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教学之我见

时间:2019-05-13 06:3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三教学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三教学之我见》。

第一篇:高三教学之我见

一、让高三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备考中。

1.高三教师原则上不参加如:春蚕杯、百花奖、菊花杯等教学竞赛活动,因为每一节大型公开课会浪费教师很多时间、很多精力,事必会影响高三的教学和备考的效果。

2.尽量减少高三教师参加一些其他会议。(与高三教学无直接关系的)

3.学校的青蓝工程、班主任培养工程也尽量不让高三教师参加。

4.一些笔记之类的(教师、班主任的)在要求上是否与基础学年有区别。

二、强化高三学年的集体备课

1.开学初的集体备课,最好让包组领导参加。使各备课能形成规范化的模式。

2.集体备课内容要充实,要落到实处。

1)落实本周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2)逐个落实考纲对各考点的要求,分析各知识点在高考试题中可能呈现的考查方式;

3)适当联系近年高考在本知识点的考试情况(题型、分值、难度、问题);

4)展示课件、落实教学方法,提出学法指导;

5)选定三类题(例题、课堂练习题、课后作业题),并说明理由;

6)预测在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如哪些问题可能会拖时、哪些问题可能学生会理解困难等);

三、特尖生培养要提高针对性。

四、每月高三教师要至少做一套相关的高考试题,由学校检查。

五、高三下学期联考时,高三教师也要进行考试。

六、新上高三教师每周至少听同组教师课2节。

七、考后的质量分析

备课组长的发言能否在组内进行,这样可能针对性更强,说的更透,而学校的质量分析主要由学校层面上进行整体分析全学年成绩、各班成绩、各科成绩、较好的教师等,然后指出上阶段备考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前段教学提出要求。

第二篇:高三数学复习之我见

高三数学复习之我见

凤阳中学 陈艳

现摘录网上一段评析:“通览整卷,感觉试卷内容非常丰富而生动,数学味浓厚而强烈,创新意识鲜明,在能力立意命题方向上迈出了一大步。它要求中学数学教学跳出题海,回归课本,更加关注数学本质与意义,着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非智力因素,给我们高三复习的借鉴是“做题不在多,理解则灵;难度不在大,有意才行”,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开展。” 那么,2011年的高考又将考些什么,我们的复习课如何进行,才算高效呢?我们又将如何从漫天飞舞的资料与题海中解脱出来,做到求真务实,抓纲务本,切中高考内容的脉络? 戏法人人会变,但手法不同,相同的内容,工作方法也多种多样。第一轮复习已经结束,颇有成效,通过对第一轮复习的总结与反思,结合2011年《考试说明》,针对高三数学的二三轮复习,我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对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1、回归课本,狠抓基础,开拓创新。在二轮复习中,以课本知识点为出发点,狠抓对“三基”的落实,并选好一本主干复习资料----《学海导航》,但又不过分依赖这本复习资料,对资料中过时、过偏、过难的内容,进行大胆舍弃。在测试方面主要进行每周一测、每天快餐训练、每专题进行过关测试等,另外,在试卷和作业批改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记录在自己的错题本上,隔周进行穿插训练。

2、拓宽课堂教学渠道,向课堂要效率。教师的示范练习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充分利用“示范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做法是:①变更命题的表述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②寻求不同解题途径与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③变化几何图形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④强化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⑤变封闭题目为开放题目,培养形式思维的创造性。总之,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才能保证复习的质量。

3、贯彻“实、活、准、精“的原则

“实”即事实求是,从本校、本班、本学科的实际出发,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即因材施教,分类推进。注重对尖子生的培养,后进学生的转化和中档学生成绩的提高。

“活”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灵活,就是要尽量采用启发式、点拨法、讨论式、图表法、比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准”即以大纲、考纲和教材为准。以课本为主线,严格按照考纲要求,狠抓双基,重视训练,特别强调学生解题的规范化和准确率。

“精”即要做到精选、精练、精讲、精评。使教学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4、互听互学,扬长避短。记得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这句话对教师来说可以这样理解:不听别人的课,就上不好自己课!为提高复习质量,教师间开放课堂,通过听课评课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能促使教学水平的相互提高,进一步提高复习效果。

二、对三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三轮复习是提高分数的重要阶段。由于复习时间短,任务重,要有效地提高成绩,必须把握准方向,找准典型题,解题方法程序化,达到熟练操作。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的主导是关键。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进一步加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三基”是能力的基础,切实落实好“三基” 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质至关重要。但是,“三基”教学不能简单的重复,不能停留在结论层面上,要在运用的过程中,加深对“三基”的理解。要以问题的研究过程为依托,反复揣摩“三基”的内涵,使“三基”成为“活”的知识。

(二)加强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也是数学思维的工具。熟练地掌握三种数学语言的意义,及其相互之间的转化,对形成良好地思维品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数学语言的教学,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数学语言训练和使用。

(三)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思想方法是对知识的抽象,是数学的灵魂。他对于指导人们科学地思考问题十分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提炼、总结数学思想方法,在头脑中形成一种观念和意识,更加自觉地指导学生的数学行为。

(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必须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的经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做好示范作用。注意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暴露思维的轨迹,呈现思维的障碍和困惑,以及扫除障碍和解决困惑的思路。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去经历不断地积累从过程中汲取经验,那么,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逐步地培养起来了。

(五)常见题型和典型题型的解答方法程序化、操作化、步骤化。几个具体的策略:

1.指导学生看考卷和错题本。做到WWW反思提高:W:WHERE,我的错误出在哪里?W:WHY:为什么错? W:

WHAT:现在我需要做什么? 通过这项工作,提高学生预防错误、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能力。2.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 3.及早渗透各地市模拟试题

4.抓好专题过关分析和二次过关,强化推边补弱,5.重视作业的布置与批改;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教学,抓应试技能 6.指导学生规范答题。

7.指导学生学习《考试说明》,以《考试说明》作引领去回归课本,梳理考点,哪些是必考的,哪些是不考的,哪些是考试重点、热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8.制定明确的复习计划(计划落实到每一天)

总之、对学生存在盲点、疑点、易错点、易混点的归纳,“梳理知识点学案”的设计与编制,综合训练模拟试题的精选,讲评课学案的编制等问题,都需要备课组内老师们的团结协作和共同努力,因此我们要继续坚持“一周一大备,一天一小备”的基本模式,加强集体备课,打好备课组的教学团体战。迎战2011年高考!

第三篇:高三学习经验之我见

高三复习经验浅谈

高三最后一个学期开始了,这个时候基本上第一轮复习已经结束,进入了第二轮复习阶段。很多同学在这个阶段会很迷茫,不知道要干什么,因为第一轮的时候老师已经带着我们把课本基础知识从头到尾过了一遍,第二轮难道还要这样再来一遍?如果不是,那老师讲的我们还需不需要听呢?下面我想讲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查漏补缺

从高三复习开始我们就应该着手自己的弱科开始查漏补缺。以我自己为例子,高二下学期的时候,我的数学是各科中最差的,基本上稳定在110多分,怎么都上不去。对一个文科生来说,数学差是最要命的,所以必须想办法补救。于是高三上学期,我的学习重点放在了数学上,每天写一张卷子,前期写高考真题,后期写各种模拟卷子。另外数学各种题型中我最头疼的是圆锥曲线,之前几乎每次考试圆锥曲线大题第二问我都一定做不出来。因此在每天一张卷子之外,我还额外做圆锥曲线的专项训练,每个晚自习一道,不管会不会,最多就花三十分钟,做出来就OK,做不出来直接看答案,绝不死抠一道题。这样整体练习和专项训练坚持到高考,我的数学成绩有了显著提高,高考小失误,最后数学拿了145分。高三下学期的时候,也就是相当于你们现在的时候,我数学问题已经不大,最后一个让我头疼的东西是语文作文,之前有时候两节作文课,一个字也憋不出来。记的高三下学期第一次作文课,又是两节课一个字没写出来,急的我想哭。可能是之前班主任给语文老师反映了我语文不好的情况,下课语文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给我讲了好多,我说出自己对作文的恐惧,于是她让我每星期写一篇议论文交给她改,没办法,老师布置了不得不写。于是我一次次练习,没想到最后竟然总结出自己写作文的“八股文模式”,从此写作文有了套路,考试的时候写起来轻松多了。

我说这些的目的是告诉你,每个学生可能开始都有自己的弱科,久而久之对它们产生了一种恐惧感。可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你不能退缩,必须通过更多的练习去熟悉它,战胜恐惧感。现在最后一个学期,好好看看自己的成绩,你的查漏补缺做完了吗?如果还没有,那么在正常复习之外你要在那些弱科下劲了。

二,做题与背书的权衡

作为一个文科生,政史地的背书是我们平时学习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高三复习,老师经常强调基础知识很重要,所以背书切不可落下。但是如果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背书就会挤压做题的时间,到底该怎么安排呢?

我觉得第二轮复习重点应该是六个字:勤背书、多做题。勤背是要求频率要高,但不要花太多时间。第一轮复习已经把树上的基础知识都过了一遍,相信课本大家已经相当熟悉,所以第二轮背书不应该再像第一轮那样照着课本一个字一个字的背,而是应该重视知识网络的建立,我推荐的方法是从课本目录开始背,第一本书是什么方面的内容,第一单元是什么标题,第一课、第二课讲什么,把这个框架背下来,然后再看课本具体知识,往每一个标题下面填充内容,争取做到不看课本把课本内容复述下来。良好的知识网络建立后,当你做文科大题的时候,你就可以在脑袋里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一课一课的回忆,看看可以用到哪里的知识点,这样你的答案就会很全面,不会丢分。对于书上的具体知识不要花太多时间,只要平时勤翻书保持印象、不生僻就可以。然后到高考前最后一个月,你再像第一轮一样把书

上的具体知识过一遍,这可以保证你在高考的时候对课本知识非常熟悉。在勤背书的同时,你必须大量做题。这个阶段做题才是王道,尤其是文综和数学!高考卷子建议只做近两年的,然后就做各种模拟卷子。平时多和同学交流,有什么好的卷子互相推荐一下都写写。在做文综的时候,注意总结那些同一类大题的答题思路,记在本子上;对同一套卷子的题在和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什么新的见解也记在本子上,然后高考前多看两遍。

三,考试的做题技巧

考试是为了得高分,所以你做的一切都要服务于这个目的。这里有关于数学和文综的做题技巧我想讲一下。

从去年第一年的新课改数学卷子来分析,今年的数学肯定要比去年的难,但是不会比老课标的难,总体还是以基础题为重,所以想得高分一定要保证基础题拿够分。做数学有些同学喜欢抠题,一道题做不出来就一直琢磨,结果耽误了时间,导致整张卷子做不完。我的建议是从选择到填空,一般40多分钟,到了时间还不会的先空在那,等最后会做的都做完再回来研究。然后做大题,一些大题第二问太难不会做的话可以直接放弃,回到前面仔细检查做过的选择和填空题,尽量保证不错。因为一个大题第二问一般只有六分,即使你会做,在现在高考题简单严扣过程的前提下,如果你的过程稍微不详细再扣个一两分,最多也就得四分,还没一个选择和填空的分重,而且大题运算你可能要花更长时间,这不值得。如果选择题有很难的实在不会做,那也不要空着,蒙也是有技巧的:那种看着没有任何思路的压轴题多选A,看着有思路但做不出来的多选B,看着会做但算起来复杂的多选C。这看起来像是胡说八道,但这是我们数学老师说过的,也被我们自己实践过是有一定效果的,在交卷之前还有没写的选择题不如这样试试,得分的机会更多了一分不是吗?

然后就是文综,这个学期一定要做大量的练习,一是为了熟悉文综的题型,养成自己的做题习惯;二是为了合理安排做题的时间和顺序。高考文综选择题一般比较难,考的是文科生的综合素质,没有办法短期内很好的提高,但是选择题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做完先涂答题卡,以防大题写不完来不及涂卡。新课标的大题更注重的是基础知识,所以课本一定要多看。文综大题答题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按分答题,答案分条清晰书写。比如一个12分的题,可能是3到4点,一个8分的题可能2或4点,你要写上1、2、3、4,一条条写清楚。另外由于题量大,大题写不完是个很普遍的现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办法让你得分最大化。那就是拿到大题试卷不要马上开始写,从头到尾浏览一遍,把最熟悉、一看就有思路的题先写完,然后由易到难,不需要按部就班的写。这样最后即使你没写完,空了的题也一定是最难、你最不会写的那一道。对比多年的政治高考大题,你会发现如果是一道8分的题,可能课本知识点只占2分,另外6分都是联系材料,这是一个趋势。书本知识占得分少,但是你必须足够了解课本才能准确的写出这个点,而联系材料的能力只能靠你自己多做题多看答案来提高,记住一些专业术语和市政热点很有好处。历史大题绝对不会考书上的东西,但这不代表课本没用,课本知识你要活学活用,迁移到试卷给你的材料上。另外,历史大题材料的作者、年代、出处、分段、句子数量、标点符号都是很重要的隐含信息,一定要注意这些。地理大题没什么可说的,一般都是政史地里最简单的,平时多做多总结同一类题的答题思路,高考都是一些熟悉的题型,迁移运用就可以了。

四,心态

高三最后一个学期,心态是很重要的。先举一个心态不好的例子。原来高一的时候我在理科班,我们班一个女生,她是我们这一届学生里第一个年级第一,从那以后她在理科也一直是名列前茅,直到高考前,她的成绩也在理科前20名。可是在最后一个学期,她整个人

就很不正常,在班里坐立不安,根本呆不下去,最后她给她班主任请假不再来学校,直接回家学习去了。这明显就是压力太大,心态不好。结果高考的连二本都没考上!这是什么概念,一个平时在理科学习这么好的学生为什么高考考得这么差?心态!

心态太重要了!高三最后一个学期了,一定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不要再为一次两次的考试不理想而焦虑。有一个办法可以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心理暗示。当你考试的时候,一定在心里对自己不停地说,我可以的,我可以的,所有的题我都会做。遇到实在不会的,你就想,自己不会一道,其他人有两道不会,别人都很紧张。考得不好,对自己说,自己是失误了,别人考得好是超常了,没关系的,还不到高考,高考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人家理科第一高考不连二本都没考上吗。刚开始这样看起来像是自己欺骗自己,明明就是不会,明明就是考得不好,还要给自己找借口。没错,这就是自我欺骗、自我安慰,但是只要你坚持下无,时间长了,它就变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乐观心态,对你很有好处。

当然心态好要求不能压力太大,也要求不能太放松。当你某个时候突然没有了学习的动力,想好好歇歇放松一下的时候,心理暗示依然有用。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在放松,别人都在学习,都在抓紧时间看书提高成绩。本来自己和他们就有差距,这样不就被甩的更远了?绝对不行啊!你可能豁然开朗,又有了努力地欲望。

第四篇:高三数学复习之我见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三数学复习之我见 作者:张静

来源:《新高考·高三数学》2013年第02期高三的复习生活,紧张而充满期待。

第五篇:案例教学之我见

案例教学之我见

---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肖登国

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与原高中地理教材相比,其编写的指导思想更加注重地理的基本理念与独特视角,更加侧重反映地理的应用价值,更加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地位,能很好地体现高中地理教材的基础性和时代性特征。依据上述指导思想,新课标教材强调地理思想,注重问题探究,联系现实生活,尝试多种表达,构建了新的体系结构和体例结构。比如,新教材增加的“案例”“问题研究”等模块,就是特色与优势。

在实际教学中,教材是教学的资源之一,地理案例的引入是辅助教学的载体。我们有必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学生认知水平及教师授课特点等实际情况,对地理案例进行相应的处理。

1、对案例进行整合

对某些与教材课文联系紧密的案例,可将其与教学课文整合,即作为课文的组成部分进行教学。譬如,在进行“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中“人口迁移”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案例“我国古代的几次人口迁移”与课文中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内人口迁移的内容,存在时间的先后关系,按照学生认知的逻辑顺序,可以将案例与课文相应的内容进行 整合后教学,让学生对国内人口迁移的阶段及各阶段的影响因素有更清晰的认识(比如,可以插入电视热播种的《闯关东》联系起来)。在“必修2”的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中“城市等级发展区位条件”部分,选取“上海市城市化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的案例,而上海市等级的提升本身又是城市化进程的表现,教学中可将其与“城市化”一节的内容进行整合,实施案例教学。

2、对案例进行增补

根据教学内容或时代发展的需要,从课外选取相关的地理案例进行适当增补。如果能够找一些本地的案例,那就更好了,结合乡土教材是最有效的办法。譬如,“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教学时,教材案例“纽约市的少数民族区”只涉及到民族因素,就需要补充其他因素(个人收入、地区知名度、早期土地利用方式等)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案例。这样,例证会更充分。在阐述交通运输布局受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时,“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中引用“南昆铁路的建设”的案例,具有代表性。随着青藏铁路的全线建成通车,我认为教学中应该增加“青藏铁路的建设”案例,以更好地体现时代性。

3、对案例进行拓展

即对教材中的地理案例适当地予以拓展。譬如,在农业 地域、工业地域案例的教学中,仅仅凭借教材案例的资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生欠缺的是这些地域相关的背景资料以及对工农业生产实践的一般认识,所以,教师有必要对相应的内容适当量地进行拓展。案例“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与京杭运河的兴衰密切相关,而历史上与京杭运河共兴衰的名城还包括山东济宁、江苏扬州等,教学时候可进行一定的拓展。

4、替换

即对教材中的某些地理案例进行替换,其目的是为了更符合教学需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生态农业教学中,相关的典型案例很多,教材的案例可替换为“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的案例。“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中,水资源的利用的案例“咸海的忧虑”可替换为我国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的案例;“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中,人地关系失衡的案例“玛雅文明的消失”可替换为我国黄土高原或者新疆罗布泊的案例;“必修2”第四章《工业用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中,案例“珠江三角洲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可替换本地工业集聚的案例。

另外,部分教材案例以客观地理事实呈现,教师教学中,可依据教材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挖掘隐藏在地理事实背后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再者,以具体解释抽象的例证性案例,一般呈现在地理原理、过程和规律之后,教学中可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顺序调整。比如,“必修1”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中,可以将“东北森林变化导致环境的整体变化”呈现顺序提前,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分析、抽象及概括,最终得出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论。这样,可强化学生对地理规律的印象,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高考的改革,案例教学应该注重与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而不是单单知识的传授,要重在教学的过程而轻结果。让学生从案例当中学习总结事物的规律。

当然,新教材地理案例的处理归根结底是为地理教学服务的,处理的方式会因为教学的实际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教学中应该灵活应用。需要强调的是,地理案例是辅助教学的载体,只是外在手段;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地理教学的灵魂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在设计教学案例时,赋予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权利,让学生学习到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

2012年10月20日

下载高三教学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三教学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音乐教学之我见

    音 乐 教 学 之 我 见 ——参加课改后的思考 立仓中学 刘 冲【内容摘要】:2006年7月14日,我们音乐老师在蒙城电大迎来了第一轮课改培训,期间和利辛县的老师交流教学心得,听到这......

    启发式教学之我见

    启发”一词,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他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对此解释说:“愤者,心之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其意思是说,教......

    关于识字教学之我见

    关于识字教学之我见汉字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最初的甲骨文、象形字演变至今的方块字,无不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在茫茫的字海中,小学阶段的识字量也许并不多,但对于刚......

    识字教学之我见

    识字教学的 变革趋向与组织策略 潼南群力小学 李骏骑 一、课程困境 1、识字的目的不是能读会写几千个汉字,最终是为了能够阅读与写作,继而促进儿童认知、情感的全面发展。 尽......

    识字教学之我见

    识字教学之我见 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汉语言教学的基础工程,语文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中,要求一、二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

    双语教学之我见

    双语教学之我见 当今,英语已成为我国教育学科中一门必修主科,为了更好的为学生营造语言环境,培养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双语教学应运而生。 由此,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是双语? 双语的英文......

    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文教学之我见 我是今年刚带三年级的语文课,学生初学作文都觉得很难,刚开始也不知道作文怎么教。通过进一学期的实践,我觉得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

    语文教学之我见

    语文教学之我见 语文是母语教育教学。一直以来被放在重要学科的位置上,倍受关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施语文创新教学,让我们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呢?我想,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