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深圳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实施情况的检查报告
附件:
关于《深圳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实施
情况的检查报告
区人大常委会: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07年工作部署和监督计划安排,财经工委牵头组织了对区政府实施《深圳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管理条例》)情况的检查,10月29日至11月28日财经工委委员开展了执法检查的前期调研,并重点分析了区图书馆、皇岗和凤塘河治理等两项工程依法建设情况;12月4日下午和5日上午,区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刘建率领由部分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政府投资项目代表专业小组成员和财经工委委员组成的执法检查组,实地检查了区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区图书馆、听泉居、皇岗和凤塘河治理、体育公园、世纪工艺品广场等六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区政府实施《管理条例》的情况汇报和检查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实施条例的基本情况
《管理条例》从2000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同年12月,区人大常委会也出台了《深圳市福田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监督的暂行办法》,政府逐步规范了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2003年以来,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违法违规现象明显减少,建设进度明显加快,能较好地执行年度投资计划,且完成投资总额逐年递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及部门责任制落实到位。为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建
设和管理,区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区长挂帅,副区长和区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制,这对推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起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改变了原有的建设管理模式,对不宜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项目,从原先分散由各个使用单位负责筹建的项目,逐步集中归到由区建工局统一进行管理,有效地推动了项目建设的进程。
(二)制度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为更好地落实《管理条例》,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行为,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区政府和各部门先后出台了《福田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福田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规定》、《福田区政府采购实施办法(试行)》等规定和制度。同时,区政府于今年开展了对区机关干部进行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的告知培训;区发改、采购中心等部门也组织有关单位人员进行了业务专项培训。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进一步促使相关人员熟悉了基本建设程序,提高了机关干部依法办事的意识。
(三)政府投资计划任务完成较好。在政府各部门的相互配合下,项目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完成情况较好,且完成投资总额的进度一年比一年好。政府投资项目完成年度计划从2001年的4.87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5.22亿元,2006年完成总量和完成率均创历史新高,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四)政府投资项目管理逐步规范。近年来,随着区政府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的重视,各建设部门均能较好地按照《管理条例》规定要求来开展各项工作,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得到了进一步规范,违法违规现象明显减少。如从对区图书馆的检查情况来看,该项目在建设全过程中都较为规范,资料齐全,投资控制较好。
(五)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从调研和检查的情况
看,各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都较重视抓好工程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的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落实。截止目前,没有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和工程质量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在实施《管理条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比较薄弱。检查发现,目前我区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仍比较薄弱,很多工程项目在建设前没有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没有进行经济性、效益性和环境保护的咨询和评估;有些项目虽然有可行性分析和初步设计,但仍未能达到国家所规定要求。比如,凤塘河、皇岗河清淤截污后保洁成效的时间不长,便出现了二次污染的问题,究其原因,代表认为,主要还是前期可行性研究论证不够充分,造成投资效果不理想。
(二)项目预算报审环节不够完善。根据条例二十一条和二十二条规定,建设单位在完成施工图设计后,要编制项目预算,并报政府审计部门审核,最后报计划部门核定。但目前我区做法没有按照条例规定来进行,只编制施工图预算报审计部门审核,工程的主要设备及其他所需的费用没有审核,这一做法与条例规定不尽相符。
(三)建设管理过程中现场签证手续不够规范。根据条例三十条规定,对特殊情况发生的现场签证,应由施工单位提供相关资料,由建设、设计、监理和审计部门共同确认,逾期补签无效。而目前审计部门采用的是备案的形式,没有按条例要求在现场共同确认。
(四)有的项目存在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在检查中发现,仍有些5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未经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建设单位就已完成标底审核,并进行招投标,有的甚至已开工建设。这不仅违反了基本
建设程序,也违反了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决算的原则。
(五)有些项目设计环节把关不严。主要是设计图纸不规范,深度达不到建设部的要求,存在漏项缺项或标注不清等现象。特别是投资在500万元以下的一些项目,存在问题比较普遍,有的项目设计单位资质不符合要求;有的设计用草图或简图替代施工图纸;有的设计校核、审核签字手续不齐;有的设计单位为了自身利益,任意追求高标准、高档化,使得项目经济和实用性不高,造成投资成本增大,且节能环保等方面也考虑得不够。
(六)部份项目竣工决算未能按时完成。按条例三十三条和三十四条规定,工程竣工后要在六个月内完成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由审计部门在收齐材料后的四十五日内作出审核意见,但目前部分项目工程竣工后未能完成,有的甚至竣工了几年也如此。由于上述工作进展慢,影响了产权登记和固定资产移交工作,而按条例规定项目产权不登记和移交是不能交付使用的。
三、意见和建议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代表们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切实加强建设项目前期管理工作。建设单位在前期工作中要按基本建设程序要求,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好、做细各项工作;发改部门要加强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的咨询评估,尤其是对初步设计的经济性、效益性和环保节能方面的把关,严格控制建设标准和投资规模。对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要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方案,严格控制建设标准和投资规模。
(二)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对现有政府投资项目各项管理规定和制度,包括各部门自行制定的不规范性的文件,要进行认真梳理。对制度不健全的,要尽快建立健全;制度不符合基本建设法规和条例
规定的,要及时修正和完善;制度执行不力的,要加强监管,提高执行力。
(三)加强和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政府投资项目应实行归口管理,并全面推行建设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规范财政行为。严格执行建设管理程序,切实解决好现场签证和项目预算审核不完整、不规范的问题。今后对项目预算审核后,要报发改部门核定,严格控制和防止预算超概算的情况发生。
(四)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和推行限额设计。设计变更往往是造成投资超计划的主要原因,因此,对重大的设计变更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评审,并坚持和实行分级审批和互相监督的原则,以防止和减少设计变更的随意性。同时,要尽快推行限额设计,并建立设计赔偿追索机制,对由于设计单位原因造成的设计变更,应由设计方来承担相应经济责任。
(五)加大对竣工项目清理和决算工作力度。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对项目的清理和决算工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强协调,密切合作,加大对竣工项目的清理和决算工作力度,提高执行力和工作效率。为更好地集中力量加强对重大项目的清理决算工作,建议区政府研究并制定具体措施,加快小工程项目的结算进度。
四、完善法规条例的建议
(一)随着形势的发展,《管理条例》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条例中的第49条,我市已将镇改为街道办,原条例的称谓已不符合实际情况,建议市人大对《管理条例》相关条款进行修订和完善。
(二)由于我市一直没有推出建设工程概算定额,目前在编制和审核项目总概算中存在困难,为做好项目总概算的审核和核定工作,建议市人大督促市政府及建设主管部门,尽快出台概算定额以及建设项目其它费用和不可预见取费标准。
(三)为做好对初步设计的论证工作,控制投资规模和建设标准,建议在修改《管理条例》时,明确要求由政府发改部门组织进行论证。
(四)为严格控制政府投资规模和标准,以防止和减少设计变更的随意性,建议在条例中明确规定“限额设计”条款和建立对设计单位赔偿追索机制。
《深圳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
实施情况执法检查组
2007年12月6日福府函〔2007〕38号
第二篇:苏州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苏州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苏府〔2015〕112 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建立健全科学、民主、高效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程序和实施程序,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苏州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投资项目,是指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主要包括:
(一)全部使用财政资金的建设项目;
(二)未全部使用财政资金,财政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超过50%,或总投资比例在50%以下,但政府拥有项目建设、运营实际控制权的建设项目。
第三条 政府投资项目类别主要包括:
(一)农业、水利、能源、交通、城乡公用设施等基础设施项目;
(二)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涉及民生的公益性项目;
(三)科技进步、高新技术、信息化工程、现代服务业等国家和省重点扶持的产业发展项目;
(四)政府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五)政府投资建设的其他项目。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苏州市级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市行政区域外进行的援助建设或者合作建设项目除外。
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对使用中央财政资金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方式的政府投资项目。申请国家、省和市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的项目,应根据国家、省和市有关规定执行。
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项目,应根据国家、省和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 本办法所称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是指对政府投资项目规划储备、政府决策、部门审核、资金使用、建设实施、稽察监督、竣工验收、资产移交、后评价等进行全过程的管理。第七条 市发改委负责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建设、投资建设计划编制及执行、项目审批、稽察监管、项目验收、后评价等综合管理工作。
市财政局负责政府投资项目资金计划编制及执行、投资概、预、决算的评审等建设全过程中资金财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审计局负责对纳入审计计划的政府投资项目的预(概)算执行情况、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进行审计监督。
市国土、住建、规划、水利(水务)、园林和绿化、环保、国资、安监、档案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管理和监督。
市监察局对涉及政府投资项目的各部门进行行政监察。
行政机关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活动中,应当依法保障其他出资人的合法权益。
第八条 政府投资项目应当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和发展建设规划,有利于履行政府职能,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结构调整升级,有利于城乡统筹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九条 政府投资项目的规划、选址和设计,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现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要求。
第十条 政府投资项目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投资管理的规定,禁止边报批、边勘察设计、边施工。
政府投资项目严格遵循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决算的原则。
第二章 项目计划管理
第十一条 政府投资项目实行项目储备库和投资建设计划管理。第十二条 市政府各主管部门、市属各企事业单位根据全市发展规划和项目情况,于每年9月底前向市发改委和市财政局提出所属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计划申请。
市发改委牵头组织市财政局、国土局、规划局、环保局联合审查,经审查后列入储备库的政府投资项目,市政府投资决策时应优先考虑。
储备库实行滚动管理,于每年11月底前完成更新入库。市发改委和市财政局对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实行共管共享。
第十三条 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计划申请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法人名称;
(三)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周期;
(四)项目总投资、投资总额;
(五)资金来源;
(六)使用单位名称;
(七)项目进展情况和其他应当说明的情况。
第十四条 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建设计划分为续建项目、新建项目、预备项目三种计划类别。续建项目是指已开工建设,延续到本计划的项目。新建项目是指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建设条件具备,能在本计划内开工的项目。
预备项目是指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尚不具备在计划内开工建设条件的项目。预备项目在计划内完成前期工作,具备开工条件的,经市政府批准后可转为新建项目。
第十五条 市发改委、财政局在编制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建设计划和资金计划时,原则上应从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中选取,遵循量入为出、综合平衡的原则。
第十六条
市发改委和市财政局在衔接政府预算及政府性债务收支计划的基础上,通常于每年2月底前完成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建设计划和资金计划的编制工作,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第十七条 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建设计划经市政府批准后,市发改委应当及时下达计划。
第十八条 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建设计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
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建设计划执行过程中,确需调整项目投资总额或增减政府投资项目的,由市财政局和市发改委共同制定调整方案,报市政府批准。
当政府投资总额在执行中有追加时,应优先安排列入投资建设计划的预备项目。
第十九条 市发改委在编制下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建设计划时,应先会同市财政、审计、住建、国土、规划、环保等有关部门对本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报市政府审议。
第三章 项目审批管理
第二十条
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审批制,一般依次批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概算。
第二十一条
应急工程、抢险救灾工程可以直接报批实施方案;总投资在三千万元以下的政府投资项目,在前期手续齐全的前提下,可以直接报批初步设计和概算,初步设计文件中应包含可行性研究和必要性论证的内容。
第二十二条 项目建设单位报批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委托符合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初步设计和概算应当委托符合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编制内容均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深度和要求。
市权限内审批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应由具备丙级及以上工程咨询资格的机构编制。
第二十三条 市发改委在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评估,并出具论证意见;也可根据项目类别委托符合资质要求的咨询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
第二十四条 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有重大影响,资源消耗大以及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政府投资项目,在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应向社会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公众的意见,必要时可以采取听证会、征询会等形式,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应当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论证咨询。
凡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牵涉面广、影响深远,易引发矛盾纠纷或有可能 影响社会稳定的政府投资项目,在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必须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第二十五条 市发改委在批复初步设计和概算前应组织专家对初步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也可根据项目类别委托符合资质要求的中介机构进行评审,并出具评审意见。
第二十六条 总投资概算未经市财政投资评审的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市发改委不予受理。
政府投资项目初步设计和概算经市发改委批准后,市有关部门方可办理施工招投标、供地等手续。
政府与其他出资人共同投资的项目,各方资金应当按照协议规定及时到位。第二十七条 政府投资项目总投资概算超过批准的总投资估算10%以上的,市发改委和市财政局共同制定调整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按规定重新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十八条 市发改委委托中介机构评估、评审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受委托中介机构不得向项目建设单位收取任何费用。
第四章 项目建设管理
第二十九条 市发改委应当在项目建议书批复中明确项目建设单位。本办法所称建设单位,是指包括政府投资项目统一建设管理单位、项目自建单位、代建单位、项目法人单位。
第三十条 非经营性和多个项目在同一地块的政府投资项目应推行代建制。对拟实施代建制的项目,市发改委应当在确定代建单位前,牵头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及相关管理部门对代建单位资格进行审查。
本办法所称代建制,是指政府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代建单位,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实施工程建设管理,项目建成后交付使用单位的制度。
第三十一条 对申报拟采用全过程代建或建设阶段代建方式的政府投资项目,市发改委应当在项目建议书批复中明确代建方式和代建单位。政府投资项目代建费应当纳入项目总投资概算。
第三十二条 政府投资项目(含实行代建制的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活动,依法实行招投标并按规定备案登记。
市发改委在批复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当依法出具招标核准通知书,明确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
第三十三条 政府投资项目应当按照市发改委批准的初步设计和概算进行施工图设计和编制施工图预算。
政府投资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标准确定招标标底,不设标底的,应当确定招标控制造价。招标标底和招标控制造价应当控制在施工图预算限额内。
第三十四条 政府投资项目应当按照经审查合格后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建设。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确需变更的,由市住建局、财政局等相关管理部门按照市有关规定分别进行备案管理和资金调整管理。对于边实施边办理变更手续或者先实施后补办变更手续的政府投资项目,市住建局、财政局等相关管理部门可不予受理。
第三十五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完成资金调整手续10日内,向市发改委申报办理初步设计和概算变更手续。
市发改委依据市财政局批准的资金调整方案,出具项目初步设计和概算变更通知书。对于未办理初步设计和概算变更通知书的政府投资项目,市财政局、审计局仍以原批准的初步设计和概算作为竣工决算审核(计)的依据。
第三十六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验收合格后三个月内编制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报市财政局审核后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确有困难的,经批准后可延长期限,延长期一般不超过半年,有特殊情况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的,报经市政府批准后,延长期限可另行确定。未经批准无故延期的,市财政局可停止拨付后续资金。
对列入审计项目计划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应及时向市审计局报送完整的竣工决算资料,经审计后方可办理竣工决算手续。
第五章 项目稽察管理
第三十七条 政府投资项目具备验收条件的,应当及时组织工程验收和项目验收。
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完工后三个月内办理工程验收手续,相关部门予以配合。
竣工决算经市财政局审核和市审计局按规定审计后,方可办理项目验收手续。
未经项目验收或者项目验收不合格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不得交付使用,使用单位不得接收。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所称工程验收,是指政府投资项目建成后,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建设单位办理涉及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消防、人民防空、安全生产、建设档案等专项验收的活动。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所称项目验收,是指市发改委组织对政府投资项目初步设计和概算执行、招投标文件及其合同、工程验收和整改、竣工决算以及项目试运营等多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稽察考核,并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的活动。
第四十条 政府投资项目全部完工并基本符合项目验收条件后,建设单位应当在一年内主动向市发改委申报办理项目验收手续(行业有特殊规定者除外)。确有困难的,经市发改委批准后可延长期限,延长期一般不超过一年。
代建项目由代建单位根据合同向市发改委申报项目验收。市发改委牵头有关职能部门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项目验收,并出具项目验收鉴定书。
第四十一条 建设单位应当于项目验收后一个月内及时申报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建设单位非产权单位,应当根据市政府明确的入账单位,办理产权登记手续。第四十二条 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在项目验收后两年内向市发改委提交项目总结报告。
总结报告主要内容为项目概况、实施过程概述、效果和效益、环境和社会效益、目标和可持续性及主要经验教训、结论和相关建议等。
市发改委组织对政府投资项目的总结报告进行汇总分析,按适当比例选择不同类别的后评价项目,制定后评价计划并执行。
市发改委对后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提出处理意见或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向市政府报告。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项目后评价,是指政府投资项目在项目验收之后所进行的评价。即采用科学的经济技术分析方法对项目前期准备、实施过程、运营情况及其影响效果等进行全面分析评价,提出项目后评价报告的过程。市发改委委托中介机构编制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各县级市(区、管委会)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五条 市发改委将根据国家、省有关要求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情况,适时对本办法进行调整。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第三篇:厦门市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代建的情况
厦门市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代建的情况
项目代建制度的由来
从1993年开始,厦门市在深化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针对市级财政性投融资社会事业建设项目管理中“建设、监管、使用”多位一体的弊端,以及由此导致的工程项目难以依法建设、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低下和贪污腐败等问题,通过采用招标或直接委托等方式,将一些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性的政府投资项目委托给一些有实力的专业公司,由这些公司代替业主对项目实施建设,并在改革中不断对这种方法加以完善,逐步发展成为了现在的项目代建制度。2001年7月,厦门市开始在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上全面实施项目代建制。2002年3月开始在土建投资总额1500万元以上的市级财政性投融资建设的社会公益性工程项目中实施项目代建制度。
项目代建制度的内容
厦门市建委在2001年7月下发了《厦门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代建管理暂行办法》(深编[2001]63号)文件,规定“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代建是指财政投融资的我市重点工程项目通过委托方式,将建设单位的项目法人责任事项交由熟悉建设程序和建设规定、具有较强经济和技术力量、且符合资格条件的企业或机构进行项目的管理工作。”由此确定了代建制度的定义以及代建制度的适用范围。同时在该文件中还规定了代建单位的资质管理、代建单位招投标和代建的管理监督等内容。
2002年3月,厦门市政府转发了厦门市计委、建设局、财政局关于《厦门市市级财政性投融资社会事业建设项目代建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试行办法》规定“为完善市级财政性投融资建设的社会事业项目代建制度,明确项目业主、代建单位双方的责、权、利,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和质量、投资效益,制定本管理办法。”将实施代建制的项目范围进一步扩大。《试行办法》还要求“业主在项目获准后将整个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实施、竣工验收、以及项目建设工程、质量、投资控制全部工作任务,委托给具有相应代建资质的单位进行建设管理。”确定了代建单位在代建中的具体工作任务。
实施进展情况
目前,厦门市实施项目代建制度由计划、建设、财政等几个部门分头管理。总体上讲,厦门市实行代建制的工程项目是成功的,一些较大的或较有影响的项目如厦门市市政府和市政协项目的建设都采用了项目代建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代建制度在厦门市的推广起到了有力地促进作用。近期厦门市实施代建制度的项目有20个,总投资21.5亿元,代建费总额近4200万元,平均每个项目的代建费占单个项目总投资的1.95%。这些项目包括学校、医院、体育场馆、文化场馆及一些市政工程,其中投资额最高的是国家会计学院,总投资达5亿元,投资额最低的是狐尾山污水利用工程,投资额为100万元。
经验和成效
通过完善有关法规,使项目代建制度做到有法可依,使各方主体能够依法办事。厦门市对政府投资工程实施代建制以来,通过不断探索和研究,逐步建立起有关代建制度的法律法规,起草并制定了《厦门市市级财政性投融资社会事业建设项目代建管理试行办法》,明确了代建制度的概念、适用范围、代建单位的选择、业主与代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对于代建管理费的收取和拨付、合同、奖惩办法以及具体的项目变更、代建单位在项目上的配置人员等也作了详细的规定,使项目代建制度的实施做到了有法可依。为了便于实际操作,厦门市制定了《厦门市市级财政性投融资社会事业建设项目代建管理招标投标实施细则(试行)》,规范了代建单位的选择方式,还制定了《代建管理合同》,通过合同使业主单位和代建单位的责、权、利进一步明确。
政府投资项目实现了专业化的相对集中管理。厦门市在选择代建单位时,将选择目标定在实力强、信誉好,且专业性比较强的单位。按《试行办法》规定,可以参与代建的单位应具有“
一、二级房地产开发,甲、乙级监理,甲级工程咨询,特级、一级施工总承包其中之一资质的单位。”目前在厦门市参与代建的单位有10家左右,主要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少数监理单位。这些代建单位通过多年建设管理,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程质量、工期、投资控制等制度体系,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建设管理经验。通过相对集中管理,改变了以往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分散性、临时性的状况,消除了机构临时拼凑、人员不稳定、业务不熟悉、管理不到位、教训多经验少等诸多弊端。
转变了政府职能,减小了政府压力。对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代建制度,实际上就是充分发挥了社会化分工的优势,通过将政府投资项目交给专业机构进行建设管理,理顺了政府投资工程中各方主体的责、权、利,从而使政府从工程的组织建设上解脱出来,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使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监管”实现了分离,政府从项目的具体实施者,变成了真正对项目实施监督的监管者,使工程项目的监管得到加强,同时也减少了腐败行为的发生。
充分利用代建单位的专业优势,提高了政府投资工程整体的建设水平。参与代建的专业公司通过将以往项目管理采用的专业手段注人到政府投资项目中,有效的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并对工程的成本和投资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如他们可以通过优化建设方案,为项目节省投资,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效益;可以严格按照规范的招投标程序,选出优秀的施工队伍;可以准确的核定工程量和工程进度,避免施工单位搞“钓鱼工程”等。
有利于落实责任制。对于实施代建制的项目,业主单位和代建单位要通过签订合同来确定双方的责任,由于责任相对明确,避免了过去那种临时机构撤销后,对项目出现的质量、安全等问题无人负责的状况,促使各方主体更好地履行各自的职责。
厦门运用市场机制,对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代建制度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监管、使用”多位一体的问题,通过对项目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的组织建设与管理,提高了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并在控制建设规模,防止腐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广泛认可,可以说厦门市实施项目代建制度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
思考和认识
代建制度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管理漏洞
在《试行办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对代建工作实施监管的具体管理部门,由于主管部门不明确,对代建单位的招投标、签订代建合同等工作就无法实施必要的监控。如果在项目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就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为将来项目的顺利实施埋下隐患。《试行办法》规定,业主单位的管理费不超过建设管理费的20%。按厦门市有关文件的规定,一般的房屋建筑的建设管理费为项目总投资的3%,也就是说代建单位的代建费最高可达到项目总投资的3%。但在《试行办法》和相关文件中没有明确设置代建费取费下限和严格的标准,因此各代建单位在投标中存在无序竞争的现象,使代建费一降再降。厦门市某个项目代建单位中标的代建费仅占项目总投资的0.7%。由于没有担保、保险等相应的配套措施,这种做法很可能会将代建单位的风险转嫁到对项目的管理水平上。
工程项目具体的实施方式不一致,不利于明确各方主体的责权利。如在实施代建制度的项目中,有的项目是施工单位和代建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有的项目的施工单位则是业主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这就容易导致责任不清,互相推诿。对于政府投资工程,其项目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否应该相对固定值得研究。
业主的职责还需进一步明确,避免出现越权干预项目管理的行为
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改革的一个目标就是要解决“建设、监管、使用”多位一体的矛盾,但在代建制的实施过程中,有些项目的“建设”和“使用”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分离。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一些业主单位为了部门利益,原本就不希望将项目交给代建单位管理,因而在选定了代建单位后,一些业主单位并没有严格按照厦门市制定的《代建管理合同》的条款签订合同,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仍然对一些本属于代建单位应做的工作进行干预。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代建单位对项目的管理,也影响了代建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影响到项目的顺利实施。
代建费偏低,代建单位缺乏动力
我们在与厦门市建设局和代建项目各方主体座谈时,大家都提出了代建费用低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其主业本身就是利润较高的行业,因此其参与代建项目的动力并不完全是为了经济利益。但厦门市最近出台规定,代建项目不再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业绩,而房地产开发企业下属的监理单位不得对该房地产开发企业代建的政府投资项目实施监理。这两个规定使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的热情大大降低。
我们认为,代建队伍的选择主要应考察其项目管理的水平、公司的业绩以及项目班子的构成等,而不应将费用高低作为选择代建单位的主要依据。而且,代建费用过低不利于吸引高素质的代建队伍参与项目管理,不利于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不利于代建单位吸引人才,提高代建单位的工程管理水平,更不利于体现代建制度的优越性。这个问题已成为推广项目代建制度的一个绊脚石。
代建单位的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在一些项目上,个别代建单位存在工作不到位的现象,一方面表现在代建单位在项目上的人员配备不足,有的项目甚至出现过业主单位还要考核代建单位人员配置和出勤情况的现象;另一方面表现在部分项目人员素质和能力不够,特别是对于在功能方面的要求专业性较强的代建项目(如学校、医院等),代建单位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目前代建单位可选择的范围过小,竞争不是很激烈,因此部分代建单位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不强;客观原因是由于代建费用偏低,代建单位无力提供足够的人员或高水平的专业人员。
进一步实施改革的建议
引入项目管理制度,积极培育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感觉到,无论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还是监理单位,虽然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但由于项目管理均不是其主业,他们在对项目进行建设组织管理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这些企业从事的主业只是在某一方面与项目管理存在密切联系,而在项目管理的其他方面不很擅长,像房地产开发企业对项目的投资、组织等业务比较熟悉,对具体工
程的质量安全管理了解相对较少;而监理单位对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比较熟悉,但对项目的前期组织又了解不多。其次是作为副业,这些企业会不会重视项目管理这项业务的发展,如果他们没有把项目管理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经济来源加以重视,就不会主动提高这方面的业务水平,而项目的建设管理水平也就无法提高了。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的方式,是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以下简称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其实质与项目代建制度基本相同,但内容更加多样化。因此,积极推行工程项目管理,培育专门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是深化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重要措施。
作为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改革的一种有益的探索,我们对项目代建制度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是如何能够真正实现“建设、监管、使用”相分离,如何进一步明确业主单位和代建单位的责权利,如何通过引入工程担保和保险等制约有效的方法规范各方主体的行为等,使项目代建制度更加完善,在政府投资项目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对于没有开展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改革的地区,可以将推行项目代建制度作为推动此项改革的一种尝试。由于受政府机构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如采用组建工务局等政府专门机构的做法,可能会遇到比较大的阻力,甚至很多地区目前根本无法实施,而项目代建制度由于采用了更加市场化的方式,改革的启动会相对容易一些。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先有选择的在一些项目上进行试点,并在试点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推开何为政府投资工程。
按照财政部2000年正式提出的定义,政府投资工程是指“政府财政的投资、发行国债或地方财政债券,利用外国政府赠款以及国家财政担保的国内外金融组织的贷款等方式独资或合资兴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政府投资工程按照建设项目的性质可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种。前者如铁路、水利、电力工程,后者指非赢利性的公益性项目,如政府投资的医院、学校等。目前,部分省市进行的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方式改革主要指的是非赢利性的政府投资工程。
第四篇:合肥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合肥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政府投资决策程序和组织实施程序,强化投资责任制和风险约束机制,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投资项目,是指使用市本级财政性资金、中央和省补助资金(含国债资金)和用财政性资金作为还款来源或还款担保的借贷性资金投资建设的项目。
第三条 政府投资项目的主要范围是公益性项目、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项目、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及市政府确定的其他项目。
第四条 政府投资分为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和投资补助、转贷、贷款贴息等方式。本办法适用于采用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和投资补助方式的政府投资项目;采用转贷、贷款贴息等方式的政府投资项目,其管理按照有关办法执行。
第五条 政府投资项目实行项目储备制度,依法批准的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专项规划,是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和储备的 重要依据。有关部门应以此指导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储备和管理。
第六条 政府投资项目应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列入计划的项目应当从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中选取。
第七条 市发展计划部门是本市政府投资项目的综合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协调。
市财政部门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工程财务决算进行审核、管理和监督。
市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准备、概预算执行、竣工决算等方面进行审计监督。
市监察部门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廉政建设实施监督。
市建设、规划、国土、环保、建筑业管理等相关部门按各自职责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管理和监督。
行政机关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中应依法保障政府以外其他出资人的合法权益。
第八条 凡由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或审核后报国家、省相关部门审批的政府投资项目,均按本办法执行。
国务院、省政府对使用中央和省财政性资金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章 项目的申报和确定
第九条 政府投资项目采用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方式的,应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除特殊情况,一般不审批开工报告。
总投资1000万元以下的政府投资项目,可合并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按规定需要上报国家、省审批的项目,由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进行初审后上报。
第十条 拟申请政府采用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方式投入的项目,项目单位应委托符合资质要求的咨询机构编制项目建议书,由其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
申报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申请报告;
(二)项目建议书;
(三)其他相关材料。
第十一条 项目建议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
(三)项目名称、建设规模、主要建设内容;
(四)项目建设选址和用地的初步方案;
(五)项目总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和还贷的初步方案;
(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预测,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七)环境影响、交通、文物保护、劳动、安全、卫生、消防、能源和水资源消耗等初步分析;
(八)建设进度初步安排;
(九)结论。
第十二条 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项目建议书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根据申报项目的具体情况,征求有关部门对项目建议书的意见,并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提出初审意见报市政府。对本市经济、社会和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在报市政府前应采取听证会等方式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对市政府审定的建设项目,由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批准项目建议书,并纳入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
第十三条 项目建议书批准后,项目单位应委托符合资质要求的咨询机构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其主管部门审核,报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
申报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申请报告;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规划部门提出的设计条件、国土部门的用地预审意见、环保部门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其他所需的附件材料。第十四条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概况;
(二)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三)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
(四)项目建设选址和用地方案;
(五)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消耗等;
(六)项目外部配套建设条件论证;
(七)劳动保护与卫生防疫、消防等;
(八)项目总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落实情况;
(九)招标方案;
(十)风险管理方案;
(十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十二)项目建设周期及工程进度安排;
(十三)项目法人的组建方案;
(十四)对于项目建议书批复中规定须政府投资采取资本金注入方式投入的项目,应提出股权结构和利益分配方案;
(十五)结论。
第十五条 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应委托符合资质要求的咨询机构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估论证并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并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其中,委托咨询评估的时间不计算在15个工作日内。
第十六条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项目单位应依法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符合资质要求的设计单位进行初步设计(含编制概算),经其主管部门审核,报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报批时应附规划方案审查意见书等所需的附件材料。
设计单位应依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所确定的规模和标准,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进行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文件应列明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建设内容、建设标准、用地规模、主要材料、设备选择和投资概算等。初步设计中的建设内容、建设标准不得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范围,概算总投资不得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投资额的3%,否则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重新报批。
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批初步设计按照第十五条规定办理。第十七条 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定期向社会公布投资补助项目的条件和重点支持方向等。
第十八条 拟申请政府采取投资补助方式投入的建设项目,项目单位应编制资金申请报告,经其主管部门审核,报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
申报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文件;
(二)环保部门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三)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四)规划部门出具的规划设计方案审查意见书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五)其他依法应提交的文件。
第十九条 资金申请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项目申报单位和项目的基本情况;
(二)项目的资金情况,包括资金来源和到位情况;
(三)项目申报的理由;
(四)项目实施后的社会、经济评价和效果预测。
第二十条 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等部门对申报的资金申请报告提出初审意见报市政府确定。
对市政府确定的项目,由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批准资金申请报告,并将其纳入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按规定需要上报国家、省审批的项目,由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初审后上报。
第三章 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第二十一条 申请纳入政府投资计划的项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已纳入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
(二)拟申请采取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方式的项目,其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批准;
(三)拟申请采取投资补助方式的项目,应符合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公布的投资补助项目的条件和重点支持方向;
(四)项目管理单位已经选定或者项目法人已经组建;
(五)除政府投资外的其他投资已经基本落实。
第二十二条 具备第二十一条所列条件,计划下开工或续建的项
目,由项目单位主管部门申报列入下一年计划。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每年下达编制政府投资计划通知,申报文件应在通知规定的截止日期前报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同时抄报市财政部门。
申报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项目情况,包括项目名称、法人情况、建设规模、总投资、资金来源、建设条件落实情况、下一年建设内容和申请政府投资额。
(二)新开工项目应明确预定开工的时间。
(三)续建项目要说明项目当年投资计划、形象进度和到当年年底预计完成的投资额。
(四)其他应当说明的情况。
第二十三条 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等部门在每年年底前编制政府投资计划草案报市政府审批,其中使用市本级财政性资金的纳入预算草案,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批准后的政府投资计划由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下达执行。
政府投资计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政府投资总额;
(二)项目名称、项目法人、建设规模和内容、建设期限、项目总投资和资金来源,投资和资金来源、建设内容;
(三)投资补助的总量及重点支持方向;
(四)其他应当说明的情况。
第二十四条 政府投资计划执行过程中,确需进行调整的,应当由项目单位主管部门申报,由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和其他
有关部门提出调整方案,报市政府批准。
第二十五条 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支付按照财政集中支付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章 项目的建设管理
第二十六条 政府投资项目实行项目法人制。
非经营性项目推行代建制,即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组织实施工作,项目建成后交付使用单位。代建制管理办法另行制定。公益性项目实行代建制,按照《合肥市公益性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执行。
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必须按规定组建项目法人,项目法人负责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二十七条 政府投资项目实行招标投标制。凡符合招标条件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均应当依法实行招标。所需设备和材料已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项目严禁转包和违法分包。总承包单位进行合同分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的相关条款执行。
第二十八条 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合同管理制。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按照合同要求对项目法人负责。
第二十九条 政府投资项目实行监理制。监理单位应当根据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设备监理合同以及工程建
设合同,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理。
第三十条 项目单位应当坚持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决算的原则,按照批准的建设内容、规模、标准组织进行施工图设计和建设,特殊情况下确需变更设计且不增加政府投资的,应当由原设计单位编制变更设计说明报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备案;非因技术、水文、地质等原因而做出的重大设计变更或需要增加政府投资的,项目单位主管部门应当报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由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提出意见,报市政府批准,办理调整概算等手续。
未经批准,严禁擅自提高建设标准、扩大建设规模、改变建设用途。
第三十一条 项目建成后,应按规定完成竣工验收、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工作。政府投资项目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建设单位应编制完成竣工决算,经审计,报市财政部门办理竣工决算审核、批复后,办理资产交付手续。
第三十二条 政府投资项目交付试用期满后,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有选择地进行项目后评价,其评价结论报市政府。第三十三条 项目法人或代建机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名称和责任人姓名应当在施工现场的显著位置公示。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公布举报电话等投诉举报方式,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投诉、举报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和建设中的违法行为。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项目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有权机关责令限期整改,依法追究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一)未按程序办理相关手续擅自开工建设的;
(二)未经批准擅自调整建设标准和投资规模的;
(三)未依法组织招标的;
(四)转移、侵占或者挪用建设资金的;
(五)未经竣工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即交付使用的;
(六)其他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第三十五条 市政府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有权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法追究其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办法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设计文件的;
(二)违反本办法批准列入投资计划的;
(三)违反本办法拨付建设资金的;
(四)其他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第三十六条 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职责分工将其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
(一)咨询、会计、工程造价等中介机构在咨询评估、财务审计、造价审核等方面弄虚作假,或者评估、审计、审核等结论严重失实的;
(二)设计单位不按基本建设程序和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情节严重的;
(三)施工单位不按批准的施工图和有关建设规定组织施工情节严重的;施工单位转包或违法分包建设工程的;
(四)监理单位不按国家有关规定履行职责情节严重的;
(五)招标代理机构违背国家有关招标代理规定的;
(六)建设管理代理机构违背国家和市政府有关建设管理代理规定的。
项目单位委托相关业务前应当查询前款规定的不良行为记录名单;有前款规定行为的单位,自被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之日起3年内,项目单位不得委托其承担政府投资项目的相关工作。
第三十七条 政府投资项目发生重大责任和质量事故的,除依法追究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外,还应依法追究有关行政领导人在项目审批、执行建设程序、干部任用和工程建设监督管理方面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各县、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和合肥政务文化新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中山市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暂行规定
中山市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暂行规定
印发中山市政府 投资项目代建制 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中府〔2009〕137号
火炬区管委会,各镇政府、区办事处,市属各单位:
现将《中山市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中山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规范政府投资建设程序,按照“投资、建设、管理、使用、监督”彼此分离、互相制约的原则,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广东省政府投资省属非经营性项目代建管理办法(试行)》(粤府〔2006〕12号)及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代建制,是指投资主体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社会专业化的项目建设管理单位(以下简称“代建单位”),由代建单位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组织实施工作,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使用单位的制度。
第三条 实行代建制的建设工程项目范围:
(一)党政机关、人大政协、司法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办公业务用房项目;
(二)教科文卫体、民政及社会福利等社会事业项目;
(三)劳教所、戒毒所、看守所、治安拘留所和收容教育所、审判用房、技术侦察用房等政法设施项目;
(四)市政道路、交通建设项目;
(五)环境保护项目;
(六)其他政府投资项目。
总投资3000万元及以上的建设工程项目,实行代建制。总投资低于上述标准的建设工程项目,可通过若干同类项目捆绑后实行代建制或由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心或市政工程建设中心组织建设。
第四条 市政府成立代建项目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市政府投资建设工程代建项目的组织和协调管理工作。第五条 市有关部门依照现行职责分工和程序对代建项目实施管理和监督。
第六条 建设工程项目代建形式:
(一)全过程代建,是指建设工程项目从项目建议书批复后开始,由代建单位负责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直至工程保修期结束。
(二)建设实施阶段代建,是指建设工程项目从初步设计及项目概算批复后开始,由代建单位负责项目施工图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直至工程保修期结束。
第七条 代建项目执行基本建设程序,遵守有关投资项目管理的各项规定。
第二章 代建单位的资格条件
第八条 代建单位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具有总承包资质、或甲级工程设计资质、或甲级监理资质、或综合甲级工程咨询资质、或一级房地产开发资质;
(三)具有相应的建设管理组织机构和项目管理能力;
(四)具有相应的资金实力;
(五)具有与工程同类或者相近项目的管理经验,满足项目管理需要的自有管理、技术、财务等方面的专业人员。
第九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市财政、建设等部门制定代建单位的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明确代建单位的条件以及招标的操作程序。
第十条 代建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参与代建项目招标:
(一)已被依法责令停业或停止承接工程任务的;
(二)企业出现严重的信用和信誉危机又未能提供相应担保的;
(三)近3年发生过建设工程安全、质量重大责任事故的;
(四)无法履行代建职责的其他情形。
第三章 职责与分工
第十一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制订项目代建制的实施细则,负责代建项目的综合协调和投资管理;并会同有关部门对项目建议书提出审查意见报市政府审定,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概算,下达投资计划。
市监察部门参与推进代建制的实施,负责对相关职能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检查,对违纪违法问题组织查处。
市财政部门对代建项目的财务活动实施管理和监督,负责安排项目基建支出预算,按进度拨付建设资金,并对建设资金使用绩效进行跟踪评价,审查工程预、结(决)算。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代建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建设行为及工程的质量、安全等实施监管,负责审查代建项目的初步设计。
市审计部门对代建项目实施全过程审计监督,负责对项目的前期审计、项目概(预)算执行审计和项目竣工决算审计,以及对代建管理机构、代建单位、施工、勘察、设计、监理、采购等单位与建设有关的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的审计监督。
第十二条 市代建项目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
(一)审查代建单位的基本条件,依照法律、法规组织开展代建单位的招标工作,对代建单位的中标结果进行确认;负责代建项目监理招标工作;
(二)与代建单位签订项目代建合同,并依法履行合同;
(三)协调代建单位和使用单位关系,向市发展改革、财政、建设等部门报告项目进展情况,协调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并将代建过程中发生的违规行为及时报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四)审查代建单位编制的项目投资计划和基建支出预算;
(五)对代建单位的资金拨付申请提出审查意见;
(六)参与代建项目的竣工验收;
(七)组织资产移交。
第十三条 使用单位的主要职责:
(一)根据项目建议书确定的建设规模和总投资额,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提出项目使用需求意见,明确项目使用绩效目标;
(二)参与项目设计审查,在初步设计阶段对设计方案提出具体的使用功能配置要求;
(三)参与确定代建单位及项目招标活动,监督工程建设;
(四)参与有关合同的洽谈;
(五)协助代建单位办理有关手续,参与工程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
(六)对代建单位编制的项目投资计划提出意见;
(七)对工程设计变更的合理性提出意见;
(八)根据代建单位编制并经市代建项目管理机构审查的代建项目基建支出预算,向市财政部门提出基建支出预算申请。
第十四条 代建单位的主要职责:
(一)采用全过程代建的项目,代建单位负责组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概算预算编制及相关报批工作;负责办理项目规划、土地、拆迁、施工、环保、消防、水电、园林、绿化、市政等有关报批手续;负责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材料设备采购等招标工作,并将招标投标情况和中标通知书报市代建项目管理机构备案;
(二)采用建设实施阶段代建的项目,代建单位负责组织项目施工图设计、预算编制及相关报批工作,负责办理建筑许可证等工程实施中有关手续;负责工程施工和材料设备采购等招标工作,并将招标投标情况和中标通知书报市代建项目管理机构备案;
(三)在执行代建合同期间,履行建设单位职责,办理项目建设有关报批手续;
(四)负责工程合同的洽谈及签订,负责合同履行的全过程管理;
(五)按项目进度要求上报投资建议计划,并按月向业主单位和有关部门上报工程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
(六)审核、签证工程进度报表及提出进度拨款申请;
(七)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市代建项目管理机构报告工程质量安全情况;
(八)负责施工中出现的工程设计变更的报批手续,并严格按合同控制项目概算;
(九)组织工程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告市代建项目管理机构;
(十)协助编制项目竣工决算报告,经市代建项目管理机构审查并经市审计部门进行竣工决算审计后报市财政部门审批。负责项目竣工验收,把项目有关技术资料整理汇编及移交,并按批准的资产价值向使用单位办理资产交付手续。
第四章 项目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 使用单位按《中山市市级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中府〔2006〕62号)的规定编制项目建议书,由市发展改革部门会市财政部门审查并报市政府同意后,按基本建设程序办理项目建议书审批手续。
市发展改革部门在批复项目建议书时,把采用代建制的方式和代建单位的选择方式纳入批复内容;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并审批的,在批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把采用代建制的方式和代建单位的选择方式纳入批复内容。
第十六条 采用全过程代建的项目,项目建议书批复后,由市代建项目管理机构按照国家、省、市关规定,通过招标等方式确定代建单位,并与代建单位签订《项目代建合同》。
采用建设实施阶段代建的项目,初步设计及项目概算批复后,由市代建项目管理机构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通过招标等方式确定代建单位,并与代建单位签订《项目代建合同》。
第十七条 代建项目实行履约担保制度,在代建合同生效前,代建单位应向市代建项目管理机构提供《项目代建合同》约定工程总投资5%-10%的银行履约保函。
市发展改革部门会市财政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计部门制定统一的《项目代建合同》规范文本。
第十八条 采用全过程代建的项目,代建单位依照已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及合同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并组织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设规模、标准、方案和投资规模报市发展改革部门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估算投资如超过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投资额,需报市政府同意。
代建单位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组织编制初步设计及项目概算。项目概算投资不得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的估算总投资。项目概算投资超过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估算总投资10%的,需修改初步设计或重新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第十九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审批项目概算前,须委托造价咨询中介机构进行审查。代建单位应以批准的项目概算作为投资控制最高限额。
第二十条 代建单位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做好代建项目投资、质量、工期的控制工作,确保投资不超过项目概算,确保工程质量,按期交付使用。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因各种原因确需进行设计变更或增减工程量的,须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级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工程变更管理的通知》(中府办〔2008〕9号)有关规定,由代建单位提出,监理和使用单位同意,经市审计部门审计,由初步设计和项目概算审批部门商市财政部门批准后方可调整。涉及增加项目概算投资的,由市发展改革部门报市政府同意后方可调整。
第二十一条 代建单位必须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对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和设备材料采购进行招投标。代建单位及与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单位不得承担代建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设备材料供应等工作。
第二十二条 代建项目建成后,必须按国家、省、市的有关规定以及代建合同的约定进行竣工验收,工程竣工验收合格,进行竣工决算审计后,方可交付使用。
代建单位应在竣工验收合格后3个月内向市财政部门申请办理项目决算审批手续。项目决算投资经审核不超过委托代建合同约定投资、竣工验收合格和不超过约定工期的,代建单位的银行履约保函约束即可解除。
第二十三条 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代建单位应在6个月内按市财政部门批准的资产价值向使用单位办理资产移交手续。
代建单位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建立有关档案。项目建设各阶段的文件资料,要严格按照规定收集、整理、归档。在向使用单位办理资产移交手续时,一并将工程档案、财务档案及相关资料向使用单位和有关部门移交。
第二十四条 项目维护在工程保修期内由代建单位负责,工程保修期结束后由使用单位负责。
第五章 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管理
第二十五条 项目代建合同签订后,代建单位根据实际工作进度和资金需求,提出投资计划和基建支出预算,报市代建项目管理机构审查。投资计划由市代建项目管理机构报请市发展改革部门审核。基建支出预算由市代建项目管理机构送交项目使用单位,由使用单位向市财政部门申报项目基建支出预算。
第二十六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审核批复市代建项目管理机构上报的投资计划,抄送代建单位和使用单位。
市财政部门审核批复使用单位上报的项目基建支出预算,抄送代建单位、市代建项目管理机构和市审计部门。
第二十七条 代建单位根据项目进展情况提出拨款申请,送市代建项目管理机构审查后报市财政部门。
第二十八条 代建项目资金拨付实行财政直接支付方式。
第二十九条 代建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的基建财务会计制度,设立资金专户,对代建项目单独建账核算,完整反映代建项目所发生的各项开支费用和财产物资购置的情况。
第三十条 代建项目管理费为代建单位在项目前期、实施、验收阶段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代建管理服务费、利润和税金),不包括代建单位自行承担代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招标代理等咨询服务费用。代建项目管理费计入项目初步设计概算。
采用全过程代建的项目总投资2亿元以下项目,代建管理服务费为批准工程概算总投资的2%;总投资超过2亿元项目的代建管理服务费分段累进计算,2亿元部分按2%计算,超出2亿元部分按1.5%计算;采用建设实施阶段代建的项目,代建管理服务费应不高于全过程代建管理服务费的70%,具体在代建合同中双方约定。项目代建管理服务费在项目实施阶段支付60%,项目建成交付使用后支付30%,工程保修期结束后支付10%。
第三十一条 代建管理服务费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再因项目投资规模的调整而调整,不再因人工、物价、税率、汇率、利率等因素的变动而调整。但当核定的投资有下列情况之一,且导致项目投资超过原定范围正负20%以上时,由代建单位提出,经市代建项目管理机构同意,并由市发展改革部门会同财政、行业主管部门批准后,可参照第三十条规定作相应调整。
(一)不可抗力;
(二)国家重大政策调整;
(三)因使用单位要求,内容、标准等设计方案有重大变更;
(四)因受地质等自然条件制约,施工图设计时有重大技术调整。
代建项目建设资金财务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市财政部门会同市发展改革、审计等有关部门另行制订。
第六章 监督与奖惩
第三十二条 市代建项目管理机构应将代建项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市发展改革、财政、监察、建设、审计等部门通报,并依法接受有关职能部门和公众的监督。
第三十三条 代建项目如为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应当在相关合同中列明须经审计部门审计后方可办理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
第三十四条 代建单位应严格按照项目代建合同约定履行义务,不得向他人转让代建业务。
第三十五条 代建单位未能完全履行代建合同,擅自变更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标准,以及因代建单位原因致使工期延长、投资增加或工程质量不合格,所造成的损失或产生的投资增加额一律从代建单位的履约保证金中赔付;履约保证金额不足的,相应扣减代建项目管理费;代建项目管理费不足的,由代建单位以自有资金赔偿。
第三十六条 受政府部门委托对项目进行咨询、评审的中介机构,应客观公正提出评审意见,对评估意见严重失实并造成重大损失的中介机构,经查实由市发展改革部门向全市通报,并依法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十七条 市代建项目管理机构及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在代建项目实施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代建单位在代建工作中与市代建项目管理机构或勘察、施工、监理、设备材料供应单位串通、弄虚作假、谋取不正当利益或降低工程质量的,依法追究代建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代建项目实行投资节余奖励制度。项目竣工决算审核批准后,如决算投资比合同约定投资有节余,可按不超过节余投资10%的比例对代建单位进行奖励,奖励金额计入项目建设成本。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各镇区的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代建制管理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市属国有企业的投资项目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