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援疆教师如何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援疆教师如何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吉木乃高中陶景升
如何发挥援疆教师的作用是一回事,援疆教师如何发挥作用是另一回事。作为肩负援疆使命的内地教师,千里迢迢,背井离乡到疆从事为期一年半的教育工作,每个人都信心百倍,摩拳擦掌,准备以最大的热情、最高的效率、最佳的途径发挥最大作用。
入疆初期,我们接受各级主管部门培训,深知自己的使命是搞好学科教育教研工作,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引领本学科教师,为当地留下不走的工作队,长期作用于新疆教育事业,为新疆的建设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入疆以来,我们各自承担着一定的教学任务,准备以学科教学工作为依托有效开展教育研究工作。进入角色之后,教师们习惯地施展起各自的教育教学手段,一心扑在了学科教学的工作中。这是一个极好的开端,体现出援疆教育工作的良好态势。
但,进入本学期,就不能只满足于这种良好态势,不能满足于搞几节成功的示范课,应该把系统提升同学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转变教育观念纳入意识日程,有计划、按步骤地贯彻新课程理念,更好地发挥教育在人才成长、促进新疆长治久安和全面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作用。为尽快完成援疆教师工作重心的转移,有必要澄清几点认识:
首先是角色定位的问题,我们不是专业的教研人员,又不是专职的教学工作者,目前我们身兼二职,教研是目的,教学是依托。在内地我们是教学骨干,以教研促教学,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发展,在新
1疆我们是学科带头人,以教学促教研,关注的重点是教师的发展。没必要等到教学工作有了突出成绩,才觉得有资格去开展教研工作,才具有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说服力。教学成绩真正显露出来,至少要几年、十几年的时间,我们援疆一年半期限,显然不允许有这种保守思想。
其次是展开工作的角度问题,我们既不是教育教学理论权威,更不是教育行政执行人员。作为学科带头人,我们没有要求、规范、甚至是指导可言,我们的作用是影响。在这里,有时被奉为专家,我们自己要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人有长处的同时都会有短处,工作中长处显露出来的同时,短处也会显露出来。理智的发展,就是取长补短,我们有责任促成当地教师的发展,同时我们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发展,这是不同地域教师间交流的果实,弥足珍贵。我们要主动融入原学校教育教研系统,共同实现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的完善与提升。
再有就是工作的指向性与针对性的问题,这里的学生有他们的具体情况,包括能力基础、思维习惯、学习的愿望与要求、对未来的预期与设想,与内地学生都会有所不同,我们不能希望学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的工具,虽然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有许多统一的方向与目标,但工作的出发点一定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师是实现学生成长的梯子,甘当人梯,教师是奉献者,学生是受益者。有些家长一味让孩子按自己的要求去成长,孩子成了完成家长人生愿望的工具,虽不算是有意坑害,但也有悖于尊重,算不上是理想的教育。这样的悲剧不应在广泛实施新课程的今天上演。同样地,当地的教师也有其具体情况,他们对生活与事业的理解,对理想与幸福的追求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援疆教师不应该以个人的标准和要求作为衡量他们的尺度。在这两者之间,我们是奉献者,而人家理应成为受益者。我们始终要牢记“援建”的目标与宗旨。
我觉得,援疆教师最迫切的工作就是新课程理念的推广,在这方面我们接受较早,有优势,而新疆的新课程还处于起步阶段,有些理论上的问题,尚不清晰,观念上个别地方还摇摆不定。这正是我们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的突破口,作为援建人员,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的坚持教育改革的方向,让素质教育、科学发展的观念植根于新疆,把新课程实施的操作经验带进新疆。下面把我目前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问题介绍一下,仅供参考:
第一,全面发展的问题。我的理解是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方方面面的发展。全国大学招生比例虽然在逐年增加,但达到百分之百还大有距离,任何一个普通高中,或一般的重点高中,都只能有少数学生有机会继续深造,大部分的学生要走向社会,面临求职择业,普通高中虽然不能在专业技术方面提供具体的培训,但至少不必要一定要用高考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文化知识的取得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目的,认识社会、理解人生、人际交往、责任意识等都应该是我们的教育范畴,尤其不要强调只有高考成功才是成功,那样我们教育自身的失败率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上,没考上大学,在社会上做得风生水起,发挥重要作用的人物也不计其数,高校充其量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社会需要各个层次、方方面面的人才,需要各种
渠道去造就,政协四次会议的代表不是也在呼吁“不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吗?教育工作者早就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了。
第二,是学生评价问题。考试分数实在只是学生成绩的一项指标,而且它还有很大的伸缩性。学习态度,意志品质,理想抱负,生理及心理健康,这一切都是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不能因为只有考试成绩是显性的、可量化的,就把它当成唯一标准,我们要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不都是高、精、尖科技成果的创作者和发明人。
第三,教师角色的转变问题,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教学的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路人。高中生的自控能力,应该说还打不到完全自主的要求,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志力已经迫在眉睫。不论升入高校,还是走上社会,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终生受用的法宝,强制学习的收获即便很多,都只能应对眼前的考试,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会越来越小,自主学习的基础一旦奠定,自主学习的习惯将会受用无穷。因此,我们要走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支配者、监督者、甚至是独裁者的误区,回归到引领者、规划者、甚至是服务者的位置上,成为学生的贴心人,知心知己的大朋友。
最后,教育教学成果的评价问题,前文提到这一问题,它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短期内可以看到的应该还是考试分数,但它过于片面,评价学生尚且片面,就别说还要隔着学生评价老师了,叶圣陶、蔡元培、孙维刚这些教育家,没有那个是靠学生考试分高而一夜成名的,他们的教育教学成果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的,是
他们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在社会生活和从事各项事业中所取得的成绩,所创造的价值体现出来的。任何为了急于功利,而把教学评价狭隘化的做法都只会把教学工作推向应试教育的死胡同。都只能培养出高分低能、会做题不会处理问题、有智商没智慧的假人才。
教育工作到底是良心事业,工作做得怎样,最主要的评价在自己心中,教育工作的崇高就在于自发动力,自我推进,自我鞭策,以学生的成长为骄傲,因事业的发展而满足,以社会的进步为追求。教师的这一点自持是不容亵渎的。
以上是我从事援疆教育工作以来的探索和体会,不成熟之处,希望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同仁的批评指正,以期更好地发挥援疆教师的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更好地推动我们的援疆工作。
第二篇:有效发挥援疆干部作用刍议
有效发挥援疆干部作用刍议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河南省先后选派干部人才400多人次,分别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三师各级党政机关、团场和企事业单位任职。几年来,援疆干部人才积极推动援疆工作,展现出良好的社会形象。十三师在发挥援疆干部人才作用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做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要扎实做好援疆干部服务工作,还需要在生活、工作等方面采取更多措施,激励援疆干部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之后,已有2437名援疆干部人才到兵团工作,传帮带兵团干部人才1907名。这些援疆干部汇集了不同领域、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优秀人才,在兵团维护稳定和长治久安以及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中央安排,河南省对口支援哈密地区和兵团第十三师。自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先后选派了近200名援疆干部支援兵团第十三师的建设和发展。十三师党委、十三师师部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高度重视对口援疆工作,充分发挥主体力量、主导作用、主动意识,不断完善援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了援疆干部人才政策衔接者、发展促进者、稳定维护者、经验传授者、合作联络者、兵团宣传者的作用,援疆工作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援建工作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十三师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推动了经济发展。
十三师发挥援疆干部人才作用的基本情况
十三师对用好援疆干部,充分发挥援疆干部作用高度重视,制定了《关于做好河南省对口支援师团援疆干部职务安排和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所有援疆干部来十三师一律任实职、给实权,正处级干部任部门或单位正职,同时对援疆干部办公条件、医疗服务、经费保障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
在援疆干部服务管理上,十三师党委组织部、援疆办积极与十三师指挥部紧密协作,分工负责,形成合力。河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制定了《援疆干部“十严禁”》等规定,对援疆干部援疆期间政治纪律、工作纪律、作风纪律作了明确要求。十三师党委组织部制定下发了《十三师河南援疆干部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全师各受援单位按照热情、细致、周到的要求,切实落实援疆干部人才各项待遇,为援疆干部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河南省先后选派干部人才400多人次,分别在哈密地区及十三师各级党政机关、团场和企事业单位任职;为十三师培训干部人才4073人次。援疆干部人才带来各类项目40多个,先后建设了日光温室大棚、万亩红枣基地、水源汇流工程、富民安居工程、双语教学楼、中医综合楼、基层党组织阵地、师职业技术学校、师群众文体活动中心、师中心幼儿园等一批民生项目。几年来,援疆干部人才积极推动援疆工作,“市-团”对口帮扶全面落实,援疆项目推动民生显著改善,产业援疆成效显著,智力援疆蓬勃开展,文化援疆特色鲜明,援疆干部人才展现出良好的社会形象。
十三师在发挥援疆干部人才作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各级援疆机构不健全,对援疆干部服务保障不到位
援疆工作没有配以相应的独立编制。以师一级援疆工作办公室为例,人员编制不健全,工作人员一律从机关部门或事业单位抽调,三至五年调换一次人员,队伍很不稳定。?@种做法不但加大了援疆业务人才培养的难度,还会严重影响援疆办对援建干部人才的服务保障,不利于援疆干部人才发挥作用。
受援单位认识不到位,对援疆干部定位不准确
工作中,有这么几种倾向不利于援疆干部发挥作用。一是有的受援单位给援疆干部压担子、交任务,安排任务具体、繁重,有的甚至都很难完成;二是有的单位则相反,认为援疆干部不稳定,工作安排多了没必要,所以仅交代由援疆干部负责援疆工作,使得援疆干部无所适从;三是个别单位的领导干部和职工,对援疆干部的偏见仍然存在,觉得援疆干部是来“镀金”的,“好吃好喝伺候着”就行了,浪费了援疆资源。
派出单位持续关怀不够,援疆干部有“后顾之忧”
援疆干部都是援疆省份优秀的业务骨干和精英,他们远离家乡,来到边疆援建,代表的不仅是他自己,也代表着他所在的单位,因此,援疆工作离不开援疆干部所在单位的支持。援疆干部到受援单位之初,原单位还能给予关心和支持,经常性地关怀问候,时间一久,有的似乎就被单位“遗忘”了。有援疆干部说,自己援疆两年多,原单位的领导班子换了一大半,自己原来的岗位也有人替代,觉得没有了归宿感,害怕回去。这种“后顾之忧”严重影响了援疆干部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得他们无法安心工作。
援疆干部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小
在援疆干部人才队伍中,党政方面的领导干部比较多,虽然目前党政领导干部比例有所降低,但是对于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缺乏的新疆来讲,还应该增加专业技术类人才参与援疆。比如发展金融业,希望有金融类援疆专家的指导;受援地的百姓都希望就近看病,但是有些疾病却找不到一个专家门诊;各地都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是普遍缺乏优秀的“双师型”教师。所以,适当增加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援疆,有助于促进援疆工作全面开展。
援疆干部教育培养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发挥作用不均衡
援疆干部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工作部门,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素质能力本身就存在差异;新疆基础设施薄弱,文教、卫生等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干部思想观念解放不够,接受新技术和新观念的能力不强,这些因素导致援疆干部施展才华的“平台”受到限制。所以,在这样背景下,有的干部角色转变慢,有的干部则很快就能融入受援单位;有的干部还处于调查研究认识了解的阶段,有的干部则早已掌握了一套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方法和经验。由此可见,援疆干部人才作用的发挥并不均衡,存在个体差异。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援疆干部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比如,少数民族语言上的沟通障碍,援疆规划及资金在具体实施时的不均衡,等等,也都会或多或少制约援疆干部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
有效发挥援疆干部人才作用的对策建议
要扎实做好援疆干部服务工作,为援疆人才发挥作用提供基础保障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要注重高位推动,健全援疆领导体系。要有专门的援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划分任务,确保援疆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充实各级援疆办公室工作人员,确保有人干事、持续地干事,并修订完善各项管理服务制度,加强援疆干部管理,保证援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安排关键岗位。各级党委政府既要注重发挥其整体优势,又要重视每位同志的个人作用,对口安排重要岗位,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三是完善生活保障。严格落实好自治区和兵团关于援疆干部的各项政策待遇,在办公、住宿、交通、安全等方面提供服?毡U希?不断丰富援疆干部人才的业余文化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幸福的归宿感。
四是严格管理考核。要把援疆干部的考核纳入当地干部考核之中,一同考核、评比;要加强援疆干部教育力度,围绕兵情、师情、社情、民情等进行学习;要加大与援疆干部的思想交流与沟通,真正做到生活上关心帮助援疆干部。
要合理安排使用援疆干部人才,为援疆干部人才发挥作用明确努力方向
兵团各级受援单位要结合援疆干部的专业特长和工作经历,安排任职分工,给职、给责、给权,合理安排工作任务;要通过援疆干部人才座谈会、考察调研、开展援疆干部人才讲学、学术交流等方式,不断畅通援疆干部人才与受援地、受援单位的沟通联系渠道,鼓励他们充分发挥优势大胆工作。
要双重关心关爱援疆干部人才,为援疆人才发挥作用解除后顾之忧
兵团广大受援单位要为援疆干部人才营造便利的生活环境、宽松的工作环境、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和尊重理解的社会环境;要严格执行援疆干部人才休假制度、体检制度,关注援疆干部人才心理健康;要不断完善援疆干部人才谈心谈话制度,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情绪反应和工作诉求。派出单位也要多关注援疆干部人才的家庭情况,多关心援疆干部人才的家人,为他们在边疆放心工作解除后顾之忧。
要按需选派援疆干部人才,为援疆干部人才发挥作用搭建更大平台
一是要逐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在援疆干部人才中的比例,要把政治素质好、专业技术精、业务水平高、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干部选派出来,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建筑、金融和文化产业等领域工作的人才更为需要。二是要切实强调援疆干部人才选派的连续性,重点在一个部门、一个学科或一个产业上,通过连续选派,真正带活当地一个产业、一个学科。同时,还要结合具体支援的项目,因项目派人员。
要加强对援疆干部人才的培养教育,为援疆干部人才发挥作用打牢思想基础
加强援疆干部队伍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学习教育和援疆干部人才自主学习提高有机结合,使援疆干部思想认识、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团队合作等方面得到提升,为援疆干部迅速融入受援单位,发挥自身作用奠定强有力的思想基础。要积极引导援疆干部重点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中央关于新疆、兵团工作的讲话精神,了解新疆及兵 团的历史和现状、社情、民情,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断增强应对艰苦环境和复杂局面的能力,切实为总目标的实现奋力作为。
要建立健全援疆干部人才教育培养和激励机制,切实保障援疆干部人才充分发挥作用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严格做好援疆干部人才考核管理各项工作。加强与援疆干部人才派出单位的沟通,定期向派出单位反馈援疆干部人才在疆工作表现。进一步鼓励优秀援疆干部人才留疆、留任,激励他们在新疆建功立业。重点要引导他们发挥好理念传导作用、建言献策作用、表率作用和传帮带示范作用。真正做到“才尽其用”、“授人以渔”,切实推动智力援疆由“输血式”向“输血、造血式”共同发展的转变,不断提高受援地人才智力开发水平,加快本地干部人才成长步伐,尽快为受援地培养一支不走的专业人才队伍。
作者简介
张卫东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党委党校副校长、讲师
荣继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党委党校讲师、硕士
第三篇:发挥援疆教师示范引领作用
发挥援疆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促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2011年2月,和布克赛尔县第二中学迎来了6名辽宁盘锦援疆教师,他们的到来为县第二中学带来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县二中充分发挥援疆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使县二中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以蓝青工程为契机,举行师徒结对仪式,每位援疆教师带一名青年教师,共结成师徒12对,师徒双方明确职责,充分发挥援疆教师“传、帮、带”作用,要求徒弟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个别辅导等诸方面要虚心向师傅请教。
坚持每学期双方听课不少于20节,并及时反馈,认真记载,不断总结,加快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切实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要求师傅要乐于指导徒弟,要不定期听徒弟的课,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帮助他们改进教学方法。徒弟每学期要上两节汇报课,届时全组人员和校领导参与听课评课。对课堂教学效果好、进步幅度大的徒弟予以表彰,其师傅也予以奖励。
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较快地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实力。任命辽宁援疆教师为学校教学督导员,通过听课、调查、评价、反馈等活动,为教师提供教学工作质量的信息、建议,以“督”为手段,达到“导”的目的,向教师们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宝贵经验,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伊犁党建网讯)2013年上半年,伊宁市教育系统乘着新一轮援疆东风,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断深化援疆工作。上半年,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援疆教师的“人力资源”优势,不断引领全市教育教学理念,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取得了进步。
狠抓干部队伍建设。目前,在教育系统的援疆教师共有9名,7人在学校担任中层以上干部,其中援疆教师马海波担任第三中学高中部副校长一职,周德刚担任第三中学初中部副校长一职。学校注重发挥援疆教师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将援疆教师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不断深挖,以教学促发展、以管理促发展。通过任命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的形式,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同时,也增强了教师整体队伍素质。
紧抓常规教学管理。9名援疆教师一直承担着一线的教学任务,每周的平均课时为8节。同时还承担着学校教科研、课外辅导等工作。援疆教师针对新疆和江苏两地在教学理念、教科书、教材把握等方面的差异,能够迅速进入角色,系统地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大纲和考纲,阅读大量教育教学杂志,坚持把南京的先进教学理念有机地融合到本地教学中。今年上半年,共开展市级报告会5次,座谈会5次,示范课10次,参与听评课活动100余次。
抓牢教科研工作。援疆教师克服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陌生等外部因素,积极推广南京市先进教科研经验,先后成立“学术委员会”、“名教师工作室”等校内机构,积极推进学校校本教材编写、小课题研究、导学案评比等工作。撰写课题研究成果2篇,完成调研报告8篇,并为受援学校教育教学提出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理论指导。启动骨干教师培养工作计划,为了挖掘并组成具备规模的本地骨干教师队伍,通过实施“帮、教、引、评”活动,加大培养年轻教师力度。每位援疆教师帮助5名年轻教师,教授教学方法,引入教学理念,评比教学成果,以此优化教师队伍素质。半年来,共帮扶近40名优秀年轻教师,培养了一批优秀教学骨干。通过开展此项活动,加快了年轻教师成长速度,缩短骨干教师培养时间,目前伊宁市共有两名教师在此次活动的受益下,荣获自治区级现场课大赛一等奖。
稳抓合作交流平台建设。在援疆教师的努力协调下,由第三中学副校长冯犁带队,分别对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十三中红山分校、锁金分校、玄武高级中学等5所学校进行了参观学习和交流。援疆教师汪峰在学校中积极开展赏识教育,增进了学生与教师的感情;援疆教师张鹏组织“宁心聚伊名师行”南京名师进伊宁讲学活动也顺利实施。(伊宁市教育局 高源 供稿)
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在美丽的巴州,一批批来自河北省的援疆教师远离了家乡亲人,他们用青春和汗水,以默默无闻地支教行动,在平凡的援疆教师岗位上绽放出了不平凡的美丽。激励 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
“你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如果上课时再精神集中一点,你就更完美了”、“今天你在升旗仪式上的演讲真棒,你的声音可以和播音员相媲美”……在库尔勒市第四中学高二(12)班的英语作业本上,每天都会有一句鼓励性的批语,翻看批语已经成了学生们每天最期待的事情。
河北省石家庄市援疆教师陈庆华来到库尔勒市第四中学后,经常和学生谈心、辅导,并及时和家长沟通,帮助学生增强信心,提高学习兴趣。陈庆华说:“今天我认真地给每个学生写下鼓励性的批语,第二天,我会发现这个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面貌就会焕然一新。我告诉学生今天在课堂上关注了他,或者看到哪个学生的状态不太好,亲切地问候一句,事后我都会发现这些孩子的自信心又增强了一些。教学本来就是一门艺术,虽然它永远会有缺憾,但只要用心,我相信自己每天都会使它更加完美。”正是陈庆华这种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态度,使她在每一个孩子身上都能发现闪光点。
经验 毫无保留地传授
河北省石家庄市援疆教师毕福杰的到来,为库尔勒市第二中学注入了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毕老师的每节课都很精彩,只要没有课,我都会去听。希望他把更多的先进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传授给我们……”谈到援疆老师,库尔勒市第二中学老师申华很是兴奋。在物理科目的教学中,由于高中学生使用新教材,有些章节课程结构不太适应学生,毕福杰根据在内地的教学经验,将课程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并结合学生实际,在授课内容和方式上进行改革。
在授课之余,毕福杰还积极协助学校解决德育工作中制度的短板问题,提高了学校德育管理效率,促进了教育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
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积极性 “我是瞒着父母来新疆的,父母年事已高,身体虽然不错,但常见的高血压、哮喘病还是有的。特别是赴疆前夕,父亲因车祸左手腕粉碎性骨折,不能在身边陪伴照顾父亲,使我深深自责。”时隔一年多,如今说起当初离开家乡奔赴巴州时的情形,在轮台县中学任职的付捍东仍然无法掩饰内心的自责。“援疆是我们无悔的选择”付捍东的脸上总是挂着淡淡的笑容。针对轮台县中学汉族学生多数是随父母迁移过来上学,家庭教育多数存在真空的现象,付捍东迅速调整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调动了学生积极性。“音乐达人”的快乐教学 今年51岁的杨子元原是河北沧州市肃宁县一中一位有着30年教龄的英语教师,去年2月底,他作为援疆教师成为轮台县中学的一名英语老师。虽有生病的儿子,但教师的使命感,让他毅然选择了援疆。在得知全家人瞒着他给儿子做第三次手术时,这个坚强的男人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虽然在家乡有着许多牵挂,但是杨子元却把所有的快乐都给了身边的学生们。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他每天上课前都要唱一首外语歌曲,或英语、或日语;如果上课时气氛不活跃或有人睡觉,他也会随时通过唱歌、做个语言小游戏等方式调节课堂气氛。为了言传身教,杨子元学起了维吾尔语,向维吾尔族老师、学生甚至路人、小商贩学习,“我在这里不仅是老师,还是学生,我要通过自己学习维吾尔语告诉孩子们,我能学会维吾尔语,他们一定也能学好英语,学好各门功课。”
同样爱好音乐的林文超闲暇时光里总喜欢摆弄自制的“小乐器”,废旧的注射器、完整的花生壳、鸡蛋壳、鹅蛋壳、板栗壳、核桃壳和乒乓球等在他的手里都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乐器。在平常的教学中,他将自己的创作运用到课堂讲课中,让枯燥的地理课变得生动起来。“每讲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方,我就吹奏富有当地特色的曲子,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去了解有关这个国家或地方的知识,这样他们反而记得更牢固。”(记者王兰兰)
第四篇:援疆教师[范文]
[援疆教师]张宁老师援疆先进事迹材料
作者:砀山县教体局 来源:砀山县教体局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06日 点击数: 106
为了响应中央对口支援新疆的号召,张宁老师于2010年8月份,载着省委省政府的殷切希望,载着家乡人民的重托,载着自己美好的梦想,没有过多考虑个人安全问题,离妻别子,远离亲人,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祖国最西部的边陲之地——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县直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对口支教工作。
通过一年艰苦的援疆支教生涯,无论是思想上还是业务上他都有了明显提升。从下面几个方面对他的支教工作做以总结:
一、思想方面
他经常说,人生短暂几十载,又有多少人有他这样支援祖国西北边陲的教育的机会呢。这不禁使他想起了自己的老师经常提及的一句话:“用人生几十分之一的时间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当时他对这句话的理解还只是浮于表面,而在经历了这一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才对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而他的支教行动也正体现了这样的一句话: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
二、工作方面——踏踏实实教书,全心全意育人
在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一年皮山支教生活中,他深深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安徽教师形象,所以他时刻提醒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关心他人,遵守学校、指挥部的各项制度,维护民族团结,做好本职工作,真正起到援疆教师模范带头作用。
在皮山县县直九一贯制学校学校,他担任一年级普通班班主任及数学教学工作。
1、在班级管理上,作为低年级的班主任,他深知肩上的担子很重。因为这里的孩子并不像内地的孩子,他们没有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们年龄偏小,有的还没有达到入学年龄,甚至还不知道如何去听课。面对这些情况他没有退缩,他决定先从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入手。于是他每节课提前几分钟进入教室,给孩子们讲有趣的幼儿故事,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拿益智故事中的人物和自己的行为进行比较,把自己的一些不好行为习惯慢慢地改掉。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们在课堂上表现明显好转了,就连其他授课老师也一致反映,他班的孩子进步了,课堂纪律好多了。
他所带的这个班,是一个多民族的班级。为了增进孩子们的友谊,他在开主题班会的时候,让孩子们相互介绍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饮食习惯等;同时带领大家学习各民族的舞蹈,孩子们乐在其中,同时又体会到民族团结一家亲,体会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他所带班级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在学校举行的美文诗歌朗诵比赛中他班韩旭、张翟奕等学生荣获三等奖的好成绩。这些令他很欣慰,他的努力没有白费.
2、在教学上,他不仅把内地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带进学校,带进课堂,还虚心与当地教师交流,选择一种适合这里学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育教学。(1)备课时,他考虑到皮山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从学生的角度去备课;(2)课堂上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采用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引导的教学方式;(3)他把成绩好的、行为习惯好的学生与年龄小的学生进行“一帮一”互助学习,在课后,对孩子再进行辅导,以此能及时提高他们的成绩;(4)他经常带一些糖果进入课堂,奖励认真听讲的孩子。孩子们开心极了,上课积极性更高了。事实说明以上这些方法效果非常明显,现在他班的数学每次考试成绩都居于全年级前列,并得到了老师们地好评、学校领导的认可。
对于如何提高国语水平不高的民族孩子学习,他大胆创新,他是这样做的:班里的艾力尔江、开比古丽和艾玉儿等民族孩子,由于国语水平不好,课堂上不愿意发言,学习上出现很多困难。了解这个情况后,他首先让国语水平好的孩子和他们坐在一起,进行传、帮、带;接着他又与其他任课教师进行沟通,让他们平时在课堂上多注意这些孩子,多提问这些孩子,给他们学习上的自信;课堂上,他再穿插一些小游戏,带领他们去练习说讲国语。就这样在持续的学习过程中,他们的国语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可以很流利地和同学进行交流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这种“传、帮、带”的方法同时得到了学校领导一致认可,并在学校进行广泛推广。
3、在生活中,他切实做到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力求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所教的学生身上,他倾注了全部的爱,他甚至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主动走到孩子们当中与学生打成一片,和他们交朋友、做游戏,帮助他们从游戏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
三、不断加强学习,强化自身素养
他不断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为充分发挥支教教师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他带领本校青年教师常凯进行传、帮、带。通过这一年来的传帮带,常凯老师现在能积极、大胆地向每一位听课教师展示一堂精彩的公开课。他平时除了搞好教学工作以外,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教研活动,并撰写了与课题有关的论文《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努力使自己在教学理论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四、教育教学成果
经过一年来兢兢业业的支教工作,他所付出的劳动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认可。在2011年6月他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评选为“优秀支教教师”,2011年7月被和田地委、行署评选为“优秀援疆干部”,2011年7月被皮山县委、政府评选为“优秀支教教师”。2011年9月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又被安徽省教育厅评选为“全省优秀援疆教师”。
援疆支教一年的岁月,是一种心灵的历程,是一种爱的磨练。他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和爱心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援疆之歌,为新疆皮山的教育事业翻开暂新的一页。
第五篇: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
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辛勤培养青年教师
呼兰六中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担任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高三把关老师,工作超负荷,一直任英语备课组组长工作。多年来努力探索高中英语教学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满腔热情培养指导青年教师。青年教师贾红影分配我校,对高中教材和教学都不熟悉,我作为一名老教师,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不能允许我对青年教师袖手旁观,我主动帮助它搞好英语教学,言传身教,倾注了许多心血。为他讲解教材,传授教法,共同研究英语课教学规律。经常去听他的课,指导他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青年教师汇报课评比中赢得了同学科老师的认可,使他成为合格的高中英语教师。业务素质不断提高,赢得了学生的赞许和信任。
在学校建立导师制活动中,开展老教师与新教师“结对子”的“传帮、带”活动。老年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具有指导青年教师的责任,作为一名老教师,我相应学校的号召,承担两个年轻教师王大勇和董福玲的指导教师,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传给青年教师。,每节课前都要认真听取她们的讲课思路,指导青年教师讲课。使她们两个很快适应高中英语教学,并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全区高中英语新课改教学大赛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的可喜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