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归来话感受
上 海 归 来 话 感 受
今年五月份,我参加了“丹东市中小学教学学科带头人高级研修班”在上海的研修培训。五天的培训时间里,我们参加了四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即:“参观学校”、“专家讲座”“听课交流”、“文化教育考察”,每一项活动都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就此次研修培训的体会向各位领导、老师做总结汇报,望批评指正。
一、“参观学校、感受环境育人和素质教育”
培训期间,我们参观了上海市第八中学,这是一所百年老校,一八六一年由美国传教士创办,最初是一所教会学校,沉甸甸的历史就是最厚重的校园文化,走进这所学校,扑面而来的是它独有的那份沉甸甸的厚重的文化的味道,操场边那一颗颗双手环抱都要有困难的大树、教学楼前伫立着孙中山先生的雕像,教学楼的大厅里粘贴着曾经在这里任职过或读过书的各位名家,走在校园里,映入你的眼帘每一幢建筑都是那么古朴庄重,如果你好信走上去,你就会发现每一幢楼宇都有自己的名字,都有一块匾额,介绍它是由谁出资兴建的、哪年兴建的、名字的由来等。进到他们的校史馆,一段段文字描述、一张张老照片展示、一组组数字记录,这一切的一切都折射出这所百年老校的无以伦比的魅力和活力。由此我联想到了我们学校,其实像我们这样有着悠久历史的百年老校,大到每一幢古建筑,小到每一株古树,都是难得的教育资源,都会成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素材。这所学校带给我的最大感动就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在寸土寸金的黄浦江畔,这所学校的校园面积相对越来越小了,但她持诚求真的精神没变!正是因为有了这份传承,今天的学校才能有如此厚重的校园文化!
在上海八中,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升旗活动,由于天公不作美赶上下雨,所以改在学校礼堂进行,我们参观的仪式是由高二八班组织完成的。其基本流程是:先由学生代表致辞,展示班级特色,接着由旗手代表班级升旗,然后分别由校长、班主任、任课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发言,主题都是一个,我眼中的高二八班,最后是学生代表发言:我为八中谏一言。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他们把素质教育融入到这一常规活动中来,在整个活动中,自始至终都是学生唱主角,自己设计、组织完成的,而且据我了解,每个班级的升旗活动都不一样,都是各具特色。
在上海八中,我还观察到了这样一个现象,就是他们每个教学楼的二楼中厅都是开放式的图书阅览室,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可以自由在这里阅读。没人管,但学生看完之后都会自觉的把书放回原处,没人讲话、没人喧哗。旁还有电脑,学生可以随意上网查询所用资料。在和八中的老师交流中,我还了解到他们学校高
一、高二年级的学生每个学年都会参加三个星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星期学农、一星期学工、一星期学军(就是我们高一入学时的军训,但他们是每学年都要搞一次)。在他们看来,这样的社会是活动即锻炼了学生的体质,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各种工作的艰辛,体会父母的辛苦,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这是在教室里学不到的。
二、“专家讲座”——感受先进的教育理念
培训中,我们集中听了四位专家的讲座,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王斌华的《课程改革与发展性评价》,上海市教委原教研室主任王厥轩的《上海市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顾志跃教授《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的、上海建平实验中学副校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李百艳的《做有自信力的教师》、上海市第八中学校长卢起升《特色课程的设置》四位专家的讲座,各有各的精彩。我重点谈对两个讲座的感受:
王厥轩主任的讲座让我们了解了上海教育课程改革历程,他站在一定高度向我们介绍了
中国基础教育的成败,他的讲座给我们带来很多教育改革的前沿信息,让我们这些基层教育工作者开阔了视野。
上海建平实验中学副校长李百艳的讲座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带给我的思想撞击也最多,她的讲座,不仅让我们了解她自身在教师专业成长上做的一些扎实有效的工作,而且,她围绕着“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从“课程文化”的转型、“课堂文化”的回归讲到“研修文化”的再造。在报告中还穿插了视频故事《我能不爱秋天和冬天吗》,这段视频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尊重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李老师在报告结束时说“教师的成功人生不是都当特级教师、校长,而是是否拥有丰富的思想”,这句话让我回味了很长时间,的确,遇到一个拥有丰富思想的教师才是学生的最大幸运!
三、“听课观摩”——感受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新模式
培训期间,我们分别听了语文、外语、地理等多节公开课,我发现上海教师的课堂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1、教师角色定位准确。整堂课教师不在以老师的身份存在,而是以一个合作者、伙伴、朋友,引领孩子们走进课堂进行学习,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也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例如在外语课上,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英文名字,老师也是课堂表演剧中的一名演员,表演不好时也会受到出任导演同学的批评指导。整节课大家没讲过一句汉语,说过一个汉字,大家就像是一群外国人在游戏活动,创设了很好的外语学习情境。
2、老师们的语言准确规范。保证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3、教师教态亲切,表情丰富,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课堂的组织、调控能力体现了教师的艺术功力丰厚,在课堂上灵活应变,左右逢源
4、小组合作学习是以主体教学活动,组内互助合作,组间评比竞争,有效地做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责任分工明确,又相互依赖,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等,促进了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四、文化教育考察——感受现代科技的魅力
培训的最后一天,是自由活动的文化教育考察,我选择了去上海科技馆,上海科技馆以“自然·人·科技”为主题,以学科综合的手段及寓教于乐的方式,使观众能在赏心悦目的活动中接受现代科技知识的教育和科学精神之熏陶。我们参观了“宇航天地”、“设计师摇篮”、“机器人世界”、“相对论演示厅”、等12个展馆,看了一场4D电影。亲身体验了科技进步之快和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科技馆像是一本读不尽的百科全书,却一点也不枯燥,让你一捧起就欲罢不能,流连忘返,也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上海科技馆的魅力所在。
总结起来整个培训的过程就好像是一次“洗脑”的过程,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和启迪!同时又仿佛是一剂“兴奋剂”,给了我无限的工作激情和留下了太多的思索!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体会,也是自己以后工作中所要尽力追求的一、践行师德规范,展现人格魅力。
新时期,新型师生关系,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不仅要讲授知识,还要启迪学生智慧,展开互动研讨,开发创新思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人格是教师的最高学位,“无德何以为师”乃是至理名言。
二、教师必须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
我们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的是渊博的知识、教育的智慧,我们要改变的是过去的老师的形象,我们要做一个有智慧、有爱心、让自己快乐也要让学生快乐得人,要想让自己的课讲的更好,更加的吸引学生,就必须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因此,我们必须多读书,读好书,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三、做一个幸福快乐的人。
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都希望自己的辛苦努力能够得到高回报,都希望自己的境遇非常好,所以我们都在努力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人际关系,但这些外在的条件往往改变起来很不容易,所以面对短时间内我们无法改变的外界条件,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是,现实的从自己能够影响的活动中创造幸福、体验幸福、享受幸福。正如顾校长所说的“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4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希望大家能教好书的同时照顾好自己,能好好理解顾校长的良苦用心。只要教师是一个幸福并快乐着的人,才会让学生感受到幸福并快乐,我们的社会需要的也是培养出更多的幸福并快乐的人。最后,我想用李百燕老师的一段话作为今天的结束语:教育者存在于教育中,教育者走在回家的途中,教育者可以带领受教育者走向生命的“桃花源”,并安居其中,度诗意人生!
我有一座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第二篇:实践归来话感受(定稿)
1.调查的经验体会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小分队的队员考察了包装、印刷及设计企业的现状,熟悉了企业的技术现状、业务流程和行业规范,进一步了解了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增长了眼界,明确了今后专业学习目标,为实习与就业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其次,暑期社会实践让我们更多的接触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对我们队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三,此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精心组织、认真筹划、明确任务、合理分工,能够针对突发情况适时调整方案,全面提升了同学们的活动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十天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我们从中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终生受用。社会实践让我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拉近了与社会的距离,也让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在社会实际活动中,大家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这段日子的收获也必将对大家以后的人生起到深远的影响。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同学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2.调查的理性思考
这是我第一次经历社会实践。对于一个大学生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在现今社会,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3.调查的问题和建议
(一)问题:① 印刷企业中设计类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② 需掌握的软件类型和需要注意的印刷设计原则③ 设计公司装潢专业学生的需求状况
④ 企业对装潢专业人才的要求和期望
⑤ 装潢专业学生就业前景等专业问题
(二)建议:① 对我校包装印刷类人才培养方面
② 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③ 多到企业锻炼,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实践的积累
④ 多看专业书,增强理论知识,特别是要多看时尚潮流事物,开阔眼界
⑤ 要熟练掌握Photoshop,CorelDraw, VI等专业方面的计算机软件
⑥ 要多到设计类公司进行实习锻炼,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初不要要求薪水的高低,以积累经验为主要目的。
4.未来的打算
(一)社会的回馈,心怀感恩
我有这样好的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受之社会,更要还之于社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我要用所学到的知识为社会的和谐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也许是对留守儿童简单的一次课堂辅导,也许是向灾区群众捐献的一点点财物,虽然有些微不足道,但我认为这是有意义的、是值得的,因为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二)个人的深造,励志成才
“知识是无穷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每次的学习都是我认
识的一次进步。毕业以后,我计划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自己还没学到的知识,争取取得更高的学位和能力,使之能够为我的将来而增添竞争力,也为我能够更好的回馈社会而服务。
5.结束语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我相信只要能勇敢地面对,跃过坎坷,就会迎来平坦。大学中的生活困难、挫折在所难免,但无论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我们内心深处不放弃,有希望,有梦想,始终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相信成功一定会回报汗水,相信自己就是胜利,相信风雨过后就必定是明媚的阳光,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困难必定只是短暂的,痛苦也只是一瞬间,幸福和快乐才是主旋律。
第三篇:学习归来话感受
学习归来话感受——山东省美术教学年会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11年03月30日 出处:中学教科室 作者:解岗 浏览量:356次
三月下旬,省教育厅组织美术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以及各地市的部分美术教师在青岛举行了《美术教育年会暨美术教学观摩研讨会》。我受到学校领导的派遣,有幸参加了这次学习;在这次学习中我受益很多,充实了自己的头脑,学到了一些先进的教育方式;同时,也带给自己一些感触和反思。现就我在本次年会中的所思所感做一下总结。
一、美术教育的现状
(一)现代美术教育取得得到成功之处:
1.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人们的美术教育观念正在逐步的发生改变。从幼儿美术教育一直到大学美术教育,搞得红红火火。
2.美术教学内容的扩展。美术教学内容由原来的单纯的教授绘画知识转变为全面开花。
3.美术教学方法的多样。这体现了一名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个人素质的高度决定了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
4.美术教学评价的改革。评价的方法也趋于多样性,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迈进。
(二)现今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现今的教育,由于种种原因,束缚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曾说道:中国孩子的想象力状况令科学界忧虑,“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了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中国教育的解放必须从解放孩子的好奇心开始。2010年对世界21个国家中小学生能力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2.查尔斯.福勒在《创造未来》中写道:学校有一项基本义务,即提供燃料,点燃心灵,并照亮未来。艺术往往可以充当燃料,因为它是我们运用想象力、思想、感情和通过一系列的“语言”照亮生命的一切奥秘。也是痛苦、喜悦、遗憾和奇迹。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想象力是推动文明向前发展的前提。在美术课中,应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给学生更多的动手的机会。二、一堂好课的标准
在本次年会中,共提供了六节初中美术教学观摩课供大家研讨。参会的美术教师、省教育厅的米海峰教研员以及各地市的教研员分别对这次的公开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省教育厅的米老师就势升华了一堂好课的标准:
1.学生喜欢的课。
2.上的顺畅的课。
3.达成率高的课。具体地说就是(1)目标要准确、具体,整堂课中都要围绕着目标转,无论是学生的作业还是教师的示范都要紧贴目标。(2)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否恰当,是否与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吻合。(3)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否灵活,是否围绕着目标进行。
4.课堂的效果明显。在课堂中学生的表现是否活跃,学生的作业效果如何,都是决定一堂好课的因素。
5.教师个人的素质。(包括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专业素质等。)
三、教学中的技巧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使自己的课上的顺畅,还要注意一些课堂技巧的运用和把握。
1.为教学做好铺垫。我们通常运用的导入新课就是一种铺垫,教学铺垫运用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打下基础。
2.注意教学中各环节的转换。有的老师上课各个环节转换生硬,上下两个环节不畅通,为教学带来了障碍。所以,应该合理的设计各个环节之间的转换,使一堂课犹如行云流水般顺畅。
3.教学目标要合理。有的老师上课时教学内容设计的太多,一堂课中贯穿的知识点让学生消化不了,讲起课来有种紧追急赶的感觉,这是不合理的。在设计一节课时,抓住关键的一两个问题去进行就可以了。美术中的教学在于“精”,而不在于“多”。
4.对学生评价时要全面。在课堂上,多数老师都注重对学生的鼓励、表扬,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一味的鼓励与表扬不利于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所以,评价学生或是学生作品时要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全面进行评价。
以上是我这次美术年会收获最大的方面,会上几位专家的高屋建瓴的报告,以及来自全省各地市的教研员的精彩点拨和讲公开课的老师的精彩表现,都让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教学中,当吸取这些精彩的经验,让学生顺着健康、快乐的道路发展。
第四篇:寒假归来话感受
寒假归来话感受
走进大学就是踏入了半个社会,充斥于去我们生活的不再只是读书与学习,更为重要的还有如何做好与现实接轨的准备。因此,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以及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我开始了大学第一次社会实践:深入基层,了解家乡。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2014.1.20我和同学在榆中县和平镇乡镇府开始了我们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因为在此之前已经和有关人员打过招呼,并获得同意,所以我们去的时候并没有显得特别突兀,有几个叔叔还很热情的询问我们的大学生活,但并没有过多的交代我们应该干什么或能干什么,只是时有时无的随意聊天,或偶尔让我们帮忙送一下资料。第一天的“实习”就在我们轻松地跑腿中度过了,感觉还是有些无聊。但是接下来几天我们算是慢慢地步入正轨了,我们随从工作人员去好几个村落实全县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记录,但总感觉抓不住重点,不过还好,大致能看得懂。后来我们又去给各村农民发“农业补贴”,也许因为数据量很大,而且据说有些记录稍有差池,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争吵也是常有的事,而我们要想通俗易懂的解释清楚,不让村民产生误会并不容易,这样的两天下来真的很累,不过心里总有一种很兴奋的感觉,毕竟自己还是有用武之地的。最后一天我们的任务是单独去几个村宣传过年防火的安全意识,这次没了工作人员的陪同,感觉自己连话都不会说了,更别提什么宣传,不过好在他们都知道我们大致要说什么,要是让我们去宣传一个全新的东西,我真的很怀疑自己会不会挂在那儿!
5天的社会实践很快就结束了,虽说没学到什么专业知识,但还是感受颇多。现在我也能理解为什么很多招聘会的大字报上都写着“有经验者优先”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并不见得比刚毕业的大学生好多少,但入行快,办事能力强却是绝对的优势。在当今这个分秒必争的强行军社会,没有哪家企业愿意花大量时间及财力去培养一个新手,所以有经验者更吃香几乎已经成为事实。面对这样的发展形势,我们所要做的就绝不是辩解自己有多么多么的渊博了,而是让自己的实践跟上理论的脚步,努力武装自己,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
另外,让我深有感触的便是工作的不易了。以前总觉得只有那些听起来高大上的工作才会有难度,而且还经常吐槽政府的工作人员是只拿钱不办事,但现在明白了,我所想到的难度貌似只是和专业知识挂钩,并没有考虑到除此之外更大的难度。其实各行各业,无论职位高低,要想做好真的不容易。还有就是交流能力的重要性,绝大多数人不是通过你的简介了解你的能力,而恰恰是看似随意的交谈。虽然说在学校我们每天都在说话,但毕竟对象都是学生或老师,步入社会就不同了,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物,从称呼到谦辞再到语气都会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像我们这次实践时给当地农民解释“农业补贴”有误差的事,刚开始说了一大堆很正式的话(当然还是资料上看来的,绝对专业),但他们却是完全不理你,随意就打断,感觉就像你是在说废话,有一个伯伯竟然还说我们小孩子不懂事瞎掺合,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真是够无语的,没办法我们就用方言跟他们解释,有些话说得真叫一个俗气啊,不过这招倒是挺管用的,他们好像也能接受。在此之后,我们便由衷地感叹:说话真是门大学问啊!
通过这次实践我还发现了两个问题:对于一个新手,没有人会愿意在你应该干什么上多浪费口舌,只是随便交代一下便各顾各了,那么剩下的就需要你多多观察并虚心请教了,所以必要的察颜阅色会对你很有帮助。另外,哪怕再简单,也一定要把自己该干的事干好,这样日积月累的工作对你的晋升绝对不会有害。正如张瑞敏所说:什么是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千百遍都做对,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能把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认真地做好,就是不平凡。
以上便是我的社会实践心得,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想说的就是我对家乡建设的意见及建议。目前在推进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民的思想还比较保守,安土重迁,有些人还担心自己的经济收入没上去,但住楼成本又较高,所以只是望楼兴叹。对此政府要采取的措施就不能有一点儿强制性的味道,而是要先做好心理工作,再建好公共设施,这样一来整个进程就容易多了。另外,中老年农民的文化水品还相对比较落后,但是年轻人又不愿在农村谋个一官半职,所以很多职位只能由他们来担当。面对这样的情况,政府就要多做一点教育工作了,不要让“领导人”处于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窘境。
行文至此,我的这次寒假社会实践也算是该画上一个句号了,但是实践的脚步决不能停止,我想以后通过实践我还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五篇:名校归来话感受
名 校 归 来 谈 心 得
——记苏州外国语学校有感
济宁高新区柳行中心小学邵兴隆
江南好,风景就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四月底,阳光明媚,春意盎然。我们一行11人,前去苏州外国语学校参观学习。整个活动安排得既紧张又和谐,虽然劳累但收获颇丰。有必要静下心来,思考成功的诀窍,追寻名校前进的足迹。
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校长要有对教育炽烈的爱,要有先进的办学思想,并将这种思想矢志不渝的贯彻到学校的教育行为中。校长要有先进的办学思想,有对教育的独到见解,有对教育的不懈追求。
二、校园文化建设——师生的精神家园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外在体现。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先进的校园文化对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苏外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计的学校环境,奠定了校园文化的基础;独到办学理念的确立,构筑起校园文化的支柱;良好校风的树立,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多彩活动的开展,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活力。走进校园,绿树、鲜花等相互映衬,花香鸟语共和谐。各具特色的走廊文化、墙壁文化、办公室文化、教室文化、功能室文化,每一处墙
壁会说话,营造出了一个健康文明、高雅和谐、奋发向上的育人环境。感动于苏外,缔造了一个美丽的精神家园。诚如在一篇文章中写到:“校园,我们心中的家园。在校园里,每一位师生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欢乐和成功,师生结伴成长……在校园里,每个人都是同样重要的,所有的人都应该得到发展,人人都享有一份爱。关爱每个人生命的成长,重视每个个体的存在,人人都得到尊重。师生是朋友,是知己,大家同心、同行、同乐;人人都享有机会。人人机会均等,人人争取机会,人人创造机会;人人都有所追求。走入每个人的心灵,点燃师生的发现之火、探索之火、创新之火。人人都体验欢乐和成功……”充满诗意、饱蘸激情的文字,为我们诠释了教育真谛,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要营造一个非常优美和谐的人际环境,把学校建设成爱心洋溢的家园、主动求知的乐园、诗情画意的花园、全社会向往的精神家园。这应该成为学校追求的终极目标。
三、精细化、人文化的管理
我们感受到的是处处干净、规整,时时规范、认真,感觉学校就是一部自然和谐、高效运行的机器。这得益于他们精细化的管理。这种精细的、人性化的管理既能提醒教师把每一个应当做的工作做好,又给予了教师一定的空间,尊重教师,理解教师,很受教师欢迎。
感悟名校的成功之道,反思我们的教育实践。借鉴名校的成功经验,再理教学新思路。我们要拒绝平庸,要以这次考察学习为契机,冷静面对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找准突破口,真抓实干,努力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使我区的小学教育迈向更高的起点。
20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