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3 05:50: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工作总结》。

第一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学习能力的研究》阶段工作总结

[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173文章录入:wjljxcx ]

武进区礼嘉中学管泽峰执笔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我校作为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如何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硬件、软件建设,如何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学习能力的研究”方面的课题研究,并谈谈研究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思索。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整合 课题研究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的讲话)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强调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类型,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校于2003年9月立项市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学习能力的研究》课题,暂由数学、地理老师参与这个课题的实践研究。

一、调查研究

各实验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网络教学适用于哪些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对学生进行调查,让学生对网络的教学效果、教学调控、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进行评估,从而为下一阶段课件的制作、课堂的处理做好准备;让学生掌握几何画板软件的使用,使学生能直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实现网络教室中的个别化学习,开展数学和地理教学实验活动,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方式。

二、“软”“硬”兼施

1、硬件建设

①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大环境下,我校进行了校园网的建设。我校校园网于2001年9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校园网工程包括网络中心、通往办公楼、标准化机房2间、20个机位的教师电子备课室、理、化、生综合多媒体实验室各一间、综合多媒体教室2间及各处室办公电脑。

②2004年11月份开始进行了校园网工程的重建,这期工程主要是包括网络中心、通往办公楼、各教学楼、图书馆、教工宿舍楼的光纤主干线、校园网终端(班班通工程)的建设,12月份完成36套多媒体教室的建设,每位教师配置笔记本电脑。全校园的网络互连,校园内主要楼层的所有电脑都连接到网络上,并通过武进教育城域网接入Internet。连接各主要楼群的千兆主干、百兆交换到桌面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具有先进性、经济性与可扩充性。网络支持FTP、E-mail、Web、BBS等功能,满足校园内各信息点的VOD视频点播和实时广播要求,并建立有丰富的信息资源等,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园内资源共享,满足学校的各项基本信息处理(如办公、人事、学籍等),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率和教职工的工作效率;有助于教师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功能进行电子备课,应用计算机网络开展课堂教学,实现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全新的教学方式。

2、软件资源建设

硬件建设只是给我们搭建了一个信息传输的平台,要发挥现有设备的效率,还必须有大量教学资源的支撑。为此我们备授课平台,老师们根据网络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利用Internet收集和整理教学和学习资源,我们将其放在网页上供全校师生使用,这就充实

了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同时购买了校园行政管理平台,这极大丰富了校园网的内容,为老师们的教学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在网络上建立教学图片库、视频小片段库存和电脑小课件库,让网上的任意结点都可以调用这一资料信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在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新的教育模式下所需要的知识信息,大幅度提高师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和水平,为培养和锻炼师生的创造性素质提供信息资源支撑;为课程整合课题提供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

我们主要选用网页作为教学资源的组织形式,首先是因为网页制作软件比较容易上手,教师会用Word等字处理软件,要掌握如FrontPage 网页制作软件不难,目前已有一批年轻教师掌握了FrontPage、Dreamweaver等网页制作软件。另外,网页上的信息是采用超文本格式,能集文字、图象、声音、动画及视频等多种媒体为一体,具有操作灵活,开放性强,具有修改和二次开发等特点,不但可用于课堂教学,还可通过Internet ,学生坐在家中即可进行课后学习。

3、师资培训

①重视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前提。我校一向重视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强调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要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学校还每年一次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专家来校讲学,传经送宝,使我校全体教师都能亲自接受全国各地前沿的教育信息。

②提高教师获取使用信息的能力

我们将利用校园网,继续培养全体教师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如:网上查询资料,下载文件,BBS使用方法等网上操作。做到每个教师会上网查询各种教学信息,会利用网上的教学资源备课,可以从网上课件库下载自已需要的小课件和素材,再用多媒体编制软件把它们编成特定的课件上课。

用好现代化的设备靠的是人、靠的是掌握现代教育思想、知识和技能的师资队伍。2001年8月我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内容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Powerpoint2000幻灯片制作、Word2000字处理系统及基本网络知识的全员培训,2003年9月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网络课件制作的培训,内容包括Dreamweaver4.0、Flash5.0、Fhotoshop6.0。这些培训对老师们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基本技能起了很大的作用。

三、初见成果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的探究

为深入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学习能力的研究”,我校于2003年12月举行了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学习能力的研究”教学公开活动。这次的教学开课教师共3人,其中1人在网络环境下上课,2人在多媒体环境下上课。老师们充分发挥敬业精神、创新精神,使公开课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整合了学校各个方面的资源、集中了教师的教改合力、体验到新的教育理念、提高了新课程课改能力知识能力等。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力,教育技术的革新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进步,而且涉及到技术应用背后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更新。通过这次的网络教学实践,老师们发现建构主义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特别适用于网络教学。王小春、顾海燕等好几位老师就是带着建构主义教学观进行网络教学的。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分层次教学理论可以得到很好的实践。连姜仁良、王冲等老教师在的教学实践

中就贯彻了这种教学理论。

老师们结合自己的研究与实践,还积极撰写课题论文,如管泽峰老师撰写课题阶段报告,王小春老师撰写行动研究案例等区级以上获奖。教师在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的探究

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重要的变化。数字化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学习者的学习不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与课本的,而是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

信息化社会需求的人才不再是仅仅掌握一些既定的知识,更需要具备信息素养,具备一种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自主学习态度和学习思维。在网络环境下自觉地进行探究学习或相关课题的研究性学习,这是一种“社会化”的学习、情境化的学习。我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文件以及相关会议的精神,并制定出《信息技术与课程与课程整合实施方案》,对学习课程的目的、定位、目标和学习的组织原则、一般程序、评价、管理等都作出相应的规定。根据自已的课题上网搜集资料,并经过分析、整理,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3、师生网络课件、主页的评比

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知识的传递者和信息源的角色主要由多媒体教学网络来担任,而教师则把主要精力放到学生身上,教师要能熟练使用并能正确指导学生使用多媒体设备、在网上获得有用信息,能根据教学需要制作优秀的多媒体教材等。在多媒体网络教学情况下,学生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学生们自己控制学习进程,这就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网络的使用、基于计算机的阅读和写作方法,自觉地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的问题,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积极主动地去解决。

因此,我校鼓励师生积极主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熟练运用网络系统,多次组织学习培训,开展网页、课件、电子作品评比活动。目前,我校已有陈云珊、郑金明、邱静芳三位老师制作出了个人主页,各教研组主页,班级主页也是老师学生们自己制作的。一大批的年轻老师能够独立制作出一定质量的网络课件,能熟练地上好多媒体课,并能处理一些网络问题。师生课件多次参评并获奖。

4、网络教学评价体系探索

很多教育专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对多媒体网络教学的评价是影响多媒体网络教学发展的瓶颈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多媒体教学网络的建设就带有盲目性,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目标就不明、方向就不清,就会影响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健康发展。

我校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学习能力的研究”课题拿出了对多媒体网络教学的评价表,但经过尝试,发现存在许多漏洞,还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是教学赖以进行的两个并行且统一的活动体系,因此,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效果主要应由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为了避免评价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多媒体网络教学效果的评价还应吸收专家参加。这样,多媒体网络教学效果评价的主体就由学生、教师和专家构成。现代教育是“三高教育”,即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将现代最新科学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运用于教学,其目的无非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因此,对多媒体网络教学效果评价就是看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效益如何。

5、学习网站与资源库已开始建立

地理组王小春老师和数学组沈建正老师已着手建立各自专题的学习网站;数学组庄琳老师建立“数学之友”资源库。万事开头难,我们今天有了老师自己建立的一个学习网站、一个资源库,那么,明天就会有更多的专题网站,更多的资源库出现在我们的网络上。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它的优势。网络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整合,至少可以体现出以下优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有利于实现互动化教学等等。当然,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如,为配合教学改革,现有的信息技术课如何改革;如何引进必要的检测评价系统,以便使网络教学课堂中学习测试的结果(含有精确的错误率和正确率)能及时反馈,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师生对话与人机对话关系的处理等等。

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加强对教学模式、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方面的探讨。我们要改变旧有的学科观念,让学生具备不断更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要改变旧有的教材观,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当前的教材内容不可避免地要被不断丰富和更新;教师要废除各模块间的阡陌,根据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设置相关的课题内容;必须改变旧有的教学观,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能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总结

果布戛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培训工作工作总结

我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安排在2010年3月1日至6月25日完成,培训工作特作如下总结。

一、搭建理论平台,作好培训准备

1、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教育理论学习,使教师们真正认识此次培训的重要性,为培训的顺利开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2、完善学校硬件及软件环境,为培训工作创造物质条件。

学校现在拥有多媒体教室、微机教室,为教师开展课程整合培训提供了保障。

二、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和提高信息素养,是搞好培训的关键

1、提高教师的思想和理论素质。

思想的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代化教育技术被越来越多的用到教学领域,对教育教学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唯有积极提高自身运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能力,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2、强化技术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

在自学中,我们的培训方式。(1)全员性:要求全校教师必须参加自学。(2)全程性:在培训中,不仅要求教师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应用于教育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3)校本性:在培训中,利用学校购买的实用教学资料,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办法,按步骤、分层次地组织了多媒体辅助教学集中培训,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4)发展性:学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使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工作进入了更高层次。

三、探讨崭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所有教师都能结合本学科特点,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驱动学生的学习活动。

2、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也正是利用网络中形象生动的众多资源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教师从课堂中心退居为辅导者,为学生广泛地收集学习资料,做好学生学习的后盾。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的成果

1、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培训: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教师利用多媒体色彩鲜艳、动静结合的图象给予学生鲜明的表象,使学生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进入活动状态,从而产生了浓厚的学

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这种欲望一旦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教师的角色就从“权威”角色向“伙伴”角色转化,变“讲师”为“导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教学效果也就特别理想。

2、教师教学行为变得新颖而多样

利用整合课,能大大丰富教师获取的信息,网络资源经过教师的收集、分析、处理,可以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获取本学科、本次教学内容的最新知识,最新信息,使得课堂呈现出开放性的特征,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增强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特别是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和知识、思想的共享,使得教师在备课、学习中能充分地进行相互间的合作,可以集众人的智慧和长处为我所用,从而大大提高备课、研究的效率,促进教师个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化发展。随着课程整合不断深入为教师创造了更多校内外交流互学的机会,通过教学观摩、课件制作展示、个案剖析、论文交流等形式,我们发现教师.运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功能进行教育信息的收集、处理、检索、统计和分析等处理,大大提高了教育科学研究的水平和效率。

4、各学科教师共同成长

通过此次培训,教师的自身素质也有不断提高,一批业务精干、科研能力强、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师脱颖而出。

果布戛中学教务处

2010年6月25日

果布戛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009-2010学第二学期)

培 训 工 总 结

果布戛中学教务处

2010年6月25日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总结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体会

一、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含义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就是要在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课程整合的探究工具等,并将这些“工具”运用到教学中去,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教学环节及其各成分经过重新构建、有机联系、互相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凝聚效益,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对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二、课程整合的具体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主要研究如何发挥信息技术这一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又可将它视为一种“教学工具”、包括“演示工具、资源工具、交流工具、辅助工具和探究工具”等,课程整合的关键是怎样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好地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课程整合的演示工具

“演示工具”是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初级阶段和最低层次。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现成的计算机辅助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

中,选择出与自己课堂相关内容,用于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讲解;也可组编成讲演文稿或多媒体课件及图表、动画等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展示和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如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形象地设计了一个课件,首先用静态设置了一个大草原的画面,将草原上的马、牛、羊、狗等各种动物制成三维动画,再模拟各种动物叫声添加上声音,以及这些动物赖以生存的草地。这样一幅活生生的画面展示在学生眼前。经过简单的练习,学生一听到牛的声音,便脱口而出“cow”;听到马叫的声音便说“horse”;听到羊叫的声音便说“sheep”;听到狗叫的声音便说“dog”。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听到这样美妙的声音,使每个学生置身于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仿要到那儿去看一看、听一听,领略一下大草原的美丽风光。此时教师把握好时机,进一步问:“大草原究竟美在哪里”?学生便顺利答出:“It has rich grass in it.It can provide food for the animals.It has beautiful scenery.We want to go there to have a look.”.这样集动、静、音、像、形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进行听说训练,能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文字、图像、声音信号将语言与实践相互融合起来,突破了传统的教学局限,使学生在设定的情境中获取了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课程整合的资源工具

信息技术以空前的速度迅猛发展,校园网的建立,互联网的连接,为教学提供了信息密集、形式多样、海量开放的资源库。教师可根据

教学的内容在课前将所需资源整理成文件夹,或内部网站,也可在虚拟光驱上设置各种书面及听力自测题、语音、语法、阅读文章等辅导材料,让学生根据各自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咨询选择有关信息。教师还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向学生提供一些教育网址,引导学生从网络资源库中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成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从信息中获取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

3、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课程整合的交流工具

交流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具备互联网和局域网的环境下,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兴趣,利用BBS、聊天室等信息工具开设一些英语讨论专题,让学生在有趣的讨论中,各抒己见,明辨是非,从而对知识进行全面理解,拓宽视野,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实现师生之间情感上的交流。教师还可向学生推荐一些健康的英语国家网站,通过E-mail往来,让学生在真实交际中与英语人士进行直接交流,可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语感能力和交际水平。

4、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课堂整合的辅助工具

众所周知,每个人的个性和智能是有一定差异的,对事物的认识和处理方法有着不同的见解。只有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智能特点,确定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设置一些训练、对话、游戏、测试等教学软件,引导学生进行人机互动,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学生在解答中

得到了辅导和帮助,部分学生实现了个别辅导及个别化学习的目标。这样做,克服了过去那种“教师满堂灌、学生跟着转”的弊病,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人,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5、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课程整合的探究工具

探究是指探索研究,即努力寻找答案、解决问题。英语教学中要涉及到语言的自身规律和外国的社会环境、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历史文化等,这些东西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教师可根据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利用“加工工具”将所呈现的学习内容进行收集、加工、分析、处理,整理成多媒体、超文本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一种直观形象、生动有趣、便于理解记忆的语言环境和语言交际情景的场面。在学生学习语言交际词语时,教师向学生提供交际活动的文化背景,把语言和形象联系起来,通过多种感官获取大量的信息知识等。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总结一些科学规律的方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从而使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动手操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办法,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初探》成果总结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初探》成果总结

鸡西大学

曲卫军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初探》是以我校省级精品课程——《葫芦丝巴乌吹奏法入门与提高》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种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手段,整合该课程相关教学资源,如文字教材、视频课、演奏曲目等;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网上讨论学习、在线辅导答疑等教学模式。成果以《葫芦丝巴乌自学天地》在线学习交流网站为整合后课程相关教学内容的载体,突出强调【文字教学】、【视频教学】、【演奏法解析】、【教与学必读】、【葫友沙龙】五大核心教学内容和教学工具。该网站为葫芦丝课程提供了一个开放性、实用性强的教学平台,对于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选择不同的工具来完成学习目标。例如,学生可以分别使用【文字教学】或【视频教学】两种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或选择【葫友沙龙】进行提问、讨论式的学习。这种个别化的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信息技术与葫芦丝相关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葫芦丝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信息技术与葫芦丝相关课程的整合包含三个基本属性:营造(或创设)新型教学环境、实现新的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它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不同。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把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教师突破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的直观教具、演示教具。多媒体课件主要是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变,它基本上没有体现新的学习方式,更没有改变教学结构,所以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二者之间不是等同的。而我们为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整合后的课程资源,在教学思想上,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增强就业优势和竞争能力为根本目的,科学构建具有较强实用性和针对性,有利于心智技能培养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采取学中练和练中学、走出去和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要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结合不同学习人士的学习要求,灵活采用网上文字教学、网上视频教学、在线提问和交流等非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效果显著。

通过该成果的推广应用,相关课程无论在信息化环境建设、教师素质和网络教学、学生

信息素养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整合提高了教师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素养

通过该成果的应用,使相关教师加深了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形成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的水平;促进了学校管理观念的转变,逐步进行网络化管理,并努力向数字化校园迈进。

(2)通过研究实践创建了4种课程整合教学模式

讲授式教学模式;自主发现式教学模式;小组协作式教学模式;网络探究-讨论式教学模式。

(3)形成独特实用的网络教学设计方案

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点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不同,在教学中形成多媒体教学设计和网络教学设计两种方法。重点推广应用网络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学习目标与任务、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该成果应用至今,在方方面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效果。国家积极倡导的全面素质教育在我校得到了具体贯彻和落实,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得到了普遍提高,既丰富了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也增强了学生的就业优势和竞争能力。不仅课程受到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好评,相关的研究成果,在我国器乐界也产生较大影响,既扩大了我校的社会知名度,也奠定了我校在葫芦丝文化理论与应用研究中的领军地位。同时该课程网站网上开通后,社会反响非常强烈,普遍的评价是:内容最全、视点最高、视野最广、知识最新、表述最准、错误最少、帮助最大。自09年10月开通以来,访问量逐月递增,来访范围遍及世界各地,在校内外产生较大影响。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总结2012.0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总结

在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我感受比较深刻,其主要观点有:

一、信息技术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唯一途径。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越来越显其重要性,更受教育者的青睐,实质也在教学当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

1、以新课程倡导的主流理念指导;

2、学科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

3、课程教学为核心整合;促进传统教学结构的变化;

5、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

三、整合的常见误区:

(一)、在技术世界的迷航。

1、技术排斥观。

2、唯技术主义,过度依赖技术支持。

3、大而全的完整课件。

4、关注课件而不关注教学过程。

5、不堪重负的复杂开发工具。

6、从课件中心信息化教学环境。

7、对技术可能的负面影响恐惧。

8、过多的多媒体展示。

9、技术特色组合不当。

10、局促的课室环境。

11、以信息技术课程为核心。

(二)、错误理解学生主体的误区。

1、以信息作为知识。

2、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误导。

3、课堂拓展的迷失。

4、无效的协体。

5、主题绝对化倾向。

6、游离于群体之外的差生。

7、对话的迷途。

8、无边界的自主。

9、无需动脑的探究。

(三)、教师主导地位的错位。

1、教学目标不准,书写不规范。

2、知识中心论。

3、教学情景建设偏离教学目标。

4、重活动形式,轻活动效果。

5、课时安排壁垒。

6、过度重视知识。

7、公开课情结。

8、从教案到教学设计单元包。

9、不知所措的教师。。。

(四)错误认识教学资源。

1、对网络资源过分依赖,忽视其它资料。

2、只重视物质资源,忽视人力资源。

3、课堂上大海捞针。

4、教育资源建设类型的转变。

5、教育资源建设渠道的单一。

6、只重视有形资产,忽视无形知识财产。

7、教学资源管理方式原始。

下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引入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开阔学生的视野,抽象的、难以理解......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论文整合——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姓名:xxxxxxxx 班级:xxxxxxxx 学校:xxxxxxxx目录一、摘要————————————————————3 二、正文 1、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思考与练习1.您是怎样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目标、途径与方法的? 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信息素养? 什么是整合?整合的内涵是什么?很多教育技术专家和学者都提出了对整合内涵的认识。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整合的探究 [摘要]本文界定了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整合的概念,根据数学教学的内容对其进行了分类,提出了整合的几个原则,并对整合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

    “实用生物信息技术”课程总结

    “实用生物信息技术”课程总结 1.收获 1)学会了资源搜索。研究生的一个必备工作是读阅读文献,分析文献,但我在文献搜集方面知识比较欠缺,本科的时候使用比较多的是学校图书馆数......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总结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总结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总结1 时光飞逝,转眼间一个学期又要结果了,真的感叹:时间你走得好快!回过头来望望,想想这一个学期我真的做了好多事情,不论是工作中还是自......

    六年级信息技术课程总结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信息技术工作总结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与核心,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当代社会产生了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