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初中英语新教材

时间:2019-05-13 07:57: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初中英语新教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初中英语新教材》。

第一篇:浅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初中英语新教材

浅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实用初中英语新教材

传统的教材观认为,教材的作用在于规范,即规范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这种教材观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都拘泥于教材;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将教材中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课程观、教材观和教学观,重新认识教材的本质和功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不再是教学中唯一的“法定文化”,教材的功能逐渐由控制和规范教学转向为教学服务。新课程提倡“材料式”的教材观,即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材料,是教学资源之一,其根本特征是“范例性”。新课程的理念认为,教材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师生进行的教学活动不是为了记住“话题”本身,而是为了通过“话题”进行交流,从而获得发展。教材内容不等于课程内容,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教师不能僵化地依据教材实施教学,而应从内容、结构、方法、进度以及资源整合等角度对教材进行创造性使用。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过程、关注发展。要体现 这个基本理念,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也就是说,对教材的处理,要在“调”“增”“删”三个字上下工夫。

一、教学顺序的调整

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时,教师首先要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对教材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可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1、调整单元之间的顺序

单元之间的调整就是对各单元的先后顺序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可以将相关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教学,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构建知识体系;也可以将教材中某个单元的内容安排在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的同时或发生的前后进行单元的整合,学生就更加应用自如了。对单元教学顺序的调整,可以激活学生认知的兴奋点,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探求欲望,使他们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2、单元内的调整

单元内的调整是指教师根据单元内知识的逻辑顺序,对教学内容作重新调整,从而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调整教材的呈现方式

有时教材中的个别语言材料或过于枯燥,或呈现方式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根据需要调整教材的呈现方式。例如,人教版教材第3单元第9课中有therebe 句型的教学内容。教材编者在该课中设置了一幅图和一段16行的阅读材料。由于学生初次接触这个语法项目,并且该句型的中英文差异较大,教材又是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直接要求学生阅读该文段,这对初一学生来说不仅难度大而且很乏味。此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更容易为学生接受的活动,比如可以利用课本中的图片先教授关于家居的单词和therebe句型,待学生基本掌握后再设计一个任务:了解教师新居的情况,并根据教师的回答画出草图。教师还可以创设如下教学情景:教师告诉学生自己刚刚搬了新居,并问学生是否想了解自己新居的情况以及想知道哪些情况,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刚学的单词和句型进行讨论。讨论后,学生以组为单位向教师提问,并从教师那里得到问题的答案。这个设计的优点在于:口语练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就能够跟上学习时度,使学生产生成就感,从而避免阅读长段文字的枯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表达需求是多样的,分组活动可以使学生的不同需求得到满足,从而能体现尊重差异、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上述教学情景本身具有真实性,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前提是信息差的存在,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教师新居的情况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二、拓展和补充教学内容

当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有重“精”轻“泛”的倾向,可理解性语言的输入量十分有限,这严重制药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适当的补充,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扩展相关教学内容。人教版下册第4单元Section A 部分中涉及了有关职业的名词,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教师可以提前做调查,了解学生家长所从事的职业,在课堂上适当扩

展词汇,之后让学生介绍自己父母的情况,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较为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英语,也可利用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这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如今的教材早已不限于教科书,而是涵盖了包括广播电视节目、音像资料、多媒体光盘、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以及报纸杂志等其他课程资源。教师要帮助学生从“本本”学习中走出来,设法丰富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语言及其运用,拓宽学生的学习和应用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发展到积极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上来,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三、删减教学内容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特别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删减包括材料数量和质量的缩减。有些同类型的练习数量过多,则可省去一部分,如果不仅要缩减材料数量,还对其进行教学方法的处理,那么就是质量的缩减,即调整教学要求,四、教材取舍和调整的本质

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承载着课程设计者的课程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材是课程改革的“代言人”。但无论教材编写得如何尽善尽美,其内容和结构都蕴涵着整齐划一的教育需求,无法满足教学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要。教师只有对教材有所取舍和调整,才能提高教材对具体教育情景的适用性。Mc-Donough和Shaw(1993)在谈到英语教材的取舍和调整问题时,提出了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概念,并以此作为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的出发点。外部因素主要是指教学情景特点,如学习者特点、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和班级规模等;内部因素主要是指教材的内容和组织,如话题内容、覆盖的技能、语言水平和练习分级等。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本质上是一个“匹配”的过程,即改变教科书的内部特征,使其更加符合特定情景的教学需要。Madsen和Bowen(1978)将这种“匹配”称为“适合”原则,即“教材、教法、学生、课程目标、目标语及其语境、教师的个性和教学风格等几个相关变量之间的适合性”。也就是说,教材本身可能是连贯和紧凑的,但不一定完全适合某个具体教学情景的需要;反之,教材的结构可能存在不协调的方面,但却可能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另外,教师最了解具体的教学情景,了解学生的个性、能力、兴趣和需要,在如何正确和灵活地处理教材的问题上最有发言权。即使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也不是完全“复制”教材,总是或多或少地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造,其目的是使教材

和教育情景相互适应,使课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同时也更能彰显教学的个性和体现课程实施的差异性。

教师对教材的取舍和调整实际上是通过对教材的解读正确理解课程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教材和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真正意义的“对话”,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这三者之间不断“对话”的过程,其中主要是教师与教材编写者的“对话”。教师一方面要解读教材预设的目的和功能,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经验、认识以及具体的教学情景对教材进行调整和取舍。当然,“对话”不仅限于教师与教材编写者之间,学生与教材编写者、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存在“对话”空间。教材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也不是被动的传授者。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

第二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南康市横寨中心小学 刘本香

【摘要】小学数学的新教材在功能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教材是实施教学的工具,而不是惟一的标准。这就要求我们是用教材去教数学,而不是教教材上的数学。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就成了现在教师所面临的新问题,即如何做到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完全照搬教材,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的前提是树立正确的教材观;遵循的原则是“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并把要求“层次化”、教学“特色化”;还必须具有科学性;必须考虑时代和科学的进步,有意识地调整教学内容。【关键词】小学数学 新教材 创造性 层次化 特色化 科学性 新教材全面推广几年下来,许多老师对这本新教材的评价,可以说是褒贬不一。大多数教师认为新教材编的好的地方是: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更适应学生的特点。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选择素材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改变了过去过于注重知识的严密性、系统性,而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入数学知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学有用的数学。而且教材中设计的淘气,笑笑,智慧老人几个学习伙伴也给学生们增添了学习情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并且创设了自主探索的情境和机会。新教材以其漂亮的图案、鲜艳的色彩给学生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表现形式灵活新颖都是学生所喜欢的,促使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思中学、用中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但也有老师反映使用新教材,教的时候总感觉教学目标及要求不够明确。有些知识到底要求学生掌握到怎样的程度,有些知识的拓展和衍生也不知道要到什么程度。这个“度”的把握对教师来说的确很难,要用好这本教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而且新教材在功能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教材是实施教学的工具,而不是惟一的标准。这就要求我们是用教材去教数学,而不是教教材上的数学。这句话怎样真正理解和把握还存在问题。有的教师是完全照搬教材按照教材内容去教,另一种是完全脱离教材,另起炉灶。所以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成了现在教师所面临的新问题。所以我就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即如何做到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完全照搬教材,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是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的前提。要理清教材改革的长期性和教材使用相对稳定性的一个关系。教材改革是个长期不断的过程,一个真正好的教材要经过不断的试验修改再试验再修改的过程,而教材的使用就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样便于老师去积累教学经验。目前我们使用的新教材正在试验阶段,总是有点缺陷,但我们要客观地看待,还要正确区分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要认识到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尽管教学内容主要来源大部分来自于教材,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选择,科学地进行教学加工,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

二、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就是:“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

脑中有课标——以课标为依据,因为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依据、考试评价的依据。教师应经常把课程标准拿出来对照一下自己的教学。心中有教材——要以新教材的内容为凭借。眼中有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或补充某些内容,删除或者减少某些学生已经掌握的某些内容,在内容的呈现上要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内容。教师要力求做到要精读课标、深钻教材、细研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材内容和要求,适当扩充和删减教学内容,尝试多种构思。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依据学生的认知实际。教师要成为教材的积极促进者、发展者,挖掘教材,超越教材,发展教材,让教材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让学生吸取更多教材以外的知识。

三、要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还需要把新教材的要求“层次化”。

1、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遵循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接受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分层递进”的教学势在必行,对教材中部分难度较大的题目要进行分层次要求。

2、要求的“层次化”还体现在算法多样化。

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这也是体现了尊重学生,有利于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一年级教学的重点在口算,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利用口算教学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探究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现了口算教学的新价值等诸多方面已经成为我们数学教学中的热点之一。其中提倡和算法的多样化已形成共识。算法多样化要求提供的学习内容不只是标准的、最优的、严格的算法,而应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真实的问题求解过程,每一内容的表述、问题的解答尽可能地从多方面、多角度予以表现。

当然我们还应注意到,算法多样化和一题多解在教育的理念上还是有区别的。过去提倡的一题多解关注的是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要求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而现在提出的算法多样化是建立在每个学生个体差异的理念上的,为不同风格的学生提供发展适合自己学习策略的途径,他的着眼点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而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多种算法。算法多样化是为了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独立思考成果,这是因为学生的认知状况、思维方式等客观的自身差异决定着每一位学生是以不同的方式来学习数学的。所以还是应该把要求层次化,有的学生只掌握了一种,有的学生能掌握多种算法,所以算法多样化并不是算法全面化。

在教学中如何把握算法多样化的度,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处理好适合学生的算法和算法简约和优化之间的关系,适合学生的算法可能并不是最优的方法,但毕竟是学生自己得到的一种算法,应该加以肯定的,这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无疑是有帮助的。但提倡算法多样化并不是提倡算法全面化,并非让学生掌握每一种算法,而是要通过小组之间同学们的反馈交流、评价、沟通,求同存异,让学生体验学习别人思维的成果,掌握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几种算法。

3、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需要进行优化的过程。优化的过程是学生不断体验与反思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强制的过程。有的课上学生出现5、6种方法,最后就是指定一种最优化的方法,让全体学生按照这种方法计算。中间少了交流体验反思这个环节。只有通过算法多样化的学习,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最优化的算法。现在的最优化和开始的最优化本意是不同的。开始的最优化是按照数学家和成人的理解观点来定格的,未必是学生认为最好的,统一的算法使得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过程,没有把个性化的东西反映出来。这个如果不解决,就会造成新一轮的学习负担。

四、创造性使用新教材必须把教学“特色化”。

教师手中的课标、教材、学生犹如厨师的青菜、萝卜、佐料,一道上等的菜肴需要厨师用精湛的手艺来烹调,不同的厨师烹调出不同的色香味,同理,一节有品位的新教材实验课就要依靠教师高超的教学“手艺”来创造自己的特色。新教材的教学,师生双边都是具有积极思维的生命体--人,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而影响新教材教学过程有诸多的因素。这就要求教师不要把备课等同于抄写千篇一律的教案,而要以学生为主体,备学生,对新教材的处理要讲究“艺术性”、凸现教师个性和教学风格,要做到“心中有方法,手中有特色”。因为课堂是师生活动的舞台,教师要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多种角色,而新课堂开放了,新课堂“活”起来,但怎样做才“活而有序”、“活而有效”,如何巧妙设置悬念、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什么时候让学生讨论、探索,要讨论多长时间,探索什么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教师创造特色的学问,这就要求教师要像节目主持人那样具有艺术才华,要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艺术,如教学语言要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富有亲和力、感召力等等。

把教材“特色化”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给学生再创造的机会,使“做数学”的过程更加凸显。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个改革目标。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以“生活”为依托,使课堂教学鲜活起来

数学内容的呈现应该是现实的、生活化的,尤其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数学来源于生活,它是具体的,但数学又经过了抽象。我们应该将数学抽象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背景中,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和发展数学。

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主动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学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开放式的思维训练,鼓励他们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计划、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注意收集第一手材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教师要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设计问题、设计活动上。

3、让学生暴露认知的障碍,使数学学习成为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承,而忽视了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要求我们必须创设一种环境,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感悟和体验,进而上升至智慧。

学习活动也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同时把社会性的互动作用看作促进学习的源泉.因此,教师的着力引导,是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形成有效的建构性学习.

有句话说得好: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调动思维、感觉、行动的积极参与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问题来自学生的活动才有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4、增加有现实意义的内容,使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得到发展 内容的选取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新教材要求教师必须放手让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各个环节,以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所谓“放”,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放手让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符合数学科学,要有科学性。数学知识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科学性,但在处理上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有些概念都是运用通俗易通的言语阐明一些道理。

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考虑时代和科学的进步,有意识地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不断地更新适应时代的需求。其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可以利用的数据,如:每次奥运会中国夺牌情况、这次海啸捐款、火车提速后的速度、刘翔奔跑的速度、姚明的身高等等,都可以编成应用题,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和发展数学。

总之,能把新教材上下来是一种本事,能创造性地把新教材教下来又是一种能耐,能把新教材内蕴的理念和素材通过开发转化为教学实践并取得成效,这更是一种功底。教师水准就在如何用教材上显现不同的档次。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主动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要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设计问题、设计活动上。

我们在使用教材时要尊重教材,也不局限于教材,灵活运用教材,根据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使用。切实地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切实发挥新教材的作用,真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求知的科学精神。

第三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邵刚中心小学

马艳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多年来,“以本为本”是处理教材的基本原理。它限制了教师的思想,把教师禁锢在死框子里,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它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标准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很好地实现这以目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放开手脚,创造性地合理使用教材。下面就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此之前,我们先要弄明白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依据是什么。

具体依据如下:

1、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而定

《课程标准》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指导下编写的,它体现了学科对学生最起码的要求,是教学和培养学生学科素质的主要依据,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性。而就教材而言,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理解。从狭义上来讲教材是指根据一定学科的教学任务而编造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和技能的体系,即教科书;从广义上来讲它又是指教师用来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可利用的教学材料。教师作为学生们学习的指导者,就应该在深钻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过程中,找准课程标准、教材与学生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而从钻研到实践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发现、创造的过程。若在钻研和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教材不能实现课程标准要求,就需要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

2、要依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而定 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材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教育一个富有个性地、活生生的人。我们面对的学生各有各的特色,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而定,这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核心。所以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感受、理解、把握、创造、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心理特征、学习规律而定。

3、根据教学情境而定

教学情境是指课堂上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种因素所组成的氛围。教学课前的设计只是对教学现实的预计、构想,是建立在教师的经验基础之上,有很强的主观性。而在教学现实中,往往会出现预想之外的许多事件、问题、情境。此时,教师若不根据教学情境而灵活处理教材,而还是按原计划教学,这就属于传统式教学了。在新一轮的课改中,教师角色应转变为组织者、指导者,而不再是控制者。当教学情境发生偏差时,应在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的前提下灵活调整。要用巧妙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向教材意图靠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当学生的身心状态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的学习效果最好。好课应当是越教问题越多,问题越多,探究的内容也越多,学生的思路就越开阔。让学生思考、讨论、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根据教学情境灵活处理教材以外,还应该注意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例如,一节一年级数学课讲解的是 10的认识。下课前,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看到10你们都想到了什么?”学生们的回答各有千秋,有的说出了10的组成,有的用稚嫩的语言解释着10与1之间的关系,还有的在问老师,10和100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正是在老师有意识的培养中不断树立起来的。

接下来我将谈一谈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将如何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吃透”教材。

课堂教学是从钻研教材开始的。只有深刻理解教材,准备充分,上课时才能轻松自如,深入浅出。只有对教材的钻研达到一定深度、广度,才能在课堂上轻松面对教学中的任何问题。教学中可以这样做:

(一)理清知识脉络把好教材。

俗话说:“一节好的数学课,绝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这句话说得不错,但是反过来看,如果没有知识做载体,我们很难谈教学。所以,钻研教材要把数学知识作重点分析。而且数学学科的特点也表明,数学知识必须深入钻研,因为它系统性强,知识与知识间存在着纵横交错的关系,横向与纵向都有深刻的联系。只有通过钻研教材,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找准、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作为教师,首先要尽可能了解课程的全貌。你教这个年级有什么新知识传授,需要哪些旧知识铺垫都要有大概地了解。通过对几册书的大概了解,做到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心中有数,并设计出螺旋式上升的知识传授程序,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次,应明确每册书,每个内容要达到的教学要求。只有把握好教学要求,才能把握好教学尺度。

(二)领会编写意图,精心设计。

对待数学课本,首先要尊重教材。因为教材中每个例题的选择和每个习题的编排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反复推敲的。凝聚了众多教育专家的理性思考,科学周密而蕴涵深意。钻研教材时就要认真揣摩好这些编写意图,并根据需要对教材做一些增删和调整。例如,平均数教学,以前是放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学的,而现在则放在统计中教学,这样编排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均数概念。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的思路就要与以前有所变化,从而使学生对平均数有更深入地理解。在深入领会编写意图以后,就要精心设计。再如有位教师在演示“射线”时,用手电筒演示手电筒所射出的光线,并让学生画一画所看到的光线。结果许多学生都画成了圆台形。本来这位老师的创意是好的,让学生通过感受手电筒所发出的光线来理解无限延长的,但学生无法理解怎样无限延长,因为光线总要被别东西挡住的。再说,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并不是一束光线,它是千万束光线的集合,学生没有线的视觉感受,只有体的视觉感受。这里,尽管老师选取的素材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但因为没有精心设计,反而弄巧成拙。

(三)研究思想方法,呈现新理念。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也是基本的数学素养之一。而小学数学教材中蕴涵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化归思想、转化思想、集合思想、类比思想、极限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但这些并没有明确地写在教材上。如果说数学知识是写在教材上的一条明线,那么数学思想就是隐含其中的一条暗线。明线容易理解,暗线不易看明。因此教师只有领悟并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从整体上、本质上理解教材,只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才能科学地、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提高。只有摸清了这条暗线,教师的设计就不用特意想怎样去体现新理念,就会自然地体现新理念。

例如,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法后,一位老师安排了这样一道难度较大的思考题,题目是:妈妈这个月给我36元钱,爸爸这个月给我29元钱,我这个月的午餐费是57元。(1)这个月节余多少元?(2)如果每个月都节余这么多钱,买一套价格为50元的书,需要攒几个月才能买到?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大多数学生都列出了这样的算式,36+29=65(元),65-57=8(元),可有一位学生却用画图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他的启发下,另一位学生又想出了另外一种算法:57-36=21,29-21=8。他形容说:“这个图就像一个大口袋,装着爸爸给的钱和妈妈给的钱,这个月的午餐费先不用爸爸给的钱,先用妈妈给的钱,结果发现妈妈给的钱不够用,还差57-36=21(元),于是再从爸爸给的钱中拿出21元补上,这时还剩下29-21=8(元)。”这位老师热情赞扬了他们能借助图形使问题变得形象、具体的做法。从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及时利用了来自学生的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初步获得了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学生们更是各显神通。这一问题原本可以直接列式计算:50÷8,但学生们只学习了表内除法,如何解决有余数的除法题呢?教师鼓励启发学生能不能借助于原有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们寻找出了以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1)画图法:

(2)运用加法:8+8+8+8+8+8=48(元);

(3)运用减法:50-8-8-8-8-8-8=2(元);(4)运用乘法:8×6=48(元)。这些算法计算的结果都是6个月攒48元还差2元,所以要攒7个月。就这样学生们把这个已超出学习范围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转化成了可以解决的问题,从而顺利地解决了新问题。

再看这样的一个教学片段(一年级《统计》):

师: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公园看小猴,看看饲养员阿姨是怎样给小猴喂饼干的。(多媒体出示一个张大嘴巴的小猴正在吃饼干)请同学们帮这位阿姨数一数,小猴吃了几种饼干,每种有多少块。(多媒体显示小猴张大嘴巴,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饼干一块接着一块掉进小猴的嘴里,下面的学生都在紧张地用手指点着数饼干)

师: 停!请你们说说有哪几种饼干,每种饼干有多少块? 生1: 我知道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多少块我记不清了。生2: 老师,小猴吃得太快了,没有数清楚。

师: 那好吧,我再重放一遍怎么样?要仔细观察,认真数。(教师重新演示,发现有几个学生拿着笔在纸上画着什么)

师: 这次看清楚了吧?谁说说三角形的饼干有几块? 生1: 三角形的有6块。生2: 不对,有5块。生3: 不对,有7块,因为我刚才在纸上画下来的。(把自己的记录举给大家看,证明自己正确)

师: 这位同学想的办法比较好,他把这些图形都画下来,作了记录。但是,由于饼干掉下来比较快,画下每个图形可能不太容易,要想又快又准确地记录下三种形状饼干的个数,用什么办法最好?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商量一下,然后我们再来数一遍,好吗?

(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失败的原因,寻找最佳方法。教师第三遍播放课件,每个小组有人在数,有人在记录,合作得非常好,教师将小组内同学们记录的情况展示出来)

(1)□△○□○△ △△○□□△ △○□△(2)□√√√√√

△√√√√√√√

○√√√√(3)□□□□□ △△△△△△△ ○○○○

师: 同学们请观察一下,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说说你 们是怎么想的?

生1: 第(2)种。第(2)种方法的记录员: 因为我们已经知 道有正方形、三角形、圆三种形状,所以我们事先画好了这三种图形。有一个□,就在□后面画一个“√”;有一个△,就在△后面画一个“√”;有一个○,就在○后面画一个“√”。这样又快又不容易出错。(其他学生不由得鼓起掌来,纷纷说这组的办法好)

师: 你能把刚才记录的情况整理填在下表里吗?

师: 同学们,刚才我们作了记录,然后再整理填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常遇到的统计问题。大家掌握了统计的方法,就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下面请你说说,你从表里知道了什么?

生1: 有4个○,有7个△,有5个□。生2: 我还知道□比○多1个 生3: 我知道,○比△少3个。生4: 我还知道△最多,○最少。……

这个案例中,教师并没有直接教给学生什么叫统计,为什么要统计,怎样去统计,而是给学生创设了主动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感悟统计的意义。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数学学科教学内涵和外延都拓宽了,教学不仅仅是“告诉”,很多数学知识要重视学生的亲身感受,让学生在观察、验证甚至是失败中感悟数学知识。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可见,每一项教学内容中都隐含着数学思想方法,教师有机地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运用“教者有意,学者无心”的方式,就可以不断地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从而真正认识数学的本质,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合理开发重组教材。

新课程改革下,教材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弹性。给老师留出了开发和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新课程的新理念还体现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呈现数学知识时,应力求改变抽象、静态、无味的呈现方式,在抓住教材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拉近教材与生活的距离、教材与学生的距离,对教材进行适当地换、删、改。必须树立开放的、动态的教材观,合理地开发重组教材。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中的图画

苏教版实验教材与原教材相比,除了选文更精美、编排更科学外,还动用了大量的版面配上了活泼、新颖、鲜艳的图画,图文并茂,相映生辉,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准确顺利的理解文字内容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对图画在教学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使用不到位。具体表现为:一是只当作一种点缀,而不是作为学习的一项内容,很少去理会;二是把图画放大在大屏幕或黑板上,使图文割裂,破坏了整体的美感;三是缺乏指导,任学生盲无目的的进行所谓的欣赏,收效甚微。这些做法与新课标精神及教材编写意图相去甚远,图画作为一种实用而重要的教学资源,不但要使用,而且还要创造性地用好。

(1)变静为动,以动促思。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教材总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却是动态的。因此,针对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我们要努力使数学教学成为活动的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愉快的探究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获得数学知识,同时也经历、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例如,二年级上册教材63页第2题,原题是这样的:

求第一条线段的长度是第二条的几倍。

如果照本宣科完成此题,学生的思维就会形成定势,而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很多。有位教师对此素材进行了改进。要求每位学生准备红色、绿色纸条各一条(成倍数关系),请学生求出红纸条的长度是绿纸条的几倍。教师“变静为动”的举措,立刻调动起了孩子们探究的欲望。最终有三种方法出台:(1)先量每张纸条的长度,再列式计算;(2)用绿纸条在红纸条上量,量一次做一个记号,几次量完就说明红纸条是绿纸条的几倍;(3)折红纸条,折得和绿纸条的长度一样,展开红纸条就看出红纸条是绿纸条的几倍。这种以动促思、以思促学的学习方式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无比的愉悦,同时也给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

(2)变抽象为直观,促积极探究。

数学具有自身的逻辑体系和抽象性。学习数学的过程的核心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与思考应建立在直观、具体、形象的基础上,往往呈现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形态,其抽象思维大多需要以具体表象作支撑。例如,二年级上册教材“确定位置”一课,教材中呈现了一幅在夜间辨别方向的图画,这一幅图画在课堂上想利用好是有一定难度的,只能告诉学生有北极星的一面是北面。学生也只能进行记忆,不易于理解。如何将抽象的教材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有位教师在本节课设计了这样的一系列数学活动。先是寻宝活动。课前教师在操场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放置了一些学生喜欢的玩具,课堂上告诉学生各种玩具放置的方向,让学生从操场的中间出发去寻找。这一活动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加活动,当学生找到玩具后,再请他们说说是在哪个方向找到的,借机让学生认识四个方向。接着,请学生说说生活中用什么方式辨别方向。学生侃侃而谈:“太阳从东面升起,从西面落下”,“指南针红色指针指向北面,白色指针指向南面”,“我家的房子是南北向的”„„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充分肯定。在学生具备这样的知识后,教师又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走去,再反向返回。就这样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清楚地辨认了方向。最后,教师再把学生带回教室,引导学生在标明图标的地图上辨认方向。这样的一系列的过程将抽象的教材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易于理解。

(二)变“书本教材”为“生活教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必须从属于、服务于学生的需要。”我们应该应用教材,灵活处理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际出发,对原教材进行优化组合。只有当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才是富有生命力的。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克和千克》时,他是这样处理的,他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体验这两种单位的概念,布置给学生一道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到超市调查 10 种物品的重量(自由调查),要求对 10 千克以下的物品用手掂量一下,感受具体的重量有多重,并且要求学生作好记录,以及写出一些心得。在上课时候,要求学生都拿出自己的调查记录表来,按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能力都大有提高。现在课程改革的要求是要我们大胆改革课堂教学,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有价值数学,能够在已有的数学经验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可以经历一定的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所以,这节课达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以外的教育资源。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和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强化数学教学的生活性,挖掘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创造性地将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之中,勾勒出各种“生活画面”,捕捉各种“生活现象”,设计各种“生活情境”。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在钟面上找到走得最快的指针——秒针。接着,通过看秒针走动,听秒针走动的声音,随秒针走动的频率数数、拍手等方式体验“1秒”的实际意义。再同时观察分针和秒针,体验“分”与“秒”的关系,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1)随“眼保健操”的音乐节拍做“眼保健操”,体验1拍用的时间大约是1秒;(2)闭眼睛数出60秒;(3)推荐一名同学跑出50米再返回,估计跑100米大约用多少秒;(4)估计穿好一件上衣、跳绳20次各用多少秒,让学生脱离钟面的辅助作用进行再体验,进而形成初步的时间观念,并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适当拓展教学内容。

虽然现行的教材在不断改编的基础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但仅仅依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由于生活与数学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又为拓展数学教材提供了条件。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实际、生活实际、及教材的编排体系,以教材为扩散点,增加教学内容,拓展教材空间,让学生接触与之相关的各类教材,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有位教师她根据生活实际,补充了一些内容。如:一小时等于60分钟;上一节课所用的时间是40分钟;课间休息时间10分钟;每天晚上播放的《新闻联播》所用的时间是30分钟。随后,她又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个实践活动《周末一天的安排》。这是一个动手操作型的活动,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原来练习仅仅是让学生填写安排表,这样内容较少,达到的目标也比较单一。于是,她就有意对此内容进行适当地扩展,先要求学生回家与家长一起制定周末各项活动安排的计划表。然后在课堂上,先安排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各自的时间安排表,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将原来安排表中不合理的安排进行改进,将内容单一的活动进行丰富。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经验于学生从小就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这样为学生增加了实践活动的机会与内容,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也将学生的思想教育落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四)大胆改编例题。

新课程提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教师可以以教材所提供的“主题图”为蓝图进行合理设计。只要有比教材更有价值的主题情境,就可以重新确定材料进行编排或改编。只要改变后的主题情境更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都应该是成功的。例如一位浙江的教师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做的:他先认真观察主题图,发现了几个字:去鸟岛喽!于是,他灵机一动,决定就从这里设计,吸引学生的兴趣。他知道在浙江省有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叫千岛湖,它就是一个鸟的天堂,是个景色优美,绿色环抱的世界,湖里有一千多个小岛。于是,他在网上下载了几幅千岛湖的照片,上课时候用电脑播放出来,配上优美的音乐,小鸟的叫声,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当学生在欣赏完后,他趁热打铁:小朋友,鸟岛美吗?生:美。师:这节课我们去那里游玩好吗?生:好!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完全打开了,接下来教师就开始上课了。我们知道,一节课效率的高低要看教师在课前下的工夫有多少,在课前设计上要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了,所以,创造性使用教材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开发教育资源,走进生活实际,满足学生的好奇,给他们充分的思考时间。这样大胆地改编例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地兴趣,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地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再如:文登市实验小学吕洪芹老师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她就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效地展现知识形成过程和学生鲜活生命的体验,实施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做了这样的设计:

1、从随意“折一折”中,加深对“产生分数的前提是平均分”的体验。

2、把“一步一步的被动操作”改为“一次创造性操作”;把书上情境图作为引申练习,加深对几分之一的认识。这些设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就摘取几个片段,与大家共飨。

片段一

师:请同学们拿起桌上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纸片,看看是什么 图形?

生1:我是长方形。生2:我是正方形。生3:我是圆形。......师:对,同学们手里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图形,请你随意折一折,然后用彩笔将折痕画出来。

学生活动。师:(选取部分图形贴于黑板上)你能将这些图形分类吗?(短暂思考后,一学生将黑板上的图形分成两类。)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分类?

生1:左边这几个图形是平均分的,右边的几个图形不是平均分的。

接下去教学1/2的读法、写法,并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1/2。片段二

师:上面我们用纸折出了1/2,那么,你还想折其他像1/2这样的分数吗?

生:(兴致很高)想!

师:好,大家小组合作,想折几分之一就折几分之一。(生积极动手操作)

师:谁愿意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生纷纷举手)生1:1/3,(举起手中的纸片)我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这一份就是整个长方形的1/3。

师:要折出1/3这个分数有难度,可他却准确地表示出来啦,真了不起,我们把他折出的分数保留下来吧。(让生1把作品贴在黑板上,并板书“1/3”)

生2:我折出了1/4!(举起一张等边三角形纸片,折成 1/4)我这样折(重新演示折的过程),把这个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1份涂了颜色,这一份就是整个三角形的1/4。

师:他的这种折法很有创意,我们也把它的学习成果贴在黑板上。(让生2把作品贴在黑板上,并板书“1/4”)

生3:(跑上前)我折出了1/16!我把这个正方形连续对折了4次,刚好平均分成了16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整个正方形的1/16,两份就是2/16,三份就是3/16......(转身把作品贴在黑板上,并板书“1/16”)(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本案例教学成功在于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好一个“请随意地折一折”,打破了以往教师只关注让学生把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平面图形平均分成两份,以此来体验1/2的不同含义,目标导向太直接的惯例教法。让学生先“随意折一折”,这样必然产生两个结果:“平均分的”和“不平均分的”,在此基础上在进行分类,学生在分类中主动抽象的“平均分”牢固地扎根于思维之中,并使学生深刻体验到“平均分”是生活中的一种特例,是产生分数的前提,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学生认识了1/2后,教师又让学生“想折几分之一就折几分之一”,为学生创设了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和挑战性,大大激发了他们主动参与的深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才有把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等这样的对他们来说的创新做法。学生争先恐后地上台交流、展示作品,一次又一次地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也很好地实现了由“1/2”到“几分之一”认知上的飞跃。一路走来,虽然“磕磕碰碰”,但每位学生都乐在其中,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了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

(五)适当调整教材。

一个教师不要死教书,更不要教死书,要赋予教材以生命。适当地调整教材,可使教学的线路更具“曲线美”。教学时,首先对教材条理化,把较难一点跳过去,待学生掌握后再回头学。这样更贴近学生的“发展区”。通过条理后,再引导学生观察和研究,发现已有的规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教材中的主题图一般是静态的,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无法兼顾儿童情趣,教学时,可将主题图变静为动。如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引发学生惊喜、新奇的情绪,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还可以让学生扮演小动物,演一演主题图,将主题图提供的内容动态化,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增强实际体验,切身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最后我们看看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误区有哪些?

创造性使用教材是今后教学的趋势,但创造性使用教材也给老师们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就目前的实践我们发现了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一些误区,这些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继续去探索、去研究、去改进。

其一,创造性使用教材不应仅是形式上的改变。现在,在一些老师们的观念中认为创造性使用教材就是要改变教材的例题、练习。创造性使用教材不仅仅是改变一些表面的形式上的东西,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更新。我们应该在观念更新的基础上,用正确的观念去指导我们的教学。

其二,创造性使用教材要把握好时机。创造性使用教材并非仅仅限定在新授课,或者是课堂的开始环节。在练习课中,在一节课的任意一个环节,我们都可以通过匠心的设计,对教材进行开发,使教材内容在我们的设计中散发出它独有的魅力。

总之,“新课标”的提出,新教材的使用必将促进我们教学观念、教学手段的更新。我们将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摸索,努力的在创造性使用教材这方面,找出一条有利于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方法。教师应该树立活的课程意识,对教材深度开发、重新组合、多向激活,使教材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师生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创造生成”成为可能。

交流研讨:

1、你认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还有哪些好的做法?

2、你认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第四篇: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初中英语教材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初中英语教材

陈志勇

湖北省监利县大垸农场流港中学

邮编:433321电话:***

摘要:英语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可见,在新课程理念下,课本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内容、知识传授的深度和广度既应以教材为主要依据,又应结合教师实际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思维水平、学习心理等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防止教学中机械地“以教材为本”。

关键词:创造性教材调整补充删减更新

自从我1999年从教以来,用过、教过的初中英语教材已经有4种版本了,期间有一些迷茫和困惑。现在,我想就“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初中英语教材”这一话题谈一点自己的肤浅的想法。

课改的基本理念是: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而要体现这个基本理念,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在“调”、“改”、“增”、“删”、“组”五个字上下功夫。

一、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1、单元之间的调整

对各单元的顺序进行调整。例如,单元与单元之间有相关内容(例如:打电话、问路和看病等),将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构建知识体系。再如,教材中某个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某件事情相关,可以提前教学这个单元。通过对单元教学顺序的重新调整,不但可以激活学生认知的兴奋点,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探求欲望,而且可以更好的巩固语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单元内的调整

单元内的调整是指教师根据单元内知识的逻辑顺序,对教学内容做重新调整,从而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课内调整

课内调整指重新调整和组合某一课中几个部分的顺序。现行教材中每个单元通常由几个部分组成,而各个部分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调整这几部分内容,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拓展和补充教学内容

当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重“精”轻“泛”,可理解性语言的输入量十分有限,严重制约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因此,教师应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适当的补充。中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年龄段,教师应引导学生记忆单词,扩大词汇量,使他们成为高效的学习者。教师还应适时增 1

加相关的阅读和写作训练,或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展开讨论等。实际上,学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过程就是在用语言做事,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教学思想。结合学生周围世界发生的事情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端正学习动机。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把跨文化意识注入到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初步的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教材早已不限于教科书,而且还包括广播电视节目、音像资料、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以及报刊杂志等其他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帮助学生从“本本”学习中走出来,设法拓宽教学资源的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语言及其运用,拓宽学生的学习和应用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到积极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从而切实提高英语水平。

三、删减教学内容

细心的教师会发现,在教材的对话课里,同一个话题经常会出现,且操练的内容和句型学生熟之又熟。如果教师不顾实际情况,按部就班,不但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且过于简单的内容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遇到此类情况,通常可以采用“省略法”,将这部分内容作为一次常规的听力训练,简单提几个问题,接下来就开始上新课。这期间所花的时间不过几分钟,而效果却一样,甚至更好。

四、更新教学方式,活化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应增强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更新教与学的方法,让教材为我所需,为我所用。现行教材中的有些课文内容略显枯燥乏味。此时,教师不能受制于教材和教参,而应设法使静态的文字变成活泼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语言,在创设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教师合理的对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激活教学内容,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创设出更多有意义的活动,使课堂充满活力,留给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

结语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结晶,是老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的完善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S].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2] 肖嫚.互动式教学模式与英语口语能力培养[J].科技信息, 2009,(02).[3] 马琼.提高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流途径探析[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How to creatively use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Chen Zhiyong

Liugang Middle School, Dayuan, Jianli, Hubei

Postcode: 433321Phone: ***

Abstract: The new standard of English make requests, “Teachers must be good at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teaching needs, flexible and creative use of teaching materials, for the order of the contents of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etc the appropriate trade-off or adjustment, should also actively use other curriculum resources...” so,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 the entire contents of the textbook is not teaching, teaching material is variable, the development and open.We advocate the teaching process, teaching target, content, width and depth of the knowledge of both should be teaching material as the main basis, and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practice of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the existing knowledge, skills, thinking skills, learning psychology, etc, flexible, creative use of textbooks, prevent mechanically in teaching “in teaching materials for this”.Key words: creativity

textbook adjustreplenish 3 pruneupdate

第五篇:如何教好初中英语新教材

如何教好初中英语新教材?

听、说、读、写是英语教材的教学手段,也是新教材要求达到四会的目标——培养出具有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的一批新人。这是本套教材的突出特点,也是我国英语教学历程中的一个显著转折点。如何适应并且能教好这套新教材,是摆在我们初中英语老师面前的一大课题。对如何教好这套教材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重视语音,打好语音基础。

如果能够打下坚实的语音基础,也就拿到了英语入门的钥匙,也是练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的基础。教科书一开始就十分重视语音教学,紧密结合字母单词和句子的教学,系统地安排了语音练习。因此,我们教师要正确把握要求,把语音教学贯穿于始终。把语音教学作为初一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做到长期训练阶段侧重,综合提高。在语音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意自身语音,充分发挥课本录音的作用。听音是语音教学的根本方法,要坚持先听音后开口,做到听清发准。让学生在学语音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受到正确的语言熏陶。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是通过交际活动培养起来的。交际活动指用所学语言真实地、自由地交流思想,共同完成某项任务。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要精心组织和精心设计,否则学生就动不起来,或动而无效。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按照下列几方面的内容进行由浅入深的训练。

(1)一般打招呼和简单的客套话。如:Good morning!How are you?(2)交流信息,a)介绍自己的好朋友,I have a good friend.He is in Class Two。b)介绍自己的住处,We live in Zhong Shan Road。c)介绍过去的经历,I went shopping Last Sunday。d)介绍个人的一个打算,I'm going to visit Uncle Li。(3)讨论共识。(4)解决问题。(5)小品。(6)描写与辨认。进而扩展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懂得并掌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对什么人讲什么话的实际运用能力。还应注意使学生了解并懂得尊重说英语国家人民的风俗习惯。

三、要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门工具课。因此,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惯养成的过程。良好习惯的养成,一方面靠教师的示范,榜样作用。另一方面靠严格训练,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习惯。诸如认真听录音和教师的示范发音。积极大胆地开口讲英语,勇于参加语音实践活动,朗读背诵课文时既要声音响亮又注意语音、语调、节奏、书写规范等。

四、要重视单元检测,保证新教材的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每一教学单元进行教学检测,通过这种手段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技巧和能力的真实和综合应用程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应对测试提出具体的知识、技能、技巧和能力各方面的要求。

知识方面,要求学生全面地、系统地掌握该单元的基础知识,尤其是课本中的“四会”内容。技能方面。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词汇、语法知识在听、说、读、写方面体现出来。技巧方面,要求学生在技能基础上,循环往复,达到对技能的熟练掌握,使技能的运用自动化。能力方面,要求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技巧的基础上,要有综合能力,即能把三者结合起来,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

要做好单元检测,就要求教师必须努力、钻研教材,吃透教材,依据《大纲》,明确知识、语言范围。注意传授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要让学生知道每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并准确地讲解和反复地操练。教师要精心设计或选用检测试题。试题要力求符合《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难易要适中,能够较全面地检测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初步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要做好检测后的讲评工作。

下载浅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初中英语新教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初中英语新教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教师应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长丰小学数学组教研课题申报材料 李江 课题: 浅谈农村数学教师应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背景: 1、教材特点: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生活,注......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初中数学教材范文合集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初中数学教材娄底一中康军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但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新课程认为除了课本,教师和学生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当前新课程下的课......

    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定稿)

    《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心得体会 面对全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教辅,我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点滴见解。 一、要敢于重组新教材,以课标为准绳 课程标准以崭新的面貌......

    新教材 使用体会

    使用小学英语新教材的体会 刘欢静 小学英语新教材已经全面使用,从去年九月份开始我也加入了新教材的使用行列。刚开始我是抱着既怀疑又担心的态度。一方面怀疑新教材是否适......

    新教材使用总结

    我们备课组的几位老师经过了差不多两年的新课改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真切的感受了新课改的主旨和精神,理解了并能够按照新大纲和新教材的精神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初步形成了自......

    初中英语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英语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于寺中学: 倪明珠 石蕾 李敬伟 李玉涛 霍照香 白秀华 赵晓秋 杨苗苗 姜晓慧 董娟 徐艳秋 麻翠平陈晓旭 2012年8月27日我参加县里的初中英语......

    深圳的初中英语新教材特点

    面对深圳的初中英语新教材, 究竟该怎么办 全国都在进行课改, 深圳也不例外.其他的科目教材, 大多采用人教版或北师大版 的教材, 可惟独英语采用的是深圳教研室根据上海出版的<牛津......

    六年级新教材使用工作总结

    回顾使用新教材四年来,xx乡中心校六年级组的教学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六年级全体教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