管理的内含、特点
内涵:组织通过通过参与管理的方式确立目标,并经过逐级分权而使下层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实现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以创造性地到达预定目标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特点:
分权与自我控制式的管理。
参与式的管理
面对成果的管理
八、决策了解一下
论述题(2*20)热点问题
1、高等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主要是解决政府与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 共同办学的法制。
。。。
2、看病难、看病贵产生
原因:
(1)物价指数长期走高,人们感觉医疗费用上升过快。
(2)医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医疗费用增长。
(3)疾病模式转变引发医疗费用增长。
(4)政策“双刃剑”。
政府会怎么办?
一是调整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格局
二是加快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三是强化公立医院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收支管理,纠正片面创收倾向。
四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保证群众基本用药。五是严格医疗机构、技术准入和人员执业资格,引导社会资金依法创办医疗卫生机构,支持有资质人员依法开业,方便群众就医
六是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发展。
3、住房难
原因:
(1)开发商炒作
(2)房地市场需求旺盛
(3)土地开发成本上升
政府会怎么办?
(1)加强市场监控
(2)加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力度和管理
(3)合理确定并严格控制福利性住房建筑设计标准
(4)高度重视稳定住房价格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科技管理的主要特点:灵活性、整体性和协调性、长远性和预见性
(2)科技管理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前瞻性原则、能级性原则、协作性原则、综合平衡原则
5、保障房
材料分析(1*30)
环境
(1)、环境管理体制概念:环境管理体制是指环境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即采用怎样的组织形式以及如何将这些组织形式结合成为一个合理的有机系统,并以怎样的手段和方法来实现环境管理的任务。
(2)环境管理体制具有的特征:
跨行业性
主管机构要客观公正
保证管理俄权威
决策监督统一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实施环境管理,应须依靠地方政府和其他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的参与。
(3)现行环境管理体制的特点
1、总体上,立法、行政、司法和社会组织在执行环境保护政策中各有其发挥作用的领域。
2、在所有这些力量中,政府行政管理是主要的力量。
3、在政府部门之间,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职能也根据政策内容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式。
4、相对政府的作用而言,司法机关和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在实施环境保护政策方面力量较弱,发挥作用的空间比较有限
5、行政资金有限
(4)现行环境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机构规格不相匹配,难以保障参与综合决策
2.部门职责交叉严重,难以统一监管到位
3.综合协调能力不足,难以形成管理合力
4.中央对地方监督制约乏力,难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制
(5)如何完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 ?
1.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2.建立科学的环保政绩考核机制
3.建立和完善环境监督机制
第三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笔记
答:中国的公共事业,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过程中,随着社会公共需求和公共问题不断增长和变化所促成的传统事业内涵和范围的扩大和公共性的凸显或工总公共性的觉醒而形成的,因而公共事业又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概念。(辨析)
现代社会的公共需要主要分为如下六个方面:第一,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公共需要。第二,维护经济秩序的市场交易秩序的公共需要。第三,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公共设施与公共管理的公共需要。第四,建立社会保障与救济体系,辅助社会弱势群体的公共需要。第五,公共资源与公共财产管理的公共需要。第六,在生活水平进入发达状态后,公众对人权、自由等公民权利的公共需要。
社会公共事务: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那些社会事务。
公共事务的特征:公共性、劳务性、非营利性、阶级性(判断)
公共事务的类别与层次
答:公共事务可以相应的分为社会政治事务、社会经济事务和狭义的社会事务三个类别。公共事务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大概念,即公共部门管理的所有事物;第二个层面是中概念,即除经济事务外,公共部门管理的其他事务。第三个层面是小概念,即狭义的社会事务。
公共事业: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而正在形成、发展的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是面向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并且不以营利为主要亩的的活动。
答:第一,公共事业与公共事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在于:从公共事务分类的角度看,公共事务可分为政治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即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共事业所包含的基本内容主要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因而公共事业属于社会公共事务的范畴,公共事务涵盖了公共事业。其区别在于广义的公共事务由于还涉及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因而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和阶级性;而从传统的事业向公共事业的转型中,基于原有事业的基本内涵和价值取向,公共事业主要涉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即基本上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具有更为强烈的社会性和服务性。(辨析)
公共事业的基本特征:公共性、非营利性、规模性。
公共产品:指那些按照私人市场的观点来看待的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公共产品的两个标准: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非竞争性有两层含义,一是边际生产成本为零。二是边际拥挤成本为零。
私有制国家也有公共产品,公有制国家也有私人产品,公共产品的划分不是由社会制度决定的。(判断)
准公共产品:指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
一般来说,区别公共事业产品中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的界线,不是外部收益而是内部收益。
广义的政府组织包括立法、司法和行政机关;而狭义的政府组织是指行政机关,即通常所说的狭义的政府。(辨析)
公共事业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1)以公众为本原则,就是公共事业管理必须以全体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为本。(2)服务原则。(3)社会效益原则。(4)法治原则(简答)
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相关管理的关系。(论述)
答:(1)总体来说,公共管理包含公共事业管理,二者的区别在于:第一,从管理对象来看,两者有宽窄之分,即公共管理的范围是广义的或一般的公共事务,而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第二公共管理与政府的政务职能、宏观调控职能、经济管理职能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相连,而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主要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主要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相关。第三公共事业管理在实际的管理中偏重于柔性手段,而公共管理中刚性手段和柔性手段都得到广泛的使用。(2)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联系在于:第一,管理目地是相同的。第二,在管理范围上有联系。第三,在管理主体上有联系。区别在于:第一,管理的对象和范围上有区别。第二,管理主体上有区别。第三,管理方法和手段上有区别。(3)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主要联系在于:第一,管理的目的不同。第二,管理所依托的权利不同。第三,管理的性质不同。第四,管理的物质基础不同。第五,管理的研制因素不同。第六,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要求不同。第七,绩效评估标准不同。
当前学习和研究公共始于管理有什么意义?(论述)
答:1.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当前改革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面对新型公共事业的矛盾,及新型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建立的迟缓,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已影响力公共事业的发展,而且影响力正在进行的政府管理改革及科学地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乃至社会的全体协调发展。
2、学习和研究公共事业管理,能直接促进我国科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形成,极大地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公共事业管理的研发和学习,能直接促进我国科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形成;能极大的推进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型的国家和社会良性互动关系的形成,从而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完成公共管理社会化的改革;有助于促进社会的整体协调进步与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辩证关系?
答: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辩证关系是指公共事业管理环境是公共事业管理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公共事业管理在适应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同时,又能动地利用和改造公共事业管理环境,不仅仅是被动地适应环境。这种辩证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决定、制约公共事业管理。2.公共事业管理对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利用和改造。
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历史演变。
答:公共事业管理经历了由保护模式到干预模式再到市场模式的历史演变。保护模式又称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保护模式,是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是近期出现的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公共事业管理的敢于模式又称为官僚模式、课程模式,是一种政府依靠庞大的官僚组织对社会生活进行全面干预并垄断公共事业管理的模式。公共事业管理的市场模式是一种在政府的主导下,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的模式。
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在其本质上是指在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存在或可供选择的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处理方式,或者说是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分工方式。
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决定因素:
答:公共事业管理模式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等综合因素作用下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演变发展,而从公共事业管理模式演变和发展的进程看,社会经济发展对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决定,主要是通过以下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1.公共需求2.主体意识3.政府能力4.社会发育程度。
公共提供:是指公共产品由政府无偿地向消费者提供,以满足社会的公共消费的需要。
市场提供:指主要由市场提供生产公共产品单位的经费。
混合提供:指政府以成本价格为基础,通过政府补贴和向受益人收取一定费用的方式来提供公共产品。
当代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
答:1.多元构成 2.政府主导和统筹 3.以市场为基础 4.法制化与规范化
宏观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任务:保证并满足公众不断发展的需求,促进社会生活的有序化。
宏观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目标:保证公共事业领域内的公共需求与公共事业产品供给的宏观平衡。
宏观公共事业管理机构:高层次的政府组织。(间接管理)
微观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目标:在基层公共事业领域中不断完善公共服务。
微观公共事业管理的管理机构:一是政府专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基层部门,二是业务涉及微观公共事业管理内容的政府部门,三是从事监督、评估和协调等管理工作的非营利组织,四是直接从事公共事业产品提供的部门。(直接管理)
政府的基本属性:阶级性,指政府通过暴力机器消灭敌对阶级和敌对势力,镇压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分子的反抗,巩固和保卫国家政权;社会性,指政府对非阶级性的即社会经济文化事务进行的管理。
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论述)
答:第一,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需求扩大对管理的需求,决定了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首先必须是政府。第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事务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趋势,决定了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首先必须是政府。
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论述)
答:政府在一定的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形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政府决定着整个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范围、基本性质和基本方向。政府决定着整个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和运行。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中其他管理主体的管理者。
非政府组织的特征:组织性,也称正规性、民间性,又称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自愿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
事业单位的主要特性:服务性、公益性、实体性、公有性
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刚性方法:政府凭借公共权力,对公共事业对象所实施的强制性管理手段。如法律手段、经济手段。
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柔性方法:指政府采用指导、说服、信息传播、解释、劝说、授权、委托等软的方式进行管理。
战略规划的特点:稀少性、重大性、长远性、指导性。
SWOT分析,其中的S是指优势(strength)、W是指弱点(weakness)、O是指机会或机遇(opportunity)、T是指威胁(thrends)
公共事业管理问题其最可能的提出者:政治领袖或政治领导人、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大众传媒。
拟定方案的基本原则:必须在拟定方案是有目的的、有意识地针对公共项目的目标进行。可行性原则、详尽性原则、互不兼容原则。
公共事业管理的最直接的目标和表现形式,就是在一定的社会中为公众提供尽可能多的优质的公共事业产品。
非政府组织的支出基本原则:非营利原则、安全原则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一是保障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二是保护政府资金的“资金价值”和社会资金的安全,以及社会捐助者的利益;三是维持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中正当的秩
序与良好的竞争环境。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控制机制: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包括公共组织自身的责任机制、行政监督检查、行政监察、审计、行政复议;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立法控制机制;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司法控制机制;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公民参与控制机制。
标杆管理:追求卓越的管理模式,即学习卓越的管理模式并将其转化,设为标杆或基准并实施管理,以提高组织绩效。
标杆管理实际上是促进组织学校与改革,提高绩效的重要途径。
现代卫生事业的基本活动,通常可分为医疗、卫生、医学研究、突发事故救护等行业。
突发事故救护属于纯公共产品,是公共生产、公共提供;基本的卫生产品是接近纯公共产品的准公共产品,主要采取公告生产、公共提供的方式。医学研究是纯公共产品,采取公共生产、公共提供的方式,临床技术研究则可公共生产与非公共生存并举,混合提供和完全市场提供;医疗产品即可供各生产,也可非公共生产。提供方式基本上以混合提供为主,市场提供为辅。
第四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一、国家体育场的产品属性:
1、国家体育场是准公共产品;
2、所谓的准公共产品,是指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具有较大的外部效益的产品;它是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公共产品。
3、国家体育场是由政府和企业等共同投资建设的,它所提供的产品不是完全无偿的,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和竞争性,但是它是具有较大外部效应的产品,所以它是准公共产品。
二、国家体育场的运营模式体现了政府与市场的怎样的关系?
1、国家体育场的运营模式是市场模式。公共事业管理模式是指在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供给过程中,承担主体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组合方式。公共事业管理的市场模式是一种在政府的主导下,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的模式。它的特点就是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负责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鸟巢的建设是是以市场为基础,在政府的主导和统筹下,由多元主体共同合作建设的,鸟巢建设的资金是由政府统筹,出一部分资金,其余由国内以及国外企业共同投资建设的,并且在建成后,它的运作也是以市场为主,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尤其是它的门票价格设置上更能说明这一点。
2、国家体育场的市场运营模式说明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以市场为基础,政府主导和统筹,共同提供公共事业产品。
三、鸟巢票价凸显了什么问题?
1、鸟巢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是由市场来提供的;公共事业产品的市场提供,是指主要由市场提供生产公共产品单位的经费,并且提供者往往会通过收费来收回成本。这一产品的提供单位自负盈亏,实行企业化经营,它是按照竞争的方式来进行的,但是总体上是在政府的管制下进行的。
2、鸟巢的建设资金就是由政府和企业、社会等共同投资的,在建成以后,收取门票也是企业为了收回成本,赚取利润而采取的一种措施,鸟巢门票一直过高,一方面说明鸟巢的投资巨大,成本高;另一方面说明政府的统筹管理还不够完善。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规则,加强统筹管理,使人们都能够享受到公共产品带来的优越性。
3、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加强法制化和规范化。法制化就是要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对公共事业实施管理;规范化就是指公共事业管理部门要在法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制定一系列关于公共事业管理的规章、制度,以确保管理的科学性、合法性、公正性和可行性的活动。只有这样,公共产品的效益才能得到最大化的体现,人们才能得到更大的实惠;
4、完全的市场经济是不完善的,只有在政府的监督下的市场经济,才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必要的时候,政府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宏观调控。
第五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提纲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提纲
不含论述题。若前面的不太难,可将复习重点放在论述题上。
○公共需要的特征
○公共事业特点(含最大的特点)
○我国颁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时间是1998年10月25日。○公共产品的含义、特征和类型。
○对于公共事业管理来说,组织可分为政府组织、事业组织和市场组织三类。○公共组织的含义。
○BOT模式的含义。
○事业组织的含义和特征。
○志愿失灵的表现(包括最突出表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很好地履行公共事业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管理职能,必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宣传教育诸手段。○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公共支出的分类。
○公共财务管理的原则
○事业单位的支出管理有哪些基本要求
○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组成。
○项目管理的含义。
○公共事业项目管理的一般流程
○公共事业项目管理的范围。
○如何优化项目进度计划?
○公共事业的监管体系(三位一体)
○西方政府为何要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改革?
○西方各国对公共事业的管理,呈现出管理职能逐步强化、多元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的共同趋势。
○文化事业管理体制类型。
○文化事业管理一般目标体系。
○文化事业管理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