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的建立(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3 07:34: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激励机制的建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激励机制的建立》。

第一篇:激励机制的建立

摘要:职业学校要想走出招生低谷,关键要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又在教师。因此,学校有必要实行积极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工作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下去。

关键词:职业学校;以人为本;教师管理;激励机制

激励,即激发和鼓励。激发是对员工动机的激活;鼓励则是对员工的行为取向加以控制,使员工向组织期望的方向努力。人事行政学认为,所谓激励就是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种既定目标时的愿意程度,也就是激发人的工作动机,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被管理者努力去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教师的心态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并且这些影响是隐性的。备课、讲课、批改作业等教学活动质量的高低与效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管理者是难以“明察秋毫”的。因此,在学校建立教师激励机制,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工作氛围,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显得十分必要。

激励机制在教师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优秀教师旧的学校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铁饭碗”和“大锅饭”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制约着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良好的激励机制能增强学校凝聚力,留住人才,并吸引优秀人才到学校来,使他们以校为家,爱岗敬业。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潜力哈佛大学的詹姆士(W.James)教授在对员工激励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分配制度仅能让员工发挥 20%~30%的能力,如果充分激励,员工的能力则可发挥出80%~90%,两者间60%的差距就是激励不同的结果。这表明,如果一个人能力很高,但外部激励水平很低,他缺乏足够的动力,就不会有好的工作效绩;反之,一个人能力一般,如果能受到充分的激励,发挥出巨大的热情,也会有出色的工作表现。

造就良性竞争环境科学的激励制度包含一种竞争精神,它的运行能够创造出良性的竞争环境,进而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在具有良性竞争环境的学校里,教师会受到环境的压力,这种压力将转变为教师努力工作的动力。正如麦格雷戈(Douglas M Mc Gregor)所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才是激励的主要来源之一。”

以人为本的教师激励方法

目标激励目标作为一种诱因,具有引发、导向和激励的作用。韩国现代集团创始人郑周永说过:“没有目标、信念的人是经不起风浪的。”作为学校管理者就要将每个教师内心深处的目标挖掘出来,并协助他们制定详细的实施步骤,在随后的工作中引导和帮助他们成才,实现人生目标。同时,还要努力将学校和国家的整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把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结合起来,形成目标连锁。要设法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和责任,一旦目标达到了,他们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否则,教师就会感到学校的发展“不关我的事”。将学校目标与教师个人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取得教师认同,他才能把学校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才能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才会有“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信念。这样,学校每一目标的实现,教师都会有成就感,从而达到激励的效果。

情感激励情感激励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润滑剂,是和谐干群关系的纽带。教师是有丰富情感的知识分子,他们需要从领导那里得到关心、尊重、温暖。因此,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尊重和关心每一位教师,主动地对他们问寒问暖,还可以通过谈心、家访、群众反映、骨干了解等途径及时地发现、掌握教师的情况,努力帮助教师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困难,使教师真正感受到学校的温暖,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信任激励“信任就是力量”、“信任就是最高的奖赏”,彼此信任的心理能量是巨大的。在学校管理中,对教师信任也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打造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还能极大地激发出每位教师的内在动力。因此,要相信教师都有成功的愿望,要善于发现每位教师成功的潜在优势,并创造机会积极扶持教师的成长。不光是对有潜力的教师如此,对所有教师都应信任和支持,因为社会群体成员都有自尊自重的心理,都希望得到认可和赏识,当愿望实现时,都会从中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因此,必须设法多给教师以表扬和鼓励,对教师的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广泛宣传,提高教师知名度,使教师随时看到自己的成绩,随时享受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有时管理者对教师的一次点头、一个微笑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与激励参与激励法是指校长通过民主管理途径,让教师参与学校的各项工作,使教师参与决策,从而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只有让教师参与管理,实行民主管理,才能集思广益,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和措施的可行性,才能使决策获得教师的认同和支持。例如,让教师参与制定学校的目标,决定学校的改革或发展规划;审议学校的工作;对领导人提出批评和建议;在学校的职权范围内就某些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生活福利等方面问题作出决定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教师能提高主人翁意识,增强对学校的热爱,对学校由认识上的认同发展为感情上认同。通过参与,增强认同,还能营造教师间相互关心、支持、谅解、默契配合的心理氛围。由此可见,通过参与,沟通、了解教师的思想,也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荣誉激励荣誉是人或组织对个体或集体的崇高评价,是满足人的自尊需要,激发人们奋力进取的重要因素。人人都有自我肯定、争取荣誉的需要,因此,对工作表现比较突出、具有代表性的先进教职工,须给予必要的荣誉奖励。例如,奖励一批“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等或给教师提供进修、提升的机会。荣誉奖励是一种很好的精神奖励办法,激励成本低廉,但效果很好,在企业中也被广泛使用。譬如,美国IBM公司有一个“百分之百俱乐部”,当公司的员工完成他的年度任务时,就会被批准成为“百分之百俱乐部”成员,他和他的家人会被邀请参加隆重的集会。结果,公司的雇员都将获得“百分之百俱乐部”成员资格作为第一目标,力求获得那份光荣。这一激励措施有效地利用了员工的荣誉需求,能取得良好的激励效果。

物质激励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教师的生活水平已显著提高,金钱与激励之间的关系渐呈弱化趋势。然而,物质需要始终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物质利益也是激发人的主动性最具实效的激励因素之一。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不仅要注意在目标、情感、信任等因素上激励他们,更需注意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效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的作用。

负激励负激励,又叫负强化,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员工做出组织不希望发生的事,对员工违背组织目标的非期望行为进行惩罚,以使这种行为不再发生。它不仅作用于当事人,而且会警示他人,产生无形的压力,使整个群体和组织的行为更积极,更富有生气。但鉴于负强化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容易产生挫折心理和挫折行为,应该慎用、少用。

实施激励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激励过程中,有许多细节容易被人忽视。细节决定成败,教师激励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如不注重细节,恣意妄为,可能会收效甚微,或事与愿违。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教师激励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遵循公平公正原则,忌“一刀切”、“大锅饭”一个人对他所得的报酬是否满意不仅仅取决于报酬的绝对值,还取决于其相对值,即对其进行社会的和历史的比较。每个人都会把个人报酬与贡献的比率同他人做比较,判断自己是否受到了公平的待遇,从而影响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 “不患贫而患不均”的思想。为体现公平公正原则,必须反对平均主义,克服“一刀切”的简单做法。平均分配等于无激励。例如,对在招生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职员工要给予特别奖励,否则,用平均主义的分配和奖励办法,就易导

致学校招生人数明显下滑。另外,实行公平公正激励,还必须对全体员工一视同仁,不偏不倚。不能允许有人借助权利因素或私人感情搞特殊化,否则,将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影响员工队伍的稳定,影响组织的利益。再次,荣誉激励不能实行轮流制。在很多学校,评优指标下达后,总是问“今年谁要上职称”,那些本该属于努力工作、成绩突出教师的荣誉,却因为某人要评职称,而“花落他家”。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平均主义,必将挫伤优秀教师的积极性,有悖评优的初衷。

按需激励,针对不同员工,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激励办法激励的出发点是满足员工的需要,但员工的需要是动态的,并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恰当地、适时地满足员工最迫切需要,激励效果最好,激励强度最大。例如,对于年轻而爱好电脑的教师而言,一台笔记本电脑无非是莫大的奖励;对于老教师而言,和家人一起旅游,共享天伦之乐,无疑是极大的荣誉,会令他乃至他的家人终身难忘。总之,在激励上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办法,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宝。作为学校管理者可借助调查表等形式,深入调查研究,不断了解教职员工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的变化趋势,有针对性采取激励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奖励时要大张旗鼓,提高奖励的综合效价奖励的内容固然重要,奖励过程的作用也不可小瞧,它能激起被奖者的自豪感、成就感,同时也能给他人以感染和震撼,产生榜样激励效果。但是,一些学校的管理者却无视、漠视奖励过程,评优指标下达后,给教师填一张表格就没事了。由于有些领导者没有遵循公平公正原则,评优更是暗箱操作,“地下”进行,这样的评优只会产生负面影响,又怎会产生激励作用呢。笔者曾经参加过某校一次期终表彰大会,首先是三位主要领导讲话,其次是法制讲座,然后是假期生活指导……最后是学生表彰。由于天色已晚,学生表彰匆匆收场,教师表彰更是只字未提。这样的一台表彰大会开得索然无味,又何谈激励呢!

正激励为主,负激励必不可少,但要制度先行十句批评抵不上一句表扬,正激励的作用巨大,但我们不能因此拒绝负激励。对工作懈怠、师德差的教师进行惩罚是必要的,能扶正祛邪,形成向上的良好风气。好的不奖,差的不罚,是最大的不公平。但鉴于负激励具有一定的负作用,应该慎用。学校一定要先行成具体的赏罚制度,一旦制定好制度,就要严格按章执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领导一定要杜绝负激励的随意性,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管理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师管理是管理人的艺术,是运用科学的手段、灵活的激励制度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的艺术。我国未来的中等技术人才缺口很大,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要以崇高的使命感,努力培养出大批既具备较强专业技能又有优良道德素质的优秀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职业学校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管理细节,定会激发出教师巨大的工作热情、无穷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实现职教事业的又快又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邰启扬,张卫峰.人力资源管理教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作者简介:

吴继斌(1971—),男,江苏扬州人,硕士,江苏省江都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第二篇:公司激励机制建立

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和斯坦尼尔对激励的定义是:“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对员工激励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员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生产的积极性,激发出员工的创造力和执行力,从而提高公司的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要达到激励的目的,建立企业的激励机制是最主要的管理方法。而激励的核心就是“人的满足感”。人的满足感有精神和物质二个方面的要求。人的满足感,表现为一种内心需求的获得;而在实际当中,每一个人内心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偏重于物质奖励的获得,而有的人则看重荣誉感和成就感的获得。对于所有的这些激励,必须是建立在真实的、公正的和科学的评估体系之中。如果评价体系不科学、不公正和不真实,哪么这种结果的效应是负面的,激励就会变成对员工的伤害。

一、薪酬激励是所有企业对员工最主要和普遍的激励手段和方法。

目前许多企业在分配制度上都十分滞后和不科学,主要是对“按劳分配”绩效评估体系的缺失或失真。大部分公司没有效绩评估体系和考核制度,或者有制度无法执行或不执行。由于薪酬系统的变革可能直接导至企业人工成本的变化,大多数企业管理层并不热衷于是种变革和改进。从总体管理流程来看,薪酬管理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企业最底层的员工,薪酬的激励作用对于他们可以说是工作热情来源的最大动力,也是企业工作效率提高的最大动力。

1、浮动工资制实行与绩效挂钩的浮动工资制,并同时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于作业层,可采用按月考核,根据每一个员工完成指标情况,发放薪酬。这种按月考核的浮动工资制度,仅适合于作业层的员工进行考核和评估。并不适合于管理层,管理层的绩效评估制度则应按来考核。如目前流行的年薪制度,管理层的薪酬收入与考核指标挂钩。

2、级别加效益工资制度目前大多数企业还是实行级别加效益工资制度,级别工资属于固定工资部分;而对于员工来说,除了级别工资外,还有效益工资。一些企业,级别工资一般是固定不变的,而且往往几年都不调整,从而使得薪酬激励机制失去了活力,工资也就成了“大锅饭”的代名词。级别工资主要是为了保证有技术有经验的员工能得到一定的利益保障而实行的,员工的技术、经验和工龄等因素是组成工资级别的主要元素,这种制度为企业能保留住主要技术和生产骨干,为企业人力资源能够相对稳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这种级别如果总是一成不变的话,不是实行动态管理,就会使得薪酬制度变成一潭死水而没有活力。所以,所有员工的级别,除了考虑到员工的技术水平、工作经验和实际工龄外,还应加入“员工能力预期指数”,对有能力预期或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员工,给予超前的级别代遇。这样的考核评估就可以激发员工自我提升的和要求进步的积极性。

二、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和选拨制度企业员工是不是满意,除了薪酬外,最主要的就是升职机遇了。

现在许多企业都没有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对人才的培养也没有系统的计划,不愿投入相应的资源。在选拔人才或升职时都是根据管理者个人的喜好来决定。这种没有经过长期考核和培养的人才,很难能够得到高素质的有用之才。由于没有明确的用人机制,从而使得企业中许多有能力或潜力的人也没有了奋斗的目标。

三、荣誉感的给予。

企业应该随时给予哪些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相适应的荣誉。表场和评先的机制应该是系统性和永久性的。在企业管理中作为一项制度来建立和执行。同时,“奖励制度”应该和企业的“处罚制度”一起来执行,约束机制是奖励机制不可分割的部分,这样对能更有效地体现出先进和落后的分别。

四、人性化管理是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的关键。

许多管理者崇尚“强势管理”模式,强势管理,并不是不好,有时还特别需要样的人才。但是,如今的一些企业当中,对“强势管理”的理解已经变样了,有的管理者在管理上,已经超出了“管理”的范畴,走到了对人身进行报复和恶意打击的程度。使得许多员工产生出“黑色”的心理状态,企业文化已达到扭曲或者是丑陋的程度。所以,企业应该崇尚人性化的管理,而人性化管理是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的关键。组织应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和工作环境,这是所有员工最盼望和事情。组织管理者应根据人的性格和文化素质进行管理,处处体现出关心职工,关心下属;员工同样关心上级,关心企业,体现出人性的和谐,以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创造财富,提高劳动的效率和质量。

所以,企业对员工的激励,不管是用哪一种方法和措施,激励的核心就是“人的满足感”

第三篇:建立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建立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激励的方法有报酬激励、目标激励、工作激励和文化激励四种。激励的原则是与目标想一致的原则、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按需激励的原则和激励的公正性原则。

1,激励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绩效。

企业最关心的是什么?是绩效!企业有了好的绩效才能生存。企业要有较高的绩效水平就要求员工有较高的个人绩 效水平。在企业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才能卓越的员工的绩效却低于一些才能明显不如自己的人。可见好的绩效水平不仅仅取决于员工的个人能力。

以往我国的企业过分强调员工的个人能力,认为企业效益完全由员工素质决定。其实,这个观点是非常片面的。从“绩效函数”(如下)我们可以看到,个人绩效还与激励水平、工作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激励水平也是工作行为表现的决定性因素。员工能力再高,如果没有工作积极性,也是不可能优良好的行为表现的。

P=f(M×Ab×E)P------个人工作绩效 M-----激励水平(积极性)Ab----个人能力 E------工作环境

2,激励可以挖掘人的潜力,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挖掘员工潜力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人的潜力只能发挥出20%——30%,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他们的能力可发挥80%——90%。由此可见,激励是挖掘潜力的重要途径。索尼公司鼓励每一位员工对产品提出任何意见,由此,便有了随身听的诞生,这便是挖掘潜力非常成功的一个案例。由此可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主旨的激励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企业管理中引入激励机制不仅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表现,更是迎接未来挑战的一剂良方。

二,激励是以员工需要为基础的

员工为什么可以被激励?怎样的激励才算是有效的激励?要弄清这些问题就必须了解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指个体由于某种重要东西的缺乏或被剥夺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机是由于他所体验的某种未满足的的需要或未达到的目标所引起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激励理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它把员工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各层次的需要可以相互转换。在众多的需要中有一种是对行为起决定作用的需要,称为优势需要。员工工作的动机正是为了达到需要的满足,尤其是优势需要的满足。只有需要达到满足,员工才有较高的积极性。激励之所以有效,原因在于人们在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就会对事情的成败分外关注,而趋利避害的本能会使面临的压力变为动力。

员工各式各样的需求正是激励的基础。激励手段必须针对员工的需要,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另外,好的激励手段还应该引导员工的需要向高层次发展。总之,只有让员工满意的激励措施才是有效的。要建立使员工满意的激励措施,就要立足员工的需要。

三,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激励有效性的保障

有效的激励还必须以科学的评价体系为保证。这里所指的评价体系包括绩效评估体系和对激励手段有效性的评价。

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是对员工努力工作的肯定,是对员工进行奖惩的依据。以员工绩效为依据,对员工进行奖惩,才能起到激励员工的目的。而激励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员工创造出高的绩效水平。没有一个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也就无法评定激励是否有效。

随着企业的发展,员工的需要也会随之变化,通过对激励手段的评价,可以随时把握激励手段的有效性和员工需要的变化,调整激励政策。达到激励员工的最好效果。

四,企业激励方法的选择

任何理论只有运用到实际中才有意义。激励也是如此。现在,大多数企业已经引入了激励,有的企业还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激励方法。现对常用的激励方法总结如下。

1,为员工提供满意的工作岗位 热爱一项工作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为员工创造一份满意的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这包括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场所、必要的工具、完整的工作信息以及公司各相关部门的协调等。很多企业只关心员工的工作本身而忽略了为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员工所处的工作环境是员工工作时随时可以感受到的。若环境对员工的工作产生副面影响,员工会有持续的不满。当员工总可以感觉到环境的不适时,企业无论怎么激励都不会有良好的效果的。

(2),员工的技能特点、性格特点要与岗位的任职条件相匹配。企业往往认为员工的素质越高,工作越出色。我们可以假想一下,让一个高素质人才去干一份平淡、简单的工作,结果会是怎样。长时间工作后,这位人才一定会弃企业而去。

现代企业的岗位需要的是最适合的人来干。员工素质过高,对工作提不起兴趣;素质过低,无法完成工作,也不会对工作有兴趣。只有与员工的个人能力相匹配的工作。才会激起员工的工作兴趣。员工才会有积极性。

(3),工作的内容要丰富、具有一定挑战性。调查表明,当员工按部就班地工作一段时间以后,积极性会有很大的下滑趋势。

对工作内容的设计,可以缓解这一问题。例如,流水线上的工人。每天从事一样的工作,较长时间后,积极性就会下降。如果适当调整其工作内容,扩大其工作内容,采用工作轮换,就会再次提起工人对工作的兴趣。对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工作内容较为丰富,企业鼓励其在工作上的创新,增强工作的挑战性,就可以有效地激励他们。

(4),为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有关调查显示,求职者尤其是高学历的求职者,选择工作时最看中的就是发展前途。没有员工会满意没有前途的工作。企业要把员工的工作前途告诉员工,就要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让员工明白自己在企业中的发展机会。

以往国内的企业很不重视这点,很多员工不知道自己将来的位置,发展存在很大盲目性。如果企业能够重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需要和职业发展意愿,结合企业实际,为员工提供适合其要求的升迁道路,使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最佳结合,员工才有动力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一种长期激励措施,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激励手段。

(5),给予员工培训的机会。如今已经到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思想层出不穷。员工深知,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必然会被淘汰。所以,对培训的需要已经越来越强烈。针对员工这一需要,建立符合自己企业实际的培训体系就很重要。

培训员工时要注意,培训只是手段,使用才是目的。只有将使用与培训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培训的目的。2,制定激励性的薪酬和福利制度

员工进入企业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获得一定的物质报酬。报酬,是与人的生存需要密切相关的,是最有效的一种刺激物。在企业里,报酬的高低甚至可以代表员工的价值大小。所以,合理的薪酬系统是具有很大激励效果的。

(1),激励性的薪酬政策的制定。

双因素理论认为,薪酬只是一种保健因素,不会对员工有激励作用。传统的薪酬体系设计也缺乏激励因素。其实,只要对薪酬体系进行科学的设计,同样是可以起到激励作用的。

① 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提高薪酬水平。

研究发现,从企业内部来讲,员工关心薪酬的差别程度高于对薪酬水平的关心。所以,薪酬体系要想有激励性,保证其公平性是必须的。公平性包括内部公平和外部公平。对外公平,要求企业的薪酬水平与行业的薪酬水平要相当。对内公平,要求企业按贡献定薪酬。如果员工感觉报酬分配不公,他们就会感觉不满,只有保证公平,员工才能正常工作。

但是,仅仅保证公平是不够的。要想有激励效果,还要提高薪酬水平。高的薪酬水平可以形成对外竞争优势,员工会有优越感,认识到企业对自己的重视,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

② 薪酬要与绩效挂钩。要想使薪酬系统具有激励性,薪酬系统必须与员工绩效结合起来。绩效薪酬可以把公司与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员工为自己目标奋斗的同时,也为公司创造了价值,可以达到一种“双赢”的目的。绩效薪酬实施过程中注意要有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为依据,否则,会影响绩效薪酬的公平性,达不到激励员工的目的。

③ 适当拉开薪酬层次。

反差对比可以建立更为持久的动力。拉开薪酬层次可以鼓励后进者,勉励先进者。但是,层次不要拉开太大,否则会影响薪酬的公平性。另外,在设计薪酬系统时,要注意薪酬中的固定部分。保持固定部分的比例,使员工有一定的安全感,激励薪酬措施才会有效。

薪酬激励是最重要、最常见的一种物质激励手段。这种手段易于企业控制,变化因素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设置具有激励性质的福利项目。

福利是员工报酬的一种补充形式。“恰到好处”的福利也是具有激励效果的。

①采取弹性福利制度。

不同的员工对福利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喜欢物质的,有的喜欢精神的,可谓众口难调。以往企业给予员工一样的福利待遇,一定会有部分员工的需要难以得到满足。采取弹性福利制度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弹性福利制度给予员工选择福利的机会,允许员工把个人需要与所需福利结合起来。另外,企业还把福利与工作年限联系在一起,高年限,高职务的员工更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充分体现了企业的人文关怀,这样更有利与长期激励。

②保证福利的质量。

拿一个简单例子来讲,很多生产型企业都为工人建立了免费浴室,这本来是一项很好的福利措施。但是企业往往疏忽了管理,浴室里水忽冷忽热,工人抱怨不断。本来是好事,结果却很糟糕。在企业中类似的例子有很多。因此,加强对福利项目的管理才能起到福利应有的作用。

在物质激励方面上,薪酬和福利都是比较传统的激励方法。如今,又兴起了一种现代化的激励手段——“股权激励”。3,股权激励

据统计,美国500强中,有90%的企业采用了股权激励后,生产率提高了1/3,利润提高了50%。可见,股权激励是有较强的激励作用的。股权激励把公司的股份作为奖励员工的工具,是一种先进的激励方法。它可以弥补传统激励手段的不足,把员工与企业紧紧联系到一起,具有束缚员工和稳定员工的作用,起到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效果。是一种先进的长期激励手段。国内外成熟的股权激励手段有十几种,现只对常用的两种作以介绍。

(1)股票期权

这是美国企业中运用最多、最规范的股权激励手段。它授予员工享有未来接受股票的权利,是付酬形式的一种。多用于对高层领导人、核心员工的激励。

(2)期股

这是带有中国特色的一种股权激励形式。现在中国企业常用的股权激励形式,大多都是期股的变种。

期股指,通过被授予人部分首付、分期还款而实现的对企业股权的拥有。针对一般的员工,通常股权激励不作为主要的激励手段。因为对于大部分普通员工而言,他们可能得到的股权不可能很多;企业整体绩效与他们的工作关联度及个人收入关联度都太低,股权激励作用不会太大。股权激励主要是针对企业的高级人员,例如,高级管理人员、主要技术人员等。他们的工作业绩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利益。另外,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手段,更能用股权这个工具牢牢把这些人才留在企业。

股权激励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还不是很广,也有很多问题。例如,在国企改革中,有的企业采取员工持股,对每个员工一视同仁,平均分摊股份,这样的股权激励是不可能起到作用的。股权激励在我国作为一种新的激励方法,要想起到积极作用,还需要企业的管理者们结合我国企业实际,参照外国成功经验,对其创新继承。4,人性化的管理手段

人性化的管理,是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以员工需要为出发点、尊重员工的。人性化管理是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是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企业要实施人性化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授予员工恰当的权利 现代人力资源的实践证明,现代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的愿望。任何员工都不想只是一个执行者,都有参与决策的需要。满足员工的这种需要,不仅可以激励员工,还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授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授权一定要恰当。权利过大,员工无法驾驭;权利过小,员工无法完成工作。只有恰当的授权才有激励作用。

授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授权后,不要对员工的权力乱加干涉,否则会使员工产生不信任的感觉。授权还要避免重复交叉,一个权力只授予特定的员工。

(2)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是指通过设置恰当的目标,激发人的动机,达到调动积极性的目的。目标之所以能够起到激励激励的作用,是因为目标是组织和个人的奋斗方向,完成目标是员工工作结果的一种体现,是员工成就感的体现。目标激励的关键在于目标的设置,只有恰当的目标才有激励效果。

①员工的目标要与组织目标一致。

企业与员工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两者之间往往会有矛盾,协调好这对矛盾,使企业与员工的目标想一致是目标激励得以实现的基础。在企业目标中分离出员工的个人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②目标必须是恰当的、具体的。

目标恰当是指,难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过高的目标,员工无法完成,会挫伤员工积极性;过低的目标,员工无法在完成目标的同时体会到成就感。最好的目标应该是“跳一跳,够得着”的,既具有一定挑战性,还具有一定的可实施性。目标具体是指,目标不能含糊不清,最好有个量化的目标,这样不仅完成起来更有目的性,还便于评估。

要想实现这些要求,就要求管理者在制定目标时,要注意与目标执行着的沟通。了解其需要和能力,这样才能制定出恰当的目标。

③当员工取得阶段性成果时要及时反馈给员工,有助于他们进一步实现自己的目标。另外要对完成目标的员工予以奖励,认可其工作成果。

(3)鼓励竞争

很多管理者害怕企业内的竞争现象,认为这样会破坏企业的秩序。其实,只要管理者对竞争进行合理引导,竞争还可以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

对于企业中的后进员工,管理者要鼓励他们迎头赶上;对于企业里的先进员工,管理者要勉励他们继续领先。在企业内提倡个人竞争,提倡团队竞争,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可以使企业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

在企业内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于竞争是必须的。竞争的有序性除了靠道德约束外,企业也可以制定一些奖惩措施,规范竞争。

(4)营造有归属感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塑造已经成为现代化企业精神激励的重要手段。实践表明,有着良好文化的企业,人才的流失是明显低于那些不重视企业文化塑造的企业的。当企业的文化和员工的价值观一致时,当企业文化充分体现到对员工的尊重时,员工会与企业融为一体。员工会为自己的企业感到骄傲,愿意为企业奉献自己的智慧。

良好的企业文化有着以下特征:

①尊重员工。尊重是加速员工自信力爆发的催化剂。尊重激励是一种基本的激励手段。员工之间的相互尊重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助有员工之间的和谐,有助有凝聚力的形成。尊重员工,是人本管理的体现。

②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合作关系,强化团队协作。

③鼓励创新。

5,注意管理中的细节

细节是管理的缩影。在细节上体现对员工的关怀,是真正贯彻先进管理思想的体现。一个小礼物,一声问候更能体现企业对员工的重视。企业对细节上的疏忽往往会使员工产生企业口是心非的感觉。另外,还要注意,企业领导者的示范作用。企业领导者的带头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领导人做不好工作的话,还怎么去要求下属去完成自己的任务!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企业中常用的激励方法有很多。但仅仅知道这些方法还不够。要想让激励方法起到积极作用,必须在正确的指导思想下进行。很多企业在激励的思想、原则上把握不够,在对激励的认识和运用上存在很多误区,往往采用了激励手段,也无法起到激励的效果。五,激励的误区

1,管理意识落后。

有的企业,尤其是我国的一些中小企业,对人才根本不重视,认为有无激励一个样。这些企业就需要革新自己的陈旧观点,把人才当作一种资本来看,挖掘人的潜力,重视激励,否则,必然会遭淘汰。还有的企业,口头上重视人才,行动上却还是以往的一套。这些企业管理思想落后,在这些企业里的员工很难有高的积极性。

2,企业中存在盲目激励现象

不少企业看到别的企业有激励措施,自己便“依葫芦画瓢”。合理的借鉴是必须的,但很多企业只是照办。前文中,曾论述过,激励的有效性在于需要。只有立足本企业员工的需要,激励才会有积极意义。所以,要消除盲目激励的现象,必须对员工需要做科学的调查分析,针对这些需要来制定本企业的激励措施。

3,激励措施的无差别化

许多企业实施激励措施时,并没有对员工的需要进行分析,“一刀切”地对所有的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结果适得其反!这也没有认识到激励的基础是需要。同样的激励手段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需要。

另外,企业要注重对核心员工的激励。在企业中,核心技术人员、高级管理者、营销骨干等都属于核心员工,他们有着高于一般员工的能力。加强对他们,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核心员工的激励更要使用长期激励的手段,如股票期权、目标激励。

4,激励就是奖励 这是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前面我们认识到,需要被剥夺的时候也可以激起员工的紧张状态,使其有较高的积极性。

企业的一项奖励措施往往会使员工产生各种行为方式,其中的部分并不是企业所希望的。因此,必要的束缚措施和惩罚措施就很必要。

但是,使用惩罚措施时要注意,惩罚力度不能过大。多用奖励,辅以惩罚。5,激励过程中缺乏沟通

企业往往重视命令的传达,而不注重反馈的过程。这样对激励是很没有好处的。缺乏必要的沟通,员工就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不会有高积极性的。

(1),对员工所做成绩进行肯定。

所有的员工都希望能得到公司的赏识,但结果却往往令他们失望。很多员工总是抱怨,领导只有在自己出错的时候才会注意他们的存在。

管理者注意对员工的正面反馈是很重要的。告诉员工企业感谢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对员工进行肯定,拉进与员工的距离,这才是对员工的极大激励。

(2),透明管理。

让下属了解公司的发展方向,了解公司的现实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创造一种透明的环境,为员工提供相应的信息,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6,重激励轻约束

在中国的企业界,有这么一个现象,国有企业不重激励重约束,留不住人才;民营企业重激励不重约束,也留不住人才。可见,只强调对激励的重视还是不够的。

武汉晨鸣采用严格的管理制度,拿制度来约束员工行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对我们是个很好的借鉴。激励正确的事、约束错误的行为才是正确的管理之道。7,过度激励

有人认为激励的强度越大约好。其实,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凡事物极必反,激励也是这样。过度的激励就会给员工过度的压力,当这个压力超过员工承受力的时候,结果是可想而知的。适当的激励才会有积极意义。

激励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并且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滋生出新的问题。本文只把一般性问题论述。中国企业要想有科学的激励体系,除了注意这些问题外,创新是很重要的,结合自己的实际创出适合中国企业的激励体制是必由之路。

第四篇:激励机制建立与完善

建立健全干部考核奖惩激励机制,对于推行横向岗责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税收各项工作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强化对干部的考核评价激励,既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突出人性化管理,又要合理设计考核指标。建立科学的评议考核指标体系,实行过程控制,实施全员全面考核,进一步提高考核激励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一、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不断优化考核手段

目前我们现有考核激励制度或缺乏实质内容或千篇一律、大同小异,考核激励留于形式:有的单位考核激励制度过于繁琐,缺乏可操作性和实效性,部分单位调动干部能动性的有效办法和措施不多,考核激励的力度和深度不够,难以真正起到奖惩作用。推进横向岗责的生命力在于落实责任,形成工作开展到哪里,评议考核就到哪里;过错发生在哪里,问责追究就跟到哪里的工作格局。因此探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激励奖惩评价体系,就必须形成“有岗、有责、有流程、有评议、有奖惩”的机制,将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部门,实现制度、机构、岗位、人员、责任的有机结合,部门之间、岗位之间建立起一种齿轮传动式的工作机制。实践证明“大锅饭”不好吃,“大锅饭”必然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不能体现“按劳分配,按绩奖惩”分配原则,久而久之必然影响干部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所以要实施对干部的全面有效考核,要研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又便于考核的制度办法,明确岗责、指标到人,设立专门考核机构负责对日常考核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分析。要确立考核方式和考核手段来提高考核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积极探索人工考核和采用计算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工作实绩的考核要重点强调计算机考核,对公共内容的考核要进一步细化和量化,日常工作中要全面掌握干部的个人基础信息、岗位工作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信息,采取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有效的双量考核,应根据部门、岗位的实际,选择最适当的评议考核方法,可以采取部门之间、干部之间日常评议与上级定期考核相结合,内部考核与纳税人评议相结合,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评价相结合,充分享用计算机信息资源使考核工作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增加考核的客观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二、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管理

一是加强干部思想教育。当前不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总认为考核就是为了多扣钱,有的干部宁愿让扣点钱也不愿意多工作,少承担责任,一些干部习惯跟能力差干部的比工作好坏,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和进取精神。因此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大对品德的教育和考核力度,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员,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引导工作,引导干部树立一盘棋思想,增强干部自我修养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加强地税文化建设,营造文化氛围,培育良好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规范与精神风貌,以人为本,利用税务文化陶冶干部的情操,要突出宗旨理想教育,进一步深入开展“珍爱生命,承担责任,维护荣誉”地税核心价值理念教育活动,大力普及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教育,培养干部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信心和勇气,形成敢抓敢管、敢于负责、真抓实干的良好局面。要深入进行典型引路、比学赶超教育,引导干部端正奉献与索取的态度,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三是突出人性化管理,尊重人的本性,以人性的自我实现需要引导干部积极工作,规范干部行为,利用行为习惯加强管理。以制度建设为平台,突出人性化管理,综合考虑人员素质差异和岗位能力差别等现象,统筹兼顾,正视差异,包容共进、奖惩有度。使干部的索取与奉献达到很强的一致性,激励干部高效工作。

三、实施全面全员考核,合理设计考核指标

一是全面考核干部。全面考核干部工作绩效,横向岗责评议指标能量化的应尽可能量化,量化指标要有准确的指标定义和解释,不宜定量评议或者不能定量评议的要定性评议。综合考虑加分因素和扣分因素,破解难以量化的考核难题,对共性指标采取考核扣分的办法,对个性指标的考核应坚持扣分与加分相结合的原则,并将考核得分换算成百分比,作为全面考核的计分系数,对干部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核。二是加强对干部能力的考核。在推行横向岗责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对内设机构进一步整合优化,并合理分配和使用人力资源,把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分散配备到各科室各岗位,有效发挥传帮带作用,同时不断强化业务技能培训,把掌握新技能、新知识的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让人员使用尽其所能。三是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全面推行激励竞争机制,明确界定干部岗位职责,按照岗责体系明确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要求设置干部工作考核指标,并对工作考核指标进行量化,设定目标奖励系数,适度拉开差距,完善责任追究制度,进行考核奖惩兑现。

四、打破传统分配习惯,突出考核激励实效

国家公务员,习惯于相对平均的分配体制,长期形成的分配观念难以在短期内改变,但推行横向岗责体系建设要求我们必须要敢于打破“大锅饭”,按照各科室、各个岗位工作数量和工作业绩分别做出适合大家口味的“绩效饭”,要以利益分配机制为动力,打破“大锅饭”,让考核起到奖勤罚懒、激情励志、调动工作积极性的良好作用。同时不能过分强调考核奖惩,要突出考核激励实效,尽量避免出现干得越多,责任越大,差错可能越多的问题,尽可能的使干部工作积极性不受到影响,考核中注重不同岗位、不同科室管理责任的相对不平衡性,尽量避免可能出现考核结果相对不公平的现象发生,在考核实践中进一步细化和量化考核激励措施,必须贯彻“注重效率,兼顾公平”原则,必须正确处理好激励与惩戒的关系,因此,结合工作人员受教育程度、个人素质和业务水平、工作能力,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把工作事项按承担的工作量以及难易程度、责任大小分门别类,以事定岗,以岗明责,按岗定级,择优上岗,因才施用,动态考评是解决各岗位之间不平衡的有效途径。应根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结合工作量大小、难易程度和执法风险大小,将奖金分配到岗,通过竞争上岗、双向选择与班子集体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绩效奖等级制,实行按岗计酬,违规追究,强化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稳步推进考核激励机制规范化、科学化,以考核促进工作,充分调动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干部积极工作。最终营造工作有序、考核有章、奖罚分明、监督有力、执法公正,和谐共进的良好工作氛围。

第五篇:论企业如何建立激励机制

论企业如何建立激励机制

【摘要】近几年来,人力资源不再像过去那样被当作一种成本,而作为一种重要资源越来越被企业重视。激励作为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文中就有关激励的一般性问题做了阐述,总结了企业中常用的激励方法和建立激励机制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激励

如何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长久发展的动力在哪里?无数优秀企业的实践告诉我们:人力资源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众多内容中,激励问题是重要内容之一。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成为各个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笔者试从有关激励理论、激励机制的作用、激励的模式及企业建立激励机制需要注意的事项等方面入手浅作分析。

1.有关激励理论概述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在企业管理中,激励可以理解为企业通过创造满足企业人员各种需要的条件,激发企业人员的各种潜能及努力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员工为什么可以被激励?怎样的激励才算是有效的激励?要弄清这些问题就必须了解什么是“需要”。需要是指个体由于某种重要东西的缺乏或被剥夺而产生的紧张状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激励理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它把员工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各层次的需要可以相互转换。在众多的需要中有一种是对行为起决定作用的需要,称为优势需要。员工工作的动机正是为了达到需要的满足,尤其是优势需要的满足。只有需要达到满足,员工才有较高的积极性。

员工各式各样的需求正是激励的基础。激励手段必须针对员工的需要,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另外,好的激励手段还应该引导员工的需要向高层次发展。总之,只有让员工满意的激励措施才是有效的。要建立使员工满意的激励措施,就要立足员工的需要。

2.激励机制的作用

2.1 吸引优秀人才

在发达国家的许多企业中,往往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丰厚的福利待遇、快捷的晋升途径来吸引企业需要的人才。

2.2 开发员工潜能

美国哈佛大学詹姆斯教授在对员工激励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分配制度仅以发挥20%~30%的能力,如果受到充分激励的话,员工的能力可以发挥80%~90%,两种情况之间60%的差距就是有效激励的效果。

2.3 留住优秀人才

彼特.德鲁克认为,每一个企业组织都需要3个方面的绩效:直接的成果、价值的实现和未来的人力发展。缺少任何一方面的绩效,企业注定必垮。在这3方面中,对“未来的人力发展”就是来自激励工作。

2.4 造就良性的竞争环境

科学的激励制度包含有一种竞争精神,它的运行能够创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进而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在具有竞争性的环境中,组织成员就会受到环境的压力,这种压力将转变为员工努力工作的主要动力。

3.激励的模式

有关激励的理论有很多,管理实践中常用的激励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即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来达到激励职工工作的目的。常见的物质激励主要有薪资激励、福利激励和股权激励。

(1)薪资激励与福利激励

薪资激励就是通过对员工薪资体系和薪酬水平的合理设计,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薪资通常包括基本薪资、奖金和津贴等。薪资使员工从企业获得的较为稳定的经济报酬,为员工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稳定的收入来源。

广义的员工福利,一是法定福利,即政府通过立法,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税(费)的方式提供的具有强制性的社会保险项目,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另一层次的员工福利,是用人单位或行业在没有政府立法要求的前提下,为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吸引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人才,并鼓励他们在岗位上长期服务,而主动提供的福利,这种福利可以称为用人单位福利。单位福利具体包括住房补贴、交通补贴、通讯补贴、教育补贴、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

(2)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指通过公司股权的安排,实现对员工激励的一种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①股票期权

实行股票期权的目的是为了将企业利益和经营者的利益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有利于吸引优秀的人才和激励员工参与公司的发展。股票期权的范围仅适用于公司经营管理者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群。

②股票增值权

股票增值权的持有人可以不通过实际买卖股票,仅通过模拟股票认股权的方式获得公司支付的公司股票在规定时段内的市价差额。股票增值权适用于公司股价成长性好的上市公司。

③限制性股票

是指员工只需花费很少的个人投资即可获得的股票,但需要最低服务年限,否则一切权力都将被剥夺。这种方式有助于留住人才,适用于对企业经营业绩不承担直接责任的高绩效员工。

④股票赠与计划

股票赠与计划是指将股票无偿赠送给高绩效员工的一种股权激励方式,企业往往要求员工在达到一定的资格条件(通常要求达到一定的服务年限)之前一般不会立即拥有股票的完全所有权。一旦渡过了股票被没收的风险期,员工就拥有了倍增于股票的完全所有权,这时员工所得的股票收入将会被视为一般收入。这种方式适合于对经营业绩不承担直接责任的高绩效员工。

3.2 非物质激励

非物质激励是指企业采取货币以外的方式激励员工,主要包括以下方式:

(1)带薪休假

①享受国家法定的福利,指企业在员工非工作的时间里,按工作时间发放工资和福利的一种制度。

②除以上国家法定的福利外,企业组织的短期休闲度假等。

带薪休假制度有利于缓解员工因竞争激烈、工作紧张而带来的压力,可以为员工的身心调整提供便利的条件,使其在正常的工作时间里更加高效地工作。

(2)职业发展

员工工作的目的除了获取物质需要外,还要追求个人事业的发展,提供明晰的职业发展方向和良好的晋升机会是对员工的重要激励方式。职业发展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激励因素,对员工特别是处于事业发展阶段员工的激励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3)工作激励

工作激励是将工作本身变成一种激励方式,使员工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从而获得最大的满足。常见的工作激励包括:临时授权、增加工作的挑战性、肯定员工的工作成就、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实行弹性的工作方式、提供稳定的工作机会等。

(4)培训激励

培训激励是指企业将培训作为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一种手段。企业通过培训员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员工通过培训,可以挖掘自己的潜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从事更加具有挑战性和竞争性的工作,从而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实现自我价值。

(5)荣誉激励

荣誉是企业对个体或团队的崇高评价,是满足人们自尊需要,激发人们奋力进取的重要手段。荣誉激励适用于企业的所有员工。

(6)参与激励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表明,现代的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职工参与管理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7)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就是加强与职工的感情沟通,尊重职工,使职工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

(8)企业文化激励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所在,能对员工的行为产生内在的约束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将会对员工的行为产生永久的激励作用。

4.企业建立激励机制需要注意的事项:

4.1 物质激励要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职工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如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负激励,如罚款等。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所以,物质激励是激励的主要模式,也是目前我国企业内部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种激励模式。但在实践中,不少单位在使用物质激励的过程中,耗费不少,而预期的目的并未达到,职工的积极性不高,反倒贻误了组织发展的契机。例如有些企业在物质激励中为了避免矛盾实行不偏不倚的原则,极大地抹杀了员工的积极性,因为这种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法非常不利于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平均等于无激励;而且目前中国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力量在物质激励上大做文章。事实上人类不但有物质上的需要,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因此企业单用物质激励不一定能起作用,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4.2 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的原则

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那么影响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有:工作性质、领导行为、个人发展、人际关系、报酬福利和工作环境,而且这些因素对于不同企业所产生影响的排序也不同,企业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和特点制定激励制度,而且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个体差异:例如女性员工相对而言对报酬更为看重,而男性则更注重企业和自身的发展;在年龄方面也有差异,一般20-30岁之间的员工自主意识比较强,对工作条件等各方面要求的比较高,因此“跳槽”现象较为严重,而31-45岁之间的员工则因为家庭等原因比较安于现状,相对而言比较稳定;在文化方面,有较高学历的人一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既包括物质利益方面的,但他们更看重的是精神方面的满足,例如工作环境、工作兴趣、工作条件等,这是因为他们在基本需求能够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而追求精神层次的满足,而学历相对较低的人则首要注重的是基本需求的满足;在职务方面,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之间的需求也有不同,因此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个体差异,这样才能收到最大的激励效力。

4.3 企业家的行为也是影响激励制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企业家的行为对激励制度的成败至关重要,首先是企业家要做到自身廉洁,不要因为自己多拿多占而对员工产生负面影响;其次是要做到公正不偏,不任人惟亲;要经常与员工进行沟通,尊重支持下属,对员工所做出的成绩要尽量表扬,在企业中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最后是企业家要为员工做出榜样,即通过展示自己的工作技术、管理艺术、办事能力和良好的职业意识,培养下属对自己的尊敬,从而增加企业的凝聚力。总之企业家要注重与员工的情感交流,使员工真正的在企业的工作得到心理的满足和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管理》.人民大学出版社.[2]《现代企业管理原理》.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下载激励机制的建立(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激励机制的建立(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团队激励机制的建立

    团队激励机制的建立【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团队、团队成员,贯穿激励理论的运用,提出一种基于对绩效贡献率评价的共评法绩效评价理论,实现全套的团队激励机制的建立。【关键词】......

    建立和完善廉政激励机制

    预防腐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施治,建立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廉政激励机制是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一环,对廉政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还不那么发达,人的思想觉悟......

    建立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

    建立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乡镇公务员是我国公务员队伍中一个重要的群体。2003年我国共有乡镇公务员106.1万,占全国公务员总数的1/6。建立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有利于规范他们的行......

    建立激励机制巩固企业文化.

    建立激励机制巩固企业文化 易汉吉2006-10-2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

    企业激励机制的建立

    摘 要:激励用于企业管理,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的原则,使员工努力去完成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对不同的群体施用不同的激励措施......

    关于建立激励机制的思考

    关于建立激励机制的思考 王卫新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甘肃文县 746400) [摘要]:在白水江保护区管理局建立激励机制的必要性以及基本内容 [关键词]:白水江保护区管......

    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而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想长久发展必须建立自己的有效激励机......

    浅谈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

    浅谈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企业要发展,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在企业中研究和建立全面、完善的激励机制,重点是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