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头镇小学2012-2013年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计划
城头镇小学2012-2013年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以市333工程为引领,以《城头镇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规划》为指针,以学校师资队伍实际情况为依据,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素质教师队伍,促使学校能更有效持续地发展。
二、培养目标:
坚持教师发展为本,发挥教师主体作用,通过同伴互助和自主研修,积极促进教师专业素养、人文素养的发展,提高教书育人的综合能力,造就一支热爱学习、敬业爱岗、求真务实的教师队伍,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三、我校教师队伍的现状
我校作为市优秀教师群体,涌现了省十佳师德模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韦有强老师、市师德模范孟建华老师和县师德模范乔玲老师等一批德才兼备的业务骨干。在他们的引领和带动下,我校有一人被评为市333工程第一层次模范班主任,五人被评为市333工程第二层次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学科带头人,七人被评为市333工程第三层次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3人调离本镇)。学校80%以上为年轻教师,从教经历多为十年以上,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学校教师普遍有上进心,集体凝聚力、战斗力强。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师德建设,培育人文情怀
师德修养是教师队伍的首要任务。弘扬教书育人精神,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构建一支具有一定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教师队伍。
1.修师德、练师能,塑造教师新形象。以“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教书育人的杰出楷模”为主线,促进教师为学、为人、为师的有机统一。结合学校实际,组织教师加强学习,提高依法治教意识及人文素养的提升。完善《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小学教师细节修养》等,不断提高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
2.培养典型,优化群体,展示教师整体风貌。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整体合力,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党团队伍建设,岗位体现“三高”;加强班主任队伍建
设,整体提升班主任师德修养及专业能力;加强教研组长队伍建设,发挥组长引领、组织、凝聚作用;加强年级组长队伍建设,提高组内沟通协调及应对矛盾、纠纷的能力。评选表彰各类先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传播教师中生动事迹,形成年度表彰制度。
(二)提高专业素质,提升育人能力
1.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和继续教育。为拓展我校教师进取的空间,选派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或教科研机构组织的有关培训班、研讨班和进修考察。
2.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活动: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每周更新近期学习,每月开设教师论坛,每学期组织全员读书活动。35岁以下教师每年制订自主发展计划,有序列为青年教师定期开设“与骨干教师的对话”、“与先进人物的对话” “与校长的对话”等。
3.开展寻找自身特长活动:鼓励教师一专多能,在具备学科教学能力的同时,培养特长,发扬特长。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挖掘教育教学或兴趣爱好方面特色或特长,加以总结,进行展示或交流,自愿报名、组织推荐相结合,进行“教师课堂”的授课,以期达成“精彩一点,闪亮一片”的目的。
4.开展专项教学技能评比: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学开放、展示活动。每学年组织“青年教师教学新秀比赛”“课堂教学双十佳评比”,根据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教学基本功汇报(板书设计、独立备课、课件制作、教学片段设计大赛、教育教学案例分析等)。使教师的基本技能更加过硬,钻研、把握、设计教材的能力不断提高。
5.突出抓好教师分层培养:
(1)建立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度。2012年度新参加工作的的青年教师在上岗前要进行相关培训。主要内容涉及教师的职业道德,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等,能初步懂得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标准和要求。
(2)建立带教制度。在同学科的范围内,采取双向选择办法,学校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签订全面帮教合同。成立学科指导小组,校长任学科指导组组长,所有市333第一、二层次模范班主任、学科带头人、部分中层领导任各学科骨干教师组员,指导各学科的教学工作。
(3)明确各年龄段教师发展指标:
0-5年教龄教师熟悉学科教学流程及学科特点,完成五个一:练就一项扎实教学基本功,进行一次校级以上教学展示,建立一份个人成长档案,参与完成一个课题研究,汇报一次成长经历。
6--10年教龄教师进一步明确专业化发展方向,完成五个一:发表一篇文章(县级及以上),进行一次校级以上展示或交流,参与完成一个课题研究,个人或指导学生在县级及以上范围内获奖,设计并组织一次学科竞赛活动。
10年以上教龄教师努力追求个人教学特色,完成五个一:发表一篇文章(县级及以上),进行一次校级以上展示或交流,参与完成一个课题研究,个人或指导学生在市级及以上范围内获奖,带教一名或多名教师。
20年以上教龄教师力求形成教学风格,完成五个一:发表一篇文章(县级及以上),个人或指导教师进行一次校级以上展示或交流,参与完成一个课题研究,总结一份经验校级以上范围交流,完成一次“教师课堂”授课。
(三)抓教育科研,深化新课改
将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结合起来推进作为培养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1、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根据教师在课改实践中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探索校本活动的有效形式,努力提升教师实践智慧,建立以校为本的研究制度,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通过教学观摩、实录分析,案例交流评选、专家讲座等活动,为教师投身课改创造条件。
2、落实长效工作制度。完善课题研究工作例会制度,教师学习制度和科研论文评比制度,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教师每学期所读理论书籍不少于一本,所做读书笔记不少于2500字,参加学习共同体活动不少于2次,每月上传教育教学随笔不少于1篇,学期末进行考核与评比。
3、进一步增强研究意识。教师从自身教育教学需要出发,教学问题入手,研究自己需要的课题;体验亲历的实验;珍惜、运用、发展自己提炼的成果。强化教科研的群体合作,着力进行个案研究、案例研究、行动研究,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提高,在研究中发展。重点做好如下教科研工作:
一是按计划推进学校课题《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的策略及实践研究》及教研组、教师课题研究工作。二是开展好教师学习共同体活动。三是尝试开展每学期一次
以上的“教师课堂”活动。四是做好每年一次的教师优质论文评选活动,对获奖的优质论文积极向教育教学报刊编辑部或教育教学主管部门推荐。五是定期总结教师借助教育科研提升教育教学品质的方法,借鉴分享。
(四)完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氛围
1、继续坚持考核激励机制。根据教师达标校总体目标,其中对师德师能基础、专业水平等方面作为学校评价教师德底线指标。
2、重视优秀学科人才的培养。深入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及一校一品工作,作汇报,出经验,辐射各科。学校给重点培养教师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提供各种机会,优先送培。
3、健全奖励制度,表彰优秀教师。学校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奖励制度,对开拓创新,成绩突出,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做出贡献的教师除了精神鼓励外,给予物质上的奖励。
五、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
校长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第一责任人,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教导处具体操作执行,下设专管员,负责日常事务及管理。
领导小组成员:仲伟全 吴从祥 吴茂青 乔玲玲
陈浩 韦有强 李东
2、制度保障:
以全校教师达标校具体要求为重点,完善学校校本教研制度、优秀教研组评选制度、教学事件认定及处理方法等。
3、经费保障:
学校设立专款,在公用和人员经费中确定一定比例,用于队伍建设。学校结构工资经费中安排1%,用于优秀教师的奖励。经费使用实行公开,接受教职员工监督。
4、监督保障:
根据规划,落实责任制,加强年度总结和考核评价。每学年召开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加强监督。有关信息及时反馈沟通,研究解决新的问题,不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接受上级部门的专项检查。
城头镇中心小学
2012年9月
第二篇:城头镇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规划
城头镇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规划
(2010年---2013年)
打造学校优越的教育品牌,办出人民满意的学校,关键要拥有一支教育理念新、教育教学水平高和教育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因为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关精神及《连云港市教师专业发展行动纲要(2010~2020年)》,根据《连云港市教师专业发展行动引领方案》通知精神,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牢牢把握今后三年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加快发展步伐,创建学校特色,根据学校办学现状,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为目标,以深化课改为契机,以市333工程以引领,以“校本教研”为依托,立足本校,借助外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科研活动。认真落实科学育人观,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过硬、观念先进、善于创新、有团结精神并能自主发展的教师队伍,以确保学校在新的发展时期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目标
通过本规划的实施,初步创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机制,营造自主、合作、开放、互动的教研氛围,探索教师发展评价机制。促进新教师迅速成长,造就一支思想观念新、教学技艺高、科研能力强的骨干教师队伍。
三、现状分析
(一)办学优势
1.有一个目标一致、高效务实、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优势互补,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能充分发挥各处室和校长室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功能和协调作用。
2.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学校整体的教育环境和学校管理的不断完善,学校工作和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逐步得到社会、家长和学生的认可,特别各级领导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信任及支持,增强了我们办好学校的信心。
3.学校坚持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从而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内在驱动力和积极性。在管理运行过程中,注重实施“凝聚力工程”,建立起参与管理的民主激 1
励、教师榜样激励、成就成果激励、以及情感激励等多种机制,以最大地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4.省四配套现场会在我校举行,通过学校校舍的改造和教育教学设施的配备,从根本上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设施落后的面貌,逐步形成规模办学走势,促进学校形成良性循环。
(二)存在问题
1.由于受所处山区地理位置的影响,交通、安全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师资队伍建设任重道远,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有着全新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作为支撑。我校目前师资水平总体上还不够理想,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中老年教师所占比例超过50%;教师人员结构不平衡,九十年代民转公教师比例接近三分之一;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市县级和校级骨干教师,但骨干教师数量不足,其核心辐射功能仍未能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需要不断增强。也有部分教师安于现状,进取心不强,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需进一步深入。
3.学校的文化建设和学校特色建设工作发展尚待深入。学校以艺术教育和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为推进特色教育的发展为主,已取得一些成绩,但总体来说,学校特色项目偏少,发展较为单一,特色成果不多,档次不高。要铸就学校特色,需要学校予以科学规划,不断拓宽特色领域,优化特色指导,丰富特色内涵,以期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4.学生的家庭中,大都是处于农村家庭,这些家长平时都忙于生计,很少去关心子女的学习情况,大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关心其他的。对于目前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开展特色教育等,有好多家长认为无所谓或没有必要,家长的素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我校创优工作以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
5.教科研亟待进行有效整合,学校虽然有省市级研究课题,校本教研与培训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但与新课改的整合研究还显不够,针对性和实效性仍不强。当前,尤其要注重找准教育科研与课程改革有机结合点,真正形成教研推进课改、课改促进教研、课改教研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四、实施方案和举措
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科研)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为成员的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教研办具体负责教师成长的管理、考核、实施、督促和评价。在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以各教研(科研)组、学年为基本单位,具体负责实施本组的教师发展规划,各组组长为第一责任人。以市33
3工程为引领,从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和班主任专业发展两个序列开展对教师专业化的培养。
第一部分:学科教师专业发展
(一)、专业引领,构建平台。
1.开设讲座。每学至少请1名教育理论专家,1-2名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教科研人员,开设专题讲座,促进教师转变观念,建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2.承办教研活动。积极承办各级教研活动,通过承办这一平台,实现和有关专家、教研员互动教研,构建“教—学—研”的培训机制,以保持教师专业的长足发展。
3.举办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教研组每月安排一次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交流活动,鼓励成立各种形式的学术沙龙、专题论坛,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4.鼓励自修。鼓励青年教师函授、自考、在职攻读研究生,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三年内使我校教师在本科学历达90%。
5.建立校级课题管理机制,引导教师进行专题研究.积极准备申报各类各级课题,每个教研组有一个研究课题,每位教师至少主持或参与一个课题研究,学校课题申报时间为每学期初,争取每年有若干课题在省、市、县、镇各级立项。真正形成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的良好局面。
6.定期汇编教师论文、案例分析、反思体会等。
7.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一方面鼓励每个教师结合自己特长和学校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组织教师合理使用校本课程,积极申报市艺体学科研训基地,力争三年内将基地建设成县内知名教育活动场所。
8.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考核量化指标,以考核促普及,以评价促发展,并依据考核结果指导教师自我发展。
9.每学举办“人人一节优秀课”、青年教师课堂评比等,获奖成绩作为评定先进个人、优秀团体的重要指标之一。
10.营造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每年写一篇读书笔记,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强化培训,促进成长。
对教师的培训和整合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培养主要以教研组为基地,发挥以“老”带新的制度,建立教师培训体系,使教师在二年内要适应本职的教学工作,站稳讲台,夯实教学基本功,形成一定的理解和处理教材的能力,在整合原来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基础之上有较大的提高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有良好的师德修养,认真履行职责,和较好地完成学校规定的各项任务。
(三)加强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提升,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中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是学校最具战斗力的教师队伍,从教3年以上的教师,教学要有特色,具备任教各年级的能力;能主动从事教科研活动,能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案例,每年至少有一篇文章获奖,一篇论文发表;能够承担校级课题或省、市、县级课题。
(四)强化小学高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发展。
学科带头人和高级教师是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代表学校学术最高发展水平,在未来三年内对45周岁以下的高级教师要建立考核制度。坚持结对制度,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开设观摩课,实验课等,每年承担县级以上课题一项,并指导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活动。
第二部分:班主任专业发展
(一)提高认识,科学规划。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育人目标方面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努力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要求,也是班主任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优胜劣汰,优化队伍。
1.建立班主任选聘制度。要求具有县级以上的班主任培训合格证,从优秀任课教师中选聘班主任,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提升班主任综合素养。
2.选聘优秀年轻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大力培养优秀年轻教师进入班主任队伍,每年将从年轻教师中选聘优秀人员担当班主任工作从而改善班主任队伍的年龄结构。
3.进一步激发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专业思想、业务素质和德育能力,建立一支师德高尚、教育管理能力水平一流的班主任队伍,依据 “目标引导、分类要求、分层推进、促进成才”的原则,实行班主任成长系列工程,即形成班主任新秀、能手及带头人的校、市和省三级名师。
(三)明确职责、强化考核,完善管理。
1.明确班主任的职责范围。制定和完善《城头镇中心小学班主任工作职责》、《城头镇中心小学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等规定,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以学生常规管理为基础,将班主任工作职责细化,并形成系列制度,进一步明确班主任的工作目标和具体工作要求。通过这些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不断强化班主任岗
位责任意识,配合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各项工作按照学校要求有序地开展,使班主任工作更具规范性。
2.完善班主任评价机制。建立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校长室、教导处、少先队、家长委员会等共同参与的班主任管理评价模式,做好考核奖惩等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城头镇中心小学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重点考核班主任履行职责、工作实绩、教育科研水平、学生和家长满意度等内容,建立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以学生家长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考核体系。
3.加强考核激励力度。完善班主任的考核与其岗位绩效挂钩的制度,考核结果与评优、晋级等挂钩,逐步建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每年开展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加大树立先优典型的力度。
(四)加强专业化培养,创造发展空间。
1.加强培训,全面提升。学校进一步加强班主任的培训工作,通过周例会培训、问题诊断反馈,专题讲座、个案研究,举办研讨论坛、工作反思交流等措施,帮助班主任丰富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工作能力。2010年以333工程为契机,加强专业培训,提升理论水准。采用二期培训,实行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2.自我发展。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环境,鼓励和支持班主任参加业务进修。要求班主任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在某一时段内自我提高和发展,引导班主任不断钻研教育理论,提高教育能力,提升教育艺术,促进班级和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并为达到这一目标不断努力追求。
3.鼓励科研,提升认知。鼓励班主任进行课题研究,并为班主任的研究提供研究成果发表与交流的平台。由于校舍重建,学校在2011年加大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与落实工作的力度,密切与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心理素质提升相结合,在原有基础上增强班主任情绪调控力、专业表现力与心智感悟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个性品质。
建设一支教育理念新、综合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项长期而又重要的任务。以市333工程作为政策导向和引领,通过以上各项工作的努力,力求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学校工作有热情,培训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全校教职工应充分认识到加快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紧迫感,把这项关乎学生终身发展的长远的工作做好,这也是促进教师自身和我校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城头镇中心小学
2010.9
第三篇:城头镇小学2011-2012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计划
城头镇小学2011-2012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关精神及《连云港市教师专业发展行动纲要(2010~2020年)》,根据《连云港市教师专业发展行动引领方案》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镇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我镇教育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在总结前四年主题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为宗旨,以师德建设为根本,以全面提高我镇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有效教学为主题,探索学、研、行一体化,师德、师能互相促进、和谐发展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
着力探索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新的实现方式,有效促进全体教师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专业情意水平,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推动区域教育内涵发展,增强我镇小学教育的综合实力。
1.健全和完善有效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早日实现教师教育现代化。
2.深化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建设,努力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
3.建设优秀学科研修组织。建立3——4个校本教研示范教研组(小学),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创建市县特色校本教研合格校。
4.打造一支由市、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蓬勃进取的名师梯队。
5.加强班主任培训,建设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6.快速提高村小教师执教能力,缩小镇村教育差距。
专业发展目标:
通过本专业发展行动的推进,努力优化我镇教师的素质结构。
1.专业态度
努力促使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心态、职业道德、个人品格和专业伦理意识,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使命感、成就感,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
2.专业追求
努力促使教师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和奋斗目标,建立自主发展的动力系统。帮助教师顺利进入以自发、自主、自动、自觉为核心的“四自”发展轨道。
3.专业知识
努力促使教师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教学知识,使教师不仅具有深厚的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有较广阔的学术视野、教育视野,有吸引学生的书卷气、学术气。
4.专业技能
开展课堂教学“双十佳”评比。努力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学科德育能力、课程设计能力与开发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形成较为扎实的教学活动技能和专业发展技能。
三、行动措施
1.抓好师德建设项目,促进教师专业情意水平的全面提高
提升专业情意要立足具体实际,坚持以职业道德教育贯彻全过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帮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体会师德,提升专业情意。
把师德建设放在专业情意建设的首位。坚持系统的师德培训和经常性的师德教育活动,把学习《规范》的内容、要求和提升师德素养,树立高尚师德形象的师德教育作为重点专题培训内容纳入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和完善师德教育评估制度,将师德建设作为考核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纳入学校督导检查、学校达标考核、评选先进等工作之中。严格考核管理,把师德作为教师资格认定、新教师聘用、评职晋级和评优选先的必备条件和重要考查内容,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广泛宣传师德先进事迹,树立师德典型,定期表彰奖励师德先进个人和集体。
关注教师专业自我的感悟,通过系列活动,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动力。
2.组织实施师能培训,促进教师执教能力提高
提高培训针对性。根据教师专业成长规律及市“三级研训”行动规划,分类开展以教学技能培训为重点的入职期教师培训,以有效教学实施技能培养为重点的成长期教师培训,以个人实践性知识的梳理提升为重点的成熟期教师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做实镇级校本培训。中心校各职能部门要制定和实施学科教师培养方案,有计划地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建立教师练功室,创设练习基本功的环境。为了加快教师培养的步伐,进一步加强
教师业务基本技能的锻炼,磨练教学内功,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以适应新课程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岗位的要求,学校建立教师练功室,便于教师随时练习基本功。
强化学历提高培训。继续开展多渠道的教师学历提高培训,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攻读高一层次学历或学位,整体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
3.致力于教师内涵发展,加强教师人文底蕴的培养:
我们认为,办学的关键是“人”,本质是“创新”,人本观念是出发点,创新是归宿。我们提出了“人文兴校、自主发展”的口号,催生了人文化的校本管理,促进了教师的内涵发展。教师的人文底蕴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教师本身内涵的文化素养,骨子里迸发出来的精神,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的东西,对于学生来说,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教师作为传播文化知识、教育学生、熏陶他人的精神工作者,在读书方面理应走在学生的前列,把学习、充电作为自身需求,且读且思,且思且行,汲取他人的经验,提高并不断完善自我,成就自我。将“教师读书活动”纳入教师考核。学校对教师读书活动是否到位、措施是否可行、读书成效等等方面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的参考依据。鼓励教师组建基于共同兴趣、共同需求的读书社团,促进教师在读书中丰富人文素养,提升专业素质。
4.实施骨干教师梯队培养
一是要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组建一批新的“名师工作室”,改进管理模式,优化运行机制,达成预期目标。二是要组建骨干教师研修班。分批次组织县级以上骨干教师的研修培训,通过自我研修、集体研讨、论坛交流、专家辅导、外出学习等形式,加速骨干教师的成长。三是要加强各级骨干教师的考评,实施动态管理。
5.充分发挥团队建设带动每位教师发展
加强研修组织建设,以团队评价促进教研组和备课组发展。鼓励开展以学科团队为研修单位,打造学科研修团队及学科研修示范基地,开展丰富多彩且扎实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行动,以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问题为切入点,基于理论学习基础上的研修实践。加强优秀学科研修团队的特色提升、经验推广,推动校本研修活动的蓬勃开展,推动优秀学科研修团队的建设步伐。
6.村小教师优先发展培训
继续举办“百名村小教师提高培训班”,深入开展“送教到校”活动,加强农村教师培训资源建设。中心校对村小教师要特殊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大目标、小步子,扎实开展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训,逐步缩小镇村教师差距。
7.实施发展性评价工程,充分发挥评价激励引导功能。
发展性教师评价,就是对教师工作的现状做出诊断,找出教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根据评价所获取的信息,及时改进教师工作,调整教师发展计划,或是对教师工作的条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为学校调整发展目标服务。根据教师专业发展所划分的四个发展期和相应的指标体系,采取分层评价方式分别对初级教师、中级教师、高级教师进行专业发展评价。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专业态度、专业追求、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四个方面,它们的权重分别为10%、20%、30%和40%。立足于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人,建立教师评价档案,纳入教师的个体信息库,评估结果作为学校调整办学规划、发展目标的客观依据,作为促进教师个体发展和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
8.推广六模块建构式课堂,进一步普及高效课堂教学。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站在学科整体角度,系统把握教材,在学生借助学案自主学习、解答质疑基础上,根据学科不同教学内容,灵活选择运用六个操作模块,建构对话交流、合作共享、精讲点拨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高效课堂。它是三案六环节的继承和发展。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要依托学案开展。“学案”要立足学生实际,突出引导功能,注重问题设计的针对性、启发性、层次性和引导性。“教案”就是依据学案,设计的学生学习过程,要注重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三案设计,要遵循整体性原则、问题性原则、参与性原则、方法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探究性原则、服务性原则等。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中的六模块,主要包括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应用等。“六模块”不是六个步骤,不是每节课都必需包括的必要步骤,它可在一个或多个课时内完成,在一课时内也可以交替进行。
要切实组织教师学习、领会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内涵和精神,鼓励和引导教师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不断反思和总结实施过程,提高高效课堂的普及率,进而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层次。
四、保障措施
1.建立组织保障机制
进一步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行动工作的领导,继续实行“一把手”工程。统筹规划,精心组织,规范管理,将教师继续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列入教育 “十二五”规划,并作为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
2.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每年投入专项培训经费,保障教师教继续育体系的顺畅运行。
3.建立激励推进机制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要将教师专业发展行动与教育人事管理改革有机地衔接起来,把教师专业发展状态、水平与人事制度改革、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教师考核制度相结合。将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建设及校本研修纳入督导评估体系,加强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估,促进学校自评整改,使教师专业发展行动在全镇范围内得以扎实推进。
城头镇中心小学
2011年9月
第四篇:希望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计划
希望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计划
进一步组织干部教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加强政治思想建设;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校本培训;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进一步增强教职工的竞争意识;增强全体教职工的劳动纪律观念;进一步增强教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进一步提高干部教职工的整体素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1、坚持周一例会制度,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
2、管理干部要做到:深入一个年级组,深入一个教研组,抓好一个科研课题,高质量的完成听课指标。
3、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学校管理向数字化、网络化靠近。
4、认真落实好党风廉正建设责任制,加强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廉正建设;使干部真正做到廉洁自律、克己奉公、踏实肯干、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的模范。
5、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大力倡导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职工带头使用文明用语,杜绝使用不文明语言;教师要依法执教,落实好上级有关精神,不搞以盈利为目的的家教活动。
6、严格组织观念,严肃劳动纪律,反对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树立全局观念,作到政令畅通;下大力气抓好教职工的各项管理,使得教职工进一步积极按时参加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等
活动。
7、认真贯彻上级教育体制改革精神,增强教职工竞争意识。
8、继续抓好青年教师成才工程。
9、制定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发展规划以及培训方案,进一步完善校级骨干教师的考核评选制度,学校要对区校两级骨干教师予以鼓励。
10、进一步完善指导教师制度,开展好校内“导师带教”活动.11、在教师中继续开展“做学生喜欢的教师”活动,让学生、家长参与对教师的评价,学期末评选出我校的“学生最喜欢的教师”。
12、鼓励优秀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以及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13、培养一专多能的教师,如培养一批能够担任综合实践类课程的教师,班主任要成为心理辅导员等。
14、落实好上级及我校教师继续教育方面的工作意见。鼓励教师进修,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
15、努力加强信息技术方面的校本培训。
16、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改革的相应培训工作,广泛学习先进教学经验与成果,为国家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落实奠定基础。
2012秋
第五篇:观风海镇沙子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计划
观风海镇沙子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进一步组织干部教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加强政治思想建设;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校本培训;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进一步增强教职工的竞争意识;增强全体教职工的劳动纪律观念;进一步增强教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进一步提高干部教职工的整体素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1)学校管理
1、坚持周一领导班子例会制度,传达教委有关会议精神,部署本周工作要点,总结上周有关工作。
2、管理干部要做到“五个”要求;做好本职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要带好一个年级组,管好教师,管好学生;指导好本年级的青年教师,完成好自己的教学任务;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领导本身要先做好。
3、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学校管理向网络化靠近。学校领导干部、教师要参加学校组织的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以提高信息技术手段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4、认真落实学习上级下发的“行业作风建设”的有关文件,加强党风廉正建设责任制,加强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廉正建设;使干部真正做到廉洁自律、克己奉公、踏实肯干、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的模范。
(3)教师队伍建设
1、坚持每月教师例会制度,认真学习上级文件,学习有关教育理论;除集中学习之外,还要进行自学,保证每周1小时学习时间。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大力倡导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职工带头使用文明用语,杜绝使用不文明语言;教师要依法执教,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落实好上级有关精神,不搞以盈利为目的的家教活动。
3、严格组织观念,严肃劳动纪律,反对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树立全局观念,作到政令畅通;下大力度抓好教职工的各项管理,使得教职工进一步积极按时参加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等活动。
4、认真贯彻上级教育改革精神,增强教职工竞争意识。
5、继续抓好青年教师成才工程。
(1)做好10年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推荐评选工作。制定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发展规划以及培训方案,进一步完善校级骨干教师、镇级骨干教师、县级骨干教师的考核评选制度。
(2)进一步完善指导教师制度,开展好校内“导师带教”活动。
(3)在教师中继续开展“做学生喜欢的教师”活动,让学生、家长参与对教师的评价。
6、以校本培训为基础,多种培训相结合,建设一支有知识、有能力的教师队伍。
(1)培养一专多能的教师,如培养一批能够担任综合实践类课程的教师,班主任老师要成为心理辅导员等。
(2)落实好上级及我校的教师继续教育方面的工作意见。鼓励教师进修,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3)努力加强信息技术方面的校本培训。
(4)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改革的相应培训工作,广泛学习先进教学经验与成果,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本学期的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做好开学之初的各项工作,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制定教师队伍发展计划。
2、签订教师师德承诺书。教师拒绝有偿家教承诺书。
3、各教研组制定学科教研计划。
4、各教研组组织教师开好教研组教师会,宣读教研计划,布置本学期教研工作。
5、进行师德教育活动,学习教体育局下发的“行业作风建设”活动。
6、讨论制定本学期教职工评估方案。
十月份
1、进行师德教育活动。学习各种规章制度。
2、争创“四德”模范。
3、讨论通过教职工评估方案。
十一月份
1、教研组开展听评课活动。
2、利用家长会进行师德师风调查。
十二月份
1、狠抓学生管理,进一步规范学生行为。
2、评选师德标兵。
一月份
1、教师准备好期末复习。
2、进行学期工作总结。
3、安排暑期教师培训工作。
2013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