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骨干教师培训班作业
2013年骨干教师培训班作业:
1、分析教学案例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2、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途径?
3、学习教学风格的基本方法?
4、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模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5、《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制定的意义与价值是指什么?
6、《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专业知识”维度有哪些?
以上作业各参培教师务于12月1-20日(手写 16k稿纸)交到教师进修学校继续教育部。
(因进修学校拆迁请大家不要提前报送)
第二篇:骨干教师培训班感悟
骨干教师培训班感悟四篇
【篇一】
20XX年11月16~20日,我在xx大学参加了新乡市骨干教师培训,收获甚大,现在把培训心得总结如下:
一、搞好教科研,拥有扎实的理论基本功
时代在变化,知识在更新,人类知识翻一番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一个好的教师要上得公开课,考得高分数,管得住学生,写得出文章,做得出课题,拿得出才艺。要做好这些,必须静下心搞好教科研,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耐得住寂寞,让多读书,勤思考,重反思,善积累成为一种习惯。其中,对于我来说,最欠缺的就是读书。教学、班主任工作、各种会议等等,总是让人觉得没时间读书。听了徐飞老师的课,才知道,其实,只要想读书,就有时间,哪怕每天就10分钟。当然,得先有储备,挑选书,买书,整理书,然后才是读书。在写论文的时候翻阅、借用、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自己形成了自己的读书习惯,每天都有阅读的习惯,每次阅读都有应有的收获。
二、课堂上不光要有目标,还要教学生如何去学
教学课堂在教学生知识之外,最重要的是教学生思维,思维教学可以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成绩。
现在的学生很难靠自己获得思维和方法。我在这方面注意过,但很少去研究。听了讲座之后,我认为我要引导学生去学会思维。每节课
都要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才能让学生思路清晰,从而去寻求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要求每位老师有高的元认知能力。那我们老师就应该去多的获取新的教学思维方法并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当然,老师就要从读书,听讲座等多种途径获取新知识,进行转化,传授给学生。
三、班主任工作要有耐心,能到学生心里去
我自认为班主任工作做得已经不错了,但听了于洁老师的课后,感觉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很多事要做好。有两点我认为最需要改进。一是坚持。我带学生看病,给学生一时的生活费,也只是偶然,但是于洁老师是连续两年给学生买早餐,每星期给每个学生家长写留言,这种坚持我没做好。二是在毫不动声色的情况下利用周围一圈人去默默地改变一个问题学生,让这个学生走向正轨。这种技巧我要去学,这份耐心我更要去做。
总之,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在班主任工作、教学、科研、自身修养等方面学到了很多,在后面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好好利用这些知识,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篇二】
“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不致于落伍。通过一年来的学习,我进一步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新课标解读,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下面是我通过校本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
会:
一、加强以“爱”为中心的师德修养。
每学期学校教导处都要加强以爱为核心的师德修养教育。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比母爱更伟大的爱,因为它不带任何的前提条件,这种爱,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生活的关心、学业的帮助,也包括积极的鼓励,远大理想的引导,更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这不仅是教育教学的客观需要,也是教师个人品德的具体体现,更是维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保护学生基本人权的根本保证。
二、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主人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专家认为,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评价,且当好组织者
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多一点赏识与鼓励。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为了让全体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要竭力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大量的实践证明,对学生的赏识与鼓励,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相信自己,积极向上的品格,充分体现了教学的人文性。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
四、开展软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建设软环境意识。
通过开展软环境教育活动,我认识到了“人人都是软环境”“软环境是第一生产力”的实质所在,思想上真切地感受到了软环境就在身
边,在每个昆明人的一举一动当中。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找准自己的位置、服务对象,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差距。一切着眼于发展、一切服务于发展,用发展凝结人心、破解难题,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关心弱势群体,增强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牢把握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同时,在不断学习中反思自己,把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贯彻执行到位,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总之,我们要不断学习,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之中,寻求创新,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篇三】
又一次的学习,又一次的洗礼,又一次的更新。感谢师训部精心组织的这次培训,回忆短短的几天的培训收获颇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新了思想,更新了观念,体会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这次培训,我们有幸听了好多精彩的讲座,我的思想又一次更新,教育观念又一次得到了转变,教育研修院高主任的讲座中谈到的“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现状的对比和分析,以及最后预计的结果和实际结果的反差,使明白了我们的基础教育是应试教育,扼杀了学生的情感及创造的能力,我们必须改变我们原有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从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潜能,让学生学得轻松,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得到培养,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二、通过学习,我明确了骨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及应发挥的作用。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名骨干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较高的专业素质,相对的学科知识;要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就是骨干教师要做到:
有思想、有智慧;有风格、有特色;能研究、善思考;勤学习、能创造。这样才称得上是骨干教师,对比之下我有很多差距,我会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不断地努力,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骨干教师。
通过学习,我也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我要通过培训,通过努力,成为专家型的教师。
三、通过学习,更坚定了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热爱,我要努力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人民教师的含义:人民教师是为人民服务的教师,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所以,我要向柏轶寿校长说的那样,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这里包括对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爱是教育的源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努力学习,爱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只要你全身心地付出,就会赢得学生的爱,家长的满意。就这一点我体会很深。
我从主任来到新阳路双语小学做教师工作,我就倡导爱的教育,我们班有三十八个孩子,为了和孩子们建立情感,我首先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喜欢我的课,另外我积极和学生沟通,关心爱护他们,真心地和学生交流。新年到来,我用自己的钱给学生每人买一张贺卡,每一张贺卡都写下我对学生的真诚的祝愿和希望。当孩子们激动地读着我的贺卡的时候,对老师的敬意油然而生。我一下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老师们只有从小事上关心每一个孩子,学生们才能够真正的爱你,喜欢你。
四、一名骨干教师要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要在教学方面深入研究,有独到的教学风格。可以说,我非常热爱语文教学,多年来,我一直研究语文教学,我以把语文教学当作自己的乐趣。每每上一节成功的课,我就非常欣慰。我的成长和我的课堂教学分不开的,记得86年参加工作,就赶上道里区课堂教学大奖赛,我有幸代表太平中心校,上了一节作文课,得了三等奖。于是,我努力工作刻苦钻研,多次参加区级大赛,多次获奖。由于希望杯大赛荣获一等奖,所以我被调入乡正小学校,由于多次的课堂教学,我破格定位中学高级教师。所以,只有教学有自己的风格,才能配得起骨干教师这一称号。
五、通过这次培训,我感觉到,我觉得作为骨干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通过学习,我才知道,我们一天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淘汰。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制定学习计划,不断地更新自己,超越自己,使自己站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使自己永远充实。我要扎扎实
实地学习,每年要看两本杂志,经常上网,虚心地向专家、同行学习,使自己不断上进,成为学识渊博、教学理论丰富的骨干教师。积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六、作为骨干教师,要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一种艺术、一种专业。
六十中学的杨吉文老师的讲座中有一句话“教育是一门艺术,一门伟大的事业,是一门科学------”我们必须掌握这门艺术,去辛苦地经营我们这神圣而伟大的事业。
【篇四】
这段时间,我有幸参加了骨干教师培训,心情特别高兴,因为有许多教研员、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等聚会在一起学习。我们听取教育专家的报告,听了很多不同风格的老师讲课,每一天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这里,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古人寥寥数语就将学习的重要性高度地概括出来了。学习的过程好比那未经加工的瑕玉,经过一番精雕细刻之后,呈现出一具“婀娜”的工艺品应具有的高贵与典雅。同样的,面对这场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日益复杂的学生思想道德,很多时候仍让我们有些雾里看花,无所适从,我们很需要学习,而此次骨干教师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们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
培训中,专家教授的讲座,教师的授课,在言谈之中透露着充满哲理的思考也无不告诉我们:“成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了适应明天的社会,今天的教育必须改,而改革的成败首先在于更新教育理念,划时代的改革不能指望一步到位。通过短暂的学习生活,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真正地认识了新课程改革,认识到这场课改所具有的深远意义。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劳动力的素质就必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样教育才能可持续性地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一句话: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也正是多元智能理论的写照。那我们学校教育究竟要做什么?是不是仅仅为甄别出一部分高智商者送他们进入高等学府即是终极目标?不,那是残酷的,今天的求学者明天都将步入社会参与社会经济建设,我们教师必须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发展他的优势智能,为他们的“成才”提供方向,让每一个人都能为社会发展尽己所能。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全民素质,才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使我们在知识经济到来之际赢得入场券。而在这其中,我们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综观两位知名教育专家,他们在这方面的培养上尤为突出。我想,面对新课程改革,以下几点值得广大教师注意:
1、教学过程的生成性
试想,教师同样的讲课为什么孩子的掌握程度出现差异?因为知识是学生自己主动生成的,任何人是不能代替他体验、领悟、理解,然而,教师不是万能的,但也决不是无能的,教师的作用就是设计好
能引起学生积极活动的情境。
2、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从听说读学入手,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是中间目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成人,知识和技能只是培养成人的工具。
3、学生角色的主动性
只有把学习的选择权真正归还给学生,学生才有了获得主动发展的前提。
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关注未来,放飞希望。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弃繁就简,走简单之路,返朴归真。直至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人”。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第三篇:骨干教师作业2
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心得体会
莱西市日庄镇院里小学
李绍萍
2011年9月29日,我有幸参加了市教体局组织的《陶行知教育思想随行团报告会》。.使我对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了更深刻地认识。通过听报告,我收获了许多,也懂得了许多。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一、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的,生活自营的,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及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死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及教育的理论包括四个内涵:教育与人类相伴而生;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教育具有终身性;教育具有全面性。
二、社会即学校。学校与社会相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要求学校与社会建立密切的联系,打破学校在时间与空间与社会的隔绝状况。这样大大增进教育的素材、教育的方针、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和教育的场所,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
三、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教学论。生活中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做是教和学的中心。三者密不可分,相互关联,但都统一在做上。这里的做并不是单纯的蛮干,而是包含复杂的思想活动。
通过听报告,我认识到: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为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为学生打开创新思维的源泉;尊重学生主体,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学习操练;实行“六大解放”,焕发学生活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操作要求。
一、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爱的教育是少年、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师爱(以及家长的爱)犹如心理发展的精神乳汁,哺育儿童的心灵发展。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不仅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更要有“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多给学生关照和温暖。对学习好的学生热心引导,对学习差的学生及调皮的学生也是从爱开始,进行指导帮助,不歧视、不训斥、不讽刺挖苦。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有了良好的情绪,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使学生们感受时代的脉搏,培育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感。情感是理智的基础,善良的心和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操也是创新智慧的心理基础。
二、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全新的教育思想,他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教育是为了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改进,教育就失去了意义。这就要求教育要从课堂和书本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即关注生活重于关注书本。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不仅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使学生开阔视野,从社会生活中吸取综合的多方面的知识,从而获得思想和精神力量。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都要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要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关心家乡的建设、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这样,不仅使学生开阔了眼界,书本上的知识活了起来,而且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文明宣传、公益劳动、社会调查及社会服务中去观察、去感受、去锻炼、去分辨,以吸取有益的思想和知识。
三、尊重学生主体,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会学习才能创造。学习的欲望和能力,即自己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基础之一。学习是人主观的精神活动,要获取知识,人必须积极地使用并协调自己的感官,发动自己的大脑,并做出主观的意志努力。可是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和被塑造的材料,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灌输花时多,效果差,学生听、记、背学得苦,求知欲没有了,创造力抑制了。这样的教学状况怎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呢?因此,在教学操作上,必须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陶行知的教学思想,“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探索“引导学生学”的方法,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学做合一”的过程。,教学固然要发挥教师积极指导的作用,但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还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学生愿意学、认真学、乐意学,才算是教学效果好。
总之,听了汤老师充满激情的报告后,我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又有了一次新的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努力建设一个“行知”班,把陶行知的思想理念发扬广大!
第四篇:骨干教师培训作业
骨干教师培训作业题
天桥区边庄小学刘恩娟
一、什么是校本教研,结合例子说明。
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校本教研是基于校级教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概括地说,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有关专家认为,所谓校本教研,也就是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在自己的教室里发现了某个教学问题,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以追踪或汲取他人的经验解决问题。也有人把这称之为“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
“为了教学”,是指校本教研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个教学理论,而在于“改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价值。
“在教学中”,是指校本教研主要是研究教学之内的问题而不是教学之外的问题;是研究自己教室里发生的教学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是研究现实的教学问题而不是某种教学理论假设。
“通过教学”,是指校本教研就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让教师将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放在一边,到另外的地方做研究。
例如,我校语文教师对如何上好作文讲评课一直有困惑,针对此情况语文教研组织了一次校级作文讲评研讨课,采用集体备课、讲课、反思、互动交流、小组研讨的方式进行,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提问、讨论,组织教师对自己和他人的实际教育行为、教育观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讨,将作文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研究的水平。
二、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树立怎样的教育理念?
1、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2、差异教育观。
3、大学习观: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课内阅读是学习,观察与试验也是学习;书面练习是学习,动手操作也是学习;背诵、思考都是学习。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机会让其自己体验,给困难自己解决,给问题自己去找答案,给条件自己去锻炼,给一个空间让孩子自己向前走。
4、大课程观。课程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和谐发展。
5、大教学观。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
6、理性的爱学生呢个的学生观。建立民主平等、理解尊重、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
7、履行符合角色的责任的教师观。教师是课程的开发和组织者,是教育资源的整合者,是学生发展的促进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是学生身心的保健者,是工作的反思研究者。
8、科学而富有人性的评价。重过程性、激励性、多样性评价。
第五篇:长春市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
“长春市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总结
双阳区聋哑学校鲁万地
北京师范大学是全国师范学院最高学府,是我年少时就万分神往的圣地,梦想有一天能来这里学习深造,想不到长春市特殊教育师范毕业17年后,我真的来到了这里,终于圆了我的大学梦。带着几分激动,带着几丝憧憬走进北师大,仿佛让我回到了17年前的学生时代:上课、记笔记、下课、就餐……虽然只有十天,可在这短短的十天里,我真实的感受到了校园里强烈的青春气息和浓郁的人文氛围。
在这次培训中,我有幸聆听多位有名的大学教授及特教行业的专家们精彩授课,与专家们近距离的接触,使我在教育教学方面拓宽了视野,促进了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更让我充分的领略到专家们那份独特的魅力——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在听讲座的过程中,还是在与同行之间的交流中,或是在会后的自我反思中……我每时每刻都有着不同的收获。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集中培训、有互动研讨,有到兄弟学校考察交流。每一个讲座都有它的精彩之处,每一个讲座也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一、我的收获
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发人深省。
(一)融合教育是我国特殊教育未来发展方向和必由之路。
目前,在我国特殊学校仍是特殊儿童主要安置形式,特殊学校教师要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适合的教育,教书育人,促进特殊儿童的发展,提升特殊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随着融合教育的开展,特殊学校也必须从传统隔离式的学校教学转变为与社区、家庭融合的教育教学方式。特殊儿童的教育将不仅仅是在校园的狭隘的教育,从学校融入社区、进入社会。特教教师要帮助特殊儿童突破学校围墙,让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走进社会,为其创造融合的环境,帮助其从实践中学习,从真实生活中学习,成为特殊儿童发展的引导者。作为‚教育者‛的特殊学校教师:首先是一名特殊教育者,应当担当好教育者的角色,承担起协调者的作用,促进特殊学校资源中心功能的发挥。协调家长和普通学校教师之间的矛盾;促进普通学校教师与其他特殊教育相关人员的沟通与交流。
现今我国的特殊教育学生安置形式正朝向融合教育迅猛发展,在这个发展的同时,必须在源头就把握好融合教育的观念,才能引导我国的融合教育朝正确的方向行进。在融合教育中,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如何看待随班就读学生,是看成负担还是看成资源,这个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看法问题,看法的起源来源于社会对生态理念的认知,教师对教学策略的把握,来自方方面面的储备,而这些储备,正是我们现今在融合教育推广的工作上还必须旷日持久地加强的,没有这些,任何一种眼光都不是一种积极应对融合教育的合适的眼光,都是没有底气的。
彭霞光教授说:我们正在以这样的一个方式在推进我们的特殊教育事业,一步一步地来,不急于求成,先可以是追求表面上的平等的,然后再追求内在平等,再给予特殊教育专业的支持与辅助,这便是我们目前很长时期内想要达到的融合教育目标了。彭老师说,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各自改变一点点,就能慢慢协调以达平衡了。我很是赞同,迂回战术不失一种推动教育僵局的良术。
融合教育是渐近的,先进入,在调整,再磨合,最后才是融合互通。融合教育也应该是每个层面都受益的:对社会而言,融合教育是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的需要和证明,使社会走向成熟,并且引发社会的良善;对家庭而言,融合教育促进了公平和尊重,并能促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配合和推动;对学校而言,融合教育体现了学校的接纳度和教育教学能力,体现了学校的价值观,丰富课程论;对班级而言,融合教育给了班级环境以丰富性;对学生而言,融合教育给了学生(随读生)模仿、共同成长、平等参与的机会,给学生(普生)理解、帮助、包容、沟通欣赏、合作的机会;对教师而言,融合教育能检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不断学习,和教师间的协同和合作——当然,这一切有益于,都是建立在人们为融合教育努力的背景下。为了这些有益于,我们也应该共勉。
彭教授在总结我国随班就读工作三十年时,说到了成果,也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可以改进的地方以及建议:
支持系统需要加强;融合教育学校,学生数量也应增多;观念与意识还需要更新;随班就坐现象亟待改变;领导层观念普遍不足;支持系统发挥实效还需努力;特教资源还未充分整合融入进融合教育;专业话语权严重不够,功力也不够;随班就读评价缺乏规定性指标,未进入学校的评价指标或者力度不够;对学生持续性生涯关注不够,缺乏跟进,无疾而终;对教师的培训是重点更是难点;融合教育的职前培养不够。这些问题在不同地方不同学校需要因地制宜地纳入重点解决,依次解决的目标中,以推进融合教育的长足发展。
(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一线教师应做实践者。听了许家成教授的《特殊教育发展与课程改革》的讲座后,我感触颇深。近年来,特殊学校在教学理念、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盲目搬用普校语文教改的做法,严重脱离大多数智力落后学生实际,不适应学生的承受力程度,课堂教学的功利色彩,结果收效甚微。在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下,无论在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不同程度地忽视智力落后学生的能力培养,长期以来,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训练的地位,学校的课堂教学也已被异化为应付考试的训练,缺乏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意识。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培训,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三)运用行为矫正的有效策略,开启特殊儿童的心锁。在我们的眼里总是看到孩子这样不对,那样不行,总是观察孩子的不足与缺陷。如果长期地忙于应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会日渐消磨我们的教学激情,丧失教学的潜在乐趣。更重要的是,教师如果忙于处理不良行为,他还能有多少时间用于教学呢? 胡晓毅教授《特殊儿童行为管理》的讲座中让我找到了开启特殊儿童心锁的这把钥匙。在胡教授为我们呈现的一幅冰山的画,让我明白了:我们看到孩子的行为只是冰上的一角,而冰山下的根基我们是无法看到的。一个行为发生问题,必须找出原因。只要他的行为不影响别人,就不要过于干预。我们应换一个思维,站在冰山脚下去考虑孩子需要什么,良好的人格培养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是非常渴望得到我们肯定的,当孩子的行为出现异常时,我们应该换一种思维角度去看(摸、闻、看、听、说)应强调的如何建立良好行为,应该更注重良好行为的发展而不是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任何行为都有功能,发生任何行为都是有前因的,不及时干预不良行为就容易泛化。一个良好的行为建立起来,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化物,找到关键点,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要‚立刻‛纠正。把行为细化成若干个细小的动作,让其容易达到一个个目标,帮助其爬楼梯。
二、我的体会
此次培训班是一次名家和名师的聚会。专家的理论讲授,让我对特教理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教授们在课堂上理论联系实际,把博大精深的理论知识与我们平时的教学紧密结合,通过言简意赅的语言,让特教理论知识一点一滴地渗透到教师的脑海中。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只有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才能弥补自身的专业素养,更好地投入到实践工作中,更好更快地适应岗位的需要,满足新时期特教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做一名专家型的特教教师。
培训班还请来了北京特教学校的校长。她们都是从一线老师做起,经过多年地刻苦学习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我从她们身上深深体验到了作为一名特教老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虽然她们从事的教育对象不同,但是她们的专业素养和个人魅力征服了在场的所有教师。她们的讲课能从一线老师的需求出发,引用具体实例作为教学内容,非常适合我们的需求,为今后更好地实践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而博得了学员们的阵阵掌声,直到下课还和老师在热烈地讨论具体教学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各位专家老师也都不耐其烦地一一作答,极大满足了我们学习的热情,也为今后更好地教学树立了信心。通过培训,我更加有信心使自己成为一名专业型的特教教师,在自己的领域中开辟一处新天地,做一个无悔的、无私奉献的特教教师。
三、我的研讨问题
1、在我国目前国情下要想有效开展融合教育,立法是否得先行?
2、特殊教育教师未来待遇会怎样?特教费会提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