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学与教学法论述
1.试述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是影响人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与遗传因素和自发的环境影响相比,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1教育是有明确目的的影响人的发展的活动过程,它制约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是有计划地全面系统影响人的过程,可以大大增强对人的影响的效益性.3教育是由特定的教育者负责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可以使人的发展避免盲目性.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教育的作用不是万能的,教育既不能超越它所依存的社会条件,凌驾于社会之上去发挥它的作用,又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任意决定人的发展。
2.试述教育的人的制约性。教育的人的制约性,是指教育活动的实施要以人的发展即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变化为前提,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这是教育的根本特性之一.人的发展是指认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 有规律的运动变化过程。也就是说认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并通过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一系列特点表现出来。(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对教育的制约(2)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教育的制约(3)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教育的制约(4)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对教育的制约(5)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对教育的制约(6)人的身心发展的全面统一性对教育的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全面统一性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3.论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其劳动成果不是一般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而是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思想品德和政治观点,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与其他社会劳动相比存在着不同的特点。教师劳动的特点是由教师劳动的目的,劳动的对象和劳动的手段决定的。教育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劳动。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教师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根据不同的教育条件,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上。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因材施教。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教师不能用同样的模式去塑造每一个学生,也不能套用现成的公式去处理每一个学生的问题。第二,教师讲课活动虽然要以教科书为依据,但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难点,因而必然对教科书进行创造性的重组和加工。另外教学内容又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学科自身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所以教师的教学部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一次备课不能一劳永逸,还需要不断调整完善。第三,教师的教育机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时有发生。教师既不能因处理这类事情而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又不能坐视不管。教师在无准备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果断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地妥善处理,是教师教育机智的表现。这就要求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始终保持头脑灵活冷静,意志坚定,遇到突发事件能应付自如,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机智。
4.论理想师生关系构建的策略。尽管师生关系的建立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但就教育内部而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主导作用。1了解和研究学生。教师要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使教育影响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兴趣需要,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个性特征,身体素质,家庭背景等发面的情况,还要掌握班集体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在教育教学及与学生的其他形式的交往中,避免认知偏见,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做出适当的教育决策,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观是教师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与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3努力提高教师个人修养。教师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要素。为此,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使自己更有智慧才干;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克服个人偏见和定势;还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善度闲暇并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加强自我修养,学会自我情绪控制,养成耐心,豁达,宽容等良好的个性品质。5.试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6.论一堂好课的评课要求。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课堂教学实际,评定课堂教学效果,而却能够促进教学改革,引导课堂教学相正确方向发展。通过教学实践的不断检验和修正,形成了以下评课要求:1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2教学内容:科学合理。3教学策略与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4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基本功。5教学效果与特色:富有成效与特点。
7论学校教育对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论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律)。
1、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品德结构各要素协调发展的过程。从品德形式结构的角度分析,德育过程就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几大因素协调发展的过程,应包括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等几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2、品德的发展是行为主体活动和实践的结果。道德存在的客观基础是社会中人与人、人与集体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为协调这种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的冲突的社会道德准则,只有当主体参与这种关系之中,并通过亲身体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才能获得对它们的深刻理解和认识,才能不断深化自己的情感体验、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从而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和自觉的行为习惯。
3、品德的发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不同阶段。就个体而言,品德的发展尽管有早迟、快慢,但都必须遵循这一发展顺序;品德发展的各阶段虽然有各不同的本质特点,但发展的各阶段又形成了一个连续的、相互衔接、相互交叉的统一的整体。个体道德的发展水平可能有所不同,这些不同的发展速度与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关,社会环境和教育虽然不能改变发展的顺序,却可以加速或延缓这种发展。
8论班主任如何做好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工作。
一、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伴随在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之中。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体和学生集体两个方面。了解研究学生,要把个体和集体两个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才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才能作出有针对性的工作计划。了解和研究学生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问卷法、谈话法、实验法、调查访问法、考核法和书面材料分析法等。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结果。
三、协调和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班级教育工作是由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组成的,要想有效地做好班级教育工作,必须使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协调一致,互相配合,形成一种合力,共同教育、影响学生。
(一)发挥班级任课教师集体的作用
(二)统一学校和家庭及社会有关方面的教育影响
(三)做好学社工的操行评定。四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班主任工作涉及面广,连续性强,时空领域广泛,极为纷繁复杂。为了能够自觉地做好这项工作,一是要加强计划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二是要注意总结工作经验,以便不断改进和提高。
9结合实际分析素质教育对中小学教育方法改革的新要求。素质教育是充分开发受教育者身心潜能的教育,同时又是促进受教育者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是一种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的教育。它要求学校的教育教学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应试教育”把学生完全看做是教育教学的客体,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主要采取注入式,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死记硬背;而素质教育把学生看作教学的主体,这必然引导教师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更富有创造性和主动性。因此,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素质教育向教学方法改革提出了如下要求:
1、突出“启发式”教学思想
2、强调教学生学会学习
3、注重研究学法
4、促进学生知情意和谐发展
5、实现教学方法最优化。
10结合实际分析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理念。启发式教学是现代多元教学思想的结合点、交汇点,可以说,现代许多教育思想,都可以在启发式教学思想中找到它的原型。国内外所倡导的素质教育、主题教育、创造教育、成功教育、和谐教育、情境教育等,在不同方面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启发式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目标,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与学生的主动探究,实现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它与注入式教学有着本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教学目的观:全面发展与主动发展的相互统一
2、教学过程观:启发式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双边互动的过程,是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是解决知与不知矛盾统一的过程,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过程,是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
3、教学对象观:学生具有发展的潜能,是潜在的主体;在坚持学生具有共同性的基础上,承认学生存在着差异性
4、教师观: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转化者,是积极的学习者、研究者和创造者
5、知识观:坚持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传授与发现过程的统一,是现代启发式教学知识观的重要特征。11结合实际分析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人才要求的改变和提高,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创新,从当前教学模式的发展来看,教学模式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1、有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向重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发展
2、由重教师的教学模式向重学生的教学模式发展
3、由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发展
4、由归纳型向演绎型教学模式发展。
12结合实际分析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作为一种课程领域,研究性学习具有既不同于学科课程也不同于其他活动课的基本特点。第一,研究性学习以项目、课题、主题或问题为载体,超越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和书本中心。第二,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第三,研究性学习是重视学习过程而不是偏重结果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经历和体验研究或探究的过程。
13结合实际分析教师运用板书技能应注意的问题。新颖别致的板书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好的板书能提炼出一堂课的精华所在,可以配合教学突出重点、加深印象、增强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板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体现意图,有目的性2书写规范,有示范性3语言准确,有科学性4层次分明,有条理性5重点突出,有鲜明性6合理布局,有计划性7形式多样,有趣味性。
14结合实际分析教学评价方法改革的基本趋势。新课程改革给评价带来了新的变化,无论是评价的功能,还是评价的范式和方法等都发生了变革。就教学方法改革而言,评价方法主要表现出如下趋势:
一、以质性评价统整替代量化评价
二、评价的功能由侧重甄别、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三、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与个别差异
四、强调评价问题的情境性和真实性
五、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六、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15试述当代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日益紧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包括生产劳动与教育的结合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两个方面。一方面,现代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现代大工业的特点决定了生产力的提高已不再单纯取决于劳动时间的延长和劳动数量的增加,而主要取决于生产过程中的科学与技术的应用程度。即劳动者的劳动者的教育程度越高,劳动熟练程度和工艺水平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也越大。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所引起的劳动领域的不断变革,又必然要求教育主动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新兴技术及时地在课程中得以体现,使劳动者通过终身学习不断掌握现代生产所需的最新科学技术以适应现代生产对人的素质的新需要。
二、教育民主化进程加快。教育民主化一方面体现为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对象普及化的范围扩大。教育民主化的另一方面可体现为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平等,享受教育资源的平等,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平等。
三、教育形式、手段多样化。今天既有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教育形式;也有广播电视教育、函授教育、多媒体远程教育等教育形式。总之,今天正规、非正规,民办、公办等多种规格的教育形式已交织成一个多样化、网络化的立体教育世界。结合实际分析影响中小学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生活方式对教学方法发展的影响。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古代社会,以文化知识传承为目的、以典章制度、治术方略、经史文学为内容的教学活动中,自然以记诵为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年青一代成为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因此,教育者就必须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思想观念和技术为教学服务。
二、教学理论发展对教学方法变革的影响。人类在逐渐积累知识财富的过程中,对世界和自身的认识也日渐科学化。随着
世界观、价值观的转变,最终导致了教学方法嬗变。
三、国家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变迁对教学方法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国家教育思想指导下,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或通过实验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或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造,使之纳入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教学方法中去。
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变化对教学方法的影响。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而现代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正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地位的改变,导引了教学方法的变革。17结合实际分析中小学教师学习教学方法的重要意义?
一、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1、教师备课离不开教学方法;
2、教学的实施离不开教学方法;
3、教学评价离不开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是学生发展的制约因素。
1、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制约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
2、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制约学生智力的发展;
3、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负担,制约学生身体的发展。
三、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1、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通过教育方法来体现;
2、教学内容的改革必然伴随教学方法的改革;
3、进行教学改革最容易着手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
18结合实际分析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1)互动观。合作学习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人际交往的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方式包括单向型、双向型、多向型和成员型;(2)目标观。由于合作学习强调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性互动,合作学习非常重视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追求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同时,合作学习还十分注意人际交往技能目标;(3)师生观。合作学习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参与者等多种角色,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以解决;(4)形式观。合作学习采用了班级授课制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组织方式,以组内异质、组内同质的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5)情境观。合作学习认为,组织学生学习的情境应该是合作性情境,而不应该是竞争性情境或个体性情境。
第二篇:教育学与教学法单选
教育学单选 1.作为专门教育机构的学校正式产生于—奴隶社会 2.据史料记载,世界上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埃及 3.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为—六艺 4.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四书.五经 5.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令的国家是—德国 6.记述孔子教育思想及言论的著作是--<论语> 7.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 8.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也称为—产婆术 9.标志教育学走向独立的著作<大教育论>的作者是—夸美纽斯 10.使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规范学科的标志是—<普通教育学> 11.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理论有着重要影响的教育学著作是凯洛夫的—<教育学> 12.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新教育大纲>的作者是—杨贤江 13.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是—舒尔茨 14.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是—康德 15.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生产力发展水平16.人口的就业结构影响着—教育结构 17.减少人口数量并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是—教育 18.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19.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取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0.教育工作必须分阶段地进行取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21.教育工作必须抓住人的发展的关键期取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22.人的生理或心理的某一方面行为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称为人的发展的—关键期 23.教育工作必须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取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4.一个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制定教育工作的总方向称为—教育方针 25.教育目的在各级教育机构的具体化称为—培养目标 26.根据个人的本性和发展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观点为—“个人本位论” 27.“社会本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28.我们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建立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9.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最好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0.人能够自主的.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发展称为—自由发展 31.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创立者是—布鲁姆 31.加涅在1992年修订出版的<教育设计原理>中提出了其著名的—学生素质结构理论 32.我国在1957年提出的教育方针称为—“三育两有” 33.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活动是—智育 34.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并发展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美育 35.学生有权在义务教育年限内在校学习,教师不得随意侵犯或剥夺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权利是—学习权 36.“十年树木,百年数人”说明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37.中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向师性和模仿性,说明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 38.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说明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39.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人身权 40.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要素是—教师素质 41.学生个体在生理.心理上接近成熟的时期一般称之为—青年初期 42.从中小学生年龄发展特征看,被心理学家称为”心理性断乳期”的是—少年期 43.实践证明,在几种类型师生关系中,教育效果最佳的当属—民主型 44.心理学家认为,学生情感发展最困难,最令教育者操心的时期是—少年期 45.从中小学生年龄发展特征看,学生的身体发展相对稳定和平衡,速度比较均匀时期是—童年期 46.1979年提出课程层次理论的美国学者是—古德拉德 47.课程理论建立的标志是1918年博比特出版了他的代表作--<课程> 48.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或者是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所有有组织的活动就是—显性课程 49.最早实行选修制的国家是—德国 50.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法叫做—课程内容 51.规定课程门类,开设顺序,教学时数,并对学校的教学,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作出全面安排的是—课程计划 52.核心课程于20世纪初最早出现在—美国 53.课程标准的主体部分是—内容标准 54.为了实现某种教学目的,由各教学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教学工程的整体叫做—教学体统 55.教师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56.学生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57.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创建的—京师同文馆 58.从1997年9月起率先在上海市的10所小学起始年级中进行首轮试点的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叫做—小班教学 59.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60.教师教学工作的准备环是—备课 61.教师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62.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叫做—品德 63.1882年,率先以法令的形式将”道德课”列入学校正式课程的国家是—法国 64.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 65.把道德认知的发展确定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心理学家是—科尔伯格 66.完成德育任务所要从事的具体工作,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叫做—德育内容 67.以教师的语言作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表达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念的德育方法叫做—讲授法 68.以师生交谈的方式进行知识教学和价值辅导的德育方法叫做—谈话法 69.全面负责一个班级教育和管理工作,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的教师是—班主任 70.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是—班集体 71.一个班的集体舆论持久地发生作用形成一种风气就是—班风 72.在集体中占优势并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是—集体舆论
教学法单选 1.教学方法的表达手段是—语言 2.当代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是—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方法的物质手段是—实物 4.教学方法依存的形式是—活动 5.进行教学改革最容易着手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 6.斯金纳提出的教学理论是—程序教学理论 7.布鲁纳所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发现学习法 8.心理学家韦特海默,苛勒,科夫卡提出的学习理论是—格式塔学习理论 9.场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拓扑心理学家—勒温 10.“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罗杰斯 11.联结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桑代克 12.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加涅 13.加涅认为学习的最主要的外部条件是—教学设计 14.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罗杰斯教学理论的突出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 15.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教学理论家赞科夫提出,教学要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16.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 17.奥苏贝尔提出的教学理论是—认知同化教学理论 18.布鲁纳于1960年出版的教育著作是--<教育过程> 19.前苏联合作派教师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教学理论称为—合作教育学理论 20.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理论的代表任务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 21.认为人类和高级动物的学习,根本不是对个别刺激作个别反应,而是对整个情境作有组织的反应过程,这种学说被称为—顿悟说 22.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23.符号(信号)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 24.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的学习理论是—掌握学习理论 25.中国社会科学院卢仲衡教授提出的教学模式是—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26.湖南师范大学郑和钧及其研究人员所提出的教学模式是—协同教学模式 27.暗示教学模式的提出者是—洛扎诺夫 28.教育论专家瓦•根舍因提出来的教学模式是—范例教学模式 29.卡尔•罗杰斯提出的教学模式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30.教学模式创新必须具备的软环境是—正确的教育观念 31.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创建的教学模式是—情境教学模式 32.教学模式的生命力所在是它的—优效性 33.上海北京东路小学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提出的教学模式是—互动教学模式
33.提出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教育家是—罗杰斯 34.探究训练教学模式的提出者是—萨其曼 35.“探究—研讨”教学模式的提出者是—兰本达 36.教师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想学生传递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讲述法 37.演示教学的主要特点是—直观性强 38.教师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对事实和问题作出科学结论的方法是—讲演法 39.为丰富感性认识,在讲授某一课题前组织学生实地观察的方法是—准备性参观 40.在学习教材有关内容后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为—总结性参观 41.根据练习的目的的不同进行分类,练习应包括掌握知识的练习,形成技能技巧的练习和—发现和发展潜能练习42.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概括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思考,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 43.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学习方法是—合作学习44.兴起于美国的合作学习是在—20世纪70年代 45.衡量默读能力的主要标准是对内容的—理解 46.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 47.在理解和不漏内容的前提下,快速吸取书中内容的读书方法是—速读 48.根据艾宾浩斯曲线,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规律,因此,复习必须—及时 49.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时,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的一种技能是—导入技能 50.用线条,箭头,符号等组成某种文字图形的板书形式是—图示式板书 51.备课最深入,最具体的一步是—编写教案 52.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幻灯,实验,图画,挂图,游戏等各种手段导入的教学称为—情境式导入 53.意在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思考的提问方式是—扩展式提问 54.教师采用讲故事,做游戏,放录象等方式结尾称为—趣味式结尾 55.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一直达到理想结果的提问方法是—跟踪式提问法 56.成长记录袋评价的特点是—反思性 57.教育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评价方法是—纸笔测验 58.在人类历史中,教学媒体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59.在选择教学媒体时,列出一系列有关媒体选择的问题作为问卷,教师根据所列问题逐个深入考虑,从而找到适合完成教学任务的媒体,这种方法叫—问卷选择法 59.在选择教学媒体时,把选择的问题排列成一定的程序,教师对每个问题回答“是”或“否”而进入不同的选择分支,最终完成对媒体的选择的方法—流程图选择法 60.收音机,扩音机,无线话筒,录音机等,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属于—音响媒体 61.在选择教学媒体时,将各种媒体与教学目标或类型用二维形式排列,从中找出在特定教学要求下媒体的最佳效果,这种方法叫—矩阵选
择法 62.电影放映机,电视机,录象机等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属于—声像媒体 63.语言实验室,程序教学机,学习反应分析机,多媒体系统等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属于—综合媒体 64.幻灯机,投影仪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属于—光学媒体 65.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教学形式是—网络教学
教育学和教学法多选
1教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它的基本要素包括:⑴教育法⑵受教育者⑶教育影响
2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历史上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包括:全选
3欧洲封建社会的教育类型主要包括:⑴骑士教育⑵教会教育
4《学记》中提出的教学原则主要有:全选
520世纪出现的几大教育学理论流派主要包括:全选
6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主要包括:⑴人力资本论⑵教育万能论⑶教育独立论
7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包括:除了 制约教育的规模
6人口数量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除了 影响教师工资
7加涅认为学生的素质应包括⑴先天素质⑵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⑶后天习得的素质
8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包括:全选 9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⑴德育⑵劳动技术教育⑶体育
10教师的劳动特点主要包括:全选 11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除了 人际交往能力
12学生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⑴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⑵公正评价权⑶学习权
12学生的人身主要包括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和:除了 学习权
131979年美国学者古德拉德提出的课程层次包括:全选
14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的角度划分,课程可分为:⑴国家课程⑵校本课程⑶地方课程
15主要的课程事实取向包括:除了 价值取向
16在教学中常用的具体直观手段有⑴实物直观⑵模像直观⑶语言直观 17根据评价的功能,也就是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不同,可把教学评价分为⑴诊断性评价⑵形成性评价⑶总结性评价
18根据评价基准的不同,教学评价可分为⑴个体内差异评价⑵相对评价⑶绝对评价
19以德育方法的概括程度为依据可以把德育方法划分为如下几个层次,即⑴具体操作性德育方法⑵概括性德育方法⑶原则性德育方法
20情境陶冶法的具体实施途径一般有⑴教师的师爱⑵环境陶冶⑶艺术陶冶
21按照行为科学的观点,班级的组织可分为⑴正式组织⑵非正式组织 22影响教学方法内容和结构的前提条件主要有:全选
23教学方法的内容要素主要有⑴语言⑵实物⑶活动
23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的评价标准是:除了 主观性标准
24桑代克根据对动物的研究提出的学习规律是⑴效果律⑵练习律⑶准备率
25班杜拉认为人类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 除了 回忆过程
26范例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原则是⑴基本性原则⑵基础性原则⑶范例性原则
27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除了 批判性
28教学模式设计的步骤主要包括:除了 设计教学形式
29讲授法具体可划分为:除了 讲话法
30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⑴练习法⑵实验法⑶实习作业法 31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有 全选 31运用导入技能应遵循的原则有:除了 高难度原则
32理答的形式有:全选
33根据提问的信息交流形式,提问可以分为:全选
34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基本特点是:除了 主观性
35纸笔测验的特点包括⑴可操作性⑵可比较性⑶测验范围较广
36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基本类型有:全选
37现代教学媒体选择的方法有⑴问卷选择法⑵矩阵选择法⑶流程图选择法
第三篇:教育学与教学法简答
教育学简答简述教育本质的含义。教育的本质。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简述教育本质的特性。【1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 教育是人类社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3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3简述历史上关于教育起源问题主要观点?(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3)心理起源说(4)家庭起源说(5)劳动起源说
4简述学习教育学对教育工作者的作用【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是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能力;【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列举《学记》中概括总结的教学原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1)藏息相辅;(2)教学相长;(3)“师严然后道尊”(4)启发式教学;(5)“学不躐等”,(即循序渐进)。6 简述20世纪初教育理论界出现的主要教育理论流派。【1】实验教育学【2】文化教育学【3】实用主义教育学【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5】批判教育学
7简述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1)人力资本论;(2)教育万能论;(3)教育独立论。
8简述政治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的性质、目的和内容;(2)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3)政治制度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9简述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人口数量影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2)人口质量影响制约教育的质量;(3)人口的就业结构影响教育结构。10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2)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3)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5)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6)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简述教育的人口功能。(1)教育可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3)教育能够促进人口结构合理化。
12简述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个别特点的发展。
13简述教育的本体功能。(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2)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3)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14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1)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2)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指人的“和谐发展”;(3)人的全面发展还意味着人的“多方面发展”;(4)人的全面发展还指“人的自由发展”。
15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1)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2)坚持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4)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1)全体发展;(2)全面发展;(3)主动发展;(4)和谐发展;(5)充分发展;(6)可持续发展。
17简述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的具体内容。
(1)爱国守法;(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
18简述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内容。(1)专业知识;(2)专业能力;(3)专业态度。19简述学生的本质属性。(1)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2)学生是迅速发展的人;(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20简述理想师生关系的特征。(1)民主平等;(2)尊师爱生;(3)教学相长。21 简述师生关系的类型。(1)民主型;(2)挚爱型;(3)管理型;(4)专制型;(5)放任自流型。
22列举课程目标的类型及代表人物。(1)行为目标,泰勒;(2)生长性目标,斯滕豪斯;(3)表现性目标,艾斯纳。23 简述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1)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2)必须适应学生的特点;(3)注重内容的基础性;(4)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24 简述世界各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1)基础学科将得到进一步加强;(2)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3)课程设置趋于个性化,综合化;(4)课程管理的动态化,弹性化。
25简述教学的基本功能。(1)授受基础知识;(2)形成基本技能;(3)发展基本能力;(4)促进个性健康发展。26简析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教学过程一般研究的是教学过程的基本阶
段,一般把教学过程基本阶段分为准备,展开,终结三个基本阶段。准备阶段又可划分为启动和定向两个小阶段;展开阶段可分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小阶段;终结阶段可分为检查和评价两个小阶段。
27简述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趋势。(1)班级规模小型化;(2)空间安排多样化;(3)注重个别化教学;(4)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化。
28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1)教学目标设计;(2)教学内容设计;(3)时间设计;(4)措施设计;(5)评价设计。29简述说课中“说教学过程”的主要内容?(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4)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5)说明板书设计。
30简述教师教学工作评价途径。(1)领导评价;(2)学生评价;(3)同行评价;(4)教师自评;(5)专家评价;(6)学生成绩分析。
31简析品德的结构。(1)从品德能力的角度看,品德结构包括道德判断力,决策力,践行力等若干侧面;(2)从品德形式结构的角度分析,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所构成的综合体;(3)从内容结构的角度看,品德包含道德价值、道德原则、行为规范等不同要素。32简述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1)直接的道德教学;(2)渗透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影响;(3)校内外活动。
简述学校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1)学校德育影响与一般社会道德影响之间的矛盾;(2)德育目标要求与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的矛盾;(3)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
34简述德育的过程组织的基本原则。(1)保持教育与发展矛盾双方之间必要的张力;(2)注意学校德育的物质与精神文化条件的建设,也就是努力建设好德育影响的校内环境,安排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交往活动;(3)坚持教育与再教育,自我教育的统一。35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具体任务。(1)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点;(2)为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奠定基础;(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4)发展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认识能力,践行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36简述教师德育过程中运用奖励的教育艺术。(1)奖励的指向不仅是成功的结果,而且是获得成就的过程,即过程中表现的动机,态度,学习方式,意志力等;(2)奖励的频率和程度恰当,不能无原则地滥用奖励,奖励的级别应与成就的高低相当;(3)注意奖励的灵活运用;(4)坚持奖励的精神鼓励性质,学校德育要慎用物质奖励;(5)奖励应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以形成集体道德舆论,获得学生群体的支持,从而收到教育全体学生的功效。37简述班级的功能。(1)归属功能;(2)社会化功能;(3)个性化功能;(4)选择功能;(5)保护功能。38简述班级管理的内容。(1)班级组织建设;(2)班级制度建设;(3)班级教学管理;(4)班级活动管理。39简述班主任的基本职责。(1)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全面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3)组织和指导各类班级活动的开展;(4)协调和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力量。
教学法简答教学方法制约着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1)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制约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2)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制约学生智力的发展;(3)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负担,制约学生身体的发展。中小学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什么?(1)发展性;(2)情感性;(3)主体性;(4)多样性;(5)技术性。简要回答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与任务;(2)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科性质、特点;(3)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4)依据教学原则;(5)依据教师的素养条件;(6)依据教学目标;(7)依据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8)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9)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4简要回答教学方法发展的基本趋势?(1)由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2)教学方法由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3)各种教学方从彼此孤立发展到相互结合。
5布鲁纳结构课程和发展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是什么?(1)学习的过程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2)认为学生的认知经历着“动作表征,映象表征,符号表征”三个发展阶段;(3)要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4)教学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5)注意对儿童的早期教育;(6)注意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7)强调发现学习的方法。
6简述启发式教学的课堂结构模式?(1)第一阶段,温故导新,提出问题;(2)第二阶段,讨论分析,阅读探究;(3)第三阶段,交流比较,总
结概括;(4)第四阶段,学习巩固,反馈强化。
7简述赞科夫的教学新体系原则。(1)高难度进行教学原则;(2)高速度进行教学原则;(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5)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8简述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1)从真实的问题开始(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2)提供学习资源;(3)利用合同(使用合约);(4)利用社会实践进行实践性学习;(5)选出小教师(同伴教学);(6)进行分组(分组教学)(7)建立会心团体;(8)自我评价。9简答教学模式的功能。(1)构造功能;(2)解释功能;(3)启发功能;(4)推断功能。
10选择和运用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1)综合性;(2)发展性;(3)递补性。
11简要回答构建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创新的原则;(2)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3)全程参与全员参与的原则;(4)突出学生主体原则;(5)开放的原则;(6)实践探究原则。12简要回答“尝试回授-反馈调节”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1)诱导-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2)尝试-探究知识的尝试;(3)归纳-归纳结论,纳入知识系统;(4)变式-变式练习;(5)回授-回授尝试效果,组织质疑和讲解;(6)调节-单元教学结果的回授调节。13简要回答暗示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1)创设优雅的教学外部环境;(2)学前动员;(3)采用各种暗示手段。14中小学教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15中小学学习的基本方法有哪些?(1)读书学习法;(2)讨论学习法;(3)调研学习法;(4)实践学习法;(5)循环学习法。
16运用读书指导法的要求有哪些?(1)教育学生爱好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2)指导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3)要教会学生使用各种工具书,善于使用工具书;(4)教会学生一些作读书笔记的方法,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并要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17学习方法指导内容包括哪些方面?(1)创设学习条件的方法指导;(2)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3)掌握知识的方法指导;(4)学习各环节的方法指导;(5)学习各具体学科的方法指导。18概要说明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论述)(1)互动观;(2)目标观;(3)师生观;(4)形式观;(5)情境观。
19指导学生提高上课效率包括哪些方面?(1)课前准备;(2)专心听;(3)仔细看;(4)善于想;(5)敢于问;(6)勤于讲;(7)重点记。
20简要回答教学技能的特点。(1)教学技能具有目标执行性;(2)教学技能的形成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3)教学技能是学习与训练的结果;(4)教学技能具有可操作性。
21备课包括哪些内容?(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考虑教学方法;(4)制定学年、学期教学进度计划;(5)制定单元教学计划;(6)编写教案(课时教学计划)。
22钻研课程标准应该包括哪些步骤?(1)通读整个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学科体系;(2)了解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3)精读课程标准的每一部分。23编写教案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1)教学目的要写得具体明确,切忌空洞抽象;(2)有创造性,既依据教科书,又不要照搬教科书;(3)要反复检查和修改教案。
24运用提问技巧应遵循哪些原则?(1)目标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明确性原则;(4)适宜性原则;(5)多样性原则;(6)普遍性原则。25在理答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哪些方法进行提示?(1)引出部分答案;(2)提供与问题答案相关的旧知识;(3)指明思考问题的方向;(4)把一个较大的问题分解成几个较小的问题;(5)从难度较大的问题退回难度相对较小的问题。
26简要回答课堂结课的意义与作用。(1)能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2)具有强化主题,明确要旨的作用;(3)能使学生增强记忆,巩固知识;(4)提高升华,开拓创新的作用;(5)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6)训练技能,学以致用的作用。
27中小学基本的评价方法有哪些?纸笔测验、课堂观察、学生成长记录袋、合作评价。
28简述纸笔测验命题的原则。(1)体现多维目标;(2)恰当确定各学习领域的比例;(3)试题选择与试卷呈现方式丰富多彩。
29课堂观察学生学习状态包括哪些方面?(1)学生的参与状态;(2)学生的交往状态;(3)学生的思维状态;
(4)学生的情绪状态;(5)学生问题的生成状态。
30如何实施课堂观察?(1)明确观察对象和观察内容;(2)确定观察内容的基本维度;(3)选择观察方法;(4)准备观察工具;(5)观察结果的处理。31简要回答建立成长记录袋的基本步骤。(1)确定评价目的和目标;(2)选择记录的工具;(3)收集资料,组成成长记录袋和形成性反馈。
32简述当前教学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的融合,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媒体体系,教学日益多媒化,综合化,即日益注意综合运用各种媒体进行教学,以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33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哪些主要特点?(1)丰富的表现力;(2)交互性强;(3)共享性好。
34简述网络教学的功能和作用。(1)网络教学改变学习方式;(2)网络教学有利于表现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3)网络教学促进了教学内容和目标结构的变革;(4)网络教学可以节约和优化社会资源。
第四篇:教育学与教学法简答
教育学简答 1 简述教育本质的含义。教育的本质。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2 简述教育本质的特性。【1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 教育是人类社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3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3简述历史上关于教育起源问题主要观点?(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3)心理起源说(4)家庭起源说(5)劳动起源说 4简述学习教育学对教育工作者的作用【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是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能力;【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5 列举《学记》中概括总结的教学原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1)藏息相辅;(2)教学相长;(3)“师严然后道尊”(4)启发式教学;(5)“学不躐等”,(即循序渐进)。6 简述20世纪初教育理论界出现的主要教育理论流派。【1】实验教育学【2】文化教育学【3】实用主义教育学【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5】批判教育学 7简述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1)人力资本论;(2)教育万能论;(3)教育独立论。8简述政治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的性质、目的和内容;(2)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3)政治制度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9简述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人口数量影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2)人口质量影响制约教育的质量;(3)人口的就业结构影响教育结构。10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2)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3)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5)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6)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11 简述教育的人口功能。(1)教育可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3)教育能够促进人口结构合理化。12简述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个别特点的发展。13简述教育的本体功能。(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2)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3)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14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1)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2)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指人的“和谐发展”;(3)人的全面发展还意味着人的“多方面发展”;(4)人的全面发展还指“人的自由发展”。15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1)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2)坚持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4)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16 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1)全体发展;(2)全面发展;(3)主动发展;(4)和谐发展;(5)充分发展;(6)可持续发展。17简述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的具体内容。(1)爱国守法;(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18简述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内容。(1)专业知识;(2)专业能力;(3)专业态度。19简述学生的本质属性。(1)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2)学生是迅速发展的人;(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20简述理想师生关系的特征。(1)民主平等;(2)尊师爱生;(3)教学相长。21 简述师生关系的类型。(1)民主型;(2)挚爱型;(3)管理型;(4)专制型;(5)放任自流型。22列举课程目标的类型及代表人物。(1)行为目标,泰勒;(2)生长性目标,斯滕豪斯;(3)表现性目标,艾斯纳。23 简述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1)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2)必须适应学生的特点;(3)注重内容的基础性;(4)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24 简述世界各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1)基础学科将得到进一步加强;(2)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3)课程设置趋于个性化,综合化;(4)课程管理的动态化,弹性化。25简述教学的基本功能。(1)授受基础知识;(2)形成基本技能;(3)发展基本能力;(4)促进个性健康发展。26简析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教学过程一般研究的是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一般把教学过程基本阶段分为准备,展开,终结三个基本阶段。准备阶段又可划分为启动和定向两个小阶段;展开阶段可分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小阶段;终结阶段可分为检查和评价两个小阶段。27简述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趋势。(1)班级规模小型化;(2)空间安排多样化;(3)注重个别化教学;(4)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化。28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1)教学目标设计;(2)教学内容设计;(3)时间设计;(4)措施设计;(5)评价设计。29简述说课中“说教学过程”的主要内容?(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4)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5)说明板书设计。30简述教师教学工作评价途径。(1)领导评价;(2)学生评价;(3)同行评价;(4)教师自评;(5)专家评价;(6)学生成绩分析。31简析品德的结构。(1)从品德能力的角度看,品德结构包括道德判断力,决策力,践行力等若干侧面;(2)从品德形式结构的角度分析,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所构成的综合体;(3)从内容结构的角度看,品德包含道德价值、道德原则、行为规范等不同要素。32简述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1)直接的道德教学;(2)渗透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影响;(3)校内外活动。33 简述学校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1)学校德育影响与一般社会道德影响之间的矛盾;(2)德育目标要求与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的矛盾;(3)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34简述德育的过程组织的基本原则。(1)保持教育与发展矛盾双方之间必要的张力;(2)注意学校德育的物质与精神文化条件的建设,也就是努力建设好德育影响的校内环境,安排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交往活动;(3)坚持教育与再教育,自我教育的统一。35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具体任务。(1)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点;(2)为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奠定基础;(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4)发展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认识能力,践行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36简述教师德育过程中运用奖励的教育艺术。(1)奖励的指向不仅是成功的结果,而且是获得成就的过程,即过程中表现的动机,态度,学习方式,意志力等;(2)奖励的频率和程度恰当,不能无原则地滥用奖励,奖励的级别应与成就的高低相当;(3)注意奖励的灵活运用;(4)坚持奖励的精神鼓励性质,学校德育要慎用物质奖励;(5)奖励应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以形成集体道德舆论,获得学生群体的支持,从而收到教育全体学生的功效。37简述班级的功能。(1)归属功能;(2)社会化功能;(3)个性化功能;(4)选择功能;(5)保护功能。38简述班级管理的内容。(1)班级组织建设;(2)班级制度建设;(3)班级教学管理;(4)班级活动管理。39简述班主任的基本职责。(1)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全面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3)组织和指导各类班级活动的开展;(4)协调和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力量。
教学法简答 1 教学方法制约着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1)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制约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2)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制约学生智力的发展;(3)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负担,制约学生身体的发展。2 中小学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什么?(1)发展性;(2)情感性;(3)主体性;(4)多样性;(5)技术性。3 简要回答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与任务;(2)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科性质、特点;(3)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4)依据教学原则;(5)依据教师的素养条件;(6)依据教学目标;(7)依据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8)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9)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4简要回答教学方法发展的基本趋势?(1)由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2)教学方法由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3)各种教学方从彼此孤立发展到相互结合。5布鲁纳结构课程和发展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是什么?(1)学习的过程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2)认为学生的认知经历着“动作表征,映象表征,符号表征”三个发展阶段;(3)要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4)教学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5)注意对儿童的早期教育;(6)注意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7)强调发现学习的方法。6简述启发式教学的课堂结构模式?(1)第一阶段,温故导新,提出问题;(2)第二阶段,讨论分析,阅读探究;(3)第三阶段,交流比较,总
结概括;(4)第四阶段,学习巩固,反馈强化。
7简述赞科夫的教学新体系原则。(1)高难度进行教学原则;(2)高速度进行教学原则;(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5)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8简述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1)从真实的问题开始(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2)提供学习资源;(3)利用合同(使用合约);(4)利用社会实践进行实践性学习;(5)选出小教师(同伴教学);(6)进行分组(分组教学)(7)建立会心团体;(8)自我评价。9简答教学模式的功能。(1)构造功能;(2)解释功能;(3)启发功能;(4)推断功能。
10选择和运用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1)综合性;(2)发展性;(3)递补性。
11简要回答构建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创新的原则;(2)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3)全程参与全员参与的原则;(4)突出学生主体原则;(5)开放的原则;(6)实践探究原则。12简要回答“尝试回授-反馈调节”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1)诱导-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2)尝试-探究知识的尝试;(3)归纳-归纳结论,纳入知识系统;(4)变式-变式练习;(5)回授-回授尝试效果,组织质疑和讲解;(6)调节-单元教学结果的回授调节。13简要回答暗示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1)创设优雅的教学外部环境;(2)学前动员;(3)采用各种暗示手段。14中小学教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15中小学学习的基本方法有哪些?(1)读书学习法;(2)讨论学习法;(3)调研学习法;(4)实践学习法;(5)循环学习法。
16运用读书指导法的要求有哪些?(1)教育学生爱好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2)指导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3)要教会学生使用各种工具书,善于使用工具书;(4)教会学生一些作读书笔记的方法,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并要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17学习方法指导内容包括哪些方面?(1)创设学习条件的方法指导;(2)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3)掌握知识的方法指导;(4)学习各环节的方法指导;(5)学习各具体学科的方法指导。18概要说明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论述)(1)互动观;(2)目标观;(3)师生观;(4)形式观;(5)情境观。
19指导学生提高上课效率包括哪些方面?(1)课前准备;(2)专心听;(3)仔细看;(4)善于想;(5)敢于问;(6)勤于讲;(7)重点记。
20简要回答教学技能的特点。(1)教学技能具有目标执行性;(2)教学技能的形成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3)教学技能是学习与训练的结果;(4)教学技能具有可操作性。
21备课包括哪些内容?(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考虑教学方法;(4)制定学年、学期教学进度计划;(5)制定单元教学计划;(6)编写教案(课时教学计划)。
22钻研课程标准应该包括哪些步骤?(1)通读整个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学科体系;(2)了解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3)精读课程标准的每一部分。23编写教案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1)教学目的要写得具体明确,切忌空洞抽象;(2)有创造性,既依据教科书,又不要照搬教科书;(3)要反复检查和修改教案。
24运用提问技巧应遵循哪些原则?(1)目标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明确性原则;(4)适宜性原则;(5)多样性原则;(6)普遍性原则。25在理答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哪些方法进行提示?(1)引出部分答案;(2)提供与问题答案相关的旧知识;(3)指明思考问题的方向;(4)把一个较大的问题分解成几个较小的问题;(5)从难度较大的问题退回难度相对较小的问题。
26简要回答课堂结课的意义与作用。(1)能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2)具有强化主题,明确要旨的作用;(3)能使学生增强记忆,巩固知识;(4)提高升华,开拓创新的作用;(5)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6)训练技能,学以致用的作用。
27中小学基本的评价方法有哪些?纸笔测验、课堂观察、学生成长记录袋、合作评价。
28简述纸笔测验命题的原则。(1)体现多维目标;(2)恰当确定各学习领域的比例;(3)试题选择与试卷呈现方式丰富多彩。
29课堂观察学生学习状态包括哪些方面?(1)学生的参与状态;(2)学生的交往状态;(3)学生的思维状态;
(4)学生的情绪状态;(5)学生问题的生成状态。
30如何实施课堂观察?(1)明确观察对象和观察内容;(2)确定观察内容的基本维度;(3)选择观察方法;(4)准备观察工具;(5)观察结果的处理。31简要回答建立成长记录袋的基本步骤。(1)确定评价目的和目标;(2)选择记录的工具;(3)收集资料,组成成长记录袋和形成性反馈。
32简述当前教学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的融合,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媒体体系,教学日益多媒化,综合化,即日益注意综合运用各种媒体进行教学,以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33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哪些主要特点?(1)丰富的表现力;(2)交互性强;(3)共享性好。
34简述网络教学的功能和作用。(1)网络教学改变学习方式;(2)网络教学有利于表现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3)网络教学促进了教学内容和目标结构的变革;(4)网络教学可以节约和优化社会资源。
第五篇:《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模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例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复式教学
考查目的:了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解析:个别教学、分组教学是不同时期的教学组织形式,复式教学是班级教学的变式,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答案:C 【例2】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A.课程标准 B.教科书 C.教师 D.学生 考查目的:理解课程标准的意义。
解析: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A 【例3】对教学目标达成程度进行价值判断的教学评价是()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定性评价 考查目的:了解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含义。
解析:对教学目标达成程度进行价值判断的教学评价是总结性评价。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C 【例4】教学公开课,很多学生发现“8+5+2得15”,当一个学生表达自己还有其他方法时,老师第一反应是看时间,在还有很内容未讲解的情况下,老师虽然让这一学生说了自己的想法,但学生说完后教师只说了“好”就立刻开始下一个内容的讲解,这位教师认为教学内容是()A.预设的 B.生成的 C.即是预设又是生成的 D.单一的 考查目的:对教学内容预设和生成关系的理解和分析。
解析:教学内容既是预设的又是生成的,题目中的教师只注重教学内容的预设,只把教学过程看成是教学目标精确化的执行过程,未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成。属于运用层次,较难题。
答案:A 【例5】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是()A.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癸丑学制 D 新学制 考查目的:了解学校教育的历史与发展。解析:1902年清政府曾拟定壬寅学制,未及实行。1904年公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施行的学制,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B 【例6】教师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的过程,目的是提高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的()A.教学能力 B.B 管理班级的能力 C.C 专业水平D.D 外语水平
考查目的: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也内涵。
解析:教师专业发展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而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多方面的的。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C 【例7】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是:()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D.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考查目的:了解学校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解析:赫尔巴特明确提出教育学是一门科学,应当具有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基础。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各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例1】新课改提出的教学三维目标是()A.知识和技能 B.过程和方法 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D.心理发展 考查目的:了解新课改目标陈述的三维表述方式。
解析:新课改在目标陈述上提出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表述方式。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A.B.C 【例2】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是:()A.社会生活 B.教师 C.学生 D.学科 考查目的:理解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
解析: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对社会进行研究,对学生进行研究,对学科进行研究。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A.C.D.【例3】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A.智力领域 B.认识领域 C.情感领域 D.动作技能领域 考查目的:了解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解析: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识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 B.C.D.【例4】新课改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A.引路人 B.帮助者 C.研究者 D.支持者
考查目的:理解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行为的转变。
解析: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帮助者,研究者,支持者。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A.B.C.D 【例5】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的改革措施包括()A.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B.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C 初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D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考查目的:理解新课程理念在课程结构方面的体现。
解析:新课程要求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倡导选择综合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A.B.D 【例6】班主任的职责包括:()A.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B.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C.协调各科教师的工作。D.关心学生课外生活。考查目的:理解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职责
解析: 班主任的工作职责是多方面的的,既包括教育教学工作,也包括协调工作,既在校内进行,也在校外发挥作用。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A.B.C.D 【例7】小学班队活动的基本类型有哪些?()A.主题教育 B.班队例会 C.班队文艺活动 D.班队考试活动 考查目的:了解班级活动的组织
解析:班(队)会活动指围绕某一主题召开的班级活动,是班级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A.B.C.(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判断各题的正误,你认为正确的用T来代替,认为是错误的用F来代替,并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
【例1】课程标准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它是所有学生在教师帮助下都能达到的最高要求。()考查目的:理解课程标准的性质。
解析:课程标准是所有学生在教师帮助下都能达到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F 【例2】新课改强调要建立促进教师和学生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考查目的:理解新课改的教学评价观。
解析:新课改强调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要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变。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T 【例3】教育科学研究过程包括研究的构思与设计,研究的组织与实施,成果的分析与总结三大环节。()考查目的: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解析:教育科学研究包括设计、组织实施以及成果的总结与表达。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T 【例4】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学生,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考查目的:理解班级管理的对象。解析:班级管理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而主要对象是学生。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T 【例5】课外活动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它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考查目的:理解班级管理中的课外活动的含义
解析: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或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育方针要求的一种教育活动。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T 【例6】初入职教师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工作而不是研究工作上。()考查目的:理解教师发展的内涵。
解析:教师的发展是全面的专业水平的发展,既包括教学水平,也包括研究水平。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F(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请分析以下材料,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的代码,并将其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例1】最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8.6%的学生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或打招呼,而只有不到9%的老师主动跟学生问好或打招呼。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及师生关系角度分析这个现象。()A.教师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有缺陷。
B.师道尊严,教师不主动打招呼是严格要求的表现。C.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老师不主动打招呼是不对的。
D.教师应爱学生、公平友好对待学生,这是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考查目的: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与要求。
解析: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教师道德方面的内容,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的要求。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