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护士的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
护士的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
汉川市人民医院王淑莲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实施优质护理对护士素质提出挑战,同时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给护士造成日益沉重的心理负担。为了使护士尽快适应现代护理模式,提高自身生命价值,充分发挥潜能,维护身心健康,护士心理的自我调适是十分重要的。
1心理压力的来源:由于护士职业的特殊性,其心理压力的来源面较广。
1.1社会压力: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护理工作只不过是一些打针、发药之类的简单机械劳动,而把疾病的康复归功于医生。对护士和医生的态度判若两人,这种现象在病房常能看到。每当此时,护士的精心治疗,严密观察,亲切问候化为乌有。护士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心理上失去了平衡,产生了失落感。
1.2工作压力:由于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使护士24小时轮流值班,遇到急诊、抢救病人更不能按时下班,有可能连轴转。这种不规律的工作时间,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超负荷的工作加重了护士的身心负担,同时护理工作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一种工作,其辛苦不言而喻。在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下,面对一些简单劳动换取高额经济收入以
及社会现实中其种种陆离现象,护士容易对原有的价值观产生怀疑而致不公平感,心态易失去平衡。
1.3竞争压力:护理知识不断更新,技能要求日益提高,对护士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技术、新业务、新设备应用于临床,要求护士必须掌握;各级医院对护士学历层次的要求,也促使着中专护士鞋大专、大专护士鞋本科,再加上护理继续教育、三基训练、晋升考试、进修学习等各种形式的考核,使护士一生中都在接受各种形式的考核,护士既要完成日常繁重的护理工作,还要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培训、自学,长期处于高压的状态,使护士有一种力不从心的焦虑感。
1.4家庭压力:护士进入家庭,负担多重角色。本来应该关心老人、体贴丈夫、教育孩子,但漆黑的“夜班”还需丈夫接来送去,繁忙的工作使护士筋疲力尽,与他人交流时间少,人际关系淡漠,亲情减少,偶尔的家庭矛盾是避免不了的,护士会感到无所适从,苦闷难言,引发忧愁、烦恼等负性情绪。
1.5护士角色迫使护士一再压抑消极情绪,往往造成“零存整取”的效果。护士应以愉快的心情和热情的态度走进病房去“微笑服务”。但护士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消极的情绪一再压抑,日积月累形成了潜在的能量即“感情势能”,这种能量一旦超过了个体所能承受限度,就会出现“零存整取”的后果,直接影响到护士的身心健康。
1.6同行之间也会出现鄙视、冷淡等态度。医技人员认为护理工作没有主动性,只是被动地执行医嘱、完成治疗,没有高难度技术,不受重视,使护士产生自卑感。
总之,护士的个体性格差异、婚姻状况、心理承受能力等因素,也是诱发产生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温床”。
2心理压力的表现:总结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特别是中年护士,生活压力大,家庭负担重,往往承受着超过男性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矛盾。
2.1工作与家庭的矛盾:工作要求敬业、进取和创新精神;家庭却要求温柔、贤惠、有责任感的妻子、母亲。这种不同角色的反差所引起的冲突必然会对她们心理产生影响。
2.2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的矛盾:传统上,中年女性被要求在家庭生活中负担比男人更多的责任,因此她们在社会上与男性竞争时,不得不背上沉重的包袱,从而加大了压力。
2.3过高期望与期望值难以实现的矛盾:不少中年护士事业心较强,对自己的期望值比较高。但是由于社会性别、职业分工不同等各方面的歧视,有些人常常遇到挫折,使期望难以实现,以致出现心理障碍。
3护士心理压力的自我调适:过重的心理压力必将导致身心疾病的产生,损害自身健康。在生理方面,中年护士往往有一种疲劳感,自觉身体虚弱无力,即便多休息也不易缓解。此外,还容易出现头晕、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有过重心
理压力的女性,可能有长期或频繁发作的烦闷、不快和失眠,或出现暴躁易怒、空虚、无故悲伤和失落感。因此为了保持心理健康,护士应学会心理自我调适。
3.1保持健康的情绪:热爱护理工作,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向往美好未来。有上进心,激发健康情绪。正确认识自我、人生和社会,接受现实的自我,适应规律,心胸豁达,乐观。
3.2培养良好的个性、修养: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接受自己与别人的差异。懂得每个人在学习、生活、工作、人际关系中都不可能事事如意,要经起起挫折和磨难注意培养踏实、克制、有涵养、坚韧、热心、勇敢的个性,不要软弱、孤僻,要树立自尊、自强、自爱意识。
3.3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首先要理解、宽容、尊重他人,真诚相待。以积极的心理、和蔼的态度对待病人、同事。创造团结友爱、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有计划的处理业余时间,赡养老人、培养子女,主动承担家庭责任。适当的家务劳动也是一种放松心理压力的方式,与亲友和睦相处,争取他们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使自己的不良情绪及时向他们倾诉,做合理宣泄,在他们的劝慰和开导下,不良情绪便会逐渐消失,以保持心理平衡和健康。
3.4目标定位要适宜,有利于解脱心理压力:错误的完美主义的期望,只会使你不停的做,却很少有过对自己努力完
成工作感到满意。护士不可能在多种角色中把每件事都干得完美,事情要分轻重缓急,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内心期望的活动中去。身处逆境时能进行自我安慰、自我解脱,不钻“牛角尖”,自我减压,降低标准,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5增强适应能力:护士要努力调节自我,学会对各种现象做客观的分析,正确的判断。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不退缩、不沮丧,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努力学习专业及边缘学科知识,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和发展。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体现自我价值,克服来自社会、同行不尊重护士的偏见。
3.6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单调是形成许多疾病的原因。护士应改变从家庭到医院,又从医院回到家庭这种两点一线的单一生活方式。合理安排生活节奏,使工作、生活、人际关系能正确定位。学会在繁忙中求得休息,下夜班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身体能量的消耗。培养广泛的爱好兴趣,业余时间可以养花、养鱼、种草、种树、听音乐、散步、参加文体娱乐活动,可以调节情感、调和气血,利于身心健康。
第二篇:浅谈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
摘要: 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现代人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产生了很多的心理压力,教师自身要从方面学会自我调节。
关键词:心理健康原因角色转变工作方式自我调节
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现代人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在社会飞速发展、人们心理压力重重的今天,而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职业枯竭,自我价值感缺失、焦虑抑郁……,“工程师”的灵魂受到了重创,心理健康现状令人担忧。
一、教师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会产生一些诸如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等方面的问题。而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中小学教师因课改带来的教师角色、工作方式、竞争方式等的改变而又产生了新的心理压力。
1.教师角色转变的压力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师道尊严和教师对教材与知识的独占和绝对权威,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的引导
者,由过去的“惟我独尊”“高高在上”的控制者转化为以民主、平等、和谐为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者、合作者。教师角色的这种转变必然会引起师生关系实质上的变革以及教学地位的变迁。很多教师担心随着角色绝对地位的下降,会导致教师权威地位和影响力的下降。
2.工作方式的改变带来的压力
新课改给中小学教师带来五个不适应:一是教育思想不适应。二是教学能力不适应。三是职业技能不适应。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能力不强。四是教学评价不适应。五是知识结构的不适应。这在无形中就会迫使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无疑,这不仅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而且新课改中许多新的要求的提出,也给中小学教师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3.评价标准的变化带来的压力
新课程实施的目的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它的实施,要求评价标准应由过去的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因而,一些学校出现“双面人”现象:对外高举课程改革大旗,大肆宣传,轰轰烈烈地搞课改,对内仍然按照原有评价标准评价教师和学生,以升学人数作为奖励指标,实实在在地抓应试。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教师不知道是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尽快转变角色,还是保持原有的工作方式和教育教学方法来应付沉重的升学压力。兼顾两种标准,使教师身心俱疲,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
4.利益关系不平衡带来的压力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教师就是那种安贫乐道的奉献者,他们只为耕耘不求收获,只求奉献不讲享受。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超负荷劳动付出,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据辽宁省调查,教师常年日均加班50分钟以上,是商业人员的6.3倍、工人的5倍;许多教师的日均工作时间达10小时。长期超负荷运转,使得中小学教师疲惫不堪,身心疾病增加,心理压力沉重。而如今新课程的改革又向中小学教师提出很多新的要求,教师强大的工作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学教师微薄的工资收入形成强烈的反差。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的收入与事业单位或公务员的收入相比属于最低的,而工作强度是最大的。这些都会给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
二、教师自身要学会自我调节。
面对压力,作为教师自己,要学会自我调适。所谓自助者天助,自助是一种直接、便捷、根本的救助方法。而且,“工程师”的职业特点就是育人,他们有这样的优势为自己疗伤。这里推荐一些自助的方法,希望能增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1、学会排解不良情绪
教师常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良情绪,使他们无法愉快地工作与生活。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还可能造成心身疾病,重的如焦虑、抑郁,甚至精神疾病。因此,教师应该主动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这里介绍几种非常适用的放松疗法。(1)深呼吸法。深呼吸时应全身放松,吸气的呼气的过程要慢,持续的时间各约4秒钟,平时每天坚持练习两次,每次4-10分钟,可以缓解心理压力。(2)张-弛肌肉放松法。这种方法的要点是让你先紧张后放松,在感觉紧张后再充分地体验放松的感觉。从操作上来讲,一般从上到下,依次进行。(3)想象放松法。即通过对一些安宁、舒缓、愉悦的情景的想象来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如海边漫步、草原奔驰、似小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等)。由于这种松弛是持久的、有益的,由自身努力形成的,所以容易形成对环境的控制感,而这种控制感对环境压力造成的紧张感的缓解是非常有利的。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心理现象的最高层次“,是个人行为的最高调节者,在心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应抱定自己的理智信念,”天道酬勤",努力工作,定能取得真正的成就,从自身的工作进步与成就中获取幸福的果实。而且对于任何事物,要学会爱自己所选,才能真正地找到它的意义。对于教师职业,除了是谋生的手段
以外,还可以找到教学中的娱乐价值、情感价值、回归价值(回归童年、回归学生时代,永葆童心)等;也可以将职业提升为事业,成为艺术。当职业成为一个人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时,那就会产生无穷的乐趣,自我人生价值也会大大提高。
3、调整自我期望值,接纳自我教师们的心理压力中有一类是来自于对自己的高要求——无法接受自己有做不好的地方。这很大一部份原因是因为,我们的社会给教师戴上了一顶冠冕堂皇的帽子:博学、高尚、充满智慧,无所不能……社会对教师的神化是对教师职业的肯定,也是一种高要求,使很多教师无形中在自己心中形成了“一杆秤”,随时随地都在监督着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别人更严格、更苛刻。这实际上等同于让自己在“理想自我”状态下工作与生活了。可他们同时也是一名普通人,他们的“现实自我”中有平凡、琐碎的一方面,有缺陷,需要被包容被接纳。如果老是活在“理想自我”的指挥中,将会有很多失意或压力。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建立合理的专业期望,自我保护。
4、提高工作能力和技能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的知识层出不穷,要想在学校学习的十几年就学会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知识技能尚不可能,更不用说今天呈几何级增长的新知识。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知识的代言人,因此,教师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新的知识,就成为必然之举。身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工作。
5、要学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从中得到乐趣与心理支持。如交几个知心好友,闲时一起吃吃饭聚聚,一起娱乐,一起旅行等。一方面可以放松,另一方面能够培养更广泛的兴趣爱好,拓宽自己的生活面,让生活更充满活力;还可以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总之,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对工作、生活、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的缓解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更需要自身的努力。有了社会支持,教师才能感受到温暖与关怀,才能在教学中感到不被忽视,从而激发教学热情,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育方法。教师有了自身的努力,增强了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耐压能力,这就可有效地应对压力、缓解压力。
第三篇:《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心得体会
读《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心得体会
健康对于每个人来说置关重要,它是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前提。对于教师,拥有健康的身心更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教师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教师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承担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传道、授业和解惑,而承担这一使命的人---教师那就是无所不会、无所不能,是正义和智慧的化身,就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要高尚圣洁,要永远都当圣人。教育体制改革挑战教师的心理承受力,高付出、重压力、低收入、高消费之间的矛盾是实际生活中无法回避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望子成龙和以升学率论英雄这根无形绳索的束缚下玩命地工作,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各级各类评优评先,这些都是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根源。
新时期教育的发展对教师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合理的知识结构、高尚的人格魅力、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谐的师生关系、可贵的创新精神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教师的心理问题解决主要的应靠自我教育,即通过自我调适来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认清形势,调整心态,适应现实。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坦诚开放,正视自己,承认自身的不足与缺陷。接纳他人,以诚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教师保持健康的身心。
第四篇: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doc
教师的职业,可谓是:一只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正因为如此,我们教师才会有许多的心理压力,差生成绩提高不上来,班级纪律不好,与同事关系不和谐,再加上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迎接上级的各种检查等等。越是认真负责的教师,心理负担就会越沉重。如此下去,我们每位教师都会有一些心理疾病。我想,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正确面对自己的职业,调整好心态,快乐地工作着。
1、教师应当正确认识自我、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作为一位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不能过分的追求名利,一切顺其自然皆可,只要我们认真去做了,任何属于我们自己的都会悄然而至的,如果过于追求名利,那我们就失去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根本。
2、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不能对学生过于刻薄,要求过于严格,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想,学生爱玩,爱动,是学生的天性,我们教师怎么可以扼杀孩子们的这些天性呢?他们只有在玩中、动中才会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才会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
3、要正确对待压力,乐观并清楚地对待工作,该放松的时候我们就要放松。例如周末要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体育锻炼、外出旅游等等,我们在开阔眼界的同时也能放松一下紧张而疲惫的心情,心情开阔了,也就特别容易投入新一周的工作中,干起活儿来才会精力充沛。
第五篇: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
在《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一书中,我看到这样一段话“一个人在职业上的成就,只有15%是由于专门学识,85%是由他们的交往艺术,领导才能与自己的品格决定的,教师只有掌握交往的艺术恰当地把握好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同事及上级领导、教师与家长及社会的不同关系,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成为最受欢迎的教师。”这段话如一缕春风涤荡着我们的头脑,使我们茅塞顿开,这段话如一柄锋利的手术刀剔除了我们心灵的顽疾,使我们顿然感到心明眼亮如沐春风。回想这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好似自己烹饪的一道菜,只有自己才能品尝出其中的味道。
人类生存的根本性前提是相互联系的,而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类彼此间要想协调关系、传递信息、沟通情感,就必须通过相互交往来实现,而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不出现问题,不能不产生矛盾,而真正面临到切身利益的时候,问题就会凸显,矛盾就会激化,随之而来的就是种种不良反应。教师是什么?教师不仅是园丁,教师也不只是春蚕,教师还不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更不是蜡烛;教师就是教师——是一个实实在在普普通通的一个人,他们也是一个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血有肉的平凡人,他们有他们光明的一面,同样也有他们狭隘的另一面。因为教师也是人,而世上又恰恰没有完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而教师恰恰是命运的主宰者,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危险的职业,因为许多伟人和罪人都可能在他们手中形成。问题家长养育问题孩子,问题教师教育问题学生。
教师的矛盾来自教师同事之间和教师与领导之间,而教师与领导之间的矛盾是各种矛盾的直接导火索。一所学校要和谐发展,需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尤其是校长和教师之间的各种关系。如何处理领导与教师之间的矛盾,怎样调和教师与教师之间的问题,将直接关系到一所学校的兴衰成败!
一、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矛盾
教师与教师之间共同处于一个职业群体之中,按照常理来说教师个人教个人的课,只不过所任的科目不同,定期定额地拿国家给予的薪水,本应该相安无事皆大欢喜。但就是在这样平静如水的表面下隐藏着一触即发的杀机,这就是潜在利益分配等因素造成的。如评优晋级,评选各类优秀教师,班主任等荣誉称号,这些因素都是潜在的、微妙的、复杂的、善变的。在我们身边这样的列子数不胜数,两个人平时好的形同一人,当面临评优选模等荣誉的时候就各人动用各人的心思了,评上的沾沾自喜,落选的耿耿于怀,有的也就因为这一点不是矛盾的问题形成了隔阂。从此两个人形同陌路敬而远之,处处提防,相互猜疑,互相诋毁,相互敌视,给彼此的工作无形中埋设了暗礁,随着问题的不断堆积,导致了矛盾的不断深化,最后使彼此都产生了不良的心理问题,终日忐忑不安如履薄冰身心疲惫,有的甚至会大打出手,一旦问题与矛盾形成或激化,彼此的工作,生活关系就开始了僵化,敌对。
二、领导与教师之间的矛盾
作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领导与教师有着特殊的关系,领导与教师都是教育工作者,他们属于一种特殊的同事关系,但我们要深知一点,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只是分工的不同,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更进一步地说校长的生命在教师之中。所以说领导与教师的矛盾的解决关键看领导怎样合理地分配工作,怎样良好的沟通,怎样做一个实事求是的好领导。“自私是人的本性”人是有思维,有奢望的生命体,领导在处理问题时不能做到十全十美,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纰漏,加之教师不能考虑到领导的难处,从领导的角度出发看待分析问题。当唾手可得的荣誉或利益与之擦肩而过的时候,留下的只有疑忌和怨气,矛盾和问题就会接踵而至。如在年终考核时,你领导做的好,考虑的全面,但不一定所有的领导都让广大教师认可,一旦出现了问题,教师的矛头都会直接指向校长,有些时候校长根本不知道教师的怨气从何而来,所以矛盾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即使事后得到了解决,在教师的心理也会埋下一个永不消逝的电波。事不是一个人做的,人不是一个人维的,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为人处世的原则不同,所以朋友的远近厚薄也会有所不同,而且人又都具有主观倾向性,加之个
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不同,在对人待人和事的时候难免有所差异。如年终考核由于考核小组成员的人为因素,加上考核制度的不完善性,不全面性,导致部分教师的工作量,成绩与考核的档次与自己所设想的有所不同,这种矛盾的偶然与必然势必会造成问题的堆积和矛盾的激化,一旦考核的结果不顺应民意,怨声载道的残局是很难扭转的,一旦恶性循环开始,那结果是不难估算的。
同事之间关系不好,造成了同事之间的不和谐,这不仅影响到自身的身心健康,也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育,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关系紧张,时常会使自身产生职业的倦怠,干工作没有心思,没有拼劲,心理负担加重,精神疲惫不堪,于是冷漠和仇视开始滋生。这种不协调、不和谐、不融洽的人际关系造成教师的情绪化授课,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及身心健康。进而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工作和成绩。只有好的教师才能教育出好的学生,要想让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只有给教师营造良好的教育空间和社会环境,才能使他们精力充沛,身心愉悦,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所以正确处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及时疏导领导与教师之间的矛盾与积怨是关系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