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
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
人生的探索何止千万,但每一次都珍贵无比, 因为他给了我们教训,给了我们希望。每一次尝试都是那么有价值,那么充满活力,他带给我们的是进取的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也是教师渴望成长的内在需要。然而教师的成长却离不开学习。学习不仅能丰富教师的文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熏陶教师的心灵,使教学永远充满活力。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来看,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有以下几点:
一、探索途径,大量阅读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更是教师不可缺的精神伴侣和人生导师。大量阅读不仅能提高教师人文素养,还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我认为教师首先应通过专业书籍、报刊、网站等途径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我,随着教龄的增长,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能力感到有点力不从心了。我知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更要有源源不断的长流水”,可这源头的活水从哪里来呢?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通过读书向书籍报刊学习。“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需要读书,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读书是教师的“看家本领”,必须融入到教师的日常生活中去。其次,教科书就是我们最好的读物,它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蓝本,也是师生之间进行教学互动的、必不可缺的工具;它能提供教师丰富的阅读材料,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科书掌握丰富的知识,启迪学生美好的情感,陶冶学生美丽的情
操。再次,教师一定要阅读好教育学、心理学书籍,还要自主阅读好教材,教师还可以通过听专家报告、与同行交流研讨、参加各种短期培训等方式学习。
二、探索途径,自我反思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要经常进行有意识的反思。反思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的回顾、思考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因素。所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善于反思、经常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应本班学生;反思自己设计的提问能否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学技能是否娴熟;反思课堂行为表现是否
得体;反思自己的付出是否让学生收获了成长的果实。教后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这既有利于教师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
如我教学《小画眉》这篇课文后反思到: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掌握词语,以前我总觉得突出字词教学,就一定要把字词拿出来让孩子们一读再读。通过研讨《小画眉》这一课,我明白了:字词教学可以从举例、找近义词、字词对比等多种方法进行理解,把生硬的“读”变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渐长。我想,在平时的教学中,假若我们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一定能想出更好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课后我们再结合教学实例、抓住教学细节、把反思的内容及时记录下来。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把自己的思想理论与实际内容结合起来铸就高效课堂。
三、探索途径,合作交流。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一项活动,长期坚持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在教学工作进行不断的更新。教师平时工作比较紧张,工作压力大,合作交流少,但我们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研讨活动,大家坐下来一起谈谈教学方法,相互交流思想,容易形成和谐的教研氛围。集体备课能充分发挥群体智慧的作用,不断促进教学效益。俗话说:“三个臭皮匠,凑个诸葛亮”,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而大家在集体备课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甚至争论,问题越议越明,方案越论越好,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另外,“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有人对这个问题研究得深,有人对另一个问题研究得透,大家在互相交流和学习中,取长补短,共同成长。通过集体备课,我们统一了教学进度和作业安排,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素质历练,业务钻研、合作探究、教法改进、自我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校本教研离不开大家的智慧,教师专业发展也离不开集体的合作。因此,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探索途径,及时总结
教师要养成及时总结的好习惯,及时捕捉你所听到的、看到的、读到的有价值的信息。古人云,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万丈高楼平地起。积累是十分重要的。
在教学中,成功必有其原,失败必有其由。我们要及时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把教学和教研结合起来,对自己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理论升华,成为规律性的共识。在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要进行集体研讨,进而探索和发现新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
五、探索途径,勇于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真理只有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和洗礼才能焕发出耀眼的光芒。实践是最好的课堂,是提高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勇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学会好的教学方法和经验。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反复,不断地总结经验,探求教学规律,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
教师与时俱进,顺应课改的潮流,才能培养出开拓创新的人才。我认为“大量阅读、自我反思、合作交流、及时总结、勇于实践”,这是最行之有效的、也是最可行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我相信,只要我们有梦想,只要我们在行动,我们就会不断前行。只要我们不断前行,我们就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二篇:有效教学案例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
有效教学案例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
当前,随着深化新课改的推进,新课改理念已深入到每一个教师的具体教学实践中,也在每一个教师的心灵产生共鸣。走进新课改这段日子里,我们确实看到了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以说,教师和学生是这次课改的最大受益者,得到了共同发展。那么,经过多年的新课程实践,我们的课堂教学的变化在哪里?以下,笔者对几年来参与新课程教学实践和研讨中的几个美术课的典型案例加以分析,以期能从中找到一些规律,进一步提升我们的课堂教学实效。
一、有效教学案例分析的实际意义
案例,即典型事例。一般来讲,案例是实践中发生的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1]教育教学案例分析,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它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通过把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真实的情境、故事、事例、事件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学习者独立分析、思考、讨论和决断的案例,从而提升学习者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从具体教学实践来说,教学案例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对具体的教学行为的记叙、评析和反思。它不仅可以用来剖析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某些典型实例,也可以是对教学过程中一些方法、疑难问题进行艺术性处理的记叙和总结。
由于教学案例具有真实性、典型性、时代性、情境性、实践性、叙事性等特点,所以它深受许多教师的钟爱。近几年,教学案例也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其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也更凸显出它的教学实际价值和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落实于课堂教学中,并内化为实际的教学行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反思能力,起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它还有利于教师之间的教学研讨、切磋,提升教师观课、听课、评课的能力,从而达到共同提高;同时,教学案例还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科研课题的深入研究,创新教研形式,提升课题研究的实效性;更重要的是,它更有助于教师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对教学生涯轨迹的记录、教学智慧的提升、教学理想的实现,促进自身专业的成长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有效教学案例研究的具体举措
(一)精心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案例1 有一次,笔者到外校听了一位美术老师上的新课程研讨课。这堂课上的是《营造美术作品的情趣与意境》,通过引导学生从学习中西绘画在构思的巧妙、构图的趣味、形式的新颖及中国山水画中意境营造等方面入手,感受不同绘画语言独特的艺术美感。教师在导入新课时,提问道:“一幅美术作品,你认为最重要的方面是什么?美术作品最有趣、最吸引人去看的是哪方面?”学生对这两个问题很感兴趣,有的说是作品的形象美,有的说是美术作品的笔墨美,有的则认为是色彩美。等学生回答完后,教师补充说:“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都是美术作品表面的东西,这些只是美术作品外在的美。”接着,教师进一步设问:“我们看一个人是否能光看他的外表?美术作品最重要的、内在的方面是什么?”学生依据刚才所学到的知识,一下子就想到美术作品最重要的内容是作品的情趣与意境。然后,教师用课件显示了课题。在学生欣赏完画家是怎样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自己的想法,将生活中的感受艺术化的过程时,这位授课教师又紧扣课题,进一步提问:“你觉得整幅作品最有趣的地方在哪?这样表现有什么效果?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学生积极地讨论了教师提出的问题,经过深入讨论后,他们都明白了每幅作品所表达的情趣与意境,并感悟到了不同的作品,由于作者对生活的认识、表现形式、艺术构思的不同,其表达的艺术情趣和意境也是不同的。
精心设计、创设问题情境,是师生合作学习的关键。[2]美术新课程的教学,它和以前有很大的区别,如其教学方式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比较注重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启发并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学问题的设计,既要关注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和兴趣,又需要换位思考以探寻最佳的教育方式,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学习活动,去考虑问题,探究问题的答案,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确保教学目标得以落实,使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
(二)注重把生活美与自然美引入课堂
案例2 在一次学校的美术教研中,我们同组美术老师上的一堂课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他上的是图案课,主要让学生练习各种图案纹样的构成设计形式。如图案的变形,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笔者原来打算到他的班级里听课,可没有料到他却要到室外上课,笔者就不解地问:“你这节课为何要到室外上呢?”他笑着回答:“我要带学生到室外去上课,指导学生写生一些花卉,了解自然界中花卉的不同特点,然后再教学生如何把生活中的花卉变成艺术中的图案,并在图案花卉设计中体现不同花卉的特征,避免纹样设计千篇一律的现象。”这位教师还告诉笔者,他每次上写生课,都会到大自然中去摘取一些植物,当场示范讲解,而后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和感受,捕捉生活中的素材,从而真实描绘和创造生活。
我们的生活有着丰富多样、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弥补课堂教学资源的不足。利用这些资源来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并从中感受到艺术来自于生活的道理。因此,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让学生去接触自然,感受生活,深刻地感悟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美,从而学会表现生活、欣赏生活、运用生活;从挖掘自然生活中特有的资源,进而彰显学生的艺术个性,画出艺术的真情实感。
(三)创设和谐、愉快的学习心境
案例3 在对《春天畅想》一课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的春天:春天万物复苏,景色宜人,充满生机和活力,你们觉得春天美吗?原来以为学生会说“美”,但出乎笔者的意料,有几个学生说“春天‘不美’”。这让笔者感到非常惊讶,就请学生说说他们的看法。学生认为春天经常下雨,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乌云满天,像孩子的脸一样,说变就变。于是,笔者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就这个问题展开广泛讨论。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春雨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但却给万物带来了勃勃生机;春雨也是一种自然美,观看下雨和听淅沥沥的雨声也是一种美;农民播种也需要春雨。在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加深了对春天的理解,也提高了其审美的境界。
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从而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而非拘泥于课本中的标准答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独特见解和不成熟的看法,哪怕学生无意识地把想法说出来,教师都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对学生的一些不合情理的想法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以上事例,也让我们认识到创设一个和谐、宽松、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能给学生带来轻松愉快的学习心境,学生的思维能突破教师预设的条框,更好地生成教学资源,使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大,思维更加活跃,勇于并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改变评价过于单一的状况
案例4 在《凝练的视觉符号――标志》这一课教学时,笔者先利用课件展示了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的标志――中国印,然后请学生说说标志设计的创意过程。接下来,笔者让全班学生每人设计一个班徽,并告诉学生,班徽的构思要注意设计的方法步骤和创意的提炼,要体现标志的凝练、单纯、醒目、新颖、独特、信息传达准确的特征。学生把初稿草图画完后,笔者就从学生作业中整理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班徽作品,张贴在黑板上。于是,师生共同欣赏设计得较好和一般的班徽草稿,笔者首先肯定了学生设计的作品有创意和自己的个性,能用自己的想法去构思班徽,并未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对于那些设计得一般或过于简单的作品,则着重对学生闪光点的挖掘,并指出他们作品设计的亮点所在,尽可能地对他们取得的一些微小进步加以表扬,并耐心地指出需改进的地方。接着,笔者让学生选出自己感兴趣的班徽进行评价,共同参与并评价同学的作品,说出作品的优缺点,互相交流各自的审美感受和体验,确定下一步班徽的艺术美感和创意的表达该如何完善。最后,笔者让同桌同学互相批改作业,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评价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学生的评价要采用多元化综合考评。我们要摒弃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思维成果,更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可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及课堂表现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如上述教师对学生设计班徽的评价就非常注重在激励性、民主化的基础上,把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引入课堂,在师生双重的真诚评价中感受到班徽设计的艺术魅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让学生因评价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五)开设校本课程进入常态化
案例5 我校在课改实施过程中,一贯坚持让每位教师开设一门校本课程。虽说这项内容实施起来难度不小,不过我们各个学科的教师还是按照学校的要求大胆地去尝试,把课程开发当作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看待。各科教师在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下,在近几年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已经走出了困惑,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校本课程进入常态化轨道,形成我校校本课程的特色。例如,我们开设的美术校本课程有《校园人物速写》《校园风景画写生》《校园学生装设计》《纸版画的制作》《国画趣味学堂》《动漫趣味设计》《手绘海报设计》《变废为宝的神奇》《中西方美术鉴赏》,还有利用当地优秀文化遗产的《走进蔡氏古民居的美术课堂》等。针对这些特色课程,我们都制订了相应的课程开发程序、方案、目标、内容、方法、评价,还进行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课程校本化课题的研究。
以上校本课程,是我们实施新课改以来设计并开发的一些课题,以满足学生的教育需要和兴趣需要。每个课题我们都有教学设计、活动实践过程,课后也都有总结反思。活动中,让不同年段的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选择不同的课题。每学期活动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与评价,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让每个参与学习活动的学生交流各自的学习情况,谈谈对课题学习的看法,以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对这门课程有了浓厚的兴趣,收获也挺大的。在校本课程的具体情境中,教师和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单一课程的束缚[3],学生在造型、观察、表现、形象思维、审美鉴赏、合作探究、创新等能力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六)运用数字资源突出教学点
案例6 在开展2014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教学评比活动中,教师们所上的课与其他课有着不同的要求。他们必须先在网上提交“晒课”,其内容包括这节课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课件和教学实录,所用课件必须与网上相关资源链接,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为了充分体现这次优课的特点,笔者上了一堂《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研讨课。课上,笔者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视频,让学生静静感受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领导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震撼场景。然后,笔者把画面转向我国著名画家董希文创作的油画作品《开过大典》,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样,学生对艺术创作源于生活就容易理解。在讲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壁画作品《格尔尼卡》时,笔者就直接通过网络搜索毕加索的人物简介、生平经历、作品风格和艺术成就,就毕加索的人格和作品风格特色与学生进行交流,激起了学生对画家产生一种崇敬感,以及欣赏画家作品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在网上阅读《毕加索和格尔尼卡小镇》的故事,观看德国法西斯炸毁西班牙格尔尼卡小镇的历史照片,从而让学生懂得画家所画的形象与生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就是高于生活。这样,学生也就理解了此画是1937年画家为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而作,也就更能理解画家创作这幅画的灵感来源于生活这个道理。从而这节课也在突出重点中化解了教学的难点。
数字资源是文献信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以数字形式发布、存取、利用的信息资源总和。[4]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用自己设计的教案,在课堂上按照预设的教学思路支配着学生,“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样上课是不符合“晒课”的基本要求的。而在信息资源条件下,设计一堂完整的课是将多媒体素材(课件、动画、音视频等)组织成一节完整的课。多媒体数字资源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扩大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教师就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这次“晒课”,教师通过多媒体数字资源及课件的使用,把生动的历史镜头、历史照片、历史故事情节和画家的人生经历与教学点相融合,与学生充分互动,不仅活化了美术教学内容情境,把难于理解的艺术创作理论变难为易,激活学生思维,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而且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达到创新教学的目的。
三、有效教学案例研究带来的启示
案例研究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种新的尝试。自参与课改以来,我们通过对这种教学案例的研究,的确使自身的教育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这些教学案例的分析也说明,这种教学研究确实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它帮助教师养成良好的教学反思习惯,提升了教师自我反思的能力。教师不仅能将新课程的理念与具体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而且能够更好地运用新课程的理念,去改变陈旧的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静心中反思教育教学的合理性、科学性、新颖性、创造性和前瞻性。把教材用活,把过程盘活,把方法激活,把媒体点活,把思想变活,让教学在不断的反思中更加完善,促使教师有更强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从而使教师在教学中碰撞出教育理念的火花。在忙碌中获得充实,在研究中得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也将越走越宽,并在教育教学上获得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王雅芬,黄小平.案例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02(12):56.[2] 赵国忠.课堂教学新变化[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28.[3] 高晓清.论校本课程的特性[J].教育探索,2002(1):31.[4] 司霞,孙菲菲.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3):80.
第三篇:浅议探索小区统战工作新途径
今年,**市委统战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统战部门有关精神,按照统战政策宣传到最基层,作用发挥到最基层,问题解决落实到最基层的要求,将社区统战工作重心下移,以三洲驿街道柏枝林社区金世纪小区为试点,积极探索小区统战工作新途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找准突破口,构筑小区统战工作组织平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小区内聚集了许多层次高、社会联系广、有专业特长的统战成员,成为新时期开展社区统战工作尤其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重点区域。
⒈着力抓好网络建设。年初,**市委成立了由市委常委、统战部长任组长的小区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市委统战部还明确了一名副部长定期对统战工作进行指导。三洲驿街道办事处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金世纪小区成立了以柏枝林社区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协调小组,建立了市、街道、社区、小区四级统战工作组织构架。社区牵头组织对小区统战对象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建立了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民主党派成员、个体工商经济和党外知识分子联谊(活动)小组,挑选3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担任小区统战工作联络员,挑选2名懂统战理论政策、会做统战工作的热心人士担任社区统战工作指导员。
⒉切实加强小区统战成员队伍建设。在金世纪小区,统战成员共59户,占总户数的38.3%,其中,民主党派成员12户,无党派代表人士1户,党外知识分子14户,少数民族人士4户,台属6户,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3户,个体户及自由职业人员17户,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2户,共76人。我们在小区内建立“党外人士之家”,尽量帮助党外人士解决思想、生活上的实际苦难。建立了统战成员帮扶群众爱心平台,设置党风廉政监督岗、社会治安信息岗、校外教育辅导岗、邻里纠纷信息岗、时事政策宣传岗和助残志愿者服务岗等义务奉献岗位。在小区统战成员中深入开展“六个一”活动,即认领一个公益岗位;为小区建设出一个点子;为社区发展办一件实事;参加一次小区公益活动;发起或组织一次社区活动;参加一次为民服务咨询(法律咨询、科普咨询)活动。活动中先后有12名统战成员认领了公益岗位,为小区建设出金点子18个,43人次参加小区公益活动,8人次在小区举办了防震知识和养生知识讲座。今年小区涌现出一批“公益之星”、“慈善之星”,如非公经济人士**捐款6000元,疏通小区下水管道;民盟盟员、市二中教师**免费教授3名家庭困难子女学习绘画。
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学习宣传制度,由小区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小组每季度组织一次统战理论政策宣传学习活动,适时举办学习座谈,研讨、交流工作经验。实施情况通报、反馈机制,小区统战工作指导员定期向统战成员通报小区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情况,为他们知情出力创造条件;联络员每月向小区统战工作协调小组汇报一次小区统战工作动态、各界人士反映的社情民意以及各界人士发挥积极作用的典型事例;小区统战工作协调小组、各联谊会(小组)每季度向街道社区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汇报一次统战成员的思想等信息,领导小组和协调小组要及时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搞好反馈。街道、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协调作用,主动为统战成员搞好服务,重点突出解困、维权、法律等服务内容,主动为其排忧解难,充分发挥有专长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作用,引导他们为社区建设贡献聪明才智,形成双向服务机制。在统战成员中推行服务社会的激励机制,重奖招商引资工作有功人员,对服务社区的积极分子,在年终统战工作总结大会上进行表彰,在电视台、报刊杂志上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社区定期向统战成员所在工作单位通报他们服务社区的工作情况,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小区统战成员的积极性。
二、选准主战场,构筑小区统战工作服务平台
我们坚持以服务为先导,以服务促管理,以服务见成效,打开了高档小区开展统战工作的局面。
⒈加强小区服务阵地建设。为落实好统战成员的活动阵地,我们与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协商,专门安排一间办公室作为小区统战。我们以市委开展的“三联三创”活动为契机,上门联系做好与小区毗邻的市人事局党组的工作,由市人事局定期免费提供会议室、活动室给小区统战成员联谊会(小组)使用,开展活动。在社区的组织和引导下,小区设立了活动室、室内外健身场所,形成了以医疗卫生、法律咨询、家政维修、租赁中介等为重点的多个服务项目,实现了统战成员基本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⒉关心统战成员的实际困难。对统战对象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小区统战工作协调小组做到有难必帮,有困必解。如台属**的爱人**患了膀胱癌,我们得知后马上上门进行慰问。当了解到他们两口子下岗,孩子又要读书,加之又患上了严重疾病的情况后,社区干部非常同情,立刻向有关部门反映,积极的为他爱人申请到
第四篇:探索巡察监督新途径
探索巡察监督新途径
根据任务不同灵活确定被巡察对象、人员分组、工作方式、步骤要求等,努力使巡察“点准穴位”、取得实效。
近年来,遂宁市船山区紧密结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重点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前移监督关口,开展纪检监察机关巡察工作,探索出了“四个一”巡察监督新途径,有力促进了党风政风持续好转。
一月一主题,“菜单式”推进。每年初,巡察领导小组认真分析研究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反腐倡廉建设的主要任务、监督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及信访举报热点问题,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及纪检监察机关承担的监督任务,将维护政治纪律的情况、规范权力运行的情况、政策实施执行的情况、廉政建设的情况、遵守组织人事纪律的情况作为重点,精心编制全年巡察“菜单”,每月确定一项重点任务,以日常巡察和专项巡察方式,对“一件事、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工程项目、一笔专项经费”等,进行“小队伍、多批次、高频率”的机动式巡察,着力了解和掌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思想、工作、作风,特别是勤政廉政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确保聚焦中心“不发散”、监督执纪“不跑偏”。巡察工作开展以来,先后部署机关作风纪律、“八项规定”贯彻落实情况、“三公”经费支出、公务车辆管理使用、农村“三资”规范化管理等专项检查18次,开展日常监督检查40余次,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
一次一授权。三个“不固定”。巡察工作由区纪委组织实施,区纪委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反腐败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任成员。每次巡察前,按照任务需求,由领导小组临时组建巡察组,明确具体的任务分工,一次一授权、一次一调整,巡察结束任务即告终结。巡察组长由区纪委常委担任,成员以组织选、群众推、单位荐等方式,从全区纪检监察干部及反腐败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的业务骨干中临时抽调,一般由5人组成。巡察实行组长负责制,主要职责是收集发现问题,不负责具体问题的处理和回复,对被巡察单位的工作及发现的问题不作个人表态,不干预被巡察单位正常工作。巡察采取临时通知人员和随机确定巡察对象、工作任务等方式,确保“人员不固定,任务不固定,时间不固定”,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干扰,确保巡察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一次一方案,“点穴式”巡察。巡察领导小组每月按照计划及时出台当月专项巡察实施方案,根据任务不同灵活确定被巡察对象、人员分组、工作方式、步骤要求等,努力使巡察“点准穴位”、取得实效。巡察实施方案明确后,区巡察办及时对参与巡察人员进行动员培训,明确任务、强调纪律,并向各巡察组组长移交被巡察单位信访反映等有关资料,让巡察组带着问题巡察。
一事一处置,问题不积压。巡察组在每次巡察结束3日内必须向区巡察办报书面报告,反馈了解到的情况和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区巡察领导小组按照问题不查清不放过,处理不到位不放过,整改不落实不放过的要求,及时汇总分析情况,分类处置各类问题线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教育、限期整改;涉嫌?`纪方面问题线索及时移交区纪委纪检室调查核实;涉及其它职能部门的事项,及时转交相关部门办理;涉及全局性、政策性的重大问题,专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处理。同时坚持“一次一通报”制度,对问题公开曝光、点名批评,强化警示震慑,确保巡察成果运用的最大化。两年来,全区巡察反馈问题300余个,发出整改通知书44份,诫勉谈话、组织处理22人,通报反馈巡察情况10次;转案件线索10件,纪律处分10名。
第五篇: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新途径
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新途径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油田公司大政方针为指导,以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为主题,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拓展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新载体。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迎接挑战、克服困难,不断创造新辉煌的有力法宝。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新方法
一、抓住核心和关键,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硬”
(1)建设好班子。各级领导干部围绕加快发展为主题,坚持一手抓思想政治工作,一手抓发展,既重视解决好职工群众关心的各种实际问题,又注重解决涉及发展的长远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建立了厂、矿、基层队三级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责任制,完善了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制度、联系员工群众制度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领导共同负责的领导机制,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到各级领导职责范围,纳入到企业管理之中,形成了政工干部抓思想政治工作从抓企业生产经营、行政管理入手,行政领导干部抓生产经营从抓思想政治工作入手的共融机制,建立了优秀员工、优秀班站、优秀井区(队)、“四好”班子层级递进式考评体系,推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2)创建好机制。把质量体系管理的基本原理运用到思想政治
工作领域,形成了以管理职责、人员和党的建设、参与决策、领导班子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等要素为主要思想工作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思想政治工作“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什么时候做、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积极探索建立通畅、规范的员工群众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机制,形成了《党组织及党员个人定期征求意见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等多项制度,构建了“厂长接待日”、“党委书记信箱”、厂情发布会、季度团组长联席会、员工代表大会等多形式干部与员工群众面对面接触、心对心交流的沟通渠道;探索形成了“党群工作目标一体化”模式,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员工群众广泛参与的多层次、一体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3)培育好队伍。深入开展以“争创模范党支部、争创党员模范岗—目标,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和带动作用,党员素质评议、带动效果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双创双带双评”活动;坚持“建区创岗”,推行党支部、党员“双目标”管理;开展“党支部晋等达标”、“争先创优”、“党员奉献”、“党员联带”、“党员挂牌”和“党员人人有一手,党员个个有绝活”活动;持续对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观念教育,激励党员干部以“向上级负责、向职工负责、向自己负责”为准则,不断提高服务基层、服务一线、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通过开展“质”态和“量”态相结合的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使党员干部的“旗帜”作用越来越明显,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引导和教育并举,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活”
面对快速发展的形势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我厂针对新形势,适应新变化,创新方法、丰富内容,教育、引导员工树立强烈的使命意识、发展意识和忠诚企业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使思想政治工作由传统的说教变得更为“活泼”,从而与员工产生共鸣。
(1)全面发展凝聚人。厂部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满足员工的物质生活需要,注重员工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选树员工代表、实现厂务公开、鼓励员工积极参政、议政,发挥员工在企业主人翁的作用;通过建立竞聘制度、干部动态管理机制、干部交流机制等,把知识储备和实践磨练作为年轻干部成长的途径,对中层干部坚持“量化考核、动态管理、量才使用”的原则,为他们提供了公平竞争、发挥才能的平台。
(2)加强教育提高人。开展忠诚度教育、典型引导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了员工的思想认识水平;建立完善了厂部—作业区(大队)—井区—班站的三级培训管理体系,形成了以员工培训中心为主要依托的现场实践、帮带对子、技术交流、网络培训、专家讲座、送外交流等递进培训模式,使员工的业务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3)搭建载体带动人。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模范和中层领导干部的带动作用,实行层级带、就近带、先进带、承包带,提高了员工思想水平、业务能力、规范了行为,增强了责任感。
(4)严格考核促进人。建立岗位责任考核制度,实行末位淘汰,每半年进行一次基础工作检查和考核评比,增强了员工的忧患意识,提高了员工学技术、钻业务的自觉性。
(5)创建机制培养人。把员工的日常管理、层级培训、绩效考核、基本素质评价、培训使用融为一体,与用人机制、培养政策、员工薪酬考核等激励机制相结合,拉动了员工素质的快速提升,使技术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更加规范、科学、合理,加快技术型员工队伍的培养。通过员工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全厂干部员工的思想认识水平、业务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团队意识进一步增强,形成了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抱团打天下的新的队伍面貌。
三、关爱与尊重同行,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准”
积极营造“人人为企业、企业为人人”的文化氛围,“给员工一个好技能,让员工有一个好身体,为员工创建一个好环境,让员工拥有一份好心情”是我厂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集中体现。
(1)温暖送到心坎上。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和征求员工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领导干部与困难员工联系制度、员工互助补充保险基金和温暖工程基金“双基”保障制度等,给包括退休人员在内的全体员工建立大病互助基金,保证了困难员工家庭安居乐业,尽最大努力为员工创造舒适的工作、生活、学习环境,使员工的情趣受到陶冶,志向得到升华,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工作中,有力地助推了原有上产。
(2)关爱暖到心窝里。三年来,我厂共开展节日慰问、“送真情,鼓士气,促上产”慰问、“心连心、鼓干劲、促发展”“凝心聚力”主题活动等各种大型慰问活动,同时,注重做好对员工生活、健康、家庭的关爱,做到慰问岗位员工到位、慰问住院员工到位、慰问困难员工
到位、上产鼓劲慰问到位、慰问员工遗属到位。
(3)困难解决在最需处。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把下访调研作为服务一线、帮助工作,聚人心、促人气、保人心的一件大事来抓,开展“一人一事一访谈”,把定期下访变为经常性下访解决问题,在救助困难员工方面,落实“五项救助”,实施“五个必访”。
(4)保障落到需求上。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每年定期为全厂广大干部员工进行全面的身体普查,并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实施健康跟踪管理;持续改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带薪休假等政策;通过制度建“家”、扶持建“家”等,形成了“团队坚强有力,工作高效有序,生活丰富多彩,人人心情舒畅”的和谐工作局面。
四、渗透与教化并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实”
近年来,我厂整合了党政工团组织力量,通过全方位、多渠道、分层次地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了同频共振的工作氛围和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领导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全员参与互动的“大政工”运行机制。
(1)宣传引导鼓干劲。利用网络、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介,突出宣传我厂重大工程、重大活动、重大项目、重大典型,多点多侧面挖掘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发展成果和经验,讴歌一线员工风采,扩大企业的影响力;使发展形势、奋斗目标深入人心,激发工作责任感和荣誉感,增强归属感,自觉地在思想上和行为上,维护企业的形象,弘扬企业的理念。
(2)文化培育添活力。坚持把建设特色的企业文化,作为新时
期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作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为持续有效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用核心理念引导员工,以“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发扬大庆精神,培育形成了“只要用心,就能做好”的团队精神,并通过媒体传播、典型引导、活动熏陶等方式,将文化理念深深根植于员工的心灵,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
(3)主题教育出实招。持之以恒地开展“形势、目标、任务、责任”主题教育,即开展“采七发展我发展”、“我为采七发展献一计”、“我与采七同奋进”、“我的岗位我负责”“我为技术引领发展献一策”、“我为上产活动支一招”等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干部员工统一思想、认清面临的新形势,明确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自觉增强企业发展所赋予的责任感,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员工的内在潜力和创造性。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将各方面优势凝聚起来,形成整体合力,才能增强其渗透力、影响力和凝聚力。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四点,即把出发点放在发挥吸引、教育、导向、凝聚、激励作用上,积极营造“团队坚强有力,工作高效快捷,生活丰富多彩,人人心情舒畅”的氛围;把着眼点放在解决思想问题,规范行为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把着力点放在与生产经营渗透、融合和服务上,实现与生产经营工作同心、同源、同力,同步;把落脚点放在以人为本,激发员工潜能,维护员工权益,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同步发展上,进一步提升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