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权威的教育学论文(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6:5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教师权威的教育学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教师权威的教育学论文》。

第一篇:关于教师权威的教育学论文

新时代,新形象,新权威

——从案例分析中浅谈教师权威问题

【摘要】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形象地位也在不断变化,尤其是在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传统观念的中国,教师的形象地位在中国人的心中几经波折,几番巨变,由像神一般存在的“师尊”到近代孺子牛般存在的“春蚕”,再到文革时期如恶虫般存在的“臭老九”,到了今天,教师的形象地位更是复杂多变,褒贬不一,如赞美的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慈母(父)、人梯„„咒骂的有:“范跑跑”、“老板”、“叫兽”„„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教师的形象地位及权威也正遭受着有史以来最强烈的质疑和挑战!那么,在今天这个讲求平等,追求多样化的社会里,教师的形象地位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呢?教师的权威到底应该依靠什么来树立?文章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今天的教师形象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教师为什么要树立权威?教师应该怎样树立他们的权威?

【关键词】教师 教师形象 负面新闻 教师权威 树立

正文

教师这一职业在世人的眼中是崇高、伟大,这一点毋庸置疑,而且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教师发挥的作用虽然没能被历史长卷所铭记,但是试想一下,若果少了他们,至今我们还可能处于蒙昧社会,更别提发展到今天的文明社会。所以,在此笔者不在多浪费笔墨来赞颂教师伟大的作用了。我们先来探讨一下,教师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在中国人的三大信仰崇拜中,除了天地、君亲之外就是师了,师不仅仅指那些可为万世师表的圣人,还包括对自己精神上或学问上有着教育启蒙作用的师长。在古代,教师的地位是十分高的,我们可以从对教师的称呼中窥出一二来,最早称呼教师为“师”是在春秋时期,《尚书》记载,“‘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这里的‘师’,即为今天的教师。‘君’和‘师’的责任都是帮助上帝来爱护人民的,从这句朴素的话中可以看出,人们将‘师’与‘君’相提并论,可见当时教师的地位是相当高的。韩愈《师说》所写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已经成为千古名句。”①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老师是神一般的存在,老师的权威不可侵犯,违逆老师的话就和挑战父亲权威一样的道理,是大逆不道,不忠不孝,十恶不赦的恶劣行为,是会被世人唾骂的。而且教师神圣不可侵犯的职业地位一直延续到近现代。

到了近现代,随着人们思想的觉悟以及眼界的开阔,人们渐渐接触到“平等、自由”的观念,而且有很多新教师都有留洋海外的经历或是是接受过新式教育的人,他们以一种更开阔的胸襟和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学生,渐渐地与学生融为一体,更是以博大精深、丰富的学识以及风趣幽默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尊敬,如:陶行知、蔡元培、叶圣陶„„到了现代更甚者有一些老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呕心沥血、勤勤恳恳的奉献自己的一生,如: 大山深处孤身支教——徐本禹;度悬崖小学的支教夫妻烛照深山——李桂林 陆建芬;为留守儿童办学的女大学生李灵„„教师的“春蚕”形象和“红烛”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然而最近几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关于教师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教师的传统

形象与权威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如:教师语言暴力甚至体罚学生、老师性侵案、教授学历造假门,论文抄袭门等等。从三段材料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案例一中老师惩罚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竟然罚抄1200遍承诺书,这是十分荒唐的事情,而且预期效果估计也并不会理想,反而给幼小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案例二中老师为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错误,竟然给学生下跪,我们先不说这一行为对不对,但从老师的地位来说,一位长者给小辈下跪就是不应该,再说事情的起因也不是老师的错,而且学生是高二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正确的价值观还未形成,下跪并不能让他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反而会让他感到困惑,严重的话反而误入歧途。案例三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应试教育体制的悲哀和残忍,大批只懂得背书的书呆子,好不容易有一位有自己创造发明想法的学生,却被冰冷无情的规定夺取了年轻的生命,所以男主角兰彻就像一道光,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未来。

总之,在笔者看来,教师并不是神,早应该从神坛走下,融进我们人群中;教师也不是圣母、圣父,不应该要求他们一味的付出和奉献而没有享受到属于他们的平凡幸福;教师也不是恶魔,对于不服从、不听从、不顺从的学生就会进行体罚、虐待等等。教师和我们一样,也是活生生的人,也会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追求和享受,教师只是一份职业,他们在其位谋其政,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是他们的工作和责任,而不是他们的义务。

那么,在教师权威遭受挑战的今天,教师应该如何树立权威,既不会伤害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又不会损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呢?

笔者认为,靠暴力解决问题是最愚蠢的行为,语言冷暴力更不应该是为人师者做的事,向学生屈服或与学生打成一片,不分场合也不可取,最好的方式是:在学习上是学生的良师,传授知识学问;在精神上是学生的明灯,教导做人的道理;在生活上是学生的益友,关心帮助引导学生。

一名教师要从这三方面来树立自己的权威,首先就要从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开始做起,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的丰富自己的学识和修养,以自己的职业素质打动学生,让学生信服。

教师学识渊博,谈吐风趣有料,教学方式得当,效率高,学生就会喜欢学习,热爱学习。所以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因为知识是要靠不断的吸收和学习的,教师经常学习,就会巩固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不会与时代相脱离,与学生的沟通才更会通畅。

二、要有认真对待身边每一件事的执着精神,做到言传身教。

教师的一言一行关系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地位问题,教师的很多为人处世的行为举止更会影响到学生道德规范的树立。学生不会喜欢夸夸其谈,言而无信,举止轻浮,衣着邋遢的老师。所以教师要时刻关注自身的一举一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要有一颗宽容慈爱、善于观察倾听的心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亚于学生父母亲人般重要的角色,有时候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比学生自己的父母还要重要,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有时也比对自己的父母还要深。所以教师要有一颗宽容慈爱、善于倾听的心,在学生生活上、情感上遇到难题时,能够包容他们的错误,并指导他们走出误区,也能够倾听学生的心声,带他们走出迷茫的困境,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更信任和依赖自己。

总之,“权威”不是“权力和威严”,而应该是教师所拥有的为学生所敬仰的声威和信誉,它是一种可以使教师的教育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教育力量,它建立在教师较高的业务和道德修养水平基础之上,而不是骂出来的,更不是打出来的,靠体制更不能得到学生们发自心底的尊重和喜爱。

参考文献

①腾讯网2007年8月12日“从教师称谓的变化看教师地位的变迁”

第二篇: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论文

浅谈素质教育下的班主任工作管理

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班主任管理工作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手段,是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这一宏伟工程的根基所在。作为班主任,应该积极更新观念,勇于探索,力图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土壤,而班主任则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是班级教育的主帅。他既是学生的长者,又是学生的朋友。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扮演好这双重角色,做到深入情理,促使学生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养成。班主任的教育观念、协调能力、教育艺术、工作方法等,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班主任在素质教育中,如何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呢?本人就这个问题谈以下看法。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班主任在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一是应试教育问题,二是中差生的学习成绩问题,这就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应试教育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退出历史舞台,所以班主任要勇于战胜自我,尽快突破应试教育的藩篱。班主任就应该因人、因材、分层施教,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使之成长为社会有用的人才。特别是如何对待中差生的问题,促进中差生学习成

绩的提高,关系到能否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如何提高中差生的学习成绩,关键在于班主任要通过自己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自尊心。班主任要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形成教育教学的生动活泼局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是许多优秀班主任的成功经验。不论是讲课,还是谈话,都不能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有过失,不能体罚,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要给学生以鼓励性期待性的评价。这样做,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某一优点,而且能使学生智力潜能得到发挥。协调好科任教师的关系,共同管理教育目标

班主任是班级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组织协调者。为了更好的发挥各方面教育力量的作用,就需要班主任的组织协调。一方面班主任需要把本班的任课教师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团结、合作的教育集体,使其目标一致地共同教育影响学生。班主任科任老师的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响到班级的建设。班主任只有发挥自身的核心、纽带作用,虚心听取各科教师关于班集体建设、教育、教学的建议和意见,主动与各科教师协调教育教学立场、策略,求得各科教师广泛认同。这样全体科任教师自觉参与班级管理的风气就会形成,教育目标的实现将指日可待。多设参谋助手,组建优秀班干部队伍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要发挥每个社会成员的作用,努力实现班级管理科学化,制度化,既是班级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组织保证。因此,班主任不仅要重视强化教师的管理职能,而且要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密切联系学生家庭,搞好家访工作

访问学生家庭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家校合作的重要形式。班主任通过家访能使家长及时,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情况,学习情况等,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取得他们的协助,统一步调,共同把学生教育好。

班主任在家访前要对被家访的学生有很全面的了解,包括各科学习,纪律,性格脾气等,不至于在家访的过程中手足无措,使学生父母产生教师对自己的孩子关心太少的感觉。家访时教师应力求语言朴实诚恳,介绍学生在校情况要事实求是;要先讲学生的优点,再讲缺点,即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再指出他们的不足,同时还要分析学生能够克服缺点、毛病的有利因素,与家长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家访后,要及时对学生加以督导,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深化教育,这是家访

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活跃班级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体地讲,班主任可以发动学生开展课外兴趣小组,举行班级知识竞赛、演讲,学习操作微机等各项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组织演唱会、艺术品欣赏等活动,培养学生高雅的情操。开展田径、球类、棋类等体育竞赛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竞争意识,拼搏精神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

学生们往往很在乎老师的评价,在意老师能否公平、公正,实事求是,一视同仁。有鉴于此,班主任必须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①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从学生所处的角度、位置、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领悟学生的所思所感所为,给与学生同等的关注;②学会欣赏和信任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发现,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给与鼓励和热切的期待;③不吝惜爱心的投入,多与学生交心谈心,使之觉得老师在乎他、关心他和

信任他,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变学生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自我管理;④因势利导、以情动人,用真诚和鼓励,唤起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感受进步,走出自卑的阴影,去品味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愉悦和幸福。

总之,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首先要做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篇文章,其次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密切联系学生家庭,搞好家访工作;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当然,作为班主任管理班级是一门艺术,它需要不断用科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我们的认知,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只有如此会更好地做好班主任工作,体现素质教育。

第三篇: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论文

教师资格培训教育学论文——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作者

(学校 学院,地址)

摘要:师生关系是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形成的特定的关系。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一定会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对于学生思想的发展、成绩的提高、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将具有极大的裨益。关键字:和谐民主;师生关系;中学生;重要性

Abstra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to achieve a common education tasks, formed by a spec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The establishment of a democr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ll promot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efficienc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thought, improving performance and ability, etc, will be of great help.Key words: Democratic;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Middle school students;role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基本人际关系,也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社会关系之一,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始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许多研究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发展和减少学生问题行为的关键因素,它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学业的提高、智力的培养,以及身心的全面发展,如亲密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儿童形成对学校的积极情感态度,积极参与班级学校活动,与同学形成积极的情感关系,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良的师生关系,可能使学生产生孤独感和对学校的消极情感,在学校环境中与老师同学关系疏远,表现出退缩、攻击等行为,从而影响其学业行为和成就,进而造成辍学、心理障碍等。以往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主要关注师生关系质量的影响因素,而且主要从教师知觉的角度来考察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在教育活动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而在这个起基础作用的教育系统内,最核心的将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没有其他东西能代替这种师生关系。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师生关系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尊重的教育理念为现代师生关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师生关系的本质可以有以下几种理解:(1)师生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反映和包含了社会、政治、经济、道德、文化等关系,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与其他有关人员发生关系的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关系。(2)师生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就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是师生关系是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特殊人际关系。(3)师生关系是一种心理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

师生关系在实践中是错综复杂的,不免受价值观的影响,有注重社会价值取向的师生关系实践观和注重个人价值取向的师生关系实践观。注重社会价值取向的师生关系实践观在教育中表现出来就是:(1)教师重视教育的整体目标,注重以统一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忽视学生个体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要,教师是社会的代言人;追求外在于人的目标,以考试、1 / 3

教师资格培训教育学论文——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分数等外在的形式代替了教师、学生的内在需求。(2)教师与学生形成了“你教我学”的局面,完全按照教师的思路和培养方式来培养学生,教师替代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完全没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可言,教师俨然成了学生的代言人。(3)采用专制的方式管理学生。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组织一切由教师决定,学生不参与并要绝对服从。注重个人价值取向的师生关系实践观在教育中表现出来就是:考虑到了教师与学生的需求,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得到了发挥。但是,注重个人价值取向的师生关系很容易走向极端:教师和学生都从自身出发,教师把学生当成控制的对象;学生把教师当成自己的对立面。考虑自身地位的同时又是以牺牲他人的地位为基础的,实际上,教师与学生的地位都没有得到保障。这两种实践观各有利弊,因此,我们应该扬长避短,避免走向极端。

任何一种理论观点都需要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基础或标准。一般认为,评判或者说构建科学合理的师生关系理论的基本价值尺度主要有五个:

1、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首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故一切教育关系的认识和处理都必须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作为基础。其次,学生的学习是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结构的过程,这要求以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为主要出发点来建立师生关系。

2、从教育教学的实际特点出发。师生关系首先是人与人的关系,但不能把师生关系等同于一般的人际关系,因为师生关系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关系:其一,教育教学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以传承文化、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受过系统训练的专业人员作为教师,学生是专门到学校来接受教育的,这就使得师生关系与其他的人际关系有重要区别;其二,教师与学生主要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这也决定了师生之间不可能是绝对的平等与一般的合作关系。因此,构建师生关系必须从教育教学的实际特点出发。

3、有效、充分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作用。由于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和任务不同,他们的作用也就不同。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引导者与管理者,是学生发展的设计者与促进者。总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着领导者或引导者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作用是继承并创新文化。能够最有效、充分地发挥教师和学生各自作用的师生关系,就是最合理的师生关系。

4、有利于师生双方、特别是学生的发展。教育的本体功能是培养人,所以衡量教育好坏的根本价值尺度就是看是否有利于师生双方特别是学生的发展;二是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少数精英的发展;三是学生个性的发展,让今天所受的教育成为学生明天发展的基础。只有有助于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才是合理的师生关系。

5、符合时代的要求。师生关系是时代的产物,又是时代精神的反映。随着时代的进步,民主、平等观念的深入人心,反映在师生关系上,就是主张师生之间人格上的民主、平等。这是与现代伦理学上主张的人格平等和现代法学主张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相一致的。所以,师生人格上是否民主、平等,也就成了衡量当代师生关系合理与否的一个重要价值尺度。

因此教师对学生应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把自己的爱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并不偏爱任何一个。在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维系到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之中,教师充分关注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在教学活动中,建立一种平等、自由、宽容、关心、鼓励、合作的关系。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向往的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首先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不仅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需要学生的配合。教师要全面关注学生,关心全体学生,平等接纳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个学生有始终如一的热爱与关怀。在民主的师生关系中,师生间在人格上是平等和民主的。教师对学生只有尊重理解和真挚的爱,才能产生真正的爱生之情,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此外,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重视家庭教育,改革教育教学评价制度,通过科学的评价制度也可以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的建设。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更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前提。影响构建师生和谐关系的因素很多,教师是首要因素,也是关键因素。教师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2 / 3

教师资格培训教育学论文——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未成年人灵魂的塑造者和健康成长引路人,必须树立崇高的师德形象,承担起时代赋予教师职业的神圣使命。但是,由于现在教育,尚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一些教师“目中无人”,急功近利;还有的教师理想信念不坚定,教育思想不厚端正;在师生关系方面,有的教师对学生不尊重,存在惩罚、训斥、讽刺、挖苦学生的现象;在廉洁从教方面,有的教师仍接受学生或家长的宴请和馈赠,以教谋私;在优质轻负方面,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很重等等。所以,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树立正确的教育信念,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在学校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学生而言,与老师相处的情况如何常常会影响他的整个学校生活。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从内心感到来自老师的诚挚关怀,由衷的爱护和帮助,就会有一种受到依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任和爱戴,由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任的学科,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转为行为,实现老师的期望。

参考文献:

[1]范士龙.和谐师生关系的促进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25-30.[2]蒋天策.理解型师生关系及其构建方略[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38-59 [3]江芳、查啸虎.理解型师生关系及其构建[J].教师教育研究,2006,18(1):46-49.[4]张蕾.论和谐的师生关系[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9-22.[5]邵晓枫,廖其发.论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3):137-141.[6]丛立新.平等与主导:师生关系的两个视角[J].教育学报,2005.1(1):27-31.[7]张丽华、张索玲、宁徽.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影响青少年自尊的路径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1):1378-1380.[8]陈燕山.师生关系对高中教学效果的影响案例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9-12.[9]李志锋.家庭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以济南市为例[D].苏州:山东师范大学,2013:24-49.[10]王俊菊、朱耀云.师生关系情境中的教师学习[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8,40(4):287-291.[11]鲍聪.师生关系研究述评[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6):32-35.[12]闵容,罗嘉文.师生关系研究综述[J].教学研究,2006,29(1):26-29.[13]邵晓枫,廖其发.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对我国当代师生关系理论构建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10):47-50.[14]胡晓.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师生关系现状分析及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D].杭州师范大学,2012:13-26.[15]王守纪,杨兆山.以尊重为核心的现代师生关系及其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9):34-37.[16]邹泓,屈智勇,叶苑.中小学生的师生关系与其学校适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77-81.[17]付玉.中小学生师生关系、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求助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22-26.[18]温文娟.中学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5-11.3 / 3

第四篇:教育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浅述现代教师的角色

姓 名:

学 号:

培训学校:长春师范大学

培训班级: 六班

浅述现代教师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多种能力,不光对学生有一定的感染力,让学生敬佩,也是学生生动活泼、充满启发性和创造性的必要条件。在我国古代教师角色主要是教育者、传授者,角色单一。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西汉扬雄也说过“师者,人之模范也。”这都是对传统教师角色最好的概括。而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结构和教育结构的复杂性,需要教师适应多种多样的社会角色。教师不在是作为单一角色出现,而是一个“角色丛”或“角色集”。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递者,而有可能同时作为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助者等等,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教师角色既代表教师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与身份,同时也包含着社会所期望于教师个人表现的行为模式,它既包括社会、他人对教师的行为期待,也包括教师对自己应有行为的认识。教师角色是社会系统水平上的“特殊行为模式”,它是与学校教育结构相适的具有教育职能的职业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协调好各种角色的关系,履行好角色的职能。那么,现代教师的角色主要有哪些呢?

结合现代教育的要求,现代教师的角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体现。

(一)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促进者是从教育目的的角度提出的。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改造、塑造一个人,而是促进人的发展。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以往的教育是以经济的增长为目的的教育,21世纪的教育是“旨在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教师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健康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促进学生如何学习上。教师已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生学习能力为重点的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和谐、健康发展。现代科学知识飞快发展,教师要在短短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经不可能。因此,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动机、为学生提供支架,提供必要的辅导、支持和示范等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学习更深入。

(二)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首先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合作。在传授知识上,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民主的,教师不以权威自居,学生也不惟命是从;在智能发展上,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展,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共同学习,共同探讨求知的奥秘,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其次表现在师生关系上。师生关系要摒弃权利与服从,把学生从被动、接受式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师生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协作,创造具有真诚、接受、理解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自由表达与自由参与中,逐步实现自我价值。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明白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帮助学生发现所学知识的意义与价值,帮助学生维持一个健康的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

(三)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新时期,“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已为大多数人所赞同。当今社会,教师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教师要独立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寻找出最佳的教育教学方案,就需要开展教育研究。因此,教师必须把教育教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刻反思,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问题。教师的研究是对实践进行的研究,是在实践过程中的研究,也是为了实践的研究。在实现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角色转换,教师本身应该是一位积极的、有效的教育教学研究者,从“教书匠”转变成“科研型”的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的实际问题,对教学的对象进行深刻的反思,以研究者的精神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反思、研究和改进,教师的研究是紧紧联系实践而进行的,其成果最具可行性和实效性。与外来研究者相比,教师处在一个极其有利的研究位置上,有最佳的研究机会。教师长期从事实践工作,随着经验的积累,教师对教学情境中的问题,有着自己经验化的处理方式,他们把教学中的所感、所悟总结成经验,提升为理论,这样的理论研究最具指导意义和说服力。

(四)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现代教育的课程观强调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四因素的整合,课程变成一种生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是四因素持续交互的动态情境。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时,它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课程作为“复杂的会话”,既是过程,又是结果;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新课程赋予课程以新的涵义,必然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教师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的作用。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参与课程改革,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以及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教师不仅要了解和掌握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要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课程的能力。教师作为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实情,建设和开发具有针对性、实效性、能反映本地特色的课程。让班级课堂面向社会,建立一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自我,学生与他人,学生与自然的多种关系,使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乐学,爱学。

(五)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教师不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应认清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作好角色转变的准备,这将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有了第一流的教师,才会有第一流的教育,才会出第一流的人才。对于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在时代的浪潮中,正如镇舟之石,其意义是重大的。同时面对现代教育变革,面对新课程,我们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的平台。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以学生的学习来说,要由管理者变成组织者,由传授者变成参与者,由控制者变为合作者,由主导者变成引导者,由仲裁者变为促进者。对课程及教师自身的发展来说,教师要由教书者变成教育研究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慧.现代教师的角色研究[J].城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6(1):65-74.[2]李斌.现代教师的角色定位[J].教育探索,2002,(11):93-94.[3]佟伟.谈谈现代教师的角色[J].现代技能开发,2002,(6):47.[4]林森,刘洁.教育学[M].长春出版社,2013.[5]王艳文.试论现代教师角色.教学文摘,2011.

第五篇:教育学论文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内容摘要 本文笔者结合新教程改革特点,探讨如何正确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的质量,增强我国文化建设。文章首先结合实际,提出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中起的重要作用。接着详细介绍了“师生关系”的定义,以及教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指出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下,老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教学方法、思维理想、学习动机、道德品质、健康意识等方面正确恰当的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阐明了学生应尊敬教师的观点。最后,通过表述自身经历,阐明了教师学生正确面对挑战的态度与做法。

关键词 课程改革、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理想、道德、健康、全面发展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教育制度也在不断变革。而课程改革的不断创新,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全面需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并且强调大众教育、学生的自主性。为此,师生关系的构建面临着新的挑战。

众所周知,教育在一国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端技术在二十一世纪同样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所以为了提高教育水平,促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课程改革正热火朝天的进行着。一位哲学家曾说过:“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要被点燃的火把。”如今,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是秉承着这一理念,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去激发学生潜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把。新教材注重以学生为本、理论联系实际、探究性学习、多元化评价,学习不再是一种可怕的负担,而是一种可以表现自我,掌握新知的过程。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者,而是与学生平等交流,带领学生成长的真正园丁。从“繁、难、偏、旧”的问题到“自由发挥”,学生的心灵得到释放与解脱;从“机械灌输”到“正确引导”,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和中心;从“唯一答案”到“思维创新”,学生的思想不再受框架的束缚„„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而这些潜力的发挥与发展,还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客观对待。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未来命运取决于今天的教育,国家的振兴取决于人的解放。没有一种以高度重视人的发展和人的解放为特征的教育价值观的确立,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现代复兴。教育是催化剂可以加快国家富强的脚步。而青少年的思想观念是客观社会现实影响的产物。现实的教育是最有力的教育。教师要根据青少年新的思维特点,摆脱过时的空洞说教方式,增强说服力,真正做到把青少年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主旋律上来。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含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教师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栽培者。”而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使老师和学生同时进步,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或大或小的推动作用。

关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占有什么地位的问题,教育史上有着两派学说,一派是教师中心说,另一派是学生中心说。以卢梭和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论,将老师比作“自然仆人”。他们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需要,[1]不要对学生多加干涉。另一种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他认为,学生的心智成长全仰仗于教师对教学形式、阶段和方法的刻意求工和定式指导。以上两种学说,似乎是两个方向的极端。现代社会中,教师职业对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其次,教师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再次,教师是人才生产的主要承担者。故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不可取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依旧是课堂的主导者,只是课堂的中心从教师转向学生。现代教育取两个学说的中心点,即学生重要,教师也很重要。

课程改革前,课程的内容即教师讲解,学生安静听课。这种方法不仅单调乏味,而且一堂课下来,老师和学生都身心俱疲,有的学生甚至上课过程中打起呼噜。这种教学方式效率很低。毕竟,教师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快慢、理解能力高低等。而课程改革后,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亲自得出实验结论,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在这种教学背景下,老师更应了解和研究学生,与学生有共同语言,使教育内容“深入人心”。值得注意的是,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老师的关注,所以“民主平等”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原则。而且要主动和学生沟通,善于和学生交往,比如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邀请学生到家做客等。这样有利于相互了解,增加信任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变化多端,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提高自我修养,加强学习和研究,并学会自我控制。

如今,社会生活纷繁复杂,各类信息媒体随处可及。于是,学生的心理也成熟较早,对社会的认识亦比较深刻,稍有不慎,就会将人生理想、目标定在不合理的位置。“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们的思想本来很纯洁,有时候是被社会的反面事例玷污了。“经济形势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分配方式多样化”、“生活方式多样化”等许多社会现象,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比如,现在农村学生中有很多认为“上学是一件没有必要去做的事儿,何必去学校浪费脑子,还不如自己做买卖。”也许,经济的多样化使得一些没有太多知识的人拥有了一定的财富,这便是社会对学生的一大影响。同样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也一步一步地侵蚀着学生的思想。于是学生的学习动机或多或少会出现问题。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个人的价值观选择适当,人生方向必然迷失。

刚刚被处决的药家鑫,相信大家耳熟能详,正是因为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扭曲,对社会的认识,法律的学习不够,才落得这般下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只有为学生不断的输入正确的人生态度、人生方向,那些迷失了的孩子才能重返美好的精神家园。比如,利用闲暇时间,给学生开班会,宣传人文主义,成功模范,放一些纪录片或“感动中国”等纪实节目,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树立崇高理想,摒弃不良的社会风气。

当今社会,道德沦丧现象比比皆是,食品安全问题、建筑工程问题、战争问题等,对学生的思想有着一定的冲击。这时,教师的引导很重要。教育学生树立良好道德从自我做起,丛身边做起,牢记“八荣八耻”,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相信如此感化,如此教导,教师在学生心目的形象会变得更加伟大正派,当然会赢得学生的尊重。

而学生的健康问题是首当其冲的,鼓励学生多进行一些课外活动,积极参加校园学生活[2]动,学生会从中受益匪浅。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算是二十一世纪的杰出人才。而且,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活动或者进行比赛,这样可以增进师生间情谊,增加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当然,作为一名学生,要懂得尊敬老师,理解老师。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完成老师交予自己的任务。每个老师都会喜欢“品学兼优”的学生,而做到这一点,又是作为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

新的课程改革,对学生是一种挑战,当然对于老师更是一种新的挑战。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上,将教育分为两大类:即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论和非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论。中国封建社会教育有依附特点和等级特点,而且在教育方法和考试方法上也有许多弊端。教学方法除了呆读死记之外,还有训斥和体罚,学术自由遭到限制。中国封建社会对教育的社会政治“功利”相当关注。而这种“非正常”教育占据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的文明里程。终于,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有所改变。而这短短的一百多年的教育历程,发展却很迅速。只是,有些观念根深蒂固,比如“体罚”。

每年媒体都会爆出一些关于“教师体罚学生”的新闻。十余年的学习历程中,我也深有体会。辱骂、殴打学生的情况也见过几次。也许,是这几位老师的自制力不好,也许是这些学生做得实在过分。种种原因,造成这一现象。我也挨过几次罚,不是很严重的体罚。到现在,我却要感激那几次适当的“体罚”,因为它们告诫我要努力学习,不能松懈。可能正是那些督促,我才能坐在大学的课堂上,接受高等教育。所以,“体罚”有时候也是有必要的,只要不是非常严厉就好。现在的家长过分宠溺子女,常常因为一些小事与教师针锋相对,这是很不正确的做法,对教师无益,对孩子更不利。

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教学条件也在发生着变化。多媒体的熟练使用是对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在信息社会,教师也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了解学生思想的新动态。比如网络邮箱、微博、网站等的使用,都是与学生很好的交流平台。这样的交流方式,可以减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学生是推动一个时代进步的主力军,教师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角色。正如花草需要雨露的滋润,小树需要阳光的抚摸,一个孩子也需要教师的指导。所以,一个社会应该给予教师最崇高的荣誉,因为他们是文明的领路人!

参考文献:

【1】 王庆坤 著 《教育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230—233页 【2】 陈琦 刘儒德 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20—124 页

下载关于教师权威的教育学论文(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教师权威的教育学论文(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学论文

    论教师对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摘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而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核心和指导的......

    教育学论文.doc

    浅谈教育思想转变与观念更新 摘要:当今的日益进步对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发展的需要,教育主体即学校首先要转交教育思想、更新观念,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探究适应时代......

    教育学论文

    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 顾牡丹 ( 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学院 )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教育目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教育学论文

    谈中学师生关系 摘 要:师生关系融洽既是构建和谐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对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对此,本文根据多年在学校学习......

    教育学《论文》(范文)

    吉林体育学院武术系 07级8班 邓威 学号:88号 浅析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的主要理论 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

    教育学论文

    高校学生不在课堂现象研究 [摘要] 学生不懂得大学学习内容的重要性,不知道学习为了什么,只陷入自己的思想怪圈,对课堂无兴趣,为此,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 [关键字] 逃课自卑......

    教育学论文

    论教育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净月一班东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伍禾 学号:397 教育从产生之日起,一刻也没有停止发展的脚步。教育不仅为人类社会所特有,而且是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更......

    教育学论文

    小学地方课程中加入方言文化课的构想 孙慧翠陈君 (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0814班, 2008520091/2008520101) [摘要] 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今天,方言在繁荣发展的表象下逐渐濒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