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学与教学法名词
教育学名词解释学校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义务教育:是指依照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遗传素质:也称遗传,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性,主要表现在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性等。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它是人的主观意识方面的特性,故称为主观能动性。教育目的: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也就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标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职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教师聘任制:是指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的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核心课程:是以问题为核心,把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学小组通过一系列活动进行教学的课程。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14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课程标准:是指根据课程计划制定的有关学科教学的目标,水准,结构与教学要求的纲领性文件。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班级授课制:也称课堂教学,是按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课程表,分科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德育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序的,相互关联的活动方式和手段的组合。德育内容:是指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是完成德育任务所要从事的具体工作。行为训练法:是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领悟,策略训练,奖惩等方式进行德育,以巩固道德训练,磨练道德意志,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教学法名词解释教学氛围:指的是对教学活动中产生直接影响的课堂内外部气氛,场景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称。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目标,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与学生的主动探究,实现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4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观念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信息的方法。读书指导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课本或课外读物,以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一种方法。7 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是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8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实习作业法: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从事一定的实际工作或实际操作,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以获得感性认识,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讨论学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与他人相互研讨,切磋琢磨,相互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调研学习法:就是调查研究学习法的简称,它是指学生亲自去熟悉和了解学习对象的一种学习方法。11 研究型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于教学有关的知识与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的能力和技巧。导入技能:是指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教学活动开始时,有意识,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的一种能力和技巧。评价方法:是指收集教学的信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时所采用的工具和手段的总称。纸笔测验:是根据教育目标,通过编制试题,组成试卷对学生进行测试,引出学生的学习表现,然后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测试结果加以衡量的一种评价方法。成长记录袋:是显示学生学习成就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17 合作评价:是指多个评价主体从多角度,多渠道获取关于学生的多方面信息以判断学生发展情况的评价活动方式。教学媒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所使用的媒介工具。网络教学:是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教学形式。
教育学和教学法多选
1教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它的基本要素包括:⑴教育法⑵受教育者⑶教育影响
2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历史上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包括:全选
3欧洲封建社会的教育类型主要包括:⑴骑士教育⑵教会教育
4《学记》中提出的教学原则主要有:全选
520世纪出现的几大教育学理论流派主要包括:全选
6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主要包括:⑴人力资本论⑵教育万能论⑶教育独立论
7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包括:除了 制约教育的规模
6人口数量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除了 影响教师工资
7加涅认为学生的素质应包括⑴先天素质⑵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⑶后天习得的素质
8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包括:全选 9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⑴德育⑵劳动技术教育⑶体育
10教师的劳动特点主要包括:全选 11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除了 人际交往能力
12学生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⑴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⑵公正评价权⑶学习权
12学生的人身主要包括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和:除了 学习权
131979年美国学者古德拉德提出的课程层次包括:全选
14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的角度划分,课程可分为:⑴国家课程⑵校本课程⑶地方课程
15主要的课程事实取向包括:除了 价值取向
16在教学中常用的具体直观手段有⑴实物直观⑵模像直观⑶语言直观 17根据评价的功能,也就是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不同,可把教学评价分为⑴诊断性评价⑵形成性评价⑶总结性评价
18根据评价基准的不同,教学评价可分为⑴个体内差异评价⑵相对评价⑶绝对评价
19以德育方法的概括程度为依据可以把德育方法划分为如下几个层次,即⑴具体操作性德育方法⑵概括性德育方法⑶原则性德育方法
20情境陶冶法的具体实施途径一般有⑴教师的师爱⑵环境陶冶⑶艺术陶冶
21按照行为科学的观点,班级的组织可分为⑴正式组织⑵非正式组织 22影响教学方法内容和结构的前提条件主要有:全选
23教学方法的内容要素主要有⑴语言⑵实物⑶活动
23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的评价标准是:除了 主观性标准 24桑代克根据对动物的研究提出的学习规律是⑴效果律⑵练习律⑶准备率
25班杜拉认为人类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 除了 回忆过程
26范例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原则是⑴基本性原则⑵基础性原则⑶范例性原则
27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除了 批判性
28教学模式设计的步骤主要包括:除了 设计教学形式
29讲授法具体可划分为:除了 讲话法
30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⑴练习法⑵实验法⑶实习作业法 31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有 全选 31运用导入技能应遵循的原则有:除了 高难度原则
32理答的形式有:全选
33根据提问的信息交流形式,提问可以分为:全选
34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基本特点是:除了 主观性
35纸笔测验的特点包括⑴可操作性⑵可比较性⑶测验范围较广
36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基本类型有:全选
37现代教学媒体选择的方法有⑴问卷选择法⑵矩阵选择法⑶流程图选择法
心理学多选
1个体心理异常复杂,概括起来可以分为:(1)认知(2)动机和情绪(3)能力和人格
2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它包括:全选
3知觉活动的规律主要体现在知觉的:除了 概括性
4人们在回忆时可以利用的联想主要有:除了 推理联想
5记忆品质主要包括记忆的:除了 效能性
6求异思维的主要特点有:(1)流畅性(2)变通性(3)独创性
7演绎推理是由下列哪些部分所组成的:(1)大前提(2)小前提(3)结论
8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把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分为:除了 动机冲突阶段
9思维的主要特征是:(1)间接性(2)概括性
10思维的功能主要有:除了 感性认识功能
11注意的品质主要有:除了 注意的指向性
12动机冲突较为复杂,按冲突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即:(1)双趋式冲突(2)双避式冲突(3)趋避式冲突
13根据情绪活动发生时的强度、速度和持续时间不同,可把情绪划分为:(1)激情(2)应激(3)心境 14情商的概念的含义主要有:全选 15能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2)能力类型的差异(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16性格的结构主要包括:除了 性格的认识特征
17加涅根据学习结果把学习分为:全选
18学习策略具有哪几方面基本特征:除了 发展性
19下列选项属于认知策略的是:(1)复述策略(2)精细加工策略(3)组织策略
20知识是个体适应环境的重要因素,知识具有下列哪几方面功能:(1)辨别功能(2)预期功能(3)调节功能 21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分为:(1)符号学习(2)概念学习(3)命题学习22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1)下为学习(2)上位学习(3)并列结合学习
23智力技能就其活动的对象、形式和结构而言,有以下几个特征即:(1)观念性(2)内潜行(3)简缩性 24人的道德情感是丰富多彩的,最主要的形式有:(1)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2)与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3)与道德理论相联系的情感体验
25我国心理学界比较流行的关于品德的心理结构构成因素有:除了 道德信念
2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有:全选
27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涉及的极其重要的概念有:除了 图腾
28教师威信的形成,是各种主、客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对教师威信形成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自身的主观条件,即教师本身的素质,这是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内容:全选 29 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1)认知阶段(2)分解阶段(3)联系定型阶段和自动化阶段。知识学习的标准:全选。
第二篇:教育学教学法名词
教育学教学法 名词
1学校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得又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的的教育活动。
2义务教育:所谓的义务教育,是指依照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3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4环境:环境指的是人生活于其中,围绕在人周围并影响人得发展的一切外部世界。
5遗传素质:遗传素质也称遗传,是指人得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性等。
6主观能动性:是指人在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应和能动作用,它是人得主管意识方面的特性,故称为主观能动性。
7教育目的: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要求。
8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9培养目的:是指教育目的的在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也是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人的具体规格标准。
10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品德发展规律,创设有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教育环境,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的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11智育:是教育者的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12体育:是教育者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其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增强他们的体质,发展他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
13美育:即培养学生教育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得能力的教育。
14劳动技术教育:是指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现代生产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劳动习惯的教育。
15素质教育:是依据人得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注重开发人得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得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16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职人员,承担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7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18教师聘任制:是指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的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
19教师轮岗制:又称教师交流制或教师轮换制,是指为了促进教师成长和教育均衡,县级以上的行政部门有计划地组织所属行政区域内的教师,在不同学校间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交流任教的制度。20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各方面专业素质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变化过程。
21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的条件下,处于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初期的中小学生在身体和心里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特征。
22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决定着彼此所处得地位、作用和相互态度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的教育关系、心里关系等。
23课程: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24课程类别:是指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课程内容的范围以及课程 选择性等划分的课程种类及其具体表现形态。
25核心课程:是以问题的核心,把几门各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学小组通过一系列活动进行教学的课程。
26隐性课程:又叫隐蔽课程或潜在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得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课程表上看不到的课程。
27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 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制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28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29课程计划:是指关于一定学段课程的整体规划,是根据教育目的的和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30课程标准:是指根据课程计划的有关学科教学的目标、水准、结构与教学要求的纲领性文件。31课程评价:是通过系统调查、收集数据资料,对学校课程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它的判断依据主要是课程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与课程的有效价值。
32学分制:是把规定的毕业最低总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和毕业标准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33教学:从狭义上讲,教学主要是学校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以行为方式。34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35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师和学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按一定要求在人员、时间、空间等方面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36班级授课制:也称课堂教学,是按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实践和课程程表,分科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37复式教学:是把两个人活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38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39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40说课:狭义说课是指教师以口头表达的方式,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某节课的具体特点,以教师为对象,在备课和上课之间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
41德育任务:是指德育活动要努力培养学生品德素质的教学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德育方面的直接体现。42德育内容:是指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是完成德育任务所要从事的具体工作。
43德育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序的、相互关联的活动方式和手段的组合。
44思维训练法:指的是以道德只是的学习和道德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主要目标的德育方法。
45情境陶冶法:是指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暗示性德育方法。
46行为训练法:是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价值的领悟、策略训练、奖惩等方式进行德育,以巩固道德信念、磨练道德意志、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47修养指导法:是教育者的指导下,受教育者主动地为自己提出目标,自觉采取措施,实现思想转化和进行行为控制,从而使自己逐步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48班级:是学校根据管理的需要,把年龄相近、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分割成一个个小范围的聚合体。它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
49班主任:是由学校指定的,全面负责一个班教育与管理工作,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的教师。
50集体舆论: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51班风:一个班的集体舆论持久地发生作用而形成一种风气,这就叫班风。52教学氛围:是指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课堂内外部气氛、场景等。
53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称。
54启发式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目标,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与学生的主动探究,实现知情和谐发展的过程。
55教学模式:是指开展教学活动的一整套方法论的体系,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观念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56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信息的方法。
57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概括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思考,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58谈论法:是指根据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师生共设问题情境,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相互交流个人的新看法,进而互相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59读书指导法:是在教师的知道下学生阅读课本或课外读物,以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一种方法。
60演示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61参观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到社会场所如工厂、农村、展览馆等进行观察和研究,以获得新知识 或巩固和验证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
62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63实验法: 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64实习作业法: 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从事一定的实际工作或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以获得感性认识,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65读书学习法:又称阅读学习法,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独立阅读材料和其他参考书或读物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
66谈论学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摸个问题与他人相互研讨、切磋琢磨、相互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
67调研学习法:就是调查研究学习的简称,它是指学生亲自去熟悉和了解学习对象的一种学习方法。68实践学习法:是学生亲自参加实践活动,通过实践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学习方法。
69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70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与教学有关的知识与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能力或一系列行为方式的总称。
71导入技能:是指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教学活动开始时,有意识、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景的一种能力和技巧。
72提问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依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以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的一种能力的技巧。
73板书技能:是驾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需要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或形象的图表传递信息的能力和技巧。
74评价方法:是指收集教学信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时所采用的工具和手段的总称。
75纸笔测验:是根据教育目标,通过编制试题、组成试卷对学生进行测试,引出学生的学习表现,然后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测试结果加以衡量的一种评价方法。
76课堂观察:是评价主体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设备在自然或人为创设的上课情境中,通过由目的、有计划地考查教师和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以及获得评价信息的方法。
77成长记录袋:显示学生学习成就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78合作评价:是指多个评价主体从多角度、多渠道获取关于学生的多方面信息以判断学生发展情况的评价活动方式。
79教学媒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所使用的媒介工具。80网络教学:是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教学形式。81现代教学媒体:是利用现代技术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
第三篇:教育学 名词
中学物理课程:是根据物理教学的性质,内容,特点,方法,学生的认识规律,社会和学生发展需求,以及教学设备和教学而设计的。
1.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于科学的基本认识,态度以及应用科学处理日常和社会问题的能力。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等内容。
2.思维: 是人脑将观察实验所取得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上升为理想性认识的过程
3.分析:是在头脑中把某一事物的整体分解成部分,从而把个别的方面与特点分析出来加以认识的过程。
4.抽象: 是在头脑中将事物有关因素与无关因素区别开来,把有关因素中最基本的因素抽出来。象出来的各种现象活现象之间的共同因素结合起来,并且推广到同一类事物上去的过程。
5.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各种现象活现象之间的共同因素结合起来,并且推广到同一类事物上去的过程。6.科学推理:是根据一个或一些已知的事实活结论,推出另一个新的结论的思维形式。1归纳推理,由个别结论—规律方法2演绎推理 由一般—个别 3 类比推理 个别—个别 7.中学物理教学过程:是学生在物理教师创设的物理学习情景中,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各种途径认识物理客体,采用多种方式掌握物理基础只是与技能,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以实现科学素养全面发展过程。
8.教学: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核心是促进学生发展。
10,教学模式:是在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在实践中建立的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框架结构和活动程序。
11,讲授法:是教师主要用语言,辅以演示,向学生传授知识,启发思维,发张能力的方法。
12,讨论法:是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课堂讨论,促使学生获得只是、发展科学素养的教学方法。13,谈话法:是介于讲授法和讨论法之间,是教师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与学生对话,引导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14,实验法:把观察、实验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法与物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15,概念转变:即学生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学习,实现对原有的错误认识的纠正会对原有低层次认识的发展。
16,同化: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基本一致,学生将新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始原有知识结构得到丰富和发展。
17,顺应:新知识和原有的认知结构相矛盾,学生进行艰苦的比较、辨别、承认新知识的合理性,改变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
18,图示策略:将头脑的思维状态或思维过程用直观的图表达出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有意义建构,情系解决问题思路的教学策略。
19,物理教学资源:指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能够用与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种条件的总称。包括 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可利用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人力物力与自然资源。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20,物理教学资源,特点 多样性,独特性:物理教学资源因地域;文化、学校以及师生各自的差异而各具特色。价值潜在性。
21,物理教科书,物理课本:是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编订的系统反映物理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22,物理文本教学资源:物理教学参考书,物理教学刊物,物理教案集,物理复习资料,科学家传记,科学画报,科学史著。百科词典。
23,实验能力:主要是掌握实验技能和方法,自己创造实验观察条件,进行操作,取得数据,处理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24,理想实验:也叫假想实验,它是以真实的科学实验为基础,以逻辑法则为依据,用思维来开展实验的过程。25,STS:是科学技术社会简称,他探讨和揭示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复杂关系,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的正负效应,其目的是要改变科学技术与社会脱节的状态,是科学技术更好的造福社会。
26,平均数:是用来描述被测团体水平的集中数量。27,物理的基础知识:指物理学最
核心的基础知识,它是为今后进步科学技术,参加产生劳动力和有关世纪工作所必备的。分为重点知识和一般知识。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
28,物理教学设计:是以物理教学理论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综合考虑教学过程的诸多因素,确定教学的问题和需求,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案和教学评价方式,形成有序的流程,为教学过程提供行为规范和具体操作方案,以指导教学过程实施的。
29,教案:一般是由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时间安排等综合编程的,是教师备课的总结、上课的依据,是检查备课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参考。
30,说课: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有授课教师对同行或者专家、领导系统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31,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每门学科的目的、任务而编写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32,,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工作方式方法。
33,调查法:就是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事物的情况,并分析收集的材料,揭示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4,个案研究法:通过一个个体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及对它们所处环境条件的了解,通过分析归纳,找到能概括这个个体的特征及原因。
35,启发式:究其指导思想来说,是以学习的主体,详细学生愿意学习,能够学好,同时强调教师的作用,从实际出发,要求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积极思考亲自动手,动脑。完成认识上的两个飞跃,即使是教师讲解,也要知道学生经过分析思考。充分指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6,注入性:就起指导思想来说,是把学生当做简单的接受知识的容器,是学生完成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是学生的思维缺少灵活性和创造性,过分的强调或夸大教师的作用,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认为学生获得知识,发现能力的主动性是靠教师的方法和手段实际执行的仍是教师的命令和讲解。
37,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认为而发展相互性学习,每一个成员在小组内有明确的认为分工,最火共享学习成果。
38,教学反思: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并根据反馈信息不断修改其中的各个部分,以实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39,自制教具:教师或学生用生活环境中容易得到的材料,按照某种物理原则呢进行简单加工,制作出某种实验装置或器具,用其开展物理教学活动。
40,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需要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实施措施。
41,教学策略的突出特点:在于它的针对性和选择性。42,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是物理中作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使物理现象反复再现,从而进行观测研究的科学实践活动。
43,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是指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整节课的时间在实验室分组进行试验的教学形式。44,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是观察,实验和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45,前概念:是指学生在正式学习有关的物理知识之前,头脑中已有的一定的原有认识和该认识赖以形成的思维方式,我们系统称为前概念。
46,演示实验:是以教师为主要操作者的示范表演实验。47,物理规律:是反映了物质结构及物质运动中诸多要素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表现为某种物理状态下或某种物理过程中相关要素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所遵循的关系,通常有定律、原理、法则、方程等。
48,物理练习:是指学生在理解物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口头解答、书面解答,或以实验设计、操作等形式,针对某一课题完成一定作业的过程。
49,物理教学评价:就是运用各种测量手段和统计方法,对学生学习的成就、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给予数量或质性的描述,并作出科学的判断。
50,猜想与假设:是对问题中的事物的因果性,规律性作出假定性解释。
第四篇:教育学与教学法单选
教育学单选 1.作为专门教育机构的学校正式产生于—奴隶社会 2.据史料记载,世界上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埃及 3.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为—六艺 4.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四书.五经 5.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令的国家是—德国 6.记述孔子教育思想及言论的著作是--<论语> 7.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 8.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也称为—产婆术 9.标志教育学走向独立的著作<大教育论>的作者是—夸美纽斯 10.使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规范学科的标志是—<普通教育学> 11.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理论有着重要影响的教育学著作是凯洛夫的—<教育学> 12.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新教育大纲>的作者是—杨贤江 13.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是—舒尔茨 14.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是—康德 15.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生产力发展水平16.人口的就业结构影响着—教育结构 17.减少人口数量并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是—教育 18.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19.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取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0.教育工作必须分阶段地进行取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21.教育工作必须抓住人的发展的关键期取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22.人的生理或心理的某一方面行为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称为人的发展的—关键期 23.教育工作必须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取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4.一个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制定教育工作的总方向称为—教育方针 25.教育目的在各级教育机构的具体化称为—培养目标 26.根据个人的本性和发展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观点为—“个人本位论” 27.“社会本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28.我们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建立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9.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最好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0.人能够自主的.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发展称为—自由发展 31.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创立者是—布鲁姆 31.加涅在1992年修订出版的<教育设计原理>中提出了其著名的—学生素质结构理论 32.我国在1957年提出的教育方针称为—“三育两有” 33.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活动是—智育 34.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并发展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美育 35.学生有权在义务教育年限内在校学习,教师不得随意侵犯或剥夺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权利是—学习权 36.“十年树木,百年数人”说明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37.中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向师性和模仿性,说明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 38.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说明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39.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人身权 40.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要素是—教师素质 41.学生个体在生理.心理上接近成熟的时期一般称之为—青年初期 42.从中小学生年龄发展特征看,被心理学家称为”心理性断乳期”的是—少年期 43.实践证明,在几种类型师生关系中,教育效果最佳的当属—民主型 44.心理学家认为,学生情感发展最困难,最令教育者操心的时期是—少年期 45.从中小学生年龄发展特征看,学生的身体发展相对稳定和平衡,速度比较均匀时期是—童年期 46.1979年提出课程层次理论的美国学者是—古德拉德 47.课程理论建立的标志是1918年博比特出版了他的代表作--<课程> 48.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或者是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所有有组织的活动就是—显性课程 49.最早实行选修制的国家是—德国 50.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法叫做—课程内容 51.规定课程门类,开设顺序,教学时数,并对学校的教学,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作出全面安排的是—课程计划 52.核心课程于20世纪初最早出现在—美国 53.课程标准的主体部分是—内容标准 54.为了实现某种教学目的,由各教学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教学工程的整体叫做—教学体统 55.教师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56.学生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57.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创建的—京师同文馆 58.从1997年9月起率先在上海市的10所小学起始年级中进行首轮试点的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叫做—小班教学 59.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60.教师教学工作的准备环是—备课 61.教师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62.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叫做—品德 63.1882年,率先以法令的形式将”道德课”列入学校正式课程的国家是—法国 64.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 65.把道德认知的发展确定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心理学家是—科尔伯格 66.完成德育任务所要从事的具体工作,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叫做—德育内容 67.以教师的语言作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表达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念的德育方法叫做—讲授法 68.以师生交谈的方式进行知识教学和价值辅导的德育方法叫做—谈话法 69.全面负责一个班级教育和管理工作,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的教师是—班主任 70.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是—班集体 71.一个班的集体舆论持久地发生作用形成一种风气就是—班风 72.在集体中占优势并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是—集体舆论
教学法单选 1.教学方法的表达手段是—语言 2.当代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是—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方法的物质手段是—实物 4.教学方法依存的形式是—活动 5.进行教学改革最容易着手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 6.斯金纳提出的教学理论是—程序教学理论 7.布鲁纳所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发现学习法 8.心理学家韦特海默,苛勒,科夫卡提出的学习理论是—格式塔学习理论 9.场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拓扑心理学家—勒温 10.“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罗杰斯 11.联结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桑代克 12.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加涅 13.加涅认为学习的最主要的外部条件是—教学设计 14.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罗杰斯教学理论的突出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 15.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教学理论家赞科夫提出,教学要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16.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 17.奥苏贝尔提出的教学理论是—认知同化教学理论 18.布鲁纳于1960年出版的教育著作是--<教育过程> 19.前苏联合作派教师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教学理论称为—合作教育学理论 20.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理论的代表任务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 21.认为人类和高级动物的学习,根本不是对个别刺激作个别反应,而是对整个情境作有组织的反应过程,这种学说被称为—顿悟说 22.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23.符号(信号)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 24.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的学习理论是—掌握学习理论 25.中国社会科学院卢仲衡教授提出的教学模式是—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26.湖南师范大学郑和钧及其研究人员所提出的教学模式是—协同教学模式 27.暗示教学模式的提出者是—洛扎诺夫 28.教育论专家瓦•根舍因提出来的教学模式是—范例教学模式 29.卡尔•罗杰斯提出的教学模式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30.教学模式创新必须具备的软环境是—正确的教育观念 31.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创建的教学模式是—情境教学模式 32.教学模式的生命力所在是它的—优效性 33.上海北京东路小学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提出的教学模式是—互动教学模式
33.提出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教育家是—罗杰斯 34.探究训练教学模式的提出者是—萨其曼 35.“探究—研讨”教学模式的提出者是—兰本达 36.教师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想学生传递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讲述法 37.演示教学的主要特点是—直观性强 38.教师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对事实和问题作出科学结论的方法是—讲演法 39.为丰富感性认识,在讲授某一课题前组织学生实地观察的方法是—准备性参观 40.在学习教材有关内容后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为—总结性参观 41.根据练习的目的的不同进行分类,练习应包括掌握知识的练习,形成技能技巧的练习和—发现和发展潜能练习42.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概括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思考,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 43.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学习方法是—合作学习44.兴起于美国的合作学习是在—20世纪70年代 45.衡量默读能力的主要标准是对内容的—理解 46.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 47.在理解和不漏内容的前提下,快速吸取书中内容的读书方法是—速读 48.根据艾宾浩斯曲线,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规律,因此,复习必须—及时 49.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时,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的一种技能是—导入技能 50.用线条,箭头,符号等组成某种文字图形的板书形式是—图示式板书 51.备课最深入,最具体的一步是—编写教案 52.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幻灯,实验,图画,挂图,游戏等各种手段导入的教学称为—情境式导入 53.意在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思考的提问方式是—扩展式提问 54.教师采用讲故事,做游戏,放录象等方式结尾称为—趣味式结尾 55.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一直达到理想结果的提问方法是—跟踪式提问法 56.成长记录袋评价的特点是—反思性 57.教育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评价方法是—纸笔测验 58.在人类历史中,教学媒体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59.在选择教学媒体时,列出一系列有关媒体选择的问题作为问卷,教师根据所列问题逐个深入考虑,从而找到适合完成教学任务的媒体,这种方法叫—问卷选择法 59.在选择教学媒体时,把选择的问题排列成一定的程序,教师对每个问题回答“是”或“否”而进入不同的选择分支,最终完成对媒体的选择的方法—流程图选择法 60.收音机,扩音机,无线话筒,录音机等,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属于—音响媒体 61.在选择教学媒体时,将各种媒体与教学目标或类型用二维形式排列,从中找出在特定教学要求下媒体的最佳效果,这种方法叫—矩阵选
择法 62.电影放映机,电视机,录象机等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属于—声像媒体 63.语言实验室,程序教学机,学习反应分析机,多媒体系统等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属于—综合媒体 64.幻灯机,投影仪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属于—光学媒体 65.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教学形式是—网络教学
教育学和教学法多选
1教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它的基本要素包括:⑴教育法⑵受教育者⑶教育影响
2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历史上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包括:全选
3欧洲封建社会的教育类型主要包括:⑴骑士教育⑵教会教育
4《学记》中提出的教学原则主要有:全选
520世纪出现的几大教育学理论流派主要包括:全选
6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主要包括:⑴人力资本论⑵教育万能论⑶教育独立论
7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包括:除了 制约教育的规模
6人口数量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除了 影响教师工资
7加涅认为学生的素质应包括⑴先天素质⑵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⑶后天习得的素质
8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包括:全选 9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⑴德育⑵劳动技术教育⑶体育
10教师的劳动特点主要包括:全选 11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除了 人际交往能力
12学生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⑴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⑵公正评价权⑶学习权
12学生的人身主要包括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和:除了 学习权
131979年美国学者古德拉德提出的课程层次包括:全选
14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的角度划分,课程可分为:⑴国家课程⑵校本课程⑶地方课程
15主要的课程事实取向包括:除了 价值取向
16在教学中常用的具体直观手段有⑴实物直观⑵模像直观⑶语言直观 17根据评价的功能,也就是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不同,可把教学评价分为⑴诊断性评价⑵形成性评价⑶总结性评价
18根据评价基准的不同,教学评价可分为⑴个体内差异评价⑵相对评价⑶绝对评价
19以德育方法的概括程度为依据可以把德育方法划分为如下几个层次,即⑴具体操作性德育方法⑵概括性德育方法⑶原则性德育方法
20情境陶冶法的具体实施途径一般有⑴教师的师爱⑵环境陶冶⑶艺术陶冶
21按照行为科学的观点,班级的组织可分为⑴正式组织⑵非正式组织 22影响教学方法内容和结构的前提条件主要有:全选
23教学方法的内容要素主要有⑴语言⑵实物⑶活动
23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的评价标准是:除了 主观性标准
24桑代克根据对动物的研究提出的学习规律是⑴效果律⑵练习律⑶准备率
25班杜拉认为人类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 除了 回忆过程
26范例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原则是⑴基本性原则⑵基础性原则⑶范例性原则
27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除了 批判性
28教学模式设计的步骤主要包括:除了 设计教学形式
29讲授法具体可划分为:除了 讲话法
30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⑴练习法⑵实验法⑶实习作业法 31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有 全选 31运用导入技能应遵循的原则有:除了 高难度原则
32理答的形式有:全选
33根据提问的信息交流形式,提问可以分为:全选
34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基本特点是:除了 主观性
35纸笔测验的特点包括⑴可操作性⑵可比较性⑶测验范围较广
36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基本类型有:全选
37现代教学媒体选择的方法有⑴问卷选择法⑵矩阵选择法⑶流程图选择法
第五篇:教育学与教学法简答
教育学简答简述教育本质的含义。教育的本质。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简述教育本质的特性。【1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 教育是人类社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3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3简述历史上关于教育起源问题主要观点?(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3)心理起源说(4)家庭起源说(5)劳动起源说
4简述学习教育学对教育工作者的作用【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是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能力;【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列举《学记》中概括总结的教学原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1)藏息相辅;(2)教学相长;(3)“师严然后道尊”(4)启发式教学;(5)“学不躐等”,(即循序渐进)。6 简述20世纪初教育理论界出现的主要教育理论流派。【1】实验教育学【2】文化教育学【3】实用主义教育学【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5】批判教育学
7简述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1)人力资本论;(2)教育万能论;(3)教育独立论。
8简述政治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的性质、目的和内容;(2)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3)政治制度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9简述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人口数量影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2)人口质量影响制约教育的质量;(3)人口的就业结构影响教育结构。10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2)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3)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5)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6)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简述教育的人口功能。(1)教育可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3)教育能够促进人口结构合理化。
12简述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个别特点的发展。
13简述教育的本体功能。(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2)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3)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14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1)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2)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指人的“和谐发展”;(3)人的全面发展还意味着人的“多方面发展”;(4)人的全面发展还指“人的自由发展”。
15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1)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2)坚持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4)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1)全体发展;(2)全面发展;(3)主动发展;(4)和谐发展;(5)充分发展;(6)可持续发展。
17简述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的具体内容。
(1)爱国守法;(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
18简述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内容。(1)专业知识;(2)专业能力;(3)专业态度。19简述学生的本质属性。(1)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2)学生是迅速发展的人;(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20简述理想师生关系的特征。(1)民主平等;(2)尊师爱生;(3)教学相长。21 简述师生关系的类型。(1)民主型;(2)挚爱型;(3)管理型;(4)专制型;(5)放任自流型。
22列举课程目标的类型及代表人物。(1)行为目标,泰勒;(2)生长性目标,斯滕豪斯;(3)表现性目标,艾斯纳。23 简述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1)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2)必须适应学生的特点;(3)注重内容的基础性;(4)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24 简述世界各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1)基础学科将得到进一步加强;(2)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3)课程设置趋于个性化,综合化;(4)课程管理的动态化,弹性化。
25简述教学的基本功能。(1)授受基础知识;(2)形成基本技能;(3)发展基本能力;(4)促进个性健康发展。26简析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教学过程一般研究的是教学过程的基本阶
段,一般把教学过程基本阶段分为准备,展开,终结三个基本阶段。准备阶段又可划分为启动和定向两个小阶段;展开阶段可分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小阶段;终结阶段可分为检查和评价两个小阶段。
27简述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趋势。(1)班级规模小型化;(2)空间安排多样化;(3)注重个别化教学;(4)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化。
28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1)教学目标设计;(2)教学内容设计;(3)时间设计;(4)措施设计;(5)评价设计。29简述说课中“说教学过程”的主要内容?(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4)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5)说明板书设计。
30简述教师教学工作评价途径。(1)领导评价;(2)学生评价;(3)同行评价;(4)教师自评;(5)专家评价;(6)学生成绩分析。
31简析品德的结构。(1)从品德能力的角度看,品德结构包括道德判断力,决策力,践行力等若干侧面;(2)从品德形式结构的角度分析,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所构成的综合体;(3)从内容结构的角度看,品德包含道德价值、道德原则、行为规范等不同要素。32简述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1)直接的道德教学;(2)渗透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影响;(3)校内外活动。
简述学校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1)学校德育影响与一般社会道德影响之间的矛盾;(2)德育目标要求与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的矛盾;(3)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
34简述德育的过程组织的基本原则。(1)保持教育与发展矛盾双方之间必要的张力;(2)注意学校德育的物质与精神文化条件的建设,也就是努力建设好德育影响的校内环境,安排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交往活动;(3)坚持教育与再教育,自我教育的统一。35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具体任务。(1)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点;(2)为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奠定基础;(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4)发展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认识能力,践行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36简述教师德育过程中运用奖励的教育艺术。(1)奖励的指向不仅是成功的结果,而且是获得成就的过程,即过程中表现的动机,态度,学习方式,意志力等;(2)奖励的频率和程度恰当,不能无原则地滥用奖励,奖励的级别应与成就的高低相当;(3)注意奖励的灵活运用;(4)坚持奖励的精神鼓励性质,学校德育要慎用物质奖励;(5)奖励应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以形成集体道德舆论,获得学生群体的支持,从而收到教育全体学生的功效。37简述班级的功能。(1)归属功能;(2)社会化功能;(3)个性化功能;(4)选择功能;(5)保护功能。38简述班级管理的内容。(1)班级组织建设;(2)班级制度建设;(3)班级教学管理;(4)班级活动管理。39简述班主任的基本职责。(1)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全面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3)组织和指导各类班级活动的开展;(4)协调和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力量。
教学法简答教学方法制约着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1)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制约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2)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制约学生智力的发展;(3)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负担,制约学生身体的发展。中小学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什么?(1)发展性;(2)情感性;(3)主体性;(4)多样性;(5)技术性。简要回答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与任务;(2)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科性质、特点;(3)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4)依据教学原则;(5)依据教师的素养条件;(6)依据教学目标;(7)依据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8)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9)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4简要回答教学方法发展的基本趋势?(1)由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2)教学方法由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3)各种教学方从彼此孤立发展到相互结合。
5布鲁纳结构课程和发展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是什么?(1)学习的过程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2)认为学生的认知经历着“动作表征,映象表征,符号表征”三个发展阶段;(3)要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4)教学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5)注意对儿童的早期教育;(6)注意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7)强调发现学习的方法。
6简述启发式教学的课堂结构模式?(1)第一阶段,温故导新,提出问题;(2)第二阶段,讨论分析,阅读探究;(3)第三阶段,交流比较,总
结概括;(4)第四阶段,学习巩固,反馈强化。
7简述赞科夫的教学新体系原则。(1)高难度进行教学原则;(2)高速度进行教学原则;(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5)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8简述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1)从真实的问题开始(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2)提供学习资源;(3)利用合同(使用合约);(4)利用社会实践进行实践性学习;(5)选出小教师(同伴教学);(6)进行分组(分组教学)(7)建立会心团体;(8)自我评价。9简答教学模式的功能。(1)构造功能;(2)解释功能;(3)启发功能;(4)推断功能。
10选择和运用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1)综合性;(2)发展性;(3)递补性。
11简要回答构建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创新的原则;(2)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3)全程参与全员参与的原则;(4)突出学生主体原则;(5)开放的原则;(6)实践探究原则。12简要回答“尝试回授-反馈调节”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1)诱导-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2)尝试-探究知识的尝试;(3)归纳-归纳结论,纳入知识系统;(4)变式-变式练习;(5)回授-回授尝试效果,组织质疑和讲解;(6)调节-单元教学结果的回授调节。13简要回答暗示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1)创设优雅的教学外部环境;(2)学前动员;(3)采用各种暗示手段。14中小学教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15中小学学习的基本方法有哪些?(1)读书学习法;(2)讨论学习法;(3)调研学习法;(4)实践学习法;(5)循环学习法。
16运用读书指导法的要求有哪些?(1)教育学生爱好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2)指导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3)要教会学生使用各种工具书,善于使用工具书;(4)教会学生一些作读书笔记的方法,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并要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17学习方法指导内容包括哪些方面?(1)创设学习条件的方法指导;(2)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3)掌握知识的方法指导;(4)学习各环节的方法指导;(5)学习各具体学科的方法指导。18概要说明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论述)(1)互动观;(2)目标观;(3)师生观;(4)形式观;(5)情境观。
19指导学生提高上课效率包括哪些方面?(1)课前准备;(2)专心听;(3)仔细看;(4)善于想;(5)敢于问;(6)勤于讲;(7)重点记。
20简要回答教学技能的特点。(1)教学技能具有目标执行性;(2)教学技能的形成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3)教学技能是学习与训练的结果;(4)教学技能具有可操作性。
21备课包括哪些内容?(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考虑教学方法;(4)制定学年、学期教学进度计划;(5)制定单元教学计划;(6)编写教案(课时教学计划)。
22钻研课程标准应该包括哪些步骤?(1)通读整个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学科体系;(2)了解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3)精读课程标准的每一部分。23编写教案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1)教学目的要写得具体明确,切忌空洞抽象;(2)有创造性,既依据教科书,又不要照搬教科书;(3)要反复检查和修改教案。
24运用提问技巧应遵循哪些原则?(1)目标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明确性原则;(4)适宜性原则;(5)多样性原则;(6)普遍性原则。25在理答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哪些方法进行提示?(1)引出部分答案;(2)提供与问题答案相关的旧知识;(3)指明思考问题的方向;(4)把一个较大的问题分解成几个较小的问题;(5)从难度较大的问题退回难度相对较小的问题。
26简要回答课堂结课的意义与作用。(1)能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2)具有强化主题,明确要旨的作用;(3)能使学生增强记忆,巩固知识;(4)提高升华,开拓创新的作用;(5)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6)训练技能,学以致用的作用。
27中小学基本的评价方法有哪些?纸笔测验、课堂观察、学生成长记录袋、合作评价。
28简述纸笔测验命题的原则。(1)体现多维目标;(2)恰当确定各学习领域的比例;(3)试题选择与试卷呈现方式丰富多彩。
29课堂观察学生学习状态包括哪些方面?(1)学生的参与状态;(2)学生的交往状态;(3)学生的思维状态;
(4)学生的情绪状态;(5)学生问题的生成状态。
30如何实施课堂观察?(1)明确观察对象和观察内容;(2)确定观察内容的基本维度;(3)选择观察方法;(4)准备观察工具;(5)观察结果的处理。31简要回答建立成长记录袋的基本步骤。(1)确定评价目的和目标;(2)选择记录的工具;(3)收集资料,组成成长记录袋和形成性反馈。
32简述当前教学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的融合,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媒体体系,教学日益多媒化,综合化,即日益注意综合运用各种媒体进行教学,以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33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哪些主要特点?(1)丰富的表现力;(2)交互性强;(3)共享性好。
34简述网络教学的功能和作用。(1)网络教学改变学习方式;(2)网络教学有利于表现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3)网络教学促进了教学内容和目标结构的变革;(4)网络教学可以节约和优化社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