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与对策(模版)
浅谈边远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2007级本科教育管理专业 071060405 杨平
【内容提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农村教育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村教育一直是教育改革的盲点,特别是边远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因人事制度改革一直徘徊不前,一直处于一个相对脆弱的混乱无序的状态。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要解决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加快农村师资培训力度,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分布均衡、素质较高、扎根农村的小学教师队伍,特别是在边远地区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更是迫在眉睫。因此我们必须对我国当前边远地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边远农村 教师 管理 对策
教育的发展最终靠教师,加强教师管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小学教师队伍,是边远农村小学教育紧跟时代快速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新课程改革必不可少的动力。但实际上长期以来,边远农村小学教育一直是教育改革的盲点。本人作为边远农村的一位学区教导主任,非常熟悉边远农村的教育状况。从整体上看,边远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着素质偏低、分布不合理、学科结构不均衡等一系列教师管理问题,出现了文科教师多,理科教师少,音、体、美教师紧缺,普通大学毕业的教师专业不对口的不协调现象,边远农村教师中的学非所用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浪费,体现出结构性缺编已经成为农村教师队伍中的重点问题。另外,近两年来新拖加或拖欠教师工资的原因对农村教师产生了严重的思想影响,从而造成了许多边远农村教师出现职业倦怠,不积极学习,工作无热情,从而导致了新课改难以继续,素质教育难以实施,教育质量逐年下降。因此建设好小学教师队伍是搞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好素质教育和提高边远农村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
一、边远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及分析
边远农村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改革中的薄弱环节,一直是教育改革的“缺失”,而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又是边远农村教育发展的难点。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是实现农村教育快速发展的必然需要和有力保证。虽然在国家教育改革的影响下,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建设得到了一定的改观,但是从本人多年来的研究总结,2
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需引起各级政府、全社会特别是教育界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教师整体素质较低,结构不合理
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前边远农村小学有这样三类教师:一是少量的“民转公”大龄教师及代课教师,他们年龄编大、学识水平低、知识结构老化、观念陈旧,教法落后,早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现在更无法参加新一轮课程改革,甚至越改越糊涂了,不会教书了,还没到时间退休就念着退休了;二是大量的中师毕业的中青年教师,这是一群60分万岁出来的教师,其中有大多数谈不上“一专多能”,有的居然不会上音体美课,甚至永远只能选教语文或者数学;三是少量的非师范类毕业和师范大学本专科毕业的新教师,这些教师专业不对口,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专业知识学习,可谓高学历低水平。教师的学科结构上的不合理,以学区为单位的农村小学师资少,根本就无法科学调配科任教师。
当前边远农村和城市的教师学历水平相差不了多少,但是二者的教育水平却相差甚远,原因就在于学习培训上。边远农村小学教师缺乏学习培训:一是学校经费少,教师往往只能参加县一级的学习培训;二是上级分配的培训名额偏少,每学年一般只有一至二名教师有机会参加县级培训,除了信息技术培训外,大部分教师从未参加过县级及以上学习培训;三是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差,缺乏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四是边远农村不通网络,信息闭塞,学习条件差,想学也拿不出什么来学,去去来来也就是学手中那套小继教教材,知识面狭窄,收获甚微,更不长见识。
再说,农村小学高级职称比例由原来的30%下调到25%,如此下来,特别是占大多数的广大中青年教师们晋升职称成了突出又最为敏锐的问题。职称晋升难成,事业心也就不强,兴趣爱好也当然不当,搓麻将、打扑克成了许多老师的日常业余的爱好,因而怠慢学习,观念守旧,不求上进,得过且过,日常工作不抓紧,考前“报佛脚”,成绩好坏一个样,教学质量难怪逐年下降,因此边远农村的教育也就失去了一大半。由此可见,边远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和切身利益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得到政策性的保障。本人所在县就有一位边远农村小学青年教师因无心工作而沉迷“滚地龙”赌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被开除工作籍。而一些比较忠实但也很有怨气的教师就少做点工作多做点家事,教师的管理出现了松懈,潜在着无法管好的危机。
(二)教师调动频繁,师资分布不均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步伐迅速加快,农民外出务工不断增加,边远农村学生锐减,集中办学也成了时代所需,但边远地区县乡人事制度改革举步维艰,人才流动体制不完善,青年教师工作调动、借调频繁,诸如一些远程教育管理员、实验员都随意调动,相应工作难以保障其连续性。边远农村中的许多中青年教师纷纷要求调往乡镇中心校乃至改行,一些尚未撤并的村小、村级完小、学区完小严重缺编。笔者所在的学区三所完小都缺教师,其中学区完小的远程教育管理员已调乡中心校,两所村级完小在校生数虽然分别是170人和183人,但却分别只有的5个和6个教师,当中一所完小
配备代课教师一名,另一所完小自行临时聘请一名退伍军人来上课。如此,农村本来就薄弱的师资力量越发薄弱,不太正常的教学秩序更乱了,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根本就无从谈起。
(三)教师工作生活环境差,工作缺乏热情
目前,很多边远农村小学教学设施落后,场地狭小,无网络,教学资源缺乏,交通闭塞,无教师宿舍,工作生活环境的难堪使广大教师工作辛苦,生活艰难,无心工作,许多教师经常跑教,备课、批改作业、组织学生课外活动等业务工作总是经常落下,跟不上教学进度,教师们长期打无准备之仗,教育教学效果令人甚忧。说实话,边远农村教师的工资这些年确实有了很大提高。许多教师感到了满意,但终究是因为工作生活环境太差、太艰苦了,许多教师是在怨气中生活着。归根结底是国家的投入“缺席”,并受集中办学形势的影响,边远农村小学的建设投入干脆停止了。
(四)制度不健全,管理无据可依
自2001年开始,我国广大地区中小学校实行“四制一目标”管理制度,但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和执行后出现了不够公平、不够人性、教师间感情淡化,矛盾激化,导致了教师间的不和谐现象。于是,大致于2004年秋,大多数学校特别是本来条件就很艰苦边远农村学校也就取消了“四制一目标”管理制度,恢复原来的无制度的抽象管理状态,各学区往往只有且只执行一个年度考核制度,教育评价机制单一。因此,教师队伍的管理几乎接近了真空。
(五)工资拖加拖欠,教师工作积极性锐减
从最近教师们天天谈论“公务员都先后调了两次工资而我们怎么还不加工资”以及“奖金怎么还未发”等就可以想想当前边远农村教师的思想状况,还大有人说,不加工资不发奖金工作就不干了或者少干点。可见,教师们的思想被功利化了,一些教师在办公室里天天津津乐道地谈论搓麻将、打扑克、赌博等,校长在一边也感到很无奈。究其原因,这是因地方财政薄弱,财政匹配滞后,工资改革不能一蹴而就,一概俱完。
(六)师德建设薄弱,德师师风不容乐观
虽然学区很重视并经常组织辖区教师进行新师德修养的学习培训,但是边远农村学校缺乏监督机制,同时又受社会的不良影响,教师的师德水平不高,敬业精神下降,大部分教师不安居乐业,整天乐道于加工资、买房子。边远农村因地理位置的因素,校点分散,几人一校、一人一校根本就没有任何竞争,教师思想政治观念淡薄,缺乏奉献精神,无上进心,得过且过,碌碌无为。更有甚者,上班是教师,下班是农民,工作是应付,家务是重点,一天两班倒,严重的影响了教师的形象。
综上观点所述,边远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成为了当今农村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绊脚石,这一问题势必尽快解决。
二、边远农村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对策
根据当前边远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根源的剖析,加强边远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发展边远农村教育,边远地区应抓住“十一五”期间公路“村村通”和集中办学的必然形势尽快
采取以下对策:
(一)抓住机遇,加大投入,兴办寄宿制学校集中办学 当前,边远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管理难,其实就因一个“散”,要是能集中办学,上述大部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因为:
1、集中办学有利于教师管理。集中办学,教师也集中了,也就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和管理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管理水平。
2、集中办学有利于整合资源。集中办学可以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和教育教学设施,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优化配置,提高办学水平。
3、有利于教师培训。集中办学,资源实现了共享,方便了学校组织教师进行校本研修和校本培训,提高培训效率,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4、集中办学有利于师德建设。集中办学有利于师德师风建设监督机制的建立,同时,由于教师多了,竞争强了,教师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也就得到了增强,师德师风也就得到迅速改观。
所以应尽快重点调整村小和教学点,打破村村办学的“小而全”的办学方式,除交通十分不便的地区继续保留必要的低年级教学点外,撤并村小和教学点,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发展乡镇示范性中心小学,探索建立全寄宿制学校。通过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使农村小学数量得到减少,整合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发挥教育资源的规模效益,促进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教师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努力创办安居工程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根据人的需要的不同提出了需要层
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它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学校办学条件是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而生活环境则是教师的安全需要。所以,地方财政要保证对边远农村小学教育的资金投入,完善基础教学设施建设,确保边远农村小学的正常运转,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减轻边远农村教师负担,杜绝教师拖加拖欠工资现象的发生,通过投资、集资、引资等方式实施教师安居工程,彻底改变边远农村小学有教学楼无宿舍的尴尬局面,改善教师的生活环境,实现边远农村小学教师生活城镇化,全面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使教师们安居乐业。贵州省剑河县敏洞乡库设小学引资无偿修建师生宿舍楼、食堂、围墙、扩建活动场所,敏洞学区组织教师集资建房,这都是比较典型的成功案例。
(三)提高边远农村小学高级岗位比例,建立城乡师资互动制度 目前,具备高级职称资格的教师越来越多,因为指标有限,竞争过于激烈,大多不能聘上高级职务,对他们来说很不公。因此提高边远小学教师高级职务岗位比例有助于促进边远学校的教师的教学信心。同时建立城乡教师“轮岗制”,引导和鼓励具有相应教师资格人员到边远农村小学任教,城镇小学教师评聘高一级教师职务的,应当有在边远农村小学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聘任后继续留教最低三年。同时,开展支教、名师共享、送教(课)下乡、教学互访、结对帮扶等活动,让有高超教学艺术、全新教育理念的骨干教师到边远农村小学上指导课、示范课,帮助薄弱学校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要通过对薄弱学校的帮扶支持,逐步提高薄弱学校的教师
素质、科研能力、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推进小学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
(四)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教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教育部门在宏观管理教师的同时,必须赋予基层学区校长一定的人事管理权,充分发挥他们的职能,建立起齐抓共管的立体化管理网络。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约束人。深化教师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加强对教师的考核与管理,培养责任意识、目标意识、竞争意识,建设一支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校长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以高尚的人格来带动教师,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教师忠于职守,爱岗敬业。
(五)重视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边远农村教师素质工程,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鼓励和督促教师参加以“一德三新”为重点的,以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不断优化边远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1、加强师德教育
教师职业道德是我国社会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规约教师个人的职业行为,同时也对青少年儿童的成长,甚至是整个社会生活都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是做教师好工作的前提,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产生提高自己业务的强烈愿望,才能克服困难,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学校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使师德教
育经常化、制度化。要大力宣传学习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教师履行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大力表彰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边远农村教育做出贡献的先进人物,增强依法治教,以德治教意识。
2、加强课改培训
以“三新”培训为重点,以远程培训为辅助,以委派学习为突破,多途径多形式地加强培训工作。
(1)周密计划。学校要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课改培训计划,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
(2)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尤其要彻底转变“民转公”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课程理念,贯彻于课程改革的全过程,改变原来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切实提高科研质量。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如何搞好校本培训,提高培训的质量,仅仅靠学校自身培训远远达不到效果。学校必须要经常组织教师走出去听,引进来学,并充分运用远程教育网下载和收看各期远教培训。
(4)切实加强骨干教师培养。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能产生辐射效应的核心群体,是使教师队伍具有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因素。骨干教师的培养就是以教科研为载体的,通过对课程的研究,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实践、共同提高,聚合了一批人,带动了一批人,培养了一批人,推出一批人,是一条快速高效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骨干教师的很好途径。同时也解决了边远农村小学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的问
题,使教师的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5)加强学历提高培训。小学教师要达到专科学历,建立终身学习意识,鼓励中青年教师学历进修,努力提高自身学历水平。
总之,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构建农村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对于我国农村教育的改革乃至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迅速深入,新课程改革的紧迫,建设一支和谐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边远农村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边远农村要抓住集中办学的大好机遇,结合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满足教师发展需要,走好资源整合、师资内化提高之路,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加强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教师管理,努力解决好教师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更好地为农村教育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于秀芝,《人力资源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7
2、张贵新,《新时期师德修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
3、邬志辉,《现代教育管理专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4.12
4、项蕾,《贫困地区教育与经济发展研究》,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5
5、王景英,《教育评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7
6、朱汉平,《提升教师队伍管理质量的若干意见》,2009《贵州教育》,第6期
第二篇:试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与对策(范文)
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内容提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农村教育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农村教育带来了挑战,而农村教师外流、分布不合理、质量偏低,结构不均衡等问题。新形势下,要解决农村教师队伍管理存在问题,必须加强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师资培训,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农村教师
管理难点
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如何才能做到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公平,不仅要改善办学条件,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教育质量。要提高教育质量,就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党 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这说明党和国家对我们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作为农村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觉得要认清形势,从我做起,切实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教育第一线上来,为党和人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农村教育快速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不可少的动力,而农村教师管理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阻碍着农村教育的发展,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我们必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深化改革,加大投入,强化培训。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还比较薄弱,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也亟待加强,农村教师数量不足、素质偏低、结构不够合理、编制标准不够科学等问题比较突出,影响了农村教育的质量,从而影响了整个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学校的各项发展因素中,人的发展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能否保持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农村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农村教育是整个教育改革中的重点、难点,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又是农村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是实现农村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 观需要和有力保证。虽然在国家教育改革的影响下,农村教 师队伍的管理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改观,农村教师队伍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如农村教师总量偏多,小学教师年龄偏大;学历结构学段不平衡,学科结构不合理,综合能力欠缺,知识结构老化,教科研水平较低,进取意识弱化,职业自豪感减退,骨干教师外流严重,师资区域分布不合理。教师文科比例偏重,严重缺少理科与音、体、美专业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专业英语教师紧缺,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农村教师编制过紧,教师 评价、管理、激励机制软弱,教师待遇落实不力,教育观念陈旧等,体现出结构性缺编已经成为农村教师队伍中的重点问题。需引起社会及教育界领导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二、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
受着诸多方面的影响,教师队伍管理在队伍建设,素质发展,结构分布等方面呈现出不稳定性、不合理性、不均衡性等问题,给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工作和农村教育发展带来了不少困难。
(一)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农村教师存在着学科专任教师结构不齐整,老、中、青年龄结构不合理,高中、初中、小学教师知识结构不配套的现象。
1、学科结构存在着专任教师配备不齐的问题,农村缺乏英语、信息技术、艺术类、劳动技术、常识类(自然、科学学科)等专业教师,有的学校无法开设,学生上自习课,有的学校只能由非专业教师兼任英语、劳技、音乐、美术等 学科教学,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差,严重影响着学生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
2、老、中、青年龄结构存在着老多,中、青年少的问题,教师年龄结构偏大,教学无激情的多,工作无压力的多,学习无追求的多。
3、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存在着知识结构不配套,存在着层层拔高使用的问题,高中教师缺乏从初中选拔使用,选择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的教师。初中从小学选拔使用,把那些学历层次较高、工作成绩突出的中青年教师选拔出来,教学初中的数理化,造成教师资格与岗位不一致,造成小学、初中教师师资质量严重下滑,农村本来就薄弱的师资力量越发薄弱,学校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二)农村教师分布不均
由于农村教师流动大,城区与农村教师分布上不均衡,农村教师少了,缺编现象严重,特别是农村中青年骨干教师少了,教育教学质量受到影响。集镇与乡村教师分布不均衡:中心初中、中心小学人满为患,乡村完小和教学点缺乏教师,有的完小只有七、八个教师,缺编的由临时代课教师来上课,无法保证教育质量,同时加重乡镇、村及农民负担。
(三)农村教师素质偏低
录用层次低:现在农村小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从社会录入的,有民办转公办的,从高中生中招录的合同聘干教师、从社会招聘临时代课人员。年龄编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狭窄,极少数受过专业教育,相当一部分教师观念陈旧,教法落后,无法迎接新一轮课程改革,面对新课程,显得力不从心。
学习培训少:由于人员紧张和学校经费困难,几乎无机会参加业务培训或到外地参加教科研活动,加之学校无骨干教师,学无方向,学无榜样,学无示范。职业观念缺乏:因受种种原因影响,有的教师不思进取、不求上进、不进修、不学习、满足现状,撞钟式教学。学习无动力,提升学历为的是评职称;教科研与自己无关,是教育专家的事情,自己无须去学习新理念,实践新课标;旧观念不及时转变,一味地应试教育,一味地传播知识,一味地主观追求浮躁的东西;责任心不强,职业意识淡薄;部分优秀教师在评优晋级、提拔使用后,就到了二线,不再任课,造成极大浪费。
(四)农村教师工作环境堪忧
一是教学设施落后。很多农村学校教育条件落后,教学一是设施匮乏,边远农村小学更为严重。二是流动机制不健全。“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人事分配制度尚未形成,一些教师想方设法要调进条件好、待遇高的学校,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三是拉大分配差距难。教职工平均分配的思想占主导地位,导致部分教师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前不久,我校在组织关于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的讨论中,很多老师就很不乐意,反对的声音不在少数。这些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管理中难题和问题值得教育管理者的思考和研究。
三、农村教师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在细致地查找问题,深刻地剖析原因的同时,我们要切实地解决问题,找出 3 路求发展,积极工作,用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和适度超前的理念办教育,狠抓改革,用好管理制度,加强调节,建好教师供给渠道,注重学习,抓好教师培训,改善办学条件,想方设法为教师营造和谐、优雅、宽松、愉快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一)狠抓改革,用好管理制度
教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教育部门在宏观管理教师的同时,必须赋予基层校长一定的人事管理权,充分发挥他们的职能,建立起齐抓共管的立体化管理网络。
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约束人。加强对教师的考核与管理,培养责任意识、目标意识、竞争意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以高尚的人格来带动教师,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实行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激励教师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深化教师的人事制度改革,实现人才合理地有序地流动,“以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以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中小学教职工结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为核心,加快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中小学特点的人事管理运行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要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实行教职工聘任制,实施教师工资结构制,建立保障制度,健全分配激励机制,严把教师资格入口关”。
加强调节,建立向农村流动的教师调节制度,可借鉴国外经验,实行城乡教师“轮岗制”,城市富余教师下乡支教,特别是将要晋升中高级教师职务,应存在乡村中小学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实行倾斜政策,刚调入或进入教师队伍可以下乡任教,同时适当提高解决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比例,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晋升中、高级职务创造条件。
(二)注重学习,抓好培训机制
加强教育,树好师德。师德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产生提高自己业务的强烈愿望,才能克服种种困难,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学校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使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要大力宣传学习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教师师资履行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大力表彰了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农村教育做出贡献的先进人物,增强依法治教,以德治教意识。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必须把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课程理念,贯彻于课程改革的全过程,引领教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认清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堂教学中最为显著的特征;改变原来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这场改革的核心任务和主要体现。引领教师不断的摒弃陈旧的教育观念,实现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切实提高科研质量。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如何搞好校本培训,提高培训的质量,定期开展互听互评活动,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走出去听,引进来学。切实加强骨干教师培养。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能产生辐射效 应的核心群体,是使教师队伍具有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因素。骨干教师的培养就是以教科研为载体的,通过对课程的研究,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实践、共同提高,聚合了一批人,带动了一批人,培养了一批人,推出一批人,是一条快速高效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骨干教师的很好途径。同时也是解决农村学科结构不合理问题,使教师的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加强学历提高培训,小学教师要达到专科学历,高、初中教师要达到本科学历,建立终身学习意识,特别中青年教师在学历上必须进修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
(三)改善条件,理好教育环境
抓好依法治教,落实好方针政策,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加大投入,积极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大布局调整力度,实现规模办学,集中办学,缩小城乡学校差距。
改善生活条件,让农村教师有个舒适的环境。要妥善解决好农村教师住房、就医等实际问题,增强农村教师的编制,减轻他们工作上负担,提高他们的待遇,解决他们生活中困难,让他们安心教育,舒心工作。保护好他们合法效益,保证他们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让农村教师心甘、心安、心专。
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让农村教师有个良好的社会地位。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教育部门要广泛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一要保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确保教师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二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教师优秀事迹,表彰先进,弘扬精 5 神;三要政府部门要把教育工作和教师冷暖牢牢抓在手中,放在心上,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学校、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四要满足教师的需要,特别提高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需要,以及追求上进的需要。
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面临着大变革,大发展的历史时期,也正是观念更新和理论创新的重要时期,科学的理论要加强学习,他人的经验只能借鉴,关键是要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用心去体会,针对新农建设的实际作出正确选择与大胆的探索,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创新。目前,我国的一些省份也正试图在部分条件成熟的农村地区开始一些有益的探索。例如改变了过去传统模式上的教师制度,尽可能从政策上为农村教师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但是,问题还是很多,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对此项工作的关注度还不够;调查研究的层度还不够深入;政策制定的方法还不够科学;这与党和政府对该项工作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如何加强对此项工作的调查研究我们必须加以重视起来。
胡锦涛同志在今年8月31日的讲话中,对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教师要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当今世界,日新月异,教育规律也在随人们认识的加深而不断发展。当我们的教育对象在大千世界的10变革中不断发展的时候,你还希望用已有的方法或等待利用别人的现成方法去教育他们,那么你就会被各种各样的教育矛盾所吞噬,就会落后于教育的发展,落后于学生的发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理论一旦成为某种一成不变不可移动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它就会僵化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桎梏。”
所以,在解决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过程中,应当始终不渝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精神实质,坚持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发展路子,充分依靠广大农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更要以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多听一听基层农村教师的呼声,多了解它们的疾苦,为他们切实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千方百计的落实有关政策,并在实施过程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唯有此才可能逐步的解决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 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也是解决此项工作的根本性出路。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教育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393-394 6 2.教育部人事司司长在全国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基础教育动态》2004年第二期
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郭振武主编,《学校管理》2000.156 4.加强农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
第三篇: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和对策
目录
一、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1
(一)农村教师流失严重,教师严重短缺...........................................................1
(二)农村教师分布不均.......................................................................................2
(三)农村教师结构不合理...................................................................................2
(四)农村教师的素质普遍偏低...........................................................................3
(五)许多农村教师适应不了新课程...................................................................3
二、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对策...............................................................................4
(一)加大政府投入切实提高落实农村教师整体待遇.......................................4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发挥为人师表作用...................................................4
(三)加强调节,建好供给渠道,保证队伍建设...............................................5
(四)改善环境,努力改善教师结构...................................................................6
(五)抓好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素质...................................................................6
(六)搞好培训机制,提高教学能力...................................................................6
三、结束语...............................................................................................................7 参考文献...................................................................................................................7
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和对策
【摘 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教育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新的教育课程改革给农村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而农村教师流动性大、待遇不高、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也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解决好农村教师队伍管理中的问题,必须多管齐下,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师资培训等相关教育制度。
【关键词】
农村教师
管理难点
对策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成败。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是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当前,农村教师的管理和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阻碍了农村教育的科学发展,阻碍了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影响到了我们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现。面对现实,我们必须开拓创新,认真研究解决问题,切实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强化制度建设,努力实现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
(一)农村教师流失严重,教师严重短缺
由于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异和人才流动的社会化,为农村教师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师和其他人才一样对物质条件需求具有经济人的一面。教师的物质待遇与教师流失有一定的相关联系的。教师的流失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走出农村进城市,向沿海城市、大中城市谋发展,导致原本师资较好的一个学校突然间成了师资不足的学校,从而影响到了学校的教学工作。二是走出本行,进其他单位任职高就的,下海有的是受利益的驱动,金钱的诱惑,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想做老板、当经理;有的外借,政府部门缺文职人员就从教育部门借用,被借用的几乎都是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目前有许多教师又热衷于报考公务员,这无形之中又加剧了教师数量的减少。以上几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队伍的建设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从另一个方面看,近些年来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毕业政策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取消了国家分配政策,实行大学生自主就业、双向选择的新型就业模式。这种就业政策的转变,导致了农村学校师资的断层现象明显,学校教师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二)农村教师分布不均
由于农村教师流动性较大,城区与农村教师分布上不均衡,农村教师在数量上和师生比例上少了,特别是农村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少了,很多教师不愿意到农村去教书,在评选到了高职称后,都想方设法往上调,不愿安心扎根农村学校,给农村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城镇与乡村教师也分布不均衡,中心小学、初中都是人满为患,乡村完小和教学点缺乏教师,有的完小只有七八个教师,个别地方甚至更少,缺编教师有的地方就由临时老师来上课,但这却又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同时也加重了乡镇、村民的负担。
(三)农村教师结构不合理
目前,农村各地普遍存在教师所教学科不合理的现象。大部分语数教师偏多,而体、美、艺、英语等教师较少,适应不了义务教育阶段办学的需要,很难做到培养的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并且从往年各师范院校的招生情况来看,国家在体、美、艺这方面的招生还是比较少,加上有些学生毕业后转行,有的被非教育单位截走。针对学校体美艺教师太少导致无人上课的情况,学校也只能找一些教语、数教师来上这些课,但是不是专业的教师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3主义教育,革命理想教育,为人民服务教育,鼓励为振兴中华培养人才。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将思想道德信念升格为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的要求和愿望。树立从事老师职业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目前,我们应大力推先进、树典型弘扬教师的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主动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政府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把农村教育工作当成我们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战略高度来看,这也就要求各级部门要把教育工作和教师冷暖牢牢抓在手中,放在心上,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为学校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要满足教师的需要,以及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调节,建好供给渠道,保证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农村教师不足的问题,可采取四个途径:一是聘用师范生,优秀中专及以上毕业生。当前,我省许多县市开始每年从优秀的大中专毕业生中为农村中小学招聘教师,而且招聘的力度之大、数量之多、规范之严是以前我们很少见的,在一定程度上,这很好地解决了农村中小学教师不足的燃眉之急,及时为这些学校补充了教师。二是鼓励外流的教师重返课堂;毕竟这部分老师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加上地缘的关系,当条件成熟的时候,他们中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回来。三是加强调节,建立向农村流动的教师制度,可实行城乡教师“轮岗制”,特别是将要晋升为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应有在乡村中小学教学的经历;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四是鼓励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教育部门对农村教育实行政策倾斜,刚调入或新进教师队可以先到农村地区任教再调往城镇,同时适当解决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比例,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晋升中高级职务创造条件。当务之急,一方面我们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继续做好这两项工作,为农村学校输入更多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另一方面,我们各级教育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的政策,并认真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保障这些特岗教师和支教教师的待遇,解决好他们的发展问题,切实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四)改善环境,努力改善教师结构
当前形势下要大力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更新教学设备,改善学校环境,便于教师教学;还要努力改善教师结构,优化学科组合。根本的措施应该是师范院校在改革专业设臵和招生规模上,应根据中小学需要来变动按排,这样可以减少盲目性、随意性提高就业率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人才和资源的浪费。我们相关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重视引进体美艺老师,以保障学校体美艺老师对教学的要求。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从教主科的教师中对有这些基础的教师进行培训。重要的是在待遇上和评职称上对主科和副科的教师要坚持一律平等。
(五)抓好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要抓好继续教育,要加强学历的提高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小学教师要逐步达到专科及以上学历,高、初中教师要逐步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在学历上必须进修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高学历已经成为今后教师这个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更高层次的学历也为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提供了师资保证。
(六)搞好培训机制,提高教学能力
要培养人才,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学校要有创新机制,大力开展教师大练兵活动。首先,建立和健全教研网络,加强交流学习,须建立一整套制度,因校因人,分段提出要求,密切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考查措施。其次,启动现
第四篇:试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和对策
毕 业 论 文
试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和对策
姓 名: 王鸿泰
学 号: 62071210338001 专 业: 教育学(教育管理方向)
学习中心: 甘肃省平凉诚信会计培训中心
工作单位: 海原县第三中学
试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和对策
【摘 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教育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新的教育课程改革给农村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而农村教师流动性大、待遇不高、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也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解决好农村教师队伍管理中的问题,必须多管齐下,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师资培训等相关教育制度。
【关键词】 农村教师
管理难点
对策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九亿农村人口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对农村教育事业给予更多的关怀,农村教育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成败。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是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当前,农村教师的管理和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阻碍了农村教育的科学发展,阻碍了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影响到了我们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现。面对现实,我们必须开拓创新,认真研究解决问题,切实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强化制度建设,努力实现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
(一)农村教师流失严重,教师严重短缺。由于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异和人才流动的社会化,为农村教师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师和其他人才一样对物质条件需求具有经济人的一面。教师的物质待遇与教师流失有一定的相关联系的。教师的流失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走出农村进城市,向大中城市谋发展;例如在我县乡镇的一个中学许多骨干教师由于不满当前的物质条件的需求,而向银川、吴忠等地发展,导致原本师资较好的一个学校突然间成了师资不足的学校,从而影响到了学校的教学工作。二是走出本行,进其他单位任职高就的,并在受利益的驱动,金钱的诱惑,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想做老板、当经理;有的外借,政府部门缺文职人员就从教育部门借用,被借用的几乎都是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目前有许多教师又热衷于报考公务员,这无形之中又加剧了教师数量的减少。以上几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队伍的建设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从另一个方面看,近些年来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毕业政策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取消了国家分配政策,实行大学生自主就业、双向选择的新型就业模式。这种就业政策的转变,导致了农村学校师资的断层现象明显,我县的许多农村学校近十年来没有进过一个新老师,导致学校教师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一大批教师面临着退休而补充却没能跟上,导致很多学校教师数量严重缺少。
(二)在市场经济作用下部分农村教师师德下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教师受拜金主义的影响,怕苦怕累、追求安逸的生活,讲实惠贪图方便,一切向利益看的思想有所抬头;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有些学校也兴起走后门,有关系走后门的小孩就用心的辅导,座位也是前面或者中间,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中饱私囊也就见怪不怪了,长期以往,教师为人师表的表率荡然无存。在农村学校,有些教师因为在农村就一心二用,有事办事、有活干活的现象常常发生,有些教师甚至让学生到家里帮忙干活,如此以来形成了以物质代替精神,以金钱代替思想工作。学生怎能安心学知识,这样不是误人子弟吗!却不知教师工作是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既有个体性又有群体性,具有长效性,滞后性和隐蔽性。
(三)农村教师分布不均
由于农村教师流动性较大,城区与农村教师分布上不均衡,农村教师在数量上和师生比例上少了,特别是农村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少了,很多教师不愿意到农村去教书,在评选到了高职称后,都想方设法往上调,不愿安心扎根农村学校,给农村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集镇与乡村教师也分布不均衡,中心小学、初中都是人满为患,乡村完小和教学点缺乏教师,有的完小只有七八个教师,个别地方甚至更少,缺编教师有的地方就由临时老师来上课,但这却又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同时也加重了乡镇、村民的负担。
(四)农村教师结构不合理
目前,农村各地普遍存在教师所教学科不合理的现象。大部分语数教师偏多,而体、美、艺、英语等教师较少,适应不了义务教育阶段办学的需要,很难做到培养的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并且从往年各师范院校的招生情况来看,国家在体、美、艺这方面的招生还是比较少,加上有些学生毕业后转行,有的被非教育单位截走。针对学校体美艺教师太少导致无人上课的情况,学校也只能找一些教语、数教师来上这些课,但是不是专业的教师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据调查,在西部地区很多农村学校没有专职的音乐、美术、体育教师,一般是一个老师教几门课,我以前待的学校只有6名教师,一人一个年级,所以的课程都一个人包办。这种情况在农村学校是比较普遍的,这无形之中毁掉了很多学生学习其他课的兴趣,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来讲,这无疑不是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
(五)农村教师的素质普遍偏低
在农村,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农村小学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是从社会上录用的民办教师(现已转公办),有顶替的,有代课的,这部分教师在学历上、业务素质上都相对较低,与城镇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相比较是存在着较大差距的。自1985年全国中小学师资工作会议之后,我国就开始有计划地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十几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我们同时也应看到广大农村小学教师由于各种原因,学历的达标率并未从根本上扭转不合格的局面。从整体上讲,农村教师知识面狭窄,整体素质偏低无法满足目前学生的需求,给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定难度的挑战。而且,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加上许多地方政策落实不到位,不能很好的对农村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和进修教育。并且农村学校通常没有骨干教师,没有像样的优秀教师,导致在很多农村学校学无方向,学无榜样,学无示范。例如;很多的教师上课时不会讲普通话或者不标准,给学生的语言发音有很大的阻碍,不能够教正确的读音,从而不能更好的教学生认识字,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普通话,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很不利的。
(六)许多农村教师适应不了新课程
由于农村的教师资源紧张,录用层次低,录用后都是直接上岗,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有些教师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狭窄,思维固定,不愿意改变。教法落后;加上学校的经费紧张都极少受过培训。面对新课程改革显得力不从心,适应不了新课程。目前绝大多数农村小学教师还只停留在只会照本宣科、执行标准的教书匠水平,他们只是在单向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充当了“知识传声筒”的角色,很少具有创新意识,也不懂得教育的科学内涵。另外一部分教师根本不懂得教育研究为何物。显然,这样势必造成农村小学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落后,习惯于实施课堂的“满堂灌”教学,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以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二、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投入切实提高落实农村教师整体待遇
当前,虽然教师的待遇有所提高,相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总体上看,教师的物质待遇仍然偏低。教师由农村学校向城市学校流动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目前提高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是防止教师流失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从政策上解决好城乡教育差距明显的问题。当前,正值国家大力推行事业单位改革,政府已经开始在学校推行工资分配改革,贯彻实行绩效工资制,学校也应该抓住政策和时机。一方面,有关学校和部门要积极采取各种手段切实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改善教师的生活,解决涉及到农村教师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比如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子女教育问题、户籍问题等等,使广大农村教师的工作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安心教学,扎根于广大的农村学校;另一方面,要保护好广大农村教师的合法效益,保证他们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让农村教师心甘、心安、专心地教学。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发挥为人师表作用
学校要大力贯切《教育法》、《教师法》、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充分调动教师内在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尤其要重视对教师进行邓小平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教育,为人民服务教育,鼓励为振兴中华培养人才。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将思想道德信念升格为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的要求和愿望。树立从事老师职业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目前,我们应大力推先进、树典型弘扬教师的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主动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政府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把农村教育工作当成我们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战略高度来看,这也就要求各级部门要把教育工作和教师冷暖牢牢抓在手中,放在心上,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为学校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要满足教师的需要,以及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调节,建好供给渠道,保证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农村教师不足的问题,可采取四个途径:一是聘用师范生,优秀中专及以上毕业生。当前,全国各地每年都有招聘特岗教师,而且招聘的力度之大、数量之多、规范之严是以前我们很少见的,在一定程度上,这很好地解决了农村中小学教师不足的燃眉之急,及时为这些学校补充了教师。二是鼓励外流的教师重返课堂;毕竟这部分老师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加上地缘的关系,当条件成熟的时候,他们中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回来。三是加强调节,建立向农村流动的教师制度,可实行城乡教师“轮岗制”,城市富余教师下乡支教,特别是将要晋升为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应有在乡村中小学教学的经历;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四是鼓励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教育部门对农村教育实行政策倾斜,刚调入或新进教师队可以先到农村地区任教再调往城镇,同时适当解决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比例,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晋升中高级职务创造条件。五是认真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岗计划”和“三支一扶”的工作。我省从2006年开始实施“特岗位”计划,至今已有八年了,许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踊跃投身到这两项事业当中去,这两个计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农村学校师资不足、水平不高的问题,为农村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带去了新的血液和活力,起到了积极的效国。当务之急,一方面我们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继续做好这两项工作,为农村学校输入更多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另一方面,我们各级教育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的政策,并认真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保障这些特岗教师和支教教师的待遇,解决好他们的发展问题,切实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四)改善环境,努力改善教师结构
当前形势下要大力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更新教学设备,改善学校环境,便于教师教学;还要努力改善教师结构,优化学科组合。根本的措施应该是师范院校在改革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上,应根据中小学需要来变动按排,这样可以减少盲目性、随意性提高就业率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人才和资源的浪费。我们相关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重视引进体美艺老师,以保障学校体美艺老师对教学的要求。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从教主科的教师中对有这些基础的教师进行培训。重要的是在待遇上和评职称上对主科和副科的教师要坚持一律平等。
(五)抓好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要抓好继续教育,要加强学历的提高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小学教师要逐步达到专科及以上学历,高、初中教师要逐步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在学历上必须进修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高学历已经成为今后教师这个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更高层次的学历也为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提供了师资保证。
(六)搞好培训机制,提高教学能力 要培养人才,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学校要有创新机制,大力开展教师大练兵活动。首先,建立和健全教研网络,加强交流学习,须建立一整套制度,因校因人,分段提出要求,密切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考查措施。其次,启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培训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要求教师边学边教,教中学,学中教,积极学习专业及相关学科知识,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更新知识结构,使每一个教师都有一专多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三、结束语
教师管理的目标是: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内在动力,充分调动教师的才干和智慧,让教师积极主动打心底儿愿意为学校的存在、发展尽心尽力。解决好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问题,我们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切实提高教师的待遇;通过狠抓改革,正确实行管理制度,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通过加强调节,建好供给渠道,改善教师分布情况;通过改善教育环境,努力改善教师结构,优化学科组合;通过搞好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素质;通过抓好 培训机制,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的管理,为学校提供一支德才兼备、数量足够、结构合理、质量过硬、建设稳定的农村教师队伍,切实为农村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强的基石和不竭的动力,这也必将把我国农村的教育事业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科学发展,功在当今,利在千秋。【参考文献】: [1]郭振武.《学校管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156)
[2]孟令熙.教师流动规律及其对教师管理的启示.《中国教师》出版社,2004(2)[3]吴霞飞.黎雯.关注农村教师工作环境和生存状况.当代教育出版社,2006(3)[4]李建平.农村教师素质亟待提高.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网,2001.9.(12)[5]赖大益.农村小学教师配置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思考.乐安县人大信息网,2007.1
第五篇:试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和对策
目录
内容摘要 ……………………………………………………………………(3)
一、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 ……………………………………………(3)
1、农村教师流失严重,教师严重短缺……………………………………(3)
2、在市场经济作用下部分农村教师师德下滑 …………………………(4)
3、农村教师分布不均………………………………………………………(4)
4、农村教师结构不合理……………………………………………………(4)
5、农村教师的素质普遍偏低………………………………………………(5)
6、许多农村教师适应不了新课程…………………………………………(5)
二、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对策……………………………………………(6)
1、加大政府投入切实提高落实农村教师整体待遇………………………(6)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发挥为人师表作用………………………………(6)
3、加强调节,建好供给渠道,保证队伍建设……………………………(6)
4、改善环境,努力改善教师结……………………………………………(7)
5、抓好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素质…………………………………………(7)
6、搞好培训机制,提高教学能力…………………………………………(8)
三、结束语……………………………………………………………………(8)
参考文献………………………………………………………………………(8)
1
试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和对策
【摘 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教育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新的教育课程改革给农村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而农村教师流动性大、待遇不高、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也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解决好农村教师队伍管理中的问题,必须多管齐下,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师资培训等相关教育制度。
【关键词】 农村教师 管理难点 对策
在第25个教师节到来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强调,教育是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事业。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九亿农村人口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对农村教育事业给予更多的关怀,农村教育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成败。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是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当前,农村教师的管理和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阻碍了农村教育的科学发展,阻碍了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影响到了我们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现。面对现实,我们必须开拓创新,认真研究解决问题,切实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强化制度建设,努力实现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
(一)农村教师流失严重,教师严重短缺。
由于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异和人才流动的社会化,为农村教师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师和其他人才一样对物质条件需求具有经济人的一面。教师的物质待遇与教师流失有一定的相关联系的。教师的流失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走出农村进城市,向沿海城市、大中城市谋发展;例如在乐安县乡镇的一个中学许多骨干教师由于不满当前的物质条件的需求,而向广东、深圳特区发展,导致原本师资较好的一个学校突然间成了师资不足的学校,从而影响到了学校的教学工作。二是走出本行,进其他单位任职高就的,下海有的是受利益的驱动,金钱的诱惑,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想做老板、当经理;有的外借,政府部门缺文职人员就从教育部门借用,被借用的几乎都是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目前有许多教师又热衷于报考公务员,这无形之中又加剧了教师数量的减少。以上几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队伍的建设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从另一个方面看,近些年来国家对大中
2 专毕业生毕业政策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取消了国家分配政策,实行大学生自主就业、双向选择的新型就业模式。这种就业政策的转变,导致了农村学校师资的断层现象明显,笔者所在县的许多农村学校近十年来没有进过一个新老师,导致学校教师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一大批教师面临着退休而补充却没能跟上,导致很多学校教师数量严重缺少。(二)在市场经济作用下部分农村教师师德下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教师受拜金主义的影响,怕苦怕累、追求安逸的生活,讲实惠贪图方便,一切向利益看的思想有所抬头;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有些学校也兴起走后门,有关系走后门的小孩就用心的辅导,座位也是前面或者中间,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中饱私囊也就见怪不怪了,长期以往,教师为人师表的表率荡然无存。在农村学校,有些教师因为在农村就一心二用,有事办事、有活干活的现象常常发生,有些教师甚至让学生到家里帮忙干活,如此以来形成了以物质代替精神,以金钱代替思想工作。学生怎能安心学知识,这样不是误人子弟吗!却不知教师工作是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既有个体性又有群体性,具有长效性,滞后性和隐蔽性。
(三)农村教师分布不均
由于农村教师流动性较大,城区与农村教师分布上不均衡,农村教师在数量上和师生比例上少了,特别是农村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少了,很多教师不愿意到农村去教书,在评选到了高职称后,都想方设法往上调,不愿安心扎根农村学校,给农村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集镇与乡村教师也分布不均衡,中心小学、初中都是人满为患,乡村完小和教学点缺乏教师,有的完小只有七八个教师,个别地方甚至更少,缺编教师有的地方就由临时老师来上课,但这却又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同时也加重了乡镇、村民的负担。
(四)农村教师结构不合理
目前,农村各地普遍存在教师所教学科不合理的现象。大部分语数教师偏多,而体、美、艺、英语等教师较少,适应不了义务教育阶段办学的需要,很难做到培养的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并且从往年各师范院校的招生情况来看,国家在体、美、艺这方面的招生还是比较少,加上有些学生毕业后转行,有的被非教育单位截走。针对学校体美艺教师太少导致无人上课的情况,学校也只能找一些教语、数教师来上这些课,但是不是专业的教师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3 据调查,在江西地区很多农村学校没有专职的音乐、美术教师,一般是一个老师教几门课,一位老师说:“他的学校只有7名教师,他一周上22课是:三年级的语文、二年级的数学、三年级的体育、美术,二年级的音乐。学校许多教师上课情况都是这样的,教主科的教师都不够,更不用主说是副科。这种情况在农村学校是比较普遍的,这无形之中毁掉了很多学生学习这些课的兴趣,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来讲,这无疑不是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
(五)农村教师的素质普遍偏低
在农村,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农村小学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是从社会上录用的民办教师(现已转公办),有顶替的,有代课的,这部分教师在学历上、业务素质上都相对较低,与城镇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相比较是存在着较大差距的。自1985年全国中小学师资工作会议之后,我国就开始有计划地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十几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我们同时也应看到广大农村小学教师由于各种原因,学历的达标率并未从根本上扭转不合格的局面。从整体上讲,农村教师知识面狭窄,整体素质偏低无法满足目前学生的需求,给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定难度的挑战。而且,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加上许多地方政策落实不到位,不能很好的对农村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和进修教育。并且农村学校通常没有骨干教师,没有像样的优秀教师,导致在很多农村学校学无方向,学无榜样,学无示范。例如;很多的教师上课时不会讲普通话或者不标准,给学生的语言发音有很大的阻碍,不能够教正确的读音,从而不能更好的教学生认识字,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普通话,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很不利的。
(六)许多农村教师适应不了新课程
由于农村的教师资源紧张,录用层次低,录用后都是直接上岗,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有些教师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狭窄,思维固定,不愿意改变。教法落后;加上学校的经费紧张都极少受过培训。面对新课程改革显得力不从心,适应不了新课程。目前绝大多数农村小学教师还只停留在只会照本宣科、执行标准的教书匠水平,他们只是在单向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充当了“知识传声筒”的角色,很少具有创新意识,也不懂得教育的科学内涵。笔者在所在的学校进行了一项简单的调查,数据表明,只有大约10%的教师认为他们应该要从事教育研究,并且用研究的成果来改善自己的教学。只有大约20%的教师认为教育研究
4 是优秀教师所不可或缺的。另外一部分教师根本不懂得教育研究为何物。显然,这样势必造成农村小学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落后,习惯于实施课堂的“满堂灌”教学,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以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二、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投入切实提高落实农村教师整体待遇
当前,虽然教师的待遇有所提高,相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总体上看,教师的物质待遇仍然偏低。教师由农村学校向城市学校流动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目前提高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是防止教师流失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从政策上解决好城乡教育差距明显的问题。当前,正值国家大力推行事业单位改革,政府已经开始在学校推行工资分配改革,贯彻实行绩效工资制,学校也应该抓住政策和时机。一方面,有关学校和部门要积极采取各种手段切实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改善教师的生活,解决涉及到农村教师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比如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子女教育问题、户籍问题等等,使广大农村教师的工作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安心教学,扎根于广大的农村学校;另一方面,要保护好广大农村教师的合法效益,保证他们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让农村教师心甘、心安、专心地教学。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发挥为人师表作用
学校要大力贯切《教育法》、《教师法》、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充分调动教师内在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尤其要重视对教师进行邓小平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教育,为人民服务教育,鼓励为振兴中华培养人才。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将思想道德信念升格为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的要求和愿望。树立从事老师职业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目前,我们应大力推先进、树典型弘扬教师的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主动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政府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把农村教育工作当成我们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战略高度来看,这也就要求各级部门要把教育工作和教师冷暖牢牢抓在手中,放在心上,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为学校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要满足教师的需要,以及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调节,建好供给渠道,保证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农村教师不足的问题,可采取四个途径:一是聘用师范生,优秀中专及以上毕
5 业生。当前,我省许多县市开始每年从优秀的大中专毕业生中为农村中小学招聘教师,而且招聘的力度之大、数量之多、规范之严是以前我们很少见的,在一定程度上,这很好地解决了农村中小学教师不足的燃眉之急,及时为这些学校补充了教师。二是鼓励外流的教师重返课堂;毕竟这部分老师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加上地缘的关系,当条件成熟的时候,他们中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回来。三是加强调节,建立向农村流动的教师制度,可实行城乡教师“轮岗制”,城市富余教师下乡支教,特别是将要晋升为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应有在乡村中小学教学的经历;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四是鼓励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教育部门对农村教育实行政策倾斜,刚调入或新进教师队可以先到农村地区任教再调往城镇,同时适当解决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比例,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晋升中高级职务创造条件。五是认真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岗计划”和“三支一扶”的工作。我省从2006年开始实施“特岗位”计划,至今已有三年了,许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踊跃投身到这两项事业当中去,这两个计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农村学校师资不足、水平不高的问题,为农村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带去了新的血液和活力,起到了积极的效国。当务之急,一方面我们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继续做好这两项工作,为农村学校输入更多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另一方面,我们各级教育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的政策,并认真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保障这些特岗教师和支教教师的待遇,解决好他们的发展问题,切实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四)改善环境,努力改善教师结构
当前形势下要大力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更新教学设备,改善学校环境,便于教师教学;还要努力改善教师结构,优化学科组合。根本的措施应该是师范院校在改革专业设臵和招生规模上,应根据中小学需要来变动按排,这样可以减少盲目性、随意性提高就业率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人才和资源的浪费。我们相关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重视引进体美艺老师,以保障学校体美艺老师对教学的要求。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从教主科的教师中对有这些基础的教师进行培训。重要的是在待遇上和评职称上对主科和副科的教师要坚持一律平等。
(五)抓好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要抓好继续教育,要加强学历的提高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小学教师要逐步达到
6 专科及以上学历,高、初中教师要逐步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在学历上必须进修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高学历已经成为今后教师这个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更高层次的学历也为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提供了师资保证。
(六)搞好培训机制,提高教学能力
要培养人才,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学校要有创新机制,大力开展教师大练兵活动。首先,建立和健全教研网络,加强交流学习,须建立一整套制度,因校因人,分段提出要求,密切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考查措施。其次,启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培训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要求教师边学边教,教中学,学中教,积极学习专业及相关学科知识,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更新知识结构,使每一个教师都有一专多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三、结束语
教师管理的目标是: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内在动力,充分调动教师的才干和智慧,让教师积极主动打心底儿愿意为学校的存在、发展尽心尽力。解决好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问题,我们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切实提高教师的待遇;通过狠抓改革,正确实行管理制度,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通过加强调节,建好供给渠道,改善教师分布情况;通过改善教育环境,努力改善教师结构,优化学科组合;通过搞好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素质;通过抓好 培训机制,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的管理,为学校提供一支德才兼备、数量足够、结构合理、质量过硬、建设稳定的农村教师队伍,切实为农村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强的基石和不竭的动力,这也必将把我国农村的教育事业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科学发展,功在当今,利在千秋。
【参考文献】:
[1]郭振武.《学校管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156)
[2]孟令熙.教师流动规律及其对教师管理的启示.《中国教师》出版社,2004(2)[3]吴霞飞.黎雯.关注农村教师工作环境和生存状况.当代教育出版社,2006(3)[4]李建平.农村教师素质亟待提高.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网,2001.9.(12)
[5]赖大益.农村小学教师配臵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思考.乐安县人大信息网,2007.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