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教师队伍调查报告
农村教师队伍情况调查报告
关键词:教师 调研 观念
内容摘要:我利用暑假时间做了一次关于本地区农村教师队伍情况调查与分析的调研活动,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调研内容是:了解目前教师配备的基本情况;了解目前教师的思想和心理状况;了解目前教师队伍的发展稳定情况;关注教师心声,了解教师的工作情况。并对本次调查中发现的比较常见的主要问题给出了一些建议。
背景介绍:
一:活动背景:
今年暑假,我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为了更好的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而做了本次调研活动。
二:地区背景:
西头村位于山西省,全乡总面积200.2平方公里,其中平川46平方公里,辖40个行政村,74个自然村,境内居住人口50700人,其中农业人口36000人,60000亩耕地。
全乡主要以工业、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四大产业为基础,工业有全省闻名的两大龙头企业,新太食业有限公司和金凤凰畜禽发展有限公司,以果品加工、生物加工、建筑材料、机械加工为主。
第一部分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西头村这个地方教育条件不好,教师工作压力较大;自我发展空间狭小;高学历教师补充困难;学校硬件设施设备配置较差。乡里的学校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随着教育思想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高学历老师逐渐进入了乡村,为乡村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春天。为此,我们就西头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情况进行了一次全方位、深层次的调查,以了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情况。
二、调研内容,方法对象,过程及情况
1调研内容:
1、了解目前教师配备的基本情况。
2、了解目前教师的思想和心理状况。
3、了解目前教师队伍的发展稳定情况。
4、关注教师心声,了解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
2调查的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
3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的对象西头村中的小学教师、职工、部分学生
4调研过程
第一阶段:2011年7月10日至2011年7月12日,排版,印制教师问卷。
第二阶段:2011年7月13日至2011年7月23日,到学校采访,记录采访
内容并分发调查问卷,且及时收回问卷。
第三阶段:2011年7月24日至2011年7月26日,分析收回的有效问卷,分析问卷并整理访谈内容。
第四阶段:2011年7月27日至2011年7月30日,通过对调查的各项目进行分析,思考并开始撰写调查报告。
五、调查情况
本次调研共走访中小学学校8所,发放并收取调研提纲报告120份;每个学校采访普通教职工共20名,采访学生30名,并作书面的记录;采访每个学校的校领导领导,了解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调查报告主体部分
关于问卷调查的结果:
一、目前教师配备的基本情况
根据采访学校领导的记录来看,我县西头村的学校教师编制和学科结构合理,分工明确,每位老师都是相应教学课程的专业教师,且师资力量充足,能保证学校各种教学任务和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师队伍逐渐呈现出高学历化的趋向,虽然只是县城周边的一些中小学,但是有很多名牌师范大学的毕业生甚至是研究生都积极的到乡村教书,为我县的农村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教师队伍建设总体特点
1通过调查分析,我县西头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以师范毕业生为主:职业道德健康、高尚,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较强。学校特别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为老师们创造了良好的提高自身能力的平台,比如:拜师活动。拜师活动是指刚刚走上职业岗位的教师拜老教师为师,学习老教师们宝贵的经验;老教师也可以向年轻的老师学习电脑等知识,达到整体提高教师实力的效果。
2通过对部分学生的采访,了解到:老师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从不讲脏话。在授课时老师们坚持使用普通话。老师们从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始终积极主动的帮助学生解决。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学校的领导,都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很强的事业心,精心备课、认真讲课。
三、目前教师的思想和心理状况
1、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教师将教育当作毕生追求的事业;只有极少数的教师把教师职业作为一个过渡跳板,不安心教育。
2、现在,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子女,家长过度溺爱子女,对教师们较严格的要求持强烈反对的意见,给教师们管理和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压力,由于怕承担风险,致使教师不敢大胆管理。
3、随着教育事业的逐步壮大,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教育事业,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教育事业,使教师感到社会对教师的敬重、教师地位的提高。但是教师的工资并不高,在经济上老师们稍有压力。
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型教育方式涌入学校,老师们很多的课余时间都用来学习这些,导致老师们的任务越来越繁重,时间越来越紧迫。
四、目前教师队伍的稳定情况
目前,我县西头村教师队伍每年都稳中有升,教师的实力和数量都在逐年的提升。我通过调查和分析认为原因有以下的几点:
1、教书是一种高尚的职业,为祖国的未来培育人才,颇受社会的认可和广大群众的敬仰。
2、国家关注教师生活问题,收入虽然不高,但是却很稳定,福利待遇较高。
五、目前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
1、随着近年来师资力量的逐步壮大,老师们各司其职,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不再也不是原来那种一位老师同时承担好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2、教师培训基本每年都召开,主要是利用暑假的时间培训老师们的一些必须的素质培训或者是教师们的晋级培训等。多数教师学有所获,提高很快,少数教师只是应付,没有用心学习。
3、教师们的压力较大。基本所有的农村老师都是早出晚归,辛勤工作,比较劳累。回家后还要面对较繁重的家庭事务,并且教师这个行业比较特殊,所以也给教师们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在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下,使得很多老师有较大的压力。
第三部分:问题及建议
面对此次调研活动中发现的一些主要问题,我总结如下,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
问题一:教师的压力较大
建议:政府部门或学校部门做相应的讲座或宣传,要让人民群众相信教师的实力,可以用最人性化的方法管理孩子;用最适当的方法处理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使老师们敢于大胆的管理教育。同时也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带领老师们一起去旅游,在过节时组织一些相应的娱乐活动及晚会,给老师们减压。
问题二:很多老师说假期的培训有时候效果并不明显
建议:政府相应的减少些教师的考试,使老师不再疲于应付各种考试。同时要应该更多的建设一些能力培训机构,让老师们自由的选择培方式和内容,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师们的能力,发掘教师们的潜能。
问题三:很多的家长对已经教师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教师喜爱有加,总喜欢让自己的孩子去老教师班里,比较冷落年轻的教师,每次学校分班总是出现这种问题。
建议:学校可以组织年轻的老师在尚未分班前的假期里进行一次试讲,面向的就是所有的父母,通过年轻老师们优秀的讲课基本功,敏捷的讲课思路,充满朝气的讲法征服家长,使家长对年轻的老师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标准问题研究【学士论文】 2006年
第二篇:城乡教师队伍情况调查报告
太谷县侯城乡教师队伍情况调查报告
关键词:教师 调研 现状
内容摘要:我利用暑假时间做了一次关于本地区农村教师队伍情况调查与分析的调研活动,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调研内容是:了解目前教师配备的基本情况;了解目前教师的思想和心理状况;了解目前教师队伍的发展稳定情况;关注教师心声,了解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对本次调查中发现的比较常见的主要问题给出了一些建议。
背景介绍:
一:活动背景:
今年暑假,我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为了更好的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而做了本次调研活动。
二:地区背景:
侯城乡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城南,全乡总面积200.2平方公里,其中平川46平方公里,辖40个行政村,74个自然村,境内居住人口50700人,其中农业人口36000人,60000亩耕地。
全乡主要以工业、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四大产业为基础,工业有全省闻名的两大龙头企业,新太食业有限公司和金凤凰畜禽发展有限公司,以果品加工、生物加工、建筑材料、机械加工为主。
第一部分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侯城乡虽然在太谷县城的边缘,这些地方教育条件并不好,教师工作压力较大;自我发展空间狭小;高学历教师补充困难;学校硬件设施设备配置较差。乡里的学校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随着教育思想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高学历老师逐渐进入了乡村,为乡村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春天。为此,我们就侯城乡教师队伍建设的情况进行了一次全方位、深层次的调查,以了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情况。
二、调研内容,方法对象,过程及情况
1调研内容:
1、了解目前教师配备的基本情况。
2、了解目前教师的思想和心理状况。
3、了解目前教师队伍的发展稳定情况。
4、关注教师心声,了解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
2调查的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
3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的对象侯城村、胡家庄村、北沙河村、南沙河村、东咸阳村、桃园堡村、东山底村、惠安村中小学教师、职工、部分学生
4调研过程
第一阶段:2011年7月10日至2011年7月12日,排版,印制教师问卷。
第二阶段:2011年7月13日至2011年7月23日,依次到桃园堡村,胡家庄村 惠安侯城村、胡家庄村、北沙河村、南沙河村、东咸阳村、桃园堡村、东山底村、惠安村
学校采访,记录采访内容并分发调查问卷,且及时收回问卷。
第三阶段:2011年7月24日至2011年7月26日,分析收回的有效问卷,分析问卷并
整理访谈内容。
第四阶段:2011年7月27日至2011年7月30日,通过对调查的各项目进行分析,思
考并开始撰写调查报告。
五、调查情况
本次调研共走访中小学学校8所,发放并收取调研提纲报告120份;每个学校采访普通教职工共20名,采访学生30名,并作书面的记录;采访每个学校的校领导领导,了解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调查报告主体部分
关于问卷调查的结果:
一、目前教师配备的基本情况
根据采访学校领导的记录来看,我县侯城乡的学校教师编制和学科结构合理,分工明确,每位老师都是相应教学课程的专业教师,且师资力量充足,能保证学校各种教学任务和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师队伍逐渐呈现出高学历化的趋向,虽然只是县城周边的一些中小学,但是有很多名
牌师范大学的毕业生甚至是研究生都积极的到乡村教书,为我县的农村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教师队伍建设总体特点
1通过调查分析,我县侯城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以师范毕业生为主:职业道德健康、高尚,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较强。学校特别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为老师们创造了良好的提高自身能力的平台,比如:拜师活动。拜师活动是指刚刚走上职业岗位的教师拜老教师为师,学习老教师们宝贵的经验;老教师也可以向年轻的老师学习电脑等知识,达到整体提高教师实力的效果。
2通过对部分学生的采访,了解到:老师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从
不讲脏话。在授课时老师们坚持使用普通话。老师们从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始终积极主动的帮助学生解决。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学校的领导,都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很强的事业心,精心备课、认真讲课。
三、目前教师的思想和心理状况
1、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教师将教育当作毕生追求的事业;只有极少数的教师把教师职业作为一个过渡跳板,不安心教育。
2、现在,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子女,家长过度溺爱子女,对教师们较严格的要求持
强烈反对的意见,给教师们管理和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压力,由于怕承担风险,致使教师不敢大胆管理。
3、随着教育事业的逐步壮大,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教育事业,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教育
事业,使教师感到社会对教师的敬重、教师地位的提高。但是教师的工资并不高,在经济上老师们稍有压力。
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型教育方式涌入学校,老师们很多的课余时间都用来学习这些,导致老师们的任务越来越繁重,时间越来越紧迫。
四、目前教师队伍的稳定情况
目前,我县侯城乡教师队伍每年都稳中有升,教师的实力和数量都在逐年的提升。我通
过调查和分析认为原因有以下的几点:
1、教书是一种高尚的职业,为祖国的未来培育人才,颇受社会的认可和广大群众的敬
仰。
2、国家关注教师生活问题,收入虽然不高,但是却很稳定,福利待遇较高。
五、目前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
1、随着近年来师资力量的逐步壮大,老师们各司其职,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不再也不是原来那种一位老师同时承担好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2、教师培训基本每年都召开,主要是利用暑假的时间培训老师们的一些必须的素质培训或者是教师们的晋级培训等。多数教师学有所获,提高很快,少数教师只是应付,没有用心学习。
3、教师们的压力较大。基本所有的农村老师都是早出晚归,辛勤工作,比较劳累。回家后还要面对较繁重的家庭事务,并且教师这个行业比较特殊,所以也给教师们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在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下,使得很多老师有较大的压力。
第三部分:问题及建议
面对此次调研活动中发现的一些主要问题,我总结如下,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
问题一:教师的压力较大
建议:政府部门或学校部门做相应的讲座或宣传,要让人民群众相信教师的实力,可以用最人性化的方法管理孩子;用最适当的方法处理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使老师们敢于大胆的管理教育。同时也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带领老师们一起去旅游,在过节时组织一些相应的娱乐活动及晚会,给老师们减压。
问题二:很多老师说假期的培训有时候效果并不明显
建议:政府相应的减少些教师的考试,使老师不再疲于应付各种考试。同时要应该更多的建设一些能力培训机构,让老师们自由的选择培方式和内容,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师们的能力,发掘教师们的潜能。
问题三:很多的家长对已经教师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教师喜爱有加,总喜欢让自己的孩子去老教师班里,比较冷落年轻的教师,每次学校分班总是出现这种问题。
建议:学校可以组织年轻的老师在尚未分班前的假期里进行一次试讲,面向的就是所有的父母,通过年轻老师们优秀的讲课基本功,敏捷的讲课思路,充满朝气的讲法征服家长,使家长对年轻的老师充满信心。
第三篇:关于邵阳县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邵阳县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报告
农村教育现状不可忽视,随着国家经济的大力投入,硬件设施得以大力提高,可是教师队伍的建设也不容忽视。2013年12月至2014年二月,我和同事唐海燕老师就我县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调查。调查采取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选择了具有较强代表性的五丰镇、白仓镇、下花桥镇三个乡镇中小学进行调查.我们广泛听取了学校、部分教师代表、及当地乡村干部意见。这次调查主要是摸清目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我县对农村义务教育决策时提供参考意见。调查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教师数量
目前我县农村共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8 所,初中19 所,完小30 所.其中中心小学20 所,村小及教学点42 个, 初小77 所。在校学生44515 人,教师数8592 人,其中小学2693 人,初中5899 人,因病请假322 人,借调到其他行业工作的3 3人,另有年高体弱教师的男55 岁、女50 岁以上的100 多人不能胜任教学工作。
二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紧缺学科
1、年龄结构,小学50 岁以上教师占52%,36—49 岁占29.5%,35 岁以下占18.5,初中50 岁以上教师占16.1%,36—49 岁占40.5%,35 岁以下占43.4%。总体来说,小学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初中教师年龄结构则相对合理。
2、学历结构, 总体学历基本达标,但仍有285 名老教师学历不达标,特别是第一学历达标的教师达标率不高。
3、学科紧缺
英语:小学缺教师48 人,初中缺22 人,缺口很大。
信息技术学科:小学缺36 人,初中缺15 人.音体美:小学缺48 人,初中缺26 人。
初中缺口更加明显,亟待选招新教师充实。
三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1、师德师风教育。教育系统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师风师德专题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动员、对照自查、整改提高三个阶段,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摆问题,剖根源,抓典型,定措施,要求人人参与、个个过关,并结合师风师德宣讲活动弘扬正气、激励先进。
2、教师业务培训。确保每年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业务培训。每年安排约300 人次青年教师参加省级、地级、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师德培训、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水平提升培训。同时建立校本培训监管机制, 强化各校校本教研工作有效开展。通过不同层次的培训有效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3、打造品牌队伍。通过每年一度的“德、能、勤、绩”考核、教师职称聘任、优秀教师与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的开展,结合邵阳县一年一次的“一、二、三”优秀园丁评选工作,打造一批名师。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度,扩大了人才品牌效应。
4、优化班子结构。把思想境界高、群众反响好、专业发展强的年轻骨干教师吸纳到班子中来,从而使班子成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得到不断优化。
5、改善办学条件。农村校舍基体得到了改造,办学条件大大提高,使边远山区青年教师“进得来,留得住”能够安心教学。整体来看,我县农村教师队伍较为稳定,大部分教师服从组织、扎根农村、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锐意进取,精益求精,形成了良好的育人
氛围,也取得了喜人的育人成果。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加快,初中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92.2%,三年内提高了9.1%,小学教师专科学历41%,超过了省定标准六个百分点。正是因为有一支师德好、学历高、业务精、能力强、讲奉献、爱学生、有钻劲、能创新的教师队伍,才使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有了根本保证。
二、客观现状
近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依然不稳定,总量超编,但教学岗位人员相对不足,教非所学、年龄老化,学历偏低以及教师精神面貌令人担忧,已成为制约农村义务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特别是近几年来生源锐减,大量优生转入城区学校,造成生源质量下降, 教学质量与城区学校差距在日渐扩大,生源越差,教师教学积极性就越低,教学质量越差,越留不住生源,形成了一种生源流失与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
主要问题如下:
一 超编缺岗现象严重。农村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整体数量依然缺编。中和学校定编80 人, 现有在职在编教师81 人, 返聘民师2 人,工友1 人,看起来是超编但其中服兵役1 人、借调外出4 人,由于“民转公”教师多,正值自然退休高峰期,其退休教师达26 人,这种现象在全县普遍存在。还有一些地方虽然超编,但教学网点多,整体缺编现象更加严重。白仓学区有观竹、红星、合兴、三堆4 个教学点加起来也只有30个学生。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30 个学生却配备教师7 名,其中三堆教学点只有一名学生也配备了一名教师,而中心小学37 个 教学班却只有34 名在编教师。教学网点的分散,班额小,也是导致教师数量不足的原因之一。为解决教师短缺问题,一些地方只得聘请代课教师。
二 教师年龄结构偏大,教学方式不能与时俱进。
教育是青春的事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大至在6-16 岁之间,在他们的 眼里,这个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太多的神奇与美丽,所以他们希望看到和接触的都是美好的事物,希望自己的教师年轻漂亮帅气有活力。而在我县农村学校里,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大,中老年老师所占比例过大,致使农村学校教学氛围不活、不新、没有生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常成长。如新建中学教师平均年龄40 岁。中和学校81 名教师中, 50 岁以上的27 名,占三分之一,特别是55岁以上的竟然有17 名。白仓学区671 名教师中,51 岁以上的421 名,而30 岁以下的只有23 名。五丰镇学区1123 名教师中,46 岁以上800人,其中55 岁以上141 人,占三分之一,而35 岁以下的教师只有114 人,师资严重老化。据统计,目前,全市农村学校50 岁以上的教师51025 名,30 岁以下的教师只有1620名,平均年龄43.6 岁。中年教师偏多,年轻教师太少,三五年后,教师老龄化现象将更为严重。
三师资配备不齐,专业学科发展不平衡。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我县大多乡村学校无法和城区学校一样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主要是英语、物理、化学等科目教师严重缺乏,音、体、美、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基本没有科班出身,基本上是其它学科教师兼任, 因此处于应付状态,有的科目甚至停开。以情况相对比较好的五丰镇中学为例,除了有22名英语、18 名物理专业毕业的教师外,其他学科专业课程均由非专业老师教学。教师基本谈不上专职,更谈不上专业,只是维持教学基本运转而已,这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总之,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不仅要提高硬件建设,也要着力提高教师队伍建设.2014年2月
第四篇: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队伍调查报告
对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群体社区属性的调查报告
——以北京市昌平区雨竹学校为例
摘要:
为了关注并验证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群体是否具有社区属性,我们对北京市昌平区雨竹学校的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资料显示,在各因素相作用下,该群体基本上不具有社区属性,没有太明显的集体意识,不会采取集体行动。本文认为,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身份的特殊性、环境因素和自身利益考虑等。这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难以形成一个团结稳定的群体。
关键词: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社区属性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民工已成为建设的主力军,而其子女也跟随着进入了城市;相继产生针对其子女教育的专门性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状况一直引人注目;农民工子弟学校中的教师队伍作为特定的教学主体,他们的状况及所遇到的问题具有特殊性,值得我们加以关注和调查;故此,我们以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队伍为观察对象进行调研。我们小组选择了对北京市昌平区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雨竹学校——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查的思路和方法
农民工子弟学校因自身资源的有限性,而与外界接触较多,特别是公益性团体;而我们大学生借助各种渠道,得以机会进入这里进行支教性志愿服务,这是一个很好进入这个地域和接触教师群体的机会。我们选取了曾经在其有过支教经历的学校——雨竹学校(离校较近,较为熟悉)。因此,在前期查阅文献和收集基本资料的前提下,我们和志愿者组织进行联系沟通,通过其介绍和帮助,以志愿者的身份进入此群体,建立互信关系,消除余虑,为调查做好准备。同时在这个阶段也需开始进行观察记录;在互信关系逐渐稳固的基础上,我们表明我们的身份,主要同相关负责人(行政管理人员)交流,寻求支持和帮助;除此之外,还通过自己同个别教师建立良好关系来使其愿意作为调查对象;这两种方式都得到了他们很好的协助和配合。最后,根据在学校工作的时间长短随机在雨竹学校
各抽取了4名教师进行访谈,收集资料。当然,在整个这个过程中,我们都进行参与式观察,并记录下相关线索、资料。同时,在调查进行时,不断修改、完善提纲,提高访谈质量。因此,我们主要的调查方法是参与式观察和访谈。在后期的整理、总结资料过程中,我们主要将观察及访谈的笔记进行梳理,从多个维度进行定性统计,最后得出结论。
二、教师队伍调查状况
1、任职:教师中大部分为外籍户口,文化水平较均衡,多数是从中等师范学校毕业,专业水平较为一般,大多数都拥有工作经验;如我们访谈的其中一位较为年老的老师A原在家乡代课。老师进入这儿都是经过招聘方式,而岗位信息可以从该学校在网上的相关公告,或者从熟人中那儿得到,经人介绍。如受访者A因为家乡的代课制度取消,经过熟人介绍来到这儿应聘就职。
2、工作及工资情况:老师们的工作时间是早上7:30上班,下午4:30下班,中午在学校食堂就餐;一周中周一至周五上课,单纯教学的老师一般会任课好几门,一天都得上课6——7节,每周差不多30节课。因此他们普遍反映工作特别忙碌,工作量繁重,压力大。特别是有一半以上的老师除了日常的教学外,还担任着班主任的职务(雨竹学校27个老师中就有17人担任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方面更感到压力大。因为学校生源的特殊性,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即使同一班级内,因此在教学和管理上都存在很大困难。教师的工资水平普遍不高,刚就职者的工资(包含一些福利)在1500元左右,而大多数老师对此都有所不满和抱怨。A老师在这儿工作九年,不仅教六年级的数学,还负责会计和安全管理方面的事物,而他每月的工资约2000元,自我感觉中等。除工资外,在假期有一定的补贴,如学校在假期中就有给每位老师300元的补助。而且,老师们大部分都没有兼职,即没有其它收入。
3、办公室生活及关系:在无课时,老师们主要就是进行两项活动:备课和批改作业,可见还是和教学相关。而这两项就占据了他们大量的办公室时间。因此日常的互动、交流因时间不允许而很少。在放学后,大家都各自回家歇息。(老师有的住校,有的住村里,有的在昌平市区住)。老师之间有设置教学小组,以各科目来划分。教学小组的形成既是学校要求组织的,在老师们看来,也是很必
要的,他们对此还是比较主动积极参与的。教学小组的主要内容就是集体备课,讨论教学问题。但是从访谈中了解到,教学小组的效用发挥很有限,主要就是讨论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部分和难题,对如何讲授讨论出一个大致框架,很难系统全面地展开。原因就是各个老师的时间冲突,很难协调。而在办公室中,很少会讨论个人家庭等较为私人的情况。
据老师们的普遍反映,大家在一起相处挺融洽,会相互帮助,主要是教学方面的。如一位刚到这儿一学期的中年老师B说,这儿很多年轻老师,他们在电脑等现代教学工具上技术更加娴熟,她在做课件等方面常向他们请教,而他们也很乐意相助;而自身因为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也会对年轻老师加以必要的指导。总之,互相发挥特长、弥补不足。而和学校管理者的关系上,行政人员因为和教师们都生活在这小空间中,彼此的交流也促进关系的良好发展。在新老师刚到这儿时,都会得到帮助;一些资历深的老师也会鼓励和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环境。
4、学校制度:学校有设置关于教师表现的奖惩制度,如优秀课的评比,每学期进行一次,胜出者奖励50元;还有安全奖,对那些班级都没有出现过安全事故的班主任进行奖励,全勤奖等。但这都是针对个人的,没有针对小集体而设置的奖惩措施。学校的机构设置完整,同正规学校没有太大的差别,还定期接受相关教育部门的检查。雨竹学校是一个民办学校,原先“老板”担任校长职务;去年开始公开招聘校长,即“执行校长”,老板成为“董事校长”。在学校中有设置教师工会,其领导者是“董事校长”。但从老师们那儿得知,这机构几乎没起过什么应有的用处,仅仅是形式上的存在;而老师们在遇到一些问题时,也基本上不会向其寻求帮助。
5、其它:这类学校教师的流动性很大,B老师刚到这儿工作半年,她说在这半年中,有将近一半的老师流出和流进,他们很多将这儿作为一个中介过程。每次有新老师来到,都需要彼此间相识相熟,虽然这个过程耗费的时间不长。这工作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就以合同为例,一般情况下,合同最低年限为一年,但是随时都可以单方面解决合同,签订合同仅仅是一个形式上的程序罢了。
除了工作外,老师们很少有其它活动。一方面,学校没有组织;另外,老师自身也没有主动筹划过。在老教师记忆中,一些类似游玩、聚餐等活动很少很少。我们得知,他们被邀请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跨越式教学”课题研讨,但
是老师们对此的反应很冷淡,因为他们认为自身从其中并没有获得任何的好处,研讨成果都归北师大所有。而自己还得自掏车费,唯一的福利就是中午的免费盒饭。因此,他们抱怨这样的活动,并没有太大的热情参与。
三、原因分析
从以上的调查资料我们认为教师群体并没有明显的社区属性,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一)、工作压力大,时间忙碌
从访谈中可以了解到,老师的教学任务很繁重,不同于其他常规学校那样老师数量多,这里的每个老师几乎都得承担两门以上科目的教学;而没课在办公室时,他们还得忙着备课和批改作业,工作量很大,使得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与其他老师交流。即使在教学小组中,也是因为时间关系,而无法发挥更大的作用。诸如其它集体行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因为时间而无法组织开展。
(二)、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
这样一个工资水平待遇较低而工作量大的职位,教师们普遍反映对其不满,觉得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关系。所以到这儿工作,他们大多数是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市场中无法找到满意工作而做出的一个无奈选择,将其视为工作生涯中的一个过渡。这儿的环境、待遇并无法吸引他们,无法留住他们的心,他们在工作期间,也一直从外界获取信息,寻找新职业。一旦有其他更好待遇的工作机会时,他们是不会放过的。因为他们都是为了生存,有更高的待遇,为何不去呢?这是老师们的普遍心声。当然,老师们都表现出对工作和学生的负责,职业观念强,认为教师是一门神圣的职业,而应付出努力做好。但是现实总是逼迫着人去寻找更多的利益。
(三)、“斗争”意识薄弱
调查中现实,教师们对学校给予的待遇和一些政策并不满意,但是他们至今很少有采取集体行动来争取利益。一方面,他们对于这些境况表现出无奈的态度,迫使着自己去适应。前文提到,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将这儿的职业作为一个垫脚石,一旦有更好的机会就会流出这里。同时,如果他们对这儿真的不适应,那就可以选择离开,没有太大的障碍;那些合同只具有形式上的效果。适应就继续工作,不适应就可以另谋职业;劳资双方都有比较大的自由选择权。再者,他们认为,即使向上级(诸如“执行校长”等行政人员)反映问题、表达利益、寻求帮助,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因为这儿是民办学校,有着一套制定好了的规则,“老板”说的算,自身只能去适应,无法改变。设置的“教师工会”没有发挥必要作用,因为其领导者是校长,所以任何向其求助的做法都是徒劳无功的。因此必要的组织机构形同虚设。
(四)、不存在“带头人”
当被问及在教师群体中是否有“权威人物”(或者比较有影响的人)存在时,得到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一来因为老师们流动性大,二来他们似乎也没有这个意识。在这儿,工作时间在五年以上的仅有少数的几个,男教师少,一位年长的老教师C说老师们在一起相处都均于平等,自己虽然资历深,但更多的是工作上教学经验比较丰富而已;自己也不会去当“带头人”去组织一些活动或者带领大家去争取利益;平时最多就是在交流中多鼓励鼓励新老师的发展,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环境;即使教师间有问题存在,大多情况下仅仅是作为一位倾听者,而非实际的行动救助者,这也是自身能力所限和对环境的一种无奈。
四、小结
我们原先将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假设为具有基于身份或利益属性的社区属性,以黄平的书中《公共性的重建——社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中提出的社区属性:“认同感、安全感和凝聚力”为参照因素进行考察验证。但从调查中得出的结论是:教师群体并不具有社区属性,虽然相处融洽,互帮互助,但更多的是集中在教学上等不得不合作和求助的方面,很少涉及私人领域。他们虽然存在着共同的问题和困境,但是都选择了对环境的适应而不是改变,没有倡导者,微弱的集体意识无法指导集体行动的发生。他们虽然工作在同一个小地域内,但环境特殊、自身利益影响,并没有形成明显稳定的群体。他们可以使用的资源和途径非常有限,并无法借此来有效改变境况。
以上就是我们小组对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队伍的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载《青年研究》2001年08期。韩嘉玲:《流动儿童教育与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载《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4期。黄平,王晓毅 主编:《公共性的重建——社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任永杰:《城市角落里的“普九”主力军——北京13所打工子弟学校师资情况报告》,载《中国改革·农村版》2003年08期。
赵静:《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载《普教研究》2008年05期。
第五篇: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如何稳定
【摘要】稳定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对于发展农村教育水平,完善农村教学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剖析农村学校教师队伍不稳定的原因,同时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帮助农村教师队伍趋于稳定。
【关键词】农村学校 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75-01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农村与城市的教育资源分配极度不均衡,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很不稳定,导致农村的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一、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的原因
1.城市与农村的思想差距
尽管在改革开放进行了三十余年,农村也在很多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农村思想与城市思想仍有一定差距,由于农村教学资源落后、师资力量不强,使得农村的孩子,很少有真正通过求学在外扎根,飞黄腾达的,并且长达十余年的教育,不仅需要高额的教育费用,还要让孩子一心一意学习,尽量少为家里干活、工作,使得很多农村家长认为上学没有出路,学校只是摆设,导致教师在农村地位不高,不受尊重,甚至还会产生家长当教师为看护学生的机器,出了问题就动辄辱骂等,伤害了农村教师的心。相反,在城市大部分家长都十分尊重教师,看重孩子的学习情况,这样的差距使得教师都倾向于在城市教学,获得尊重和声誉。
2.家庭因素
农村教师大多为师范院校分配至农村教学,很少有当地学生毕业后反哺家乡,因此,农村教师与自己的家庭分隔两地,不能时时留在家人身边,教师一人在农村教学,心理上难免会有些孤寂,而且,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教师也会尽力把自己的学生往城市学校里送,希望家长留在身边照料自己的孩子,关注孩子的学习,并给予辅导等,这些都是农村教师难免会遇到的问题。此外,有些教师会选择回到城市教学,一方面与家人团聚,另一方面,城市与农村对待教师的态度不同,如此便导致农村教师资源的流失。
3.政策待遇差距
在新闻上我们常常能看到,农村教师坚守农村几十年,每年的工资也只有几千元,而城市教师每月底薪都会超过千元,这种薪资差距历来都是农村教学的痛处。除了薪资差距,政策差距也是农村教师流失的一大原因,很多城市教师都有很多政策优待,例如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等等,还有一些地区教师子女有入学优待,而农村教师却享受不到相同的待遇。城市教师还能经常接受教师培训、外地调研等,逐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农村教师却因为教师资源短缺,需要一人身兼数职,缺乏调研的条件和机会,自身能力得不到提升。
二、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措施
1.教师流向规划
在教师培养的时候,农村当地可以鼓励学生报考师范院校,享受免费师范生政策,在毕业后反哺家乡。或者政府在教师毕业去向的安排中,尽量使教师工作地点与教师家庭相隔不远,稳定教师心理。另外,教师的流动应当遵从教师意愿,尊重教师选择,不以政府规划和教师合同牵制教师,给予教师人身自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如此,教师才能心甘情愿的投入到农村建设当中。
2.农村思想教育
学校和政府要常常在农村对村民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了解教育的重要性,理解教师的难处,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更要让每一位村民都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希望,目光放长远,理解知识改变未来的内涵,知道只有教育才能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另外,政府要时刻关注学校学习风气,对于不尊重教师、不尊重教育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对于屡教不改者,就要进行严惩,以维持教师在农村中的地位。
3.尊重教师劳动
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之间不应该有区别对待,农村教师不应该被认为一人身兼数职是理所应当,政府和校领导要时常体恤教师,关系教师的教学情况和生活情况,偶尔给教师放假回家看望家人,让教师看到自己的劳动是得到尊重的。而学生也要尊重教师,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教师即便不在自己的家乡,也能感受到亲情的存在,以缓解教师独处异乡的孤独,排解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
4.城乡一体
进入城市教学的机会不是人人都有,如果农村教师只能在农村扎根几十年,没有发展空间,则这是十分不公平的。对此,可以实行三年或五年轮换制,对于进入农村教学的教师进行奖励,农村教师也可以进入城市接受最新的教师培训,学习调研等,不应该区分开农村和城市教师,而是要将城市和农村教师编制统一起来,校校联合办学,教师资源流动共享,不仅可以稳定教师资源不再流失,维持农村学校的教师数量,还能将最新的教学成果带到农村,帮助学生接受最新最好的教学资源。
5.政策支持
农村教育资源落后,教学设备不足等等,都是导致教师流失的原因,政府应当对农村教育大力支持,建立健全农村教学资源体系,引入网络教学设备,给学生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也给教师学习城市教学成果的条件。另外,针对农村教师的情况,给予他们一定的政策支持,例如一些生活补助、教学补助,房屋分配等。另外,学校要建立公正的教师评优机制,给教师获得更好的进修机会的奖励,鼓励教师安心留在农村,帮助他们在农村也能享受到与城市教师相差不大的政策待遇,从而维持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
三、结束语
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与农村思想、政策待遇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关系,相关人员要针对这几点进行改进,帮助教师在农村教学也获得同等的待遇和尊重。另外,学校和政府应当关心教师的心理状况,对于心理压力过大的教师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适应农村生活,更好的投入到教学当中。以上几点的实施需要学校、政府、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作为,以帮助农村教学教师队伍更加稳定,农村教学体系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