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教育报2010年2月3日第1版评论员文章
《中国教育报》2010年2月3日第1版评论员文章
尊师重教的重大举措——一论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已经进入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阶段。完成新阶段的新任务,实现新阶段的新目标,必须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建立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良好机制,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基础性工程。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提高教师工资待遇。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依法保障教师收入水平”。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完善和落实教师工资、津贴补贴制度”。2008年12月国务院第41次常务会议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率先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一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取得突破性进展,绩效工资基本兑现,义务教育教师特别是广大农村教师工资收入普遍有了提高。这项政策的实施,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发展,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至关重要、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广大教师深受鼓舞、衷心拥护、普遍欢迎。
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特殊背景条件下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2008年,我国正面临较大经济困难,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日渐加深,我国经济受到较大冲击,财政税收增幅降低,同年又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南方冰雪、汶川大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在这种困难条件和其他事业单位尚未实施绩效工资的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率先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坚强决心,体现了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这是一项惠及1000多万名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民心工程”。
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依法保障了教师收入水平。《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是落实《义务教育法》的重要任务。通过实施绩效工资,使法律关于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水平的规定落实到了政策操作层面,依法建立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的确定机制,明确按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原则确定教师绩效工资水平,同时建立了随公务员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同步、同幅度调整的长效机制,这使教师收入水平从根本上得到有效保障,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增强了教师职业吸引力和竞争力,极大地推动了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使教师越来越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是政府履行义务教育责任的重要体现。实施绩效工资,建立了有效的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绩效工资所需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这是继义务教育全面免除学杂费之后,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巩固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成果,丰富和完善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内涵,改变了过去一些地方依靠学校收费解决教职工津贴补贴的现象,规范了办学行为,促进学校和教师将全部精力专注于实施素质教育,潜心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是惠及广大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一件好事,也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教师的亲切关怀,把它转化为努力做好教育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积极进取,奋发有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肩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本报评论员)
第二篇:中国教育报2010年2月3日第1版评论员文章
《中国教育报》2010年2月3日第1版评论员文章 尊师重教的重大举措——一论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已经进入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阶段。完成新阶段的新任务,实现新阶段的新目标,必须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建立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良好机制,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基础性工程。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提高教师工资待遇。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依法保障教师收入水平”。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完善和落实教师工资、津贴补贴制度”。2008年12月国务院第41次常务会议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率先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一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取得突破性进展,绩效工资基本兑现,义务教育教师特别是广大农村教师工资收入普遍有了提高。这项政策的实施,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发展,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至关重要、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广大教师深受鼓舞、衷心拥护、普遍欢迎。
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特殊背景条件下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2008年,我国正面临较大经济困难,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日渐加深,我国经济受到较大冲击,财政税收增幅降低,同年又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南方冰雪、汶川大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在这种困难条件和其他事业单位尚未实施绩效工资的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率先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坚强决心,体现了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这是一项惠及1000多万名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民心工程”。
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依法保障了教师收入水平。《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是落实《义务教育法》的重要任务。通过实施绩效工资,使法律关于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水平的规定落实到了政策操作层 面,依法建立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的确定机制,明确按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原则确定教师绩效工资水平,同时建立了随公务员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同步、同幅度调整的长效机制,这使教师收入水平从根本上得到有效保障,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增强了教师职业吸引力和竞争力,极大地推动了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使教师越来越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是政府履行义务教育责任的重要体现。实施绩效工资,建立了有效的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绩效工资所需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这是继义务教育全面免除学杂费之后,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巩固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成果,丰富和完善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内涵,改变了过去一些地方依靠学校收费解决教职工津贴补贴的现象,规范了办学行为,促进学校和教师将全部精力专注于实施素质教育,潜心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是惠及广大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一件好事,也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教师的亲切关怀,把它转化为努力做好教育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积极进取,奋发有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肩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本报评论员)
《中国教育报》2010年2月5日第1版评论员文章
教育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二论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率先实施。在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是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基本工资之外设臵绩效工资,将其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体现事业单位的特点,促进搞活内部分配,使工作人员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相联系,增强工资的激励功能,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事业更好发展。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不仅要依法保障教师的 2 总体收入水平,更为关键的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这是教育人事制度带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改革。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转变观念要先行。长期以来,在分配领域习惯于“大锅饭”、搞平均主义,似乎这样比较公平,便于操作,也不易产生矛盾。但这种做法的结果,就是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促进教师的成长,也不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对那些事业心强,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和业绩的优秀教师很不公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切实做好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积极引导校长和教师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每位校长和教师应深刻认识这项改革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自觉地理解、支持、参与、实施改革。通过深入学习、培训、宣传等形式,为实施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奠定扎实的基础。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要在分配机制上取得重点突破。实施绩效工资重在建立合理的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确定机制、有力的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和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其中,逐步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是实施绩效工资的关键所在,是发挥绩效工资激励导向作用的重要基础。实施绩效工资,不能简单理解为“涨工资”,要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其他工作人员倾斜,按照教师的岗位职责、工作量和实绩与贡献适当拉开分配差距,打破“大锅饭”,摒弃平均主义,同时要妥善处理好学校内部各类人员收入分配关系,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功能,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作用。按照国家文件规定,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其中奖励性绩效工资在核定的总量内由学校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办法,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自主分配。每所学校应按照上级文件精神,从学校实际出发,认真制定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办法的制定,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并经教代会讨论认可。要把方案听取意见的过程作为统一思想的过程,作为探索完善科学的分配机制的过程,作为确保顺利实施的政策解释和宣传的过程。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改革是一种探索、是一种创新,是一项复杂敏感的系统工程。这项改革惠及全国1000多万名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面广量大,时间紧迫,情况复杂,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思 想观念、学校的管理水平存在差异。在实施中,既要坚持改革方向,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又要深入调研,稳步推进,切实做好制度平稳入轨,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边探索、边总结、边校正、边完善,不断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推动改革逐步深入实施。由于这项改革必然带来分配关系的调整,实施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出现一些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对此应予高度重视、认真分析、正确看待、妥善处理,既要欢迎理性讨论、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也要以宽容之心对待需要不断完善的问题,为绩效工资顺利实施创设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本报评论员)
《中国教育报》2010年2月10日第1版评论员文章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三论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和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的重要工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学校均衡,学校均衡的关键是教师均衡。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改革,依法有力地保障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工资水平,建立了鼓励广大教师更加潜心教书育人的激励机制,统筹了区域内学校之间教师收入分配关系,必将为推进义务教育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均衡发展提供重要制度保障,发挥强大推动作用。
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改革,为教师资源均衡配臵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长期以来,学校之间教师收入上的差距是制约教师合理流动、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改革,规定在具体核定学校绩效工资总量时,要合理统筹,逐步实现同一县级行政区域内不同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绩效工资水平大体平衡,从而有效促进了县域内学校间教师之间实际收入水平的大体平衡,有效缩小了同级教师在县域内不同学校之间工资水平上的差距,使统筹配臵教师资源、促进教师合理流动成为现实可能,这将有效促进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改革,为促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实施绩效工资强化了向农村教师倾斜的政策导向,明确在绩效工资总量核定上对农村学校特别是条件艰苦的学校给予适当倾斜,设立了农村学校教师补贴,显著提高了农村教师的收入水平,这有利于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有利于促进城镇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实施绩效工资以后,一些地方农村教师向城市流动的情况得到了缓解,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城镇教师向农村学校回流的可喜现象。这对于实 现城乡之间教师资源均衡配臵,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改革,为缩小学校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创造了有利条件。按照政策规定,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要与规范津贴补贴结合进行,学校以往发放的各种津贴补贴在统一规范的基础上纳入绩效工资,所需经费全额纳入财政保障。学校各种非税收入一律按照国家规定上缴同级财政,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这既有效解决了过去学校依靠自筹经费发放津贴造成的学校间的收入差距问题,也有利于促使学校规范办学行为,集中精力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改革,为激励教师投身教育事业提供了重要动力。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建立了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良好机制,建立了教师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明确要求教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习上有困难或品行上有偏差的学生,并规定不得把升学率作为教师考核指标;同时坚持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分配紧密结合,树立了正确的收入分配激励导向,坚持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班主任倾斜。这都有利于引导广大教师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激励广大教师把聪明才智和工作热情汇聚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宏伟事业中去,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本报评论员)
《中国教育报》2010年2月12日第1版评论员文章
抓好教师绩效考核这个关键环节—四论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
教师绩效考核是教师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也是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内在要求和关键环节。教师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分配特别是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紧密相连,绩效考核工作不到位,绩效工资实施就难以真正落实到位;绩效考核不科学,就难以保障绩效工资分配的公平、公正。中央领导同志对教师绩效考核问题非常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一年来,各地对教师绩效考核进行了积极研究探索,普遍制定了绩效考核办法,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但也还存在一些 亟待改进完善的方面。制定并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方案,切实做好绩效考核实施工作,是教育行政部门和义务教育学校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是把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必须完成好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做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考核,应尊重规律、以人为本。实施教师绩效考核,要尊重教育事业发展规律,尊重教师职业特点和教师成长、成才规律,坚持教师绩效考核既看现实效果,也要考虑其对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长远影响;既要有定量考核,也要有定性考核;既要考核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结果,也要考核教师工作的过程。在实施绩效考核工作中,要坚定不移地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真正树立起尊重广大教师、依靠广大教师的思想观念,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到绩效考核的制度建设和实施过程中来。
做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考核,应坚持正确的考核导向。考核导向应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以德为先、注重实绩,激励先进、促进发展。各地要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指导意见》,准确把握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并从当地实际出发,在总结已有经验基础上,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要有利于引导教师树立高尚师德,关爱每一名学生;有利于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引导教师教书育人、在教育教学岗位上作出工作实绩。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要充分体现激励性和约束性的有机统一,在正确发挥对教师激励导向作用的同时,要明确规定不得将升学率作为考核指标,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阻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不得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并将此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合格的必备的基本要求。
做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考核,应民主公开、程序规范。随着各地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的深入推进,网络上不时能够看到有网民对个别地方或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的反映,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学校实施教师绩效考核,必须健全考核组织,有一定比例的教师代表参加,自觉接受广大教师和社会的监督。教师绩效考核方案,要充分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经教代会的认可并在本校公开;教师绩效考核方案实施前,要向全体教师作深入细致的解释和说明,统一思想,争取每一名教师的理解和支持;方案一旦明确,必须严格执行,经过实践探索确实需要调整的,要按照规范的程序修改完善,严禁暗箱操作、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
做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考核,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师绩效考核是一项创新性工作,需要边实践、边总结、边校正、边完善。学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所属学校的指导,认真总结和推广好的实施方案和经验,对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实施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的问题,包括如何进行教师师德考核、如何合理确定教师的工作量、如何妥善处理学校内部不同类别人员和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关系、如何确定考核的载体等,应组织力量深入研究、加强指导。学校要在2009年教师绩效考核之后,主动听取教师的意见,按照规定的程序对学校的实施方案进行修订。各地要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师绩效考核工作水平,不断增强绩效考核结果的公信力。
教师绩效考核工作非常复杂,但有规律可循、有途径可走、有章法可立。做好教师绩效考核工作,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是一个严峻挑战,也是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契机。只要各地高度重视,充分依靠广大教师,深入研究,及时总结,不断完善,就一定能把教师绩效考核这项工作做好,就一定能让广大教师满意,就一定能促进绩效工资平稳顺利实施。(本报评论员)
《中国教育报》2010年2月21日第1版评论员文章
需要澄清的几个认识问题—— 五论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
■如何正确认识实施绩效工资后地区之间教师工资收入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的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有的地方实施绩效工资后教师工资增幅不大甚至有所减少的现象。
■如何正确认识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的核定与分配。
■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校长与教师的绩效工资关系。
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是在应对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出台的,充分体现了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教师的重视和关心,得到了广大义务教育教师的普遍拥护与欢迎。但是网络和媒体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同声音,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对这些不同声音和认识问题,有必要从政策及其实践等方面及时加以澄清,进一步统一思想,帮助深入理解绩效工资政策,促进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平稳顺利实施。
一是如何正确认识实施绩效工资后地区之间教师工资收入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应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实施绩效工资前,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资实际存在两种收入差距,一种是同一县域内不同学校之间的教师收入差距,另一种是不同县域之间的教师收入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阶段首先要着力解决同一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有效缩小了过去同一县域内不同学校之间教师工资收入的差距,保障了同一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的大体平衡,有利于义务教育教师在县域内合理交流,这将极大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此应给予充分肯定。对于目前不同县域之间(包括同一城市市属学校和区属学校之间)教师收入差距问题,由于实施绩效工资政策之后,教师绩效工资是按照“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原则核定,不同县域之间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实际存在差距,导致不同县域之间教师绩效工资水平也相应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在一些地方比原来缩小了,也有少数地方可能是拉大了。有的省份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通过加大上级统筹调控力度,使这一矛盾得到了适当缓解。但从全国范围看,不同县域之间教师收入水平存在差距,是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随着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大地区之间统筹力度予以逐步缓解。
二是如何正确认识有的地方实施绩效工资后教师工资增幅不大甚至有所减少的现象。网络上不时能看到网民反映实施绩效工资后工资没有增加或增加不多,有的甚至说工资不升反降。对此要客观分析、正确认识。这次实施绩效工资的重要目的,是要落实《义务教育法》的规定,确保义务教育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在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前,有部分省份和一些省份的部分区县,在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时,统筹考虑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津贴补贴,有的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那么这些地方实施绩效工资之后,教师的工资就可能不增加;有的是部分统筹了义务教育教师的津贴补贴,使教师的工资水平与当地公务员差距不大,那么这些地方实施绩效工资后,教师工资增加就比较少。但不能说这些地方没有兑现绩效工资政策。同时,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实施绩效工资与规范津贴补贴结合进行。对过去一些地方和学校自行发放的津贴补贴要进行清理规范,将规范后的津贴补贴纳入绩效工资总量。通过实施绩效工资,规范了学校办学行为和经费管理,教师工资经费全部纳入财政保障,不再允许学校自行发放任何津贴补贴,如果过去学校通过自筹经费发放的津贴补贴水平比较高,实施绩效工资后就有可能出现教师总体增资较少甚至水平有所降低的情况,这是正常的,符合政策规定,有利于统筹学校之间教师收入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是如何正确认识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的核定与分配。前一段时间有一种观点在网络上流传,认为奖励性绩效工资是从教师个人工资中扣除的,是“拿教师自己的钱奖励教师自己”,这种观点是对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核定与分配原则的误解。按照国家规定的绩效工资分配程序,各地应按照“义务教育教师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原则,先确定区(县)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总量,然后将总量的70%作为基础性绩效工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财政、教育部门确定项目和标准,对履行了岗位职责、完成了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全额发放;其余30%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由学校按照规范的程序和办法进行分配。这笔经费是从绩效工资总量中预先划分出来用于学校搞活分配的部分,并不是从教师个人工资中扣除的。一些地方在实施绩效工资之前,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时统筹考虑了义务教育教师津贴补贴,但在发放形式上是平均发放或按教师职务等级发放的,这与实施绩效工资要建立分配激励机制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打破过去“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现象,一些地方适当拿出一定比例的津贴补贴经费用于搞活分配,这是一种衔接过渡的办法,符合改革要求。不进行这种调整,就有可能长期延续“大锅饭”的分配倾向,不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但由于这是在原有存量中进行改革,各地应切实妥善处理好制度入轨与平稳操作的关系,深入细致地做好政策解释和教师思想工作,把改革力度、进度和教师承受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
四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校长与教师的绩效工资关系。有的网络和媒体上还出现过一种观点,认为实施绩效工资是“割了教师的肉,鼓了校长的包,是官效工资”,这可能是对校长绩效工资分配办法不够了解造成的。按照规定,校长的绩效工资由学校主管部门在政府人事、财政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范围内,根据对校长的考核结果统筹考虑确定。校长在学校承担着十分繁重的领导责任,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应合理体现校长的岗位职责与贡献,依据考核结果由上级部门直接确定其绩效工资水平,使其不再参与学校内部绩效工资分配,有利于保障校长的合理收入水平,为校长在校内分配中保持客观公正创造了条件;这样做也有利于加强对校长的监督管理,防止校长在学校内部不合理地给自己定过高的绩效工资,避 免产生校长与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关系中的突出矛盾。上级部门在确定校长绩效工资时,要妥善处理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平均绩效工资水平与教师平均绩效工资水平的关系,坚持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其他工作人员倾斜,防止校长的平均绩效工资水平不合理地高于教师的平均绩效工资水平,要让最优秀的教师、贡献最大的教师拿到最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同时还要处理好不同学校校长之间绩效工资水平的关系,合理拉开校长之间的绩效工资差距,适当设定优秀校长的绩效工资,对表现相对较差的校长,视具体情况,可以低于教师的平均绩效工资水平。各地要认真总结、督查绩效工资实施情况,对个别地方确有校长平均绩效工资水平不合理地高于教师平均绩效工资水平的,应坚决予以调整和纠正,切实维护广大教师的合法权益,保证绩效工资政策深入顺利实施。(本报评论员)
《中国教育报》2010年2月23日第1版评论员文章
肩负起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 六论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
国家发展希望在教育,办好教育希望在教师。人民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人才,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是无上光荣的神圣职业。党和国家对广大教师寄予殷切希望,人民群众对广大教师寄予热切期盼。为营造教师教书育人的良好环境,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师重教。为了依法保障和切实改善教师工资待遇,建立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良好机制,国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决定从2009年1月开始在义务教育学校率先实施绩效工资政策,使义务教育教师的收入水平依法从根本上得到有效保障。这项惠及1000多万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民心工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使教师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使教师越来越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人民教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党和国家重视、关心教师,全社会尊重教师,这对广大教师是莫大的激励和鞭策。广大教师更应自尊自励,把党和国家的关怀自觉地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时刻不忘党和人民的重托,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努力学习,勤于实践,切实履行人民教师的岗位职责和社会责任,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努力践行者和积极推进者,更好地肩负起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
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要求广大教师在绩效工资实施中,正确认识树立远大职业理想与建立分配激励机制的关系。教育是面向未来、立足长远的百年大计。教书育人是润物细无声的日积月累,需要滴水穿石般的坚韧持久,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教师必须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实施绩效工资,在政策导向上建立分配激励机制,是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和保护广大教师投身教育事业的热情,不断提高职业修养和业务素质,与鼓励教师树立远大理想是有机统一的关系。要坚决防止导向斤斤计较、追逐个人待遇的不良现象。广大教师要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终身从教、矢志不移,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努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建功立业,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要求广大教师在绩效工资实施中,正确对待维护自身权益与维护学生权益的关系。维护学生的受教育权益是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实施绩效工资,依法保障了教师的收入水平,维护了教师的根本利益。由于实施绩效工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重大的人事制度改革,目前仍处在探索实施阶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需要改进完善的问题,教师也难免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想法和要求,希望得到解决。对此要予以高度重视。有的问题经过实践探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会较快得到解决;有的问题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体制机制、外部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解决起来会有一个过程。教师对此要理性对待,切忌为争取个人利益而采取损害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将学生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始终坚守教育教学岗位,以真情、真心、真诚教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名学生。
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要求广大教师在绩效工资实施中,正确处理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与合理反映正当诉求的关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直接而深远,教师的榜样作用对于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是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广大教师要以德立身,为人师表,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做受学生爱戴的有德之师,树立起人民教师良好的社会声誉和职业形象。实施绩效工资关系每一名教师的切身利益,广大教师要深入学习理解政策,积极支持参与改革,为改革顺利实施建言献策。对于在绩效工资实施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与自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应通过合法正当渠道反映。要牢固树立法制观 念,不得采取罢课、消极怠工等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深刻认识非理性诉求对学生权益造成的损害,对教师本人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形象的伤害,以及在社会上对整个教师队伍造成的不良影响。教师要从维护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教师良好社会形象出发,自觉做遵纪守法的表率。
实施绩效工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义务教育学校承担着重要责任。要认真贯彻落实绩效工资的有关政策,积极探索总结实施绩效工资的有效办法,着力解决好广大教师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畅通教师反映意见的渠道,深入细致地做好政策解释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平稳顺利实施,充分发挥好绩效工资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坚持分配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大力表彰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切实加强教师师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继续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坚信,广大人民教师必将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出色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赢得全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本报评论员)
第三篇:中国教育报2010年2月5日第1版评论员文章
《中国教育报》2010年2月5日第1版评论员文章
教育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二论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率先实施。在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是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基本工资之外设置绩效工资,将其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体现事业单位的特点,促进搞活内部分配,使工作人员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相联系,增强工资的激励功能,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事业更好发展。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不仅要依法保障教师的总体收入水平,更为关键的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这是教育人事制度带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改革。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转变观念要先行。长期以来,在分配领域习惯于“大锅饭”、搞平均主义,似乎这样比较公平,便于操作,也不易产生矛盾。但这种做法的结果,就是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促进教师的成长,也不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对那些事业心强,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和业绩的优秀教师很不公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切实做好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积极引导校长和教师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每位校长和教师应深刻认识这项改革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自觉地理解、支持、参与、实施改革。通过深入学习、培训、宣传等形式,为实施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奠定扎实的基础。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要在分配机制上取得重点突破。实施绩效工资重在建立合理的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确定机制、有力的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和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其中,逐步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是实施绩效工资的关键所在,是发挥绩效工资激励导向作用的重要基础。实施绩效工资,不能简单理解为“涨工资”,要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其他工作人员倾斜,按照教师的岗位职责、工作量和实绩与贡献适当拉开分配差距,打破“大锅饭”,摒弃平均主义,同时要妥善处理好学校内部各类人员收入分配关系,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功能,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作用。按照国家文件规定,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其中奖励性绩效工资在核定的总量内由学校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办法,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自主分配。每所学校应按照上级文件精神,从学校实际出发,认真制定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办法的制定,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并经教代会讨论认可。要把方案听取意见的过程作为统一思想的过程,作为探索完善科学的分配机制的过程,作为确保顺利实施的政策解释和宣传的过程。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改革是一种探索、是一种创新,是一项复杂敏感的系统工程。这项改革惠及全国1000多万名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面广量大,时间紧迫,情况复杂,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思想观念、学校的管理水平存在差异。在实施中,既要坚持改革方向,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又要深入调研,稳步推进,切实做好制度平稳入轨,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边探索、边总结、边校正、边完善,不断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推动改革逐步深入实施。由于这项改革必然带来分配关系的调整,实施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出现一些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对此应予高度重视、认真分析、正确看待、妥善处理,既要欢迎理性讨论、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也要以宽容之心对待需要不断完善的问题,为绩效工资顺利实施创设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本报评论员)
第四篇: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专访张强总监 探讨保研加分政策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姜乃强
访谈嘉宾:
谢鸿全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副主任
张强 万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黄金鲁克 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
【本期话题】
据报载,进入11月以来,不少高校本科生免试直推研究生(论坛)的结果陆续公布。建议大
一、大二学生提早准备论文获取“保研”加分的建议,在校园广为流传。不少专家反映,本科生论文已现“泡沫”,高校应尽快取消本科生“保研”发表论文可加分的规定。如何看待本科生“保研”发表论文加分?本科生“保研”发表论文加分是否该叫停?记者近日邀请有关人士就此话题进行了探讨。
为“保研”加分,本科生热衷发表论文
主持人:目前,高校本科生为了“保研”发表论文的现象是否很普遍?
黄金鲁克:面对“发表论文,保送研究生可加分”的诱惑,很多想保送读研究生的同学选择了走捷径。因为一些刊物发表论文明码标价,使得花钱发表论文越来越容易。当然,也有一部分热衷学术研究的同学,是凭自己的钻研发表了相当优秀的学术论文。高校校园里到处张贴的代发表论文的小广告,表明目前本科生为保研发表论文的确非常“火”。
谢鸿全:为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少高校鼓励本科生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科研项目,发表研究成果。这也是不少高校把保送生发表论文作为加分依据的初衷。尽管有许多本科生通过导师指导和自身研究发表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不少本科生为了在“保研”竞争中获得宝贵的加分,或拼凑论文,或请人捉刀,或托关系甚至出钱买文章发表,造就了一大堆垃圾论文。
加分规定引发本科生论文“泡沫”
主持人:面对本科生论文“泡沫”,“保研”发表论文加分是否该叫停?
谢鸿全:作为“保研”加分的重要依据,发表学术论文本身没有错,之所以造成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如何评价论文的学术水准和是否由其本人撰写,缺少相应的考查程序与判断依据。学生的创新能力既不能完全以发表论文的刊物级别来衡量,也不能简单地以论文的数量来推断。将加分与刊物级别和文章数量对号入座,看似公平,实则是管理中的粗放化和“一刀切”。二是在于学生诚信教育环节的薄弱,这也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张强:从“保研”政策上对学生学术研究进行鼓励,是给立志从事学术研究的所有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对于考生将来无论是“保研”、考研(论坛)或工作都有帮助。从目前看,“保研”所要求发表论文的期刊,都是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这些期刊在文章的质量、学术研究的水平上有严格的录用标准,如果学生能在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表明
他们的学术能力是有价值的,在同年级的同学之间是具备竞争力的。
黄金鲁克:对这种现象不该轻意肯定或者否定,应该看到鼓励本科生发表论文,是为了衡量和挖掘学生的科研潜力,本身并没有错。之所以出现本科生论文“泡沫”现象,问题出在技术操作层面,“保研”加分项目中缺乏必要的、专门针对所发表论文质量的评定。杜绝论文“泡沫”要教育更要加强管理
主持人:为杜绝本科生论文“泡沫”现象,高校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张强:“保研”论文出现“泡沫”,主要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为了功利性的目的,为加分而从事学术研究,功利性导致了学生可能偷工减料甚至试图走捷径。要抑制“泡沫”的产生,需要正确的帮助和引导,一方面要加强独立学术研究的政策宣传,要鼓励学生通过调查、实验、创作、论证等环节完成自己的论文。必须强调的是,学术不容造假,如有触犯必须严惩。对那些通过不正常渠道进行论文创作、发表尤其是抄袭的学生,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措施严惩。谢鸿全: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一方面应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加分的尺度交给学术同行评判,给教授们以充分的自主权,尊重教授们的价值取向,体现和维护学术活动应有的尊严。当然,教授们在独立行使其赋予的学术权利的同时,也应该且必须接受公众的监督和可能带来的公开质疑。另一方面,应积极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诚信教育,强调做学问前先做人。这个“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时间先后,而是前提条件,并且要将学术品格的培养贯穿于学生求学和从事研究工作的整个过程之中。
黄金鲁克:本科生的可塑性非常强,为避免学生进入功利误区,首先,学校应该注重诚信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良好的品格;其次,可以在“保研”加分项目中,由专家学者对“保研”候选人发表的论文进行质量鉴定,不够格的论文坚决不加分,水平高的论文甚至可以多加分,以强化学生的学术价值意识;再其次,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创造条件,带领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并发表学术成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论文含金量。
《中国教育报》2010年11月16日第1版
(《中国教育报》)
-------------
第五篇:中国教育报2007
中国教育报/2007 年/7 月/6 日/
提出的每个问题都能轻松地回答呢?
一次公开课的经历让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并最终促始他离开教室,奔向了更广阔 的“数字化教育”的天空。
2002 年,黄正文大概在一个月前就接到学校的通知,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公开课的资料。那
时候对他来说最难的是找索材和图片,他特意跑到购书中心去买了几盒光碟,虽然只有几张图片
做到课件里面,但后来的公开课上得很成功。
这个事情对他触动很大,并使他开始了新的思考:一个教师为了一堂公开课要忙活一个月? 一个课件需要的几张图片要花几十块钱?这样的代价能支撑中国的信息教育走多远?
想着想着,他不仅被自己的发现压得有些焦虑,更为这其中蕴含的商机而兴奋。在焦虑与兴 奋交替的情绪中,他作出了下海的决定。
知易行难。黄正文开始选择创业时,他的家人强烈反对,他们都觉得黄正文是不是疯了,放 着这么好的一个铁饭碗不要,要去搞个体。虽然黄正文也说不太清楚究竟要把教育做成什么样,但他同样也没有想过要改变这个决定,这一点,在创业以后的几年时间里得到了验证——坚持就
是胜利!
于是,他向学校提出辞职。其间,还出了点小意外,当他教的几个班的学生听到他要走的消 息后,在班长的带领下,全班同学哭得惊天动地,并拒绝上课,还联名上书到校长办公室,后来
事情闹大了,学生家长也开始行动了,学校领导找他谈话,结果,黄正文的辞职报告被领导搁置
了。但只是为了安抚民心而已,半个月后,他又一次提出了辞职,这一次,通过了。
开弓没有回头的箭。接下来的日子,黄正文开始找办公场地,开始找人,虽然很累,但那时 他却像打了兴奋剂一样,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在成功说服了原来学校旁边一家电脑公司的老板和
他一起干后,黄正文又找了搞摄影制作的朋友,还有原来学校的教学顾问,就这么几个人在一个
平方米的民房里开始工作,于是三学苑教育网站就诞生了。
虽然还没有成立公司,但是一个“数字化教育”的传奇就这样在40平方米的民房里开始书 写自己的序言。
创业:“数字化教育”帝国
古语讲:文无
“网络使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是我做数字化教育”的出发点。一般网络教育有两种 方式,一种是从教育出发做网络,另一种则是从网络的角度出发做教育。现在很多学校建立网站
就是将他们学校的资源堆在上面,这属于前者,而三学苑的思路则是利用网络办教育,将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与先进教育思想\教学理念通过多媒体的有机整合,进行一次完美的联姻,将‘数
字化教育’产业化。”黄正文这样解释自己的教育理念。
根据这一理念,三学苑在设计产品的时候集知识性、趣味性、系统性\娱乐性为一体,历时 四年时间,集全国近百位特、高级教师,全力打造了一个系统、科学的在线学习的平台和教学资源
库,应该说,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支持,2004 年,三学苑教育网
被确立为国家“十五”规划课题核心分课题——《信息技术与素质教育实施研究》实验基地。2005
年,“三学苑教育网”通过国家教育部“华南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心”的鉴定,而且,到目前为
止,三学苑是全国唯一取得这一教学内容鉴定的公司。
让所有的孩子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
当学校和家长都害怕网络时,我们做网络教育的该怎么办?这就是三学苑作为网络教育的领 头部队所要面对的问题,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网络。让所有的孩子都有
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让接受教育的孩子像迷恋游戏一样迷恋学习,这就是我们的使命和目标。
——黄正文
黄正文来自贫困山区,有一种山乡情结。家乡是一个他永远都不能忘记的地方,那里的山、河、小路,都一直镌刻在他心里。
黄正文清晰地记得,那时候,农村教学条件差,连教师都没有,于是爷爷成了村里的民办教 师,一个人就教了所有学科。就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黄正文开始改变理想,长大后一定做一名
教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刻苦努力让他终于考上了大学,那是村里头一回出这样的大喜事,当乡长亲自把录取通知书送到家里时,全村人热闹得像过年一样。村里为他摆了整整一星期的酒
席,放了整整一星期的电影,老老少少都无比激动,他给了这山里的人们太多的希望。“我要去上学的那一天,全村人都来送我,我戴了一朵好大的红花,坐在手扶拖拉机上去上 学,爆竹放了好久,我现在想起还是非常激动。那是我的梦想起飞的时刻,心里对未来充满了期
待,我想这应该是我今天做教育扶贫的一个情结。”黄正文说这话时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黄正文现在的理想是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接受到平等的教育,让贫困 山村的孩子和大城市的孩子一样享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
从2004 年起,三学苑先后向湖南、安徽、海南等十几个省市教育厅(局)捐赠了教育资源及学习资源,惠及近百万的教师和学生,今天,三学苑再次向全国592 个贫困县捐赠教学资源,给山
区的1776 所学校近23 万教师送去了实惠。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全
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张怀西,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第一副主席胡德平
等领导在人民大会堂的亲切接见,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还特别向他颁发了荣
誉证书。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张怀西对三学苑教学资源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由一大批专家学者经过多年努力开发出来的三学苑教学资源卡对于提高贫困地区师资的教育水
平,提高贫困地区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将会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第一副主席胡德平同志对三学苑教学资源也给了充分的肯 定,他认为三学苑把教材与电影、动漫、游戏结合在一起非常好!把鲜活的历史故事做成教材、动
漫、电影、软件,孩子们会牢牢记住一辈子。这对于整个教育的发展史来说,将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0 年10 月份,教育部召开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决定从2001 年开始,用5-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从而也揭开了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史上新的篇
章。
黄正文认为,时势造英雄,国家提供的基础平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校校 通’工程,教育城域网,校园网等工作已经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这为优秀教育资源共享,实现
教育平等化铺好了一条高速公路。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优秀的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数字化学习
会变得越来越精彩,而数字化教育的前景则越来越广阔!
眼光决定高度,胆略决定气势,相信黄正文的教育革命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越 走越辉煌!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