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管理工作体会总结
成功,我们不懈的追求
**年7月,我到**实验学校任职,工作中坚持“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的办学宗旨,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人本化、科学化的管理方略,在 “为师生幸福成长奠基”的办学理念引导下,努力实现管理工作从文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可喜转变。努力
实践着我们的口号——成功,我们不懈的追求!下面,我就工作中在学校管理上的一些思考和体验总结如下。
一、多措并举,激发教师“成功”的斗志
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美国人戴尔·卡耐基认为:最高水平的管理就是让被管理者感觉不到管理的存在,管理行为主要表现为对员工的信任、理解、关心、鼓励、肯定和赏识。在启明实验学校的工作实践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
记得初到园区的第一个教师会,由于教师的组成十分复杂,支教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60%,由于学校地处化工园区,远离城区,交通不发达,教师的归属感不强,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精神状态低迷,缺少活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大部分优等生源都流失,全体教职工大有消极怠工,破罐破摔的心理。在为数不多的年轻教师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思想不稳,暗中联系单位,随时准备跳槽。
面对这种局面,我没有急于制订这样那样的制度去强行统一教师的思想、行为,而是主动的和广大教师接触,深入调查研究,了解问题症结,寻找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契合点,深入思考如何让“管理”与“被管理”产生和谐的共振,经过一段时间摸索,我逐渐把教师们的思想状态、工作状态调整到教育教学工作上来。在教师管理上,我的主要做法是:
(一)发扬民主,还教师主人翁的应有地位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无论何时何地教师主人翁地位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调查表明,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不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部分教师就是因为交通不便利,上下班时间上无法准时准点,给管理带来困难,学校又刚性执行作息时间,导致教师意见很大。如果我们对教师实际情况深入的了解,想办法解决问题,采取多种形式把教师上、下班交通不便问题给解决,许多矛盾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我越来越感到民主管理学校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应该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工作中,我们在民主管理学校上重点三件事:一是建立健全工会、教代会等群众组织,让群众享有决策权。学校重大事项先交由班子会集体讨论,再交教代会表决通过。对于评优、评先、晋级等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大事,无条件实行阳光下操作,一律实行民主票决;二是坚定不移地执行校务、财务公开制度,让教师享有知情权。对涉及教职工、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定期公示,自觉接受师生和社会的监督;第三,正常设立“校长信箱”,让教师享有批评权、建议权。充分尊重群众的话语权,随时听取教师呼声,合理化的意见坚决采纳,不能办到的事情,利用班子会、教师会予以解释说明,决不让教师把不满情绪带到工作中来。
民主化虽然看起来削弱校长的权力,实际上避免权力至上所滋生的长官意志,消除非民主带来的缪误和矛盾,提高管理效果,化解校长主要决策者承担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民主化不是上级的要求,而是工作的迫切需要!
(二)充分信任,还教师自由搏击的蓝天
每一位教干都是从教师走过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管理学、心理学告诉我们:太明显的监督气氛使人有不受尊重的不悦之感,不利于教育教学的进行。
对学校来说,健全的规章制度当然十分必要,它有利于规范教师的基本行为,但规章制度的制订也必须充分尊重民主。工作中,我们把学校的规章制度重新审核,废弃了一些规定过死且不好操作的条条框框,简化了管理手段。比如,原来我们规定“教师在上班期间不得上网”。为了避免教师犯这样的“错误”,学校甚至扯掉有关科室的网线。也许这一规定的初衷是怕教师不务正业,但是,教师在上班期间备课、查资料、做课件应该是允许的,机械强调上班期间不准上网无疑是因噎废食。因个别教师的违纪工作而停掉网线,这是对广大教师极大的不信任。为了更好地做好此项工作,进一步了解广大教师对这件事的态度,我们在学校发放调查问卷,征集广大老师的意见。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网络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作用是积极的,所以,我们干脆废除这条规定,重新接通了各科室的网线,还专门设立了一间教室作为老师们的电子备课室,供教师使用;同时,对于个别上网违纪行为,我们加强管理。经多次督察强化,上班上网这间事成了一件益于教学、益于老师、益于学生的好事。其实,管理就这么简单,有时仅仅是多一份听取、多一份信任!
我校中老年教师比例很大,气氛本就不活跃,如果清规戒律太多,学校就更成了一潭死水,所以,我们千方百计地使老师动起来。每周都要至少组织一次群体性活动,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单项比赛,如,扑克、象棋、乒乓球、篮球等。每逢重大节
第二篇: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体会
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体会
用“组织考后反思”来促进“课堂教与学的行为改进”
——对学校教学管理的两点思考
我们在倡导高效课堂建设,高效课堂的标志是什么?简单点,就是在课堂上,知识掌握牢固,技能训练扎实,学生主动学习,经历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智慧,学会学习,通过一节又一节课的学习实践,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如果这些目标达成的不好或者没有达到,就说明课堂效果不好或者没有效益。
教师的课堂的效果如何,其实也是决定了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的。有关部门在倡导等级制评价。其实,无论等级也好、百分之也好,本来无所谓手段好坏的。关键是你如何利用它。百分制的百分之几的差别,对于某些学生可能是一个“心理阴影”,但是,对某些学生来讲,或许是进步提升的动力。等级制的确淡化了“几分”的竞争,但是同时或许影响了学生从积分的差距中看到自己的努力方向、发现自己的问题。这里谈这个问题,跟我下文要谈的“反思”是有直接关系的。有时候,就是从几分的差距中去反思的。
话题回来。怎么以考后反思来促进课堂改进?
这里面,首先是“考试”内容应该是指向课堂目标的。课堂目标由课程标准决定的。课程标准既然决定了课堂要落实的学生发展目标,我们的考试,就应该努力去体现课堂要追求的目标,尤其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一张试卷,只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关注或者少关注或者不能去开叉课堂上倡导的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课堂就不会去关注。这是前提。组织考试的部门在组织相关检测的命题的时候,学校在组织单元测试的时候,教师在安排课后作业检测的时候,都应该注重这些方面,而且,需要认真研究如何对学生在这个学科的学习素养的综合考察上,如何去考察过去不能用笔答来考察的内容。
有了上面的前提,我们就可以“组织考后反思”,用考后反思靠促进课堂改进。
考后反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组织的。
一个方面,组织起“有效地教师的考后反思”。
期中也好,期末也好,考试结束,担任这个班级、这门学科教学的教师,总是要进行“试卷分析”并填写文件的。但是,过去组织教师进行试卷分析,很多情况是教师分析填写学生的分数段、各个题目的得失分情况,也有“问题发现和改进措施”栏目。填写完毕,多数情况是教师把试卷分析上交学校,学校存档。这份资料对学校的价值,大概就是“给上级领导检查”,这是典型的程序是管理——教学管理制度中有这些规定动作,学校按照规定的程序来操作。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到底“试卷分析”是否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改进?学校在接下来的教学实施重要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改进?教师自己觉得接下来要重点解决教学中的什么问题?如何改进?这是“非规定动作”。既然是“非”,于是,那些意识较好的学校、教师,做了,认真研究了,明确了改进方向,接下来也认真地去改进,然后,在通过考试来检查平时改进的效果;而也正是因为“非”,有些学校和老师没有去做(意识中也不知道应该这样去做),所以,考试考了,试卷分析写了,“存在问题‘归结于学生**能力差’,改进措施就是‘加强**方面教学或者培养’”至于“为什么差”、“如何加强”,教师自己也不清楚。于是,教学质量是一本糊涂账,我们学校、我们班级为什么不如其他学校,也是一本糊涂账。
既然过去的“试卷分析”没能因为“规定”而在有些学校、有些教师的教育管理和实施过程中有效的促进教学改进,那么,我们就应该在这方面认真做一些。
首先明确一点:教师的试卷分析、针对考试进行的教学反思,不仅仅是留给学校收上去存档的,更是应该教师留给自己来做教学改进研究的,教师做试卷分析、考后反思的目的,其实是教师自己发现问题、确定新的目标方向、思考问题解决,改进教学提成教学效益提升的。每次考试过后,教师对全班学生的试卷进行分析,要找到成绩,同时要思考,这些成绩是怎么来的——哪些题目学生的正确率比较高,为什么会高?课堂上,这些目标我们是如何指导学生落实的,哪些题目学生的失分率比较高?这些题目在考察学生什么?是否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应该达成的目标?如果是,这时候,就需要组织教师去认真思考:我的教学中,哪些目标没有被确定为教学目标?哪些目标没有很好落实?我下一阶段需要在在哪一项或者哪两项目标的落实上“下一番功夫”?这样,课堂改进的目标就确定了——是要在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方面下功夫,然后再思考:我需要怎样更好地去落实这些目标——这就涉及到了课堂上和课堂下教师对本班学生进行的学习能力与习惯的管理和课堂教师教学目标设计和行为变化的落实各个方面了。于是,一个“行动研究专题”便产生了。
这份资料,作为学校管理资料,你可以复印一份存档,但是,原件,一定要教师自己留存的——这是他接下来教学事实和管理行为改进的资料,如果确实有重大突破,那么,这是教师个人应该积累的“科研资料”了。
教师进行了试卷分析,做了“考后反思”,在反思后又确立了新的行动研究专题,教学管理并没与结束——学校领导,要定期跟教师要账、对教师的改进给予指导和帮助:你目前的课堂,要落实、或者要落实的很好的目标,目前落实的怎么样?你改进教的行为、指导学生改进学的行为的过程中有什么困难?领导可以给予指导、组织本教研组教师进行讨论,派出去学习、请高手来本校指点,总之,需要督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去解决他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为他解决问题提供帮助,在日常教学事实和管理中,出现效益。
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需要这样做,不管是试卷笔答成绩方面都存在问题的解决,还是日常学校对学生进行非笔答项目考察中的存在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
这个时候,你去听教师的课,对教师的课堂进行评估,你去检查教师教学管理的过程,你就可以在这方面针对性的进行评价——是否落实、是否改进、效果如何?你的评估跟教师的最求是一致的;你给他的建议因为是有针对性的,所以可能是更加合理、教师自己更加乐意接受的。
到了再次考试,学校一定要组织教师针对前面的问题解决进行分析——上一次考试或者考察,学生这方面的失分率比较低,这一次效果怎么样?如果确实大面积提升了,好,你需要总结经验,在全校推广,给新教师作辅导;如果效果不佳,那就要再次思考,自己的行为改进是否合理?是否还有影响这个目标落实的其他更重要的因素?再次分析,甚至使组织团队进行研究分析,然后,再做教学改进。
如此坚持下去,教师养成针对目标达成进行思考自己教学和管理的习惯,教学质量肯定会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一定会不断得到提升。
教师的考后反思是学校组织、教师自己进行,改进,是教师自己投入精力主动进行并得到团队帮助和专业引领下进行的,教、考、研合一。
另一方面,组织指导学生做好有效地考后反思。
除了教师要进行“考后教学反思”,“考后反思”还有另外一个层面,那就是学习的主体——学生。
“分,分,学生的命根”,在当下,不管你等级制还是百分制(中国目前还不能取消百分制——中考、高考,看的还是那几分或者零点几分),不管城市还是农村,家长看中的,还是学生能够得到多少分,而且,家长辅导、给孩子们找辅导班,目的还是要提高几分。这本无对错之分。但是,差了几分,着急的往往是教师、家长而不是学生自己;想办法让其提高的,往往是教师、家长,而不是学生自己。“让学生成为自我提升的主体”这个概念,并没在这样的环节中得以落实。而真正在群体中发生好的效应的,恰恰是学生自我提升的动机激发的问题。
所以,我主张,我们的每个班级、每个学科的考试过后(注意:包括考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试卷或者其它考察考核内容和结果,进行分析:我哪里答得好(做得好),我为什么能在这个项目上取得好的成绩——我过去是如何做的?强化“倡导的行为”。更要针对考试或者考核考查的结果中的“答错”或者“做的不好”的项目进行分析——我为什么会答错、做的不好?是我平时能做偏偏在考试的时候没做好,还是我平时没学好练好?如果是考试时出了问题,我得让老师帮我研究一下,如何去应对考试或者考察;如果是平时没学好练好,那就得继续分析:是听讲问题,还是课前准备不足?是我个人努力不够,还是教师没讲明白?是我课后练习不够、作业不够认真,还是„„
教师要引导学生做这样的分析,从考试中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学生小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一起来做,或者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指导,还可以请家长帮忙。然后,学生自己写一份考试后的“反思”(低年级一定要简单,或者只思考,不去写)。当然,这个思考不仅仅局限于前面的找原因,更应该有一个“下阶段我要提升的目标和我的学习行为改进计划”:
我考试或者考察的时候,存在这样的问题,我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重点在哪方面实现提升?我准备如何做?(如何做?请好的学生介绍经验,或者请老师、家长给提参考意见)
这份“计划”,是反思过程的重要成果。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阶段的学习中,教师要协同家长,去监督、指导他们自己改进学习行为的情况、任务落实情况。并且,定期举行“计划完成、提升效果、自我感受”的交流活动——或小组、或全班;或集中组织,或随机请同学介绍。总之,教师需要协同学习小组、班干部一起,对学生的“改进计划落实情况”进行常态的督导帮助。
“学生考后自我反思和计划落实”,其实是在调动学生的“自我提升”的内在需求,于是,他们会主动地为自己制定目标,改进学习行为,提高成绩。久而久之,学生不但能提高成绩而且锻炼自我规划的意识和能力。
《这样教学生才肯学》“帮助学生体验自主和成功的策略”中有一条“目标卡”策略,我们可以用在指导学生做“考后反思”,指导学生将改进学习行为和态度提高成绩作为学生变成内在需求,从而激发学习动机,促进主动学习主动自我发展。
当然,学生考后反思、自我计划和总结(我的学习妙招、我的变化等等),也是学生自己的资料,你学校要存档,可以找典型学生去复印,学生的资料,要留存在他们自己的“成长记录袋中”,我认为,这是他们成长记录袋应该有的、对他们自己很有价值、能够促进他们体验自我成长和自我学习智慧的重要材料。
期待提高教学质量的你,如果是领导,可以进行这样的管理策略运用吗?如果你是教师,你愿意和学生一起来做“考后反思”和自我改进计划的设计并去落实吗?期待我的思考能够给你带来快乐和逐渐产生的轻松和愉悦感。
第三篇:学校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学校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1、“师德”是学校健康发展的核心因素。教师是学校的核心,而师德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从教和怎样从教是辨别师德的主要标准,为此,提倡“以德治校”“依法治校”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原则,今后我们要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加强师德教育,培养良好的校风、教风。
2、学校安全稳定是学校工作的根本保证。随着独生子女队伍的扩大,社会外部环境的多样化,信息网络的普及等以给学校安全稳定带来极大的困难和压力,加之学校改造施工,学生人数多等因素,也给学校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只有落实好学校安全稳定的措施,才能确保学生、校务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3、完善科学的日常工作运行机制,建立民主科学的管理体系,是学校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保障。科学的管理机制好比工厂车间的流水线,是出更多优质产品,出更多效益的关键。
4、以人为本,抓好德育教育工作是学校的核心,新进合格人才,必须德才兼备,这要求学校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和学生的养成教育,做到教书育人,也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不断创新拓展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建立良好的学风。
5、以教学为主渠道,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最终目标。社会、家长、学生关注的是学校的教学质量。没有质量,就没有生源,家长就不放心把子女送到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不断探索教学规律,手段,方法,去改革,去研究新课程,新的教学。此外,我们面临着“新课程”改革的挑战,今后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做好办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师角色的转应。总之,作为学校管理者,除了要建立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做到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实施创新思维,遵循学校实施制度管理的必要性和灵活性原则。更要从实际出发,把这个集体里的每一个成员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并最优化地组织起来,高质高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使学校一切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蹈。学校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更有许多具体的、未知的新内容要进行认真研究、实践和总结。在具体工作中还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提升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和感召力,带动学校更好、更快的发展。
第四篇:农村学校管理工作几点体会2
农村学校管理工作几点体会
本人从事学校教务工作四年了,从事小学教务工作一年,初中教务管理工作三年。从参加工作以一直在农村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对我县农村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能说很了解,只从表面现象看到一些情况,我就单单从农村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谈谈个人体会,算不上心得。
一、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生命线
近几年来,在“外行”看来我县单从教学成绩来看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但是我认为从规范教学行为、局领导的管理意识来看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原来学校管理工作中心“保平安”转变为重视教学质量,从教学管理走形式化转变为学校管理重过程;就我其中一次参加局里期考工作会议中,听到局长说到一句话:“宁可教学成绩全市排名倒数,也绝不允许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从局长这句话中让我想到早有十来年前我去一所学校参加期末监考任务时,该校教师窃取试卷做好答案明目张胆地像天女散花一样抛向考室时,当时真是痛心,教育也会变成这个样子。但是从近些年来说,局里把教育行为规范化摆在了首位,让我看到我县的教育也走向了规范化。当然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目前教学业绩来说没有“很大的起色”,但正在走向质的变化的过程中。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生命线,也是我们作为学校管理工作者认识到的,但不是所有管理者所体会到的。就我所了解到的,还有部分学校重视教学质量,但没有放在首位,没有围绕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去做些实事,想些点子,谋些路子。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经费很 困难,它对提高教学质量从某些管理角度来说起到阻碍作用,但它绝对不全是妨碍提高教学质量的绊脚石。我认为以此为由不去深思熟虑、想方设法去“谋质量”,学校谈何生存;学校没有较好的教学质量,老百姓把子女放在你学校就读,也安不下心,导致留不住学生,家庭条件好点儿的、学习优秀的学生大批外流。这样下去,我们部分农村学校在百姓中的口碑也就越来越差,乡镇农村学校教育将更令人担忧。
二、活动开展是形成学校氛围的基石
每次普教会议会安排很多的日常教学活动,当我把这些活动传达下去时,很多的领导第一反映是搞得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活动,上面领导一句话,下面学校得喘不过气来,学校天天忙于这些事,还怎么去从事教学工作„„,等等这些发牢骚的话太多了。从他们的这些表情和言语中让我体会到,农村学校管理工作者对学校活动的开展是排斥的、不认同的。出现这样的问题关键是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得不到“一把手”的支持,开展活动又得去安排,去组织,还得总结,而且还需要活动经费。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学校管理者根本对“学校开展活动”这一情况认识不到位,或者说有些人根本不理解。
当你走进不同学校,都有不同的感觉,我想除了学校的校容校貌是第一印象外,最重要的是学校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个人认为浓厚的文化氛围的形成,他就是靠学校开展的活动去支撑的,专刊专栏、板报、校园广播、学生礼仪、学生学习氛围、安全健康教育等等,这些都不是通过学校开展的专题活动去教育学生、去感化学生才形成的 吗。一个学校活动开展的情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它不是占用教学工作时间,不是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加负担,相反它是促进了教学工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教育,让教师在活动中体会到教育的乐趣,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当然学校活动是一个广义词,他可以是学校安排的全员师生参与的大型活动,也可以是以班为单位、以年级组为单位、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活动,也可以是部分师生参与的活动等等。
针对这些情况,我觉得有必要让这些领导者去城镇优秀学校去参观一下,去体会一下,感受一下学校那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学问是深奥的,他是教学管理经验的一种感性认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做法,但我认为其宗旨在于如何教育好下一代,为此不负于“教师”这一称谓。
第五篇:管理工作体会
管理心得总结
1、一个中心原则:绩效
2、两个主要方面:1)借力+合力;2)聚合能量+放大能量
3、三条管理主线:1)标准主线;2)帮助主线;3)强化主线4、1)四种管理手段: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2)四个基本逻辑:情感逻辑、价值逻辑、工作逻辑、管理逻辑;
3)四个“凡事”: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
5、五大管理机制:牵引机制(拉力)、激励机制(推力)、约束机制(控制力)、竞争淘汰机制(压力)、执行机制(执行力)
6、1)六个授权步骤:解释工作的重要性、说明主管的要求、界定职权范围、协商最后期限、听听下属反应、追踪控制;
2)六个授权原则:适当、整体、可控、带责、信任、考绩
7、七项职场原则:汇报工作说结果、请示工作说方案、总结工作说流程、布置工作说标准、关心下级问过程、交接工作讲道德、回忆工作说感受
8、八种差异态度:攻击、逃避、容忍、接受、尊重、珍惜、善用、庆贺 9、1)九级管理水平......2)九字管理要诀:
a)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b)明策略、给工具、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