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游中学 2010-2011学年校本研训计划
上游中学
2010-2011学年下学期校本研训计划
素质教育理念的确立,新一轮课程方案的试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等,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是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为此结合我校发展需要特制定本计划。
一、培养目标
面向全体教师,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根本目的,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具体目标:使每位教师在原有理论水平的基础上着眼于理论应用能力的提高,在原有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着眼于学科基本功和学科教学能力的提高,在原有开展常规教研的基础上,着眼于专题研究、教科研能力的提高,在原有运用多媒体的基础上,着眼于多媒体与各学科的进一步整合。
二、培训内容:
(一)师德教育(4学时)
培训内容:《教师礼仪》等
培训形式:师德专题培训。主要学习《教师礼仪》,培训采用讲座或教师分组讨论等形式进行。
考核方式:教师提交师德培训学习笔记,师德考核合格且学习心得被评定为合格以上等次者,方可评为师德培训合格。
(二)新理念培训(14学时)
培训内容:《好班规打造好班级》《高效课堂八讲》等
培训方式:学校安排负责人教师带领全体教师共同学习,每参加一次集中培训计2学时,计划组织4次集中培训,同时组织外出培训教师 1
举办学习心得汇报会计2学时,共10学时。教研组组织上汇报观摩课,该项活动以教研组集中的形式组织进行,共4学时。
考核方式:学校举行新理念学习情况心得交流会,凡提交论文被评为合格以上等次者,该项培训考核方可评为合格。
(三)新课程培训(8学时)培训内容:“洋思教学”知识培训
培训步骤:第一步:集中培训。学校召开理论培训会议,由去洋思学习的教师带领全体教师学习“洋思教学”有关知识。这一步骤在上学期已提前完成。第二步: 学习洋思中学教学经验,部分教师上公开课。第三步:教研组专题研讨。依据集中培训及专家讲座有关内容,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体教师讨论学习,结合我校实际,确定出适合各科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第四步: “洋思教学” 观摩课活动。各教研组确定两名教师为“洋思教学”实验教师并提供尝试观摩课,组织本组教师观摩研讨。
考核方式:学校开展“洋思教学”过关课活动,每位教师讲课,学校组织人员进行评课,过关者考核即为合格等次。
(四)新技术培训(12学时)
1、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 :(4学时)培训的内容:网络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
培训的方法:网络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是现代教师驾驭课堂的基本能力,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为此我校将开展课堂教学比武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对教师课堂教学网络技术的运用进行提高。本学期各教研组选举推荐1--2名教师参加全校课堂教学比武。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心得,认真准备,上好课。课后要认真反思,写出听课反思。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参加观摩活动,教师每参加一次计1学时。
考核方式:录像课教师根据说课、上课、反思进行考核,其余教师根据参加参加录像课观摩活动考勤、教师听课记录进行考核。
2、信息技术的培训:(8学时)
培训的内容:①网络初步操作②网络资源的利用③幻灯片制作④网络课件制作及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启。
培训的方法:学校安排专业教师对全体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每次培训计2学时,本学期计划组织4次集中培训。
考核方式:每次培训结束后对教师进行实际操作能力考核,考核分为不合格、合格和优秀。
(五)教师自学(2学分)
1、读书活动。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学校计划每学年组织教师自学教育理论专业书籍,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自学。由学校提供书目,教师自学,学校审核。
2、学校集中培训内容。教师要根据学校集中培训内容开展自学,记笔记,写心得。
考核方式:学校将组织1-2次读书交流活动,教师提交学习心得,每篇不少于1000字且被评为合格以上等次计0.5学分,每学期最高计2学分。
三、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长: 房公堂
副组长: 陈传舜
组员:房公堂陈传舜李圣文
朱恒军王洪艳王青山魏德成四、培训安排(见附表)
上游中学
2010-2011学年下学期校本研训计划
第二篇:白沙中学2008校本研训计划
白沙中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校本研训计划
一、目标要求
以新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立足点,以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着眼点,以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切入点,以促进学校、师生共同发展为增长点,通过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及培训,以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与需求,满足学校课程和整体规划的需要,深入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促进教师知识全面更新以及教学能力的提高、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二、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赵顺强
成员:刘顺强、孙虎威、张同勋
(二)培训者队伍:
赵顺强、各学科组长、教学教研处和信息组全体成员
三、内容、方式及要求
1、致力于课题研究
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在研究中以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学科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创设生动、开放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加强实践活动,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科学素养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课堂教学以此为指导,不断总结。本学期重点是继续开展各教研组以往的课题研究内容,按有关程序直至结题。
2、新课程标准与新教材的培训
新教材的实验已取得阶段性成绩,本将进行边实验边培训的方法,在实验中总结,在培训中升华,让实验教师逐步成长,让全体教师对新教材、新教法有更深的认识,教育理念有大的转变。重点是对新教师的培训,以自学为主,教研组长要把好关,新上岗三年内(含三年)的教师学期末写学习体会一篇。
3、加强校本交流
教学反思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水平并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要求教师多听课、多开课、多研课,积极对自己、对他人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撰写反思报告,并进行交流。
4、加强评价方法的研讨
组织全体教师参与对教师和学生评价方法的研讨,寻求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
5、注重经验的积累与推广
要求每位教师通过阅读、观看、实践、反思等各个途径后,要及时撰写论文或经验总结(每学期至少一篇),并通过教师座谈会或学科组活动进行交流,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四、校本培训的主要措施及安排
1、加强学习,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①深入学习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利用每周五一小时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运用现代教育资源,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②狠抓校本培训,重点发挥骨干教师、老教师、中高中一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提倡年青教师与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主动结为师徒对,每双周五一个小时进行
集体学习培训。
③教学教研处将争取到兄弟学校教师骨干到我校进行教学教研、中考备考复习指导,与老师们共同交流教学教研的体会。
④深入学习领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刻领会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爱岗敬业,认真备课上课,认真完成教学常规任务,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建立和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①教学教研处将逐步完善和健全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加强对教研组、备课组的管理、指导和评价工作,充分发挥群体的力量。要求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每学期不少于8次。要从教学的现实问题出发确定研究课题,努力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集体备课,提倡互帮互学互研,开展说课、听课、评课等各种形式的观摩研讨活动,教师每学期上1-2节有研究主题的研讨课,听课评课不少于10节,不断提高整体教学教研水平。每期表彰一定数目的优秀的学科教研组。
②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以校本教研活动为载体,扎实组织本校示范课、研讨、反思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成熟教师上研讨课、年轻教师和任新学科教师上反思课。人人参与,普遍提高。尤其要着力总结老教师的教学特色经验,整理相关成果,成为培养新教师的宝贵资源。落实课题研究常态管理,各课题组认真清理各级课题实施情况,按计划完成各步骤的研究,能结题的课题及时组织结题;严格按课题档案目录完善档案。严格课题研究考核,纳入教师个人考核。
③将联片教研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制度确定下来,本学期,继续适时组织好与周边学校的联片交流活动,每次活动要变换不同的年级、学科,确定好一个专题,准备好几节上档次的研讨课,要虚心向外校优秀教师学习教学艺术,搞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相关学科组教师要积极准备和参与。
④以丰富多彩的教育科研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实践能力,推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广泛开展以“优质课、优秀教学设计评比、优秀论文、优秀案例、优秀反思交流、优秀课件、精彩说课、优秀校本教研活动、优秀课题、同上一堂课、优秀教师教学展示、典型课例教法比较、优秀教师与专家合作论坛”等为主要形式的各类教研活动。积极组织参加上级教研部门组织教学研究活动,力争上档次,出成果、展丰采。
3、进一步抓好远程教育资源的学习和利用,努力提高我校教师整合资源服务教学的能力。
4、继续以“综合实践活动课”和“校本课程”为切入点,深化对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开发。
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步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加强文学艺术、体育教育、语言文字工作,把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落到实处,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点,切实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
5、以科技创新活动为平台,并统筹成立科技创新课外兴趣组,力争多出好成果。理化生学科组要把科技创新活动的辅导纳入平时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音、体、美、书法教学中要把指导排练节目和创作作品作为重点内容,为学校艺术节和全市艺术早作筹备。巩固和提高艺术课的开课率和教学质量。
白沙中学
2009.2
第三篇:校本研训计划
2012年上学期校本研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校本研训工作将以“综合质量管理”为带动,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核心,质量为中心,服务为宗旨,管理为保证,提高为重点,以加强教师队伍建为关键,使教育科研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的生长点,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新的支撑点,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坚持教学教研一齐抓,充分发挥教研工作在教育改革中的灵魂作用,力争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课程改革迈出一个新的步伐,教学研究工作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大力推进我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校本研训工作目标
1、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教研活动;
2、着眼教师专业成长,培养教研骨干;
3、初步构建快乐课堂,创办我校特色;
4、抓实课题实施过程,丰富教研成果;
5、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有关德育、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三、校本研训形式
以“理论学习、主题教研、校内公开课、反思交流、教学比武”等活动为基本形式。
四、校本研训的具体细则
(一)校本研训分层次、突重点
校本培训工作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本学年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将遵循“高质量、低投入,分层次、突重点、全员参与、整体提高”的原则。培训形式以充分挖掘校内资源,以校内骨干教师培训为主,另外还采用片区教研、上示范课、以及派教师外出培训及各种教育媒体等多种途径促使教师们更新观念,提升理论水平及业务素质。
本我校校本培训以四个方面为工作重点:
1、教育教学理论培训。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教学质量的有劣,取决于教学思想的先进与否。教师只有掌握丰富的教育理论,才能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活动。本学期我们将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具体要求为:读、研、写、评,“读”即积极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丰富教师的 教育教学信息量,在读的过程中,写好教育理论笔记,尤其是教学随笔和心得体会;“研”即搞好小型的学习理论研讨交流会,教师将所学理论付诸于教学实践,定期进行总结交流,以达到学以致用,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目的;“写”即学习教育理论,教师不仅要善于运用,更要善于总结,根据自己所任学科的教学实践,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评”即学校采取检查、督导、考核等措施,及时总结,保证理论学习真实有效,对学有所成的教师给予精神及物质上的奖励。
2、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体现新课程精神新措施,加强校园内用普通话,板书工整,书写规范。检查做好记录,作为教师考核的一个重要依据。
根据县教研室和学区的安排,积极主动开展片区教研活动,同本镇的兄弟学校开展教研交流,或同外乡镇的其他学校共同开展教研大练兵,走出去,请近来,保证人人参与,人人提高,个个有收获,巩固课堂教学主阵地,确保教学质量这一生命线。
3、教育教学方法培训。教育教学理论怎样落实和指导教师的实践工作?怎样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怎样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高效?这是每一位教师课堂教学的方向和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4、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现代教育技术日新月异,要做一名合格的现代人民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具时代感,更符合时代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现代教育技术更全面地为教学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技术有效地与课堂教学整合。
(二)课题研究讲实效、出成果
本学年是我校准备深入课堂,加大课题研究的投入工作:
1、课题研究注重过程化。教导处要加强教育科研管理,统筹安排有关课题的研究工作。要定期举办教育科研讲座,提高教育科研理论水平。各子课题组要根据各自制订的实验计划切实有效地展开研究工作,注意资料的积累归档,并不断总结经验,撰写高质量的教科研论文,鼓励教师向教育刊物投稿。
2、课题研究讲求实效性。根据学校已经形成的《课题管理制度》等规定,教导处要加强对各子课题组的管理,与教师在研究中平等对话、共同研究案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参与整个研究过程。教科组主要负责人要积极有效地带领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工作。各课题组长要确实发挥作用,带领教师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学研讨、交流、反思活动,自觉探索课堂教学规律,重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在研究和反思中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三)校本教研高标准、严要求
学校的教研活动要突出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研究的空间要基于校本,基于实践,研究的重点要放在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上。
1、本的教研活动要继续保持以往教研活动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教研活动的内容要以解决学科教学中的一些热点、难点、疑点等问题为重点,加强专题教研和案例评析,集中解决课改中出现的新问题,并注意资源共享,使每位教师确有收获。
2、教研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有竞赛、交流、课堂观摩等,防止因形式单一影响教师教研的兴趣和热情。
3、教研活动要对外开放,加强教学交流,借助外力拓宽教研渠道,提升教研质量,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县、市教研部门和他校教研力量结合起来,加强校际间的互动交流,使教师在互动中达成共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四)开发校本课程
本学期继续根据上级要求,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和学校周边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准备开展“综合性大课堂”,该课堂不仅横向联系各学科,也联系当地实际,以此来吸引学生构建快乐课堂。
五、工作要求:
1、本学期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是落实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认真积极参加各培训学习、讲座等活动,形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
3、本期要求教师要做到:学习一篇教育教改理论文章;写好每堂课教后反思,积极撰写学科教学论文,参加各级各类学科论文评比;每期至少听课15节;写一篇研讨文章。积极鼓励教师跨学科,跨年段,互相听课,每人每学期听课至少15节。每教师个人撰写相关论文1篇,心得体会1篇,优秀篇目推荐发表。
5、鼓励“闲聊式”教研方式,提倡同伴互助风气。同事间要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就某个教学问题或教育现象,进行闲谈,发表评论,并努力获取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经验。另外,就个别教师工作中碰到的难题,提倡同伴积极协助,共同解决。
六、完善教研机构,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
学校教研组要在学习教育理论,广泛搜集各科教研信息的基础上,结合上级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确定教研的目标,全盘部署教研工作,各学科教研组要依据学校的教研目标及学科特点,确定科组的教研计划,组织教研活动,真正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记录,有考勤,有总结。
七、教研工作计划安排 第一周1、制订教科研工作计划
2、召开教师会议,了解本学期计划内容。第二周—第六周
1、第一轮教学公开课
2、教研处对教师进行有关理论知识、教学方法的培训。第七到—第十六周
1、第二轮教学公开课
2、深入课堂,开展课题研究,实施两阶段两反思,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3、进行全校性的“教学比武”
4、适时进行总结,评选优质课人员上观摩示范课 第十七周——第十八周
对校本研训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第四篇:校本研训计划
2011-2014学
化雨镇电网小学校本研训计划
一、确定一个发展目标——制定学习三年规划,明确研训远景目标。
本学期起,我们将精心策划新一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和老师三年发展规划,全体教师潜心思考,集聚智慧,使学校新三年规划成为大家的共同智慧与创造,为今后三年研训工作提供明确的发展目标。
在制定和论证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后,我们将组织老师共同学习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教师将结合个人实际和学校新三年规划的目标与策略,思考并形成个人的三年规划,学校组织分学科学习、交流和修改,使所有教师既认可学校的规划,也努力践行个人规划,同时学校根据老师三年发展规划,确立教师发展梯队及目标,并为教师的分步成长提供更多校本研训的平台和机会。
二、夯实一个理论基础——潜心学习新基础理论,期望明析发展思路。
新基础教育在基地学校中的推行,提高了推行学校的发展速度。目前新基础教育已完成了成型性研究,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实践与发展理论,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变革性,符合当今教育发展的主流,对我们学校的发展有着较强的启发性。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新基础教育对老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特别是对教师的思维深度广度、思维清晰度、思维创新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于习惯于约定俗成、顺其自然的老师来说,参加新基础实验必将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痛苦洗礼,如不能坚持信仰,半路而废,必将是邯郸学步,贻笑大方。
所以,理智地面对,辨证地认识,潜心地学习,不失为明智的选择。本学期我们将组织老师利用学校研训时间和老师自由分配时间,潜心学习新基础成型性研究报告和各学科指导纲要,并积极组织专题的学术沙龙。并以提升学科教学质量为宗旨,尝试在相关年级、相关学科进行实践试水,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来加深教师对新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把握。
三、抓住一个研训重点——狠抓学科专题研训,促进老师专业发展
通识研训和学科专业研训是学校研训工作的两个方面,要两手抓两手硬,但从某种角度来看,学科专题的研训更是重点,更是老师发展的关键载体,而且更易让老师接受。所以本学期我们抓住一个研训重点——学科专题研训。
(一)语文专题研训。
本学期,我们将延续上学期两个专题研训(低年级认识教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的基础上,开展低年级童话教学、中年级写人类课文、高年级对写人记事文章的专题研训工作。
专题研训都体现三放三收的过程,先在个人思考研究的基础上,备课组层面开展对此课型的第一轮研究,然后分年段进行第二轮的研讨,最后是学科组层面的综合呈现。每月四次的研训活动,一般为一周备课组,一周分段教研组课堂教学,一周分段教研组研讨,在集聚众人智慧的第二轮研讨基础上,最后一周大学科组推出精品,进行研讨的最后总结提炼。在全员参与,不同梯队教师跨层组合的研究中,教师们着力扎实自己的课堂,年级内相互协作,完成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反思重建、评课的过程资料的积累,每月的反思也围绕学科组的专题研训进行主题反思,促进不同梯队教师在不同层面上的专业发展,实现成事与成人的共赢。
专题研研的过程中,我们将定期邀请邵兰芳、朱洁茹、张七中等老师做客我们的课堂、参与我们的研训工作,为我们理清思路,开阔视野,导言导行。
专题研训目标:
1.锤炼教师的“三种能力“
在专题的研训过程中,力求锤炼教师的“三种能力”:一是恰切的教学目标设定、准确性的教材解读、针对性的学生分析能力;二是弹性化的、整体性的、结构化的、层次性的教学设计能力;三是后续思考、勤于笔录与再实践的能力。
2、夯实老师的“三大积累”
阅读的积累:大力倡导做“读书人,文化人”。本学期将继续进行主题内容的学习,45岁以下青年教师及骨干教师学校下发的在专用笔记本上写好随笔,定期作交流并对其学习内容进行实践。
实践的积累:勤于上研讨课,勤于参与评课研讨,上重建课、勤于反思。
写作的积累:不断实践、反思、研究、总结、重建,养成练笔的习惯。做到三“优化”:优化教学反思、案例评析、教学随笔的撰写。
3、养成“八大习惯”:(1)开放的习惯(2)寻找教材和学生语文能力对应点的习惯(3)对预习反馈的习惯(4)倾听的习惯(5)教结构用结构的习惯(6)资源捕捉和转化提升的习惯(7)整体思考的习惯(8)后续思考和实践的习惯
(二)数学专题研训。.1、理论学习培训
(1)每人一本《新基础教育纲要》,自主阅读。
(2)组内共读,结合现有的几本新基础理论书籍,每人自选一个主题,每周带领大家阅读。
2、学科专题研训
将在新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引下,确立新的课题《结构关联与开放互动有效结合的课堂教学研究》。这学期,我们的研究主题的内容是:(1)数概念教学(2)规律探究(3)统计教学
(4)数量关系式
3、个性化校本研训策略。
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趋,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寻求一条适合自己的校本研训路线:学习唤醒——模拟移植——实战演习——灵活运用
4.各级梯队成长
1、进一步关注骨干教师,促进骨干教师的成长。
要求骨干教师做到五个一:一次主题讲座,一次展示课,开展一个小课题研究,至少一篇论文或案例发表或获奖,带好一个徒弟。
要求青年教师做到五个一:读好一本书,跟好一个师傅,跟踪听课一周,至少一次汇报课,撰写一篇论文或案例。
(三)英语专题研训。.1.组织全体英语教师学习《新基础教育》等教育教学理论,以及相关的教学改革经验论文,从而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切切实实地改革课堂教学,积极探索提高教学效益的途径和方法,提高我校的英语教学质量。
2.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版,明确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要求英语教师对课程标准中阐述的“基本理念”和“实施建议”要常读且时刻牢记,并努力内化成自己的教学思想,逐步体现在自己教学的一言一行中。
(四)班主任专题研训
1.个人阅读。研究团队中的教师人手一本 “新基础教育”班队建设方面的书籍。
2.集中学习。利用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会,根据我校班级建设和学生发展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资料。
3.外出学习活动。有“新基础教育”研究活动,尽可能外出学习,借鉴兄弟学校成功经验。
4.班主任的归一工程:
(1)互促共荣的青蓝工程
开展青年班主任成才的试点计划,“一周班主任试着做”“班主任导师团扶着做”的活动,提升班主任队伍的整体战斗力!
(2)循环递进的研课工程
班队随堂课研讨在各年级循环进行,全校的观摩研讨课在前一轮随堂课的基础上进行(备注),并争取开展一次校际课堂交流活动,提升课堂有效性!
(3)碰撞提升的艺术工程
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会是提升班主任工作智慧性与艺术性的盛会,将分四个主题围绕一个核心进行,一个核心就是提升班主任开展班队工作与家庭教育过招的智慧和艺术性!其中,将择优秀教师在馨竹论坛作全校交流,择优秀想法与做法变成册子!
(五)综合实践专题研训
1、坚持“每月导读”: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坚持“每月导读”,并向教师推荐相关书籍,鼓励教师认真阅读,每学期做好2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厚实底蕴,更好地策划、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2、开辟“教师论坛”:开学初课程培训时,我们将以“道出心中的困惑”为主题,收集整理当前教师在课程策划与实施中的疑惑,并组建课程导师团,策划一期“综合实践活动大家谈”馨竹论坛,让更多教师走近综合实践活动,了解综合实践活动。
3、开展“课型研究”的专题研训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其他课型的研究,如知识普及型、方法指导型、设计制作型、成果交流型、活动评价型等,各年级承担一定的研究任务,开展研究课观摩活动,积累研究素材,形成研究方法与策略,从而提高活动课的质量。
四.构建一个研训平台——做实做强馨竹论坛,提升研训质量品味。
本学期,我校继续对周二校本研训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减少以往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授式的讲座比例,建立平等互动的研训平台,营造自由的学术教研空间,加强教师间的优质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提升龙小教师团队共进的教研质量。本学期的“研训论坛”分四大版块:教育科研篇、习惯养成篇、课程开发篇和老师成长篇,其中汲及师德教育、专家讲座、专题培训,主题沙龙、经验分享、故事讲述等6种活动形式,期望提升周五校本研训的质量和品味,更切合老师的成长需要。
五.打造一个新人空间——加强新师研训力度,培植学科后备人才。
1.基本功技能竞赛。
五年以内青年教师勤练基本功(钢笔字、粉笔字、朗诵、特长展示等),期末过关考核。
2.微格教研反思重建。
在上学期对青年老师进行微格教研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此项活动,引领青年教师回读自我并尝试重建课堂,行为跟进。
2.青蓝结对活动。
本学期共有7位青年教师将于我们的骨干教师结对。随着“新基础教育”越来越近地走入我们的视野,教师们在选择指导老师时,不仅局限于学科教学方面的指导,同时对教科研、班队建设等方面也有了新的需求,我们在骨干教师的选择上较之往年有了调整:青年教师不局限于选择一位青年教师,有的青年教师选择了两位,甚至三位,而我们的骨干教师也不局限于带一位青年教师。我们期待着指导教师们用优秀感染身边人,青年教师用别人的优秀来丰厚自己,期待“青蓝工程”结对活动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开花结果!
六.营造一种研训文化——积极建设研训博客,打造教师精神家园。
我们除了要构建一个物理存在的研训团队,更要建设一个全体教师心灵栖息的精神家园。我校的教师交互性网络博客,不仅是老师校本研训的跨时空平台,更是教师的精神家园,体现出一种浓浓的研训文化。
(一)源于竞争的专业成长驱动力
没有合作的竞争是无序而浅显的,没有竞争的合作是缺乏生命力的。在我们学校博客中,本学期,我们继续开辟精采随笔、教学论文、参赛专栏、录像课反思、外出学习等专栏,优秀的日志对于没有发表日志的老师就会有一种内心的触动,自然会产生一种基于自身懈怠的职业危机感和孤独感,这就是一种源于竞争的专业成长驱动力,体现一种积极的竞争文化。
(二)源于成功的专业成长愉悦感
任何人都有被人欣赏、被人赞扬肯定的强烈愿望。加上教师工作繁忙,压力较大,如果在工作中一直得不到肯定和赞扬,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那教师极容易产生职业的倦怠。交互性网络博客期望体现创造成功的平民性和人性化。本学期,我们将网络博客的评论纳入了学校教科研考核的细则中,在博客中,只要愿意,只要去做,就可以得到即时的欣赏、赞扬和激励,就可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自身工作和学习的价值,体现一种欣赏文化。
(三)源于倾诉的心灵栖息地
人需要有归缩,心灵更需要栖息。本学期,我们在博客中除了开辟一些有关学科专业成长的栏目,同时也开辟“心路历程”、“心灵荡涤”、“幸福家庭”、等专栏,开垦一片教师心灵的栖息地。让老师可以将平时的心情日记和教育叙事系列发表在“心路历程”中;让教师可以将平时所看到的、所读到的、所听到的能够触动、净化和振憾心灵的事情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发表在“心灵荡涤”栏目中;将平时家中愉快事、烦心事、教育子女的有趣事记录下来,发表在“幸福家庭”栏目中,每个人的内心需要倾诉,心灵需要慰藉,心情需要释放,彼此增加了信任、宽容和谅解的成分,教师间形成一种相互欣赏、相互怜惜的真诚友谊,从而体现出一种和文化。
第五篇:校本研训计划
一、自我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二(2)班的数学。作为新教师,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还需要继续提升自我能力。所以我要继续认认真真学习理论知识,勤勤恳恳实践,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在不断的总结与实践中使自己更加成熟。
二、本学期研训目标:
1.通过多途径的学习,积极参与各级部门开展的培训学习,深入了解数学教学最前沿的信息,把握本学段数学教学特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运用到课堂实践中。
2.结合校、教科室和语文教研组开展的教科研计划,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做好研训笔记,及时反思,不断总结。
3.做好师徒结对工作,多与有经验的老师交流。认真备课、上课、评课、反思、磨课,做好笔记,反思总结。
4.研读各年级段教材,寻求对教材解读、教学设计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和积累。
5.阅读相关教育理论书籍,与实践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
三、具体措施:
1.积极参与各种研训活动,做好笔记,及时反思,总结经验。
2.虚心请教指导师及其他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定期做自我总结。
3.潜心研读各年级段数学教材,寻求对教材解读、教学设计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和积累,并在实践中进行操练。
4.阅读教育理论书籍,写好读后感,提升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