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邵阳县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邵阳县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报告
农村教育现状不可忽视,随着国家经济的大力投入,硬件设施得以大力提高,可是教师队伍的建设也不容忽视。2013年12月至2014年二月,我和同事唐海燕老师就我县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调查。调查采取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选择了具有较强代表性的五丰镇、白仓镇、下花桥镇三个乡镇中小学进行调查.我们广泛听取了学校、部分教师代表、及当地乡村干部意见。这次调查主要是摸清目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我县对农村义务教育决策时提供参考意见。调查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教师数量
目前我县农村共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8 所,初中19 所,完小30 所.其中中心小学20 所,村小及教学点42 个, 初小77 所。在校学生44515 人,教师数8592 人,其中小学2693 人,初中5899 人,因病请假322 人,借调到其他行业工作的3 3人,另有年高体弱教师的男55 岁、女50 岁以上的100 多人不能胜任教学工作。
二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紧缺学科
1、年龄结构,小学50 岁以上教师占52%,36—49 岁占29.5%,35 岁以下占18.5,初中50 岁以上教师占16.1%,36—49 岁占40.5%,35 岁以下占43.4%。总体来说,小学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初中教师年龄结构则相对合理。
2、学历结构, 总体学历基本达标,但仍有285 名老教师学历不达标,特别是第一学历达标的教师达标率不高。
3、学科紧缺
英语:小学缺教师48 人,初中缺22 人,缺口很大。
信息技术学科:小学缺36 人,初中缺15 人.音体美:小学缺48 人,初中缺26 人。
初中缺口更加明显,亟待选招新教师充实。
三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1、师德师风教育。教育系统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师风师德专题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动员、对照自查、整改提高三个阶段,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摆问题,剖根源,抓典型,定措施,要求人人参与、个个过关,并结合师风师德宣讲活动弘扬正气、激励先进。
2、教师业务培训。确保每年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业务培训。每年安排约300 人次青年教师参加省级、地级、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师德培训、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水平提升培训。同时建立校本培训监管机制, 强化各校校本教研工作有效开展。通过不同层次的培训有效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3、打造品牌队伍。通过每年一度的“德、能、勤、绩”考核、教师职称聘任、优秀教师与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的开展,结合邵阳县一年一次的“一、二、三”优秀园丁评选工作,打造一批名师。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度,扩大了人才品牌效应。
4、优化班子结构。把思想境界高、群众反响好、专业发展强的年轻骨干教师吸纳到班子中来,从而使班子成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得到不断优化。
5、改善办学条件。农村校舍基体得到了改造,办学条件大大提高,使边远山区青年教师“进得来,留得住”能够安心教学。整体来看,我县农村教师队伍较为稳定,大部分教师服从组织、扎根农村、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锐意进取,精益求精,形成了良好的育人
氛围,也取得了喜人的育人成果。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加快,初中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92.2%,三年内提高了9.1%,小学教师专科学历41%,超过了省定标准六个百分点。正是因为有一支师德好、学历高、业务精、能力强、讲奉献、爱学生、有钻劲、能创新的教师队伍,才使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有了根本保证。
二、客观现状
近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依然不稳定,总量超编,但教学岗位人员相对不足,教非所学、年龄老化,学历偏低以及教师精神面貌令人担忧,已成为制约农村义务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特别是近几年来生源锐减,大量优生转入城区学校,造成生源质量下降, 教学质量与城区学校差距在日渐扩大,生源越差,教师教学积极性就越低,教学质量越差,越留不住生源,形成了一种生源流失与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
主要问题如下:
一 超编缺岗现象严重。农村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整体数量依然缺编。中和学校定编80 人, 现有在职在编教师81 人, 返聘民师2 人,工友1 人,看起来是超编但其中服兵役1 人、借调外出4 人,由于“民转公”教师多,正值自然退休高峰期,其退休教师达26 人,这种现象在全县普遍存在。还有一些地方虽然超编,但教学网点多,整体缺编现象更加严重。白仓学区有观竹、红星、合兴、三堆4 个教学点加起来也只有30个学生。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30 个学生却配备教师7 名,其中三堆教学点只有一名学生也配备了一名教师,而中心小学37 个 教学班却只有34 名在编教师。教学网点的分散,班额小,也是导致教师数量不足的原因之一。为解决教师短缺问题,一些地方只得聘请代课教师。
二 教师年龄结构偏大,教学方式不能与时俱进。
教育是青春的事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大至在6-16 岁之间,在他们的 眼里,这个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太多的神奇与美丽,所以他们希望看到和接触的都是美好的事物,希望自己的教师年轻漂亮帅气有活力。而在我县农村学校里,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大,中老年老师所占比例过大,致使农村学校教学氛围不活、不新、没有生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常成长。如新建中学教师平均年龄40 岁。中和学校81 名教师中, 50 岁以上的27 名,占三分之一,特别是55岁以上的竟然有17 名。白仓学区671 名教师中,51 岁以上的421 名,而30 岁以下的只有23 名。五丰镇学区1123 名教师中,46 岁以上800人,其中55 岁以上141 人,占三分之一,而35 岁以下的教师只有114 人,师资严重老化。据统计,目前,全市农村学校50 岁以上的教师51025 名,30 岁以下的教师只有1620名,平均年龄43.6 岁。中年教师偏多,年轻教师太少,三五年后,教师老龄化现象将更为严重。
三师资配备不齐,专业学科发展不平衡。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我县大多乡村学校无法和城区学校一样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主要是英语、物理、化学等科目教师严重缺乏,音、体、美、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基本没有科班出身,基本上是其它学科教师兼任, 因此处于应付状态,有的科目甚至停开。以情况相对比较好的五丰镇中学为例,除了有22名英语、18 名物理专业毕业的教师外,其他学科专业课程均由非专业老师教学。教师基本谈不上专职,更谈不上专业,只是维持教学基本运转而已,这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总之,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不仅要提高硬件建设,也要着力提高教师队伍建设.2014年2月
第二篇: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
教师队伍的现状以及实施
教材的分析与反思
店 头 小 学
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店头小学
由于自然、历史、社会及经济等多方面原因,近年来教育发展的差距越来越明显,突出表现为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教师队伍中存在着的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教育的全面发展。
从整体上看,近几年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成绩显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教师工资待遇正在不断改善之中,教师社会地位也得到进一步提高,但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整体数量严重缺编
从农村的情况来看,小学艺术、体育、英语、等科目教师缺编严重。有些学校艺术、体育这几科没有专职教师,只是维持教学基本运转而已。
(二)教师质量问题依然突出
教师队伍成分复杂,素质参差不齐。由于各种原因,小学教师队伍成分已变得十分复杂。现有的这支小学教师队伍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是较为严重的,大部分教师是凭借个人的直观经验开展工作,相当一部分教师知识老化、观念落后、教法陈旧,不少人甚至连教学常规都难以掌握,给农村小学的教育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问题的主要成因
(一)工作环境清苦,基本条件不好
店头学校周边乡镇经济目前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支撑农村教育的各种基础条件还很不理想,学校校舍破旧不堪,办公条件简陋。艰苦清贫长期困扰着农村教育和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几点建议
1、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在已经落实山区教师补助的基础上,更加提高到农村小学特别是偏远地区任教教师的待遇,改善农村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以增加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
2、进一步关心小学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了吸引优秀青年投身农村基础教育,以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除了要保证教师必要的物质待遇外,各级相关部门还应进一步关心教师的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采取有效的措施,营造出以教师为本的良好氛围,从而使中小学教师岗位不仅仅是有志青年施展才智的事业平台,而且是教师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精神家园,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的吸引力。
实施新教材中的问题有全面分析的与反思
店头小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几乎所有的学校和教师都面临着“如何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怎样改变教学方法以达到新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着教师的行动研究。然而,传统的教育研究方法已无法满足广大教师的要求,迫切需要引入新的教育研究理念,以解决教育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行动研究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界备受关注的问题。教师行动研究以其研究性、实践性赢得了广大教师的认同,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开展课题研究并不是为了工作需要,更不是为了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而是为了完成学校的“硬”性任务,或者是为了评定职称和竞聘上岗而进行的功利性研究。还有些人把参与课题研究当成一种负担,甚至四处找关系发表论文,这种功利性行为很难产生物化成果,也不利于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有些教师不是踏踏实实地做学问,而是为了求得理想的研究效果而随意编造数据,或是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采取选择性的态度,从而使研究过程受到扭曲。对于这些现象,个别学校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不仅不对教师的这些行为予以制止,甚至还愿意支付大量的费用鼓励教师去获得某些科研机构的奖励,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和学校科研成果的质量。
二、我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1.培养教师的全面合作意识新课程改革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的集体智慧。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之间必须加强合作。
2.提高教师的反思实践能力反思性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充分反映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4.扩大教师的研究视域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和方法等方面的变化,给教师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视域。
第三篇:农村中小学音体美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报告(写写帮整理)
农村中小学音体美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报告
最近,就我县农村中小学音体美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调研。调差采取采集数据、实地调查等方式进行。主要在石桥镇中小学进行调查,广泛收集了学校、部分教师代表、及当地乡村数据。这次调查主要是摸清目前农村音体美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我县对农村义务教育决策时提供参考意见。调查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教师数量:目前我镇农村共有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完小13所(其中中心小学1所),村小及教学点42个。在校学生4515人,教师数392人,另有年高体弱教师(男55岁、女50岁以上)若干人不能胜任教学工作。而音体美专业教师基本相对要少的多。
(二)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紧缺学科:
1、年龄结构:小学50岁以上教师占52%,36—49岁占29.5%,35岁以下占18.5;初中50岁以上教师占16.1%,36—49岁占40.5%,35岁以下占43.4%。总体来说,小学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初中教师年龄结构则相对合理。
2、学历结构:总体学历基本达标,但仍有部分老教师学历不达标,特别是第一学历达标的教师达标率不高。
3、学科紧缺:小学音体美,缺口很大;音体美小学4人,初中仅6人。初中缺口更加明显,亟待选招新教师充实。
(三)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1、师德师风教育。教育系统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师风师德专题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动员、对照自查、整改提高三个阶段,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摆问题,剖根源,抓典型,定措施,要求人人参与、个个过关,并结合师风师德宣讲活动弘扬正气、激励先进。
2、教师业务培训。确保每年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业务培训。每年安排约300人次青年教师参加省级、地级、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师德培训、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水平提升培训。同时建立校本培训监管机制,强化各校校本教研工作有效开展。通过不同层次的培训有效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3、打造品牌队伍。通过每年一度的“德、能、勤、绩”考核、教师职称聘任、优秀教师与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的开展,结合九江市三年一次的“一、二、三”优秀园丁评选工作,打造一批名师。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度,扩大了人才品牌效应。
4、优化班子结构。把思想境界高、群众反响好、专业发展强的年轻骨干教师吸纳到班子中来,从而使班子成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得到不断优化。
5、改善办学条件。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农村校舍基体得到了改造,办学条件大大提高,使边远山区青年教师“进得来,留得住”,能够安心教学。
整体来看,我县农村教师队伍较为稳定,大部分教师服从组织、扎根农村、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锐意进取,精益求精,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氛围,也取得了喜人的育人成果。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加快,初中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92.2%,三年内提高了9.1%,小学教师专科学历41%,超过了省定标准六个百分点。2010教育教学质量跃居礼县前列。正是因为有一支师德好、学历高、业务精、能力强、讲奉献、爱学生、有钻劲、能创新的教师队伍,才使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有了根本保证。
二、客观现状
近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依然不稳,总量超编,但教学岗位人员相对不足,教非所学、年龄老化,学历偏低以及教师精神面貌令人担忧,已成为制约农村义务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特别是近几年来生源锐减,大量优生转入城区学校,造成生源质量下降,教学质量
与城区学校差距在日渐扩大,生源越差,教师教学积极性就越低,教学质量越差,越留不住生源,形成了一种生源流失与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主要问题如下:
(一)超编缺岗现象严重。农村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整体数量依然缺编。由于“民转公”教师多,正值自然退休高峰期,其退休教师很多,这种现象在全县普遍存在。还有一些地方虽然超编,但教学网点多,整体缺编现象更加严重。部分个教学点加起来也只有30个学生。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30个学生却配备教师7名其中韭山教学点只有一名学生也配备了一名教师;而中心小学37个教学班仅有1名教师。教学网点的分散,班额小,也是导致教师数量不足的原因之一。为解决教师短缺问题,一些地方只得聘请代课教师。
(二)教师年龄结构偏大,教学方式不能与时俱进。教育是青春的事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大至在6-16岁之间,在他们的眼里,这个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太多的神奇与美丽,所以他们希望看到和接触的都是美好的事物,希望自己的教师年轻漂亮帅气有活力。而在我市农村学校里,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大,中老年老师所占比例过大,致使农村学校教学氛围不活、不新、没有生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常成长。如某小学教师平均年龄40岁。学校8名教师中,50岁以上的3名,占三分之一,特别是55岁以上的竟然有2名,师资严重老化。据统计,目前,全县农村学校5的教师,中年教师偏多,年轻教师太少,三五年后,教师老龄化现象将更为严重。
(三)师资配备不齐,专业学科发展不平衡。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我镇大多乡村学校无法和城区学校一样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主要是,音、体、美、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基本没有科班出身,基本上是其它学科教师兼任,因此处于应付状态,有的科目甚至停开。以情况相对比较好的中心小学为例,除了有2名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外,其他学科专业课程均由非专业老师教学。教师基本谈不上专职,更谈不上专业,只是维持教学基本运转而已,这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农村学校大部分教师是民办教师转编的,他们的基本技能比较低。
三、实施建议
根据上面的现状描述与原因的分析,笔者认为,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尽快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完善教师资格制度以及培养、培训制度,从根本上对教师这一职业进行规范化,形成全社会尊重教师的法律和权威感,这样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战略意义。
第二、要从根本上解决教师面临的问题,让身处教育前线的教师们能够安心,认真的完成本职工作。从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使其在教育前线作出辉煌成绩,从而大力推动农村小学教育的快速发展。
第三、增强教师的终身教育意识和培训意思。我乡在职教师职前专业教育起点比较低,小学教师队伍的文化业务素质受到严重影响,需要接受再教育。现代社会的进步,带来了科学技术知识的惊人发展以及思想观念的不断进步,这就需要教师接受终身教育,不断进行知识与观念的更新。学校要有强烈的培训意识和终身教育意识,积极创造条件组织、鼓励、支持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如学历达标培训,业务能力培训,知识更新培训,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掌握现代教育手段的培训。学校应经常利用多种形式,抓住各种机会向全体教师,尤其是对新教师进行学校的办学思想、思路、目标、观念等,使学校的办学宗旨深入人心,形成共识,指导教师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
第四篇: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的调研报告
精选范文: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的调研报告(共2篇)6月20日至26日,在市政协副主席李世秀的带领下,市政协文教卫体委组织部分政协常委及委员就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调研。调研采取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调研组在听取市教育局汇报后,选择了具有较强代表性的了中线乐园乡、北线南阳乡、南线范镇三个乡镇中小学进行调研,广泛听取了学校、部分教师代表、及当地乡村干部意见。这次调研主要是摸清目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我市对农村义务教育决策时提供参考意见。调查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教师数量:目前我市农村共有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初中11所,完小30所(其中中心小学20所),村小及教学点42个,初小77所。在校学生34515人,教师数2592人,其中小学1693人,初中899人,因病请假22人,借调到其他行业工作的3人。另有年高体弱教师(男55岁、女50岁以上)100多人不能胜任教学工作。
(二)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紧缺学科:
1、年龄结构:小学50岁以上教师占52%,36—49岁占29.5%,35岁以下占18.5;初中50岁以上教师占16.1%,36—49岁占40.5%,35岁以下占43.4%。总体来说,小学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初中教师年龄结构则相对合理。
2、学历结构:总体学历基本达标,但仍有85名老教师学历不达标,特别是第一学历达标的教师达标率不高。
3、学科紧缺:小学英语教师48人,初中仅22人,缺口很大;信息技术学科,小学36人,初中仅15人;音体美小学48人,初中仅26人。初中缺口更加明显,亟待选招新教师充实。具体情况如下表: 类别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人数)紧缺学科(人数)35岁以下36—49岁50岁以上本科以上专科中专高中初中及以下英语信技音体美其他小学18.529.5523565893***10初中43.440.516.***52616总计***0517426
(三)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1、师德师风教育。教育系统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师风师德专题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动员、对照自查、整改提高三个阶段,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摆问题,剖根源,抓典型,定措施,要求人人参与、个个过关,并结合师风师德宣讲活动弘扬正气、激励先进。
2、教师业务培训。确保每年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业务培训。每年安排约300人次青年教师参加省级、地级、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师德培训、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水平提升培训。同时建立校本培训监管机制,强化各校校本教研工作有效开展。通过不同层次的培训有效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3、打造品牌队伍。通过每年一度的“德、能、勤、绩”考核、教师职称聘任、优秀教师与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的开展,结合九江市三年一次的“一、二、三”优秀园丁评选工作,打造一批名师。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度,扩大了人才品牌效应。
4、优化班子结构。把思想境界高、群众反响好、专业发展强的年轻骨干教师吸纳到班子中来,从而使班子成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得到不断优化。
5、改善办学条件。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农村校舍基体得到了改造,办学条件大大提高,使边远山区青年教师“进得来,留得住”,能够安心教学。整体来看,我市农村教师队伍较为稳定,大部分教师服从组织、扎根农村、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锐意进取,精益求精,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氛围,也取得了喜人的育人成果。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加快,初中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92.2%,三年内提高了9.1%,小学教师专科学历41%,超过了省定标准六个百分点。xx教育教学质量跃居九江市前列。正是因为有一支师德好、学历高、业务精、能力强、讲奉献、爱学生、有钻劲、能创新的教师队伍,才使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有了根本保证。
二、客观现状近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依然不稳,总量超编,但教学岗位人员相对不足,教非所学、年龄老化,学历偏低以及教师精神面貌令人担忧,已成为制约农村义务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特别是近几年来生源锐减,大量优生转入城区学校,造成生源质量下降,教学质量与城区学校差距在日渐扩大,生源越差,教师教学积极性就越低,教学质量越差,越留不住生源,形成了一种生源流失与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主要问题如下:
(一)超编缺岗现象严重。农村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整体数量依然缺编。乐园学校定编80人,现有在职在编教师81人,返聘民师2人,工友1人,看起来是超编,但其中服兵役1人、借调外出4人,由于“民转公”教师多,正值自然退休高峰期,其退休教师达26人,这种现象在全市普遍存在。还有一些地方虽然超编,但教学网点多,整体缺编现象更加严重。南阳学区有宝山、韭山、红日、严畈4个教学点加起来也只有30个学生。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30个学生却配备教师7名,其中韭山教学点只有一名学生也配备了一名教师;而中心小学37个教学班却只有34名在编教师。教学网点的分散,班额小,也是导致教师数量不足的原因之一。为解决教师短缺问题,一些地方只得聘请代课教师。
(二)教师年龄结构偏大,教学方式不能与时俱进。教育是青春的事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大至在6-16岁之间,在他们的眼里,这个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太多的神奇与美丽,所以他们希望看到和接触的都是美好的事物,希望自己的教师年轻漂亮帅气有活力。而在我市农村学校里,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大,中老年老师所占比例过大,致使农村学校教学氛围不活、不新、没有生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常成长。如范镇中学教师平均年龄40岁。乐园学校81名教师中,50岁以上的27名,占三分之一,特别是55岁以上的竟然有17名。南阳学区67名教师中,51岁以上的21名,而30岁以下的只有3名。范镇学区123名教师中,46岁以上80人,其中55岁以上41人,占三分之一,而35岁以下的教师只有14人,师资严重老化。据统计,目前,全市农村学校50岁以上的教师共1025名,30岁以下的教师只有162名,平均年龄43.6岁。中年教师偏多,年轻教师太少,三五年后,教师老龄化现象将更为严重。
(三)师资配备不齐,专业学科发展不平衡。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我市大多乡村学校无法和城区学校一样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主要是英语、物理、化学等科目教师严重缺乏,音、体、美、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基本没有科班出身,基本上是其它学科教师兼任,因此处于应付状态,有的科目甚至停开。以情况相对比较好的范镇中学为例,除了有2名英语、1名物理专业毕业的教师外,其他学科专业课程均由非专业老师教学。教师基本谈不上专职,更谈不上专业,只是维持教学基本运转而已,这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农村学校大部分教师是民办教师转编的,他们的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的调研报告(共2篇)]篇一: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调研报告 当前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的调研报告(共2篇)]
一、基本情况
我市共有中小学68所,其中,小学42所,初级中学30所,普通高级中学3所,聋哑学校7所。全市中小学教职工总数6433人,其中小学3499人,初中2236人,普通高中698人。
全市中小学教师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专科以上学历100%;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4%,其中本科以上学历88.5%;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88%。
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的2417人,所占比例为专任教师的37.5%,36岁至40岁的817人,所占比例为专任教师的12.7%,41岁至45岁的721人,所占比例为专任教师的11.2%,46岁至50岁的1099人,所占比例为专任教师的17.1 %,51岁至54岁的678人,所占比例为专任教师的10.5 %,55岁以上的701人,所占比例为专任教师的10.9%。
从职务结构看,全市高级教师298人,所占比例为专任教师的5.1%,中级职称2492人,所占比例为43%,初级职称2842人,所占比例为49%,未评职称教师数为158人,所占比例为2.7%。从学科结构看,各学科教师都比较紧缺约。其中最为紧缺的学科为小学英语和高、初、小的音乐体育美术教师。
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队伍建设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摆在了突出的地位。从实际出发,本着建立一支数量足、专业素质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且能够适应教育教学和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市里出台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制定了相关措施,使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中小学教师缺编情况较为严重
编制标准不合理。现行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是由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编制办于2001年联合制定的。制定于2001年的教师编制标准,因当时没有考虑到寄宿制学校对生活教师
和工勤人员编制的客观需求。另外,本世纪初开始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新增部分学科,对专业教师的需求也有所增加,还有小学五年制向六年制过渡等,较早制定的教师编制标准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不切合农村教育实际、过于强调规模效益、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小学更为突出。学校分散,班额偏小,按编制比例配备教师根本无法开展正常教学工作。目前我市绝大多数学校班额较小,其中学生在25人以下的教学班722个,学生在26—35人的教学班607个,这些教学班按兵团定标准核定每班不足一名教师或稍高一点,根据小学现开课程情况,按标准配备教师无法保质完成。
按上述标准,兵团定我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6747人,我市现有中小学教职工6433人,缺编314人。目前尚有206人2008年底已到龄正在办理退休手续,我市实际已缺编520人。2009年上半年到龄98人,届时将缺编618人。
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教学需求。2001年后,我市农村中小学一直没有补充师资,而且每年的自然减员又在200人左右,只减不补,造成农村中小学师资缺口较大。加上教师素质低、学科不配套、长期重病、进修、产假等因素,实际需求比缺编数数要多。为缓解教师不足,目前全市共使用临时代课教师453余名(不含学校自聘)。
2、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
年龄结构不合理,51岁以上教师占21.4%,个别乡镇现有在职教师50%以上为民办转公办的老教师,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许多农村小学找不到一名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出现中青年教师断层现象。乡镇师资队伍严重老化,越是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教师老龄化就越严重。因为年轻人引不进,进去之后又留不住,只有一些当地的民转公教师能长期扎根在农村。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农村人口出生率降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上缺编并不多,个别学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超编的情况,致使年轻的新教师很难充实到农村教师队伍中去,老龄化现象将有继续加重的趋向。
学科结构不合理。农村中小学教师中,语文、数学、理化等学科教师偏多,而音、体、美、英语、等方面的教师明显不足。由于缺乏教师,许多农村中小学的音体美等课程基本上流于形式。小学英语大都是由代课教师执教,学非所用的现象大面积存在。即使在一些乡(镇)中学,教师不配套的现象也比较普遍,一个专业毕业的教师教两个不相关学科的现象并不少见。在一些学校,虽然课程是按上级规定开设的,但质量难以保证,形同虚设。
教师队伍区域结构不均衡。由于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教师资源向城区及条件好的乡镇集中,条件好的学校教师超编,偏远农村学校教师缺编,造成了教师在区域分布上严重失衡,存在突出的供需矛盾。
3、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教师队伍老龄化日趋明显,严重影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年龄偏大并没有体现出经验丰富的优势,却更多地表现出对教育改革的淡漠、知识的老化和教学质量的下滑。许多老龄教师已经不思进取,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大多数老教师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的老化深感知识匮乏和能力不强“力不从心”,也有一些人工作积极性不高,处于“等退休”的状态。
“民转公”教师成为“主力军”,队伍缺乏生机活力。我市教师队伍中民师转正、招工、接班及退伍兵安置等人员占农村中小学教职工总数的一半以上,成为目前我市农村中小学的“主力军”。他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学历层次低,很难胜任教学工作,更难适应课程改革等教育发展的需求,表现为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育技术缺乏,甚至出现了上不了课的现象,学生不喜欢、家长不满意、社会不认可。直接影响我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学历达标率高,而实际水平较低。尽管许多教师学历已经达到了国家规定的要求,但在实际工资中表现为“两少”。一是专业教师少。有的农村中小学虽已开全规定课程,但任课教师大都是非专业教师。语文教师上数学,政治教师教史地,隔行教学、非专业任教依然影响学校发展,师资不配套,专业不对口现象较为突出。80%的农村小学没有专业英语教师;在农村小学任教的信息技术教师没有一人是专业教师。二是正规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少。乡镇的小学教师中,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不足10%;乡镇中学教师中,选拔一大批相对优秀者进高中任教,从小学教师中选拔一大批相对优秀者进初中任教。这不仅使得小学教师知识老化问题更显突出,初高中的教师队伍素质也相对下降。
三、建议与对策
1、尽快统一招录中小学教师并形成机制。要充分考虑结构的合理性,把复合型教师作为今后农村小学阶段招录教师的重点;要实行定向招录,多招录一些愿意在农村长期工作的教师;要减少单向的行政措施,多采取双向承诺的招录措施,解决当前教师队伍在年龄、性别、学科上的布局结构不合理问题。初中教师重点分配到规模较大、教学质量高、缺骨干教师的学校;小学教师一律分配到缺编乡镇任教。
2、建立健全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城乡结对子,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制定政策,有计划、分期分批地组织城镇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尤其是薄弱学校任教或支教,给予奖励、津贴,或者在晋职、评优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如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应具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者薄弱学校任教的经历。城镇老师如果到农村和薄弱学校任教,可以优先评定高级职称。
3、以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和学历达标工程为重点,搞好教师培养培训工作。要把教师培训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立足实际,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和“边培训,边实验,边研究,边提高”的要求,制定好教师培训规划和计划,明确任务和要求,坚持长训与短训相结合,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坚持在职为主、自学为主、短期为主的原则,切实解决好教师的工学矛盾,以新课程师资校本级学科培训为重点,鼓实劲,用真功,做到校校有骨干,人人受培训,防止形式主义和走过程现象的发生。要加强对培训工作的检查监督,把参加培训与教师实际利益挂钩,在教师考核、职称评聘、职务晋升、表彰奖励中,对参加培训表现突出的优先考虑,同时要对学历不达标的教师提出限期达标的要求。
4、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从而带动全市中小学老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骨干教师业务学习档案,实行登记制度,跟踪考核、动态管理,并为骨干教师外出学习、教改实践、资料信息以及科研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和经费补助。同时,加强对骨干教师的选拔、培训和考核,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要为骨干教师成长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解决好他们的具体困难。
5、建立农村教师的退出机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充分肯定长期工作在农村中小学艰苦岗位上的中老年教师为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从政府投入农村教育经费预算中,安排“农村教师分流安置专项经费”,提供相应的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及必要的医疗服务,让那些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而且难以提高自身水平的教师退出教师岗位,形成农村教师队伍的退出机制,为农村教师的补充和交流提供人员编制空间。建议对男年满
55、女年满50周岁的教职工因身体原因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实行内部退养,不再占用编制。对因长期有病不能继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按国家规定办理病退手续。
6、要加强对临时代课教师的管理。要高度重视当前农村中小学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代课教师这一突出问题,建议在当前教师短缺情况下探索出的一些临时性措施加以规范,原则上,不缺编的任何学校不得聘用临时代课教师,缺编学校聘用临时代课教师必须保障临时代课教师的最低待遇,待时机成熟要逐步、彻底解决临时代课教师问题。
篇二: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状况的调研报告.doc.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状况的调研报告
作者:卢占勋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11-3-21 16:27:20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状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卓有成效地开展中小学继续教育工作,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此本课题开始对堤村校区及邻近校区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现状、问题和对策展开调查研究,以便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出现的具体问题。
本次调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走访了初中、中心小学及两所村小,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学科基础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情况,教师数量、结构、学历情况,教师工资发放情况和教师培训情况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对教师进行120人次(其中小学80人次、中学40人次)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了大量详实的、具体的
由于农村教师工资相对较低,人才交流渠道又不断的拓宽,加速了人才的流动,许多师范院校毕业生因待遇、环境及家庭等原因,离开家乡,到环境较好、工资待遇较高的地区单位工作,回乡任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只有40%左右,特别是骨干教师流失和名校优秀毕业生不返乡任教情况较为严重。
4.对近年来返乡任教毕业生的总体印象
经过调查,近几年来返乡任教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文化素质较高,知识较为广博,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基本掌握本专业的现代理论、教育规律及教学方法,能较好的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业务能力较强,多数毕业生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但有些毕业生专业思想不够稳定,特别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较差,教学基本功一般,专业技能较差。
5.骨干教师培训情况
骨干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骨干教师的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部分,县教育行政部门、教师进修学校和教师任职校,都非常重视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各种措施开展培训工作。他们尽量为骨干教师成长创造条件,使一批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发挥了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了中小学教师的整体
接受省、市级培训的骨干教师多集中在镇中及中心校,村小的教师由于学校经费紧张,很少有机会参加高层次的培训。而他们更需要进修和接受培训。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的调研报告(共2篇)] 1.从教师生师比例上看,村小教师多,学生少,但从学科上看由于课程门类较多,一个教师要上几门课,教师数量又不足。特别是音乐、美术合格教师严重不足。
2.从教师的年龄上看,教师年龄结构普遍偏大。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多,新毕业生进不来,年轻教师补充不上。还有个别的乡,不是教师却占教师编。
3.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教师的师德状况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修养方面,如师生关系问题,教师的行为规范问题,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等。教师的业务素质也急需提高。如在掌握现代化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优化知识结构和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等方面需要提高。
4.教师的工资还不能足额发放,影响教师的积极性。也影响师范院校毕业生返乡任教的积极性。
5.当前,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大。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比以前,尤其是比新课程改革未实施以前更大了,具体说来其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社会赋予教师的责任过多,对教师的期望值过大
②.农村中小学管理太过僵化
③.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过重
④.独生子女、留守子女过多,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⑤.家长的不配合
⑥.农村中小学教师自我发展机会太少
⑦.新课程改革的压力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优化教师年龄结构,优化教育资源
采取合村、合乡并镇的办法,适当扩大生师比,让优秀的教师工作在教学
第五篇:农村教师队伍现状考察报告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状况的调研报告
作者:卢占勋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11-3-21 16:27:20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状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卓有成效地开展中小学继续教育工作,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此本课题开始对堤村校区及邻近校区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现状、问题和对策展开调查研究,以便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出现的具体问题。
本次调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走访了初中、中心小学及两所村小,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学科基础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情况,教师数量、结构、学历情况,教师工资发放情况和教师培训情况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对教师进行120人次(其中小学80人次、中学40人次)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了大量详实的、具体的第一手材料。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现状
(一)教师队伍的构成情况 1.教师队伍的人员构成
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变成了全部由公办教师组成的新型的教师队伍。特别是新补充的教师由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的毕业生,取代了代课教师和民办教师。2.教师的学历构成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的进步的突飞猛进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迎接新的挑战,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学习,以便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素质,所以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不断提高。
但由于教师提高学历的费用基本上是教师自己承担,而农村教师的工资还不能保证各项足额发放。同时,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较重,工学矛盾又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
3.全县师范院校毕业生返乡情况
由于农村教师工资相对较低,人才交流渠道又不断的拓宽,加速了人才的流动,许多师范院校毕业生因待遇、环境及家庭等原因,离开家乡,到环境较好、工资待遇较高的地区单位工作,回乡任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只有40%左右,特别是骨干教师流失和名校优秀毕业生不返乡任教情况较为严重。
4.对近年来返乡任教毕业生的总体印象 5.骨干教师培训情况
骨干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骨干教师的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部分,县教育行政部门、教师进修学校和教师任职校,都非常重视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各种措施开展培训工作。他们尽量为骨干教师成长创造条件,使一批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发挥了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了中小学教师的整体
接受省、市级培训的骨干教师多集中在镇中及中心校,村小的教师由于学校经费紧张,很少有机会参加高层次的培训。而他们更需要进修和接受培训。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1.从教师生师比例上看,村小教师多,学生少,但从学科上看由于课程门类较多,一个教师要上几门课,教师数量又不足。特别是音乐、美术合格教师严重不足。
2.从教师的年龄上看,教师年龄结构普遍偏大。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多,新毕业生进不来,年轻教师补充不上。还有个别的乡,不是教师却占教师编。3.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教师的师德状况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修养方面,如师生关系问题,教师的行为规范问题,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等。教师的业务素质也急需提高。如在掌握现代化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优化知识结构和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等方面需要提高。
4.教师的工资还不能足额发放,影响教师的积极性。也影响师范院校毕业生返乡任教的积极性。
5.当前,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大。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比以前,尤其是比新课程改革未实施以前更大了,具体说来其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社会赋予教师的责任过多,对教师的期望值过大
②.农村中小学管理太过僵化
③.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过重
④.独生子女、留守子女过多,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⑤.家长的不配合
⑥.农村中小学教师自我发展机会太少
⑦.新课程改革的压力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优化教师年龄结构,优化教育资源
采取合村、合乡并镇的办法,适当扩大生师比,让优秀的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使学生受教育程度在最大限度上平等。2.切实提高教师德师及业务素质
①加大培训的力度,研训人员要深入到最基层的学校,带去教师最需要的理念、方法等具体的东西,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②可适当采取让县城的教师下乡执教。同时把农村教师定期送到县城较好的学校学习、实习,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借鉴。
③适当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鼓励教师外出学习,继续深造。3.保证教师工资足额发放
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是各级政府的责任,要认识到教师工资不能足额发放的长远的危害性,教师普遍认为实行县统筹比较好,但如果能省统筹就更好了。4.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优化管理
以保障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为前提,建立与聘任制相适应的教师工资分配激励机制。有条件地方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采取措施和办法,对在教学管理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相应优厚的工资待遇或相应奖励,稳定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篇二: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及培训现状调研报告——以湖南省为例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及培训现状调研报告——以湖南省为例 摘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必须改革和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本调研报告以湖南省作为案例,深入开展资料查询、问卷和实地调查,旨在探索农村教师培训的工作规律,建立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模式和培训工作的基本操作规程,科学地组织和实施培训,以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从而促进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农村;教师;培训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中小学教师,是指工作在县镇以下的初级中学、小学的教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些都为我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我国共有初中、小学专任教师914.7万人,其中县镇以下(含县镇)农村初中、小学专任教师752.4万人①文中湖南省数据引自《湖南省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8卷》。他们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脊梁,担负着我国农村1.3亿学龄儿童的教育重任。农村教师素质情况、工作情况与生存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影响到大多数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是发展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篇三:xx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xxx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xxx县地处aaa山区,面积4441.22平方公里,人口97.6万,下辖40个乡镇(现有镇18个、乡20个、民族乡2个),822个村。现有农村中小学校115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中学42所、小学79所,教学点29个。寄宿制中小学校共82所。在校中小学生4.3余万名,其中普高4079人,初级中学14364人、小学25285人,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4779人;高中专任教师329人,初中教师1776人,小学专任教师2174人。普通高中实际师生比例为1:12.3,初中实际师生比例为1:8,小学实际师生比例为1:11。几年来,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县教育主管部门采取积极措施,狠抓队伍建设;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积极进取,默默奉献;社会各方支持有力,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浓厚,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
1、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有所改善。从年龄结构看,2009年——2011年,我县共招聘新教师158人,绝大多数都安排在农村中小学,农村教师的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教师比例平均为22.4%,小学教师35岁以下比例也达到了13.7%;从学科结构看,2009 1 ——2011年,我县共招聘紧缺的英语,音乐,体育,美术教师共计82人,改善了农村教师学科结构。
2、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到2011年底,全县农村教师学历合格率高中教师92.4%,初中教师99.8%,小学教师达100%。农村高中教师中级及以上职称比例50%,初中教师中级及以上职称比例63.3%,小学教师中级及以上职称比例达79%。
3、农村教师待遇逐步提高。近年来,通过逐步落实绩效工资全县统筹,我县农村教师待遇有了新的提高,基本实现农村教师工资津贴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目前,全县已形成了“经费统筹、工资统发”的机制,教师工资基本实现了按时足额发放。为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在学校办公经费和人头经费上对农村边远地区学校进行了一定倾斜,促进了农村教师队伍稳定。
二、我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数量不足。
按照国家规定的农村学校师生比,我县农村初中和小学是严重超编的。但是从实际教学工作测算,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任务繁重,还需要补充大量教师。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2
1、农村学生居住分散,学校规模小,数量多,班额小,班级多。比如xxx镇,学生数为1303人,共有各类学校7所,教学班级55个,配备教师总数为98人,如果每所学校只设1个管理及后勤人员,则每个班级平均配备专任教师只有1.6人,教学人员严重不足。这种情况在农村中小学中普遍存在。
2、老弱教师相对集中,新教师补充困难重重。农村初中教师50岁以上人数比例达到12%,小学更为严重,达到30%。近年来教学课程不断改革,中小学课程数目不断增加,以前从民办教师转过来的人员由于能力和年龄的原因,对于新的课程根本不能适应和胜任。这些人员又没有到退休年龄,占用大量的学校编制,使得新教师补充困难重重。
3、近年来已经进入教师退休高峰,每年退休教师都在200人左右,2017年将退休教师350人,这些退休教师绝大部分都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由于没有建立正常的教师补充机制,新的“代课教师”又在全县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目前,这些人每月工资不足1000元,而这些资金也是学校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出来的。这些代课教师有的无教师资格证,加上待遇极低,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结构不优。
我县农村小学教师以语文、数学等主学科为多,计算机、英语、音体美学科教师奇缺,近年来数理化教师也出现奇缺现象。在全县79所农村小学中,音乐、美术、计算机三科专 3 任教师只有4人,有的乡镇只有一个物理或化学教师。由于农村学校分散,成班率不高,限于配编比例,首先只能保证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其他科目由语数教师兼任。很多农村小学基本上没有专业英语教师,专业音美体教师更是严重短缺。有的年龄大的教师兼教体育,哨子一吹,就让学生自已玩。为了保障开设英语课,有的中心完小的一个英语教师要负责几所村小的教学,每天骑着摩托车来回跑教,被称为“摩托车教师”。
(三)素质不高。
1、知识老化。我县农村中小学民师转正所占的比例较大,他们中极少数受过专业教育,虽说有的后来通过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获得了文凭,但实际水平提高不大,相当一部分教师知识结构陈旧,教育观念落后,难以适应新课改的需求和现代教学的需要。
2、教师培训落实难,效果差。新课改对教师知识更新要求高,教师培训显得尤为迫切,虽然县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有培训指标下达,但由于工学矛盾和年龄、能力、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农村中小学教师要求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教师的培训往往难以落实。目前进行的远程培训方式对于这一批老教师也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四)流失严重。
1、城镇化使农村地区生源的数量日益减少。由于农村 4 学校办学条件、农民工进城务工、计划生育等原因,导致大量农村中小学生向城镇流动,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生源日益减少。造成校舍、设备、师资的浪费,并形成恶性循环,生源数量和质量越来越差,教师教学难度越来越大,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也越来越差,最后导致教师队伍水平不断下降。
2、“精英教育”陈腐观念的恶劣影响使农村教育难以得到社会认可。由于长期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影响,社会观念认为读书的目的就是成为社会精英,教育的目的也就是挑选和培养社会精英,以至于应试教育的意识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愈演愈烈。农村学校由于先天条件差,生源质量差,在应试教育唯分数论和升学率的压力下,农村教师工作压力大,效果差,难以得到社会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造成优质师资不断流失。3年来,流失的农村教师达到182人,这些流失的教师大部分都是业务素质好教学能力强的优秀青年教师。
3、寄宿制学校管理难度大。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年龄小,最小的只有9岁,教师不仅要教学,还要担负学生生活管理任务,从早到晚全天候跟踪,责任重大;
4、留守学生问题。由于缺失家庭教育,给青少年成长造成诸多问题。全县农村学生留守儿童比例达到52.1%,问题学生多是留守儿童,管教难度大。
5、安全问题。农村学生上学、回家,大多数乘坐农用车,存在安全隐患,学校和教师忧心仲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