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演讲读书心得 郝志超
多反思多探究多学习
——读《教师专业成长的四条路径》心得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我校课堂改革学习资料
(四)《教师专业成长的四条路径》义。它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在这里,我谈一谈我,觉得这篇文章对我们的实际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的心得与体会。
教育专家李振西认为:文中说道自我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通俗地说,就是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何谓“反思型教师”?天平凡的工作,就是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而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师。通过阅读从学习资料以及平时的教学摸索,我觉得至少要做到”
“四个不断”才能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创新。首先是不断地探索。作为教师,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过“教程。探索,就意味着你有进取的意识,你是一个善于思考的教师,你是一个想不断超越自我的教师,而不是一个固步自封、得过且过、庸庸碌碌的教师。其次是不断地学习。教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有思想、有智慧的教师,做到不人云亦云,不唯书唯上,不墨守成规,有专家说,最好的方法就是:习,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心浮气躁;从错误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以古典的心情对待学在探究中学习。”在孔子看来,“学而不厌”是教师应该具备的重要品质。为一名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师,只有做到“学而不厌”“学而不厌”体现着教师内心的开放、永不满足与不断进取。作,才能保持教学的源头活水,才能创造有生命、有活力的课堂。第三是不断地总结。古人说,教师要养成及时总结的习惯,要及时捕捉自己所听到的、所看到的、聚沙成堆,集腋成裘,积跬步,成百步。积累是十分重要的。所读到的、所经历到的有价值的东西。要及时总结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是一个不断修正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能获得快速成长。第四是不断创新。创新,意味着教师能够不断地探索以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那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情作出新的解释,能够对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物抱以重新的审视,能够对那些似是而非、以讹传讹的种种说词提出疑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
多只能是肤浅的的知识。因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课堂作为研究的实验室,把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在实践中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不断进行重组,形成在研究状态下的职业生活方式,才能适应新的变革,从容面对新的挑战。
中国文化中有一个词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包括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其实自身都有较全面的认识,但是真正会去反思还比较少。我们做为一名教师需要不断地终身地学习。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是说自己要加强自己业务与政治的学习。而实际上往往成为一种泛泛而谈的“学习”。我们教师离不开终身的学习,一旦自己停止了学习,那么工作如同机械的运作,便毫无意义,没有活力。真正的学习并不是一个人关起来苦读,死书和死读书。真正的学习借助于有效的表达和倾听,他能很好地表或如古人那样需要悬梁刺股地读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他经常会自问和反思“为什么”并对不同于自己的观点抱宽容和尊重的态度。,理性地分析并得出结论,然后他会和别人充分交流,而我们在学习时常不考虑与人沟通并听取别人的观点,而无法超越自我的局限,或不能从错误中学习。这不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吗?我认为,其实,我们并不是不在学习,每天教学在第一线,每位教师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我们只要多一些讨论,多一些表达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写,这不就是我们身为教师最好的学习方式吗?叶澜说过: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要求教师学会反思,即强调教师从反思入手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让教师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这又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这正是反思的理论支点。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这是充分发挥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多反思,多探 读了这篇文章,里面的很多内容让我沉浸其中,值得借鉴,值得究,多学习,真正成为一名学习型教师。
第二篇:心得体会 郝志超
我的几点感受
2011年11月16日,送培下乡的专家来到我校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作为一名一线教师,非常荣幸能上一节公开课,并接受专家的精彩点评,这对自身课堂教学技能的提高起着很大的作用,使我开扩了眼界,解放了思想,受到了启发,也使我汲取了更多经验。我自己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对孩子的评价应多元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时常把成绩放在首位,学生考得不好,往往对孩子采取否定的态度,而郭老师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不要成绩不好就否定孩子,而是要培养孩子持续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让孩子在夸奖声中进步,让每一个孩子都自信阳光。不同年龄的孩子都希望受到老师的关注,赏罚分明,让每个孩子知道自己哪方面做得很好,哪方面还需努力,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二.英语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在小学阶段我们要让孩子们养成大声朗读,认真背诵,正确书写的良好习惯,尽量让孩子在课堂上用英语思维,用英语交流,让说英语形成一种风气,让每一个孩子所得。
三.课堂教学要合理整合教材拓展客容量。每个班的孩子情况不同,应根据孩子自身的实际情况补充内容,让优秀的学生吃的更饱,跳得更高。
最后,我认为要达到教学目的,还是要有的放矢。无论教学内容如何千变万化,教师在处理教材时都应先了解该课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目的,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注意在备课过程中设法由浅入深,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使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好,让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第三篇:《什么是教育》读书心得--郑志超
教育的本质
--《什么是教育》读书体会
人是有可塑性的,这是教育产生作用的的基础。教育关注的是将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把人的指向未来的可能性转为现实之成就,简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因此,让学生通过学习来获得知识和能力至少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明白所有的可能性只能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才能化为现实,即梦想要靠自己来实现,而不是外部因素,而他自己就具备这种不断完善自己,超越昨日之自我的能力。作为教师应该是通过引领学生学习课程或者是教材内容来发展学生的自我能力,并使学生习得社会生存的基本规则,获得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基本品质(或者说是人性)。诚如教学论中所言: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对于这一点教师必须铭记并于教学工作中成为自己的首要教学观念之一。
人类文明历经几千年,在此过程中积累和发现的知识和规律是浩瀚的,是单个人穷其一生也无法遍历的,通往智慧殿堂的道路也不是唯一的,教师不过是学生的引路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最终目标是帮助每个学生走上属于他们自己的正途。文中说“全部教育的关键在于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和尽可能使学生之“思”不误入歧路,而是导向事物的本源。” 教育活动是爱之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不应是简单的单向传递浅表的知识和文化,而是心与心的充满爱的有活力的交流。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而互相尊重的。控制是一种极端的关系,于天性的发展没有任何益处。诚如作者所说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教学相长说的也就是这个意义。人类之所以成为社会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有交往并由此产生相应的关系,在有计划的教育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开放的交往,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真正的对话,苏格拉底式的教育非常值得教师借鉴和学习: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地位。教师激发学生对探索求知的责任感,并加强这种责任感。唤醒学生的潜在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自动的力量,而不是从外部施加压力。每个人要负起超越自身存在的责任,华岳学校的教育理念是“成就学生自觉发展的智慧人生”,我们的自我教育课题的最终目标就是指向学生未来一生发展的根本动力之源——自我教育,自觉发展。我的理解就是通过我们学校的教育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自我教育的能力,自觉发展的惯性(向上性)。文中说到“每一种社会改善的先决条件要求每个人都要受教育,以便能自我教育。教师要唤醒人的潜在的本质,逐渐自我认识知识,探索道德。”“ 因此,只有通过人与人的交往,只有了解事物的本性,才能获得真理。对话便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对话以人及环境为内容,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身处现代信息社会,我以前曾想过为什么不可以通过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来达到教学的目的而非要每一位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呢?看过此书之后越发觉得那想法真的是太可笑了,这样的认识显示出我是多么的无知和幼稚。
“所谓顿悟,是与人的理智相关的一个概念。它并不呈现为别人的给予、或目所能及之类感官层次。相反,是灵魂的眼睛抽身返回自身之内,内在地透视自己的灵肉,知识也必须随着整个灵魂围绕着存在领域转动。教育就是引导“回头”即顿悟的艺术。”教师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合适的情境,通过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不断顿悟,从而获得真知。
教育即生成。生成的静态形式即习惯,动态形式即超越。有了习惯人才得以按某种规定来展开自己的生活,也就是生命的生成。生成就是习惯的不断形成与不断更新,这是一个人秉承自持的重要过程,而放任自流就是堕落。教育的意义就在于给受教育者一定的方向和引领,通过持续有效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形成一个又一个有超越意义的习惯,直至教育者可以有超越的自觉性,教育的目的也就达成了。华岳学校的自觉教育理念与这一教育宗旨相符。
知识可以分为原初知识和现行知识。二者的可教性不同,原初知识指向的多是终极哲学命题,不可能如数学物理等现现行知识那样被简单直接的传递。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人具有批判性的思维和敢于质疑的精神。
教育必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又有很多是不可绝对计划的,教师和学生必须有自由,这种自由应该是计划之内的,尤其是孩子的自由天性在好的教育活动中应得到保障。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计划一切,那样孩子之于我们就成了玩偶,我们之于孩子就成了机器。有了思想言语交流的自由就有很多偶然状况,这不仅是因为每天都在不断发展更新的学生,也来自己教师自己的即时状态和表现,所谓的灵感基本都是超出计划范围内的。但是这种生成或者顿悟的基础是平时自觉思考习惯的结果。
第四篇:郝志潮心得体会
做好环境的守护者
——有感于暑期环保科普宣传实践活动
2011年的暑假,我告别了以往无聊的度假方式,兴致勃勃地参加了河北农业大学赴武安市白沙村环保科普知识宣传的暑期实践活动。
活动期间,我们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准备阶段,我们走进武安市环保局等相关部门,与相关领导进行沟通交流,取得了他们在宣传材料,宣传方式等方面的大力帮助。我们还自己动手制作了各式各样的展板,整理了活动进行时用的演讲材料。活动进行阶段,我们开展环保知识竞赛、环保主题电影展放、青少年宣誓等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单元完成我们的宣传目的。
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人际交流、动手能力等方面的才能,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团队意识。当然,影响最深刻的还是本次活动的主题内容。这次活动我们做的是环保专题,进行了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爱护环境等方面内容宣传。通过多种形式,我们使活动在村民中间充分地展开,不仅让村里的百姓对环保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让他们的环保意识得到提高,我们自己也在活动中得到了环保方面更进一步的认识。日益恶化的环境状况,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普及环保知识,做好一名环境的守护者是多么的重要。
学校投入很大精力为我们安排这样的实践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假期生活。这次活动紧扣当下建设绿色环保、和谐社会的潮流,为将新时期大学生塑造成合格的环境守护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通过这次深入群众的实践活动,我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人交际、活动组织能力以及团队意识等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应该立足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在实践中服务社会,在实践中守护我们的家园环境。
最后,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锻炼、提升自我的机会;同时,我也希望这样的活动可以多多举办一些,让所有人都成为家园环境的守护者,共同爱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城乡建设学院给水排水工程 0901
郝志潮
第五篇:郝志杰个人简历
郝志杰个人简历
姓名:郝志杰性别:男
民族:汉族年龄:1991年11月11日
学历:大学肄业户籍:河南省周口市
联系方式:***
教育背景:
2011年于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就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12年10月辍学。熟练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
工作经历:
2011年7月于江苏淮安市瑞丽传媒有限公司任电话销售职位。2011年12月于河南周口市进行电子产品零售。
2012年初至今于河南周口市商水高新食品加工厂做零售。
个人简介:
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工作认真踏实努力,并且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在校期间曾担任校园贴吧的吧主,主持筹办过一系列的贴吧活动。在参加工作期间曾拿到部门第一的业绩,虽然只有一次,但我相信我能不断提高,因为我是慢热型的。并且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本人性格:
吃苦耐劳,比较开朗,喜爱结交朋友,能和同事或者朋友打成一片。
另注:如果我能够有幸加入贵公司,相信不仅对我个人学到经验知识有所帮助,更能为公司带来更大的效益。
祝愿贵公司蓬勃发展,日胜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