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提高收银的服务水平
如何提高收银的服务水平
在超市中,恐怕没有哪一类人员比收银员接触更多消费者了。而在顾客眼中,服务员就等于服务,他们就是公司的代表。作为超市中与消费者最“亲密接触”的收银员的形象及其一言一行都至关重要。与顾客接触多,其碰到的各种问题也多,对收银员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要做到让消费者满意甚至喜爱是不容易的。
做一名让消费者喜爱的收银员并不简单。收银员在超市中尽管很重要但其要求技能并不高,故薪水较低。同时他们通常面临极大的工作压力,不仅是脑力与技能方面。由于与顾客的接触与互动,对一些根本是陌生的顾客,也许永不再光顾的顾客,收银员要按超市的要求保持微笑、注意力、表示重视和兴趣及友好的对话。这些对顾客的友好、礼貌、体贴及应变,都要求收银员付出大量的情感劳动。情感付出要求他们把情感倾注到工作中(往往是压抑了自己的真实情感),心情不好或感觉不太舒服时也要面带微笑。
收银员也是人,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价值观等,而他们在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所要求做的事往往与他们的个性等发生冲突。收银员夹在顾客和超市中间,他们要严格遵守公司规定,但又要使顾客满意,在顾客提出过分要求时,收银员便面临这样的矛盾:是照章办事还是满足顾客,这两个“老板”都是不能得罪的。顾客的偏好千差万别,收银员往往用为前一位顾客的服务并使其满意的方式来服务下一位顾客都会导致截然相反的结果。这些众口难调的顾客也给收银员带来冲突。以上这些冲突和情感付出一样给收银员带来了压力和挑战。要做到让顾客喜欢,不克服以上种种障碍是不可能实现的。那怎样做才能让收银员成为顾客人见人爱的好员工呢?
招聘正确的收银员
正如买东西一样“只选对的不选贵的”,挑选员工也应“只选合适的不挑最优秀的”。好的招聘就等于管理工作成功了一半。为获取好的收银员,超市应充分利用各种营销手段和技术来争取,这包括登报纸广告,通过网络、校园活动、招聘会等与潜在员工交流。通过员工推荐也是一个好方式。
把招聘当作营销活动对待,对员工进行细分、对收银员岗位进行设计并推销这个岗位,这样才能在与竞争对手争夺“智力市场份额”时胜出,争夺到最佳的收银员。另外对更多的候
选人进行面试或降低标准扩大合格候选人的范围——好的员工可能潜在于一些管理者看来不怎么可能的群体中——也是一个好方法。
在识别出潜在的最佳人选之后,超市要对这些人进行鉴别。收银员应该具备两种相辅相成的能力。一是服务能力,即从事收银员工作所须的技能与知识,这可以通过对其考核和索取相关证书来检查。另一个是服务意愿,对从事收银员工作的兴趣,这反映了他们对服务态度及在该岗位上对顾客服务的观念。这一能力比技能和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技能可通过培训和学习快速习得;而意愿则不能。
正如前述,由于收银员要面对不同的冲突和大量情感付出,故要求服务意愿较强的人才能胜任。所以挑选收银员应选那些乐于助人、细心、喜欢交际、乐于遵守制度、有耐性的人员。
为提供优质服务而开发收银员
一旦招到正确的收银员,超市必须着手培训。超市首先要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包括如何使用条码扫描器,如何上、下岗,如何开关现金屉,如何装袋,兑换零钱的程序,特价折价的处理,盘点等等。这些技术培训由于制度和条理化很强,收银员易于掌握。难的是互动能力的培训。这些包括礼貌用语,处理顾客抱怨的技巧和方式,面部表情、仪表、站立姿势、谈话方式和姿势等。在培训收银员这些互动能力时也必须对收银主管、楼面经理等管理层人员进行培训,因为“上行”才能“下效”。收银员在这些主管及经理的处理有关事务中感受到的超市所倡导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将比培训来得印象深刻也易于从心底接受和执行。
由于收银员接触顾客多,面临的问题也多,现在大多超市的收银员权限非常小,这常不能做到对顾客需求及异议的及时反应。现在超市收银员的动作已被分解为很细的部份,规定得很死。大多数收银员是不喜欢像机器一样工作的,而喜欢就如何能做到更好做出自己的判断。授权就有这个优点。当然授权虽主要是把决定顾客利益的权力交给收银员,如顾客购物达一定额度就送其奖券。
但这还不够。收银员还要掌握做出这些决定的知识和工具,还要有激励措施鼓励他们做出正确决定。比如某顾客在超市内急难忍,需零钱买纸上厕所,而身上没零钱,只好到收银台求助,按超市规定:非结账时候收银台的现金屉不能打开,而收银员因工作需要是不能自
带钱物上岗的。该收银台此时刚好无人结账。收银员只好一遍又一遍地解释公司的规定,顾客急怒之下推翻收银台上的显示器,顾客最后被要求赔偿。在该案例中,收银员的行为太囿于规定。同时也看出该超市收银员的权限小。如若该收银员从别的收银员处拿到零钱,换班之后再找收银主管用自己零钱补上或说明情况,结果就不同了。重要的是这种始终把顾客满意放在第一位的做法要得到鼓励。尽管授权收银员会存在对其进一步培训而增加投资,收银员大手大脚、做出错误决定等的成本或风险,但授权会使收银员更热情,更有创造力地服务顾客。收银员对要付出更多心力的工作和有成就感的自己更有良好感觉,关键是可以更快捷地对顾客做出及时的反应。为了提高顾客满意,合适的授权是必然的。
提供必要的支持系统
要使收银员的工作高效并有成果,必须建立内部的支持系统并与使收银员让顾客喜欢的目标一致。如没有以顾客为中心内部支持和导向系统,无论收银员服务意愿如何强烈都不可能执行优质服务;如没有收银机和条码扫描器,让收银员在很短时间内为顾客结完账是很难的。
提供给收银员的支持性技术和设施包括:条码、条码阅读机、显示器、键盘等。这些设施和技术的提供也应本着方便顾客的原则。如武汉家乐福某门店原来使用激光枪阅读器,但因其购物者多,购物高峰时常常排长队,为改善这一状况后来改用固定式条码阅读器,极大
地提高了结账速度;为解决如顾客要取消商品,退货等突发事件,为收银台加装了内线电话。另一支持系统为“软性支持系统”,即其他员工和管理员对收银员的支持,这包括及时告知和说明超市的折价、特价商品信息,主动将非收银员权限内的事务接过来处理,条码粘贴清楚、及时等等。这些会加快收银员的工作速度,减少干扰,为顾客提供更佳的服务。把收银员当顾客看待
企业应该明白,顾客满意是由满意员工所传递的,如果员工对工作不满意,感到干某一项工作的价值得不到尊重,很难想象他们会向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收银员也不例外。将收银员当顾客看待,为其提供产品(岗位)以及与此相关的利益如优厚的薪水,良好的培训,有前途的职业生涯等。只有经常对收银员的关于岗位、生活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进行调查,才能更好的了解其意愿和调整工作方法。鼓励顾客对收银员的工作进行赞赏并对收银员在工作中的良好表现进行及时奖励,都会极大激发收银员的服务热情。
第二篇:如何提高收银的服务水平[模版]
如何提高收银的服务水平
在超市中,恐怕没有哪一类人员比收银员接触更多消费者了。而在顾客眼中,服务员就等于服务,他们就是公司的代表。作为超市中与消费者最“亲密接触” 的收银员的形象及其一言一行都至关重要。与顾客接触多,其碰到的各种问题也多,对收银员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要做到让消费者满意甚至喜爱是不容易的。
做一名让消费者喜爱的收银员并不简单。收银员在超市中尽管很重要但其要求技能并不高,故薪水较低。同时他们通常面临极大的工作压力,不仅是脑力与技能方面。由于与顾客的接触与互动,对一些根本是陌生的顾客,也许永不再光顾的顾客,收银员要按超市的要求保持微笑、注意力、表示重视和兴趣及友好的对话。这些对顾客的友好、礼貌、体贴及应变,都要求收银员付出大量的情感劳动。情感付出要求他们把情感倾注到工作中(往往是压抑了自己的真实情感),心情不好或感觉不太舒服时也要面带微笑。
收银员也是人,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价值观等,而他们在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所要求做的事往往与他们的个性等发生冲突。收银员夹在顾客和超市中间,他们要严格遵守公司规定,但又要使顾客满意,在顾客提出过分要求时,收银员便面临这样的矛盾:是照章办事还是满足顾客,这两个“老板”都是不能得罪的。顾客的偏好千差万别,收银员往往用为前一位顾客的服务并使其满意的方式来服务下一位顾客都会导致截然相反的结果。这些众口难调的顾客也给收银员带来冲突。以上这些冲突和情感付出一样给收银员带来了压力和挑战。要做到让顾客喜欢,不克服以上种种障碍是不可能实现的。那怎样做才能让收银员成为顾客人见人爱的好员工呢? 招聘正确的收银员
正如买东西一样“只选对的不选贵的”,挑选员工也应“只选合适的不挑最优秀的”。好的招聘就等于管理工作成功了一半。为获取好的收银员,超市应充分利用各种营销手段和技术来争取,这包括登报纸广告,通过网络、校园活动、招聘会等与潜在员工交流。通过员工推荐也是一个好方式。
把招聘当作营销活动对待,对员工进行细分、对收银员岗位进行设计并推销这个岗位,这样才能在与竞争对手争夺“智力市场份额”时胜出,争夺到最佳的收银员。另外对更多的候选人进行面试或降低标准扩大合格候选人的范围——好的员工可能潜在于一些管理者看来不怎么可能的群体中——也是一个好方法。
在识别出潜在的最佳人选之后,超市要对这些人进行鉴别。收银员应该具备两种相辅相成的能力。一是服务能力,即从事收银员工作所须的技能与知识,这可以通过对其考核和索取相关证书来检查。另一个是服务意愿,对从事收银员工作的兴趣,这反映了他们对服务态度及在该岗位上对顾客服务的观念。这一能力比技能和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技能可通过培训和学习快速习得;而意愿则不能。
正如前述,由于收银员要面对不同的冲突和大量情感付出,故要求服务意愿较强的人才能胜任。所以挑选收银员应选那些乐于助人、细心、喜欢交际、乐于遵守制度、有耐性的人员 为提供优质服务而开发收银员
一旦招到正确的收银员,超市必须着手培训。超市首先要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包括如何使用条码扫描器,如何上、下岗,如何开关现金屉,如何装袋,兑换零钱的程序,特价折价的处理,盘点等等。这些技术培训由于制度和条理化很强,收银员易于掌握。难的是互动能力的培训。这些包括礼貌用语,处理顾客抱怨的技巧和方式,面部表情、仪表、站立姿势、谈话方式和姿势等。在培训收银员这些互动能力时也必须对收银主管、楼面经理等管理层人员进行培训,因为“上行”才能“下效”。收银员在这些主管及经理的处理有关事务中感受到的超市所倡导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将比培训来得印象深刻也易于从心底接受和执行。
由于收银员接触顾客多,面临的问题也多,现在大多超市的收银员权限非常小,这常不能做到对顾客需求及异议的及时反应。现在超市收银员的动作已被分解为很细的部份,规定得很死。大多数收银员是不喜欢像机器一样工作的,而喜欢就如何能做到更好做出自己的判断。授权就有这个优点。当然授权虽主要是把决定顾客利益的权力交给收银员,如顾客购物达一定额度就送其奖券。
但这还不够。收银员还要掌握做出这些决定的知识和工具,还要有激励措施鼓励他们做出正确决定。比如某顾客在超市内急难忍,需零钱买纸上厕所,而身上没零钱,只好到收银台求助,按超市规定:非结账时候收银台的现金屉不能打开,而收银员因工作需要是不能自带钱物上岗的。该收银台此时刚好无人结账。收银员只好一遍又一遍地解释公司的规定,顾客急怒之下推翻收银台上的显示器,顾客最后被要求赔偿。在该案例中,收银员的行为太囿于规定。同时也看出该超市收银员的权限小。如若该收银员从别的收银员处拿到零钱,换班之后再找收银主管用自己零钱补上或说明情况,结果就不同了。重要的是这种始终把顾客满意放在第一位的做法要得到鼓励。尽管授权收银员会存在对其进一步培训而增加投资,收银员大手大脚、做出错误决定等的成本或风险,但授权会使收银员更热情,更有创造力地服务顾客。收银员对要付出更多心力的工作和有成就感的自己更有良好感觉,关键是可以更快捷地对顾客做出及时的反应。为了提高顾客满意,合适的授权是必然的。
提供必要的支持系统
要使收银员的工作高效并有成果,必须建立内部的支持系统并与使收银员让顾客喜欢的目标一致。如没有以顾客为中心内部支持和导向系统,无论收银员服务意愿如何强烈都不可能执行优质服务;如没有收银机和条码扫描器,让收银员在很短时间内为顾客结完账是很难的。
提供给收银员的支持性技术和设施包括:条码、条码阅读机、显示器、键盘等。这些设施和技术的提供也应本着方便顾客的原则。如武汉家乐福某门店原来使用激光枪阅读器,但因其购物者多,购物高峰时常常排长队,为改善这一状况后来改用固定式条码阅读器,极大地提高了结账速度;为解决如顾客要取消商品,退货等突发事件,为收银台加装了内线电话。
另一支持系统为“软性支持系统”,即其他员工和管理员对收银员的支持,这包括及时告知和说明超市的折价、特价商品信息,主动将非收银员权限内的事务接过来处理,条码粘贴清楚、及时等等。这些会加快收银员的工作速度,减少干扰,为顾客提供更佳的服务。把收银员当顾客看待
企业应该明白,顾客满意是由满意员工所传递的,如果员工对工作不满意,感到干某一项工作的价值得不到尊重,很难想象他们会向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收银员也不例外。将收银员当顾客看待,为其提供产品(岗位)以及与此相关的利益如优厚的薪水,良好的培训,有前途的职业生涯等。只有经常对收银员的关于岗位、生活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进行调查,才能更好的了解其意愿和调整工作方法。鼓励顾客对收银员的工作进行赞赏并对收银员在工作中的良好表现进行及时奖励,都会极大激发收银员的服务热情。
百货商场收银员服务技巧
一、收银员须知的服务一般程序
在人来人往业务繁忙的商场。由于顾客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难免会有不能满足的情况出现,使顾客产生抱怨而这各抱怨,又常会在付账时对收银员发出,因此,收银员应掌握一些应对的技巧:
1.暂时离开收银台,应说:“请您稍等一下”。
2.重新回到收银台时,应说:“真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3.自己疏忽或没有解决办法时,应说:“真抱歉”或“对不起”。
4.提供意见让顾客决定时,应说:“若是您喜欢的话,请您……”
5.要希望顾客接纳自己的意见时,应说,实在是很抱歉,请问您……
6.当提出几种意见请问顾客时,应说:“您的意见是怎么样呢?”
7.遇到顾客抱怨时,应仔细玲听顾客的意见并予以记录,如果问题严重,不要立即下结论,而应请主管出面向顾客解说,其用语为“是的,我明白您的意思,我会将您的建议汇报经理,并尽快改善。”
8.当顾客买不到商品时,应向顾客致歉,并给予建议,其用语为:“对不起,现在刚好缺货,让您白跑一趟,您要不要先买别的牌子试一试?”或“您要不要留下您的电话和姓名,等新货到时立刻通知您?”
9.不知如何回答顾客询问时,不能说“不知道,”应回答“对不起,请您等一下,我请店长来为您解答。”
10.顾客询问商品是否新鲜时,应以肯定,确认的态度告诉顾客:“一定新鲜,如果买回去不满意,欢迎您拿来退钱或换货”。
11.顾客要求包装礼品时,应告诉顾客(微笑):“请您先在收银台结账,再麻烦您到前面的服务台(同时打手势,手心朝上),人有专人为您包装的。”
12.当顾客询问特价商品时,应先口述数种特价品,同时拿宣传单给顾客,并告诉顾客:“这里有详细的内容,请您慢慢参考选购。”
13.在店门口遇到购买了本店商品的顾客时,应说:“谢谢您,欢迎再次光临”。(面对顾客点头示意)
14.收银空闲而不知道要到何处结账时,应该说:“欢迎光临,请您到这里来结账好吗?”(以手势指向收银台,并轻轻点头示意)
15.有多位顾客等待结账,而最后一位表示只买一样东西,且有急事等办时,对第一位顾客应说:“对不起,能不能先让这位只买一件商品的先生(小姐)先结账,他好象很着急。”当第一位顾客答应时,应再对他说声“对不起”当第一位顾客不答应时,应对提出要求的顾客说:“很抱歉,大家好象都很急。”
二、营业员应该禁忌的待额外负担服务不佳的表现。
1.营业员在为顾客做结账服务时,从头至尾不说一句话,只是闷着头打收银机,脸上也没有任何表情。找钱给顾客时,未即进行装袋工作,或进行下一笔结账作业。
2.为顾客做装袋服务时,不考虑商品的性质,全部放入同一购物袋内,或者将商品丢入袋中。
3.顾客询问是否还有特价品时,收银员以不耐烦的口气用一句话来打发顾客。例如:“不知道!”;“你去问别人!”;“卖光了!”;“没有了!”;“货架上看不到就没有了!”;“你自己再去找找!”等。
4.收银员彼此互相聊天、谈笑、当有客人走来时,往往不加理会或自顾自地做事。等到顾客开口询问时,便以敷衍的态度回答,然后继续聊天或做自己的事。
5.当顾客询问时,只是让对方等一下,即离开不知去向,由于没有告诉对方离去的理由,使顾客不知所措,到底要不要等或等多久。
6.在顾客面前,和同事议论或取笑其他的顾客。
7.当顾客在收银台等候结账时,负责该柜台的收银员突然告之顾客:“这台机不结账了,请到别的收银机去”,即关机离开。让排队的顾客浪费了许多等候的时间又必须重新排队。
营造促销氛围的3种有效手段
时下正是各种商业活动频繁期,每个品牌都想趁着年终即将来临,大力度的做着各种促销活动,来提高品牌知名度,开拓有效市场,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我在终端走访市场的时候,时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想象,同样在一个卖场门口做场外促销活动,一个品牌门庭若市,一个则门庭冷落,从表面看,他们也都搭了宣传舞台,都有主持人,音响及各种促销人员,但从硬件的设施上来看应该相差无几,甚至做的不好的那个从硬件上来说可能更好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想这就需要学习今天我讲的内容了,根据我多年的终端实战经验总结出营造促销氛围的3种有效手段。
一、宣传品的布置
在终端做促销活动,宣传品的布置是必不可少的。宣传品的布置将直接影响终端销售氛围的营造,试想一下,一个终端促销活动,只有人员及产品在那摆放,能引起顾客的关注,能把人气给吸引过来吗?没有人的参与,这场促销活动效果可想而知。
二、促销人员形象塑造
终端促销现场工作人员的形象也是影响促销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人员方面,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终端促销人员统一穿公司服装。
2、发放促销品及海报的促销人员要注意礼貌,懂得发现哪些是潜在顾客,不能随意方法。
3、终端售点促销人员在给顾客介绍产品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真正为顾客做好顾问的角色。
4、在中场休息时或用餐时须轮换,保证促销台前随时有人招呼顾客。
三、促销现场组织
促销现场组织工作相当重要,组织的不好,现场会显的相当混乱,影响终端促销氛围不说,还影响到企业的形象。
1、让现场的顾客保持整齐有序,要想这样,当顾客过来人多时要有人维护场内秩序。
2、适当把握现场促销及宣传氛围。
3、控制好整个促销进程。
4、组织协调好各小组的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人。谁负责发放礼品?谁负责宣传叫卖?谁负责接待重要顾客(如新闻媒体、大客户)等。
5、防止竞争对手的干扰。
这3个终端促销氛围的营造手段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一个做的不到位,都会影响到促销氛围的营造
超市店长如何规划商品结构
看自己门店的商品,你怎么看?看别人门店的商品,你想看到什么? 一般的店长们看自己门店的商品,多是看缺货或者看陈列是否符合要求。
看别人的门店,多是看别人的价格是否比我便宜,或者是看别人有啥新品而我没有的。并通常以此作为所谓市场调查的结果,要求相关部门引进新品或者调低售价。
店长们很少认真剖析,别人比我多的商品是否是我所真正需要的?或者我的商品比别人的多,是否是没必要的? 或者我缺少什么商品,别人有没有?
我看商品结构,看的是品类的宽度和深度。
品类的宽度,指的是品类的价格带宽度。即某个品类的单品最高价和最低价之间的差价。价格带区间=(单品最高价-单品最低价)÷10
品类宽度太宽,指的是价格带区间大于品类商品的最低价。这时候,我们须得淘汰最高价或者最低价商品,直至价格带宽度低于最低价。
品类宽度太窄,指的是价格带区间虽然低于本类商品最低价,但是由于价格带宽度值太低,导致价格带空白区间太多。这时候,我们就得考虑引进最更高价商品或者最更低价商品,以加宽价格带。
价格带宽度决定后,我们就可以研究品类深度了。品类的深度,指的是在不同的价格带区间内的商品的个数。它包括:品牌、规格、包装、功能等。
我们通常应用黄金分割“二八原则”和“双峰图”结构理论来研究品类深度,即在每个价格带区间,我们经营多少个商品是合理。(如何通过品类宽度和品类深度的研究,来改善商品结构,或者说每个品类应该卖多少商品,我将在后续的“商品结构改善”这一讲中详细阐述。)
当对自己的商品结构有了充分分析后,我们就会看自己门店的商品了,我们就知道我们在哪个品类的哪个价格带区间的商品多了还是少了,我们需要在哪个价格带区间引进或者淘汰多少个的商品。
这时候,我们再来看标杆门店和竞争对手门店的商品结构,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了,我们可以在别人的门店里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价格带的商品,并有针对性地收集有效的商品信息,找到合理的供应渠道,引进商品。同理,我们也可以研究在各价格带区间的商品的重复性,根据各单品的销售表现,有目的地淘汰相应的单品。
可能的话,我们还可以研究竞争对手门店的品类宽度和深度,找到我们与对手在不同价格带区间的优劣性,避实击虚,以我们的优势产品打击对手的弱点。
超市店长如何规划商品陈列
很多店长看陈列只是简单地看排面,看排面的量感,看排面的丰富度,看排面是否整齐,看排面是否有“老虎口”。而我则还要研究排面的合理性、商品的关联性与过渡性等。排面的合理性包括:排面的数量、排面的位置、排面的原则性。
我对排面数的设定不是统一的、随意的。我会根据支货周期、供应商或DC到货周期、单品在不同季节的平均销量等,计算出安全库存,并根据最小支货量,调整单品的排面数。我追求最优库存量而非最大库存量。
排面的位置,也是要讲究的,在既定的陈列原则下,如纵向陈列、价格带顺序、同一品牌集中陈列等。我会通过在不同季节的一段时期内不断地调整单品的陈列位置,计算不同单品的销售弹性、销售占比弹性、贡献度弹性等,从而为每个单品找到合理的陈列位置。记住,并不一定是销售最好的商品就得陈列在黄金位置上。
同理,我也用这种方法来判断和研究管理水平较高的外资企业的单品销售状况和销售弹性等。
商品的关联性和过渡性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一条通道顾客不会来回走两遍,因此一条通道两边的商品陈列,如果是同一品类须有关联性,如果是不同品类须有过渡性。这样做,一是可以满足或者激发顾客在主诉求之外的关联性需求,比如,我们通常会将洗发水、沐浴露、牙膏牙刷等个人护理产品陈列在同一通道内,用调味品与厨房用具的关联性陈列来过渡食品与非食品,用啤酒来作为饮料与酒类的过渡等;二是提高顾客在卖场内寻找商品的便利性;三是避免顾客产生购物厌烦感或者不舒适的感觉,通常来说,顾客在浏览商品时都会有短暂的视觉残留的,如果在品类过渡的时候太突兀了,顾客会产生心理落差,产生不适感,从而导致购物兴趣消减,比如我见过将牙膏牙刷直接过渡到妇女卫生巾或婴儿纸尿布的(我通常用纸巾或巾类、内衣类产品过渡到卫生巾),还有用粮油与休闲食品关联陈列的。
每个品类的商品,都可以找到能够与之关联和过渡的品类或商品的。建议店长建立每个品类商品的关联关系和过渡关系表,从而更好地调整商品陈列。
超市店长如何规划商品价格
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做个简单的调查,你会发现店长们通常都能记住别人比自己便宜的商品,却记不住自己比别人便宜的商品。我们还会经常碰到这种状况,店长们很喜欢到竞争对手的门店抄价格,而且一旦发现别人的某些商品价格比自己门店的高,就会为自己找到销售下降的最好理由和借口,要求相关部门降低商品售价,甚至是盲目跟价。
而店长们却很少去思考,人家为啥价格会比我低?或者我是否有比别人价格低的商品?我如何把价格低的商品更好地展示和宣传给顾客?店长们也很少去分析,我们的商品价格应该降到什么程度才是合理的,是盲目跟价呢,还是有依据有目的的主动调价呢?
我看价格,首先不是看时点价格,而是看时期价格。不断地定期选择某些敏感商品或特定商品,进行至少3个月的多次价格调整和跟踪(其实每次的档期降价商品,都是一次很好的价格试验),在实施自己价格策略的同时研究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关于价格策略,在今后的篇幅中将有专述)。
我研究价格变动,使用的分析工具是价格弹性。价格弹性也称敏感系数,可分为销售额敏感系数、销售量敏感系数、毛利额敏感系数等,其本质基本是一样的。这里只演示销售额敏感系数。当价格弹性小于-1时,销售额增长幅度超过价格下降幅度,称之为敏感商品,负值越大,越敏感;当价格弹性介乎-1和0之间时,销售额虽然增长,但幅度低于价格下降幅度,称之为不敏感商品;当价格弹性大于0时,价格下降了,销售额反而也下降了,称之为负敏感商品。
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它用在价格分析上依然有效,当我们将价格降到一定程度后,它的边际效用将趋于0,这时候降价对销售额将不起刺激作用了。负毛利的自杀式降价,另当别论。同样的,我们用价格弹性研究商品的降价空间,也可以用来研究上涨空间,道理是一样的,但本质上有所不同,这时候的负敏感商品,可以适当提高售价。
在研究自身价格变化的同时,我们还通过不间断地收集竞争对手的档期DM,研究基于竞争对手价格变化的价格弹性。即在价格弹性的公式中,基准期和比较期的价格,用的是竞争对手的价格变化。而销售额依然是我们自己的销售额。于是,得出竞争对手价格变化对我们销售额的影响程度。
经过积累,我们就有了足够数据量的敏感数据库。而后,我们看价格就有目标、方向、手段了:
1.我们看自己时,能够比较明确地知道哪些商品可以调高售价,哪些商品应该调低售价,调整的幅度应该是多少等。
2.我们在促销选品的时候,就有了依据,可以根据促销的目标,选择不同敏感度的商品组合;我们在促销量预估的时候,将相对准确,避免了备货不足或者档期过后大量退货。
3.在看对手、直面竞争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选择敌动我不动,或者选择主动出击,避免盲目跟价。
其实,做了很多价格弹性分析后,我们会发现,竞争对手并非每个商品的降价都会对我们产生销售影响的,这个比例通常不会高过40%。有些时候、有些地方甚至不超过10%。
所以,我们的店长们,大可不必每次在竞争对手开始档期的时候,扬着对手的DM,大声地向采购部门“叫嚣”着:“别人能卖那个价,为啥我们不能?”;或者说如果我们的店长们能够指着某个商品,告诉我们的采购部门:“如果这个产品能够按照这个价格卖,那么我们保证能够实现多少的销售额或者销售量!”而最终也实现了我们的预言,那么我们将获得越来越多的采购信任和采购支持,那又何来的所谓“营采矛盾”呢?
超市店长如何规划卖场动线
般的店长看动线,通常直接看主通道在哪里、主通道多宽、促销堆位如何设置和陈列、不同的品类在动线延伸的过程中如何过渡等。
而我则不一样,我看动线,是通过看顾客的走向,看不同类型的顾客的走向,看顾客在不同驻留点的停顿时间,从而研究品类布局的合理性与过渡性、促销区域设置和堆放的有效性、视角障碍及视觉疲劳的解决方案。
我看顾客走向,采用的是跟随法。
在自己的门店里,我会将自己门店的顾客群进行分析,然后每日随机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顾客,进行跟随。我会带着打印在坐标纸上的门店布局图,从顾客入店伊始,便随着顾客行动,画出顾客的轨迹线,并标注出顾客的每个驻留点以及驻留的时间长度,同时记录下顾客在每个副通道中视线对货架商品的扫视过程,研究顾客的视觉疲劳度(顾客在视觉疲劳后,通常眼睛直视,走出通道)。日记月累,我掌握了各种类型的顾客(年龄段、性别、层次)的行动轨迹线后,我将同类顾客的轨迹线进行合并,我就能够绘制出不同类型顾客在我门店里的主要走向,有重合的、有不重合的,我就会在不同顾客群的主动线上设置针对不同类型顾客的商品陈列或促销堆位;同时在顾客较长时间的驻留点上,陈列重点推荐的商品或者悬挂有针对性的促销提示(POP);而在研究了副通道中视觉疲劳点后,我会在视觉疲劳点处改变商品陈列方式、调整过渡品种、加强促销提示(如店长推荐等),甚至调整货架长度等。
我也会经常去看竞争对手门店和学习对象门店。同样的,看动线,我也采用跟随法。首先在坐标纸上复制门店的布局图(通常大型的门店都有布局提示图,可以描绘或者偷摄;没有的话,我也能大致绘制),然后有目的地挑选要跟随的顾客,记录下轨迹线、驻留点和时间、视觉疲劳处等。然后研究别的门店在顾客的主要轨迹线上的促销行为、在动线变化处的品类过渡、在驻留点上的商品陈列以及促销陈列和提示、缓解顾客视觉疲劳度的方法等。在学习他人长处的同时,研究打击竞争对手或者与竞争对手错位促销的方案。
影响超市销售业绩的四个关键因素
作为超市的运营者,超市每月销售业绩是体现运营人员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您有发现自己门店影响销售的因素吗?仔细分析超市的商圈范围和销售报表,您会发现只有这几点是主要的原因。
一、客流量。影响客流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商圈范围绝对人口数是最关键的,没有足够多的顾客就无法维持超市的运营。除了商圈里有人外还要必须把这些人吸引到您店里购买商品,这要求超市了解自己服务商圈的顾客和潜在顾客的需求,尽可能的组织提供他们需要的商品.超市要定期对商圈顾客做调查,了解自己服务的顾客群,以便更好的为顾客服务。还要了解商圈中自己的竞争对手的运营情况和开展的促销活动,以便组织超市运营对策。
二、客单价。所谓客单价就是每个顾客购买商品结账的金额。客单价和当地居民的收入、门店的商品结构、促销手段、及购物的便利性有很大关系。影响客单价的是顾客购买商品的平均价格和购买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并非越高越好,价格高了,购买量就少,客单价还是上不去反而影响门店的价格形象。合理的价格带设置有助于提高顾客购买商品的平均价格。相对商品价格来说,提高顾客的购买量才是关键,买的越多越好,提高商品的“快速流转”和“量贩”,只有量上去带动客单价才是一个良性的发展。
三、控制毛利。毛利不能太高,一般毛利比较高的商品周转会比较慢,周转慢意味着购买人群少,这样不利于提高提高销量。零售业讲究的是毛利额,而非毛利率,很多门店经营者存在认识上的错误,人为平均毛利率高的门店就赚钱,其实低毛利率,只要销出足够多的数量,毛利额就会增加。比如一家店的毛利率为15%,一个月销售额900万,一家店的毛利率为12%,一个月销售额1200万,低毛利的门店利润要高些。商品销量大可以增加门店与供应商的谈判筹码,从供应商哪里获得更多的返利和促销支持。
四、合理的组织促销。门店每月定期针对商圈居民的需要,提供合适顾客的商品促销,吸引顾客的关顾,培养顾客对门店的忠诚度,带动其他商品的销售,也给门店带来人气。
影响门店销售的其他因素还有很多,最关键的就是这四点,其他要根据门店的具体情况调查发现,只要经营者注意这几点一定会给门店的销售带来大的提升!
商场如何算计你的行走路线?
很多人认为,逛街就是走到哪儿算哪儿的事儿!假如这么想,你可就错了。实际情况是:有人在算计着你的逛街路线!
让商家肯定的商场设计,就是进入商场很容易让你产生购物冲动,或许你进来之前并没有打算买多少东西,甚至你只是想从商场抄近道去另一个地方,但在商场的特定环境中,可能你会看到某家杂志上介绍过的新产品,看到早就想买而一直没碰到的某种商品,发现曾经不幸损坏的类似物件在角落里待着……不知不觉之间,你会随手拿起来看一看,然后埋单。
你一定想不到,在这一连串的偶然事件背后是商场的精心设计,包括你的抄近道行为,都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
1.为什么一进百货商场,看见的总是化妆品柜台?人们去百货商场购物,进门先看到的总是化妆品。通常商场里购买化妆品的人不如购买服装的多,将化妆品专柜设在人流量大、进入商场的必经之地,容易增加它的购买几率。因此,百货商场一层陈列的大都是需求弹性大(可买可不买)、利润高的化妆品,它们有能力、也愿意为这个黄金位置支付商场最高的租金。加上化妆品都包装精美、摆放整齐、形象好,无形中提高了商场的档次。就连充满嗅觉诱惑的香脂味也是吸引路人进入商场的秘密武器。
2.为什么在商场的一层找不到洗手间?女孩们应该都有在商场排队上厕所的“苦难”经历吧。遇上周末或节假日,人气旺的商场洗手间里总是人满为患,甚至连不在商场购物的路人也可能排进来和你共享这有限的蹲位。开发商们很快就发现,设立在商场一层的洗手间无异于公共厕所。现在,那些新建的商场会尽量避免把洗手间建在一层,这样至少能促使消费者多逛到几个店铺;而稍老的商场也在努力改变自己公共厕所的角色。
3.为什么扶梯总是设在离商场大门较远的背面?很多新建的商场,在进门处是看不见自动扶梯的,它离入口会有一定的距离,并且背对大门。如果想去二层,你沿途将经过从正门到乘扶梯上楼处的各个店铺,这增加了你在这些店铺消费的几率。
4.为什么在服装区也能品尝到咖啡?品牌自身对于它的邻居是谁有着非常高的敏感度,所以,你会看到耐克旁边总是有一个阿迪达斯,那些果汁、咖啡等饮品也都是统一放在同一层。但这几年开发商们又渐渐发现,有时将服装和饮料穿插放置一下,效果可能更好,这不仅能带动饮料的额外消费,还能给消费者更好的购物体验。现在,当你逛街口渴时,不用再为了买一杯饮料跑到商场的地下一层或是外面的小铺去了,一些购物中心已经将饮料和服装混搭在了一起。
5.为什么运动品牌一般摆放在地下或较高楼层?新兴的购物中心,通常会将一层和二层的店铺出租给那些有知名度的国际品牌,以此来体现购物中心的整体形象,三层更多的是一些在中国有影响力的本土品牌。但同样是国际品牌的耐克、阿迪达斯、彪马等,就不会出现在一层,而是被安排在了更高的楼层或者地下。原因是运动服饰的款式变化并不大,不管放在哪里,它们都有更为固定的消费群。
6.为什么去吃大餐或者看场电影,总是要上到商场的最高层?商场的设计者通常会将餐饮、电影院、游戏厅等容易聚集人流的项目放置高层,以此消化高层的面积和带来人群向高层流动。这些项目的招商一般都在商场建设初期完成,因为餐饮、电影院等对排烟、层高等硬件设施都有着特殊的需求,如果到后期再调整的话,会造成建造成本上的巨额浪费。事实证明,除非品牌特别有号召力,否则那些摆放在五层的衣服总是不如一层的畅销。而去就餐和看电影的人群消费目的性强,这些项目放在高层并不会影响他们的热情。另外,一些品牌的特卖场也总是安排在商场的最高层、地下或是不容易找到的商场死角处,目的也是带动这些位置的人流。
第三篇:如何提高服务水平
如何提高服务水平
为了提高物业公司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企业凝聚力、行业竞争力,只有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才能为所有业主、用户提供高水平、个性化的服务。这是物业管理企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在行业激烈竞争中各物业管理企业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物业管理的主要业务活动就是提供服务,它集管理于服务之中,其服务对象是业主和物业使用人。通过向业主和物业使用人提供服务而获取利润,也就是说,物业管理的企业的“产品”就是“服务”。物业管理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体现了物业管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企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直观反映,必须通过提高服务水平来实现它的社会价值。现就如何提高服务水平,谈一下几方面:
一、加强员工素质教育,注意员工培训。
从文明服务、职业道德、专业知识、物业管理等方面着手,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生动教学,是公司员工牢固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使员工更多的从学习中获取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以适应企业和社会对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树立全心全意为业主服务的意识。通过学习、培训和考核来提高服务水平。
1.加深行业认识培训。物业管理的目的是为业主创造一个整洁、舒适、安全、宁静、幽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并且其基准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逐步拓展和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生活内容的充实和丰富,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离不开工作和生活环境的优美。高质量的物业管理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性保养和事务性管理,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为业主创造一种从物质到精神,既充分发挥物业的 功能,又能在充分保障业主的合法权利的同时,通过学习了解和增加业主的睦邻意识,创造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的群居关系。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与人们美好的生活环境联系起来,培训能够达到把自己视作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和维护者。
2.树立服务意识培训。物业管理既有生机勃勃、前景美好的一面,又有经验不足、有待完善的一面。惟其不完善,物业管理业才充满机会、充满挑战。但是,物业员工一切工作都是服务,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服务。只有树立起新型的现代服务观,才能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服务工作。一个成熟的物业员工,总会自觉地把为业主、使用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作为职业的追求,并以此获得职业的满足感。通过学习是否树立了更高的服务意识,是物业员工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记住:没有高素质,没有好修养,便没有好的管理,更没有好的服务。3.提高文化素质培训。刻苦学习,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是物业管理员工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良好的服务意识就无法贯彻到具体的服务行为中;作为物业员工,也无法将自己的服务精神提升到更高、更完美的境界。因此,所有的员工必须广泛地涉猎各种文化知识,汲取优秀的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职业思想。
4、考核标准制定。意味着一个组织鼓励自己的员工做什么样的人,在考核制度上应综合考虑素质和业绩的关系,通过培训准确评价员工“业绩”考评结合个人素质。提升员工综合素质,营造文明礼貌的服务氛围。由于物业管理行业的员工来自各个方面,文化程度、社会阅历、年龄结构不一,参差不齐,例如;秩序维护员、保洁、绿化工文 化水平较低。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必须把提升员工整体素质放在首位,利用各种形式,提升员工整体的综合素质。员工的敬业精神和礼貌待人十分重要,能够弥补因服务不周造成的损失,最终赢得业主的满意。当物业人员一时无法回答业主提出的某些专业性很强的问题,或一时无法满足业主某项特殊服务要求时,谦虚的态度和诚恳的歉意往往能得到业主谅解,甚至业主还会因受到尊重,而反过来赞扬物业服务的热情和周到。考核中量化各项考核指标,已达到学习和培训的目的。
二、建立以业主为导向的企业文化
以绩效为目标,根据绩效的要求来对员工进行要求,绩效成为文化建设的引导,一切工作围绕着企业的绩效进行而形成的文化。为了企业的绩效,是绩效导向型企业文化。也可以通过提升市场的竞争能力来获得,还可以通过降低自己的成本来获得。
1、高效运转,提高服务效率。根据服务业主的经验,感觉到业主比以前更重视服务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他们是希望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关心他的“产品”(即服务),他们渐渐不满足于没有错误的服务,更期望服务人员创新,带给他们惊喜。我认为在解决业主问题时,更应积极主动、灵活而且有弹性。我一直觉得永远有更好的办法,这就是体现我们的专业,我们对自己负责,在和业主沟通时,我们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物业人员不是被动的服务提供者,而是主动的意见贡献者。切实简化工作程序,不得出现推诿、延误现象,尽量做到事必躬亲,确保流程顺畅。
2、充分考虑被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业主对服务的期待在变化,服务人员之前定义的本职工作,业主服务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我们 需要打破以往框架,为业主提供在我们能力和成本范围内以为自己加分的服务,而好的加分服务可以给业主带来惊喜。例如;对服务的工作评价的满意程度,同时也在业主心目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但是我们在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限度,如果掌握不好,增值服务也有可能恰恰给业主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在提供增值服务的前提下一定要记录,常规服务内容和增值服务的主次之分,提供的服务项目是我们能力所及,且控制在成本范围之内的。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提供更好的服务,让业主看见你的成长,因为你的成长离不开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使他们给了你机会,也让业主觉得自豪,使我们实现“双赢”。
3、公开物业管理服务内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保洁服务、保安服务、维修服务、绿化服务、家政服务(无偿部分)等。让业主充分感到,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他们对物业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投诉,是物业管理公司向业主传达尽心服务、真诚合作的一种良好的姿态。仅仅公开了物业管理工作服务的内容还是不够的,就好像一个顾客在购买服装时只知道服装的款式而不知道其质量一样,他们是无法对服装的好坏做出判断的。同样,知道了物业管理工作服务的内容,而不知道物业管理工作服务的标准,业主也无法对物业管理工作的优劣作出恰当评判。
4、公开物业管理的服务项目和标准。例如保洁工作,要使业主明确保洁人员做到什么程度才是符合标准的,包括保洁人员对各项保洁内容每天清扫几次或擦拭几次并清扫和擦拭到什么程度等等。如果这些服务的标准能够公布给业主,那么业主就很容易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正确的分析和评价,也有利于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的沟通。同时,公开物业管理服务标准,也可以有效监督我们物业管理公司的各项工作,使物业公司不断地弥补服务中的不足之处,提高服务质量,最终让业主满意。使业主对物业公司可以实行有效的监督,提高了服务的透明度,公开物业管理服务人员的数量可以向业主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即物业公司有足够的人员来保障小区的各项服务工作;其次,公开服务人员的层次可以表明物业管理公司在对待物业管理项目上的重视程度。
在过去物业管理服务过程中,由于服务人员素质低下造成管理服务不到位的例子有许许多多,我们已经深刻认识到服务者的素质对服务水平的影响。因此,公开服务人员的层次也是物业公司敢于正视问题的真诚态度。如果把物业公司的服务人员公开在业主的面前,就会使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形成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也便于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对于服务者也有很好的督促作用,从而更有效地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5、定期举办社区文化活动,活跃居民业余生活。为了搞好社区文化教育宣传活动,有意识的收集工作有宣传价值的素材(照片、图片、文稿等),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及时宣传报道小区业主、物管人员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等新人新事。在一年中组织常规的业主联谊活动、儿童节、消夏晚会及重阳节等等内容。来丰富业主的文化生活。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的社区活动与主题活动。通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加强了物业公司与住户之间的沟通交流,创建了互动的关系,也营造了浓厚的社区氛围和良好的居住环境。
三、对服务执行工作进行全面的实时监控,完善考核机制。完善各岗位考核办法,并将服务工作落实情况、绩效考核成绩与薪酬体系进行链接。从而进一步提升员工工作热情与积极主动性。规范制度制定,明细业务流程。规章制度的建立一个企业没有制度的约束是可怕的,建立一套符合企业要求的规章制度是任何企业发展的基石。
1、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各业务标准作业流程。用流程来推动执行者的工作,让执行者通过该流程就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事事靠领导来推动。在每个流程链中提炼出几点核心内容,以便执行者能优先配置执行资源,而不是到处是重点,漫无边际。
2、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方法。在明确了各个岗位的岗位职责及业务流程之后,我们就可以按照各个岗位的特征及流程关键点设计适合该岗位的考核制度和方法。考核标准体现着一个组织的价值取向。最有效的管理原则就是:在考核制度的设计上应综合考虑素质与业绩的关系,一套好的考核标准,必须在“业绩”和“素质”之间安排好恰当的比例,应在突出业绩的前提下,兼顾对素质的要求。在“考核办法”上,有定性的考核和定量的考核。对业绩的考核易于定量,对素质的考核只能以定性为主;因此我们可在对“业绩”和“素质”二者的考量中,侧重于比较能够客观、准确评价的“业绩考核”;另一方面尽量在“素质”考核中量化各项考核标准,以提高其客观、准确性。
四、其他
在制度制定时,必须保持严谨的态度,不能朝令夕改,以便执行者能坚定的按照该方向执行下去。同时,在庞大的业务网络中,找出 几条主要的链,根据链的实际情况,明析链的每一个流程,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把简单的东西量化,用流程来推动执行者的工作和真诚为业主服务的宗旨,让执行者通过该流程就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并在每个链中提炼出几点核心内容,以便执行者能优先配置执行资源,而不是到处是重点,漫无边际。
1、吸收一批具有专业知识与丰富经验的物业人才,是公司拥有一定比例的具有专业技能的核心员工,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对业主进行跟踪服务。跟踪业主服务、感情投入,关注遗留问题的处理,不定期的对业主进行回访,让业主了解公司对其非常重视,心存感激,增加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和信誉度。
业主在我们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让业主成为公司的免费宣传者,使企业可以达到长期经营的目标,就要依靠公司的每一位物业人员。业主是我们“产品”的消费对象,业主的认可将给公司带来更多有形无形的利益。因此业主服务是举足轻重的,服务质量将直接影响公司的效益。使公司在管理、服务水平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促进公司和谐发展。
第四篇:提高餐饮服务水平
提高餐饮服务水平
1、树立餐厅的知名度,提高信誉。餐厅在短时间内,不管从言行宣传、电视媒介上,都要有一定的营销。餐厅可以不定期举办一些活动,赞助一些事业,或者搞店庆优惠等活动,来宣传餐厅,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2、提高分店员工自身素质。加强员工的整体纪律及心理素质培训。开业后员工在纪律、条件、环境的约束下,尽心尽责地工作。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会开始工作懒散、纪律松懈,对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阻力。所以,在员工的整体纪律与心理素质上还要加强培训,培养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使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3、提高优质的服务质量。一少部分服务员是来上班做一翻事业,一大部分是来挣钱的。怎样才能提高服务员的工作积极性,这是优质服务的首要前提。我想用意见卡这种方法比较好,它打破常规的格式,使服务员的档次拉开,使每个人都有危机感,同时也有收获的喜悦,这样也便于管理。鼓励员工积极填写意见,如有被采纳的意见,可以进行适当的现金奖励或者休假。意见卡由店长查看,每周查看一次,并汇总汇报领导。
4、创造良好的环境。不要说从整体,就是每一个角落,都要使客人觉得赏心悦目。如果在就餐的同时能够感觉到温馨的气氛,使人觉得物有所值。例如,花卉品种定期更换、维修及时,播放适当的音乐,声音要适宜。
5、建立和收集客源人事档案。凡是在餐厅举行婚礼,或者其他宴请。如市委×××领导×年×月×日生日,×公司×年×月×日年庆,×××领导结婚纪念日,到时提前发放贺信以此用来加强与食客的联系,使我们有一批稳定的客源。
6、餐后服务。就餐后,客人除得赠品、优惠券外,安排一两个人为客人免费洗车(凭餐券或其它手续)事虽小,却能给客人减少许多麻烦,以此来增加客人对餐厅的印象,从而更好的为餐厅创造效益。
7、发展会员,实行会员卡积分,会员优惠和专享权,积分可以兑换现金或者用来餐厅消费,会员酒后可以提供免费代驾等。
8、赠品留客。餐厅应设计有本餐厅特色的赠品,如火机,日历等。让顾客觉得到酒店吃饭,除了能享受高层次的气氛,还能得到令人心奇的小玩意儿。它不仅能起到宣传作用,还能提高我们餐厅的档次。在发放上可以根据消费的高低,赠品与之相配,但需要专人负责。
第五篇:浅谈如何提高纳税服务水平(范文)
浅谈如何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为纳税人提供规范、优质、高效、便捷、可靠的纳税服务,是税收征管改革和科学发展的需要,是树立税务机关良好社会形象,改善税收环境,构建和谐税收的有效手段。作为税务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研究、探讨如何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一、纳税服务的概念和内容
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和行使权利的过程中,为纳税人提供的规范、全面、便捷、经济的各项服务措施的总称(《中国税务网》)。其主要内容有税法宣传和纳税咨询辅导,这是纳税人的基本需要,也是纳税服务中的基本内容和税务机关的义务,贯穿于税收征管工作的全过程;申报纳税和涉税事项办理,这是纳税服务的核心内容,税务机关应当创造和提供必要的条件,简化环节和程序,使纳税人在履行义务时方便快捷,感到轻松愉快;个性化服务,这是纳税服务中更深层次的内容,是税务机关整合纳税人的个性化信息,针对其不同的纳税服务需求对其提供的服务;投诉和反馈结果,这是纳税服务必不可少的内容,税务机关要想知道纳税人满不满意,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就应当虚心接受纳税人监督,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二、纳税服务的目的和重要性
纳税服务贯穿于税收征管全过程,体现在税收征收、管理、稽查和行政复议等工作的各个环节,它是一项全局性的系统工程,涉及方
方面面,涉及各级机关,既包括具体行政行为,也存在于抽象行政行为之中(因作者为基层税务人员,本文仅从具体行政行为探讨)。做好纳税服务工作,为纳税人主动纳税提供足够的便利,是为了引导纳税人遵从税法,依法、自觉、主动、及时、足额纳税,减少税款流失,降低税收成本。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制文明的推进,新的社会环境对税收征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要求。税务机关在税收执法中已不能再单纯地强调税收的强制性,而应该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树立科学的纳税服务观,贯彻落实税收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服务纳税人的理念。积极提升纳税服务水平是税务部门完成从权力型机关向服务型机关转型的关键,是提高办税效率,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
三、目前基层纳税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纳税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转变。目前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提供的服务,多是站在税务机关的立场上,从“我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出发,没有深入对纳税人“需要什么样的服务”进行调查研究,没有沉下去仔细思考纳税人到底要我们怎么做,纳税人只能被动接受税务机关提供的服务,税务机关服务与纳税人需求存在一定距离。
(二)纳税服务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近年来推行的首问负责制、一站式服务等,多以面对面服务为主、电话服务为辅主方式,纳税服务手段滞后,科技化、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三)纳税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部分
税务人员要么对业务流程不学习、不熟悉,处理相关业务时瞎指挥,造成纳税人来回往返,办税效率低下;要么对税收政策掌握不够熟练,无法为纳税人解疑答难,解答疑难问题出现差错的情况时有发生;要么工作方法简单,不善于与纳税人沟通,机械执行有关规定,使纳税人产生了误解,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征纳环境。
(四)一线征管部门“人力资源”匮乏。大力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关键在人,但目前基层征管部门面临人员编制紧张,年龄偏大(平均年龄接近50岁),知识结构陈旧,无法适应纳税人多元化、深层次的服务需求等实际问题,导致在接受纳税人纳税咨询时不能及时给予准确解答;基层征管人员缺乏工作热情和创新,工作作风拖沓,办事效率低下。
(五)办税环节有待进一步精简,部门协调有待进一步加强,CTAIS系统有待进一步开发。办税环节的繁琐,一些非法定环节的人为增加,正是税务机关内部协调不畅的直接表现,反过来,税务机关部门协调的不畅,又进一步加剧了现有办税环节在执行过程中的阻力。CTAIS系统中的数据应用效率低,一次又一次让纳税人重复报送数据。目前在管理过程中,纳税人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不是服务态度的问题,而是办税程序繁琐、数据重复报送的问题。
四、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的方法
(一)加强对干部的教育,提高干部纳税服务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纳税服务水平不高首先要从主观上找原因。主观上想服务,有服务的意识才能服务好。解放前有一位部队首长,每天一早士兵吃饭前,都要求教官向士兵喊:“我们吃谁的饭?”士
兵们高声回答:“老百姓的!”教官又喊:“我们穿的谁的衣?” 士兵们又高声回答:“老百姓的!”„„简单朴实的对白体现了这位首长教育士兵要爱护老百姓的良苦用心。我们这此行政单位“吃皇粮”的人,每天也应扪心自问:“我们吃的是谁的饭?穿的是谁的衣?我们该为谁服务?„„”答案很简单,没有纳税人,我们将一无所有,为纳税人服务是“必须的”,纳税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应该像对待亲人一样为纳税人服务。曾经有一名纳税人,多次通过电话向我咨询涉税问题,我尽我所知给予答复,年底的时候这位纳税人非要请我吃饭,我告诉他:“我做的都是份内之事,而且事很小,没必要那么客气。”我说的是实话,也是推辞之言,他说:“你觉得事很小,但对我们的帮助是很大的,别的不说,仅车费就省了不少。”从中我体会到,纳税服务是一个杠杆,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我们简单的动动口或动动手往往会给纳税人带来很大的方便,我们做的很少,纳税人对我们的感激却很多,我们千万不能为一个月节省几十元的话费而不接手机,千万不能因须臾的舒适而敷衍纳税人,我们节省的很少,给纳税人留下的麻烦却是很多,我们行的恶很微,给对方积下的怨很大。
(二)提供更多方式的纳税服务
提供多方式的纳税服务要有相应的硬件。过去,我们曾经不止一次听到干部抱怨电话不够用;不止一次听到纳税人问“你们的邮箱号是什么?我可以给你们发传真吗?”干部回答:“我们没有外网,我们没有传真机!”纳税人很惊讶,甚至认为我们在说谎。电话、外网、传真等基本通讯工具,我们税务部门应该具备,固定电话每个办公室都应该有,哪怕两间办公室串一个号码。文书受理岗还应该配备供纳税人使用的办公桌、椅、笔。有了必要的硬件,并充分利用这些硬件,才能与纳税人做有效的沟通,才能为纳税人提供多方式的服务,不是万不得以就没必要让纳税人到税务机关来。
(三)做经常性业务培训、督促干部学习,提高干部纳税服务的能力
主观上愿意为纳税人服务,客观上具备了为纳税人服务的条件,干部们还需要具备为纳税人服务的本领。负责征管的税务干部必须掌握基本税收法律和相关财会知识以及相关税收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果连这些基本的知识、技能都不能掌握,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胜任征管工作的,更谈不上为纳税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样的干部如果有一技之长,可以调到能发挥其特长的单位工作(例如擅长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可调到信息中心;擅长文秘工作的可调到区局办公室),否则必须停职学习,待考试合格后再参加工作。坚决不允许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不学无术者混迹于征管部门。
(四)加强干部考核,加快队伍“换血”
设立公开、透明、科学的考核体系,从工作数量与质量两方面加强对干部的考核,引入“末位淘汰制”,甚至打破“铁饭碗”,使日常工作中动辄以“不会、不知道、不归我管”为推脱借口的干部有危机感,不敢不为纳税人服务。增加每年招收新毕业学生的数量,岗前培训后输入到征管一线,弥补淘汰造成的人员不足。
(五)在进一步精简办税环节、充分开发利用CTAIS数据上下功夫
京国税发[2010]185号文件执行后,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手续、环节,给纳税人也给税务基层征管人员带来了许多方便,但“精简办税环节,提高办税效率”应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方面工作也有巨大的潜力可挖,税务部门要在这方面持久地下功夫,因为提高纳税服务水平是没有止境的。税务部门单方面的努力,一个角度地看问题往往视野狭窄、思维穷窘,必要时请纳税人提意见、出主意,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目前,我们要求纳税人报送的一些资料、数据经常有重复报送的问题,如重点企业每月上报的TRAS数据、部分企业每年四月份上报的税收调查数据、所有企业上报的每年两次的减免税调查令纳税人非常反感,他们认为已经做过纳税申报,不应该再让他们报这个报那个,个别纳税人把不满的情绪发泄在基层征管干部身上,质问“我们纳多少税,减免多少税难道你们税务局不清楚吗?”还有一部分纳税人做消极抵抗,多次催促也不上报。“重复报送”,加重了纳税人负担,降低了办税效率,激化了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矛盾。如果我们把CTAIS系统做进一步开发,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避免“重复报送”,相当于给纳税人做了最好的服务。
欲提高纳税服务水平,不能仅从“提高”二字做文章,更重要的是要以提高队伍素质为基础、依法行政为准绳、廉洁从政为底线、监督管理为保障。
2011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