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为学校内涵发展做什么 王芸
我为学校内涵发展做什么
王芸
学校的发展决定于教育的环境,如经济、政治、文化等,更决定于教育的内涵,如课程、教师专业化等。由于教育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发展的每个阶段,可以有不同的中心任务。如在某一段时间,可以把建设改造校舍作为重点,某一时段,也可以把规范教师行为等作为重点。但从本质上来说,教育发展的内涵,是学校发展的内部要求。因此,深化对教育内涵的理解,激发学校内涵发展的内因是尤为重要的。
而我能为学校的内涵发展做些什么呢?
一 自觉能动和创造的主体意识。
缺乏主体意识的教师,表现为缺乏革新意识,对教育发展态势漠然,对育人方式消极迎合。这样教师的教育潜能被尘封或冰冻,缺少活力,精神面貌疲软,仅仅是把教师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
而具有主体意识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创造型的教师,具有钻研教育现象的能力,对教育教学的新内容和新方法、新趋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密切的关注,喜欢尝试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具有获取新信息的能力,时时对自己的素质保持提升和完善的趋势。
一名理想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包括广博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知识。所谓“精”就是要“知得深”,对专业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谓“博”就是要“知得广”,能触类旁通,作为今天的教师,这一点尤为重要。如今的孩子们可以从书上、网上、电视上获取众多的信息,教师的知识权威,容易在学生们的心中遭到质疑。新时代意味着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界。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传授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时候我们将与学生同时接受资讯,作为教师,我们在看问题的方法、理解问题的系统性方面优于学生。这时候,教会他们如何思考尤为重要。教师应在现实生活中使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在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教会他们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更多地在思维方式与知识的导向性上给学生以指点。
二 准确定位教师的形象。
传统的教师形象是“师道尊严”,教师的功能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但在今天,板起面孔,未必就有师道尊严;知识经济时代,教师的功能定位不再是纯粹的传道授业解惑,他更应做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激励者等等。新型教师形象的核心是热爱学生。教师新形象的体现就是对学生的真挚、无私和自然的爱意的流露。
现代社会对教育者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那就是如何指导学生选择有用信息,学会自我学习,掌握知识更新的能力。教育不能再象以往那样,只会知乎者也,再也不是灌输,不是表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审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所以在教学中始终要把学生作为主人,以学法决定教法,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案,使其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动脑,动手,动口。在课堂上不一人讲,满堂灌,充分发挥和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知道学习的内容和所应达到的目标,使
学习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 昂扬的精神面貌。
昂扬的精神状态意味着心态年轻,年轻的心态是跨越教师与学生之间“代沟”的桥梁,是师生之间心灵交流的精神粘合剂。昂扬的精神面貌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年轻化的心理。年轻化的心理,是指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高度的敬业精神、责任感和事业心、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情绪特征、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的精神、豁达的胸怀和真诚的态度、广泛的兴趣和坚定的自信心。有此心理,教师的思维必然开阔活跃、深邃,富有创造性,态度必然倾向于对心灵和人格的追求。新时代的教师应当崇尚美,力求教育智慧的优化,教育人格的丰满,努力塑造自身的人格形象,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养,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总之,年轻化的心态,能使教师的思维、精神、态度和风貌“保鲜”。
第二篇:我为学校发展做贡献
从我做起,为学校发展做贡献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保持学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人。从我做起为学校发展做贡献,不仅要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自觉行动,还要成为我们爱岗敬业的基本思想素养
增强四个意识一是创新意识,克服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缺乏忧患的意识和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回避竞争的惰性思想,要振奋精神,勇于创新;二是大局意识,把协助学校谋发展、促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做到以大局为重,同心同德干事业,三是责任意识,学校的各项工作无小事,任何一个环节都牵涉大局。你做那份事,就要尽那份职责,四是服务意识,要以执政为民的党性、以人为本的良知、妥善处事的能力来对待服务工作。
从我做起为学校发展做贡献,如果把学校比作一艘搏击在大海风浪里的航船,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航船上各司其职的水手,我们只有奋力划桨,同舟共济,这希望之舟才能承载着我们的事业、追求和梦想,驶向光明彼岸,事业的发展取决于我们共同的努力,学校的命运也与我们个人的命运休戚相关。
本人通过学习,明确了对学校发展目标的认识和理解,决心从
以下几个方面为学校发展多作贡献。
第一,在思想方面,坚持不懈地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提高政治素质,更新教育思想和理念。今后要继续学习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并且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自己今后的工作。
第二,在教学方面,认真备课,吸收借鉴先进科研成果,了解本专业前沿动态信息,开拓学生视野;改变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树立和贯彻“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现代教学理念。在教学手段上,做到生动灵活。在教学安排上,使理论和实践达成完美的统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习积极性、趣味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在科研方面,求真务实、刻苦钻研,不断提高教科研能力,多出高水平、高层次科研成果。在教科研工作中,努力贯穿科学发展观,运用创新思维,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注重调查研究,不空谈、不浮躁,踏实工作,保证科研质量,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而努力工作,使学校和个人得到双赢。
第四,在服务方面,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戒骄戒躁,切实作
好服务工作,为教师服务,更要为学生服务,切实培养好学生,以实际行动感染学生,以学生为本,热情周到,注重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之,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机,以此次“我为科学展做贡献”活动为契机,明确表达了自己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为淮西小学的发展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第三篇: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内涵发展的认识
重庆市江北区蜀都小学〃陈戈亮
办教育就是要办有品位的学校,有品位的学校是内在发展较好的学校,学校内涵发展是增强教育强势发展的血液,循环于学校整个躯体之中,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让学校内涵发展起来,正是带着这样的认识体会和价值追求,我们在不断地、坚持不懈地实践着学校内涵发展的路子。
一、对内涵发展的认识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内涵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一个概念所反 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即概念的内容;另一层是指内在的涵养,与内涵相对应的概念是外延,外延是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外延式发展强调的是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主要是适应外部的需求所表现出的外形扩张。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是一种相对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发展更多是出自内在需求。内涵式发展道路主要通过内部的深入变革,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
学校内涵发展,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学校以先进的理念引领航向,通过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通过个性化的创新管理及精细化实施,形成自己的特色及优势,积淀厚实的校园文化底蕴,全面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及素质的不断提高,从而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使其保持强大生命潜力。
二、为什么要强调内涵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集团化办学及学校规模扩张已几近极限,学校格局调整已基本结束,随着国家双高普九的实施,学校硬件建设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但不少学校管理落后的状况并没得到多大改变,特别是管理理念的缺失,学校的文化精神、文化符号、文化传统、文化环境建设被疏漏了。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精神,同时也是教育本质发展的需求。
三、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做法
1、抓住一个根本: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不仅是传播文化的场所,也是发展和创新文化的园地。文化是学校最丰富、最迷人的内涵。校园文化是师生以校园为背景,围绕教育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造并共享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一所学校由历史传统积淀而成的文化,彰显着学校团队成员的人格意识和道德实践意识,对他人、对社会有着持久的吸引力。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精神文化包括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质,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无形环境。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对于整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校园文化的无形资产,与学校的办学质量紧密相连,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要素之一。
学校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实现:
① 以理念引入,涵养文化。
文化需要积淀,而积淀是在一种文化氛围长期累积的结果,这种文化氛围,就是学校长期坚持并固有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的提出既要符合学校发展的历史,同时也要符合当前教育精神和教育的本质。办学理念在办学实践过程不断补充完善,使之成为全校师生的精神符号和努力方向,长此以往,学校自然而然会形成一种可以意会的文化精神。
②以制度保障,提升文化。
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动力系统。办学行为的规范、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与创新,都必须依靠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它是一个不断朝着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相结合的方向迈进的历程。制度文化又是学校的基础文化,也是学校内涵发展所必需的内容。在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做到:制度要健全、要合理、要体现严肃性、要体现延续性、要以人为本、要因事而宜,因人而宜。并且善于用制度规范人,保证学校有一个健康的工作秩序;用制度激励人,以调动和保护教职工的积极性;用制度培育人,以增强教职工的遵纪意识、守法行为。
③以环境推动,彰显文化。
学校环境文化是一种潜在的课程,是学校内涵的外在表现,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对学校的环境文化进行整体规划。坚持环境文化建设的“文化品味、人文精神和时代气息”,力求“突出特色与个性,突出人文与科学”,努力融情感陶冶、人文关怀、生命价值于其中,以适应新课程对学校环境文化生命性的要求。重点进
行两方面建设。一方面是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建设“整洁、规范、和谐、文明”的校园。另一方面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准确把握学校文化建设方向,坚持民族性和时代性相结合,实现“让每面墙壁说话,让每个角落育人”,让“激励、关爱、和谐、文明”在整个校园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真正实现环境育人,催人奋进,鼓励创新。
2、把握一个关键:发展教师
学校的发展首先应该是教师的发展,学校的教育首先是教师的教育,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理想的发展,优质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学校的教育中,校长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一切可能,要了解教师的心理需求,特别要十分清晰教师发展的相关要素,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全面的、全方位的服务。把为教师发展服务,满足教师的期许,促进教师自觉、主动、个性、全面的发展,作为校长每日里的首要的、核心的工作任务。
发展教师首先需要关注的是教师心理健康,只有一个构建一个有健康心理的教师群体才可以促进学校真正的内涵发展,根据学校实际,我校在“办阳光教育〃做幸福教师〃育和谐人才”的理念支撑下,学校积极开展阳光教师的活动,学校对全体教师分别作了《塑造阳光心态,品味职业幸福》《做一名幸福的教师》《阳光生活很简单》《谁动了我的奶酪》等的专题讲座,诠释了“什么是阳光心态”“缔造阳光心态的工具”“心态的力量”等等问题,同时在近两年的工作里每周的教师例会上,学校都会先用上5-10分钟时间对教师心理、个人利益、人际关系等进行辅助疏导,其中不乏经典的对白与故事,对教
师们带来许多新的思考和启发。“积极的人像太阳,走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等经典语句已成为教师口头禅,根植在教师心里,面对学校管理改革、利益分配、矛盾解决等教师们都能以阳光的思维来面对,都表示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现在教师善于化僵持为缓和,化尴尬为融洽,化难堪为大度。
其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评价是个瓶颈问题,为引导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学校从改革评价方式着手,实施“发展性评价”策略。将教师发展性评价分为基础评价和发展评价两块,基础评价为学校常规评价,以合格为标准,发展评价是每位教师开学初与分管行政一起商量讨论制定学期个人发展的三条目标,以优质为标准,每个教师结合自身目标各不相同,每个教师每期目标也不同,目标呈阶梯递进,因为目标制定增加了教师主动参与,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极大促进作用,把要我发展变为我要发展,在心理给教师减压,变压力为动力。评价方式的变革,从根本上把教师的心理扭转过来,改善了教师的教学行为,面对孩子,他们有阳光般灿烂的笑容,面对同事,他们有阳光般温暖的态度,更重要的是面对发展,他们有太阳般不息的能量,职业的幸福感与满足感也由此引发。
3、实施一个策略:精细化管理
“天下难事,必作于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这句话告诉我们大境界、大事业都是由易事、小事累积而成,它们的成败往往是由细节所决定的。海尔集团凭借高效的精细化管理“OEC”(即全方位、每人、每事、每天控制,清理)打开了国内国际市场,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被誉为“海尔现象”,他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精”和“细”,所谓“精细”就是精密细致之意,作为学校管理者,在管理学校时虽然不能照搬海尔全部的成功经验,但他的精细化管理理念是不得不借鉴的。世界已进入精细化时代,学校也不例外,在各样你追我赶进“名校”、创品牌、特色学校的队伍中,许多学校管理者就在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拉开了学校档次?师资力量?教学质量?文化精神?生源效果……不可否认,这些差异的确制约着一些学校进军“名校、品牌特色学校”,但对学校步入竞争机制的今天,国家对教育投入不断增加,这些异越来越小,尤其是名校之间,更是微不足道,真正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学校管理的粗放型与精细化的区别。学校落实精细化管理,就是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将工作做到位、尽到责,做到每一个步骤精心,每一个环节精细,每一项工作出精品,久而久之,外在的要求就会内化为师生的潜在意识,形成一种优秀的习惯。
总之,学校内涵发展是文化积淀与彰显,教师发展和精细管理的综合体现,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功夫,因此,内涵发展还需要我们办学者静心办学、潜心思考,这样才能让学校的内涵发展之路走得更宽、更远。
第四篇:我为学校做贡献
创建一流学院
----我为学院做贡献
学院已经走过了5年坎坷之路。期间,有忧伤,也有喜悦;有教训,也有收益。办学到了今日也日趋成熟。如今,我们的学校正是最富活力和魄力的时期,同样风华正茂的我们应该能感受的到这份激情与生机所带给我们的自信。
5年的风雨兼程,她一步一个脚印,描绘了一幅又一幅精美画卷,伴随着多少莘莘学子快乐成长;5年里,她一天一副模样,谱写着一页又一页辉煌篇章,带给了我们无限荣光。在不久的日子,更多重要而富有意义的考验即要来临,我们当责无旁贷的站出来在这场攻坚战中比贡献,争先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促建一流院校添砖加瓦,不断进取创新,共创明日辉煌。
促建一流,是关系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头等大事,作为一名普通职工,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是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相联的。我们要以现在的工作条件为契机,促发展、促学风、促拓展、促文明,完善自我,我们更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建设,为技师学院创建一流添砖加瓦。
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荣我幸”的主人翁意识,脚踏实地,尽己所能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有道是“道虽迩,不行不进,事虽小,不为不成”。自觉做好基础文明建设和学风建设,注意每个细节,把握每个瞬间。时刻谨记“以小善为无益,以小恶为无伤,凡此皆非所以安身崇德也”的至理名言。只有通过一点一滴的投入,才能换来一丝一缕的胜利。不集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正所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叶一菩提”。
我相信,在学院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会更积极主动,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做出自己应尽的贡献。
服务,作为我们首要的任务,维护好每一个机房是我们应有的品质。所以我们当以服务为中心,认真钻研管理;以文明建设为辅衬,应争当先锋模范,为更多的学生立榜样,树师德,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
我相信,锐意进取的技师人:拧在一起,就是一道电光,一股钢绳;聚在一块,就是一团火花,整个太阳;站在一处,就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
“长江后浪推前浪,战鼓催征斗志昂”。让我们牢记使命,坚定信心,不畏艰难,同心同德,自强不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入到促建一流的工作中,以强劲的生命力去冲破任何的惊涛骇浪,那么前方的路便天宽地阔。
第五篇:我为学校做点什么
立足本职,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谈谈“我为学校做贡献”
《荀子·王制》中有这样一段话,“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说的是君王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可以使船行驶,也可以使船淹没。后人常用这句话来比喻君臣之间的关系。但是我想教师和学校的关系也可以以此来看。学校是舟,教师是水,只有教师这个“水”的发展,才能推动学校这“舟”的前进。因此,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力量之源、首要资源,教师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创造性的有无,将直接决定学校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水平。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为学校这个“舟”的发展能做什么?我也常常思考这个问题,并在自己的工作中寻找答案。我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是立足本职,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联系自身本职工作,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影响者,也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而中职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学生只有具备完善的人格,勇于面对压力,才能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职校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通过言传
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完善人格。
二、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高人文素质。
教师的职业观分为畏业、敬业、乐业三个层次。“畏业”只是把职业当作谋生的职业,怕失去它而教书。“敬业”的教师能够专心致志于本职工作,做到教书育人,没有敬业精神,就当不了一名好教师。“乐业”的教师热爱职业教育工作在教书育人中享受快乐,在与学生共同成功中体味幸福。所以“乐业”应成为我的职业追求目标,排除外界纷扰,做到静心读书,潜心育人酝酿深厚的人文素质。它包括丰厚的人文知识底蕴、高尚的人文品格、对学生的爱和人性化的教育活动。
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教师必须做到博学多才。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博学多才,学生敬佩你,所以教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它表现在精通与知新两方面。精通,就是对所教学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论,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新,就是要学习新知识,讲课要有新意,要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自己,完善知识结构。
要做到这两方面的根本途径是学而不厌。新课改、新课程、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发展以适应这个伟大时代的要求。我要勇于向他人学习,善于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有空要多读一些书,以便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努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尤其是语文这门学科,更加需要老师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要“渊博”。我们仅仅只注重“渊”是不够的,更应强调“博”,孔子曰:“博学与文”。我们应该要成为“杂家”,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要有所了解,熟知诸子百家,略通天文地理,博览群书,不断地充实自己。作为新教师学习理论、参与实践固然重要,而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极大的丰富教学的精神内涵,内在的东西更重要的,要把自己培养成智慧型教师。
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做到心与心的交流。
学生“亲老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教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也自然没有学习热情。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亲、可爱,产生一种满意喜爱的情感。同时还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热烈高涨的情绪,绝不可把个人不健康的情绪带进课堂,以免影响学生。
“不进则退”,合格教师不是永远的“合格”,这就需要我们永远铭记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为了这个目标不断的奋斗、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