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相长》知识总结
《教学相长》知识总结
【古今异义】
1、虽有至道古:即使今:虽然
2、不知其旨也古:味美今:意义
3:虽有至道古:好到极点今:到
4、教然后知困古:困惑今:困难
5、教学相长也古:促进今:增长
【词类活用】
1、不知其旨也词类活用:名词作形容词美味
2、不知其善也词类活用:名词作形容词好处
【内容理解】
1.本文讲述了什么道理?
教学相长,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相辅相成的。【实践出真知】
2.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类比论证,引出“弗学不知其善也”
3.本文写作特点
A、本文开头运用类比的手法,从“弗食不知其旨也”,引申出“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的道理,接着讲教与学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最后点明观点“教学相长”。B、文章短小精悍,有条有理
第二篇: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
姓名
毛永春
学号 0930908007
专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我国伟大的物理学家钱学森留下遗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这就是钱学森之问。欲想解决钱学森之问,必须实施教学相长。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不断进取的路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矣之所学也,说明了教师的重要性。然而教师必须启发式地教学,填压式不利于培养创新性人才。学生在聆听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培养自己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善于向老师发问,独立地思考问题,妥善地解决问题,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教学相长。王老师传授的唯物辩证法专题,是教学相长的范例。
王老师在唯物辩证法专题的教学过程中,共六个问题八次课讲完。第一次王老师讲,二、三、四、八次两个同学一组分别讲一个问题,五、六、七次六个同学分三次讲一个问题。每一次学生讲完后,王老师再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引精举典进行综述,然后是师生同学展开讨论,教学相长。使我记忆尤新的是曹天航班长(和周荣)讲完哲学的反思作用后的那场讨论:对西南大旱原因的反思。同学们各述己见,什么人为的因素,什么自然的原因,什么天灾的缘故„„什么都有。通过讨论,开发了智力,提高了创新能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各大高校若能将王老师的授教模式发扬光大,那么,钱学森之问便不是问题了。
第三篇: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熟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文中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古汉语知识,理解句子的含义。
3、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教学相长”的道理。
【教学重点】
1、理解字、词、句,疏通文意
2.掌握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古汉语知识。
【教学难点】
1、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教学相长”,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入手
1.教师板书标题,请一个同学读一下标题:教学相长 2.明确读音:jīào xué xiāng zhǎng “教”指教学。“学”指学习。“相”互相的意思。“长”是促进的意思。
3.“教学相长”指的就是老师通过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不但使学生得到进步,并使自身也得到长进。
4.学生齐读两遍标题
二.作品简介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西汉戴圣所编。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是“四书五经”的五经之一。“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等五本儒家经典的合称。
三.朗读(读清楚,读得好听,读得有味)
清楚╱1.请一位同学来读,疏通读音
╲ 2.请同学来评价,再让他读一遍 好听---3.听老师范读,划分节奏,做好标记 有味---4.全班齐读
四.重点实词
1.古今异义词
虽有佳肴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不知其旨也 古义:甘美 今义:意义 教然后知困 古义:不通,理解不了 今义:困难 教学相长也 古义:促进 今义:增长
2,词类活用
不知其旨也 名词作形容词 意义:甘美 不知其善也 形容词作名词 意义:好,好处
五.翻译
ن
1、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翻译全文。
2、教师指导学生翻译,注意重点字词。明确:
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即使有美味的菜肴,如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
②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其实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③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因此,只有先去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缺乏,只有教了别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对知识还理解不清。)
④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认识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了自己对有些知识还理解不通,然后才能督促自己努力。)
⑤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都能增长自己的学问)五.分析课文
1.思考“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吗?”
(明确:同意。教学相长)2,作者是怎样展开论述的呢?
(明确:弗食嘉肴,不知其旨。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3,文章从“嘉肴”————“至道”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引入?(明确:类比引入/推理
4.由上面的类比推理,引入下面教与学的关系,让我们来看一下作者又是怎么写的呢?(明确:学知不足,教后知困。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在学习中发现自己不足,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能自我反省。教授别人知识,知道自己知识浅薄,然后能不断钻研。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层层推进,逐层论证 5.最后得到什么结论/启示呢?(教学能相长,实践出真知)
六.总结归纳 文章开头运用类比引入的手法。先从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她的味美。再从即使有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其中的好处。然后逐层论证,得出:教学相长的道理。
七.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完成学法大视野
八.板书设计
教学相长
《礼记》
教╱类比引入↗①弗食嘉肴,不知其旨╲
学 ②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教学能相长 相╲逐层论证↘①学知不足,教后知困 实践出真知
长 ②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第四篇:教学相长
论教学相长
作者:石油工程学院 张卫东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2-11-24 16:50:26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即,学的人通过学习知道自己不足,教的人通过教别人知道自己还有困惑。学者知不足后而自省,教者知难后而自强。因此,教与学两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学生在向老师学习中得到提高。学生从不知到知之、从知之甚少到知识渊博,老师就像蜡烛,把光和亮、知识与力量无私地传给学生,学生拥有了知识便拥有了搏击翱翔的力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尤为重要———究竟是为学分而学还是为追求真知而学。为学分而学者,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满足于一知半解;为追求真知而学者惟恐漏掉老师的半句话,仔细理解讲过的每一个知识点,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知识的乳汁。
老师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教师的责任是教学生做人之道,传授专业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教师品德高尚方能为人师表,教师业务精通才能授业,教师责任心强才能满腔热情地解答问题。因为教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都有着鲜明的个性,教师必须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以正确的方法来取得好的效果。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教师要虚心向学生学习,学习他们的创新思维、科学方法,倾听他们的心声等。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的难点而尽力化解难点。
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共同提高。教学包括教和学两方面,教是手段、学是目的。填鸭式的课堂是不管学生听不听都要满堂灌,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实施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主动去学。为此,有条件的课堂要给学生发言的机会。笔者在讲授“石油工业概论”时针对学生参差不齐、学习积极性不高等情况开设了“石油论坛”,让学生自己查资料、做课件,然后选出优秀作品让学生上台讲,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教师也从学生搜集的资料中丰富了讲课内容。
教学相长的理念一旦确立,将改变教师只是单向传授知识的角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丰富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也将成为获取知识的受益者;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探索精神不断提高,对未来充满了向往。总之,在教学相长的氛围中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第五篇:浅谈教学相长
浅谈“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出自于《礼记·学记》,其中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思是说,学习之后方会知道知识不足,教学之后才会知道知识困乏;然后能自我上进,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对于“教学相长”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教”的主体是教师,“学”的主体也是教师,换句话说,教师的教学过程是自身专业化成长的过程。另一种是,“教”的主体是教师,“学”的主体是学生,也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得到提高。总之,教学相长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孔子教学相长的教育理论提出已有两千多年,但在现下仍然有重要意义。那么我们在工作中应如何去实践教学相长的理论呢,我想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一、勇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重视教学互动,改变教师在课堂上的“霸主”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形成教师的一言堂现象,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接受能力差,甚至产生抵制情绪。教学相长启示我们,应该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要达到互动的目标,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三个问题:提高兴趣,让学生爱学;着眼未来,让学生会学;知情合一,让学生乐学。通过明确目标、提出问题、疑难剖析,师生共同参与,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实现教学相长。
二、不断反思教学行为,教学实践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促专业化成长。教师有无教学经验不在于他从事教学工作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他是否在不断的理解与思考。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最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去追求更加完美的教学艺术。教师的专业化道路不能止步于做一个会教书的老师,还应该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甚至是研究型的教师。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著书立说,而著书立说的目的是为了教学。所以,善于发现和思考的教师才能构建富有创造力的课堂,才能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学生。通过教学、反思、研究、实践,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实现了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