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情况的调查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情况的调查
调查主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热情文本。古之教者,心怀孔孟,传道为主,授业其次,知行统一,激情飞扬,少有倦怠。然而,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制度重组、经济变轨的改革期和发展期,文化缺失、精神沦丧、道德滑坡、公平失衡、贫富悬殊、腐败泛滥、心灵空虚等社会问题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产房和温床。
教师职业倦怠就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热情,缺乏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具体表现为心理上的苦闷、忧郁、悲观、淡漠、孤独甚至恐惧,情感上的疲乏、厌恶、焦虑,行为上的应付、抵触、逃避甚至反抗。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情况更加值得全社会值得关注。一是全国现有中小学专任教师1064.01万人,其中农村中小学教师约占79.5%;农村学生约为1.5亿人,农村教育占领了当今中国教育的大舞台。二是城乡差别悬殊,导致农村教师职业倦怠明显大于城市教师。三是农村教师职业倦怠很少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教师职业倦怠在工作上表现为没有激情和兴趣,不关爱和理解学生,过程不投入,方法简单粗暴死板,教育效果不关注,教育愿景灰暗。小而言之,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浪费了国家资源;大而言之,贻害了一代又一代人。研究并解决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成了关涉当今中国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关键词:教育;职业倦怠;农村学校
一、调查背景
1、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堪忧。2005年8月,人民大学对8699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令人堪忧: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86%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其中,有49.7%的被调查教师有较明显的情绪衰竭,有68.2%的个人成就感低落。国内一项针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师已经感受到了职业倦怠的影响,其中情感耗竭现象达到了较为严重的程度。这些数字和现象告诉我们,我国教师现阶段职业生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已客观存在。
2、教师职业倦怠是有关职业倦怠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是近几年国内心理学界研究的热门问题。长期以来,我们比较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将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归因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而往往忽视了教师主体自身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忽视了教师的生存状况和身心健康程度,对教师在职业生活中的情绪感受、投入程度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首开职业倦怠研究之门以来,职业倦怠的研究在80年代开始延伸到教学领域,直至90年代中期,倦怠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领域的突出问题。
3、心理学研究的教师职业倦怠多停滞在情感、态度和认知等层面,落脚点是心理干预,对国家政策、社会关系、行政管理等复杂原因造成的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涉猎较少。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又多停滞在思想、认知的状态,具体落实在行动上的少,最终见实效的干预则是更少。而行政部门因为教师队伍庞大,教师职业倦怠根源复杂,教师职业倦怠积淀深厚,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干预非常困难,所以研究少有涉足。
4、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心理学研究、行政管理研究、社会公共关系学研究的眼光多紧紧盯着的是城市教育,忽视了农村教育这个巨大的舞台。而农村教师的职业倦怠就像害在腋窝里的疮一样,不受重视,恰好农村教师的职业倦怠又比城市教师更加严重。
二、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1、性犯罪率一路攀升。当前教师性犯罪呈现以下的特点: 第一是犯罪主体均为男性。犯罪分子既有二十多岁的青年教,也有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其中也有不乏做出成绩的教师。就作案时身份上看,既有普通教师,也有学校校长,班主任居多。如某小学男教师栗峰任班主任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在教室及自己的家中多次强奸、猥亵19名女学生。第二是侵害对象呈低龄化。在教师性犯罪中,以猥亵、奸淫幼女案件居多。由于大部分侵害对象未满14周岁,是妇女中的最弱小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犯罪分子往往选择这些与其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生作为犯罪对象。如在新疆农一师十三团十连小学任教的周杰,利用小学教师及班主任身份,对所教班级15名不满14周岁的女学生实施强奸多达三十余次,而在这些受害者中年龄最小的只有6岁。第三是案件发生地以农村小学居多。从教师性犯罪案件的数量及所占比例来看,以偏僻的农村小学发案比例为最高。如以上所述两起案例,犯罪分子均为农村小学教师,他们都是利用了学校偏僻,制度不健全,以及学生年幼,不明白事理,单纯幼稚,自我保护意识差的特点,凭借老师的身份对女学生施暴。第四是犯罪手段多样化。犯罪分子往往借用冠冕堂皇的理由,以哄骗、威胁、恐吓等手段对女学生实施侵害,这是教师性犯罪的主要特征。如宁夏西吉县兴隆镇某小学教师刘兴国就经常以辅导功课、开小灶、谈话等为由先后将8名不满14周岁的女学生骗到宿舍,多次对其中5人进行奸淫、猥亵,对其中3人进行猥亵。某中学老师常以讲试卷、检查作业为名,将女学生喊到自己宿舍,关闭门窗,实施猥亵。而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某镇小学教师程世俊则经常采取威胁、恐吓等手段,在教室内对6名女学生实施奸淫、猥亵,时间长达两年之久。第五犯罪分子狂妄。这是教师性犯罪的又一特征。某些犯罪分子胆大妄为,肆无忌惮地对女学生实施兽行,丧心病狂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如上述小学教师程世俊,有时在教室内公然对本班唯有的6名女学生实施奸淫、猥亵;有时在课后留下两名女学生,让其中一个在门口“望风”,自己则对另外的轮换施暴;有时竟在上课或自习的时候,走到女学生的课桌前,让其为自己手淫,狂妄之态,如入无人之境。据学生们反映,程世俊从他们二年级时就开始对班内的所有女学生进行摧残,平均每周每个女学生都会遭到几次性侵害。
2、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调查发现,不论是在偏僻落后的农村还是在繁荣发达的城市,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普遍存在,不论是女生还是男生,不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不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遭受过体罚或变相体罚。不论是男教师还是女教师,不论是青年教师还是中老年教师,不论是教师还是职工,甚至学校领导,都在工作中使用过体罚。体罚和变相体罚成了职业倦怠的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育方法。体罚的程度轻则皮肉受苦,重则身心致伤致残。体罚的方式可谓五花八门,自出心裁。如揪耳朵、打屁股、打手板、罚劳动、罚站、罚抄写、掐眼皮、罚跪、辱骂、恐吓、戴黑领巾、做俯卧撑、蹲马步、站军姿、扇耳光、晒太阳、淋雨、罚倒立,甚至罚学生吃塑料、吃苍蝇、吃大便、脸上刺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在农村学校中更加普遍,青年教师比中老年教师更加普遍,女教师比男教师更加普遍。2000年10月20日,一名名叫潘光礼的教师,听说曾经被其体罚的学生何卫在背后骂他“潘狗”。潘光礼当即大怒,马上质问何卫。已吃过苦头的何卫在否认骂过老师的同时吓得跪在潘的面前不停地求饶,但潘仍不罢休。据班上的同学称,潘当时对何卫提出了4个惩罚条件让其选择,第一是让每个学生依次打1000棍子;第二是老师亲自动手打100棍;第三吃下1000只活苍蝇;第四吃树上的绿虫。何卫怕老师又下重手,表示愿让同学打,潘便令一名女生先动手“施刑”,另叫几名男生按住何卫四肢,自己在旁边监督。该女生迫于无奈,边打边哭,一共打了何卫200余棍。何卫当即被打得皮开肉绽,由于受不了如此体罚,他又只得哀求选择吃苍蝇。潘光礼听后,当即就叫几个男生到外面捉来了10只苍蝇,强迫何卫生吞下去。慑于潘的“威严”,何卫一边哭泣一边抓起7只苍蝇放进嘴里,吞下了3只后,由于恶心引起了呕吐,剩下的4只也被吐了出来。潘光礼认为分量不足,又让何卫吃下吐出来的4只苍蝇,后在何卫的苦苦哀求下才作罢。
3、不务主业和正业。农村教师不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主业,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投放在了包产田里,特别是村小教师,工作期间一天也难得在学校干6个小时,每到农忙时节,还整班停课,强令全体学生给自己抢种抢收,甚至连学生家长也搭进来。前些年,村小教师中就有上课安排学生读书或作业,安全和纪律由小干部管着,自己就去钓鱼、走棋、打牌、烤火、睡瞌睡的现象。某农村中学教师章雨,正规师范学校毕业,教化学连自己都没有弄明白,教数学把学生搞得一塌糊涂,课前不钻研教材,不研究学生,不研究教法,课后也不反思。只要课一上了,就先是骑着摩托车走乡窜户卖猪饲料,后来又承包了村上的水库养鱼,对“鱼”的研究可谓是全身心投入,对鱼的饲养更是吃苦耐劳。后来又干起了什么“代理商”、“特约经销商”,宗旨生意做得是顺风顺水,教育工作则是每况愈下。
4、酗酒。我曾经在三所农村小学见过同一类型的5位老师,都是男性,年龄中老年,有非常强烈的酒精依赖症。连上课的时候,衣袋里都装着容量为2两的小酒瓶,讲课的过程中,还时不时地小呷两口。即使一个人喝寡酒,他们也追求达到酩酊大醉的境界,他们对酒精的依赖顺理成章地衍生出对工作抑郁。他们喝酒,旁若无人,好像是自然而然,随时随处可见,红云堆脸,酒气熏天。借助酒精的医学专用作用,构建了一个飘渺的虚拟世界,整天把自己搞得云里雾里,陶醉其中。酒精给他们制造的快乐、幸福、兴奋和精彩,在他们看来比亲情、爱情、事业都重要得多。在酒的虚拟世界里,他们我行我素,唯我独尊,趾高气扬,现实中的“小我”被无限放大了,现实的迷茫、失落、孤独和无助在乙醇作用下得到了空前的补偿。
5、赌博。教师赌博像蝗灾一样泛滥,白天无精打采,夜晚精神抖擞;工作是三心二意,赌博是专心专意;正路子用钱是斤斤计较,赌场上一掷千金;工作是拖沓、疲软、懒散、拈轻怕重,赌博夜以继日、日以继夜、乐此不疲。面对一把烂牌,他们是兴奋不止,热情不减,苦心经营;面对上百双饥饿的眼睛,他们是熟视无睹、麻木不仁、漠不关心、冷若冰霜。
现在的教师告戒学生不能出入网吧和电游室,可是自己却不能够以身作则,他们经常在电游室赌博,至少输几百多至几千元人民币。相当部分教师沉迷在网上斗地主一类的游戏赌博,学生到办公室交作业的时候,学生到办公室背课文的时候,老师还和学生一起研讨牌局。某农村小学老校长,老师们到他的办公室汇报工作、交流思想的时候,家长们在他办公室讨论问题的时候,他是一边斗地主一边听老师和家长说话,搞得怨声载道。
一网民向某市教育局反映:我的小孩回家说,学校的老师特别喜欢打麻将,个别老师晚自习的时候就发一张试卷给学生考试,然后随便叫一个老师帮忙去照看一下,而自己则出去打麻将,学校门口的自动麻将机每天晚上都有老师在玩,不仅仅是普通教师,还有学校的领导,第二天在办公室,小孩也听到老师们在讨论昨晚的牌局。据我所知,教师家属在校内开赌馆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屡禁不止。
有一个名叫刘明康的学生家长向市长信箱反映,某小学一部分老师常常利用工作日的课件休息时间,来一个“短平快”,龙源午休和晚休时间,在教师宿舍或者数学组办公室聚赌,学生作业是学生批改,老师教案找字写得好的学生抄写。
2010年11月17日,福建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黄木春等人参与赌博情况的通报》。通报指出:三明市将乐县查处了一起教师赌博窝案,涉案教师达18名。自2009年始,将乐县万安中心校副校长黄木春,多次伙同张锋、陈明金、余宗荣、何春木等18名教师,在学校宿舍内用扑克牌以“拔点”方式进行赌博,被公安机关当场查获,影响极坏。日前,将乐县纪委分别给予黄木春、张锋、陈明金、余宗荣、何春木党内警告处分,并没收赌资2万元。
6、不学习,骄傲自满,刚愎自用。某农村小学一男老师,今年56岁,正规师范学校毕业。为了能够胜任小学教育工作,曾先后三次被学校派到县进修校学习,结果是教小学语文,教不了拼音;教小学数学,分数的乘除连自己都不会。我曾经有幸亲眼目睹了他写的一个请假条,且不说格式不正确,文理不通顺,57个字中光错别字就有7个,标点符号用错了2个。学校没有办法就安排他教体育,写不了体育课教案,上课纯粹是放羊式,还经常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学校安排他当门卫,他又把《来访纪录》整不清楚。有一天学校领导接待了7批次的工作检查,结果查他的纪录是一次也没有。学校安排他烧锅炉,他是既不管清洁卫生,也不管节约用煤,更不管锅炉安全,铲上一大孔煤就溜去走棋打牌。还经常抱怨学校领导是有眼无珠,白白浪费他这么一个人才。他连平常说话都是鼻孔朝着天,他看不起所有的人。开会的时候,他还老爱迟到早退,基本不参加校本培训。
7、没有职业愿景,随遇而安,得过且过,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根据对三所村小的52位老师的问卷调查表明:85%的老师认为当名教师是没有希望的,其中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中,有74%的人认为当名教师希望渺茫;90.5%的老师认为教学质量是不可能超过乡镇中心小学的;75%的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停滞在 “违纪”的层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54%的教师对学生取得进步只是很短暂的高兴一下,68%的教师对学生的失败抱无所谓的态度。这些村小教师工作没有目标,没有激情,没有责任感,没有新思想,没有新举措,缺乏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按部就班。只教书,不育人。上班混时间,把工作混到手是终极目标。对于教学工作得过且过,上课经常迟到早退,不认真备课,写教案,不带教案上课,不仔细研究学生,教学方法简单、落后,教学内容单一;对待学生漠不关心,歧视学困生,对待学生的进步没有成就感、快乐感、幸福感。
8、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个人利益高于一切,没有集体主义观念,缺乏团队精神,为了蝇头小利,斤斤计较,不惜与领导反目,不顾和同事成仇。我曾亲见农村中小学教师期终把学生的作业本、练习册收起来,当废纸卖。工作上拈轻怕重,挑肥拣瘦,甚至不服从安排,打牌钓鱼的时候是国防身体,安排工作的时候就是疾病缠身了,工作中不注重过程,不讲究方法,不关心结果,按部就班,人云亦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荣誉面前“冲”字当头,困难面前逃之夭夭,老同志摆资格,(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www.xiexiebang.com)评职称、晋级、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的时候,这些人争先恐后,可是连最基本的教学“六认真”工作都敷衍塞责、应付了事。对领导吹毛求疵,鸡蛋里面挑骨头;对同事趾高气扬,不屑一顾;对自己夜郎自大,我行我素,自由散漫;对纪律和制度,置若罔闻,形同虚设。
三、农村教师职业倦怠根源的调查
1、新课改使教师压力增大。新课改的实行,人们认为原本能够减少教师的压力,然而,事与愿违,特别是农村教师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为了尽快转变自己的角色,需要花费比城市教师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研究、探索、实践,原因是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匮乏、信息闭塞,农村学生和家长对新的教育形势的认同、接受程度都远不及城市学校。再加之以倡导素质教育为主题的各类评估活动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内容和时间,开展校本课程和研究性课题大大减少了国家课程的教学时间。毫无疑问,教学内容的增加,教学难度的增加,教学时间的减少,就使新课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又特别是农村教师。
2、应试教育的沉重枷锁严重腐蚀了教师的身心健康。素质教育的新鞋捆绑着老师的手脚,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束缚着老师的思想,搞得教育无所适从。高考指挥棒仍在制约着学校发展,领航着教学的方向,影响着学生学业导向,加上课改后高考的形式、难度内容都在探索中,很难把握,为此,很多教师经常抱怨不知道课怎么上,觉得压力很大。而今的教育,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应试教育是变本加厉、热火朝天。在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下,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创造性受到限制。教师每天围绕着考分转,还要看领导眼色行事。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的是,就连小学毕业考试,也是惊弓之鸟,教育主管部门要排名次,要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要作为学校办学水平考核的重要量标。于是毕业学期,主管部门诊断性检测进行2—3次,城里学校学生一天的正课达到了11节,基本只上统考学科,尽管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严格禁止学生统购教辅资料,但是学生手里的资料达到了每学科至少3种以上。星期一到星期五,学生的家庭作业每晚都必须在3-4个小时以上,双休日,学生在老师家里补课,转的比陀螺还要快。甚至于个别学校在考试过程中集体舞弊,在改卷的过程中集体舞弊。近乎疯狂的应试教育形势,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身心形成了巨大的打压,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缺失,亲情缺失,学习行为习惯差,学生的整体素质差,努力学习的良好氛围缺失,最终导致农村学校在应试方面所面临的压力比城市学校大得多。学校是挖空心思瞎折腾,老师是晕头转向忙应付,学生是身心俱疲书读死。很多教师描述自己的工作状态时,都不无感慨的说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
3、国家政策导致的教育公平失衡,教育的区域性发展差距增大,使农村教师政治地位低下,工作没有盼头。
(1)、义务教育配套资金不完善。一是政府配套资金不到位,应由政府配套部分有些地区没有完全配套到位;二是滞拨、滞留专项资金,有些地区对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迟迟拨付不到位,有的滞留时间达到一年以上;三是挪用专项资金,主要表现为:挪用教育费附加作为校舍安全改造配套资金和中小学公用经费配套资金,挪用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资金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办公经费,挪用课桌椅改造专项资金购置其他设,挪用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发放各种补助等;四是用虚报学生人数方式套取国家资金,如多报在校学生人数,套取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和免学杂费补助资金;五是乱收费现象还没有完全杜绝,主要表现为代收国家规定允许以外的辅助教材费、水费等。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责任不彻底。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中央对各项资金的分担比例有明确规定,但实际工作中,都没有得到落实,主要是缺乏强制措施。
(二)事权财权不统一、相分离。现行的财税体制,财权在上,事权在下,是造成配套资金不到位和滞拨欠拨经费的主要原因。教育部门事权和财权相分离。有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不参与预算编制,不能把财力集中起来办应该办的事,难以有效地集中资金行使事权。
(三)缺乏监管。各监督部门检查的问题,社会上的各种摊派问题等等,学校难以应付,变相造成学校运营成本过高。
(2)、义务教育推进太激进,教育公平严重失衡,教育“边缘现象”突出。
国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强化以县为主管理,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制。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国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每一所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办学经费得到保障。教育资源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教师配置更加合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班额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消除“大班额”现象。率先在县域内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域内学校之间差距明显缩小。到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65%;到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95%。
可是,实际情况与理想境界是两重天。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严重不够均衡。不可否认,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国民素质和社会文化程度明显提高。但是,总体来说,城市与农村、城市中心与郊区之间教育发展还是不均衡的。农村中小学的教师数量、质量和结构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通过对剑阁县香沉小学、圈龙小学、涂山小学的教师调查表明:平均年龄为53.6岁,40--45岁的教师仅占12%,53岁以上女教师和56岁以上男教师上统考学科的占74%。教师缺编达到24%,农村教师队伍状况是下不去,留不住。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一条:“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而现实中我县农村教师的工资不但低于各县(市)区公务员的工资,而且还低于城镇教师的工资。再加上职称评定、编制和学校基础设施等方面城镇学校都优于农村学校,这就使得许多农村教师一旦有了几年教学经验,拿到较高级别的职称后,就会到条件较好、工资较高的城镇或外地学校任教,甚至想尽一切办法进入政府部门。许多优秀教师的流失,无疑使我县师资水平本来就低的农村教育雪上加霜。农村教师的收入和城市教师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在政策上做了倾斜,但是城市教师因为办班补课、生源充足而发生的高福利,是农村教师望洋兴叹、望尘莫及的。城市教师的政治地位是农村教师做梦都不敢想的。
部分农村一些中小学硬件建设严重不符合国家标准。就以剑阁县龙源小学为例:该校现有正式教师39人,代课教师7人。有在校小学、幼儿学生共17个班902人。学校占地面积约5.2亩,生均占地面积仅有3.8平方米,无操场;教学、生活用房紧张,一间教室改造的大寝室要住108个幼儿,一间厕所改造的不足15平方米的寝室要住24个学生,大多数寝室都是16个平方,要住24人以上,生均住宿面积不到0.6平方米。“5.12地震”后重建投入少,仅投入98万元修建了360平方米的食堂和144平方米的厕所。现在,龙源小学是全县房屋最破旧、最紧张、校园最狭小的学校,是全县唯一一所无法正常开展体育教学的学校。学校的图书室是食堂改造的,没有阅览室,没有美术室,没有音乐室,老师没有会议室,学生只能够在教室里就餐。
生源不均衡。农村学校生源还不说质量,数量严重不足;城市学校生源既有数量,又有质量;城市学生留守儿童少,管理难度小,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多,管理困难;城市学生家庭投入的教育资金和精力是农村学生永远无法比的。
(3)、教育经费的供求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剑阁县,是农业县,而义务教育经费又以地方财政投入为主,因而我县教育经费尤其是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就极为突出,义务教育阶段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生均校舍面积、生均仪器设备等多项指标都不符合国家标准。在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就很难处理教育均衡和整体教育质量之间的矛盾了。由于受到地方财政力量的影响,我县现有部分地区的义务教育经费配套资金拨付不及时,地方财政压力较大,教师的福利待遇比以前有所下降,公用教育经费补贴标准过低。这些客观因素都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尤其是县、乡(镇)义务教育均衡的发展。
(4)、农村学校,因为教育资源匮乏,没有能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未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大班额现象仍然很突出。
4、学校管理诱发的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办学目标的定位、学校的制度规定、学校的领导风格、学校的学术气氛、学校教师的角色规定等都会对教师产生影响。
(1)、工作环境诱发的教师职业倦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可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教师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反之,不良的学校氛围则容易导致教师的职业倦怠。
第一、赏罚不公是部分农村学校管理中的空洞。研究表明:只有当教师感受到学校有一套对教师教学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的时候,他们才可能在工作中能感受到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多的自主权,并且觉得自己能够参与学校的决策时,教师的职业倦怠就会降低。然而部分农村学校制度不健全,制度不民主、不科学。评优、晋级、评职、评先、提干等奖赏基本是校长一个人说了算,个别校长不讲工作成绩、态度、能力,只看关系,只看资历,只看情感。这样助长了投机钻营的风气,相当部分的正直教师、业务能手就会倦怠。
第二、人际关系方面紧张、冷淡、疏远。人际关系是指教师在学校交往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如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师间的关系、领导与学生的关系、领导与教师的关系等。这些人际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构成了教学的人际环境,它可以通过影响人的情绪、认知和行为而影响教与学活动的效果。对此,两千多年前的《学记》就曾告诉我们,“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其中的组织氛围不仅影响到教师工作的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到教师工作的情绪状态。
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中,尤其以师生关系、老师和领导的关系、教师间的关系对于教与学活动的影响最直接、最具体、最大,也构成了学校内部最主要的人际关系。调查显示,有 42%的教师认为自己学校的人际关系复杂,68%的农村教师认为干群关系紧张,85%的农村教师认为师生关系是可以调控的,干群关系是无法掌控的。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会影响到教师与领导、同事、学生、朋友以至家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学校中存在请客、送礼、吃吃喝喝,拉帮结派的不正之风,提拔重用、评优晋级都与之有关,而刚正不阿、脚踏实地、勤奋进取的人却不受重视。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就会造成教师内心压抑、郁闷。研究表明,人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和失调的情绪状态下常常容易产生认知偏差,这时,个体倾向于对他人的意图做出消极的判断,从而相应地做出消极的反应。人际关系的不和谐,使得教师不能够安心本职工作,对于领导、同事产生不信任感;对于学生表现出厌倦、不耐烦,常进行批评、指责以至于讥笑;与朋友交流时沉浸于倾诉自己的不满、郁闷,唠唠叨叨,不耐心听从别人的建议,拒绝换位思考,缺少双向交流;对于家人与家庭事务缺少关心、热情,有的性格变得暴躁,常对家人发脾气,打骂孩子;有的更加内向自我封闭,极易发展成抑郁症。
家庭成员的支持也会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农村学校的中老年教师绝大多数是半边户,妻子的认知水平低下,家庭的关注的热点在于经济建设和家庭发展。有调查表明,82%的农村中老年教师的事业得不到妻子的理解、关注和支持。54%的农村中老年教师的作息时间表是学校下班,就到妻子的责任田里上班。农村中老年教师除了关注学生以外,还要关注家里的猪牛羊鸡鸭鹅等,可谓是身心俱疲。这种现象在城市教育中好似绝无仅有的。
以及学生家长为主的社会支持也会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城市教师相比,农村教师最缺乏的就是家长、学生的理解和支持。原因是绝大部分农村家长对学生学业漠不关心,农村学生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农村绝大部分学生是隔代抚养,农村教育缺乏尊师重教的土壤和大气候,芝麻绿豆大点事情,监护人就要向老师和学校讨说法,总想能够多揩一点油。
第三、领导作风导致教师职业倦怠。近年,通过非正常手段和渠道进入农村学校的校长是不乏其人。他们的作风官僚、漂浮、腐败、自私自利,对教师工资积极性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上班时间带着女老师进歌舞厅者有之;坐在绵阳的茶馆里一边打牌,一边指挥学校工作者有之;到处摆酒宴,整天醉醺醺者有之;不上课、不听评课、从不经常教学常规者有之;利用职务之便利开展商业活动(如经营茶楼、酒店等)者有之;结党营私,唯利是图者有之。有一所农村初中,学校房子空着的很多,但是要分给老师住宿,必须要私下里给校长交代,从100元钱起码,有事没事的,公家租车,拉上妻子、儿女乃至情人到处飘,老师们是敢怒不敢言,职业消极怠工了。
(2)、还表现为超重的工作负荷和超长的工作时间。很多人认为教师工作清闲,收入稳定,假期多,每天就只上几节课,而没有看到教师为了上好每一节课在课前所做的找资料、研究学生、写教案等准备工作,没有看到课后教师批改作业、出试题等隐性工作。就以剑阁县龙源小学夏季作息时间为例:领导起床的时间一般为六点,教师起床时间为六点半;晚睡领导一般在十一点左右,教师一般在十点半左右;领导每天的工作时间是十一个小时,老师为十小时左右。除了教学工作之外,教师们还面临提升学历、出科研成果、发表论文、职称评定、年终考核评优等一系列压力,如果这些硬件指标你没有达到的话,即使你上课上得再好也不会被提级评职称,相应的经济福利待遇就会受到影响,从而使教师产生焦虑感,引起职业倦怠。
(3)、工作单调乏味。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狭小,内容单一,方法传统。许多教师长年累月站在讲台上,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案,十几二十个个学生,从备课、上课到批改、辅导,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工作单
一、机械、重复,使教师感到枯燥无味,使他们丧失了激情和新鲜感,比较容易使人产生倦怠。一般来说,工作十来年的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冷漠感,太有规律的工作很容易熄灭一个人的热情。一位语文教师说:“同一篇文章讲了无数遍,真的感觉很乏味,但几十年就这么过来了,实在无奈得很。”教师的工作还具有长期性、连续性与周期性。教师将学生一批又一批送走,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而自己就像一个船夫一样回到起点,会感到单调寂寞,没有鲜花与掌声,学生留下的只有成绩。所以教师要有耐得住寂寞的心理准备与心理承受能力。
5、社会根源。全世界各国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也十分重视教师,但是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各级教师必须有教师资格证,而且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懂教学规律,并且受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专业培训,各级教师还必须达到相应的学历要求,每学年必须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时。同时,由于我国的教育制度在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比如,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聘任、岗位的末位淘汰、按绩取酬、在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篇数等等,都使每一位教师感受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虽然一部分教师能够迎难而上,化压力为动力,但是也有一些教师会感到压力过大,产生失落感,不能够适应新的要求而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从而出现职业倦怠心理。
高付出,低回报,决定了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下。许多青年骨干教师就一门心思---考公务员,年年考,年年落榜;年年落榜,年年还考。更有经济头脑的教师,只保留了一个空壳的教师身份,从偏僻的农村直接跳到了繁华的都市,自己扯起大旗,开工厂,办公司。三年五载,便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受到了市场经济的严重挑战。很多教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干了一辈子,还不如自己教过的刚刚步入社会的学生挣的钱多。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严重缺失。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农村教育,全部的压力都在学校和老师的肩膀上,一种“教育万能”的错误思想和观念正在像瘟疫一样蔓延,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太高了,普遍认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一旦出现教育质量下降,学生问题增多,人们就会将责任归咎于教师,认为是教师教育不当造成的。
6、教师自身原因。
(1)、教师本人的性格方面有缺陷,内向、孤僻、暴躁、不合群、缺乏自信心、易怒、情绪紧张、焦虑、心理脆弱的教师在工作中容易感到有压力,易产生职业倦怠;
(2)、有的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目标不明确,教书只是为了挣大钱,图社会地位,如果一旦觉得自己没有得到社会的尊重,地位不高,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将自己的工作投入及回报与社会其他行业的人员进行比较,发现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时,就会感到压抑与疲劳、挫折与失败,就容易产生不满、消极、悲观、失望等职业倦怠现象,丧失工作动机,对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3)、家庭压力大。很多农村教师,不仅在思想上是家庭的支柱,经济是也是家庭的主要来源。家,已经不是一个温馨的港湾了,学校工作的烦恼不能够在家里得到缓解,相反的是,像大山一样繁重的家庭压力,累得老师上课是精疲力尽,苦不堪言。某农村小学男老师陈某,今年58岁了,妻子中风,抢救及时,才避免了瘫痪,但是彻底丧失了劳动能力。2009年他的母亲去世,2010年他的父亲又去世,2011年,才27岁的二女儿突然暴病身亡。2010年,小儿子结婚,在广元买房子,陈老师到处找亲戚借,银行贷款,好不容易凑了13万元钱交了首付款。家庭连续惨遭横祸,陈老师的心理造成了永远的伤痛。
7、学生问题。现在许多教师都有一种同样的感觉就是,学生越来越难教了 ,从而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这种不良的局面。由于近几年来全国各级学校大量扩招,学生的质量明显下降,对学生的管理难度加大;许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与热情,不肯付出艰辛的劳动,耐不住长期的寂寞进行学习的付出,反而对立竿见影的东西趋之若鹜,因此我们对于许多学生为什么如此追捧“超级女声”之类的选秀节目也就不难理解了。教师对于其教育的回报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体现在教师的经济回报上,而是体现在其精神上的回报,教师需要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就是学生的行为表现要符合教师的期望值。也许教师可以容忍没有较好的经济收入待遇,但是决不能容忍自己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而学生没有一点进步,没有一点反应。
(1)、独生子女难教。现在中小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依赖性较强、自私、娇气、不愿意吃苦,有个性。部分单亲家庭学生还可能存在心理问题,这都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里学生的暴力、违规、顶撞师长等不良行为更是时有发生,教育对象日趋复杂,教育难度加大。学生的复杂又直接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难度,纠正一个学生要花费比过去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凡此种种现象,使教师精疲力竭,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现在的家长越来越挑剔,教师越来越难当。”有一些教师抱怨,班上几十个学生确实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的公平,在诸如安排座位、选派干部等问题上稍有考虑不周,一些过于敏感的家长就会指责教师不公平,会“伤自尊心”“造成心灵伤害”等,让教师们“战战兢兢”。教师的付出往往得不到学生与家长的理解,师生对立时有发生。教师感到心力交瘁,毫无成就感可言。课堂教学困难,厌学情绪蔓延,学生纪律涣散,使教师产生挫折感。学生的品行不端,对学习缺乏热情,都容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2)、留守儿童难管。让我们走进剑阁县龙源小学校,来感知一下留守儿童管理困难。洗漱常规:每天早晚,学生带上牙具、脸盆和毛巾到厨房排队打水(厨房的节能灶烟囱只能装一吨热水,为了节约并保证650个学生每天都有水洗脸洗脚,后勤上准备了两个大桶,生活老师提前10分钟准备水,水的分发由值周老师和生活老师共同完成;行政值周和值周学生维持秩序),先洗脸,再刷牙,刷牙水倒在脸盆里,不准将水洒在地上。1---4年级学生把洗脸水倒在一楼厕所的大桶里,5---6年级学生把洗脸水倒在二楼厕所的大桶里。(厕所通道口红领巾执勤,洗脸水用来拖厕所地板,再冲厕所)然后将洗漱用品放回寝室,要求分类摆放,毛巾必须把水扭干净,相同大小的晾在同一个竹竿上(晾衣杆全校整齐划一,由学校统一采购和安置),印花的一面向外,外缘对整齐,毛巾之间的距离相等。脸盆和脚盆按照大小、颜色分开放置在鞋架下面,牙具放置在桌子上,牙缸的把子一律朝门的方向,牙刷和牙膏头朝上,方向与牙缸把子相对。各种洗漱用品的位置长期固定。胶水壶摆放与毛巾的要求基本一致,统一置于床下鞋架的内侧。我们再来看一下就餐管理:老师学生同吃一锅饭菜。一年级、幼儿园学生碗筷学校提供,统一清洗、消毒。学生饭前洗手,餐管教师督促生活委员必须认真检查,就餐前餐管教师要讲就餐纪律和卫生常识,饭后要漱口。不到吃饭时间,不准在餐厅门前聚集;严禁学生抬饭抬菜;打饭菜自觉排队;馒头和包子必须由餐管教师用不锈钢夹子分发;就餐时不闲谈,不大声喧哗,不随意走动,切忌狼吞虎咽,全校园看不到一个学生,整个教室比上课还安静。节约粮食,不倒饭菜,不暴饮暴食。不挑食,不偏食,不吃汤泡饭。用餐完毕后,自觉将食物残渣、食品袋倒入班上的垃圾撮箕中;然后到厨房排队舀汤,严禁端上饭碗一边吃一边满校园乱跑;洗碗筷严禁拥挤,注意节约用水,离开时必须关好水龙头。生活委员要安排学生把餐具按时归还到厨房,因人为的原因而造成的损坏和遗失要加倍赔偿。吃不完的饭菜要归还到厨房,由厨房统一销毁。我们再来看一下关爱工作:一是学校把广厦一楼黑暗、潮湿、狭小的学生寝室腾出来作行政领导办公室,把宽敞、明亮、通风透气的房子腾出来住学生;二是各学生寝室统一安装了排气扇;三是大热天学生寝室由班主任统一点蚊香,为保障安全,学校还设计了蚊香罩;四是由室长定时打空气清洁剂;五是贴了地板砖的寝室学生用毛巾把地板擦得能够照见人影;六是上课时间、睡觉时间寝室门统一打开通风透气;七是走尿的低年级学生班主任和政教处建立了专档,及时联系家长,制定治疗方案,尿湿了的被子由生活老师统一晾晒;八是投入资金4800元改造了学生铁床,改低,改短,确保了安全,确保了寝室有宽敞的活动空间;九是聘请了住校生管理员2名,住在学生寝室。具体负责低年级学生寝室的清洁卫生、纪律管理、安全管理、内务整理等工作;九是落实了1-3年级女住校生留短发工作;十是学生床上用品一月一洗换,低年级学生床上用品由管理员和班主任统一打成包,写上名字,放学时在内操场,以班为单位集中,家长到班主任处领取,有效避免了床上用品的遗失和楼道拥挤。我们再来看一下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成立了领导机构;安全教育有计划、有教材、有教师、有作业、有考核、有总结;安全管理落实了门卫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了上学、放学、午睡和晚睡和上课等时段定时清点学生人数的制度;落实了《剑阁县龙源小学校学生一日常规》;成立了义务消防队;成立了学校安全应急小组,落实了重要交通路口放假时间由教师值守的制度;安全管理落实了工作安排清单制、责任人头制、限时办结制、效果结案制(这也是我校安全管理的一个闪光点);落实了暑假寒假和双休日值班制度;落实了违禁物品一周一搜查的制度;落实了重大集会、重大活动全体教职工参与安全过程管理并有序疏散学生的制度;落实了楼道值班制度;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加强了护校工作,成立了护校队,建立了护校办公室,物防、技防、人防到位,责任到人、到点、到时;落实了女生楼教师夜间执勤的制度;严禁垃圾食品进校园。通过这些繁杂琐碎的工作我们不难看出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已经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
(3)、单亲学生教育苦。随着农村和城市差距的逐渐拉大,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当今的农村家庭离异现象非常突出。有调查表明:某农村学校现有小学生582人,其中单亲的就达到了101人,约占17%。单亲孩子在家庭里要么根本就没有人管,要么就是娇惯、溺爱、迁就和纵容,只要读好书,一切该孩子自己动手做的事情都有家长代劳。学生心理脆弱,认识偏激,行为古怪,思想禁锢。所以,许多单亲小学生虽然学了不少书本知识,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常常不知所措,甚至一蹶不振,严重者成为精神病患者或者走上自杀轻生之路。这不能不令人担忧!从精神医学的角度来看,单亲小学生是多种疾病的高危年龄。发达国家发病率12.4%—21.8%范围内,发展中国家在10.4%—37.6%,国内学者发现,单亲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患病率为21.6%—32%,并且有上升趋势。
8、精神缺失,心灵没有了皈依的家园。
精神缺失,是当今中国人的通病。日本人参拜靖国神社,藏民对**的虔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毛泽东思想都是精神支柱。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不止一个人认为中国人缺乏公共的精神。林语堂说:“中国是一个个人主义的民族,他们心系各自的家庭,而不知有社会。此种只顾效忠家族的心理实即为扩大的自私心理。”这种缺乏公共精神还表现在政治意识形态上。除了对公共的物质的东西漠不关心外,对公共的政治意识也是不闻不问,显得异常冷漠的。教师缺失信仰,心灵没有了皈依的家园,精神就失去了支柱,对教育来说是空前的灾难。
四、干预措施
1、国家政策调控。最强有力的干预杠杆就是国家政策,它的效益是立竿见影,事半功倍。来得最直接,最快速,最稳定,最保障。
(1)、确保农村教师工资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确保农村教师工资高于当地城市教师工资水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杠杆是最强有力的调控形式。脱离了 “钱”的一切空谈,不管多么花哨,都是苍白无力的。农村教师工作辛苦,农村教育条件艰苦,按照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农村教师多拿几个辛苦钱,本也是我可厚非的。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农村教龄和工资挂钩的政策。
(2)、高级职称向农村中小学倾斜。农村教师因为业绩不容易受关注,社会关系简单,信息闭塞等原因,评高级职称非常困难。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建立高级职称向农村学校倾斜的机制,要把农村教龄作为高级职称评定的重要量标。教师自命清高,教师对荣誉的渴求永远超过了金钱,高级职称就是他们前进道路上光明和希望。
(3)、严格控制农村学校教师的调动。特别是向城市的流动,政策面前一律平等。活动能量大的都找关系调动了,对其余留守留守本身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要绝对杜绝这种流动,是非常困难的。那么也要建立一种机制进行调控,如教学业绩,农村学校教龄,考查考核等等。
(4)、努力改变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在资金投入上,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的投入上,师资的分配上,校舍的改变,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的使用等等方面,政策性的倾斜农村中小学。要让偏僻的农村学校,洋溢着浓郁的现代化气息。要切切实实让农村教师感觉到农村学校并不比城市学校差。
(5)、荣誉的分配尽可能照顾农村教师。荣誉对于很多农村教师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荣誉是教师看得比金钱还重要的东西,它虽然很空灵,却能满足教师的虚荣心。可以这样说,荣誉象套在孙悟空头上的美丽的紧箍咒,只要给一个,他就心甘情愿一辈子戴上,而且乖乖听你话,乐此不疲,这是何乐而不为的事情啊。各级骨干教师、优秀学科教师、先进班主任等等荣誉,教育主管部门要尽可能向农村学校倾斜。
(6)、逐步建立农村教师提前退休的机制。农村教师因为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压力更大,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极度缺失的,在等同于城市教师工作时间内的付出,农村教师就要多得多。所以农村教师提前退休,是深入贯彻“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思想。
(7)、建立长效学习机制。学习绝不能采取放羊式,要有明确的目标,具体的阶段性任务,要配套的过程考核和效果考核。要逐步建立每天一小时学习的机制。学习内容应该涵盖教育学、心理学、国学经典、教育专著、先进的教育经验、教育法规、国家政策等等。
(8)、建立常态心理援助机制。县进修校和县教科局要建立教师心理辅导站,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从“面”上对教师进行针对性心理辅导。要通过书信、电话、座谈、咨询等方式开展点对点的教师心理问题辅导。要对症下药、治病救人。
2、加强学校组织文化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给予教师从容的课前准备时间,缩减班级规模,以减轻教师的负荷。(2)倡导教师间进行交流和沟通,加强教师间的合作,营造学校组织的和谐气氛围。(3)吸纳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动力,使之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4)肯定教师的成就,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凸显公平竞争的精神。(5)实行开放民主的行政管理,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主权和更大的自由度。(6)明晰教师的自我期许,使之切实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等。(7)改革教学评价体系,以形成性评价代替终结性评价。(8)鼓励教师参与改革实践,让他们提供建议,参与策划,掌握改革信息等。
3、教师要学会合理调适,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首先,应培养健康的人格,使自己的人格不断地丰富完善。加强对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人格锻炼,是减少心理挫折和压力的根本途径。教师应直面社会现实,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以平稳的健康心态去主动接受现实并适应现实;只有教师自身执著地追求,努力拼搏,使自己充满力量和智慧,才能具备独特人格魅力。其次,合理调节情绪。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情绪自我调节方法,进行适当的转移调控、宣泄调控等。合理调节生活节奏。要改善睡眠、饮食等方面的不良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参加业余活动,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再次,要修正自己的认知观念,坚定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教师应正视自己的优缺点,不要给自己过高的期望。因此,教师应正视自己,面对现实,接受挑战,勇于竞争,积极进取,加快专业知识的充实提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业务进修,在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信念的同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自己的努力,找到理想与现实的最佳结合点。
第二篇: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主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热情文本。古之教者,心怀孔孟,传道为主,授业其次,知行统一,激情飞扬,少有倦怠。然而,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制度重组、经济变轨的改革期和发展期,文化缺失、精神沦丧、道德滑坡、公平失衡、贫富悬殊、腐败泛滥、心灵空虚等社会问题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产房和温床。
教师职业倦怠就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热情,缺乏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具体表现为心理上的苦闷、忧郁、悲观、淡漠、孤独甚至恐惧,情感上的疲乏、厌恶、焦虑,行为上的应付、抵触、逃避甚至反抗。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情况更加值得全社会值得关注。一是全国现有中小学专任教师1064.01万人,其中农村中小学教师约占79.5%;农村学生约为1.5亿人,农村教育占领了当今中国教育的大舞台。二是城乡差别悬殊,导致农村教师职业倦怠明显大于城市教师。三是农村教师职业倦怠很少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教师职业倦怠在工作上表现为没有激情和兴趣,不关爱和理解学生,过程不投入,方法简单粗暴死板,教育效果不关注,教育愿景灰暗。小而言之,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浪费了国家资源;大而言之,贻害了一代又一代人。研究并解决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成了关涉当今中国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关键词:教育;职业倦怠;农村学校
一、调查背景
1、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堪忧。2005年8月,人民大学对8699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令人堪忧: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86%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其中,有49.7%的被调查教师有较明显的情绪衰竭,有68.2%的个人成就感低落。国内一项针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师已经感受到了职业倦怠的影响,其中情感耗竭现象达到了较为严重的程度。这些数字和现象告诉我们,我国教师现阶段职业生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已客观存在。
2、教师职业倦怠是有关职业倦怠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是近几年国内心理学界研究的热门问题。长期以来,我们比较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将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归因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而往往忽视了教师主体自身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忽视了教师的生存状况和身心健康程度,对教师在职业生活中的情绪感受、投入程度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首开职业倦怠研究之门以来,职业倦怠的研究在80年代开始延伸到教学领域,直至90年代中期,倦怠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领域的突出问题。
3、心理学研究的教师职业倦怠多停滞在情感、态度和认知等层面,落脚点是心理干预,对国家政策、社会关系、行政管理等复杂原因造成的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涉猎较少。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又多停滞在思想、认知的状态,具体落实在行动上的少,最终见实效的干预则是更少。而行政部门因为教师队伍庞大,教师职业倦怠根源复杂,教师职业倦怠积淀深厚,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干预非常困难,所以研究少有涉足。
4、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心理学研究、行政管理研究、社会公共关系学研究的眼光多紧紧盯着的是城市教育,忽视了农村教育这个巨大的舞台。而农村教师的职业倦怠就像害在腋窝里的疮一样,不受重视,恰好农村教师的职业倦怠又比城市教师更加严重。
二、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1、性犯罪率一路攀升。当前教师性犯罪呈现以下的特点: 第一是犯罪主体均为男性。犯罪分子既有二十多岁的青年教,也有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其中也有不乏做出成绩的教师。就作案时身份上看,既有普通教师,也有学校校长,班主任居多。如某小学男教师栗峰任班主任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在教室及自己的家中多次**、猥亵**名女学生。第二是侵害对象呈低龄化。在教师性犯罪中,以猥亵、**幼女案件居多。由于大部分侵害对象未满**周岁,是妇女中的最弱小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犯罪分子往往选择这些与其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生作为犯罪对象。如在新疆农一师十三团十连小学任教的周杰,利用小学教师及班主任身份,对所教班级15名不满14周岁的女学生实施**多达三十余次,而在这些受害者中年龄最小的只有6岁。第三是案件发生地以农村小学居多。从教师性犯罪案件的数量及所占比例来看,以偏僻的农村小学发案比例为最高。如以上所述两起案例,犯罪分子均为农村小学教师,他们都是利用了学校偏僻,制度不健全,以及学生年幼,不明白事理,单纯幼稚,自我保护意识差的特点,凭借老师的身份对女学生施暴。第四是犯罪手段多样化。犯罪分子往往借用冠冕堂皇的理由,以哄骗、威胁、恐吓等手段对女学生实施侵害,这是教师性犯罪的主要特征。如宁夏西吉县兴隆镇某小学教师刘兴国就经常以辅导功课、开小灶、谈话等为由先后将8名不满14周岁的女学生骗到宿舍,多次对其中5人进行**、猥亵,对其中3人进行猥亵。某中学老师常以讲试卷、检查作业为名,将女学生喊到自己宿舍,关闭门窗,实施猥亵。而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某镇小学教师程世俊则经常采取威胁、恐吓等手段,在教室内对6名女学生实施**、猥亵,时间长达两年之久。第五犯罪分子狂妄。这是教师性犯罪的又一特征。某些犯罪分子胆大妄为,肆无忌惮地对女学生实施兽行,丧心病狂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如上述小学教师程世俊,有时在教室内公然对本班唯有的6名女学生实施**、猥亵;有时在课后留下两名女学生,让其中一个在门口“望风”,自己则对另外的轮换施暴;有时竟在上课或自习的时候,走到女学生的课桌前,让其为自己手淫,狂妄之态,如入无人之境。据学生们反映,程世俊从他们二年级时就开始对班内的所有女学生进行摧残,平均每周每个女学生都会遭到几次性侵害。
2、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调查发现,不论是在偏僻落后的农村还是在繁荣发达的城市,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普遍存在,不论是女生还是男生,不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不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遭受过体罚或变相体罚。不论是男教师还是女教师,不论是青年教师还是中老年教师,不论是教师还是职工,甚至学校领导,都在工作中使用过体罚。体罚和变相体罚成了职业倦怠的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育方法。体罚的程度轻则皮肉受苦,重则身心致伤致残。体罚的方式可谓五花八门,自出心裁。如揪耳朵、打屁股、打手板、罚劳动、罚站、罚抄写、掐眼皮、罚跪、辱骂、恐吓、戴黑领巾、做俯卧撑、蹲马步、站军姿、扇耳光、晒太阳、淋雨、罚倒立,甚至罚学生吃塑料、吃苍蝇、吃大便、脸上刺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在农村学校中更加普遍,青年教师比中老年教师更加普遍,女教师比男教师更加普遍。2000年10月20日,一名名叫潘光礼的教师,听说曾经被其体罚的学生何卫在背后骂他“潘狗”。潘光礼当即大怒,马上质问何卫。已吃过苦头的何卫在否认骂过老师的同时吓得跪在潘的面前不停地求饶,但潘仍不罢休。据班上的同学称,潘当时对何卫提出了4个惩罚条件让其选择,第一是让每个学生依次打1000棍子;第二是老师亲自动手打100棍;第三吃下1000只活苍蝇;第四吃树上的绿虫。何卫怕老师又下重手,表示愿让同学打,潘便令一名女生先动手“施刑”,另叫几名男生按住何卫四肢,自己在旁边监督。该女生迫于无奈,边打边哭,一共打了何卫200余棍。何卫当即被打得皮开肉绽,由于受不了如此体罚,他又只得哀求选择吃苍蝇。潘光礼听后,当即就叫几个男生到外面捉来了10只苍蝇,强迫何卫生吞下去。慑于潘的“威严”,何卫一边哭泣一边抓起7只苍蝇放进嘴里,吞下了3只后,由于恶心引起了呕吐,剩下的4只也被吐了出来。潘光礼认为分量不足,又让何卫吃下吐出来的4只苍蝇,后在何卫的苦苦哀求下才作罢。
3、不务主业和正业。农村教师不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主业,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投放在了包产田里,特别是村小教师,工作期间一天也难得在学校干6个小时,每到农忙时节,还整班停课,强令全体学生给自己抢种抢收,甚至连学生家长也搭进来。前些年,村小教师中就有上课安排学生读书或作业,安全和纪律由小干部管着,自己就去钓鱼、走棋、打牌、烤火、睡瞌睡的现象。某农村中学教师章雨,正规师范学校毕业,教化学连自己都没有弄明白,教数学把学生搞得一塌糊涂,课前不钻研教材,不研究学生,不研究教法,课后也不反思。只要课一上了,就先是骑着摩托车走乡窜户卖猪饲料,后来又承包了村上的水库养鱼,对“鱼”的研究可谓是全身心投入,对鱼的饲养更是吃苦耐劳。后来又干起了什么“代理商”、“特约经销商”,宗旨生意做得是顺风顺水,教育工作则是每况愈下。
4、酗酒。我曾经在三所农村小学见过同一类型的5位老师,都是男性,年龄中老年,有非常强烈的酒精依赖症。连上课的时候,衣袋里都装着容量为2两的小酒瓶,讲课的过程中,还时不时地小呷两口。即使一个人喝寡酒,他们也追求达到酩酊大醉的境界,他们对酒精的依赖顺理成章地衍生出对工作抑郁。他们喝酒,旁若无人,好像是自然而然,随时随处可见,红云堆脸,酒气熏天。借助酒精的麻醉作用,构建了一个飘渺的虚拟世界,整天把自己搞得云里雾里,陶醉其中。酒精给他们制造的快乐、幸福、兴奋和精彩,在他们看来比亲情、爱情、事业都重要得多。在酒的虚拟世界里,他们我行我素,唯我独尊,趾高气扬,现实中的“小我”被无限放大了,现实的迷茫、失落、孤独和无助在乙醇作用下得到了空前的补偿。
5、赌博。教师赌博像蝗灾一样泛滥,白天无精打采,夜晚精神抖擞;工作是三心二意,赌博是专心专意;正路子用钱是斤斤计较,赌场上一掷千金;工作是拖沓、疲软、懒散、拈轻怕重,赌博夜以继日、日以继夜、乐此不疲。面对一把烂牌,他们是兴奋不止,热情不减,苦心经营;面对上百双饥饿的眼睛,他们是熟视无睹、麻木不仁、漠不关心、冷若冰霜。
现在的教师告戒学生不能出入网吧和电游室,可是自己却不能够以身作则,他们经常在电游室赌博,至少输几百多至几千元人民币。相当部分教师沉迷在网上斗地主一类的游戏赌博,学生到办公室交作业的时候,学生到办公室背课文的时候,老师还和学生一起研讨牌局。某农村小学老校长,老师们到他的办公室汇报工作、交流思想的时候,家长们在他办公室讨论问题的时候,他是一边斗地主一边听老师和家长说话,搞得怨声载道。
一网民向某市教育局反映:我的小孩回家说,学校的老师特别喜欢打麻将,个别老师晚自习的时候就发一张试卷给学生考试,然后随便叫一个老师帮忙去照看一下,而自己则出去打麻将,学校门口的自动麻将机每天晚上都有老师在玩,不仅仅是普通教师,还有学校的领导,第二天在办公室,小孩也听到老师们在讨论昨晚的牌局。据我所知,教师家属在校内开赌馆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屡禁不止。
有一个名叫刘明康的学生家长向市长信箱反映,某小学一部分老师常常利用工作日的课件休息时间,来一个“短平快”,龙源午休和晚休时间,在教师宿舍或者数学组办公室聚赌,学生作业是学生批改,老师教案找字写得好的学生抄写。
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中,尤其以师生关系、老师和领导的关系、教师间的关系对于教与学活动的影响最直接、最具体、最大,也构成了学校内部最主要的人际关系。调查显示,有 42%的教师认为自己学校的人际关系复杂,68%的农村教师认为干群关系紧张,85%的农村教师认为师生关系是可以调控的,干群关系是无法掌控的。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会影响到教师与领导、同事、学生、朋友以至家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学校中存在请客、送礼、吃吃喝喝,拉帮结派的不正之风,提拔重用、评优晋级都与之有关,而刚正不阿、脚踏实地、勤奋进取的人却不受重视。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就会造成教师内心压抑、郁闷。研究表明,人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和失调的情绪状态下常常容易产生认知偏差,这时,个体倾向于对他人的意图做出消极的判断,从而相应地做出消极的反应。人际关系的不和谐,使得教师不能够安心本职工作,对于领导、同事产生不信任感;对于学生表现出厌倦、不耐烦,常进行批评、指责以至于讥笑;与朋友交流时沉浸于倾诉自己的不满、郁闷,唠唠叨叨,不耐心听从别人的建议,拒绝换位思考,缺少双向交流;对于家人与家庭事务缺少关心、热情,有的性格变得暴躁,常对家人发脾气,打骂孩子;有的更加内向自我封闭,极易发展成抑郁症。
家庭成员的支持也会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农村学校的中老年教师绝大多数是半边户,妻子的认知水平低下,家庭的关注的热点在于经济建设和家庭发展。有调查表明,82%的农村中老年教师的事业得不到妻子的理解、关注和支持。54%的农村中老年教师的作息时间表是学校下班,就到妻子的责任田里上班。农村中老年教师除了关注学生以外,还要关注家里的猪牛羊鸡鸭鹅等,可谓是身心俱疲。这种现象在城市教育中好似绝无仅有的。
以及学生家长为主的社会支持也会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城市教师相比,农村教师最缺乏的就是家长、学生的理解和支持。原因是绝大部分农村家长对学生学业漠不关心,农村学生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农村绝大部分学生是隔代抚养,农村教育缺乏尊师重教的土壤和大气候,芝麻绿豆大点事情,监护人就要向老师和学校讨说法,总想能够多揩一点油。
第三、领导作风导致教师职业倦怠。近年,通过非正常手段和渠道进入农村学校的校长是不乏其人。他们的作风官僚、漂浮、腐败、自私自利,对教师工资积极性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上班时间带着女老师进歌舞厅者有之;坐在绵阳的茶馆里一边打牌,一边指挥学校工作者有之;到处摆酒宴,整天醉醺醺者有之;不上课、不听评课、从不经常教学常规者有之;利用职务之便利开展商业活动(如经营茶楼、酒店等)者有之;结党营私,唯利是图者有之。有一所农村初中,学校房子空着的很多,但是要分给老师住宿,必须要私下里给校长交代,从100元钱起码,有事没事的,公家租车,拉上妻子、儿女乃至情人到处飘,老师们是敢怒不敢言,职业消极怠工了。
(2)、还表现为超重的工作负荷和超长的工作时间。很多人认为教师工作清闲,收入稳定,假期多,每天就只上几节课,而没有看到教师为了上好每一节课在课前所做的找资料、研究学生、写教案等准备工作,没有看到课后教师批改作业、出试题等隐性工作。就以剑阁县龙源小学夏季作息时间为例:领导起床的时间一般为六点,教师起床时间为六点半;晚睡领导一般在十一点左右,教师一般在十点半左右;领导每天的工作时间是十一个小时,老师为十小时左右。除了教学工作之外,教师们还面临提升学历、出科研成果、发表论文、职称评定、年终考核评优等一系列压力,如果这些硬件指标你没有达到的话,即使你上课上得再好也不会被提级评职称,相应的经济福利待遇就会受到影响,从而使教师产生焦虑感,引起职业倦怠。
(3)、工作单调乏味。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狭小,内容单一,方法传统。许多教师长年累月站在讲台上,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案,十几二十个个学生,从备课、上课到批改、辅导,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工作单
一、机械、重复,使教师感到枯燥无味,使他们丧失了激情和新鲜感,比较容易使人产生倦怠。一般来说,工作十来年的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冷漠感,太有规律的工作很容易熄灭一个人的热情。一位语文教师说:“同一篇文章讲了无数遍,真的感觉很乏味,但几十年就这么过来了,实在无奈得很。”教师的工作还具有长期性、连续性与周期性。教师将学生一批又一批送走,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而自己就像一个船夫一样回到起点,会感到单调寂寞,没有鲜花与掌声,学生留下的只有成绩。所以教师要有耐得住寂寞的心理准备与心理承受能力。
5、社会根源。全世界各国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也十分重视教师,但是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各级教师必须有教师资格证,而且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懂教学规律,并且受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专业培训,各级教师还必须达到相应的学历要求,每学年必须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时。同时,由于我国的教育制度在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比如,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聘任、岗位的末位淘汰、按绩取酬、在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篇数等等,都使每一位教师感受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虽然一部分教师能够迎难而上,化压力为动力,但是也有一些教师会感到压力过大,产生失落感,不能够适应新的要求而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从而出现职业倦怠心理。
高付出,低回报,决定了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下。许多青年骨干教师就一门心思---考公务员,年年考,年年落榜;年年落榜,年年还考。更有经济头脑的教师,只保留了一个空壳的教师身份,从偏僻的农村直接跳到了繁华的都市,自己扯起大旗,开工厂,办公司。三年五载,便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受到了市场经济的严重挑战。很多教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干了一辈子,还不如自己教过的刚刚步入社会的学生挣的钱多。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严重缺失。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农村教育,全部的压力都在学校和老师的肩膀上,一种“教育万能”的错误思想和观念正在像瘟疫一样蔓延,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太高了,普遍认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一旦出现教育质量下降,学生问题增多,人们就会将责任归咎于教师,认为是教师教育不当造成的。
6、教师自身原因。
(1)、教师本人的性格方面有缺陷,内向、孤僻、暴躁、不合群、缺乏自信心、易怒、情绪紧张、焦虑、心理脆弱的教师在工作中容易感到有压力,易产生职业倦怠;
(2)、有的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目标不明确,教书只是为了挣大钱,图社会地位,如果一旦觉得自己没有得到社会的尊重,地位不高,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将自己的工作投入及回报与社会其他行业的人员进行比较,发现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时,就会感到压抑与疲劳、挫折与失败,就容易产生不满、消极、悲观、失望等职业倦怠现象,丧失工作动机,对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3)、家庭压力大。很多农村教师,不仅在思想上是家庭的支柱,经济是也是家庭的主要来源。家,已经不是一个温馨的港湾了,学校工作的烦恼不能够在家里得到缓解,相反的是,像大山一样繁重的家庭压力,累得老师上课是精疲力尽,苦不堪言。某农村小学男老师陈某,今年58岁了,妻子中风,抢救及时,才避免了瘫痪,但是彻底丧失了劳动能力。2009年他的母亲去世,2010年他的父亲又去世,2011年,才27岁的二女儿突然暴病身亡。2010年,小儿子结婚,在广元买房子,陈老师到处找亲戚借,银行贷款,好不容易凑了13万元钱交了首付款。家庭连续惨遭横祸,陈老师的心理造成了永远的伤痛。
7、学生问题。现在许多教师都有一种同样的感觉就是,学生越来越难教了 ,从而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这种不良的局面。由于近几年来全国各级学校大量扩招,学生的质量明显下降,对学生的管理难度加大;许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与热情,不肯付出艰辛的劳动,耐不住长期的寂寞进行学习的付出,反而对立竿见影的东西趋之若鹜,因此我们对于许多学生为什么如此追捧“超级女声”之类的选秀节目也就不难理解了。教师对于其教育的回报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体现在教师的经济回报上,而是体现在其精神上的回报,教师需要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就是学生的行为表现要符合教师的期望值。也许教师可以容忍没有较好的经济收入待遇,但是决不能容忍自己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而学生没有一点进步,没有一点反应。
(1)、独生子女难教。现在中小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依赖性较强、自私、娇气、不愿意吃苦,有个性。部分单亲家庭学生还可能存在心理问题,这都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里学生的暴力、违规、顶撞师长等不良行为更是时有发生,教育对象日趋复杂,教育难度加大。学生的复杂又直接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难度,纠正一个学生要花费比过去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凡此种种现象,使教师精疲力竭,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现在的家长越来越挑剔,教师越来越难当。”有一些教师抱怨,班上几十个学生确实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的公平,在诸如安排座位、选派干部等问题上稍有考虑不周,一些过于敏感的家长就会指责教师不公平,会“伤自尊心”“造成心灵伤害”等,让教师们“战战兢兢”。教师的付出往往得不到学生与家长的理解,师生对立时有发生。教师感到心力交瘁,毫无成就感可言。课堂教学困难,厌学情绪蔓延,学生纪律涣散,使教师产生挫折感。学生的品行不端,对学习缺乏热情,都容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2)、留守儿童难管。让我们走进剑阁县龙源小学校,来感知一下留守儿童管理困难。洗漱常规:每天早晚,学生带上牙具、脸盆和毛巾到厨房排队打水(厨房的节能灶烟囱只能装一吨热水,为了节约并保证650个学生每天都有水洗脸洗脚,后勤上准备了两个大桶,生活老师提前10分钟准备水,水的分发由值周老师和生活老师共同完成;行政值周和值周学生维持秩序),先洗脸,再刷牙,刷牙水倒在脸盆里,不准将水洒在地上。1---4年级学生把洗脸水倒在一楼厕所的大桶里,5---6年级学生把洗脸水倒在二楼厕所的大桶里。(厕所通道口红领巾执勤,洗脸水用来拖厕所地板,再冲厕所)然后将洗漱用品放回寝室,要求分类摆放,毛巾必须把水扭干净,相同大小的晾在同一个竹竿上(晾衣杆全校整齐划一,由学校统一采购和安置),印花的一面向外,外缘对整齐,毛巾之间的距离相等。脸盆和脚盆按照大小、颜色分开放置在鞋架下面,牙具放置在桌子上,牙缸的把子一律朝门的方向,牙刷和牙膏头朝上,方向与牙缸把子相对。各种洗漱用品的位置长期固定。胶水壶摆放与毛巾的要求基本一致,统一置于床下鞋架的内侧。我们再来看一下就餐管理:老师学生同吃一锅饭菜。一年级、幼儿园学生碗筷学校提供,统一清洗、消毒。学生饭前洗手,餐管教师督促生活委员必须认真检查,就餐前餐管教师要讲就餐纪律和卫生常识,饭后要漱口。不到吃饭时间,不准在餐厅门前聚集;严禁学生抬饭抬菜;打饭菜自觉排队;馒头和包子必须由餐管教师用不锈钢夹子分发;就餐时不闲谈,不大声喧哗,不随意走动,切忌狼吞虎咽,全校园看不到一个学生,整个教室比上课还安静。节约粮食,不倒饭菜,不暴饮暴食。不挑食,不偏食,不吃汤泡饭。用餐完毕后,自觉将食物残渣、食品袋倒入班上的垃圾撮箕中;然后到厨房排队舀汤,严禁端上饭碗一边吃一边满校园乱跑;洗碗筷严禁拥挤,注意节约用水,离开时必须关好水龙头。生活委员要安排学生把餐具按时归还到厨房,因人为的原因而造成的损坏和遗失要加倍赔偿。吃不完的饭菜要归还到厨房,由厨房统一销毁。我们再来看一下关爱工作:一是学校把广厦一楼黑暗、潮湿、狭小的学生寝室腾出来作行政领导办公室,把宽敞、明亮、通风透气的房子腾出来住学生;二是各学生寝室统一安装了排气扇;三是大热天学生寝室由班主任统一点蚊香,为保障安全,学校还设计了蚊香罩;四是由室长定时打空气清洁剂;五是贴了地板砖的寝室学生用毛巾把地板擦得能够照见人影;六是上课时间、睡觉时间寝室门统一打开通风透气;七是走尿的低年级学生班主任和政教处建立了专档,及时联系家长,制定治疗方案,尿湿了的被子由生活老师统一晾晒;八是投入资金4800元改造了学生铁床,改低,改短,确保了安全,确保了寝室有宽敞的活动空间;九是聘请了住校生管理员2名,住在学生寝室。具体负责低年级学生寝室的清洁卫生、纪律管理、安全管理、内务整理等工作;九是落实了1-3年级女住校生留短发工作;十是学生床上用品一月一洗换,低年级学生床上用品由管理员和班主任统一打成包,写上名字,放学时在内操场,以班为单位集中,家长到班主任处领取,有效避免了床上用品的遗失和楼道拥挤。我们再来看一下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成立了领导机构;安全教育有计划、有教材、有教师、有作业、有考核、有总结;安全管理落实了门卫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了上学、放学、午睡和晚睡和上课等时段定时清点学生人数的制度;落实了《剑阁县龙源小学校学生一日常规》;成立了义务消防队;成立了学校安全应急小组,落实了重要交通路口放假时间由教师值守的制度;安全管理落实了工作安排清单制、责任人头制、限时办结制、效果结案制(这也是我校安全管理的一个闪光点);落实了暑假寒假和双休日值班制度;落实了违禁物品一周一搜查的制度;落实了重大集会、重大活动全体教职工参与安全过程管理并有序疏散学生的制度;落实了楼道值班制度;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加强了护校工作,成立了护校队,建立了护校办公室,物防、技防、人防到位,责任到人、到点、到时;落实了女生楼教师夜间执勤的制度;严禁垃圾食品进校园。通过这些繁杂琐碎的工作我们不难看出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已经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
(3)、单亲学生教育苦。随着农村和城市差距的逐渐拉大,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当今的农村家庭离异现象非常突出。有调查表明:某农村学校现有小学生582人,其中单亲的就达到了101人,约占17%。单亲孩子在家庭里要么根本就没有人管,要么就是娇惯、溺爱、迁就和纵容,只要读好书,一切该孩子自己动手做的事情都有家长代劳。学生心理脆弱,认识偏激,行为古怪,思想禁锢。所以,许多单亲小学生虽然学了不少书本知识,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常常不知所措,甚至一蹶不振,严重者成为精神病患者或者走上自杀轻生之路。这不能不令人担忧!从精神医学的角度来看,单亲小学生是多种疾病的高危年龄。发达国家发病率12.4%—21.8%范围内,发展中国家在10.4%—37.6%,国内学者发现,单亲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患病率为21.6%—32%,并且有上升趋势。
8、精神缺失,心灵没有了皈依的家园。
精神缺失,是当今中国人的通病。日本人参拜靖国神社,藏民对**的虔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毛泽东思想都是精神支柱。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不止一个人认为中国人缺乏公共的精神。林语堂说:“中国是一个个人主义的民族,他们心系各自的家庭,而不知有社会。此种只顾效忠家族的心理实即为扩大的自私心理。”这种缺乏公共精神还表现在政治意识形态上。除了对公共的物质的东西漠不关心外,对公共的政治意识也是不闻不问,显得异常冷漠的。教师缺失信仰,心灵没有了皈依的家园,精神就失去了支柱,对教育来说是空前的灾难。
四、干预措施
1、国家政策调控。最强有力的干预杠杆就是国家政策,它的效益是立竿见影,事半功倍。来得最直接,最快速,最稳定,最保障。
(1)、确保农村教师工资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确保农村教师工资高于当地城市教师工资水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杠杆是最强有力的调控形式。脱离了 “钱”的一切空谈,不管多么花哨,都是苍白无力的。农村教师工作辛苦,农村教育条件艰苦,按照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农村教师多拿几个辛苦钱,本也是我可厚非的。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农村教龄和工资挂钩的政策。
(2)、高级职称向农村中小学倾斜。农村教师因为业绩不容易受关注,社会关系简单,信息闭塞等原因,评高级职称非常困难。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建立高级职称向农村学校倾斜的机制,要把农村教龄作为高级职称评定的重要量标。教师自命清高,教师对荣誉的渴求永远超过了金钱,高级职称就是他们前进道路上光明和希望。
(3)、严格控制农村学校教师的调动。特别是向城市的流动,政策面前一律平等。活动能量大的都找关系调动了,对其余留守留守本身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要绝对杜绝这种流动,是非常困难的。那么也要建立一种机制进行调控,如教学业绩,农村学校教龄,考查考核等等。
(4)、努力改变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在资金投入上,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的投入上,师资的分配上,校舍的改变,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的使用等等方面,政策性的倾斜农村中小学。要让偏僻的农村学校,洋溢着浓郁的现代化气息。要切切实实让农村教师感觉到农村学校并不比城市学校差。
(5)、荣誉的分配尽可能照顾农村教师。荣誉对于很多农村教师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荣誉是教师看得比金钱还重要的东西,它虽然很空灵,却能满足教师的虚荣心。可以这样说,荣誉象套在孙悟空头上的美丽的紧箍咒,只要给一个,他就心甘情愿一辈子戴上,而且乖乖听你话,乐此不疲,这是何乐而不为的事情啊。各级骨干教师、优秀学科教师、先进班主任等等荣誉,教育主管部门要尽可能向农村学校倾斜。
(6)、逐步建立农村教师提前退休的机制。农村教师因为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压力更大,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极度缺失的,在等同于城市教师工作时间内的付出,农村教师就要多得多。所以农村教师提前退休,是深入贯彻“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思想。
(7)、建立长效学习机制。学习绝不能采取放羊式,要有明确的目标,具体的阶段性任务,要配套的过程考核和效果考核。要逐步建立每天一小时学习的机制。学习内容应该涵盖教育学、心理学、国学经典、教育专著、先进的教育经验、教育法规、国家政策等等。
(8)、建立常态心理援助机制。县进修校和县教科局要建立教师心理辅导站,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从“面”上对教师进行针对性心理辅导。要通过书信、电话、座谈、咨询等方式开展点对点的教师心理问题辅导。要对症下药、治病救人。
2、加强学校组织文化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给予教师从容的课前准备时间,缩减班级规模,以减轻教师的负荷。(2)倡导教师间进行交流和沟通,加强教师间的合作,营造学校组织的和谐气氛围。(3)吸纳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动力,使之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4)肯定教师的成就,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凸显公平竞争的精神。(5)实行开放民主的行政管理,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主权和更大的自由度。(6)明晰教师的自我期许,使之切实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等。(7)改革教学评价体系,以形成性评价代替终结性评价。(8)鼓励教师参与改革实践,让他们提供建议,参与策划,掌握改革信息等。
3、教师要学会合理调适,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首先,应培养健康的人格,使自己的人格不断地丰富完善。加强对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人格锻炼,是减少心理挫折和压力的根本途径。教师应直面社会现实,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以平稳的健康心态去主动接受现实并适应现实;只有教师自身执著地追求,努力拼搏,使自己充满力量和智慧,才能具备独特人格魅力。其次,合理调节情绪。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情绪自我调节方法,进行适当的转移调控、宣泄调控等。合理调节生活节奏。要改善睡眠、饮食等方面的不良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参加业余活动,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再次,要修正自己的认知观念,坚定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教师应正视自己的优缺点,不要给自己过高的期望。因此,教师应正视自己,面对现实,接受挑战,勇于竞争,积极进取,加快专业知识的充实提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业务进修,在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信念的同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自己的努力,找到理想与现实的最佳结合点。
第三篇: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
镇平县玉都中学 裴雪杰
教师职业倦怠就是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缺乏成就感,缺乏信心,没有热情,惰性大增,停止不前,不思创新,得过且过,没有把教师职业作为伟大壮丽的事业,而把教师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终日碌碌无为,平平庸庸,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平不见增长,事业毫无建树.
这种现象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格格不入的。细分析,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信念观念不一,教师自身素质存在着的差异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一些教师,对教师职业缺乏应有的信念,不认可自己的职业,世界观、人生观低下,在各种不正之风的影响下,逐渐随波逐流,不把教师职业当成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不再安贫乐道,继续自己的精神苦旅,不再把“传道,授业,解惑"当成人生乐事,一天天跟着铃声走,一目日靠着习惯过,在生活负担.工作压力下,渐渐麻木不仁,停止不前。
二、工作环境单一,是教师职业倦怠,缺乏积极性的客观原因。有的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办学条件薄弱,编制固定并且逐步减少,学校教师只出不进,流动机制不畅,在编教师没有大的失误不会退出。不在编的师范毕业年轻教师又进不来,一些老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地呆在同一所学校,教同一年级,面对相同的环境,相差不大的教材,只起到了留声机的作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大致相 同的内容,使用着相差无几的教学方法,提不起兴趣,激发不出热情,逐渐从年轻教师变成中年教师进而老年教师,一部分年轻教师刚开始豪情满怀,壮志凌云,但当外界环境稍不如意就悲观失望,惰性大增,不愿去尝试、不想去创新发展。
三、教师评价体系和聘任制度挫伤了一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现在虽然素质教育的号角已吹响了很长时间,但教师面对的不是与素质教育一致的多元的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仍是管理量化的考评体系,教师的管理被量化成等级,教学行为被变为分数,教学绩效被当成左右晋级待遇的杠杆。这样一些死教书,教死书,搞题海战术,拼时间的平庸教师反而高分在上,那些从事教学科研实践的教师,却在方法创新、改革尝试阶段就败下阵来,失去继续创新、教研的热情,这种不以教师能力水平、教研水平为标准,而以学生成绩好坏为标准的评价体系,使得教师个个都在学生成绩上苦钻研而不在学生能力成长上下功夫。进而影响到了教师间的团结合作,教师各自为战,缺少团队精神,教学资源不能共享,集体荣誉感欠缺.与此评价体系相连的一年一度的聘任制度使教师压力大增。学校聘班主任,班主任聘教师,处于一线的教师落聘的几率也大,于是渐渐形成一个个固定的小利益集团,教师们不仅花时间思教学,而且费精力搞关系.人人自危,职业恐惧倦怠。
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疲于应付各种事务,缺乏自主学习的氛围和条件是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又一诱因。各级教学教研机构不断地督导检查,检查教案,作业等常规任务.这 些份内的事教师们每天都在做,并且做的很好,但在检杳中总能检查出一些瑕疵.教师们听到“不该这样”较多,“应该怎样”较少,无所适从,糊糊涂涂,再加上经费紧张,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较少,不能准确掌握专业知识进展,不能及时了解前沿科技动态,缺少交叉学科知识,同先进教学理念,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几乎是零接触,即使有机会学习,也往往在理论学习时信心十足,面对学生活生生的现实时又束手无策,使得理论与实践脱钩而流于形式.教学绩效不佳.一部分教师逐渐困惑、迷惘。
五、近年来媒体的反面教材宣传,更增加了教师的职业恐惧感和倦怠症。教师队伍中有个别教师在遇到问题时,处理学生方法单
一、态度粗暴、行为过激造成了一些冲突和问题,当然应该处理与纠正。但是媒体报道事件的结果大多都是学校、教师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样教师在引以为戒的同时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再遇到学生的问题时,心里总有阴影,缩手缩脚,不图解决问题,只求平安无事。
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是刻不容缓的一项艰巨工程。具体如下:
1、教师自身要解放思想,树立远大理想信念,树立教师职业
自豪,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识大体,顾大局,时时处处做到豁达大度,沉
着、耐心和冷静,努力用人格造就人格,用心灵塑造心灵,无限
忠诚地投入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来。
2、上级主管部门要努力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减少教师的人 为压力,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使教师们放下包袱,轻松上阵,心无旁贷地教书育人,也要及时了解教师的心态和动态,对教师
多些人文关怀,促进教师健康成长,大力培训,大胆使用教师,并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为优秀教师的涌现搭建好成长的平
台、创建好施展才能的舞台。
(作者 河南镇平县玉都中学 裴雪杰
***)电话
第四篇: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分析
许多调查表明,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不良现状越来越多,其中,倦怠心理就是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2008年湘西自治州教科院通过非学历远程教育网对2450名参加远程教育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开展心理健康的调查和研究,初步统计教师职业倦怠人数已呈上升趋势,觉得身心疲惫的教师比例突破80%。这些数据表明,关注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探索其成因,建立应对策略,已经成为教育发展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认识
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费登伯格最早提出“职业倦怠”的概念,用以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产生的诸如情感耗竭、身心疲劳、工作投入度降低、工作成就感下降等消极状态。
近年来,随着职业倦怠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教师也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之一。
不同的学者对“教师职业倦怠”有不同的定义,笔者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缺乏工作动力和兴趣,对教育教学工作感到厌倦。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原园
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很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因素
与其它职业相比,教师职业负担重,经常处于高压状态。实施素质教育虽然已经成为国家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但在实际工作中,分数、升学率依然是评价教师工作好坏的重要的、甚至唯一的标准。教师的教学不只是工作,更是一场永无休止的竞赛。
许多教师还兼班主任或其它管理工作。现在独生子女居多,自理能力差,很多生活小事都不能独立完成,因而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还得接受各种各样的检查和考核。这些都让教师颇感压力巨大。
(二)社会因素
教师不但要传递人类文明,而且承担着为国家建设培养合格的各级各类人才的重任。社会赋予教师的期望值很高,当教师不能够完全达到社会期望值时,往往会受到指责,甚至辱骂、殴打。
从客观上说,教师对社会的共享就决定了教师应该有较高的地位和待遇。虽然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不断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但与其他行业相比,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依然偏低。国家统计局表明,2004年全国教师平均工资16435元,在19个行业中位于第13位。
教师工作负担重、待遇低,社会地位得不到认可,使教师荣誉感和责任感、理想和现实之间形成了巨大反差,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使其产生懈怠态度。
(三)自身因素
职业倦怠产生的因素也与教师自身的性格特征有关。性格内向、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教师,往往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在面对压力时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心理;而性格开朗、心胸开阔的教师,能够正确地面对压力,很少产生倦怠心理。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消极影响
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一旦产生,不仅会影响教师自身的各个方面,而且对学生和社会也带来极大的影响。
(一)对教师自身的影响
教师一旦产生职业倦怠心理,就会对自己的心理、生理、言语、行为、工作效率、人际关系等与教师自身有关的方方面面都产生负面影响。一是在心理上,常常感到压抑、悲观,缺乏自信心,自我评价低,否定自己的工作意义和人生价值;同时常常感到怀才不遇,事事不顺心,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二是在生理上,职业倦怠心理会使人感到身体不适。比如睡眠质量不好、食欲不佳、疲乏无力、内分泌失调、免疫力降低,甚至会使人出现耳鸣、血压升高等现象。三是在行为上,对人对事都容易看到消极的一面。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无奈之举,对教育教学工作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马马虎虎、犹豫不决。四是在人际关系上,心理封闭,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掩盖起来,不喜欢与他人交流,试图与世隔绝。或敏感、多疑,引起心理隔阂;或自命清高,不愿与他人交往。缺乏包容性,以自己的心理标准来要求他人,一旦别人不符合这个标准,便会产生不满心理。
(二)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影响
教师是学生行为的示范者,是学生的模仿对象,他们的心情及对生活的态度都会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的心理问题会导致学生的心理不健康。
教师的职业倦怠会导致教学质量降低。倦怠的教师丧失进取心,吃老本,学科知识不足,教育教学方法单一;倦怠的教师对学生缺乏同情心,也没有耐心,对工作敷衍了事,视学生为宣泄对象,甚至体罚学生。再者,倦怠的教师缺乏爱心,对学生的成长不能给予必要的关心、鼓励和帮助,严重阻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对社会的影响
教师承担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任务,而倦怠的教师教学质量不高,不仅从个体上影响学生学业的进步,而且从总体上对学校的发展,乃至一个区域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将产生影响。更为严重的是,有的教师可能还会置教学任务不顾,把对社会的不满带进课堂,宣讲自己对社会的消极看法,甚至把这种不良的言行、思想、看法灌输给学生,由此波及到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心理学著名的“踢猫效应”就揭示出恶劣情绪是可以互相感染和传播的。所以,教师的职业倦怠,其不良影响绝不仅仅止于学生,也绝不仅仅止于学校和家庭,最终势必走向社会。
四、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措施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在我国已是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教师个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来加以防范或克服,防止职业倦怠在教师行业中蔓延。笔者认为教师、学校以及社会应当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加强教师心理的自我调节
教师应当正确面对自己的职业倦怠心理,要清楚地认识到倦怠产生的根源。同时,教师应当从根源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做到
1、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有些教师出现倦怠心理是由于业务能力不强,难以胜任本职工作所致。
2、养成反思的习惯,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即时纠正教学中的不足,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改变消极心态。对人、对事都从积极的角度思考,养成乐观、豁达、包容的个性,悦纳自己,悦纳他人,以营造温暖。宽松的人际关系。
4、学会肯定自己、鼓励自己。对自己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进步,都要及时肯定。肯定可以来自同事、朋友、领导、社会等外部世界,而这种肯定是有限而短暂的,并且是自己难以把握的。只有自我肯定才是持久的、可控的。
5、克服极端意识。有极端意识的人,事事都根据自己的内心想法设立一个难以实现的极端标准。例如事事都追求完美,稍有偏差就会灰心丧气。他们往往追求绝对公平,而只有相对公平、没有绝对公平的现实生活会让他们满腹牢骚。殊不知有缺陷、不完美的生活才是真实的生活。
6、学会自我放松。工作越忙、压力越大,就越要学会自我放松。放松的方式很多,长时间的伏案工作之后,舒展一下身体、举目远眺清新的绿色世界或做一个深呼吸;锻炼身体、踏青远足、欣赏音乐也是一种放松。
(二)完善学校的评价机制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以人为本”,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推行人性化管理。
1、应当改革不合理的评价考核方式,弱化升学率的影响,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师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2、对教师工作绩效的评价从过去习惯的同类学生问的横向比较转向根据学生成长过程前后的纵向比较。
3、将“升学率”、“优生率”、“及格率”、做公开课的次数等过去惯用的评价教师教学效果好坏的指标与教师的评优晋升、奖金发放等涉及教师福利待遇的评选分离开来。
4、减少班额。中小学的班额普遍偏大,基本上在70人左右,教师任务繁重。
5、创建教师心理支持系统,组建教师心理健康档案,密切关注教师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在教师中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办面向教师的心理健康咨询,必要时请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消除隐患,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6、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在各种培训中更加注重对教师非智力因素的培训。
另外,教师协会和教育工会等组织要尽力争取和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为教师提供精神和物质上的关心与支持。
(三)健全社会的支持系统
解决教师职业倦怠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整个社会都应该给予深切关注和积极支持。政府应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加大对提高教师待遇的政策倾斜力度,切实改善教师的工资收入、住房、医疗等物质待遇。努力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不断促进教师地位的提高。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学生家长,应建立对教师的合理的角色期待,给教师创设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对教师的工作多一些理解,对教师工作中难免存在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能以平常心对待,多一份宽容和谅解。
一个高素质的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创新的教育理念和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
第五篇: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预防和消除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人们所需物质生活越来越高,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现代人承受的方方面面压力越来越大,这就使得职业倦怠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社会现象。而教师更是经受压力最多的职业之一,许多教师发出这样的呼声:教师忙、教师累、教师苦、教师穷、教师社会地位低。实际上,这就是教师的职业倦怠。据调查,超过80%的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30%的教师存在工作倦怠。教师工作倦怠已成为当前我国学校教育领域面临的现实困境!倦怠的教师看起来筋疲力尽、不知所措。随着倦怠过程螺旋式向后推移,学生渐渐成为低劣教学的受害者。
因此,探索预防和消除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策略,就是为解决当前我国学校教育领域面临的现实困境!
作为教育管理者,就应明确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深刻分析产生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采取有效策略预防和消除教师职业倦怠,才能真正让教师享受幸福教育。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影响教师幸福教育的前提
1、在认识方面:认为工作毫无意义,只是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繁琐事务;对工作失去了兴趣,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力。
2、在意识方面:对事业追求失去了信心,觉得教书没有成就感,付出不少,但成绩不大,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3、在情感方面: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萎靡不振,产生压抑、忧郁、猜疑、自责,对工作感到厌倦,情绪波动很大,甚至以一种冷漠疏远的感情对待学生等等。
4、在行为方面:不爱学习,更不愿参会,厌倦教育教学工作,降低工作投入,甚至不备课、不批改作业,教学呆板,教法单一,缺乏创新,对学生冷漠,逃避与同事交往、合作,逃避教学环境,对学校环境和学校管理牢骚满腹,只注重个人待遇和福利,不考虑他人和单位得失。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
1、职业倦怠带给教师情绪上的困扰,并逐渐发展为一种消极、感伤的心境,严重损害和威胁着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使其个体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2、职业倦怠带来的教师敬业精神不振和工作热情下降必然影响其教学水平的发挥,造成教学工作的低效化和学校资源的浪费,进而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
3、教师职业倦怠及由此引发的对学生态度冷漠,对部分后进生歧视、排斥及采用强制手
段管理班集体等将极大地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对其个性发展带来伤害,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长。同时,适应不良的学生走向社会后又将在个人社会适应、发展方面带来一系列问题,从而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和消除
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更好地预防职业倦怠问题也应从多方面入手。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教师个人、职业因素和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因而这三方面都要做出努力,采取一定的对策。
第一、真正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让教师感受到这个职业的荣誉感。
教师在社会上还是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领导及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关爱教师的身心健康问题,用实际行动为教师减压,呼吁全社会尊重和理解教师,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执教环境。同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作用也是解决这一问题尤为重要的途径,并针对社会对教师的过高期望,积极优化社会舆论,倡导新型职业价值观,确立对教师的合理期待水平,给教师创造宽松的舆论环境。
第二,真正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让他们感受职业的幸福感。
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与其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待遇不尽如人意有很大关系。针对教师待遇过低的问题,国家要运用行政调控手段将教师收入和教师地位的提高作为考核地方政府业绩的参考,保证教师待遇逐步合理化,因此提高教师待遇,为教师职业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是解决教师产生职业倦怠问题的有效途径。
但我们心里都清楚,教师的工作竞争压力、行业评价管理体制以及社会期望和福利待遇等方面很难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这些又不是我们个人的人力所能为的。既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那么就改变自己吧!面对压力,心态很重要。“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我们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心境。因此,要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关键还是在于教师个人的努力。
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任何一种职业做久了,都有可能产生倦怠,皇帝做久了,也愿意溜出宫潇洒一圈,哪怕是微服私访也好。职业有时就像围城,里面的希望出去,外面的人想冲进来。认识到这一点,就要接纳自己的职业,接受现实。
教师职业是一个清苦的职业,奉献的职业,不能与高官相比,也不能与富商相比。教师的收入地位同所付出相比,不是很如意,教师工作不是社会全部人都能理解,这些现象你必须接受,因为你抱怨也好,苦恼也好,自卑也好,都无法一下子改变。既然无法改变,就应该面对这个现实接受并适应它。既来之,则安之。
其次,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值,学会理性妥协。
教师职业倦怠表面上看是由于重复,而深层原因其实是焦虑和烦躁。人,不可能没有欲望,但欲望过高就可能出现问题。要学会对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做出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适当降低成就欲和期望值,从而使自己摆脱沉重的失落,难解的怨气,无名的惆怅。退一步海阔天空,很好。世界上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或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为了缓解心理压力,使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我们不妨学会理性妥协。教学成绩不可能人人都第一,民主选票不可能人人都最多。教师干的是良心话,人人都有自己做人的原则,凡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违背自己做人的原则就行了,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不要太在意个人一时的得失。
再次,学会放松自己,找到缓解压力的方法。放松是指身体或精神由紧张状态转向松弛状态的过程,当感到压力不断时,持续数分钟的放松,往往比一小时的睡眠要好。除了日常的散步、做操、洗热水澡、听音乐,和家人或朋友聊聊天,去美容院换个发型,或给肌肤补充一些水份等松弛方法。
第四,寻求心理帮助。当教师受到压力威胁时,不妨与家人亲友或知心朋友一起讨论目前压力的情境,在他们的帮助下确立更现实的目标,以便对压力的情境进行重新的审视,一些消极情感如愤怒、恐惧、挫折等便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发泄,这对舒缓压力和紧张的情绪是非常必要的,情况严重的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来争取必要的心理援助。
最后,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孔子曾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又说“发愤忘食,不知老之将至”,虽然我们不可能人人成为名师,就像练书法的人不可能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一样,但勤练字总比不练要好。读书可以摆脱烦恼,忘记忧愁。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读书学习不仅仅意味着获取人类积累的知识与经验,更重要的是获取个体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一种手段。重新学习会从中享受读书的乐趣,以冲淡工作的烦恼,缓解竞争的压力。深邃的哲理、多样化的信息,大千物象和百味人生,给教师带来的不仅是心灵的快慰和心智模式的变化,而且能给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和魅力。
总之,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对个人、对教育教学工作都是有害的。如何克服自身的倦怠,保持对学生的热情和爱心,对教师是一个挑战。作为21世纪合格的教师,我们要用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去教育和影响学生,要认真对待、努力克服职业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