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院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汤跃光,黄绍勇)

时间:2019-05-13 07:41: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职学院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汤跃光,黄绍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职学院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汤跃光,黄绍勇)》。

第一篇:高职学院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汤跃光,黄绍勇)

《高职学院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

黄绍勇,汤跃光

【摘要】教学能力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职业能力,在高职教师的能力构成要素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是决定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采用问卷、访谈法对高职学院教师的教学能力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特别针对高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课程开发与课程建设能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实践教学能力、教学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对高职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便于高职学院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时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一、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任务就是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转型与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高职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变得越来越重要。从本质上讲,高职教育是为了满足各类职业岗位的工作需求而发展起来的特殊教育类型,它具有鲜明的职业属性,具体表现在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与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必须体现出“职业性”的基本特点,“职业性”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首要特性,明确这一点对于完成高职教育的各项任务极为重要。比如,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必须从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主要特点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来设置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使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直接依附于所对相的职业岗位,与职业岗位紧密对接;再比如,在专业知识学习方面,必须紧紧围绕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来进行,要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上岗实践训练,将学习和上岗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毕业后就能够直接参与特定岗位的实际工作。贯穿于高职教育始终的“职业性”教学理念已经成为公认的、能够反映高职教与核心价值的重要理念,这一理念集中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二、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及其构成要素

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的教学行为方式和教学手段,是教师的智力技能与动作技能在教学过程中的综合体现,是教师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个方面,一般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应具有的认识能力,而特殊能力是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中的专门能力。从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来看,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过程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训练的能力、对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就业选择进行有效指导的能力、对教学过程进行创新的能力等,其中,教学创新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最高境界”。

~1~

从操作层面来看,可以将教学能力划分为:驾驭教材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学科研能力、掌握和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或工具)的能力等。由于高职教学中所固有的“职业性”特点,导致了教学环节中的“复杂性与综合性”必将伴随整个教学过程。在专业教学中必然会涉及到技术科学、劳动科学与职业教学基本理论等,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必须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在日常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还要培养学生对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真正获得一种适应环境变化,能够顽强生存与发展的特殊能力。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师必须具备特殊的教学能力,在职业教育的所有教学环节中,教师都必须体现出一种“职业化”的基本特征,例如,面向职业岗位的基本素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规范化的职业行为特征,体现出良好的职业形象,能够按照职业教育特点开发出满足职业岗位需求的课程内容,创设出“职业化”的真实或“虚拟”教学情境,并应用职业化的手段来有效组织教学等;在教师个体的知识结构中,要有完善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来支撑,与此同时,教师还必须具有整合职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法以及专业学科知识的特殊能力;在社会活动能力方面,要求教师应具有和企业进行广泛地社会交往的能力、利用不同媒体来指导教学的能力、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与整合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持续的学习能力、理论应用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等。研究证明,可以将高职教师的能力结构集中归纳为教育教学能力、课程开发与建设能力、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能力、实践教学能力、教学科研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等六个方面,以下分别进行说明。

1、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师的教学技能三个要素。职业素养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是决定教师教学能力,保证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教师知识结构则涵盖了教师应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教学理论知识、熟悉高职教学理念、能够按照高职教育特点来开发课程并组织教学、能够遵循职业教学规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技能是教师的职业个性品格与专业修养外化的具体表现,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教学技能涵盖了制订教学计划、编写教案、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根据教学对象进行教学设计、有效组织教学、进行教学指导与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技能。

2、课程开发与建设能力。主要指教师在进行课程开发建设过程中,必须具有和企业合作进行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能力。课程开发要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使课程建设与企业的岗位用工需求相对接。

3、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有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的能力,包括根据课程标准开发出来的各种教学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工具、场所等,例如:用于实践教学的器材、多媒体音像制品、网络资源及教学软件、图书、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教师要根据教学规律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分析、加工、整理,将其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践教学能力。高职教师应具有扎实的理论教学基础,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能够有效开展项目教学活动。实践证明,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在高职教与人才培养过程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核心能力。

5、教学科研能力。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能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高职教师通过

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研究和调整,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进行优化和选择,对职业教育理论与教学策略进行正确地分析、研究、探索和总结,使自己获得一种独特的教学研究能力。

6、社会服务能力。面向社会岗位需求是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市场和就业的需求导向是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高职教师要具有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的能力,分析总结和对教学方案及时作出调整的能力,以及面向社会服务的能力等。

三、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现状,根据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其构成要素所涵盖的基本内容,分别采用了问卷调查与互动访谈的方式,就以下核心问题,即“专业价值观、职业教学素养、专业学科知识、教学方法与技巧、实践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从事职场的工作经历、提升教师实践性教学能力的方式、影响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满足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效教学模式„„,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了随机抽样和访谈,调查结果如下:

1、对专业价值观的态度与认识。87%的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责任感,75%的教师对教学工作表示认同和满意,86%的教师在积极地为自己的专业成长而努力,95%的教师对学院的发展表示关注,说明被调查的教师能够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教师职责,能够坚定自己的职业信念,愿意为学院的成长而努力。同时约有18%的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一般。

2、职业教学素养。在被调查的专业教师中,90%以上的教师都曾经参加过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的考试培训学习,73%的教师表示自己没有系统地接受过”教学设计“或”教学评价“的方法训练,65%的教师对”职业教育理论“不熟悉,49%的教师对于教育研究的方法感到陌生,说明有相当部分的教师在职业教育理论知识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3、专业学科知识。96%以上的教师认为自己对任教的学科知识掌握得比较好,61%的教师表示自己对与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掌握欠佳,53%的教师对于专业在相关行业内的发展趋向缺乏应有的了解,说明有部分教师仅满足于课程教学需要,没有主动扩展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没有形成完整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缺少应有的知识储备,必然会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和知识传授的效果。

4、教学方法与技巧。教学方法的正确选择和运用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调查表明,19%的教师认为自己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力,59%的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从原中专转为高职学院后,在短时间内没有完全适应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影响了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5、教学研究能力。76%的教师认为自己没有专业技术开发的经验,也没有参加过系统的课程建设与开发活动,65%的教师从未参与过教学科研课题研究活动,致使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严重不足,而教育研究理论的缺乏也导致了教师对于发生在身边的教学研究热点问题缺乏应有的敏感度,不能很好地运用教育研究方法理清研究思路,难以承担具体的科研任务,从而影响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6、实践教学能力。有8%的教师对自己的实践性教学能力感觉不足,51%的教师感觉一般,36%的教师感觉满意,仅有5%的教师自我感觉很满意。说明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形势下,教师普遍认识到自身面向实际的实践教学能力急需提高和加强。

7、从事职场的工作经历。在随机访问的教师中,有51%的教师曾经从事过职场工作,44%的教师从来没有从事过,仅有5%的教师一直在从事实际工作,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必然对教师的职业教学能力产生影响。

8、提升职业教学能力的方式。74%的教师希望通过进修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职业教学能力,26%的教师希望通过参与职场实际工作来提升自己的职业教学能力,教师更多地选择了通过进修学习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而选择参与职场实践的教师仅占少数,说明教师对实践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9、综合职业教学能力及影响因素。23%的教师认为学历高低对教师综合职业教学能力有影响,36%的教师认为教学年限影响教师的综合职业教学能力,47%的教师认为参与教学科研活动对教师综合职业教学能力具有较大影响,94%的教师认为学校环境对教师综合职业教学能力的影响最大。

10、满足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教学形式。21%的教师认为能够满足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教学形式是理论教学,51%的教师倾向于实践训练教学,28%的教师倾向于项目教学。

11、教师参与实践活动的时间长短。56%的教师选择了应不间断地参与企业生产实践,以提高自身实践教学能力,21%的教师认为应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活动的时间,14%的教师认为参与实践活动的时间应在一年以上,9%的教师选择用半年时间来锻炼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

12、对待培训的认识和态度。41%的教师表示自己对于培训具有很高的积极性,49%的教师对培训的热情表现一般,10%的教师对培训缺乏积极性,认为培训的时效性值得怀疑。

13、影响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因素。有23%的教师认为个人敬业精神是影响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36%的教师认为社会环境是主要影响因素,41%的教师则倾向于影响更大的因素是学校对教师的成长要求。

14、学校制度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影响。在认识学校制度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中,31%的教师认为有一定影响,69%的教师表示有很大影响。

15、高职教师需要的培训形式。95%的认为高职教师最需要的培训形式是知识培训,24%的教师认为是技能培训,85%则认为最需要知识与技能培训并重的综合培训。

16、参与课程开发培训及课程开发经历。调查发现,有48%的教师没有参加过课程开发活动,52%的教师曾经参加过课程开发建设活动,76%的教师没有参加过课程开发的专项培训,仅有24%的教师参加过专业的课程开发培训。

17、影响教学能力的其他因素。20%的教师认为自己所授课程还需要进行课程开发建设,71%的教师认为课程开发建设是非常需要的,有9%的教师认为不需要;21%的教师反映在课程开发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少资料,46%的教师认为缺少信息,14%的教师表示时间不够,大约有19%的教师从未参加过课程开发活动;在对待课程开发建设的理念和认识方面,52%的教师认为重点应该是更新教学观念,31%的教师认为提高研究能力更为重要,17%的教师认为应该增强团队意识;20%的教师认为课程开发建设的参与主体应该是专家学者,71%的教师认为是专业教研组,9%的教师则倾向于教师个体;28%的教师认为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经费,32%的教师认为主要是缺乏专家指导,18%的教师表示自身能力不足,22%的教师认为

领导的重视是关键。此外,对参与课程建设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这一观点,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取得了广泛一致的共识。

从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教师普遍认识到自身的实践性教学能力、综合职业教学素养、教学研究能力、教学艺术等各项能力对于保证和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参与课程开发建设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与综合教学能力,从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培养目标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足。教师实践性教学能力较为薄弱,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不足,而具备了”双师型"教师资格,又真正从事过实际职场工作,并具有较强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则非常缺乏,从而导致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大多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没有受到有效的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结果导致了所培养的学生缺乏相应职业的实践操作能力,不能满足实际生产中职业岗位对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教师的综合职业教学能力不足。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高职教师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近年来虽然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与投入在不断增加,各种职业岗位对于综合素质强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在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新增专业也在不断地出现,对高职教师需求的快速增加,导致了能够真正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调查发现,目前高职院校中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基本上没有接触过企业生产实践,教师的实践能力与社会活动能力普遍偏低,对于教师中具有高学历的年轻教师,同样由于教学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加之缺乏生产实践工作经历,从而导致了教师难以有效地培养出具有较强操作技能的学生。

3、教学能力的提高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自身也在学习和提高,但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致使职业院校的实验教学设备相对落后,校内教学实习条件受到一定限制,缺乏有效的职业教育教学环境支持,从而间接地影响了教师职业教学能力的提高。

4、学校制度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根据访谈调查,教师普遍认为,学校的制度和管理模式缺乏有效的激励性,加之科研金费投入较少,教师对自身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提高的意识不强,对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5、教师知识结构有待改善。目前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的课堂现象,教师的理论知识得不到拓展,学生普遍缺少实践感受,书本上的理论得不到印证,从而导致了教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很痛苦,课堂失去了感染力,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6、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有待提高。高职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有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从研究中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进而提升了自身的职业教学能力。调查表明,目前高职教师参与教学课题研究的机会太少,且研究的深度不够,致使教师难以从理论的高度来驾驭整个职业教育教学过程,更难以形成具有个性化的独特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张翔.论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构成与培养[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2】刘芬.高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5(09).

【3】马维平.高职高专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调查[J].陕西教育,2008(05)

【4】张翔.论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构成与培养[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作者简介】

汤跃光(1961-),男,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高级讲师(昆明650221)

黄绍勇(1962-),男,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教务主任、院长助理,高级讲师(昆明650221)

第二篇:关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关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常素梅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常州办学点 江苏 常州 213001)

[摘 要]《“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教改课题组成员主要围绕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认真分析了调查结果,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和对策来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理想的方面。

[关键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问卷调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为了了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的宏观情况,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2008年12月《“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教改课题组成员对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常州办学点的260名各年级和各层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56份,通过对问卷的认真分析,从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为采取正确的对策,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提供了依据。

一、关于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态度和兴趣的调查分析

态度和兴趣是学习中重要的非智力因素,“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中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而且,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也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调查中,41%的学生表示认真听讲,35.9%的学生一般听听,7%的学生不怎么听,还有16%的学生表示讲到感兴趣的就听,不感兴趣就不听;在不听的学生中,聊天的占19.8%,睡觉的占7%,玩手机的占28.6%;在“认为学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必要和重要”这个问题上,35%的学生认为必要和重要,47%的学生认为有一定的必要性,但不像教材和老师说的那样重要,18%的学生认为不必要和不重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有多大的调查中,30%的学生认为作用大,59%的学生认为有一定作用,11%的学生认为没有作用。这些数字说明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并不是很理想,甚至课堂秩序还需要一定的维持。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大力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师和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多向互动和支撑,促进大学生学习态度上的转变和良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

二、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 校级教改项目《“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

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成败。根据问卷的调查,学生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是比较支持的,对国内外时事也是非常关心的,但更多的更是关心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我人格完善和发展上的关注。在“你认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怎样”这个问题上,48%的学生认为一般,24%的学生认为较差。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你有何影响上”,49%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有23%的学生认为能够帮助自己完善人格和知识结构,还有17%的学生认为对活跃自己的思维有一定帮助。在“你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现实中的热点问题能给予一定的参考答案吗”,30%的学生认为可以给出较好的答案,57%的学生认为给了答案,但不理想;在回答“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哪些收获时”,39.2%的学生认为获得了有关的思想政治知识,46.5%的学生认为可以开阔自己在其他方面的眼界,对解决自己个人的实际问题有一定帮助。

对于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调查方面,在不喜欢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原因的调查中,30%的学生认为教材内容陈旧,37%的学生认为老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好,23%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感兴趣,6.7%的学生认为对自己没用。因此,在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建议”中,31.3%的学生认为要增强讲课的趣味性,27.3%的学生认为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29.3%的学生认为要多一些社会实践,12.1%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讲解时要多结合社会和学生实际。在针对教学中教师角色扮演和你最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的态度上,66.4%的学生认为老师应该专业理论素养深厚,是指导学习者的身份,42%的学生认为老师在教学的同时还应该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其他方面发展的需求。而且,“在你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哪个更重要些?”,57%的学生认为都重要,说明学生比较关注教师的言行、学识、道德和人格魅力方面,这些因素恰恰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学生有着重要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以较强的敬业精神、较高的学识水平和高尚的人格修养,努力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引领者和指导者,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遵其行。”

三、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调查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的展开和教学效果的体现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去落实。在目前环境开放化、文化多元化、信息多样化的情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众传播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改变单一灌输方式,发展主体间双向互动、启发引导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之更加科学化和实效化。在“你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最急需改进的问题”调查中,8.9%的学生认为要提高教师水平,60.6%的学生认为要改变教学

方式,30.1%的学生认为是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在“你最愿意思想政治理论课采取的教学方法”中,68%的学生认为应采取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其中46.1%的同学认为应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讨论和总结,26%的学生认为可以增加课外学习与实践环节,还有13%的学生认为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11%的同学认为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教学,还有4%的学生认为可以采取理论逻辑推演教学。所以在“你认为教师不定期地使用讨论、辩论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对增强教学效果有帮助吗?”,33.5%学生认为“非常有帮助”,58.7% 的学生认为“有帮助,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组织得好”。“在你对老师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满意吗”中,19%的学生表示很满意,42%的学生是比较满意,23%的学生认为一般,15%的学生不满意。而在不满意的原因中,67%的学生认为老师只注重形式而忽视理论的分析,甚至会放映和课程无关的一些视频材料。因此,如何运用好多媒体也是教师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努力的。

课题组成员认真分析了上面的数据,认为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应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1、要不断拓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教育教学要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思想理论教育的灌输原则,要由单向灌输向开放式、双向交流型转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理论和探索真理的积极性,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吸引力;要开展互动式的教学,通过探究式、参与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各个教学环节,联系学生思想实际,针对学生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疑释惑,开展演讲、辩论、专题报告、社会热点问题讨论、请名人名家座谈等活动,有力地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性,促使他们主动地去理解、去发现、去探索,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

2、要充分和科学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教学的普及,现在很多学校开展了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有着声像结合、动静相辅和图文并茂等优势,可以很好地表达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意图,也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受和理解。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需要积极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使课堂的表现形式丰富和灵活起来,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同时,结合一些自身建立的网站,可以将教学课件、影像资料,问题答疑、习题练习、在线测试等内容放在网上,有助于学生在需要的时候适时、适地的学习,及时提高教学效率和巩固教学效果。

3、要拓宽实践教育领域。“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实

现”。实践教育是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和学校联系社会的一条纽带。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解放思想,放眼社会,安排一定的课时让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运用他们的智力、知识、技能、体力等为人们提供帮助、解决困难的同时,还可以更多地了解社会,认识国情、体察民情民意,让他们懂得如何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选择正确的思想政治道德价值取向,进而推动个体的发展。例如,在讲到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大学生诚信品质的树立”时,可以为学生创设了特定的教育环境和背景,以“无人售报”或者“爱心伞”为契机,使广大学生通过对发生在身边事件的亲身体验,将自身原来意识中对诚信的一种宽泛的道德理念,转化为在现实体验中对自身行为的一种内省与反思。结合这个活动,与校团委和学工处合作,在全校学生中开展结合自己的专业、班级、宿舍和个人的情况进行演讲、辩论和诚信星级宿舍的评比。这样,就会给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途径,学生在整个实践体验中也更加加深了对“诚信品质”的深刻理解,自觉从日常行为的小事中严格要求自己。

作者简介:

常素梅(1977—),女,江苏徐州,硕士,讲师,常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常州校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联系电话:***或0519-85569089E-mail:771108haomei@sohu.com 联系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256号 财艺系,邮编:213001

第三篇:中学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中学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

您好!感谢您参加本次问卷调查。为了了解中学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及探究性意识情况设计了本问卷。通过调查获得的数据仅为了研究使用,对您和其他人不带有任何评价意义,请尽量客观真实、独立填写。感谢您的合作!

1、你在上课之前是否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

A是B否C考虑一点

2、你在课前的教学设计是如何获得的?()

A独立完成B同行老师帮忙完成C、A、B兼有D取自网上现成的D不考虑教学设计,按教材内容直接讲

3、教学过程中你对问题的设计是()

A具有针对性、开放性、启发性和挑战性B指向明确,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C简单迂回D随意

4、你在教学设计之前,是否对教材进行分析?()

A是B否C偶尔考虑一点D不考虑

5、你在教学设计之前,是否熟悉课标要求?()

A是B否C偶尔考虑一点D不考虑

6、你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是否考虑教学方法的选用?()

A是B否C偶尔考虑一点D从不考虑,随心所欲

7、在教学过程中,你主要侧重于应用哪种教学方式?()

A讲授为主B启发探究C讨论为主D自学为主E题海战术

8、你在上课之前是否写教学案?()

A是,写详细教学案B不写,用旧的C偶尔写一点D是,写简单教案

9、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进行教学反思?()

A是B否C偶尔

10、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你的课不感兴趣了怎么办?()

A及时反思调整B按原思路讲下去,课下思考C不顾及学生,按原计划进行D很烦躁,情绪低落

11、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学生评价?()

A重视B不太重视C偶尔

12、你在上课前对学情分析主要关注的是以下哪方面?()

A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B学生的性格特征

C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D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知识水平E随心所欲

13、教学过程中,你是否关注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A每节课都设计B经常设计C偶尔设计D不太注意

14、你是否根据实际教学情境的需要,经常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

A是B否C偶尔

15、你一般采用哪些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A创设问题情境B地理活动C案例教学D习题讲解分析E其它

16、在探究性教学中您注重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吗?()

A注重,经常引导B合作与交流使课堂很乱不提倡C非常注重,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17、你在实施探究性教学过程中注重哪方面的评价?()

A注重探究结果的评价 B注重探究过程的评价C过程与结果都重视

18、你对探究问题的设计是否进行必要调查?()

A是B否C偶尔

19、你认为教学能力的提高主要依靠以下哪种方式 ?()

A培训或讲座B到先进学校学习、听课和交流,听专家讲课和点评C与同行集体备课、听课和评课D靠自己的努力自学

20、在教学过程中,你对自己教学语言的表达是否满意?()

A满意B不满意C一般

21、在教学过程中,你对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是否满意?()

A满意B不满意,常常力不从心C一般

22、在教学过程中,你对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专业知识不丰富B教学基本功不扎实C组织管理能力差D教学内容不熟练

23、在教学过程中,你认为影响自己专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自己专业思想不稳定B领导不重视C学生难教D生活待遇差

第四篇: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调查分析与探讨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4

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调查分析与探讨

论文关键词:大学教师 教学能力 问卷调查

论文摘要:以问卷方式从教师自评和学生评价两个维度对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进行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教师自评结果在年龄和学科因素上显现出显著差异,在性别、毕业院校、教龄、职称、学位因素上未显现出显著差异;教师自评结果和学生评价结果相比较显现出显著差异,教师自评结果明显高于学生评价结果。

一般而言,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含3个维度: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笔者认为关于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应包含以下5个方面: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研究、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研究、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研究、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实践研究。对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个案进行调查研究,可以了解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为进一步研制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标准和评价体系提供基础数据,为制定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一、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吉林省某高校为例进行问卷调查。发放教师问卷328份,回收问卷281份,有效问卷235份。接受调查的教师性别分布:男性124人(占53%),女性111人(占47%);年龄分布:30岁以下的有45人(占19%),31-40岁的有105人(占45%),41-50岁的有50人(占21%),51-60岁的有32人(占14%),60岁以上的有3人(占1%);教龄分布:5年以下的有75人(占32%),6-10年的有51人(占22%),11-15年的有34人(占14%),15年以上的75人(占32%);职称分布:教授56人(占24%),副教授67人(占29%),讲师95人(占40%),助教15人(占6%),没有职称的2人(占1%);学位分布:博士137人(占58%),硕士74人(占31%),学士20人(占9%),无学位4人(占2%);毕业学校分布:师范院校188人(占80%),非师范院校47人(占20%)。被调查者中文科学院84人(占36%),理科类学院119人(占51%),艺术类32人(占13%)a

发放学生问卷3268份,回收问卷2756份,有效问卷2671份,接受调查的学生男生739人(占28%),女生1832人(占72%)。其中,一年级学生769人(占29%),二年级877人(占33%),三年级683人(占25%),四年级342人(占13%)。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是自行编制“大学教师教学能力”问卷。问卷包含:指导语、基本信息和教学能力评价三部分内容。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的评价内容相同,包含三个维度: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研究和反思能力。其中,教学设计能力包含6项评价指标,教学实施能力包含7项评价指标,教学研究和反思能力包含2项评价指标,每项指标分为5个评价等级,要求被试者在相应项目上做单项选择。

(三)数据处理方法

利用SpSS11.5录入与管理数据。研究中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共有巧项指标,每项指标分5个等级,分别赋值:5,4,3,2,1。通过对15项指标得分的累加形成总分(满分75分),并计算平均分。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教师自评结果在年龄、教龄、职称、学位因素上和学生评价结果在年级因素上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对教师性别因素、毕业院校因素、学生性别因素、教师和学生的总体评价结果及在各项指标的评价结果上进行差异性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教师自评结果分析

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自我评价结果见表1。表1显示: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评价在学科因素不同水平之间显现出显著差异:理科与艺术学科、文科与艺术学科之间显现出显著差异,而理科与文科之间都未显现出显著差异。从平均成绩上看,学科因素上自评成绩从低到高依次是:文科、理科、艺术学科。

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评价在年龄因素不同水平之间未显现出显著差异,但通过LSD多重分析结果显示,在31-40岁和41-50岁两组之间显现出显著性差异,31-40岁的自评成绩明显高于41-50岁的自评成绩。从平均成绩上看,不同年龄段教师的自评成绩从低到高依次是:31-40岁、30岁以下、51-60岁、41-50岁。

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评价在不同性别、毕业院校、教龄、职称、学位的不同水平上未显现出显著差异。从平均成绩上看,女性教师的自评成绩略高于男性教师;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略高于非师范毕业的教师;教龄因素上自评成绩从低到高依次是:教龄1-5年、教龄11-15年、教龄巧年以上和教龄6-10年;职称因素上自评成绩从低到高依次是:讲师、副教授、教授、助教;学位因素上自评成绩从低到高依次是博士、学士和硕士。

(二)教师自评与学生评价差异性分析

大学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自评与学生的评价对比结果见表2。表2显示:师生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在总体平均分和各项指标的平均分上均显现出显著差异,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评价的各项指标之和的平均成绩和各项指标的平均成绩均明显高于学生。师生在各项指标上的平均成绩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教师自评成绩在1,4,5,6,'7,8,9,10,11,12,13,14,15项得分基本相近,折线基本平缓,2(明确单元教学目标),3(分析教学内容,必要时进行选择或调整)项得分较其他项得分偏高;学生评价成绩波动较大,其中1(了解学生的有关特征),9(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和课堂氛围),12(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13(及时评价学生学习效果),14(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项指标上的得分较其他项偏低;师生在4(根据需要选择教学媒体),6(制作必要的电子教案及其他教学资源),11(熟练操作各种媒体)项的评价分数距离较小,1,8(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9,12,13,14,15(思考改进教学的途径)评价分数距离较大。

(三)讨论

1.影响教师自我评价结果的因素分析

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毕业院校、教龄、职称、学位的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自评均未显现出显著差异,只有年龄因素和学科因素对教师教学能力自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教龄并未对教师教学能力自评造成显著差异,因而年龄因素上的差异很难用教学工作经验积累、以及相应的教学能力评价标准的演变来加以解释。因此推断:教师教学能力自评结果的年龄差异是教师作为一般的社会个体在成长中发生变化而影响其自我评价结果,与教师职业生涯中经验积累相关J性较小。学科因素对教师教学能力自评构成的影响,体现在艺术学科和文科、理科这两个非艺术学科之间,文科和理科之间则没有显著差异。笔者认为:艺术学科与文科、理科相比,教师个人魅力(知识、技能、态度和个人特质)更容易得到充分展现,教师性格方面也较文科和理科教师更加开朗、乐观、活泼,可能导致艺术学科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更强。

一般而言,绝大多数职业的从业人员,其专业能力或职业能力总是要经过一个逐步积累、提高、完善的发展过程。尽管从业者并不一定从一开始就能够准确地评价自己的专业能力或职业能力,其自我评价也并不一定和从业时间、能力积累形成直线型的关系,但如果自我评价和从业时间、专业能力或职业能力提升无关,则需要作出解释。笔者认为,对这种情况可以有两种解释:其一,该职业或专业原本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能力,只要是一般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劳动者,都可以胜任该职业的工作,而且时间积累或进修提升等变化都不能使工作绩效发生任何改善;其二,虽然职业本身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但如果从业者不知道从事该职业应具备的能力标准,无法准确判定自身能力与能力标准之间的差异,仅凭借猜测和自信进行自我评价,也会导致能力自评与从业时间等因素无关的情况。显然,教学工作不是机械的不需要专门能力、也不需要逐步积累和改善的简单职业,且本次调查中的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显著低于教师的自评,表明调研的教师并非如自我评价结果显示的那样具备了较好的教学能力,因而只能解释为:由于大学教师职业缺乏相应的能力标准供教师参照,加之教师在工作中未对教学能力给予足够的关注与思考,因而自我评价中未能准确评价自身的教学能力,导致本调查中显现的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自评与教龄无关的情况。http://www.xiexiebang.com

2.影响师生评价结果的差异性因素分析

师生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出现显著差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师角度来看:其一,扩招以来,高校教师教学任务负担沉重,他们在努力完成工作之后自然倾向于基于自己一个更为积极的评价,对自己的工作给予较高的认可;其二,部分高校教师没有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能力方面的欠缺,认为只要把学科知识内容说出来就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倾向于给自己一个比较满意的评价;其三,目前高校生师比较高,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内与课外交流,对学生的期望和诉求了解很少,进行自我评价时对学生的感受考虑不够,也是教师自评高于学生评价的一个原因。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其一,扩招以来的高校生源整体在自我监控和管理方面相对降低,部分学生未能及时充分适应大学学习方式,导致学生对大学教师的评价偏低;其二,在学习中学生更关注个人感受和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但由于当前高校往往很难贯彻落实助教制度,加之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与学生沟通与交流,这不但使教师不能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而且也使得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指导和情感上的关注,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偏低。这说明,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现状认识不充分,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结束语

综上,本研究以吉林省某高校为研究对象,抽取部分高校专任教师与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基于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和讨论,初步形成以下结论: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自评成绩并未因教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师生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出现显著差异,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自评成绩显著高于学生评价。笔者认为,这种结果是由缺乏相应的大学教师职业能力标准、高校教师对教学能力的关注与思考不足等原因造成。为此,笔者建议制定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标准,以规范大学教师的培养、选聘和考核制度;同时建议有关管理部门制定政策,以教学学术研究引导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基于研究者自身条件,本调研仅限定在一所高校内部,未能拓展到多个地区、多个层次的多所高校,获得的研究结论对我国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总体情况的代表性还有待进一步考察,我国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总体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以便对上述结论和建议做出必要的修正。此外,本调研所采用的调查问卷虽经过基本的信度和效度的检验,但由于国内相关研究开展不多,能够从中找到的参考和印证性资料有限,因而问卷本身可能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4

第五篇:高职院校开展跆拳道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范大学 自考

编号:

考 籍 号:

姓名:

题目:高职院校开展跆拳道教学指导老师:

专业:

通讯地址:

邮编:

电话:

正文字数: 本科毕业论文体育教育(本)

高职院校开展跆拳道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调查法等, 对湖南省部分高职院校跆拳道教学基本问题进行调查, 分析其制约和影响跆拳道教学发展的因素, 依此提出相关的措施和对策, 从而为跆拳道运动在高职院校的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开展;跆拳道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前言

跆拳道运动起源于朝鲜半岛, 最早源于1946 年3 月成立于朝鲜的“朝鲜演武馆”。1955 年才正式将其命名为“跆拳道”。随后, 该运动就在朝鲜、韩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传播普及。目前在世界跆拳道联盟(简称W.T.F)大约有170 个会员国家, 八千万人参与练习。另外, 跆拳道运动以其高尚的礼仪、优美的动作、别具一格的健身(防身)价值, 倍受众多青少年朋友的青睐。部分高职院校也将其列入到体育教学内容中, 部分高职院校受到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经费、师资等影响, 这项运动开展普及还仍存在很大问题, 为此, 本文就高职院校开展跆拳道运动的基本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以期为该运动在高职院校的开展与普及提供帮助。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湖南省长沙市5 所开展跆拳道教学的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搜集整理有关跆拳道运动的相关资料和论文, 作为参考。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内容设计调查问卷, 对上述5 所高职院校的学生随机发放问卷1000 份, 回收990 份, 回收率99%, 有效率100%。

1.2.3 专家访谈法

对以上5 所高职院校相关老师及学生进行访问座谈就其意见进行讨论归纳总结。

1.2.4 数理统计法

利用计算机Excel 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数理进统计, 得出相应结果。结果与分析

2.1 高校开展跆拳道教学的发展机遇分析

2.1.1 北京奥运会的感召力

随着2008 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影响到人们对奥运会的了解更加深入, 对奥运会所有比赛项目也有更多了解, 并带有很大的参与热情, 由此在全国上下而引发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健身热潮, 而跆拳道运动便是青年学生最喜欢的项目之一, 吸引着更多的学生参与练习。因此, 跆拳道教学开展也是奥运年乃至于以后高职院校教学的必然。

2.1.2 学校德育的需要,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在调查中, 有70%的学生喜欢和崇尚跆拳道礼仪, 而在跆拳道的教学中学生不但体验到运动之美, 还受到了严格的礼仪教育, 让学生思想品质得到提升, 体格得到加强, 从思想上、体格上、行为上得到教育, 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2.1.3 学生兴趣浓, 健身(防身)价值高, 有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在调查中, 有85%的人喜欢该运动, 教师也喜欢开设该项运动, 其原因是跆拳道健身防身价值高, 一学两用, 同时也是时尚健身与休闲的健康方式, 在教学当中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体育能力的发展, 对终身体育的培养效果明显。同时在全民健身的影响下, 跆拳道教学的开展, 还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 为以后工作奠定身体基础。

2.1.4 体育教学场馆条件充足, 经费投入少, 便于开展

在调查中发现, 所有的高校中基本上都有平整的篮球场、田径场、体育馆等, 这些场馆都可满足跆拳道教学的需要, 一般来说, 只要有平整的场地即可开课, 它最多的投入也无非就是脚靶、服装和护具, 但这些可以长期使用, 相比游泳、击剑等项目投入较少, 对于教师来说普修课、兼职教师都可以代课。对于那些非

常爱好, 且想深入学习的还可以参加学校的体育俱乐部, 再度训练提高。

2.1.5 高校体育活动开展体育社团与俱乐部形式, 有利于跆拳道运动的开展

在高校体育改革中, 积极倡导建立体育社团及体育俱乐部,对体育教学来说非常有必要, 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就创新体育教学, 开展体育俱乐部, 促进了学校体育的蓬勃发展, 同时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有益补充, 对于跆拳道来说亦是如此, 更适合以体育社团与体育俱乐部形式的开展, 所以, 在高校跆拳道教学中, 利用社团与俱乐部形式教学, 是为高校体育发展提供新的途径与方法, 切实可行。

2.1.6 跆拳道运动具有对人发展的诸多功能, 人发展很需要多种社会条件作用

跆拳道运动从开始到结束, 包含着诸多育人功能。例如德育功能、娱乐性功能、健身性功能、社交性功能、休闲性功能等。这对人的发展尤为重要, 人的发展更需要这些条件给予作用。

2.2 制约和影响高职院校开展跆拳道教学的因素分析

2.2.1 师资投入大, 顾虑多, 成本高的不正确认识

在调查中发现, 78%的校领导对体育课的重视不够, 用于教学的投有限, 没有多余的经费投入到跆拳道运动中, 更多的关专业课的教学。在交谈中发现有诸多领导认为, 跆拳道场馆标高, 配置高档, 服道具等价值大, 依照学校财政, 难以开展该运动。

2.2.2 安全性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 安全问题是学校领导及诸多老师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都普遍认为, 跆拳道是一种搏击性很强、极易受伤和发生事故的运动项目, 时时刻刻存在不安全因素, 由此引发了学生的管理问题“每个学生都是武林高手, 教师怎么管理? ”所以, 这些也是影响和制约该运动开展的最大障碍。

2.2.3 师资配备与晋级渠道欠缺

在调查中发现, 所调查的30 名从事跆拳道教学的教师中,专职的7 人, 占23.33%, 兼职的23 人, 占76.67%, 专业性不强, 师资配备不足。另外, 在学生学习后, 想继续深入学习训练晋级, 而在现在的晋级中间国家正式比赛才是最佳认证机会, 有关群众性的跆拳道比赛太少, 有关晋级的制度还有待完善。

2.2.4 有少部分体育教师认识不到位, 影响教学开展

在调查中发现有一少部分体育教师认为跆拳道教学诸多内容均为人与人搏击的有效手段, 都是一些腿法、拳法、格挡防守等动作, 直接的攻击对象是人, 对学生教育的负面影响严重。继高职院校开展跆拳道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而对学生的今后发展不利, 出于此考虑, 对跆拳道的普及与开展态度过于消极, 严重影响教学的开展。对策与措施

3.1 努力创设训练环境, 积极宣传推广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依据高校现有条件, 教师可大胆开辟训练新领域, 可利用校园马路、空闲篮球场、网球场等室外空地进行训练, 同时还可把旧的跆拳道用具再利用, 也可把空闲教室等大型室内空地改造成跆拳道场馆进行训练, 这样即可训练, 亦可进行室外宣传, 把更多人吸引到跆拳道学习中来。有基础时可利用体育节、运动会等团体表演, 宣传跆拳道运动, 从而为跆拳道的开展做好基础宣传推广工作。

3.2 积极组建学生体育社团及俱乐部, 为跆拳道教学开辟新路径

高职院校大都以职业教育为主, 但对于学生的体育教学也不能忽视, 在仅有的现状和条件下, 教师可筹措各方资金, 积极组建跆拳道社团或跆拳道俱乐部, 并委派专人管理, 利用周末或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必要的教学训练, 从而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与缺陷, 尽力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 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3 加强教师培训制度, 提高工作水平

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各高职院校要立足长远, 切实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 建立有效的定期培训制度, 更何况体育的赛制、裁制规则、新兴体育项目产生等, 这一切而都在发展变化之中, 随时都需要教师去学习。另外, 学校还可委派专门人才去学习跆拳道, 可用“派出去, 引进来”的方法,提高业务能力, 教育行政部门也要为该项目培训提供各种培训机会和平台, 吸引更多的人从事该项运动, 相互交流、切磋、互学互帮, 提高工作水平。

3.4 把安全教育与预防事故发生贯穿到跆拳道教学的整个环节中

安全教育是跆拳道教学时刻应注意的重要问题, 也是影响跆拳道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教学中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安全当先的教学原则, 对于一部

分动作教学应从易到难, 从简到繁的过程逐渐学习。另外, 在教学之初必须强制性的做准备活动, 并能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 在必要的比赛对抗中必须带全护具, 且还要避免疲劳训练, 嬉闹对决等, 始终把安全教育和预防事故发生贯穿到整个教学的每个环节。

3.5 建立有效的竞赛晋级制度

有学习训练, 就须有竞赛考试检验, 对于跆拳道来说, 还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竞赛晋级制度。学生学习锻炼有机会还可以晋级比赛, 但现在有全国统一比赛, 而没有大众化的比赛与晋级制度, 初级训练有白带、红带、黑带等之分, 高级别却很难认证,在这方面是否可提供大众化健身与竞技运动并存的竞赛晋级制度, 为该运动的更好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3.6 多元化、多样性评价

评价是对学习过程的鉴定, 以往评价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指标与分数成绩, 这样评价影响学生训练情绪, 练习积极性、主动性不佳, 而对跆拳道来说, 评价可利用多元化、多样性评价, 可对一个动作学习, 一段时间学习态度, 个别体育素质等方面进行单一性表扬肯定, 也可选用多个指标评价学习。总而言之, 只要学习进步, 就要给与肯定, 从而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学习训练。结论

跆拳道运动以其自身独特的特征吸引着很多的学生参与该项运动, 并喜欢从事跆拳道学习训练, 所以在高职院校开展该项目很有必要。但由于安全问题、投入问题等方面的影响, 该运动的开展比较困难。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在高职院校以后的教学工作中, 要努力创设训练环境, 积极宣传推广, 积极组建学生体育社团与体育俱乐部, 为跆拳道教学开辟新路径, 同时要加强教师培训制度, 提高工作水平, 并把安全教育与预防事故发生贯穿到教学的每个环节, 建立有效的竞赛晋级制度, 采用多元化、多样性评价, 肯定成绩, 从而更快捷、有效的普及推广跆拳道运动。

参考文献:

[1]陈新业.普通高校开展轮滑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 2007 年第4 期.[2]王晓燕.浙江省高职院校学生身体技能水平的调查与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 2007 年第4 期.[3]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版.[4]王双忠.道馆式跆拳道格斗技[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年版.

下载高职学院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汤跃光,黄绍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职学院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汤跃光,黄绍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