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稳住农村教师队伍到底靠什么?
稳住农村教师队伍到底靠什么?
农村教师的流失,不仅严重制约着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甚至直接威胁到某些农村学校教育存续的大问题。各级政府要从政治高度关注这种现象,尊重农村教师的人格,保护农村学校教师到城市学校交流轮岗的权利,建立城乡教师公平的交流轮岗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
一、给农村教师交流轮岗的平等机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站位很高,整体布局统筹全国城乡教育资源,关注了中西部差距,关注了城乡差距,也关注了校际差距,提出了“校长教师交流轮岗”。2013年7月,浙江首先开启了城乡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岗的尝试,接着,陕西、福建等省份分别颁布各自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工作的指导意见。从新一轮各省政策文件中可以看到,交流轮岗没有排除农村教师,说明交流轮岗是双向的。初步体现了全体教师全员参与,城乡之间双向交流轮岗的基本特征。双向交流轮岗才能真正扶持弱势地区学校和弱势教师,实现教育公平。
2014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要求各地方政府对在同一所学校教师工作几年后就要交流轮岗做出时间安排。但如果农村学校人员紧缺,农村教师的工作无人替代,其交流轮岗就要延迟或者取消。在农村学校、薄弱学校连续任教的农村教师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少,教育政策应该对这种现象加以关注和解决。教师交流轮岗的着眼点首先应该是农村教师,使他们能够走出学校到其他学校工作一段时间,提高业务水平,必然能增强其工作热情,边际效益显著,事半功倍。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推动城乡学校的“对口支援”,是派教师到农村学校实践一段时间,把农村学校作为“训练新手”的地方,而且把“名师”留在城市不参与“对口支援”。这种做法实际是强化城市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把在农村学校的经历作为提职晋级的条件,把农村学校作为附庸和陪衬。
二、要制定出台交通、住房、子女教育等配套措施。
我们调研发现,不少在农村工作而住在县城的教师,需要乘公交车或者自驾车上班,交通费用支出很大,无形中降低了生活水平。住房问题也很突出,如果不是家住学校附近的农村籍教师,基本都面临住房问题。有的乡镇在校园里新建了一些“周转房”,或者在寄宿制学校内提供只适合单身教师短期居住的房间,但这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是农村教师想往城市流动或者在城市居住的重要原因。教师交流轮岗作为新的政策其实施具有挑战性,需要各级职能部门科学研究、民主决策提供并落实配套措施和政策,使农村教师能安居乐业,才能稳定队伍。
三、应鼓励多样化的教师身份参与交流轮岗。
从各省的方案看,交流轮岗涉及的人员范围是公办学校在编人员,并不是所有身份的教师。一些规模较小的农村学校长期受到编制限制,许多学校还有代课教师。由于生源不断变化,班级数量也在变化,要求完全是“公办教师”很难及时补充或减员。从国际经验看,农村学校还可以由县教育局统一管理,被两三所学校分别聘为“半聘”教师,在县域内部若干学校工作。这样的机制摆脱了学校编制较少与教学科目需求教师类别较多的矛盾,有利于提高城乡学校教育质量。
总之,要尊重教师人格,尊重教师继续教育的机会,鼓励城乡教师交流轮岗,使农村教师有尊严地工作才是解决农村教师流失的关键。
第二篇:零售企业盈利模式转型到底靠什么
零售企业盈利模式转型到底靠什么
自去年以来,围绕着零售业盈利模式转型问题,业内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们有着激烈的争论,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零售业现在的盈利模式是否是食利型;二是如何实现由目前这种不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向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转型。关于第一个议题,现在的争论已经很少了,但是关于如何实现成功转型的探讨仍然还是刚刚开始,还没有企业敢说自己目前的盈利模式已经是很健康的、已经从依赖通道收入的盈利模式中走出来了。
关于盈利模式转型,即从目前的通道收入依赖型模式转型到通过从消费者需求研究、商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配送、分销、售后服务这七个价值链生成的全过程来均衡地获得利润空间,通过与供应商合作而不是象现在这样榨取供应商来可持续地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仅仅从上述的这个简单表述中我们也许还感觉不到转型的复杂性和转型的难度,但是如果我们细细想想,零售业在这个价值链生成的七个环节中仅仅在配送和分销方面有些经验积累,而在其它五个环节则是完全依赖生产商,既没有经验的积累、也没有人才的储备,这种转型之难也就可想而知了。
现在大家把转型的落脚点主要放在对客户需求和客户满意度的把控、供应链优化、商品品类优化、门店高效化运营这四个方面,在这四方面的提升,除了需要引进一些先进的信息系统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人员素质的提升,特别是管理人员的理念的转化和领导管理能力的提升、业务上的分析判断能力的提升,而整个管理团队的提升是很难通过引进人才来解决的,如何从内部来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才是根本之道,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我们平常说的管理人员自身要加强学习之外,恐怕如何构建一个立体化的培训体系,以确保管理人员能够迅速提升素质,则是关键中的关键了。
现在各个企业对培训都已经比较重视了,好像也是挺舍得投入的,但是如果就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需求与管理人员素质匹配的状况这一落差来看,其实企业在培训上的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现在企业都普遍倾向于用低成本来招聘员工,这就意味着很少有员工能够满足企业经营管理运作的当前需求的,都是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与培训才能够达到企业的期望值的,而事实上,这个过程中,由于相对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与较高的物质资本投入的结合将会造成大量的物质资本效率低下,从而带来巨大的机会成本,比如同样是一年10个亿的采购规模,可能年薪10万的采购经理所带领的团队能够很快把团队提升到业内的一流水准,实现6-8%的通道费率,而年薪6万的采购经理则可能会摸索很长时间,而且最多只能实现4-6%的通道费率,两者之间近2千万的差额就是企业无形的机会成本了。如此算来,企业虽然在人力成本上有了小小的节省,但是在总体的成本支出上却是更加高昂的,这就是典型的低成本低效率从而最终带来企业实际运营的高成本。
那么,企业如何尽可能地将这一机会成本的空间压缩到极限呢?这其实就是一个用培训成本来换取员工尝试试验的成长成本的替代过程,如果1元的培训成本能够让员工节省5元的试验成本,也即员工的产出能够增加5元,这就意味着企业在培训方面的投入产出是1:5。
根据我现在对于零售企业的就近观察,零售企业目前开大卖场已经很少能够在2-3年内盈利了,如果以后续的乐观盈利来估算的话,按照投资后10年期来测算,估计投资回报率能够在5年内达到100%,也就是5年收回全部投资,这已经是很不错的门店了,而改造门店由于已经有了巨大的沉淀成本,新增部分的投资回报率能够在3年左右回收的话,这家门店的改造也就算是比较成功的了。但实际上,一个有效的培训的收效则要比上述的投资行为的投入产出比高出许多许多,我去年10-12月份在百联集团华联超市做的《店长训练营》项目,仅仅一家大沽店在第四季度所额外增加的毛利就足以抵掉该公司在这个培训班的投资,而我的训练营的持续见效期是可以达到2-3年的,也就是说未来的2-3年我所培训的东西对这些店长的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都会有持续的作用,由此可见,有价值的培训在目前的零售企业的价值有多大!
那么,既然培训的价值这么大,为什么很多企业并没有看到我所描绘的这种巨大的投入产出比呢?他们往往会感觉好像员工在参加了培训以后变化不大,似乎培训课上的东西都没有能够很好地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得以应用,“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回去就是没行动”还是绝大部分培训的现实的状况,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
原来,要想培训取得明显的实际效果,还是要有大量的配套工作要做的,这些配套工作对培训的绩效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
一是对培训需求的准确把握,一定要根据学员目前所在的水平状态来设计课件,这些内容才有可能在现实的平台上得以吸收利用,否则也只能是廉价地储存在那里被无效地折旧掉了;
二是要能够顺应该企业的文化特征,创造一种自觉应用培训中的学习点的消化吸收利用机制,让每一个学员在学完了以后都必须立刻将学习点应用到具体的工作环境中;
三是要做好跟踪总结工作,培训师对学员学习实践一段时间以后的心得感受进行总结和点拨是非常重要的,这甚至是知识的转化率是高还是低的分水岭,而且这项工作也是无法依赖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来实现的,因为他们往往不具备那样的高度和专业水准,往往会误导学员、适得其反;
四是一定要在企业内形成一种团队学习文化,相互借鉴学习彼此的经验,降低团队的学习成本。
只有做到以上四点,我们才可能保证企业所做的培训是高效的,是高投入产出比的培训,而不是低效的、走过场的、福利式的培训。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预见:高效的培训将会大大推进零售企业经营模式转型的速度和力度,大大提高转型的成功率,这也将会在未来的三五年内得到零售企业实践的进一步的证实。
第三篇: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如何稳定
【摘要】稳定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对于发展农村教育水平,完善农村教学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剖析农村学校教师队伍不稳定的原因,同时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帮助农村教师队伍趋于稳定。
【关键词】农村学校 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75-01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农村与城市的教育资源分配极度不均衡,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很不稳定,导致农村的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一、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的原因
1.城市与农村的思想差距
尽管在改革开放进行了三十余年,农村也在很多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农村思想与城市思想仍有一定差距,由于农村教学资源落后、师资力量不强,使得农村的孩子,很少有真正通过求学在外扎根,飞黄腾达的,并且长达十余年的教育,不仅需要高额的教育费用,还要让孩子一心一意学习,尽量少为家里干活、工作,使得很多农村家长认为上学没有出路,学校只是摆设,导致教师在农村地位不高,不受尊重,甚至还会产生家长当教师为看护学生的机器,出了问题就动辄辱骂等,伤害了农村教师的心。相反,在城市大部分家长都十分尊重教师,看重孩子的学习情况,这样的差距使得教师都倾向于在城市教学,获得尊重和声誉。
2.家庭因素
农村教师大多为师范院校分配至农村教学,很少有当地学生毕业后反哺家乡,因此,农村教师与自己的家庭分隔两地,不能时时留在家人身边,教师一人在农村教学,心理上难免会有些孤寂,而且,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教师也会尽力把自己的学生往城市学校里送,希望家长留在身边照料自己的孩子,关注孩子的学习,并给予辅导等,这些都是农村教师难免会遇到的问题。此外,有些教师会选择回到城市教学,一方面与家人团聚,另一方面,城市与农村对待教师的态度不同,如此便导致农村教师资源的流失。
3.政策待遇差距
在新闻上我们常常能看到,农村教师坚守农村几十年,每年的工资也只有几千元,而城市教师每月底薪都会超过千元,这种薪资差距历来都是农村教学的痛处。除了薪资差距,政策差距也是农村教师流失的一大原因,很多城市教师都有很多政策优待,例如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等等,还有一些地区教师子女有入学优待,而农村教师却享受不到相同的待遇。城市教师还能经常接受教师培训、外地调研等,逐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农村教师却因为教师资源短缺,需要一人身兼数职,缺乏调研的条件和机会,自身能力得不到提升。
二、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措施
1.教师流向规划
在教师培养的时候,农村当地可以鼓励学生报考师范院校,享受免费师范生政策,在毕业后反哺家乡。或者政府在教师毕业去向的安排中,尽量使教师工作地点与教师家庭相隔不远,稳定教师心理。另外,教师的流动应当遵从教师意愿,尊重教师选择,不以政府规划和教师合同牵制教师,给予教师人身自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如此,教师才能心甘情愿的投入到农村建设当中。
2.农村思想教育
学校和政府要常常在农村对村民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了解教育的重要性,理解教师的难处,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更要让每一位村民都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希望,目光放长远,理解知识改变未来的内涵,知道只有教育才能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另外,政府要时刻关注学校学习风气,对于不尊重教师、不尊重教育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对于屡教不改者,就要进行严惩,以维持教师在农村中的地位。
3.尊重教师劳动
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之间不应该有区别对待,农村教师不应该被认为一人身兼数职是理所应当,政府和校领导要时常体恤教师,关系教师的教学情况和生活情况,偶尔给教师放假回家看望家人,让教师看到自己的劳动是得到尊重的。而学生也要尊重教师,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教师即便不在自己的家乡,也能感受到亲情的存在,以缓解教师独处异乡的孤独,排解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
4.城乡一体
进入城市教学的机会不是人人都有,如果农村教师只能在农村扎根几十年,没有发展空间,则这是十分不公平的。对此,可以实行三年或五年轮换制,对于进入农村教学的教师进行奖励,农村教师也可以进入城市接受最新的教师培训,学习调研等,不应该区分开农村和城市教师,而是要将城市和农村教师编制统一起来,校校联合办学,教师资源流动共享,不仅可以稳定教师资源不再流失,维持农村学校的教师数量,还能将最新的教学成果带到农村,帮助学生接受最新最好的教学资源。
5.政策支持
农村教育资源落后,教学设备不足等等,都是导致教师流失的原因,政府应当对农村教育大力支持,建立健全农村教学资源体系,引入网络教学设备,给学生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也给教师学习城市教学成果的条件。另外,针对农村教师的情况,给予他们一定的政策支持,例如一些生活补助、教学补助,房屋分配等。另外,学校要建立公正的教师评优机制,给教师获得更好的进修机会的奖励,鼓励教师安心留在农村,帮助他们在农村也能享受到与城市教师相差不大的政策待遇,从而维持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
三、结束语
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与农村思想、政策待遇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关系,相关人员要针对这几点进行改进,帮助教师在农村教学也获得同等的待遇和尊重。另外,学校和政府应当关心教师的心理状况,对于心理压力过大的教师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适应农村生活,更好的投入到教学当中。以上几点的实施需要学校、政府、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作为,以帮助农村教学教师队伍更加稳定,农村教学体系更加完善。
第四篇:农村教师队伍现状考察报告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状况的调研报告
作者:卢占勋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11-3-21 16:27:20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状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卓有成效地开展中小学继续教育工作,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此本课题开始对堤村校区及邻近校区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现状、问题和对策展开调查研究,以便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出现的具体问题。
本次调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走访了初中、中心小学及两所村小,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学科基础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情况,教师数量、结构、学历情况,教师工资发放情况和教师培训情况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对教师进行120人次(其中小学80人次、中学40人次)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了大量详实的、具体的第一手材料。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现状
(一)教师队伍的构成情况 1.教师队伍的人员构成
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变成了全部由公办教师组成的新型的教师队伍。特别是新补充的教师由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的毕业生,取代了代课教师和民办教师。2.教师的学历构成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的进步的突飞猛进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迎接新的挑战,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学习,以便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素质,所以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不断提高。
但由于教师提高学历的费用基本上是教师自己承担,而农村教师的工资还不能保证各项足额发放。同时,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较重,工学矛盾又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
3.全县师范院校毕业生返乡情况
由于农村教师工资相对较低,人才交流渠道又不断的拓宽,加速了人才的流动,许多师范院校毕业生因待遇、环境及家庭等原因,离开家乡,到环境较好、工资待遇较高的地区单位工作,回乡任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只有40%左右,特别是骨干教师流失和名校优秀毕业生不返乡任教情况较为严重。
4.对近年来返乡任教毕业生的总体印象 5.骨干教师培训情况
骨干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骨干教师的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部分,县教育行政部门、教师进修学校和教师任职校,都非常重视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各种措施开展培训工作。他们尽量为骨干教师成长创造条件,使一批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发挥了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了中小学教师的整体
接受省、市级培训的骨干教师多集中在镇中及中心校,村小的教师由于学校经费紧张,很少有机会参加高层次的培训。而他们更需要进修和接受培训。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1.从教师生师比例上看,村小教师多,学生少,但从学科上看由于课程门类较多,一个教师要上几门课,教师数量又不足。特别是音乐、美术合格教师严重不足。
2.从教师的年龄上看,教师年龄结构普遍偏大。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多,新毕业生进不来,年轻教师补充不上。还有个别的乡,不是教师却占教师编。3.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教师的师德状况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修养方面,如师生关系问题,教师的行为规范问题,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等。教师的业务素质也急需提高。如在掌握现代化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优化知识结构和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等方面需要提高。
4.教师的工资还不能足额发放,影响教师的积极性。也影响师范院校毕业生返乡任教的积极性。
5.当前,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大。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比以前,尤其是比新课程改革未实施以前更大了,具体说来其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社会赋予教师的责任过多,对教师的期望值过大
②.农村中小学管理太过僵化
③.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过重
④.独生子女、留守子女过多,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⑤.家长的不配合
⑥.农村中小学教师自我发展机会太少
⑦.新课程改革的压力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优化教师年龄结构,优化教育资源
采取合村、合乡并镇的办法,适当扩大生师比,让优秀的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使学生受教育程度在最大限度上平等。2.切实提高教师德师及业务素质
①加大培训的力度,研训人员要深入到最基层的学校,带去教师最需要的理念、方法等具体的东西,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②可适当采取让县城的教师下乡执教。同时把农村教师定期送到县城较好的学校学习、实习,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借鉴。
③适当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鼓励教师外出学习,继续深造。3.保证教师工资足额发放
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是各级政府的责任,要认识到教师工资不能足额发放的长远的危害性,教师普遍认为实行县统筹比较好,但如果能省统筹就更好了。4.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优化管理
以保障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为前提,建立与聘任制相适应的教师工资分配激励机制。有条件地方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采取措施和办法,对在教学管理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相应优厚的工资待遇或相应奖励,稳定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篇二: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及培训现状调研报告——以湖南省为例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及培训现状调研报告——以湖南省为例 摘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必须改革和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本调研报告以湖南省作为案例,深入开展资料查询、问卷和实地调查,旨在探索农村教师培训的工作规律,建立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模式和培训工作的基本操作规程,科学地组织和实施培训,以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从而促进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农村;教师;培训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中小学教师,是指工作在县镇以下的初级中学、小学的教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些都为我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我国共有初中、小学专任教师914.7万人,其中县镇以下(含县镇)农村初中、小学专任教师752.4万人①文中湖南省数据引自《湖南省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8卷》。他们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脊梁,担负着我国农村1.3亿学龄儿童的教育重任。农村教师素质情况、工作情况与生存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影响到大多数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是发展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篇三:xx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xxx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xxx县地处aaa山区,面积4441.22平方公里,人口97.6万,下辖40个乡镇(现有镇18个、乡20个、民族乡2个),822个村。现有农村中小学校115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中学42所、小学79所,教学点29个。寄宿制中小学校共82所。在校中小学生4.3余万名,其中普高4079人,初级中学14364人、小学25285人,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4779人;高中专任教师329人,初中教师1776人,小学专任教师2174人。普通高中实际师生比例为1:12.3,初中实际师生比例为1:8,小学实际师生比例为1:11。几年来,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县教育主管部门采取积极措施,狠抓队伍建设;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积极进取,默默奉献;社会各方支持有力,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浓厚,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
1、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有所改善。从年龄结构看,2009年——2011年,我县共招聘新教师158人,绝大多数都安排在农村中小学,农村教师的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教师比例平均为22.4%,小学教师35岁以下比例也达到了13.7%;从学科结构看,2009 1 ——2011年,我县共招聘紧缺的英语,音乐,体育,美术教师共计82人,改善了农村教师学科结构。
2、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到2011年底,全县农村教师学历合格率高中教师92.4%,初中教师99.8%,小学教师达100%。农村高中教师中级及以上职称比例50%,初中教师中级及以上职称比例63.3%,小学教师中级及以上职称比例达79%。
3、农村教师待遇逐步提高。近年来,通过逐步落实绩效工资全县统筹,我县农村教师待遇有了新的提高,基本实现农村教师工资津贴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目前,全县已形成了“经费统筹、工资统发”的机制,教师工资基本实现了按时足额发放。为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在学校办公经费和人头经费上对农村边远地区学校进行了一定倾斜,促进了农村教师队伍稳定。
二、我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数量不足。
按照国家规定的农村学校师生比,我县农村初中和小学是严重超编的。但是从实际教学工作测算,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任务繁重,还需要补充大量教师。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2
1、农村学生居住分散,学校规模小,数量多,班额小,班级多。比如xxx镇,学生数为1303人,共有各类学校7所,教学班级55个,配备教师总数为98人,如果每所学校只设1个管理及后勤人员,则每个班级平均配备专任教师只有1.6人,教学人员严重不足。这种情况在农村中小学中普遍存在。
2、老弱教师相对集中,新教师补充困难重重。农村初中教师50岁以上人数比例达到12%,小学更为严重,达到30%。近年来教学课程不断改革,中小学课程数目不断增加,以前从民办教师转过来的人员由于能力和年龄的原因,对于新的课程根本不能适应和胜任。这些人员又没有到退休年龄,占用大量的学校编制,使得新教师补充困难重重。
3、近年来已经进入教师退休高峰,每年退休教师都在200人左右,2017年将退休教师350人,这些退休教师绝大部分都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由于没有建立正常的教师补充机制,新的“代课教师”又在全县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目前,这些人每月工资不足1000元,而这些资金也是学校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出来的。这些代课教师有的无教师资格证,加上待遇极低,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结构不优。
我县农村小学教师以语文、数学等主学科为多,计算机、英语、音体美学科教师奇缺,近年来数理化教师也出现奇缺现象。在全县79所农村小学中,音乐、美术、计算机三科专 3 任教师只有4人,有的乡镇只有一个物理或化学教师。由于农村学校分散,成班率不高,限于配编比例,首先只能保证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其他科目由语数教师兼任。很多农村小学基本上没有专业英语教师,专业音美体教师更是严重短缺。有的年龄大的教师兼教体育,哨子一吹,就让学生自已玩。为了保障开设英语课,有的中心完小的一个英语教师要负责几所村小的教学,每天骑着摩托车来回跑教,被称为“摩托车教师”。
(三)素质不高。
1、知识老化。我县农村中小学民师转正所占的比例较大,他们中极少数受过专业教育,虽说有的后来通过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获得了文凭,但实际水平提高不大,相当一部分教师知识结构陈旧,教育观念落后,难以适应新课改的需求和现代教学的需要。
2、教师培训落实难,效果差。新课改对教师知识更新要求高,教师培训显得尤为迫切,虽然县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有培训指标下达,但由于工学矛盾和年龄、能力、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农村中小学教师要求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教师的培训往往难以落实。目前进行的远程培训方式对于这一批老教师也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四)流失严重。
1、城镇化使农村地区生源的数量日益减少。由于农村 4 学校办学条件、农民工进城务工、计划生育等原因,导致大量农村中小学生向城镇流动,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生源日益减少。造成校舍、设备、师资的浪费,并形成恶性循环,生源数量和质量越来越差,教师教学难度越来越大,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也越来越差,最后导致教师队伍水平不断下降。
2、“精英教育”陈腐观念的恶劣影响使农村教育难以得到社会认可。由于长期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影响,社会观念认为读书的目的就是成为社会精英,教育的目的也就是挑选和培养社会精英,以至于应试教育的意识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愈演愈烈。农村学校由于先天条件差,生源质量差,在应试教育唯分数论和升学率的压力下,农村教师工作压力大,效果差,难以得到社会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造成优质师资不断流失。3年来,流失的农村教师达到182人,这些流失的教师大部分都是业务素质好教学能力强的优秀青年教师。
3、寄宿制学校管理难度大。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年龄小,最小的只有9岁,教师不仅要教学,还要担负学生生活管理任务,从早到晚全天候跟踪,责任重大;
4、留守学生问题。由于缺失家庭教育,给青少年成长造成诸多问题。全县农村学生留守儿童比例达到52.1%,问题学生多是留守儿童,管教难度大。
5、安全问题。农村学生上学、回家,大多数乘坐农用车,存在安全隐患,学校和教师忧心仲仲。
第五篇:农村教师队伍现状考察报告
农村教师队伍现状考察报告
农村教师队伍现状考察报告
杜克强
今年3月,先后到一些县市进行考察,就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要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使之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农村中小学教师,是目前我国农村人数
最多的“知识密集性”群体。他们的状况如何,不但关系当今农村人口的总体素质,而且直接影响农村的未来前途。如果不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不会有高的起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而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师,必须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不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一项带基础性、先导性、长效性的工程。
近些年来,我省农村教育投入加大,办学条件改善,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基础依然薄弱,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还在不断拉大,农村教师队伍总体素质不高,一些农村学校难以留住学生,辍学率有所回升。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安心农村教育的师资队伍,以巩固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加快改变农村教育基础薄弱的状况,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保证农村中小学有足额师资。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着诸多结构性矛盾,有待积极化解。
一是农村中小学师资紧缺。省编制、财政、教育三家按XX年在校学生数核定了某市教职工编制,而XX年该市学生人数比XX年增加万余人,教师编制却未增加。有些县,即使编制未满,招聘录用也受到限制,某县实有教职工比核
定编制数少409人。据测算,该县“十一五”期间初中教师需补充600人,小学教师需补充1500人。
二是教师的学科配置失衡。一些农村中小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课程停开或开课不足,勉强开了课的也没有专任教师任教,只能由其他学科教师兼授,难以保证教学质量。某市农村小学仅英语教师就缺300名。
三是教师年龄结构老化。某市一些县、区农村教师50岁以上者占45%,某县一些乡镇小学教师平均年龄52岁。老的将退休,青壮的想进城,新的进不来,出现断档趋势。有不少教师体弱多病,某县一所中学初中仅有的四位化学教师,分别患有肺结核、乙肝、肝硬化,还得坚持工作。
四是农村中小学高、中级职称的职数比
例远低于城市学校。按现行规定,农村初中的高级职数设置比县城初中少8-13%;农村初中的中级职数设置比县城初中少3-8%。农村小学的中级职数设置比县城小学少8%。实行评聘分开后,取得高、中级职称资格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获得相应聘任的几率远低于县城同等条件的教师,有的农村教师获得高、中级职称资格后,要等6-8年才得到聘任。于是人心思走,拿到职称证书的中青年教师设法调到聘任几率高的城市或县城学校去;而在农村学校守老营者,年老病弱的比例大增。有关部门应抓紧落实XX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适当提高乡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五是代课教师不但没有清退,反而不断增多。有的市,农村小学代课教师达3082人,占全市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有的县为减少财政开支,有编制也不让进
人,以月薪200-300元雇请不具教师资格者代课,用一名在编教师的工资可以请2至3名代课教师,人事、财政部门觉得很合算,故乐而为之,而教学质量则得不到保证。有个只读过几年小学的代课教师教小学数学,知道三加四等于七,却说不清为什么四加三也等于七。有关部门应切实执行XX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的规定,“限期清退农村中小学代课人员”,“不得使用编外人员顶编在岗人员”。
农村中小学师资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根本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迄未改变,仍沿袭建国初期优惠城市、克扣农村的编制标准。按照省里核定的中小学教师编制,城市初中师生比为1:,农村初中师生比为1:18。折算农村初中一个班,比城市初中一个班少配名教师,同样一所18个班的初中,农村初中比城市初中少配教师名。城市小学师生比为1:,农
村小学师生比为1:。折算农村小学一个班,比城市小学一个班少配名教师,同样一所18个班的小学,农村小学比城市小学少配教师11名。这样大的反差,仅用农村学校每百个教师编制上浮%的办法远不能弥补。农村中小学,成班率低,有些边远的小学教学点,两三个年级才十几二十名学生,至少也得配备一名教师。而且农村学校多有学生寄宿,早晚自习、食宿安排、安全管理等等要增加很大工作量。这种特殊情况,决定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不但不能比城市学校少,反应比城市学校多,起码城乡教师编制应该一视同仁。省里编制、人事部门应改革编制工作中的城乡二元结构思维模式,在国家核定的全省中小学总编制数以内,对城、乡学校编制进行均衡配置。
[1][2]农村教师队伍现状考察报告 相关文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考察报告初中教育考察报告工厂考察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寒假大学生实习考察报告赴酒钢学习考察报告关于“小学教育” 的考察报告传媒出版业考察报告关于天山北坡经济带的考察报告查看更多>> 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