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问政意义和探索(5篇)

时间:2019-05-13 05:25: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微博问政意义和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微博问政意义和探索》。

第一篇:微博问政意义和探索

微博问政的意义和发展探索

一、政府微博的应运而生 作为信息沟通、传播的宠儿,微博已成为国内外网络问政的利器。微博的出 现,改变了这个世界的舆论格局。只有官方掌握舆论工具的局面,随着网络的出 现而逐渐改观,而微博的出现更加速了这一转变的趋势。微博被人称作 “自媒体”,意思是,每一个微博的用户,就如同拥有了一个自己的媒体。通过大量的加关注 和相互转发,一条微博的浏览量相当可观。若是一经影响比较大的名人的关注,一条微博信息的浏览量甚至可以达到几十万,上百万,其影响已经不亚于传统媒 体,甚至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许许多多的人加入到微博的交流中,成为“微博 控”。曾经帮助奥巴马赢得美国大选的微博,也开始出现在了中国的政治舞台。面 对悄然来临的“微博时代”,越来越多的官员试水“微博”,开启了网络时代官民 沟通的新方式,使官员微博问政蔚然成风。目前,国内政府部门开微博持续升温,自 2010 年四川成都市政府首开政府微博后,云南、浙江的省级政府及相关部门 也开通了微博。微博平台,打开了政务公开的一扇窗,增加了政府机构和官员工 作的透明度,将官员的言行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二、微博问政的现状分析 2010 年网络问政亮点纷呈,但若要论最亮的那颗“星”,当属微博。2010 年被称为 “微博元年” 网络问政与微博及时结合,达到了最佳传播效果。2011 而 年应该算得上微博真正发挥其社会作用的一年。年初的那一场微博打拐活动已经 使这个在网络发展进程中的“黑马”初试锋芒,由单纯的某个个体发起的议题,其影响以几何倍增的方式往外波纹式地扩展,其传播速度之快、覆盖人群之广、影响力之大、互动性之强已让世人震撼。从 2010 年的初试锋芒到 2011 年的日臻成熟,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和官员第 一时间进驻微博,“微博问政”已在集纳民意、体察民情、发挥民智方面发挥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仅人民微博、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三大微博平台上,目前就已经有具备一定粉丝规模且信息发布频率较高的活跃党政机构微博 400 多个、官员微博 200 多个。2011 年两会期间,有超过 700 名代表、委员热衷“织围脖”,微博问政成为

今年两会上民众参与国是的新兴渠道。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各级 政府、专家学者和社会名人开始使用微博,增强了微博问政的力度和广度。

三、微博问政的创新所在

1、突破了时空界限 与传统的问政关系不同,各地网友可以在一天 24 小时的任何时间进行微博 问政。过去,群众在访问政府是总是吃闭

门羹,遭遇“领导不在”“领导在忙”、的冷水,而微博的留言没有时空的限制,有效地解决了这一弊端。同时,政府职 能部门对政府要闻、热门事件及时披露信息,可以避免因信息不畅而导致的谣言 漫天的局面。

2、突破了文化差别 无论初中学历还是博士学历,只要有闪光的片言只语,都可参与微博问政。微 博使得现实社会中不具有实际话语权的草根平民拥有了和社会精英同一话语平台,并且可以通过高质量的信息,成为微博上重要的信息源,获得更高的关注度 和影响力。正如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所说的: “微博可以产生 ‘核 裂变’ 效应,形成信息的高速大范围传播,它可以让每个人都发挥过去只有媒体才 能发挥的作用。”

3、突破了参与路径 由于传统行政体制和行政文化的某些不足,体制内信息流动不畅,而互联网 的互动性和开放性非常适合充当政府与民众交流的补充渠道,微博会继续成为公 众表达意见的重要平台。网友可以通过手机、电脑桌面、浏览器随时参与。曾几 何时,一切被官方认定为不利于安定团结的信息,都被摒弃在媒体报道之外。当 微博出现之后,想把一些问题悄无声息地压下,似乎就不是很容易的事了。

四、微博问政的现实意义 从政府的立场

1、集纳广大民意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2008 年,胡锦涛主席在与网友在线 聊天时,就曾说过,“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此后连续三年的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都与网友进行了直接交流。不仅是主席、总理,众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开始利用微博等网络等网络手段广征民意,丰

富提案。2011 年的“两会”,代表委员们纷纷通过微博广接“地气”,采纳网民 意见,集中网民智慧,提出了众多内容丰富、视角多元、表达民生民意的优秀提 案与议案。

2、体察社会民情 微博是一个批评的利器,也是一个沟通的桥梁。用得好,微博上的民意会被 引导成一股积极的、强大的正面力量。正是由于认识到了微薄的强大影响力,一 些政府部门领导,以及一些政府职能部门计入到注册微博、撰写微博的队伍中来。

3、提高执政监督 大批民众微博问政,通过微博进行声援,矛头直指出现问题的地方政府,其 带来的舆论压力以及由此转化成的促进民众参与的现实压力,迫使政府必须紧急 应对和谨慎处理。

4、树立政府形象 某些政府官员的微博,粉丝众多,影响巨大,用于撰写的微博既满足了公众 知情的需要,也提高了织“围脖”的官员的个人形象。建立起一个影响巨大的微 博,就如同搭建了一个随时

沟通的平台。民意凭此而上达,民心凭此而凝聚。从百姓的立场 政府机关开办微博是百姓表达权的诉求。它不同于信访方式,微博上讲的话 更朴实鲜活,少了很多官话,这样网友敢讲真话。正因为有了微博,草根粉丝不 再仰望首脑,而有机会及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今,许多人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正不断地从依靠广播、电视、报纸向网络转移。而网络的互动功能使得民众在接 受信息的同时,也能及时发出个人的声音。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功能,也是 网络尤其是微博的魅力之所在。从社会的层面 互联网的互动性和开放性非常适合充当政府与民众交流的补充渠道,微博会 继续成为政府和公众表达意见的重要平台。在与网民互动的同时,微博也越来越 成为政府信息公开、寻找相关线索、澄清相关谣言等方面有力的武器。经典案例: ①4 月 12 日,江苏省公安厅官方微博“平安江苏”贴出疑犯照片。半天后, 被拐男孩即被神秘送回。与之前轰动全国的微博打拐事件不同,这是公安机关主

动利用微博问政打击犯罪的又一成功案例。由于能与网民有效互动,微博多次在 协助警方破案中大显身手。②日本地震后,一些地方掀起“抢盐潮”,相关部门迅速通过微博发布权威信 息,澄清相关谣言,使这一事件很快平息。

五、辩证地看待微博问政 和红火的网络论坛与博客一样,当微博得到网民的追捧、一呼百应之际,也对 政府的决策、沟通、处置乃至公共治理能力提出新的考验。微博本身具有的其局限性,使得微博问政暗藏危险。

1、身份真假难辨,公众易遭蒙蔽。目前,微博账户名称申请都是开放式的,除了技术性的要求和个别敏感、特殊词汇外,任何人均可以申请以任何名称命名 的账户。这就导致冠以政府机构名称的微博数量众多,但实际上仅有部分账户经 过认证,其余账户则未经审核。而这些微博中既有真正的政府机构和公务人员,也有不具有对应身份的普通网民,甚至包括部分潜在的危险人员。

2、微博的自媒体属性,加之政府微博主体的不明确,因此本应严肃、权威、准确的政府信息可能被假借,虚假信息肆意传播,从而在整体上影响政府微博的 权威性。

3、功能定位不清,影响政府形象。虽然政府机构开通了微博,但从总体上 看,仍有部分机构对微博的定位和使用缺少清晰认识,影响了微博的使用效果,进而影响政府形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4、缺少特色,成为政府网站的缩减版。有些政府机构并没有认识、把握微 博本质,没有针对微博的及时性等特点发布消息,而只是把政府网站上的信息在 微博上重复发布,把微博

当做政府网站的缩减版。

5、缺乏与公众的有效互动。每一个政府微博都是一个代表政府形象和管理 服务功能的窗口,但仍有不少政府微博自说自话,当做例行公事一般每天发布几 条信息,而对网民留言不闻不问,影响网民参与的积极性。

6、内部机制不完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略显不足。对于微博的日常使用,相信大多数政府机构都有一整套措施和手段来保障,例如信息内容、发布时间、审批流程等。这些都是政府作为主体,把信息推送出去,方便社会公众了解、获 取。但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政府作为被动方,需要通过微博等渠道来迅速应对,

变被动为主动,推动事件处理向可控的方向发展。

7、对自然灾害、犯罪、谣言、群体等突发事件的处理,或是针对本单位负 面消息的处理,时效性是第一位,而微博的快速传播特性恰好能满足这一要求。然而,由于经验不足、考虑不充分、机制不健全等原因,本应第一时间迅速发布 的信息,还要囿于层层审批的陈规,显示出政府微博对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不足。

8、忽视了微博的实在意义。与不少勤于 “编织” 的官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也有一些政府官博在开张大吉后就难得更新,或者干脆成了“空壳”微博。像去 年 11 月开通的“南京市体育局”,除了开博一句话,至今再无博文发布,粉丝们失 望之余纷纷炮轰其“不干实事”。虽然某些官员转帖的内容不乏生动有趣,但是 碰到自己讲话,就难免掺杂着些官话、套话。这一情形,在一些部门微博的语言 表达中尤其明显。要是碰上网友在微博里说些不中听的话,不少官员明显不知如 何回应,于是索性不理不睬,或者删帖,让许多网友十分失望,访问量直线下降。政府如果无视网络民意的存在,就会闭目塞听;如果过于相信网络民意,有可能会 偏听偏信,仅仅依靠网络民意作出决策可能会缺乏科学性。在处理解决的过程中, 要及时、灵活、谨慎,防止被一些虚假的信息所误导。” 实际上,政府与百姓互动的平台并不缺乏,像政府热线、政府网站、网络问政平台等,但由于缺乏制度约束,很容易流于“走过场”,甚至形同虚设。因此如何 辩证地看待微博问政是合理运用微博的重要表现。

六、如何让微博问政充分发挥其“不微”的作用 如何让微博问政充分发挥其“不微” 微博是个新生事物,需要精心呵护、培养和引导,政府微博尤其如此。首先,明确微博问政的定位 微博问政重在“。微博问政重在“问” 与政府网站、手机平台等相比,微博的最大特色在于互动、沟通,它既是民 意与舆情的 “观测站” 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稳压器” 以

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随时随地倾听群众的声音,分析百姓诉求,主动解决问题,是微博问政的目的和 价值所在。所以,微博问政,需要政府官员以开阔的胸襟和气度,善于集纳民智; 抛弃官话、空话、套话,善于问计于民,及时回应群众的期盼,才能形成官民互 动沟通的良性循环。多倾听群众的心声,才能使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多与群众真 诚平等对话,才能进一步消除干部和群众的隔阂,拉近官民的距离; 多问需于民,

才能更好地改进工作、化解矛盾。放低姿态,放下架子,带着感情做好群众沟通 工作,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把网络民意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并让官民平等对话成为常态,才能进一步提高决策水平,及时有效化解矛盾,提 高政府的公信力。问政之要在于“。问政之要在于“行” 微博问政,“行”更胜于“言”。问政的目的,不仅在于各级官员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如何推动和改进工作。能否使群众反映的矛盾、难题得到更“给力” 的回答和解决,才是网络问政的初衷。伴随“微博”的深入人心,这种短平快、及时高效的传播方式,也给政府部门的工作方式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面对新技术、新形势,各级政府官员能否适应网络时代的快节奏,迎接“网络风暴”的洗礼,对群众的诉求和期待快速反应,无疑是对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水平的莫大考 验。诚然,微博问政,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能否成为新媒体时代官民 沟通的有效手段,并使之成为常态化的问政方式,仍需要在制度和法律等层面加 以配套完善,才能使这一官民交流的新渠道走得更远。其次,提倡“经营微博”的理念。政府在使用微博过程中,可以借鉴打下比 较流行的“微博营销”的做法。如何提高政府机构在互联网中的影响力,如何能 够通过微博更好地汇集民意,集中民智、解决民生,都是应该关注的地方。再者,强化认证机制,确保政府微博安全可靠。政府可通过加强与新浪、搜 狐、腾讯等微博运营企业的合作,建立严格的政府微博申请流程及认证标准。建 议统一政府微博认证标识,方便广大网民辨认。此外,还应关注以政府机构命名 的虚假官方机构,尽量能从源头上控制虚假政府微博产生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文明上网,文明微博也是保证微博问政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不断被新技术更新的 21 世纪,微博问政无疑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政务时代。多倾听网络民意,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与水平,以更积极有为的姿态融入“微博 时代”,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的进程。从这个 意义上,微博问政,力量不“微”。黄寿仙、黄海涛、柯真君 刘丹

2011 年 10 月


第二篇:浅析微博问政

浅析微博问政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专

业 行政管理专业

sx1210034

王瑾

指导教师

作为社会化媒体的重要类型,微博(micro-blog)已成为继新闻网站、论坛、博客之后,网络舆论生成的主要载体。据不完全统计,仅用一年多时间,中国微博用户数已突破两亿,占总人口近六分之一。当前,微博正以迅猛速度发展成为主流的网络媒体,并成为推动突然事件、公共议题乃至社会运动的重要力量。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当前我党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四大考验”为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危险”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2011年7月指出,党员干部要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强化群众立场,在工作内容上进一步反映群众愿望、满足群众需求,在思想作风上进一步增进群众感情、拉近同群众的距离,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我们党历来对党群关系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群众路线是我党在革命时期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今天同样是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法宝和依靠。以微博为代表的互联网汇聚无数精英与草根,正是信息时代贯彻群众路线不可回避也必须争取的重要阵地;一大批政务微博闯入互联网舆论海洋弄潮破浪,正是新时期群众路线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

此外,“微博问政”已成热点和趋势。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官员开设微博,将其作为信息发布的渠道、为民服务的平台、了解民意的方式和官民互动的空间。由此,政府信息公开的时效性、政府机构的服务性、部分官员的影响力都得以大大提升,微博在推动信息公开、促进民意表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伴随政务微博的兴起和发展,一系列新挑战、新问题亦逐步显现。如,如何预防和管控可能带来的风险,如何处理好政府网站与政务微博之间的关系,如何避免其异化成政务工作平台,如何理性应对一些非理性的网络舆论和社会情绪„„这些都成为政务微博能否积极、健康、有序发展的考验。

一、微博时代方兴未艾

微博(MicroBlog),即微型博客,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传播和分享平台,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络、移动终端等组建虚拟社区。微博之所以在网络社会兴起,并成为继网站、空间、博客之后的互联网络新趋势,得益于其自身的特点。

1.便捷性。无论何地、无论何时,只要有手机和电脑网络,发布者都可以完成即时发布,这也是其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最显著所在,微博可以随着事件的发生和发展随时跟进,带有很强的“临场感”;另外每条微博有140字符的限制,就像手机短信一样,通常由一段甚至一句话组成,最言简意赅的发布最新鲜的消息和评论。

2.交互性。用户不用主动访问就可以收听到信息,发布者和阅读评论者可以双向以及多向交流,而其转发功能使微博的互动性更突出,大大缩短了信息传播的层次和时间,另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诸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兴起进一步提高了微博的覆盖率。

3.草根性。从政府机关到企业单位、从明星专家到普通民众,任何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微博,而且无需加对方好友,只要关注对方,成为对方的听众就可以接受到来自对方的信息,而且微博信息大多来自于普通民众的所感所悟,不需要太多的修饰,具有很强的原创性。

从微博的发展看,具有如下的一些表现特性: 一是方便易用。只要会用手机,就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或以只言片语或以随手拍摄的图片形式发送到个人微博上,这种简单的发布方式大大降低了网民使用微博的门槛,使得微博迅速普及。

二是信息来源多样性,网上互动即时性。微博信息的发布具备4 A n y 特性(Anytime、Anywhere、Anyway、Anyone),随时随地,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特别是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微博往往可以占据信息发布的制高点。在微博上发布一条信息,短时间内就会有用户通过转发和评论的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参与话题讨论,这可称为“秒互动”,大大超越了互联网既有的以B B S为代表的互动模式。

三是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微博信息的发布几乎是瞬间完成的,更由于关注和被关注的关系,微博信息的传播范围呈现几何级的倍增,信息被转发的次数越多,传播的范围就越广。

微博或深或浅地影响着千百万人的思维、表达和行动方式,不但是公众意见汇集和发散的枢纽,而且是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便捷途径。往往一个话题可以吸引成千上万的网民关注、转发、评论,形成强大的网络民意,进而引起现实社会的强烈关注,这种强烈的关注有时会极大地影响社会行为。

首先,微博对主流媒体的影响甚至替代作用日渐显现。微博的出现一方面使得草根阶层的意见得到了真正表达和广泛传播的机会,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为避免信息传播的滞后和被动,也纷纷开始将微博作为重要的平台和工具,同时,相当多的政府部门已意识到微博的力量,也开始利用微博发出权威的声音,并试图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微博正逐步地成为事实上的主流媒体之一。

其次,促进了网络话语权的平等化。微博使得现实社会中不具有实际话语权的草根平民拥有了和社会精英同一话语平台,并且可以通过高质量的信息,成为微博上重要的信息源,获得更高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还有,微博促进了无组织的组织力量的发展。这种组织极为快速且成本低廉,带有强烈的互联网特征。

四是由于信息发布的即时性和随意性,其准确性、可靠性不够。做为新兴的传播和交互工具,微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首先,由于微博信息发布的即时性,也带来了甚至是严重的不可靠性。微博的信息传播可以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利器”,也可能成为滋生谣言的“温床”。其次,微博在带来信息多元化的同时,也使得信息容易泛滥失控。再者,微博表达的自由性与监管过滤的艰难性并存,其便利性与即时性本身就预示着对其管理的困难。

二、“微博问政”的作用 1.问计为民。2010年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在这次会议上,微博成了政协委员们参政议政、广泛征集民情的最主要工具。“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画家何水法在新浪网发出第一条“两会微博”,3天收到群众建议近万条。微博相当于开通了一个全天候的民意通道,让委员能够更清晰、准确地抓住提案重点,为民说话,为民服务。

2.新闻发布的渠道。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自3月1日起在新浪网开通“新华视点两会微博”,上会记者为广大网民记录报道两会上的精彩点滴。羊城晚报与新浪网、金羊网合作推出“两会微博”,同时开辟“微博版”,短短6天时间,超过1.3万名网友关注并发表数百条评论。继“网络论坛”、“博客”之后,微博俨然成为 “两会”报道的新贵。此前,2009年11月21日,针对昆明市螺蛳湾批发市场的群体性事件,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除及时召开网络新闻发布会外,还开设了国内第一家政府微博“微博云南”,第一时间对事件做出简要说明。作为政府新闻办公室信息公开和新闻发布的微博平台,“微博云南”无疑是全国省级政府第一个应用微博开展新闻发布的。

3.宣传政策法规。2010年3月31日,在第19个税收宣传月活动启动之际,晋中国税局与晋中移动分公司联合开通了全国第一家以宣传税收、普及税法为主旨的全新、互动、权威、及时、移动的税收服务平台——微博税网。依靠这一平台,群众可以随时随地了解税收法规动态、反馈意见和建议、咨询政策与反映问题,形成了现代化的税务活动新模式。

三、“微博问政”的优势

1.听取群众呼声更便捷。微博是一个新鲜事物,它之所受到“两会”代表委员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它能使人们与博主的沟通交流更加便利。微博可以实现手机和网络的互动,而手机现在已经非常普及,所以通过微博与人们沟通就非常便捷。全国政协委员巩汉林表示,社会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最早并不是被媒体报道出来的,而是通过网络披露,才引起媒体的重视,得到公开的报道;一些最基本的公众诉求通过网络浮出水面,政府才能了解到这些诉求。微博成了代表委员和广大群众“交心”的一个新渠道。同时,微博简明扼要、直奔主题的文风也与简洁的会风高度契合。通过网络,任何网民都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使得人人都拥有了话语权,在民情民意的表达和收集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微博的流行,调动了百姓参与公共事务、共商国是的积极性。目前,中国网民人数已接近4亿,网民的声音代表着社会各个层面的意见,反映的问题也汇集了民间智慧。

2.开辟了政府发布信息的新通道。微博改变了网民的说话方式,改变了媒体的生态环境。对于政府来说,这一举动不仅有益于政府政策的公开、透明,更增加了一条政府处理紧急事件的信息公开通道,同时也是对政府行政能力的考验。生活在信息时代,政府通过微博这样的信息公开方式,可以及时提供准确客观的重要信息。例如,在昆明市螺蛳湾商户聚集事件中,当天在网络上并没有出现以往群体性事件中曾经有过的种种谣言,也没有即刻形成铺天盖地的舆论风潮。“微博云南”及时发布的111个字的信息,产生了巨大的威力。政府改变了先处置事态、后发布消息的习惯性套路,边做边说,变被动为主动,跑在了流言前面。

3.可以与其他表达形式相辅相成。对于民意互动,不可指望通过某一种形式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无论未来新媒体传播技术如何迅捷,微博、博客都取代不了代表的提案,更取代不了小组发言,再先进的电话会议技术都取代不了每年一次的“面对面”的“两会”。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这样一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实现各种表达渠道与表达形式的相辅相成。与传统媒体一样,任何新媒体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不同媒体之间的互补应该是解决之道。

四、“微博问政”的发展对策 对于突如其来的“微博问政热”,不少学者一直持怀疑态度:到底微博与政府合作能走多远,前景如何?笔者认为,只有采取以下对策,解决有关问题,“微博问政”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1.解决网络问政机制问题。近几年,网络问政在广东省蔚然成风,从省委书记、省长《致广东网民朋友的一封信》,到惠州市委书记开个人微博,政府部门通过网络渠道听民意、汇民智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探索,但大多数官方微博在网民的一时兴奋之后都落于沉寂。原因是什么?有人归纳为“先天诚意不足,后天发育不良”。微博只是形式,是技术手段,政府部门开辟官方微博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形成一个良好的网络问政机制。有的网民对广州公安的官方微博只可浏览信息、关闭评论功能提出质疑:“官方微博缺乏网络问政的起码常识和诚意,即使开了官方微博,如果最终沦为作秀,也只会让网民加深对政府部门的某种偏见。”如果没有与网民的互动和对网络民意的回复、督办等,官方微博的形式意义将大于实质功能。

2.抢占政治传播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制高点。微博的兴起以及它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告诉我们,一定要站在维护国家虚拟空间安全的高度重视微博的政治传播和思想塑造功能。从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演进到微博,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仅见证了传播技术和手段的革新,也意味着政治传播、意识形态建构的目标群体越来越庞大,领域越来越广阔,方式越来越灵活,渗透越来越深入,管控越来越困难,影响越来越深远,因循守旧的政治宣传和思想教育方式已经很难跟上信息时代和新媒体更新换代的步伐,只有高度重视、积极研究以微博为代表的新传媒,才能抢占政治传播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制高点。因此,客观理性、全面深入地认识和研究微博,已经成为当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

3.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促进言论自由。从博客到微博,传播效果上的进展可圈可点。但我们不能忽视,技术永远只意味着手段上的变化和进步,尤其是在“微博问政”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把技术看得太伟大。之所以会出现“两会”期间“微博问政热”的现象,是与我国社会当下日益宽松、自由的民主氛围密不可分的。所以,当“微博问政”呈现出一个较好的势头后,我们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更应该思考如何为进一步促进代表委员参政议政、增进代表委员与民众之间的互动提供必要的、更为常态化的制度保障。这才是“微博问政”能否走得更远的关键。

4.兴利除弊,科学引导规范。微博的兴起是以不破坏社会政治秩序为基础的,在微博面前,我们既有的社会和政治秩序遭遇空前挑战。微博是一种现代化的工具,虽然存在触碰政策底线的问题,但不能简单地限制它,而应该科学地引导它。对于微博这种新兴媒介,以堵为主的把关方式所起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有限,国家和政府应贯彻以疏为主、引导优先的把关策略,建立一套科学体制,此乃当务之急。目前,我国网络传播立法建设远远滞后于网络传播本身的发展速度,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网络立法发展程度。有专家认为,应该对微博的现状和特点进行系统调查,出台一些更加符合实际的法律法规。虽然建立有效的内容监管体系确实有难度,但如果个人、微博推广商以及国家的监管部门做好相应的自律和监管工作,兴利除弊,微博完全可以得到良好有序的发展。

5.增强微博用户的道德自律意识。道德自律是强化新媒介把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网络中,一方面,由于没有现实生活角色的束缚,网络主体感受不到直接的道德舆论监督,从而导致其道德责任感下降,容易放纵自我做出一些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另一方面,目前网络立法尚不完善,现行法律对于网络违法行为和网络主体责任的认定都不甚明晰,因此针对网络违法行为的监督、约束和制裁显得比较困难。当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现行法律受到挑战而使约束力减弱的时候,伦理道德因素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持网络基本秩序、保护网络安全的自主的内在驱动力。具体到微博,由于其结合了Web、手机短信和IM等多种发布渠道,把关人的权力被进一步分化到每个人,而每个人作为社会化网络的一个节点,其信源的侵染力都不可小觑。因此,微博在传播不良信息时,其潜在的危害性相对于其他媒介可能更大,而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对微博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应该有更高的要求。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是微博用户在道德自律时应强化的三个要点。所谓主体意识,是指利用微博来增强自身的道德判断、推理和选择能力,而非在唧唧喳喳的闲言碎语中迷失自我;所谓责任意识,是指在享受微博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应该本着审慎的态度,严把信息关,主动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所谓规范意识,是指在使用微博时要注意网络礼仪,同时要尽量保证言语表达的内容与形式的规范性。

第三篇:浅谈微博问政

浅谈微博问政

2010年,曾被誉为中国微博元年,微博客异军突起成为备受追捧的舆论新阵地,对“网络问政”日益重视的政府机构和官员第一时间进驻微博,尝鲜官民互动网络新模式。

时至今日,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已覆盖从中央到地方多个行政层级以及众多职能部门,政府机构与官员开微博已然成为一种趋势。与此同时,微博问政也面临着困惑。

现状

复旦大学2011年4月22日发布了国内第一份《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目前已有2400余个政务微博,“微博问政”已渐成政府信息公开新趋势。

报告显示,全国机构微博的数量多于官员微博的数量,南方省份发展政务微博的意识更强。截至2011年3月20日,在各省级行政区域中,江苏省开通机构微博的数量最多,达279个。此外,机构微博开通数量超100的省份还有福建、广东、浙江、四川、江西。其中,公安微博所占比例最高、服务性最强,据统计,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共开通政务微博1228个,公安机关公务人员注册微博139个。

开通微博官员的行政级别呈金字塔型分布,县处级官员微博的数量规模最大,高层官员更易成为意见领袖。据统计,省部级官员注册的微博有19个,厅局级官员注册的微博有105个,县处级官员注册的微博有238个,县处级以下官员注册的微博有333个。目前,不少地区和部门都出现“集体开微博”的态势,各级官员均有参与,尤以县处级及以下官员居多,覆盖了县、乡(镇)、村(社区)等不同层级。但就影响力而言,省部级、厅局级官员更具关注度和影响力。

在政务机构微博中,微博信息发布数在100条以下的情况占60%,而发布数量在500条以上的只占8%。由此可见,上海市政务微博使用意识虽已普及,但真正通过此平台进行政务沟通的习惯尚未形成,微博关注度及影响力也有待提高。

微博正成为政府与民众交流的一种新兴渠道。由微博互动带来的积极效应令人振奋。通过微博,不少官员成为网络红人,有些拥有了数十万级别的粉丝。

作用及影响

党政宣传部门居于行业分布的次席,宣传部门本身就承担着信息发布与媒体管理的职能,微博客已经成为这个部门在传统信息发布渠道之外的有益补充,有利于营造地方党政良好形象和提升公信力。政府微博的开通,实现了更多、更快的政情发布,特别是遇突发事件,作用更为突出。除此之外,政府微博在畅通官民对话渠道、拉近官民距离、塑造政府机构亲民形象方面的无形收益亦非常可观。

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次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微博确认赴日救援的消息后,中国国际救援队微博管理员一夜未眠,用连续22条微博发布了救援队飞赴日本前的细节。此后,该微博不断更新,在救援队出发5天内,共发布300余条微博,每条都被广泛关注,最多的被累计转发9200余次。截至目前,中国国际救援队粉丝已高达88万。类似这样的微博良性互动案例正日渐增多。目前的官方微博还有很大空间可以拓展,开微博从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信息公开的理念。微博对于促进政府转型意义重大。

比如郭美美事件,一个年轻小姑娘,用‘炸弹’炸开了官员内部的黑幕。这个小女孩完全成为一个符号,整个网民、博客追问的是一个官办机构后面的猫腻。

在拥有5亿网民的中国,新兴的微博又被戏称为“围脖”。当下各地陆续召开的两会上,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也已经意识到“围脖”的问政潜力。

问题及困惑

当然,微博问政的困惑也不少。目前的政府机构微博,更多发挥的还是信息发布平台作用。而在与网友互动及解决具体问题方面,却少有突破,与网友期待存在相当距离。

在官员微博中,角色定位则是一个难题。谈工作,还是谈生活?微博中的官员往往不得不面临职务角色与个人身份转换的纠结,以及官员与普通民众话语表达空间、自由度的差异,一时间很难收放自如。

而更重要的,还有话语表达方式的转变。微博平台草根化的话语环境,导致了对话语表达方式的特殊要求,“官话”在这里显得格格不入,“假大空”更徒增笑柄。官员微博发言必须摒弃陈旧的话语体系,学会个性化表达、人性化表达。

而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则强调,官员开博首先淡化自己是“官员”,“如果过于谨小慎微就不要开博,如果希望掌声与鲜花就不要开博,如果以此作为晋升阶梯就不要开博,如果气度很小就不要开博,如果个人问题很多就不要开博,如果没有‘时间’就不要开博”。

微博不仅是政府展示形象的平台,更是一个服务性的平台。也是转变政府工作作风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只要为百姓服务好了,政府部门的形象自然就会树立起来。不少政府部门存在一定的思维定势,爱说官话,这样是无法赢得民心的。想要做好政府微博,首先要放下架子,做到真诚对待群众。人们需要的,不是政府网站的微缩版,而是有人能够倾听民意,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网民在议政过程中,有可能存在以偏概全、求全责备、侵犯隐私等问题。还有很多地方对于“网络问政”仍然在犹豫、观望,想要遏制网上的“众声喧哗”,甚至威胁网民“将对你听其言、观其行、观后效,密切关注你的煽动性言论是否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再视情处置”(南阳市公安局答复网友批评),“跨省抓捕”的案例也时有发生。

博客问政也罢,微博议政也罢,本只是扩展交流渠道的一种辅助方式,可如今却助长了一些代表委员的惰性,过分依赖这些沟通方式,而不去深入基层和实际了。两会快到了,赶快开个微博什么的,营造出一种与民众畅通交流、充分听取民意的幻象;平时从不做调查研究,快开会交议案提案了,赶快上网搜集“民意”拼凑出个议案提案。这样的“键盘代表委员”,怎么可能提出有质量的议案

解决及前景 “微博问政”的一头是各级党政机关,一头是近5亿网民,它的应运而生宛如架起了一座“连心桥”,让政府在百姓眼中的距离不再遥远,其发展势头已经是“不可逆转”和“锐不可当”

诚然,“微博问政”不可能完全取代现实中举报、信访等渠道,更不可能解决所有现实中的问题。但它有助于改善官民沟通,减少隔阂和误判,一系列草根权益个案问题得以解决,避免了扩大和升级,有利于缓解基层社会矛盾,减少民众痛苦和官民摩擦。“微博问政”还可以汇集民智,优化决策,并增加决策执行过程中的民众配合。

领导干部需克服对互联网的隔膜、恐惧和排斥心理。网络舆论不是洪水猛兽,互联网也不是恐怖地带。只要你对网民襟怀坦白、以诚相待,网民也会给予充分的谅解和支持。

首先,近年来普通网民和“意见领袖”的媒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都得到增强。“郭美美”**中,曾有网友主张“人肉搜索”,邀请电信内部人士利用职务之便,将郭美美的通讯信息曝光。这一提议立刻遭到多数网民的否决,理由是“程序正义”更为重要。

其次,民间自发的辟谣、科普和公众人物言论观察机构,不仅对网络信息起到了甄别过滤作用,而且让意气风发的“意见领袖”发声时多了一份忌惮谨慎。当然,这些民间制衡力量,自身的专业性也有待提高。只要信息自由流动,网络舆论就具有某种“对冲”功能。金庸“被死亡”的谣言,发端于微博,也迅速消解于微博;日本地震后的中国抢盐**中,微博成了辟谣的主力。实践表明,允许不同声音的充分表达和自由讨论,将有利于网络舆论的生态平和。网民的自我管理、网络的自我净化功能发挥得好,有助于克服公权的缺位和越位。对政府来说,只有允许不同声音彼此竞争,才能让网络的自我净化机制效能最大化。网络舆论的“生态治理”,需要社会管理者,也需要每一位网友,抱着更为开放的心态,“包容”远远胜于“压抑”。

“面对微博这样一个新兴的舆论场,政府机构不应该缺席。”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谢耘耕表示。有人士分析,目前中国通过微博爆料首发的新闻事件大约占了四分之一,而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官方政务微博极有在全国推开的可能,这既是政府树立亲民形象和公信力的机会,也是一次挑战。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系主任廖圣清认为,政务微博的建立有利于政府对一些突发性事件、网络谣言给予及时回应和澄清,比传统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更加迅速、高效。如果政务微博能够运用得当,可以有效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但是,如果对突发事件、网络谣言应对不及时,甚至发布不实信息,政务微博的公信力将一泻千里,没有挽回的余地。”

“政府不能仅仅是开出微博这样一个窗口,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传播体系,其背后还需要合理的管理机制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等来加以支撑。”廖圣清说

结语

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工具,微博的巨大影响力已经初步显现,如何管理、利用微博,是当前政府面临的考验。政务微博在管理与利用之间找到了一种折中的方法,发展政务微博,既是今后微博的发展潮流,也是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之举。

微博对于促进政府转型方面可以发挥四点作用: 一,促使政府改变施政理念和施政方式;二,通过微博可以促进政务公开;三,通过微博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四,促进政府自身的变革,努力遏制腐败,改进政府工作作风。

第四篇:从“微博问政”到“微博行政”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从“微博问政”到“微博行政”

从“微博问政”到“微博行政”

【摘要】近几年,政务微博高速发展,无论从发展速度、分布范围和应用形式上看,政务微博已经开始从以信息发布为主的“微博问政”走向利用微博实现社会服务的“微博行政”。政务微博在信息发布、官民互动、危机公关、网络办公、紧急救援和经济发展等方面表现突出,政务微博实现了由“宣传发布”到“服务民生”的转变,从倾听社情民意的问政平台,成长为常规化制度化的网络“办公平台”。本文从可能性、显示状况和如何提升三方面入手,分析了微博从“问政”到“行政”的跨越。

【关键词】微博 问政 行政

如果说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那么2011年则是中国的“政务微博元年”,刚刚结束的2012年正是政务微博高速发展的一年。截至2011年底,我国政务微博已经达到50561个,比2011年增长了776.58%,在新浪、腾讯、人民、新华四大主要微博平台中,得到认证的党政机构微博有32358个,其中2011年新增的有27400个,党政干部微博有18203个。可见,政务微博进入了“井喷”式发展,在近两年中已经成为网络问政的主力军,在行政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官民交流、舆论引导和危机公关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华联商厦东,信用社附近的人行道上有块钢板,已经被车压变形了,车子、行人来来往往很危险,呼吁有关部门抓紧处理,不要等事故出现了再追究责任。”11月9日9点48分,曲阜市官方微博“曲阜发布”收到了一条来自网“sunnytop11”的“@”。收到信息后,曲阜网管办迅速与该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取得联系,要求相关人员及时处理。13点32分,该网友又发了一条微博,“中午出来吃饭看到的,好靠谱!”并配发了一张照片,照片里一块写有“前方施工、禁止通行”的警示牌赫然立在了钢板前,立竿见影的“@”着实让“sunnytop11”吃了一惊,当天下午晚些时候,钢板被顺利移走。如今,类似问题的解决发生在曲阜已非偶然。11月12日,网民“老犀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帅”发微博称自家门口的管道被挖断了,到处散发浓烈的煤气味,希望得到迅速解决。然而,粗心的网友却忘记写上所在小区的地址,网管办一方面尝试在微博上进行询问;另一方面联系煤气公司询问是否接到报警,很快得到了肯定的答复:维修队已出发前往现场。了解到该情况后,“曲阜发布”在微博上发出公告,对事故情况进行了解释,并提醒市民注意安全。

“遇到生活中的闹心事时,拿出手机登陆微博@一下相关部门问题就解决了,这是以往无法想象的。”曲阜市网管办主任王金平说,“‘曲阜发布厅’建成后,不管是市民、还是来游客,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直接@相关部门就行了。”

对此曲阜市委书记李长胜表示:“虽然通过微博进行信息公开让我们找回了应对舆论危机的自信,也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社会的健康平衡,但我们绝不能满足于仅把微博作为一个传声筒。微博的主要职能转向社会服务是必然趋势,也就是说,我们要更多地借助微博群上的部门协作,集咨询、查询、办事、投诉、建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将微博问政转化为行政动力。”

从上面的案例不难发现,“问政”与“行政”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有着巨大的跨越:微博问政主要停留在政府信息公开、群众初始尝试参与的层面,主要形式是“我说你听”,而微博行政不单单把目光停在信息发布的层面,更将主要重点放在处理政务、为老百姓办实事和解决问题上面,群众的参与和互动更加明显。

一、“微博问政”向“微博行政”跨越的可能性

从发展速度、分布范围和应用形式上看,政务微博已经开始从以信息发布为主的“微博问政”走向利用微博实现社会服务的“微博行政”:

(一)政务微博的发展更为迅速

以新浪为例,2012 年新浪政务微博延续了高速发展态势,增长率和活跃度都迅猛提升。至2012年10月底,新浪微博认证的政务微博总数达到60064个,相比去年同期净增41932个,增长率达231%。目前,新浪政务微博的发博总数约为3200万条,平均每个政务微博的发博数为531条。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报告显示,2012年部委微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目前,经过新浪认证的部委微博总数达46个,包括外交部、公安部、卫生部、铁道部、商务部、文化部等20个国家部委及下属部门官方微博,展示出中央高层对微博问政渠道的重视。11月9日,“国务院公报”微博开通,成为目前全国政务微博中唯一一个以“国务院”开头的官方微博,短短2天时间就吸引了25万粉丝,截至11月底已有59万粉丝。部委微博纷纷落户,凸显了政务微博的高端影响力。

2012年也是政务微博集群化快速发展的一年,从2011年11月17日全国首个微博发布厅――北京微博发布厅上线至今,落户在新浪微博平台上的政务微博发布厅总数达133个。这一年中诞生了全国首个交通微博发布厅、卫生系统发布厅、公安微博发布厅、检察机关微博发布厅、司法行政系统微博发布厅、法院系统微博发布厅,这标志着新浪微博成为我国政务微博集群化发展的最佳阵地。

(二)政务微博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

从分布部门上看,2010年政务微博主要集中在公安、宣传、司法、旅游领域,到了2011年已经扩展到政府机构的各个部门,包括招商、质检、市政、文教、体育、工商税务等。其中,公安系统的政务微博注册时间早,注册个数多,所占比例高,服务性强,覆盖了治安、交警、消防等在内的所有公安领域,发展最为引人注目。

从分布地域上看,2009年开通政务微博的仅有湖南、云南等少数省份,而到2011年10月底,开通政务微博的地区则全面覆盖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三)政务微博的操作愈发熟练成熟

目前,政务微博运作日益成熟,制度化建设起步,不少政府部门和官员积累了实战经验,微博问政水平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

制度化。一些网站和政府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给予“微博问政”制度保障,例如:2012年5月,新浪发布全国首个政务微博运营手册,提出了政府机构微博、官员微博、微博发布厅等的运营规范,包括页面展示、团队搭建、日常运营、舆情应对、信息安全等部分。南京市为了规范政务微博运营,要求对于灾害性、突发性事件,要在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事件发生后的1小时内或获得信息的第一时间,进行微博发布;曲阜市建立集37家单位和镇街于一体的官方微博群,将过去各自为战的部门微博统一到群平台上集中发布,并建立微博考评体系,通过制度实现政务微博的规范运营。

灵活性。各政务微博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创新微博发布形式,积极应用微博引导舆情,同民众沟通,拉近同网民的距离。如,上海警方用淘宝体书写最萌通缉令、微成都和上海发布用呼叫提交流、南京警方用凡客体提醒居民防止传单诈骗等。

学习性。从最初的北京到现在的陕西,政府开始源源不断的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微博培训,这些接受培训的工作人员都将走向政务微博,成为各部门政务微博的主要负责人。在培训中,除了接受微博的基础知识等理论课外,还要进行实操课,包括个案分析、在线交流等。按要求,政务微博要做到:不单向宣传政绩、不与网民大打口水战、不打官腔;遇突发性公共事件,不轻率回复妄下结论等。今后,对政府官员进行政务微博上线前的培训,从思想意识到技术手段全副武装将成为必要过程。

另外,在应用方式上,政务微博也不断创新丰富,很多政务微博采用“微直播”、“微访谈”等新颖方式同网民交流互动。

二、从“微博问政”到“微博行政”的现状

如今,政务微博已经成为政府与民众之间交流的新型平台,在信息发布、官民互动、危机公关、网络办公、紧急救援和经济发展等方面表现突出,政务微博实现了由“宣传发布”到“服务民生”的转变,从倾听社情民意的问政平台,成长为常规化制度化的网络“办公平台”。

第一,政务微博已经成为政府信息发布和与群众交流的新平台。政府各部门通过微博主动发布政务信息,并且倾听民声、及时解答群众的问题、接收投诉、引导舆论,提升政府形象的同时也体现了政府服务于民的定位。

第二,政务微博已经成为政府行政办公的新场所。政务微博打破了传统政务服务的模式,成为网络办公的先锋地。网民通过微博了解信息、提供信息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所以有些政务微博已经开始尝试通过微博来线上收集问题,然后线下推动相关部门解决问题;有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的政务微博则是索性将办公场所移动到微博,通过微博来完成日常的行政工作,从而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如:洛阳九名民众在水库遇难后@平安洛阳请求救援,洛阳警方迅速通过微博安抚被困人员并定位具体遇难位置,最后成功解救遇难人员;济南市车管所在今年6月把“网上车管所”的部分车架管理业务移动到微博中,成为我国首个“微博车管所”,民众通过微博就可以查询和办理业务,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开辟了政府办公的新渠道。

第三,政务微博成为政务公开与服务的新机制。目前,政府部门已经开始通过微博整合电子政务资源,加强和规范行政服务。比如海宁市政府今年发文通知,在全市司法系统内推行微博公文,表示以微博形式发布政府公文,和纸质形式的公文具有一样的行政效力。

第四,微博已经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手段。现在,微博已经成为政府宣传旅游项目、招商引资的新渠道。在新浪微博发布的《2012上半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中,福建省旅游局的官方微博跻身旅游机构微博前五名。自2011年4月6日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福建省旅游局通过精心规划,用心运营,在促进与公众的互动交流、提高海峡旅游品牌影响力方面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与好评。今年更是首开新河,以官方文件的形式鼓励政府领导以“导游”的身份拍摄旅游宣传片并在微博发布,在促进旅游业发展、拉动地方特色经济上彰显了特殊作用。

三、提升微博行政能力的途径

第一,定位明确。清晰的定位直接决定了微博在政府行政工作中所应发挥的作用。当前许多政府机构微博只起到了信息发布平台的作用,在与网友互动及解决具体问题方面少有突破。特别是许多领导干部在微博中感觉难以定位,是谈工作还是谈生活,往往不得不面对职务角色与个人身份转换的纠结以及与普通民众话语表达空间、自由度的差异。我们应该明确话语表达方式的转变十分重要。微博平台平民化的话语环境,导致了对话语表达方式的特殊要求,必须摒弃那些假大空和官话,学会个性化表达人人性化表达。同时要强调淡化自己官员的身份。要警惕出现停潜水、打酱油等束之高阁的“僵尸微博”,把微博和政策制定、应急管理等工作充分结合,建立起和民众直接对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话的渠道,做到“微”得温暖、“博”得人心,将有利于政府执政能力的提高。

第二,提倡“经营微博”的理念。政府在使用微博过程当中,可以借鉴当下比较流行的“微博营销”的做法。如何提高政府机构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如何获得更高的粉丝数、转发数和评论数,如何能够通过微博更好地汇集民意、集中民智、解决民生都是该关注的地方。利用微博营销必须善于利用微博和民众沟通,转变观念,放下身段来消解矛盾;要及时与民众互动、拉近同网民的距离;要经营微博形象,坚持常态化的工作态度和服务态度;要通过微博和其他媒介联动,发挥每个媒介的优势,达到最大的营销效果。此外,还应该建立一支专职负责政务微博营销的团队。

第三,以制度化推动政务微博的规范发展。我们应充分借鉴国外电子政务的成功经验,总结分析国内政务微博的成效和教训,探索建立政府内部微博处理与反馈机制,尽快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或指南,促进微博规范发展。例如,2011年11月份,北京开设微博发布厅,将原本不系统的政府微博和官员微博进行整合管理,表示不允许“不出声”的微博存在,标志着有关政府部门对网络新型问政方式的重视。

第四,强化认证机制,确保政务微博安全可靠。政府可通过加强与新浪、腾讯等微博运营企业的合作,建立严格的政务微博申请及认证标准。建议参考党政机关网站这只专有标志的做法,统一政务微博认证标识,方便广大网民辨认。

当前,政务微博正以迅猛的姿态快速发展,从“微博问政”到“微博行政”,政务微博已经从单纯的信息发布平台转向更贴近百姓的政务服务平台,成为各级各地政府部门推动社会服务创新的新方式。微博问政为政府行政工作带来了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政府必须顺应潮流,完成政务微博从被动到主动的改变,提高自己的行政能力,从而完成执政能力的提高和管理机制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杜晓,杨卉.政务微博良性发展有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N].法制日报,2011.[2]韦伟.从两会微博提案看政务微博发展[N].解放军报,2012.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3]廖小言.“微时代”执政者要有创新思维[N].人民日报,2011.[4]陈彤.从“微博问政”到“微博行政”[N].中国经济时报,2012.[5]微博元年中国式爆炸增长启示录[N].广州日报,2010.------------最新【精品】范文

第五篇:7.微博,问政新手段

微博,问政新手段

新媒体特别是微博的力量正在悄然改变着中国舆论环境。

微博打拐,充分地运用了大众的力量,解救了上百被拐孩童,实现了警民互动,让人们见识了微博的力量。政务微博的兴起推动了政府的信息公开,方便群众了解政府,也推动了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当然,微博问政的困惑也不少。目前的政府机构微博,更多发挥的还是信息发布平台作用。而在与网友互动及解决具体问题方面,却少有突破,与网友期待存在相当距离。

面对微博这样一个新媒体,新工具,政府部门及其官员该如何运用,是挑战,也是机遇。几天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北京召开了“积极运用微博客服务社会经验交流会”,会上提出:“希望党政机关和党政领导干部、以更加开放自信的态度开设微博客、用好微博客”。“通过微博客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对此,“微博达人”蔡奇在中国首届政务微博高峰论坛论坛上的发言或具启迪意义:“政务微博体现应有之义,政务微博即是社会管理创新;体现公开为先,越是公开透明,越容易嬴得信任;体现服务宗旨,微博里有民生,排忧解难是职责;体现群众路线,不可忽视草根智慧,应放下身段,拜民众为师;体现良性互动,善于倾听草根声音,尽管有骂声,但为政者应有这个雅量。”

网络是新时期群众路线,公务人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利用微博在官民良性互动上动脑筋、出实招,以谦卑的态度问计于微博、问需于微博、问政于微博,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让微博成为服务民众的新手段,走好新时候的群众路线。

下载微博问政意义和探索(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微博问政意义和探索(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微博问政力度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加强微博问政力度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博,作为新兴的传播载体日益受到人们的亲睐,部分官员通过微博问政于民,问计于民 。但是在“微博打拐”如火如荼进行......

    政务微博的意义

    上海代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政务微博的意义 名称:政务微博的意义 文章整理:上海代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日期: 2014 年07 月16 日 1 上海代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政务微博的......

    组织部门微博问政的实践与思考

    组织部门微博问政的实践与思考 1、 组织部门微博问政的背景 2、 组织部门微博问政的有益做法 3、 组织部门微博问政存在的瓶颈问题 4、 组织部门微博问政的理性思考 写法思......

    微博问政若干问题的研究综述(5篇)

    微博问政若干问题的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从微博问政应对突发事件的作用出发,通过收集和分析其在政务工作中的社会责任、存在问题、特有价值、政府机构与个人角色及其使用中应处......

    微博对传统新闻媒介的意义

    微博对传统新闻媒介的意义1.微博为传统新闻媒体提供新鲜和可靠的新闻信息传统媒体获得信息的渠道一般是分布在各地的通讯社、记者、有关部门的宣传口、其他媒体从业者,或者......

    “微博问政”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融合的思考

    “微博问政”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融合的思考 来源:论文联盟作者:万笑影 分享到: [字体:大 中 小] 论文联盟www.xiexiebang.com编辑。 “微博问政”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融合的......

    微博句子

    分手后,我不拍拖不代表我在等待、我不展开新恋情,不代表我怀旧,我只想等待一段值得我等待的恋情,因为我有一颗宁缺毋滥的心。 年轻的女孩一定要记住:有理想的女孩,成功就不会......

    微博营销

    微博营销 微博营销是刚刚推出的一个网络营销方式,因为随着微博的火热,既催生了有关的营销方式,就是微博营销。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新浪,网易等等注册一个微博,然后利用更新自己的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