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偏城中心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发展三年规划
偏城中心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发展三年规划
(2008 年一2010 年)
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应用带动师资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充分发挥各种网络的优势,真正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整体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意义与作用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没有教育的信息化就不可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使受教育者的学习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改变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保障了学生接受教育的平等性。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要求学生不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更注重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讨论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中,学生实现知识的探索,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创造、表现的能力,即信息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校与全县优秀学校特别是县城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还相当落后,在硬件配置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方面,我们都远远达不到教育发展的需要。可以说强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大面积、快速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摆在我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三、现状分析
1、基本情况
目前,我在校学生5174名,教师139名,我校有卫星收视点16个,光盘播放点2个,电脑80台,DVD、VCD共16台,师机比为64:1。2004 年我乡四所学校实施了李嘉诚远程教育项目工程。2005 年底,我乡16所学校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现模式二教学,初步具备了现代化教学规模。通过各类信息技术培训,目前基本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力的教师达 40 %以上,20 %以上的教师能真正操作应用,有不少教师能自己制作课件,并在县、市各类比赛中获奖。
2、整体效益一是有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学校管理员从卫星教育平台、教育网站下载有关新课改的信息资源,学校教师充分发挥 DVD 播放点优势,利用教研活动、教师会议等,播放有关新课程改革专家讲座和新课程改革优秀课例,采取分散学习、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教师全面理解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精髓。二是教师的教学行为正在改进。通过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大多数教师基本掌握了简单的计算机应用知识,“教材是课程学习唯一资源”的传统教学观念有效打破,教学方式不断优化,教学视野正在拓宽。三是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现代远程教育使知识面比较狭窄的农村学生看到了外面广阔的世界,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生活,激活了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四是课堂教学的容量大大增强,速度加快,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一节课、一个知识点在同一时间里学生可以同时享受两位老师的讲授与辅导,学生在课堂上活动的时间多
了,交流的时间多了,练习量增多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3、存在的问题
(1)、少数教师还没有形成使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的理念,有些教师还是为了完任务而盲目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没有真正发挥出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强大作用,教师操作、应用技术水平较低,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教师,应用更加吃力,主动性不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没有很好整合。
(2)、一些教师认识不到位,在准备应用多媒体教学时存在两种误区。一种是片面追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设计课件时盲目使用动画,而忽视了其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学好知识服务的宗旨,结果给学生学习新知形成干扰,产生负面影响。另一种是把整节课的所有内容都搬上屏幕,以计算机完全代替教师,设备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3)、部分教师对模式一的教学仍停留在“放”光盘上,用电视中的教师完全替代自己,不能根据教学内容对光盘进行筛选重组,合理使用,教学过程中,电视中的教师与学生、教室中的教师与学生四者之间不能形成有效互动。
(4)、“三多”和“三少”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三种模式”的课年轻教师上的多,老年教师上的少,男教师上的多,女教师上的少,主课上的多,音乐、美术等学科上的少。
(5)、由于我乡各校远程教育管理员是兼职的,平时授课任务重,有时受时间上的限制,不能及时做好远程教育资源下载、筛选、分类、存储工作,学校资源库建设不够完善,档案零乱或不健全,查找资源费时且不方便,不能及时有效为师生和教学服务。
(6)、学校教研氛围不浓,远程教育校本培训落实不到位,教师各自为战,缺少必要的探讨、引领与合作,对资源应用比较茫然或漠然。
(7)、部分教师不能积极主动使用信息技术设备和优质资源进行教学,仍用传统方法教学,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发展目标
1、以深入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活动为重点。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管理、设备运行和维护保障机制,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在抓普及教学光盘的基础上,努力搞好拓展应用,积极发挥中心小学对周边学校的辐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模式二学校,利用卫星资源的优势,将接收下来的优秀教学节目刻录成光盘,给模式一的项目学校使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研究,积极探索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提高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在用好管好现有的教学光盘和远程教育资源基础上,不断充实和提供丰富的学校教育资源;建立完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评估体系,加强评估检查,解决应用工作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
2、以学生信息科技教育为抓手。以信息素养的形成为主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以加强师资教育信息化培训为切入。通过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确保全体教师能够熟悉教育技术工具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方法,掌握教育技术、教学设计,将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与信息技术结合,建立让学生自主、创造性学习的环境,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水平。
4、以资源库建设为保障。资源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难点,必须把它摆在突出位置。在资源建设上以引进、购买、自制等渠道不断充实教育资源库内容。重点要加快各学科教学资源和多媒体课件素材库的建设,为教师网上备课和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教改科研提供条件。
5、以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为方向。在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中,提倡人人参与、重在实践。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的中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求教师都要参与到这一实践中去,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活动。
五、发展规划
(一)、2008 年、硬件设施建设:
(1)小学光盘播放点(模式一)中心小学班班通达 100 %,人人会上光盘课;(2)卫星收视点利用率达 100%;
(3)偏城中心小学建成电子备课室,组建学校区域网络,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这一优势,利用天网、地网的优质资源备课上课,把学校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4)我乡65%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授课,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事教学活动纳入年终考核,作为今后评优选先、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师资培训:由县师资培训中心负责,统一组织全校教师全部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协调全乡小学骨干教师参加区、市、县级信息技术培训。、教学教研活动:上半年,抢抓“两基”迎国检机遇,进一步规范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程序、工作标准、考核激励办法等,完善“一表三册二簿”(设备教室专用课表、资源登记册、设备使用登记册、为农服务和党员教育签到册、收看记录簿、信息反馈簿),每套设备每周教学应用不得少于 20 节;每周开展一次德育活动;平均每月开展两次为农服务活动。做到“三个纳入”,即:将远程教育教学应用纳入课程表,提高使用率;将远程教育纳入教师培训、校本教研和课程改革计划;将远程教育纳入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发挥远程教育在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下半年、深入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应用活动和信息化教育活动。一是学校利用校本教研和联片教研的形式,组织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对“远程教育与学科整合”进行研究,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以信息化教育教学为主的教研活动,一线教师要做到备好一篇教案,制好一个课件,上好一节公开课,写好一篇应用经验文章,切实提高远教资源利用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是加强资源档案建设,做好远教资源的接收、浏览、整理存档,收集、开发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学校资源库;组织开展远程教育“二种模式”的示范课观摩、学科、教研等活动,探讨二种模式教学应用:三是落实“一机三用”(上课学生用,课余教师用,晚上和节假日农民用)的要求,在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为“三农”服务,把农村中小学建成当地的信息中心和文化技术传播中心;四是开展全
县性远程教育优质课件、课例、教案、说课稿、论文及远程教育优秀教师评选活动,学科教师参与率达10%以上,获奖率达5%,特别优秀的,积极向上推荐,争取发表或表彰。
(二)、2009 年、硬件设施建设:
(1)小学光盘播放点(模式一)中心小学班班通达 100 %,人人会上光盘课;(2)卫星收视点利用率达 100 %;
(3)我校建成 1 个多媒体教室,并且为小部分学校学科骨干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引领其它教师逐渐会使用多媒体教学;
(4)我乡力争建两个计算机教室;
(5)我校80%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授课,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事教学活动纳入年终考核,作为今后评优选先、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师资培训:由县师资培训中心负责,统一组织学校教师通过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协调组织学校骨干教师参加区、市级及外省市信息技术培训。、教学教研活动:在 2008 年开展远程教育优质资源应用的基础上,继续开展资源应用的普及和提高,使农村中小学形成教育信息化的教学和教研环境,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多元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和新型教学方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全面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开展远程教育优质资源教学和研究,争取我县校本培训和教学研究达到市级先进水平。通过远程教育优质资源应用活动,在全县中小学开展评比远程教育应用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活动,开展各类竞赛活动。
(三)、2 010 年:
1、硬件设施建设
(1)小学光盘播放点(模式一)班班通能力达 100%;
(2)卫星收视点利用率达 100%;
(3)我乡骨干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师资培训:中小学教师全部通过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协调组织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区、市级及外省市信息技术培训。、教学教研活动:评选认定现代远程教育区、市、县三级示范学校,每学期初,学校制定出高层次的现代远程教育校本培训和教研计划,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及现代教育技术优势,进行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题研究,结合中小学课程要求,定期在示范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应用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观摩交流,以点带面,带动当地教学向更高层次,力争使我校信息化教学走在全乡前列。通过远程教育优质资源应用及现代化教学活动,表现特别突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予以笔记本电脑和电子备课室装配表彰奖励。
六、保障措施、设立领导机构。为了保障信息技术教育三年规划的顺利实施,偏城中心小学决定
成立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白俊,副组长:杨富刚、白忠林、梁瑞勤组员:王亮、马维林。聘请中心学校工程技术人员程学文为指导,并监督规划分步实施。、规范管理制度,制定学校 《 信息技术教育三年规划 》,明确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重点,依靠各级力量,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资金投入
(1)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认真实施农村中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二期项目;
(2)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尤其是各帮扶单位、支教单位的的帮助,力争完成硬件设备建设;
(3)学校、教师自筹资金。
偏城中心小学远程教育管理员
2008年1月
第二篇: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三年规划(xiexiebang推荐)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三年规划
湖南省祁阳县文明铺镇中心学校
现代教育技术,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制高点,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为了进一步贯彻国家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启动和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提高我校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我校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信息技术教育工作部署,结合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实际,制定我校现代教育技术三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应从学校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以网络及信息化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
统筹规划,科学设计,注重实效,分步实施,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我校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了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在未来的三年中,全面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指示,加快学校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我们将按照教育局的要求,本着充实、完善、提高的原则,三年内做好以下工作:
1、基本建设:
学校将完善校园网络,使网络出口带宽达到10M以上;丰富学校网站内容,使其具有学校特色;教师专用计算机达到人手一机,并且保证信息技术课每生一机,进一步完善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的网络教室;班班实现多媒体联网,电子白板教学。校办室配齐现代化办公设备(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笔记本电脑、彩色喷墨打印机、速印机)。并不断更新和扩充;及时自制教学软件和资料,建设具有本校特色教学资源库,各学科全面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库的资源进行教学,使学校的信息资源使用效果达到最佳。
附表
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设施一览表
信息化环境设施 间数 主要设施
校园计算机中心 1服务器1台
广播通讯中心1功放1台
调音台1台
电脑1台
有线话筒 1 套
DVD2 台
计算机网络教室 1(每人一机)计算机 51台
多媒体教室7计算机 7台
电子白板 7 台
数字化资源编辑室 1 计算机1 台
教师办公自动化 每人1机
计算机总数51台
2、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目标
充实信息技术学科专职教师队伍,配备经过专业认证的网管和信息安全专职人员。
通过各种培训手段,增强学科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及应用的能力,90%以上的教师能够做到有效进行多媒体教学和学科整合;90%以上的教师能制作课件;逐步实现教师的所有备课(含教案、课件资源等)电子化。学校领导要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全部使用信息技术管理教育教学工作,能借助信息技术决策、管理学校。
附表:
全校教师信息素养能力一览表
信息素养项目人数占全校教师人数的%
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操作能力18人100%
能在他人帮助下开发教学资源
(编制课件、网页等)18人100%
能独立开发各类教学资源
(编制课件或专题网站)18人100%
能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整合”教学18人100%
能承担信息技术课程教学2人11%
能承担校园网中心管理工作2人11%
3、网络建设目标
在未来的三年内,校园网络建设主要围绕校园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三大目标进行,把校园信息化建设作为基础性的工程,把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把培养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依托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在现有的基础上加紧工作,使我校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附表
教师开发与课文配套的课件或网页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自然 音乐 美术 研究性学习其它 合计 数量 14个 18个 8个 10个 4个 2个2个5个 63个
(一)、校园网络环境建设目标
继续加强网络环境建设,学校信息中心在进行网络建设的同时,逐步将工作重心移向资源建设,继续办好网站,争取网页信息量每年大幅递增,并努力办出特色,反映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成就,成为学校系列网站中有一定知名度的网站,继续保持其较高的访问量。
(二)、资源建设目标
积极开发、推广、应用各种经过审定的、优秀的音像电子教材。根据课题的进行和教学改革实验的需要,设计、编制一批具有特色、使用效果显著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料。音像电子教材要靠“引进与自制相结合”的办法,长期积累,逐步经过汇编、加工、整合而形成一个实用、适用的音像电子教材资源库。重视素材库、资源库的建设,收集整理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数字化资料,并加以修改,编撰各种电子化、数字化资料。
(三)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提高教职工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保证。信息技术是发展迅速的新兴技能,学校要强化基本功练习,深入开展基本功训练和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培训,教师全部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能够熟练地学会上网查阅、下载资料,制作网页、课件。
一般任课教师培训目标:一年内,对全校干部及教师进行一轮信息技术理论和基本使用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学校所有干部和教师学会上网获取信息,通过网络完成有关教育教学与学校管理工作;全校100%的教师要求达到会使用课件上课,会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和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继续将应用信息技术能力作为衡量教师的任职条件,要求
100%的教师能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能独立制作用于课堂教学的课件。
网络管理人员培训目标:再培训1至2名专业网管理人员,使其能更好胜任本职工作,能确保网络正常运行,三年后,逐步形成一支有层次有实践能力且较稳定的学校网络管理员队伍。
(四)课题实验目标
结合专题研究,开展教学改革实验。要把前面几项任务都落实在教学改革上,推动教与学的改革。切实搞好教学设计,在原有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模式探索和试验,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益,并注意作好教学评价工作,认真总结经验。大力推进信息技术进入日常教学,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三年内完成我校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的研究工作,力争取得较好效果。
三、主要措施
1、加大投入,搞好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备各种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设施, 使学校具有较高层次的信息技术硬件环境,为学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合理配置、有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全面提升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2、积极组织好对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将采取外出学习和校内培训相结合的措施,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将利用晚自习时间对没, 有授课任务的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培训。培训内容为WORD文字处理软件、POWERPOINT幻灯片演示、FLASH动画制作、电子白板的操作技巧等。达到100%的教师能独立制作课件,并能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形成一支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教师队伍。
3、认真开设信息技术课,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课堂教学研究。上好信息技术课;积极组织各科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研讨,号召老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课件制作和教学设计竞赛活动,并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评优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4、认真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的研究工作。
学校将成立由学校领导和学科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课题研究小组,认真做好课题的申报、论证、立项、评价及资料管理等工作,挑选科研意识强、工作踏实肯干、善于总结的中青年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课题负责人将定期对实验教师进行有关课题研究知识的培训,承担实验任务的骨干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现代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和方法,并将这些知识方法运用到平时的教育科研实践中,从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使各项实验能够扎实有效地进行并力争取得丰硕的成果。
附表
教师开发各科专题学习网站一览表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自然 音乐 品德 研究性学习其它 合计 数量 3个 2个 2个 4个 1个 2个3个2个 19个
四、措施保障
1、加强领导:学校成立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并制订规划,明确每学年的工作目标与要求。
2、加强管理:成立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信息中心,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规范管理。
3、加快建设:争取上级支持,投入必要的财力、物力,按照学校规划,统一部署,添置设备,加快建设校园网,增加现代教育设施的添置,完善资料库建设等。
4、加强培训: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各种层次的全员培训,以适应信息技术
飞速发展的形势。
5、加强研究:教导处和信息中心要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课堂的研究,加强对自制课件的指导,要研究基于网络技术的学习模式,促进学校教科研水平的提高。
6、加强教育:在普及信息教育技术的同时,加强对师生进行网络道德的教育,兴利除弊,克服网络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之,在未来三年中,我们将使学校的现代教育工作有目标,发展有方向,继续为实现办学条件现代化、学校管理科学化、教师队伍专业化、教育质量优质化的目标而不断努力。
文明铺镇中心学校
2008年9月
第三篇:博乐市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三年规划[定稿]
博乐市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三年规划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发展步伐,切实提高远程教育设备的使用率,增强远程教育的实效性,完善远程教育工作制度,拓宽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渠道,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结合我市实际,坚持“总体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创新制度、培育典型,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提升能力,推进我市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广泛应用,把远程教育学科资源应用作为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和推进“双语”教学及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按照“总体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做到“四进四不漏”,(信息技术与优质资源进管理、进计划、进教案、进课堂,不漏学校、不漏班级、不漏教师、不漏学生),每校每周不少于20课时,教师应用面不低于60%。形成“光盘播放校校通、卫星收视人人会、网络教室科科用”的三种模式普遍应用、娴熟应用的局面。从2009年起,深入扎实地实施远程教育应用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第一年(2009年),典型示范年。着力推动远程教育的普遍应用,精心选树和培育一批各类应用典型学校和教师;第二年(2010年),主动应用年。充分发挥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主动应用、有效应用的生动局面; 1 第三年(2011年),应用研究年。在应用中研究,在研究中应用,努力创建低成本、可持续的应用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
(二)主要任务
通过三年努力,确保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选树3-5个远程教育应用示范学校,发挥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全市应用工作的深入开展。
2、精心打造覆盖初中、小学全部学科的40节精品课(其中10节“双语”教学精品课)和50个课改和“双语”教学精品教案。
3、培养50名应用典型骨干教师和50名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能手,在课题研究、资源建设、网络建设、城乡教育交流等方面发挥专家引领作用。
4、通过整合、征集、购买等有效手段,建设满足我市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及时推荐配发到各中小学校,服务和满足应用工作的需要。
5、构建网络资源共享机制,搭建城乡教育交流平台,形成城乡教育互动机制。到2011年使全市所有中学和95%以上的农村中心小学接入市教育信息网,形成全市教育系统网络联通,提高应用效率。
6、积极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全员培训工作,2009年底,完成新增教师的初级培训和45岁以下教师的应用能力的培训;90%以上的市教育局管理人员、全市各中小学书记、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研主任、教研组长接受新理念、新技术的培训;2010年底,使60%以上的教师达到“中级程度”,力争10%的教师达到“高级程度”,95%以上的教育管理人员接受新理念、新技术的培训;2011年底,使80%的教师达到“中级程度”,其中20%的教师达到“高级程度”,100%的教育管理人员接受新理念、新技术的培训。通过各种培训,使全市教师都能熟练使用相应模式设备和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并形成经验互相交流。
7、加强课题研究和成果评选工作,多出能够有效指导应用实践的突破性成果,实现对一线教学应用工作的专业引领。
9、制定完善学校应用工作考核措施和评估办法,将远程教育的应用、管理和使用纳入教育系统党政目标考核、教师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实行专项考核考评,形成长效机制,促进应用工作。
三、推进计划
1、2009年远程教育应用工作计划
选出典型,总结经验,带动全体。重点落实“四进四不漏”,强力推动普遍应用。
(1)进一步提高教育行政主管人员、中小学校领导和教师对远程教育的认识,认真研究解决目前应用上存在的轻日常教学应用和一些学校校长、教师怕麻烦,搞传统教学驾轻就熟等认识不到位问题。
(2)抓好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应用水平。坚持分级管理、全员参与、分层培训的原则,利用暑假时间全市培训学科骨干教师100人,在此基础上由各中小学校组织教师进行校级全员培训。
(3)切实抓好设备应用,保证远程教育设备应用率每周在20课时以上,60%以上的教师每周应用媒体资源上课至少一次,备写资源整合教案至少一节,每学期撰写资源应用研究论文一篇。建立统一规范的专用课表、教育资源登记册和教学应用登记册,扎实开展教育教学应用工作,切实做到上课时学生用,课余时间教师用,充分发挥“一室多能”(计算机教室作为教师备课室、学生的电子阅览室、绿色网吧等),不断提高使用效益。
(4)大力开展精品应用和精品课改教案竞赛,层层选拔参加“全市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大赛”等活动,以竞赛活动促进应用工作的开展。
(5)进一步完善远程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完成远程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按照“专、兼”结合的办法,依托电 3 教系统形成教育局、学校组成的技术服务队伍,练就快速反应能力,缩短服务周期,实现设备问题“随报随修,保障应用”,做到“软件故障不过夜,硬件故障不跨周”,提高应用服务和技术保障能力。
(6)加强示范学校建设。市区、乡镇学校5所示范学校,每校树立1-3名典型教师,推出5-10节典型课例。在全市范围开展远程教育教学应用示范校创建活动,选树出5所远程教育应用示范校、5名应用典型教师、10名资源应用能手、20个典型示范课例和精品教案。
(7)总结经验,宣传推广。全市组织开展一次带有示范作用的应用现场会,进行观摩教学、大会交流、应用资源展示,开展“典型引领”活动,推出新典型,交流新经验,推动应用工作不断深化和提升。
(9)开展远程教育设备管理、资源应用、教研教改情况的检查、考核和评估,在全市进行通报,对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应用不力,造成设施设备闲臵的学校追究学校领导的责任。2、2010年远程教育应用工作计划
宣传推广典型,普及应用成果,倡导主动应用。重点推进各年级、各学科深度应用。
(1)抓好学科教师应用培训工作。
(2)大力倡导教师主动应用三种模式的设备和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加大宣传和表彰力度,推进主动应用的大面积开展。
(3)分层次开展年级组、校级、市级课堂教学应用大赛,举办“全市中小学新课程资源应用与学科整合展示交流会”和“全市中小学校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现场赛课、说课比赛、精品课例评选”等活动,以活动促进主动应用工作的开展。
(4)逐步构建符合我市实际的全系列学科教学资源库,开展资源应用研究,指导学校对校本资源的加工、整理和推荐应用工作,提高资源应用效率。
4(5)在全市范围评选第二批5-10所全市远程教育应用工作示范校。选树出15名应用典型教师、15名资源应用能手、30个典型示范课例和精品教案。
(6)督促学校建立完善全员应用的考核评估办法。3、2011年应用工作计划
总结经验,创新应用模式,推进学科整合。重点是开展研究型应用活动,收集整理推出优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建立长效机制。
(1)举办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研究专项培训。
(2)继续分层次开展年级组、校级、市级课堂教学创新型应用竞赛,“全市中小学校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现场赛课、说课比赛、精品课例评选”等活动,以活动促进主动应用工作的开展。
(3)收集整理在应用工作中探索形成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能、新方案,包括基于“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条件下的应用性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方案、教育教学研究、课堂教学范例(光盘)、多媒体教学课件、课题研究学术报告等,形成校本研训的成功经验,并汇集成册,形成有价值的远程教育成果。
(4)建成依托教育网络为全市学校服务的网络版全系列学科教学资源库,在学校之间形成教学资源共享机制。
(5)将全市所有中小学创建成为远程教育应用工作示范校。继续评选25名应用典型教师、25名资源应用能手、30个典型示范课例和精品教案。
(6)召开不同层次的三年计划实施总结表彰大会,激励先进,总结得失,为下一步抓好远程教育工作铺路奠基。
四、保障机制和措施
(一)健全组织保障。
成立博乐市中小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三年规划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科学策划,制定总体规划和目标。分解责任,健全制度,5 进一步完善由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教研中心、教育工会、教育办、人事办、经费保障办、勤工办等相配合的远程教育应用工作管理体系。
(二)落实经费保障。
每年各校从生均公用经费中划拨部分经费用于远程教育工程的投入、使用、管理、维护。确保经费到位,使用到位,千方百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深化全员培训,以培训带动应用。
坚持分层次举办校长、教研人员、技术人员和教师培训班。市里主要抓不同范围的培训者和应用骨干培训,学校负责全员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每年寒暑假至少5天培训,由学校组织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校本培训由学校按照各校校本培训三年规划进程具体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工程设备和资源应用培训要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内容,完成各类培训都要紧密结合教学实践和工作实践,主要采用参与式的方法,做到任务驱动,研训一体。教师培训尤其要注意广泛开展应用问题研讨与集体备课。各类集中培训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有健全的考核评价制度。集中培训的考核评价结果应载入受训者的业务档案,并与其绩效考核等次挂钩。
(四)广泛开展活动,以活动促进应用。
一是认真做好 “中小学新课程资源应用与学科整合展示交流会”及“中小学资源应用现场赛课、说课”等活动;
二是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电脑作品制作竞赛活动,在教师中开展远教应用精品课程评选活动;
三是广泛开展送教下乡、校际交流、精品课程巡展以及多种形式的网上研讨交流活动;
四是每年召开一次全市远程教育应用工作现场会,推出新典型,交流新经验,推动应用工作不断深化和提升。
(五)提高优质资源的利用率。
要切实加强对资源建设的规划、协调和推广应用工作,提高资源建设质量,减少低效和无效投入,尽力提高优质资源的利用率。
一是要定期组织教师、学生收看《示范课》、《同步课堂实录》等教学节目(每周至少3节),并认真组织交流、讨论活动,做到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二是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加强“双语”、英语等学科教学,全面提升双语教学水平、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情景对话能力。
三是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远程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优质资源的利用率。
在摸清资源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组织学校教师、教科研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对购买、下载、自主开发的媒体素材进行全面收集和整理,分类编目,形成学校的资源库。以突破课程教学、学生活动及学校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为着力点,积极开发和集成各种急需资源,包括下载、转化天网地网的优质资源,搜集、整理、转换相关优秀文本资源,有计划地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资源、地方资源等。要协调关系,做好各类教育教学资源的链接和整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互动共享的资源体系。
(六)推进应用研究。
加强与各级教科研人员、电教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教师的密切合作。组建远教QQ群,让电教、教研、督导、中小学校的技术人员、骨干教师都参与到群体中来,广泛开展网上交流活动,不断提高应用研究水平。按照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机制,认真落实校本教研和区域网络教研,及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各类实际问题。要成立应用工作专家指导组,通过报告会、专题讲座、网上研讨交流等形式,实现对一线应用工作的专业引领。
(七)强化技术服务。
继续推动远程教育标准化建设,依托电教系统,建设覆盖全市中小学校的技术服务队伍,提升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和完善技术服务专题网站,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
(八)加强考核评估。
以活动促应用,以评估促发展,制定教育信息化质量评估标准,建立表彰奖惩和责任追究机制。一是建立应用工作年报制度。各中小学校每年要向市教育局、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专题报告一次应用工作开展情况,市教育局要对各学校履行应用工作职责情况进行检查,并予以综合通报。二是建立应用工作检查考核评估制度。市教育局每年对所有中小学校应用工作进行一次考核。每年至少对各中小学校的应用工作进行两次以上的明查暗访,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各中小学校都要把三种模式的有效应用纳入对教师的考核范围;教师的培训、教研以及应用工作实绩要记入个人业务档案,作为职称晋升和聘任的重要条件。
第四篇:博乐市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三年规划
博乐市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三年规划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发展步伐,切实提高远程教育设备的使用率,增强远程教育的实效性,完善远程教育工作制度,拓宽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渠道,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结合我市实际,坚持“总体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创新制度、培育典型,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提升能力,推进我市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广泛应用,把远程教育学科资源应用作为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和推进“双语”教学及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按照“总体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做到“四进四不漏”,(信息技术与优质资源进管理、进计划、进教案、进课堂,不漏学校、不漏班级、不漏教师、不漏学生),每校每周不少于20课时,教师应用面不低于60%。形成“光盘播放校校通、卫星收视人人会、网络教室科科用”的三种模式普遍应用、娴熟应用的局面。从2009年起,深入扎实地实施远程教育应用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第一年(2009年),典型示范年。着力推动远程教育的普遍应用,精心选树和培育一批各类应用典型学校和教师;第二年(2010年),主动应用年。充分发挥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主动应用、有效应用的生动局面; 1
第三年(2011年),应用研究年。在应用中研究,在研究中应用,努力创建低成本、可持续的应用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
(二)主要任务
通过三年努力,确保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选树3-5个远程教育应用示范学校,发挥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全市应用工作的深入开展。
2、精心打造覆盖初中、小学全部学科的40节精品课(其中10节“双语”教学精品课)和50个课改和“双语”教学精品教案。
3、培养50名应用典型骨干教师和50名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能手,在课题研究、资源建设、网络建设、城乡教育交流等方面发挥专家引领作用。
4、通过整合、征集、购买等有效手段,建设满足我市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及时推荐配发到各中小学校,服务和满足应用工作的需要。
5、构建网络资源共享机制,搭建城乡教育交流平台,形成城乡教育互动机制。到2011年使全市所有中学和95%以上的农村中心小学接入市教育信息网,形成全市教育系统网络联通,提高应用效率。
6、积极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全员培训工作,2009年底,完成新增教师的初级培训和45岁以下教师的应用能力的培训;90%以上的市教育局管理人员、全市各中小学书记、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研主任、教研组长接受新理念、新技术的培训;2010年底,使60%以上的教师达到“中级程度”,力争10%的教师达到“高级程度”,95%以上的教育管理人员接受新理念、新技术的培训;2011年底,使80%的教师达到“中级程度”,其中20%的教师达到“高级程度”,100%的教育管理人员接受新理念、新技术的培训。通过各种培训,使全市教师都能熟练使用相应模式设备和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并形成经验互相交流。
7、加强课题研究和成果评选工作,多出能够有效指导应用实践的突破性成果,实现对一线教学应用工作的专业引领。
9、制定完善学校应用工作考核措施和评估办法,将远程教育的应用、管理和使用纳入教育系统党政目标考核、教师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实行专项考核考评,形成长效机制,促进应用工作。
三、推进计划
1、2009年远程教育应用工作计划
选出典型,总结经验,带动全体。重点落实“四进四不漏”,强力推动普遍应用。
(1)进一步提高教育行政主管人员、中小学校领导和教师对远程教育的认识,认真研究解决目前应用上存在的轻日常教学应用和一些学校校长、教师怕麻烦,搞传统教学驾轻就熟等认识不到位问题。
(2)抓好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应用水平。坚持分级管理、全员参与、分层培训的原则,利用暑假时间全市培训学科骨干教师100人,在此基础上由各中小学校组织教师进行校级全员培训。
(3)切实抓好设备应用,保证远程教育设备应用率每周在20课时以上,60%以上的教师每周应用媒体资源上课至少一次,备写资源整合教案至少一节,每学期撰写资源应用研究论文一篇。建立统一规范的专用课表、教育资源登记册和教学应用登记册,扎实开展教育教学应用工作,切实做到上课时学生用,课余时间教师用,充分发挥“一室多能”(计算机教室作为教师备课室、学生的电子阅览室、绿色网吧等),不断提高使用效益。
(4)大力开展精品应用和精品课改教案竞赛,层层选拔参加“全市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大赛”等活动,以竞赛活动促进应用工作的开展。
(5)进一步完善远程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完成远程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按照“专、兼”结合的办法,依托电
第五篇:2003——2004学124中心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2003——2004学124中心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转眼间一年的时间已经过去,远程教育工作从一个新鲜事物转变成教师手中理想的教学工具和手段。通过一年的努力,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师仪器站的领导和指导下,我们认真地做了以下工作,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了我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工作领导小组机构。
成立了以校长王玉松同志为组长,副校长冉玉珍同志为副组长,李明江、刘建玲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做到明确分工、各施其责。
二、认真完成了后期接收、教学、教研及维护工作。
A.结合卫星节目与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出远程教育教学计划,年底认真地进行了总结。
其中,光盘播放点课程表和卫星接受点课程表,以班为单位;严格按照课表进行教学,认真保持保量地完成拟定任务,并做好了登记工作。
B.积极配合学校领导、有关人员做好与教学有关的远程教育IP数据接收工作,并认真做好进行数据的保存、整理,按要求整理好后投入使用。
C.认真执行仪器、设备保管完好、干净,严格执行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管理各种仪器、设备、机器的规格、性能和使用方法,熟悉各种仪器的保养和维修要求,并动手保养和维修,延长使用寿命。
D.按时完成远程教育教学工作,备好课、上好课,将远程教育资源与学课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课后做好教学反思,努力做到“能用、会用、好用”,真正的做到为教学服务项、为学生服务、为老师服务。
E.经常向师生进行远程教育仪器和遵守管理制度的宣传与教育,制止一切不规范行为。
三、做好培训工作。
A.按时参加上级领导部门的各类培训工作,认真做好记载,回校后及时组织学校青年教师参与培训。B.做好校本培训工作。
组织培训青年教师使用计算机,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学习制作简单的多媒体课件,力争做到了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能学会使用电脑,以更好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龙居小学
200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