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立标课总评2010.11
青年教师立标课展示总评
在本次教学展示课活动中,青年教师都花费了很多心血,作了精心的准备,面对学生,全心投入,展现自我,演绎着自己对课堂教学的解读,诠释了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
教导处依据教师教学展示课活动方案,本着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了综合考评,根据评委考评意见,分别从以下五个方面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展示课总结如下:
一、总体评价
1、教学目标
在此次教学展示课中,青年教师都能在课件中具体、明确的展示教学目标,展示的教学目标基本符合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
2、教材处理
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所教学科的特点,能够深入钻研教材,对教材所蕴含的内涵挖掘较透;教师在当堂授课的重、难点把握准确,处理得当。能熟练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
3、教学方法
在此次教学展示课中,青年教师表现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特别是在问题设置、引导及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值得所有教师学习。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青年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做课堂的主人,这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教师教学语言民主,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平
等对话、交流,让学生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感。
4、教学基本功
此次教学展示课中,青年教师表现出了较为扎实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规范的普通话教学,教态亲切、自然、大方。
5、课堂效果
在此次教学展示课活动中,中年教师都能够比较合理地安排课堂时间,按时达成教学目标,整个课堂信息量适度,学生负担合理,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二、个别点评
孟老师讲授的是《美丽的小兴安岭》,孟老师上课思路清晰,课堂教学环节完整,板书设计合理;教态亲切自然,用她那启发性的语言,富有感染性、亲和力的肢体语言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平等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互动互助,营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个性化理解和独特的感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心声,课堂气氛轻松、活泼而不失幽默风趣,注重导行,重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王老师导入新课,水到渠成,王老师利用富有激情的语言、经典的视频化难为易,使学生懂得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及计算方法。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贾老师呈现给大家的是一节优质的英语常态课,优质的常态课就是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实的课和真实的课。首先,贾
老师带领学生回忆旧课知识,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在讲授新课时,贾老师并没有照本宣科,而是设置悬念,制造冲突,让学生在疑惑中思索,在思索中分析,在分析中获益,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她还运用地图,影视片断等多媒体体资料让学生直观、生动的感知英语的特点,贾老师语言时而诙谐幽默,时而循循善诱,这是她课堂的又一大亮点。
三、前进中的瑕疵,是活动取得成功后的思索。
纵观本次教学展示课,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较高,特别体现在他们的知识面广,他们由浅入深的引领技巧,他们独特的课堂创意,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方法以及运用得恰到好处的精美课件,等等。让观摩的教师看到了青年教师的实力,获益匪浅,并深受感染启迪。
在取得巨大收获的同时,我们也有一些反思。如有的教师在注意学生学习状态方面略有不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主性、探究性方面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有的教师还停留在教学的“一言堂”阶段,不敢放开让学生动起来。
总之,瑕不掩瑜,有问题才会有改进的动力,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大力推进教研教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课堂一定会更有效率,更加生气勃勃。
我们也希望:通过青年展示课活动,让开放教学、开门听课、开诚布公、开心合作成为一种常规化的教研文化;让关注常态课教学、研究常态课教学成为一种日常化的教学文化;让教师对教学的追求、反思、历练成为一种普遍化的教师文化。
第二篇:立标课反思
“立标课”使我想到
______________刘玉琴
今天上午第三节课,我们政、史、地和语文组的部分教师在新教学楼六楼观摩了孙秀琴老师的一节初一地理立标课,通过听这节课和听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其他老师的立标课,我感觉到新课改犹如一股春风,带着强大的动力,扑入四中的校园,沁入学生的心田.使我校师生倍感温馨和鼓舞.我校的这次新课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改革,可以说此次新课改之风永远刮下去,那我校明天的教育事业将会绿草茵茵,生机勃勃.这盎然的春意, 必将使我校的教学风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次课改,我校推行的是“三型六环”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把学习的主动权回归学生本人,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新教学理念。
我们政史地教研组,将充分利用好本次课改的东风,积极行动起来。利用今天孙老师的标准课型,结合本学科,本人的聪明才智,打磨出符合我们自己本学科的合格课。我们教历史的,不但要努力打造属于我们小科的多彩的课堂,而且一定要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轻松、愉快。做到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和谐相处,相互增长知识和才干。这种境界,是我,一名普通的历史教师一个朴素的愿望,理想中的一种境界,我们要努力去实现它。
面对本次课改,最初,说心里话,我们还是不太认可的,1
从教十几年了,大大小小的新课改也经历了好几次,每一次都是不消自亡,没有一个能给教育教学带来彻底变化的,对本次改革,我们也仍然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这次课改,却真的激起我们无限的兴趣,因为,这次课改,让学生回归本位了,学生动起来了,说起来了,表演起来了,这些现象是历届改革中没有出现的现象,也是我们发现的最惊喜的地方。原来我个人就认识到: 时代变了、观念变了,人群变了,面对越来越精明的学生们,我们做教师的天天利用不变的方法教学生,还能被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学生们接受吗?我们强硬的给学生们灌输知识,这不是在贻误国家栋梁吗?可是又没有好的方法去改变它,只好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穿着新鞋走老路。可是,这几天,我却看到了希望,看到新课改给孩子们带来的喜悦和欢欣,仿佛我又看见满野的新绿,这真叫人充满生机和喜悦。
今天这节立标课,优点多多,但缺点也不少。
首先,我要说的是优点:课上,学生们进行动手实验操作,向同桌讲述,向小组成员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动脑的机会一下子增加了那么多,学生还有点迎接不暇呢? 这样,对比较抽象的地球自转、围绕太阳公转等知识有了比较直观感性的认识,特别是学生们展示时那种自信、自然的神态是以往我们所没有看见过的。对这种新课型,学生们一定也充满了期待,因为我们看到孩子们久违的笑脸。
新事物的出现,或多或少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这节
课也不例外,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今天的课我们明显地感觉到造作的痕迹,还有就是问题的提出,没有一个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他们显然还是在老师的指挥棒下,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像提前做好的稻草人,机械地履行着每一环节的动作。出现明显的造假迹象。
虽然这节课,或多或少地存着点点不如意,但我知道,这万事开头难,新事物的出现,总会存在某方面的欠缺,我们一定要摒弃糟粕,取其精华,实践中努力打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符合现代孩子们身心发展要求的新型课堂。这次新课改,犹如冬日里的暖阳,一定会带给我们温暖和希望,只要我们一如既往,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成功的果实一定属于林东四中这片沃土。
2010/9/27
第三篇:桔子课总评
教学过程:
1,通过看桔子,认识各种层次的黄色,选择合适的词表达。又用
绿色、金黄色的桔子展示,综合描述桔子的颜色。
2,通过桔子、苹果、梨子的比较,让学生从袋里摸出桔子,摸到
归自己。
3,剥桔子,要求剥得好,皮不碎,观察剥出的桔子里面是什么样
子,每块桔子摆放在纸上,数一数多少瓣,做一统计。
4,尝桔子。吃桔子比赛,说出味道来,5,挤桔子,和桔子汁。
6,做桔子等,展示给学生看。
总评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旷习模
一、教育改革如何深化?就是在教育思想上的深化,教育方法上的改革,这节课正体现了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改革自然教学。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三点新的因素,1.通过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在改变环境中认识环境。
2.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精神。概念不是老师灌输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探究发现的结果。在教学中只有师生之间共同合作,情感交融,才能彻底地废除注入式,实行启发式。
3.在愉快的气氛中轻松自如地学习,减轻了师生的心理负担,孩子们不再认为学习是苦差事,而是有趣的、快活的。我们常说:“还给孩子们的快乐的童年”,如果每个教师上课都象这节课一样,我看孩子们是会高兴的。
这三点说明自然课改革的幅度之大,成效之大,我认为《桔子的认识》是很出色的一节课。它体现了教育思想的大转变。
二、这节课的几个特点:
1.体现了科学启蒙的含义。科学启蒙不仅包含知识,更包含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这些在本课中都有体现,而又不脱离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
2.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对低年级儿童来说,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这节课中,孩子们对司空见惯的桔子进行科学的认识,从颜色到味道,他们的兴趣自然而然地产生,自始至终保持了旺盛的学习热情。
3.课堂结构严谨。这节课的每一步骤都经过了心设计而又不露痕迹。老师的设计能顺利实现,因为他考虑到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课堂教学的规律,所以必然会成功。光凭经验是达不到这一点的,章老师的理论素养比较高。
4.反映了把高深的科学内容巧妙地渗透到低年级的教学中去。在这一节课,有统计、概率、集合、正态分布内容,有的要高中、大学才会学到,但教师却以合理的、恰当的形式教给了一年级的儿童,让他们从现在起就获得具体的感性材料。这种教育的效应是延时效应,日积月累,让孩子们够成一种习惯、一种观念,这也会使他们终身受益,这也是打基础。
5.贯彻了全面发展的方针。我认为应该重视美育,以美促学,强调课程之外,非课程教学产生的效应。这节课体现了让孩子们在美的环境中产生和谐的思想感受,对桔子形状、颜色的描述,摆桔子瓣,正态分布的统计图,剥开的桔子皮……教师无处不重视美的观念渗透,美的情操陶冶,对美的欣赏力的培养。总之,在这节课中,美育有充分的体现。
6.在活动中让孩子们的个性充分得到发展,每个孩子既按教师要求完成每项操作,但又允许孩子发挥各人的自由想象,无拘无束地展示自己的个性,这对教师了解学生,进一步有的放矢地教育大有好处。这节课还可在一年级儿童的认识水平上进行归纳,如桔子的颜色、味道、形状,认识它的科学方法等。在关键时刻,如研讨桔瓣分布的统计图,大多数桔子是几瓣?应点拨一句,已经水到渠成,孩子们会自己总结出大多数桔子是6片和10片。这对他们建立概率的表象是很有意义的。
第四篇:劳动立标课学习体会
劳动立标课学习体会
近日,我听了几节组织的小学综合实践立标课。在这三节课中,我收到了很多知识,有了很多收获。下面自己针对这几节课谈一下自己浅薄的认识:
一、动画导课,激发兴趣
三小的孙清华老师在教学中,抓住孩子们爱看动画这一特点,以动画导入新课,而动画恰好与每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有关,这样更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老师都是经过精心准备与设计的。
二、自主选择,交流收获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得以体现,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在这一环节中,能够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所以每一位老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大限度的自主交流。
如:《丝网花》这一课,教师根据同学的问题,让学生自由选择小组交流学习,整个的一堂课,完全是由学生自己在交流、自己在学习。这样,教师既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又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最后,这堂课,完全放给了学生,而让人感觉到环节间都紧紧相扣。
三、利用身边资源,服务于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资源,如:让学生向电脑请教,向周围的人请教,了解一些自然常识,这样,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让身边的能源,为课堂服务。
课堂上,每一位教师都能去精心的设计每堂课,尽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兴趣更高的投入到学习中来,然而也有不足之处,每节课的时间太长了,差不多要45分钟,教师要注意时间调控。
第五篇:听立标课心得体会(范文)
这次学校组织教师听课学习县立标课,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个很难得的学习机会,众所周知,学习才能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通过听课学习培训,虽然已间接获得了一些教学经验,作为教师有一种更好的方法获得教学经验,那就是听课。通过听课能给我带来更直接更有效的帮助。通过这次学校组织的听课活动,让我看到课堂上上课的那些老师从容不迫的教学风度和深厚丰富的教学语言,这些深深地折服了我,我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更感觉到要提高自身素质,赶上新课改步伐的紧迫性。现就谈谈自己听课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到能力目标,都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2.教学过程精致。从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板书也充分体现了物理知识的结构体系。每位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教师的工作对象不同于一般的工作,他们的工作对象是一些有思想有生命的孩子,课堂上孩子们天真的语言往往会让你大吃一惊。课堂中的突发事件需要老师有一种冷静的头脑和处事不惊的态度。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是必须的,还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调空课堂的能力要强,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事态的发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4.了解学生。我们说教师教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学生,那么人自然要有感情,我们在教书中就应该投入自己的感情。从听课中我也发现这些立标教师在课前跟孩子培养一定的感情,让学生放松.在课中运用丰富的肢体,加上幽默的语言,适时的鼓励常常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专心.总得来说,通过这次的听课,它给了我很多的启示,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