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学案)

时间:2019-05-13 07:08: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学案)》。

第一篇:现代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学案)

《现代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学案

第一章教师心理健康概述

学习要点(目标)

1.识记“教师心理健康”的概念。2.理解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3.掌握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重、难点分析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一节教师心理健康的内涵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界定 回答:教师心理健康的定义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在内外环境允许的条件下所保持的最佳的心理状态,即教师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教师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关系的维持,即不仅是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的获得和确保,还要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服务的能力。

进一步思考健康的内涵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思考并回答: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结构和教育技能的效能2.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3.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水平

第二节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思考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

(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二、心理自我诊断

了解和运用简易方法和自查量表

三、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掌握: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1)愉快地接受自己的职业角色。(2)良好地人际关系。(3)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4)独创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5)积极进取。

(6)积极适应和改造教学环境。(7)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思考:心理健康标准与教师心理健康标准为什么不一样?

第二章目前我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透视

学习要点(目标)

1.了解我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2.理解掌握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重、难点分析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第一节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思考:我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有哪些? 1.角色认同问题 2.职业倦怠问题 3.人际交往问题 4.情绪心理问题 5.人格心理问题

6.职业行为问题——怨职型、自我型、异常型、暴戾型、不良型 7.适应性心理问题

第二节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思考: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一)个体因素

1.生物学因素:(1)遗传因素(2)体质因素(3)性别因素(4)器质性因素

2.人格特征(1)A型人格(2)外控型人格 3.心理防御机制

(二)学校因素 1.组织因素

(1)工作时间长,工作任务重(2)教室氛围(3)角色冲突(4)自主与做决策(5)孤立(6)公平

(7)冲突的价值观

(8)努力与回报之间的差距 2.学校领导与管理(1)校长的支持不够(2)学校管理混乱(3)压抑的学校

(三)社会因素 1.家庭生活环境 2.冲突、挫折

3.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 4.过重的内外压力

第三章 教师的职业压力与调试

学习要点(目标)

1.识记教师职业压力的定义。2.了解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3.掌握教师职业压力的缓解策略。重、难点分析

教师职业压力的缓解策略。

第一节教师职业压力概述

一、回答:教师职业压力的定义

教师职业压力:教师面对职业活动中各种因素引起的威胁性情景或不良事件时,所出现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紧张状态。

二、了解:教师职业压力现状

第二节教师职业压力的外在表现

了解:职业压力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一)职业压力导致教师产生躯体疾病

(二)职业压力导致教师不良情绪反应

(三)职业压力导致教师产生行为问题 1.侮辱行为2.体罚行为

第三节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

一、思考: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有哪些?

(一)过重的工作负担

(二)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

1.单纯地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鉴别教师的教学业绩 2.评职称的压力

(三)学生问题和学生家长的过度干涉

(四)新课程改革

(五)教育体制改革和职业竞争带来的学校人际关系复杂化

(六)职位不适当

(七)自我发展

二、思考:教师职业压力的缓解策略

(一)化解压力源

(二)寻求社会支持

(三)构建良好的学校环境

(四)改变自我 1.改变生活习惯

(1)营养全面、均衡、适量(2)适度劳逸(3)经常锻炼

(4)培养多种兴趣,保持精力旺盛(5)戒烟限酒(6)心理健康 2.改变思维方式

(1)正视自己的身心问题(2)放慢工作速度(3)保持一颗平常心(4)量力而行(5)与人为善(6)忙里偷闲

第四章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

学习要点(目标)

1.识记职业倦怠的含义和教师职业倦怠所表现的三个层面。2.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3.掌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重、难点分析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第一节教师职业倦怠概述

一、回答:什么叫教师职业倦怠?

由工作压力引起的以身心极度疲惫为主要标志的综合反映。

二、了解: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第二节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

思考: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一)教育教学方面

1.敷衍行为:教学工作的敷衍行为,学生管理方面的敷衍

行为

2.压制行为:苛求,发脾气,恐吓,不认错 3.推卸行为:问题升级,向家长告状

(二)人际关系方面

(三)教师自我认知方面 1.自我效能感低 2.认知结构障碍

(四)教师身体方面

第三节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思考: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什么?应改如何应对职业倦

怠?

(一)原因 1.职业因素:

(1)外在的期望(2)角色冲突(3)期望与现实的差距(4)职业的低创造性 2.工作环境:

(1)管理学生困难(2)人际关系(3)校长的支持程度 3.个人因素

(二)应对策略 1.学会缓解压力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3.提高处理问题和自我调节能力 4.保持对工作的热情

第五章教师的情绪问题与调试

学习要点(目标)

1.识记情绪的特征。

2.掌握教师主要的不良情绪表现。3.掌握教师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重、难点分析

教师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

第一节教师情绪与心理健康

一、回答:情绪的定义

情绪是人们关于客观事物符合自身需要与否的态度的体验。

二、回答:情绪的特征

1.情绪具有情境性、不稳定性和易变性的特点。2.情绪具有明显的冲动型和外部表现。3.情绪能促进或阻止记忆、推理和解决问题。

三、了解:职业适应良好的教师具有的情绪特征 1.情绪的省察力 2.情绪的了解力 3.情绪的摆脱力 4.情绪的运用力

第二节 教师主要的不良情绪表现

了解掌握:教师主要的不良情绪表现。

(一)焦虑:个体预料会有某种不良后果或模糊性威胁将出现时,产生的一种紧张和不愉快的期待情绪。

(二)抑郁:是以情绪低落、哭泣、悲伤、失望、活动能力减退以及思维、认知功能迟缓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绪障碍。

(三)自卑:是自我体验的一种形式,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心理上的缺陷或其他原因所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态度体验。

(四)愤怒:是个体在遭遇攻击、威胁、羞辱等强烈刺激的情况下,感到事物不符合自己的需要,或愿望受压抑、行动受挫折、尊严受伤害时,所表现出来的极端的情绪反应。

(五)消沉:是指在经受长期的压力之后,变得灰心、失望、退缩的一种不良情绪表现。

(六)冷漠:主要表现为对人怀有戒心甚至敌对情绪,既不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又对他人的不幸冷眼旁观,无动于衷,毫无同情心。

以上这几种消极情绪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辨析,长时间的消极情绪会直接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第三节教师不良情绪的调试

理解与应用:不良情绪的调试方法

(一)宣泄法

躯体宣泄的具体办法有哪些? 心理宣泄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是不是所有人都能使用所有方法?

(二)转移法

思考:情感转移的快慢取决于哪些因素?

(三)控制法

深入理解埃利斯情绪疗法,能举例说明原理。

(四)自我激励法

(五)心理换位法

(六)呼吸调节法

做到能够运用呼吸调节法放松情绪

(七)音乐调节法

第六章教师的人格异常与矫正

学习要点(目标)

1.识记人格定义、特征以及教师人格的职业特征。2.掌握教师人格异常的类型和临床诊断标准。3.了解人格异常的成因。

4.联系工作实际,能简单地对教师人格异常进行矫正。重、难点分析

教师人格异常的临床诊断。

第一节教师人格

回答:什么是人格?

思考:人格的特征如何体现?试举例说明。同时进一步理解教师人格有什么独特的特点

(联系工作实际)育人性、高尚性、完美性如何体现出来?

第二节教师人格异常的类型与临床诊断

掌握:教师常见的人格异常类型。

1.妄想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突出特点是什么? 2.分裂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

3.分裂病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它与分裂型人格异常区别在哪里?

4.反社会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诊断该项人格异常有什么年龄要求?

5.边缘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

6.戏剧性人格异常。诊断标准,又叫做什么?主要特征是什么? 7.自恋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 8.回避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 9.依赖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

10.强迫性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又称作什么?

第三节 教师人格异常的成因

思考:教师人格异常的成因。

人格的形成过程中,早期经验起很大作用。人格的核心是性格,性格的形成环境起决定作用。试着从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其他方面解读人格异常的原因。

第四节教师人格异常的矫正

思考:如何培养教师健全的人格?(预防和矫正)首先是良好人格品质的培养(包括哪些品质)其次是环境的创造(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以上两条为预防过程

第三,形成了人格异常后,需要专业治疗。认真理解一下几个学派对人格异常的治疗方法 1.精神分析疗法(包括哪几个治疗技术?)2.行为疗法(包括哪几个技术?)3.人本主义疗法(包括哪几个技术?)

七章教师的人际关系问题与应对策略

学习要点(目标)

1.掌握影响教师人际关系和谐的因素。2.理解教师人际关系和谐的意义。

3.联系工作实际,掌握教师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重、难点分析

教师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

第一节 教师人际关系现状

回答:人际关系的表现方式有哪几种?结合实际情况,你的人际关系属于哪一类?

了解:健康人际关系的四个特质是什么? 掌握:教师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同事,教师与学校管理者,教师与学生家长

掌握:影响教师人际关系和谐的因素有哪些?

人际关系的构建关键在于自身的经营,教师自身因素哪些方面直接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再者,学校的管理体制和社会上的大环境对人际关系的建构也起到促进作用。尤其是现代社会网络的快速发展,金钱观的冲击,工作快节奏所带来的压力等等,都会对人际关系的建设起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掌握:为什么教师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意义)

从教师自身发展,教师工作性质,教师的社会作用方面去理解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意义。

第二节 课程改革对教师人际关系提出的挑战

思考: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改革的根本区别,我们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迎接挑战重塑良好人际关系。

涉及到的几个方面: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同事,教师与管理者,教师与学生家长。

第三节教师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

思考:教师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

新环境、新背景,教师应该调整角色,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1.教师与学生的相处之道 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2.教师与同事的相处之道

工作绩效所带来的压力,如何与同事保持和建设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

3.教师与学校领导的相处之道

领导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最为微妙,存在上下级、命令和服从的关系,怎样使得上令下行,政令畅通,构建高凝聚力的团队,是这种关系的主要任务。4.教师与学生家长的相处之道

学生的成长是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共同影响的结果,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一种关系。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是双方建立在共同促进、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关系,不能理解为家长会就是告状会、批斗会。

第八章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学习要点(目标)

1.掌握教师自我完善的策略。

2.掌握学校组织管理对教师心理健康的作用。3.了解社会支持对教师心理健康的作用。

4.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调整生活方式促进教师心理健康。重、难点分析

教师自我完善的策略

第一节 教师的自我完善与教师心理健康

思考:如何从个人因素入手,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是正确认知,能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而且乐于接受现实。

其次通过多种渠道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提高个体成就感 第三是拥有积极地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工作。

第四在工作中,在生活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提高抗挫折能力。

第二节学校组织管理与教师心理健康

思考:如何优化学校组织管理体制,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对于学校而言,环境和管理体制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外在因素。作为管理者,如何在现有资源范围内,进一步优化环境,提供必要的行政帮助,来促进教师身心和谐发展,是整个教育教学管理的关键所在。

第三节社会力量支持与教师心理健康

了解:哪些属于教师的社会支持系统?怎样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来自于家庭、社会、学校三个环境中能够对教师发展起到支持帮助的都应属于他的支持系统,可能是物质的帮助,也可能是精神的帮助。如何使得资源最大化,使之成为教师的坚强后盾,是教师心理健

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四节教师的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与教师心理健康 了解:教师作为一个社会角色有他自身的特点,同时作为一个普通的人,爱情婚姻的建立,家庭生活的方式,都会时刻影响到内心世界。所以,爱情婚姻是不是美满,家庭生活是不是幸福,都很大程度地影响到身心健康。

第五节生活方式及休闲与教师心理健康

思考:怎样调整生活方式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一个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个是休闲。两者都要注重,形成习惯。

第二篇:现代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学案

《现代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学案

一、本书内容简介

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现代人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教师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属于高发群体,心理健康现状令人担忧,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本书通过对我国教师队伍心理健康现状分析,揭摆实际工作中造成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工作性质所带来的职业压力、职业倦怠,直接影响到工作绩效和教师的身心健康。如何排解压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促进教师人格的健康成长,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本书的核心思想。

共分为八章进行介绍。

二、本书的特点

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是怎样清楚地认识它,不随便贴标签,把握科学的标准是一个操作难题。本书体现出两个特点。

1.案例解析:通过活生生的案例,结合我们自身实际,很有可能有一些共性的特点,对于指导我们的工作很有借鉴意义。

2.心理测验: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书中所提供的小测验,基本上能够筛查出自身健康状况。有利于及时调整状态,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和积累。

三、本书编写的指导思想

教师群体的健康程度从某种角度影响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促进教师群体和谐健康全面的发展是本书的指导思想。从这一意义上来看,教师心理问题的维护和改进,是按照生命的内在需要和成长规律丰富生命内涵、充实生命价值的教育,不应只停留在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与帮助的层面上,应当直达教师的职业成长和生命成长,在生命成长中帮助教师寻找自我成长的生命动力和源泉。

四、本书的基本观点

现代教师的心理健康涉及到自身素质、家庭环境、工作性质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任何一种心理问题的出现可能和多种复杂因素有关,把握现有资源、开发有利条件是进行教师心理健康调节的有效方法,心理健康问题不是等待问题出现寻找办法,而是面对现实、主动创造条件去预防和维护。

五、本书试图帮助大家认识到

1.什么是心理健康?目前你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如何?

心理健康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也不能乱贴标签,不能随便对号入座。应该有清楚的标准和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

2.面对教师的职业压力形成的职业倦怠,我们应该能够找到深层次的原因,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应对现实的压力。

3.教师人格的成长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成长到老。如何矫正人格发展中的错位,调整人生发展方向和态度,是促进个体全面成长的核心。

4.教师心理健康重在预防和维护。乐观向上的态度、积极有效的行为、健康和谐的社会支持是保证身心健康的前提基础。

第一章

教师心理健康概述

学习要点(目标)

1.识记“教师心理健康”的概念。2.理解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3.掌握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重、难点分析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学习思路

本章作为全书首章,具有“绪论”或“引论”的性质,它首先从“心理健康”的概念入手,明确了定义,紧接着进行了“广义”与“狭义”之间的比较,分析了他们的异同,这是教师应该辨析清楚的。

讨论了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对这些基本知识应有明确的定位和理解。在看书时,既要有针对性,又要兼顾到整体。

第一节

教师心理健康的内涵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界定 回答:教师心理健康的定义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在内外环境允许的条件下所保持的最佳的心理状态,即教师的内心世界与客 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教师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关系的维持,即不仅是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的获得和确保,还要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服务的能力。

进一步思考健康的内涵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思考并回答: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结构和教育技能的效能

2.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3.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水平

第二节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思考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

(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二、心理自我诊断

了解和运用简易方法和自查量表

三、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掌握: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愉快地接受自己的职业角色。(2)良好地人际关系。(3)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

(4)独创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5)积极进取。

(6)积极适应和改造教学环境。(7)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思考:心理健康标准与教师心理健康标准为什么不一样?

第二章

目前我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透视

学习要点(目标)

1.了解我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2.理解掌握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重、难点分析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第一节

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思考:我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有哪些? 1.角色认同问题 2.职业倦怠问题 3.人际交往问题 4.情绪心理问题 5.人格心理问题

6.职业行为问题——怨职型、自我型、异常型、暴戾型、不良型 7.适应性心理问题

第二节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思考: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一)个体因素 1.生物学因素:(1)遗传因素(2)体质因素(3)性别因素(4)器质性因素 2.人格特征(1)A型人格(2)外控型人格 3.心理防御机制

(二)学校因素 1.组织因素

(1)工作时间长,工作任务重(2)教室氛围(3)角色冲突(4)自主与做决策(5)孤立(6)公平

(7)冲突的价值观

(8)努力与回报之间的差距 2.学校领导与管理(1)校长的支持不够(2)学校管理混乱(3)压抑的学校

(三)社会因素 1.家庭生活环境 2.冲突、挫折

3.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 4.过重的内外压力

第三章 教师的职业压力与调试

学习要点(目标)

1.识记教师职业压力的定义。2.了解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3.掌握教师职业压力的缓解策略。

重、难点分析

教师职业压力的缓解策略。

第一节

教师职业压力概述

一、回答:教师职业压力的定义

教师职业压力:教师面对职业活动中各种因素引起的威胁性情景或不良事件时,所出现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紧张状态。

二、了解:教师职业压力现状

第二节

教师职业压力的外在表现

了解:职业压力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一)职业压力导致教师产生躯体疾病

(二)职业压力导致教师不良情绪反应

(三)职业压力导致教师产生行为问题

1.侮辱行为

2.体罚行为

第三节

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

一、思考: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有哪些?

(一)过重的工作负担

(二)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

1.单纯地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鉴别教师的教学业绩 2.评职称的压力

(三)学生问题和学生家长的过度干涉

(四)新课程改革

(五)教育体制改革和职业竞争带来的学校人际关系复杂化

(六)职位不适当

(七)自我发展

二、思考:教师职业压力的缓解策略

(一)化解压力源

(二)寻求社会支持

(三)构建良好的学校环境

(四)改变自我 1.改变生活习惯(1)营养全面、均衡、适量(2)适度劳逸(3)经常锻炼

(4)培养多种兴趣,保持精力旺盛(5)戒烟限酒(6)心理健康 2.改变思维方式

(1)正视自己的身心问题(2)放慢工作速度(3)保持一颗平常心(4)量力而行(5)与人为善(6)忙里偷闲

第四章

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

学习要点(目标)

1.识记职业倦怠的含义和教师职业倦怠所表现的三个层面。2.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

3.掌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重、难点分析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第一节

教师职业倦怠概述

一、回答:什么叫教师职业倦怠?

由工作压力引起的以身心极度疲惫为主要标志的综合反映。

二、了解: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第二节

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

思考: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一)教育教学方面

1.敷衍行为:教学工作的敷衍行为,学生管理方面的敷衍行为 2.压制行为:苛求,发脾气,恐吓,不认错 3.推卸行为:问题升级,向家长告状

(二)人际关系方面

(三)教师自我认知方面 1.自我效能感低 2.认知结构障碍

(四)教师身体方面

第三节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思考: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什么?应改如何应对职业倦怠?

(一)原因 1.职业因素:

(1)外在的期望(2)角色冲突(3)期望与现实的差距(4)职业的低创造性2.工作环境:(1)管理学生困难(2)人际关系(3)校长的支持程度 3.个人因素

(二)应对策略 1.学会缓解压力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3.提高处理问题和自我调节能力 4.保持对工作的热情

第五章

教师的情绪问题与调试

学习要点(目标)

1.识记情绪的特征。

2.掌握教师主要的不良情绪表现。3.掌握教师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

重、难点分析

教师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

第一节

教师情绪与心理健康

一、回答:情绪的定义

情绪是人们关于客观事物符合自身需要与否的态度的体验。

二、回答:情绪的特征

1.情绪具有情境性、不稳定性和易变性的特点。2.情绪具有明显的冲动型和外部表现。

3.情绪能促进或阻止记忆、推理和解决问题。

三、了解:职业适应良好的教师具有的情绪特征 1.情绪的省察力 2.情绪的了解力 3.情绪的摆脱力 4.情绪的运用力

第二节 教师主要的不良情绪表现

了解掌握:教师主要的不良情绪表现。

(一)焦虑:个体预料会有某种不良后果或模糊性威胁将出现时,产生的一种紧张和不愉快的期待情绪。

(二)抑郁:是以情绪低落、哭泣、悲伤、失望、活动能力减退以及思维、认知功能迟缓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绪障碍。

(三)自卑:是自我体验的一种形式,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心理上的缺陷或其他原因所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态度体验。

(四)愤怒:是个体在遭遇攻击、威胁、羞辱等强烈刺激的情况下,感到事物不符合自己的需要,或愿望受压抑、行动受挫折、尊严受伤害时,所表现出来的极端的情绪反应。

(五)消沉:是指在经受长期的压力之后,变得灰心、失望、退缩的一种不良情绪表现。

(六)冷漠:主要表现为对人怀有戒心甚至敌对情绪,既不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又对他人的不幸冷眼旁观,无动于衷,毫无同情心。以上这几种消极情绪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辨析,长时间的消极情绪会直接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第三节

教师不良情绪的调试

理解与应用:不良情绪的调试方法

(一)宣泄法

躯体宣泄的具体办法有哪些? 心理宣泄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是不是所有人都能使用所有方法?

(二)转移法

思考:情感转移的快慢取决于哪些因素?

(三)控制法

深入理解埃利斯情绪疗法,能举例说明原理。

(四)自我激励法

(五)心理换位法

(六)呼吸调节法

做到能够运用呼吸调节法放松情绪

(七)音乐调节法

第六章

教师的人格异常与矫正

学习要点(目标)

1.识记人格定义、特征以及教师人格的职业特征。2.掌握教师人格异常的类型和临床诊断标准。3.了解人格异常的成因。

4.联系工作实际,能简单地对教师人格异常进行矫正。重、难点分析

教师人格异常的临床诊断。

第一节

教师人格 回答:什么是人格?

思考:人格的特征如何体现?试举例说明。同时进一步理解教师人格有什么独特的特点

(联系工作实际)育人性、高尚性、完美性如何体现出来?

第二节

教师人格异常的类型与临床诊断

掌握:教师常见的人格异常类型。

1.妄想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突出特点是什么? 2.分裂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

3.分裂病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它与分裂型人格异常区别在哪里? 4.反社会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诊断该项人格异常有什么年龄要求? 5.边缘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

6.戏剧性人格异常。诊断标准,又叫做什么?主要特征是什么? 7.自恋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 8.回避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 9.依赖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

10.强迫性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又称作什么?

第三节 教师人格异常的成因

思考:教师人格异常的成因。

人格的形成过程中,早期经验起很大作用。人格的核心是性格,性格的形成环境起决定作用。试着从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其他方面解读人格异常的原因。

第四节

教师人格异常的矫正

思考:如何培养教师健全的人格?(预防和矫正)首先是良好人格品质的培养(包括哪些品质)其次是环境的创造(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以上两条为预防过程

第三,形成了人格异常后,需要专业治疗。认真理解一下几个学派对人格异常的治疗方法 1.精神分析疗法(包括哪几个治疗技术?)2.行为疗法(包括哪几个技术?)3.人本主义疗法(包括哪几个技术?)

第七章

教师的人际关系问题与应对策略

学习要点(目标)

1.掌握影响教师人际关系和谐的因素。2.理解教师人际关系和谐的意义。

3.联系工作实际,掌握教师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重、难点分析

教师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

第一节 教师人际关系现状

回答:人际关系的表现方式有哪几种?结合实际情况,你的人际关系属于哪一类? 了解:健康人际关系的四个特质是什么?

掌握:教师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同事,教师与学校管理者,教师与学生家长 掌握:影响教师人际关系和谐的因素有哪些?

人际关系的构建关键在于自身的经营,教师自身因素哪些方面直接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再者,学校的管理体制和社会上的大环境对人际关系的建构也起到促进作用。尤其是现代社会网络的快速发展,金钱观的冲击,工作快节奏所带来的压力等等,都会对人际关系的建设起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掌握:为什么教师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意义)

从教师自身发展,教师工作性质,教师的社会作用方面去理解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意义。

第二节 课程改革对教师人际关系提出的挑战

思考: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改革的根本区别,我们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迎接挑战重塑良好 人际关系。

涉及到的几个方面: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同事,教师与管理者,教师与学生家长。

第三节

教师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

思考:教师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

新环境、新背景,教师应该调整角色,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1.教师与学生的相处之道 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2.教师与同事的相处之道

工作绩效所带来的压力,如何与同事保持和建设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 3.教师与学校领导的相处之道

领导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最为微妙,存在上下级、命令和服从的关系,怎样使得上令下行,政令畅通,构建高凝聚力的团队,是这种关系的主要任务。4.教师与学生家长的相处之道

学生的成长是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共同影响的结果,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一种关系。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是双方建立在共同促进、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关系,不能理解为家长会就是告状会、批斗会。

第八章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学习要点(目标)

1.掌握教师自我完善的策略。

2.掌握学校组织管理对教师心理健康的作用。3.了解社会支持对教师心理健康的作用。

4.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调整生活方式促进教师心理健康。重、难点分析

教师自我完善的策略

第一节 教师的自我完善与教师心理健康

思考:如何从个人因素入手,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首先是正确认知,能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而且乐于接受现实。其次通过多种渠道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提高个体成就感 第三是拥有积极地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工作。

第四在工作中,在生活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提高抗挫折能力。

第二节

学校组织管理与教师心理健康

思考:如何优化学校组织管理体制,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对于学校而言,环境和管理体制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外在因素。作为管理者,如何在现有资源范围内,进一步优化环境,提供必要的行政帮助,来促进教师身心和谐发展,是整个教育教学管理的关键所在。

第三节

社会力量支持与教师心理健康

了解:哪些属于教师的社会支持系统?怎样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来自于家庭、社会、学校三个环境中能够对教师发展起到支持帮助的都应属于他的支持系统,可能是物质的帮助,也可能是精神的帮助。如何使得资源最大化,使之成为教师的坚强后盾,是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四节

教师的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与教师心理健康

了解:教师作为一个社会角色有他自身的特点,同时作为一个普通的人,爱情婚姻的建立,家庭生活的方式,都会时刻影响到内心世界。所以,爱情婚姻是不是美满,家庭生活是不是幸福,都很大程度地影响到身心健康。

第五节

生活方式及休闲与教师心理健康

思考:怎样调整生活方式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一个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个是休闲。两者都要注重,形成习惯。

第三篇:现代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

现代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

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现代人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教师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属于高发群体,心理健康现状令人担忧,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本书通过对我国教师队伍心理健康现状分析,揭摆实际工作中造成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工作性质所带来的职业压力、职业倦怠,直接影响到工作绩效和教师的身心健康。如何排解压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促进教师人格的健康成长,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本书的核心思想。共分为八章进行介绍。

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是怎样清楚地认识它,不随便贴标签,把握科学的标准是一个操作难题。本书体现出两个特点。

1.案例解析:通过活生生的案例,结合我们自身实际,很有可能有一些共性的特点,对于指导我们的工作很有借鉴意义。

2.心理测验: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书中所提供的小测验,基本上能够筛查出自身健康状况。有利于及时调整状态,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和积累。

教师群体的健康程度从某种角度影响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促进教师群体和谐健康全面的发展是本书的指导思想。从这一意义上来看,教师心理问题的维护和改进,是按照生命的内在需要和成长规律丰富生命内涵、充实生命价值的教育,不应只停留在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与帮助的层面上,应当直达教师的职业成长和生命成长,在生命成长中帮助教师寻找自我成长的生命动力和源泉。

现代教师的心理健康涉及到自身素质、家庭环境、工作性质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任何一种心理问题的出现可能和多种复杂因素有关,把握现有资源、开发有利条件是进行教师心理健康调节的有效方法,心理健康问题不是等待问题出现寻找办法,而是面对现实、主动创造条件去预防和维护。

1.什么是心理健康?目前你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如何?

心理健康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也不能乱贴标签,不能随便对号入座。应该有清楚的标准和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

2.面对教师的职业压力形成的职业倦怠,我们应该能够找到深层次的原因,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应对现实的压力。

3.教师人格的成长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成长到老。如何矫正人格发展中的错位,调整人生发展方向和态度,是促进个体全面成长的核心。

4.教师心理健康重在预防和维护。乐观向上的态度、积极有效的行为、健康和谐的社会支持是保证身心健康的前提基础。

教师心理健康的定义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在内外环境允许的条件下所保持的最佳的心理状态,即教师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教师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关系的维持,即不仅是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的获得和确保,还要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服务的能力。

1.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结构和教育技能的效能

2.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3.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水平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了解和运用简易方法和自查量表

掌握: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愉快地接受自己的职业角色。

(2)良好地人际关系。

(3)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

(4)独创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5)积极进取。

(6)积极适应和改造教学环境。

(7)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这四个概念发展的学科演变是医学—心理学—心理与教育学的历程,工作对象也相应地有一个面向有心理疾病的患者—有心理问题的正常人—有心理发展需求的各类人的发展。从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考察,其中首先产生的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最初裹挟在医学的进程中发展,尚未分离出独立的学科。关于心理疗法等内容散见于历代的医学著作中,我国在先秦时期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心理治疗在养生保健和疾病诊治中的作用的论述。心理治疗科学体系的创始人公认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首先是医生,是精神病学家,然后才

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试用催眠术治疗癔病患者时,创立了“宣泄”法。1895年,弗洛伊德发表了关于癔病治疗的研究论文,随后,又用自由联想代替了催眠术。1900年,他的代表作《梦的解析》问世,成为心理治疗理论体系的发端

以后心理治疗的发展与心理学各种流派的发展紧密相关。心理咨询的概念在心理治疗的体系中发展起来。

20世纪初,作为心理咨询的重要领域,职业指导逐渐发展起来。1909年,心理学家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发表了《选择职业》一书,初步奠定了职业指导领域的理论框架。帕森斯提出:职业的选择要正确认识自身的兴趣、专长和发展优势,同时了解工作性质和环境,达到两者的适当匹配。

20世纪20至40年代间,心理测验的蓬勃兴起为心理咨询进一步奠定了科学基础。在此期间,卡特尔尔个性差异和心理测验的研究,丰富了心理咨询的内容,卡特尔的16因素人格测验在心理咨询中得到广泛应用。心理测验不仅在于为心理咨询提供了评价的工具,还在于为心理咨询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

对问题儿童的研究与治疗工作,在咨询心理学的早期占有重要地位。1912年,匹兹堡大学建立了对学龄儿童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指导的诊所,从心理咨询的角度对儿童进行行为指导。1920年在依利诺州也建立了类似的州立研究所。这是心理咨询早期在美国的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咨询的重点由学生和儿童转向了为战士服务,特别是为退役军人和因战争而受到精神创伤的人服务。

1930年以来,以人格为对象的心理咨询发展起来。心理咨询的范围也扩大到职业选择、升学指导、社会适应、情感调适、心身卫生、家庭生活、经济活动等诸方面。卡尔·罗杰斯于1942年发表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成为这一“心理治疗年代”的代表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这一学科很快就形成了一种独立的职业。其它新理论相继建立,如患者中心理论、存在主义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等,与这些理论相适应的治疗方法也逐渐完善起来。1949年美国心理学会召开了关于训练临床心理学家的专门学术会议,会上制定了临床心理的职业原则,并对相应的专业人员进行心理评价、心理治疗和科学研究等3个方面的培训。至此,心理咨询作为一种社会职业被确立下来。

第四篇:浅谈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

摘要: 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现代人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产生了很多的心理压力,教师自身要从方面学会自我调节。

关键词:心理健康原因角色转变工作方式自我调节

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现代人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在社会飞速发展、人们心理压力重重的今天,而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职业枯竭,自我价值感缺失、焦虑抑郁……,“工程师”的灵魂受到了重创,心理健康现状令人担忧。

一、教师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会产生一些诸如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等方面的问题。而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中小学教师因课改带来的教师角色、工作方式、竞争方式等的改变而又产生了新的心理压力。

1.教师角色转变的压力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师道尊严和教师对教材与知识的独占和绝对权威,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的引导

者,由过去的“惟我独尊”“高高在上”的控制者转化为以民主、平等、和谐为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者、合作者。教师角色的这种转变必然会引起师生关系实质上的变革以及教学地位的变迁。很多教师担心随着角色绝对地位的下降,会导致教师权威地位和影响力的下降。

2.工作方式的改变带来的压力

新课改给中小学教师带来五个不适应:一是教育思想不适应。二是教学能力不适应。三是职业技能不适应。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能力不强。四是教学评价不适应。五是知识结构的不适应。这在无形中就会迫使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无疑,这不仅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而且新课改中许多新的要求的提出,也给中小学教师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3.评价标准的变化带来的压力

新课程实施的目的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它的实施,要求评价标准应由过去的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因而,一些学校出现“双面人”现象:对外高举课程改革大旗,大肆宣传,轰轰烈烈地搞课改,对内仍然按照原有评价标准评价教师和学生,以升学人数作为奖励指标,实实在在地抓应试。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教师不知道是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尽快转变角色,还是保持原有的工作方式和教育教学方法来应付沉重的升学压力。兼顾两种标准,使教师身心俱疲,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

4.利益关系不平衡带来的压力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教师就是那种安贫乐道的奉献者,他们只为耕耘不求收获,只求奉献不讲享受。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超负荷劳动付出,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据辽宁省调查,教师常年日均加班50分钟以上,是商业人员的6.3倍、工人的5倍;许多教师的日均工作时间达10小时。长期超负荷运转,使得中小学教师疲惫不堪,身心疾病增加,心理压力沉重。而如今新课程的改革又向中小学教师提出很多新的要求,教师强大的工作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学教师微薄的工资收入形成强烈的反差。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的收入与事业单位或公务员的收入相比属于最低的,而工作强度是最大的。这些都会给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

二、教师自身要学会自我调节。

面对压力,作为教师自己,要学会自我调适。所谓自助者天助,自助是一种直接、便捷、根本的救助方法。而且,“工程师”的职业特点就是育人,他们有这样的优势为自己疗伤。这里推荐一些自助的方法,希望能增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1、学会排解不良情绪

教师常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良情绪,使他们无法愉快地工作与生活。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还可能造成心身疾病,重的如焦虑、抑郁,甚至精神疾病。因此,教师应该主动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这里介绍几种非常适用的放松疗法。(1)深呼吸法。深呼吸时应全身放松,吸气的呼气的过程要慢,持续的时间各约4秒钟,平时每天坚持练习两次,每次4-10分钟,可以缓解心理压力。(2)张-弛肌肉放松法。这种方法的要点是让你先紧张后放松,在感觉紧张后再充分地体验放松的感觉。从操作上来讲,一般从上到下,依次进行。(3)想象放松法。即通过对一些安宁、舒缓、愉悦的情景的想象来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如海边漫步、草原奔驰、似小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等)。由于这种松弛是持久的、有益的,由自身努力形成的,所以容易形成对环境的控制感,而这种控制感对环境压力造成的紧张感的缓解是非常有利的。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心理现象的最高层次“,是个人行为的最高调节者,在心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应抱定自己的理智信念,”天道酬勤",努力工作,定能取得真正的成就,从自身的工作进步与成就中获取幸福的果实。而且对于任何事物,要学会爱自己所选,才能真正地找到它的意义。对于教师职业,除了是谋生的手段

以外,还可以找到教学中的娱乐价值、情感价值、回归价值(回归童年、回归学生时代,永葆童心)等;也可以将职业提升为事业,成为艺术。当职业成为一个人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时,那就会产生无穷的乐趣,自我人生价值也会大大提高。

3、调整自我期望值,接纳自我教师们的心理压力中有一类是来自于对自己的高要求——无法接受自己有做不好的地方。这很大一部份原因是因为,我们的社会给教师戴上了一顶冠冕堂皇的帽子:博学、高尚、充满智慧,无所不能……社会对教师的神化是对教师职业的肯定,也是一种高要求,使很多教师无形中在自己心中形成了“一杆秤”,随时随地都在监督着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别人更严格、更苛刻。这实际上等同于让自己在“理想自我”状态下工作与生活了。可他们同时也是一名普通人,他们的“现实自我”中有平凡、琐碎的一方面,有缺陷,需要被包容被接纳。如果老是活在“理想自我”的指挥中,将会有很多失意或压力。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建立合理的专业期望,自我保护。

4、提高工作能力和技能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的知识层出不穷,要想在学校学习的十几年就学会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知识技能尚不可能,更不用说今天呈几何级增长的新知识。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知识的代言人,因此,教师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新的知识,就成为必然之举。身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工作。

5、要学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从中得到乐趣与心理支持。如交几个知心好友,闲时一起吃吃饭聚聚,一起娱乐,一起旅行等。一方面可以放松,另一方面能够培养更广泛的兴趣爱好,拓宽自己的生活面,让生活更充满活力;还可以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总之,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对工作、生活、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的缓解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更需要自身的努力。有了社会支持,教师才能感受到温暖与关怀,才能在教学中感到不被忽视,从而激发教学热情,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育方法。教师有了自身的努力,增强了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耐压能力,这就可有效地应对压力、缓解压力。

第五篇:《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心得体会

读《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心得体会

健康对于每个人来说置关重要,它是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前提。对于教师,拥有健康的身心更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教师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教师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承担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传道、授业和解惑,而承担这一使命的人---教师那就是无所不会、无所不能,是正义和智慧的化身,就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要高尚圣洁,要永远都当圣人。教育体制改革挑战教师的心理承受力,高付出、重压力、低收入、高消费之间的矛盾是实际生活中无法回避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望子成龙和以升学率论英雄这根无形绳索的束缚下玩命地工作,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各级各类评优评先,这些都是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根源。

新时期教育的发展对教师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合理的知识结构、高尚的人格魅力、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谐的师生关系、可贵的创新精神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教师的心理问题解决主要的应靠自我教育,即通过自我调适来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认清形势,调整心态,适应现实。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坦诚开放,正视自己,承认自身的不足与缺陷。接纳他人,以诚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教师保持健康的身心。

下载现代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doc(共5则)

    教师的职业,可谓是:一只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正因为如此,我们教师才会有许多的心理压力,差生成绩提高不上来,班级纪律不好,与同事关系不和谐,再加上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优秀范文5篇)

    在《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一书中,我看到这样一段话“一个人在职业上的成就,只有15%是由于专门学识,85%是由他们的交往艺术,领导才能与自己的品格决定的,教师只有掌握交往的艺......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福建省心理健康培训,感触颇深。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是......

    浅谈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

    浅谈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文山州富宁县归朝镇幼儿园蒙艳飞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状态,幼儿教师作为一群独特的社会群体,在当......

    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适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适学习心得体会 湖口中学 王艳春 当今的社会里,压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今天的教师的压力与比过去相比要大得多。如:课程改革、教学行为、......

    学习《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的心得体会

    学习《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的心得体会 我通过学习《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之后,使我受益匪浅,让我了解了现在的教师职业压力大,给教师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有极大的伤害。......

    护士的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

    护士的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 汉川市人民医院王淑莲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实施优质护理对护士素质提出挑战,同时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给护士造成日益......

    学会自我调适,维护教师心理健康5篇

    学会自我调适,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教师的心理健康确实应该引起全社会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应把重视教师心理健康工作提高到关系教师生活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