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经验交流材料
依托课例研究突出同课异构
近年来,我校紧紧抓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机遇,突出了“做实校本教研,丰富办学内涵”的校本研训思想核心,确立了“学校是教研基地,教室是教研室,教师是研究员”的校本教研理念,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初步形成“依托课列研究,突出同课异构”的校本教研模式。
课例研究是指围绕一堂课的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活动课例研究,它的价值取向于解决当前的课堂问题,以提高教学实践的有效性。课例研究的优势在于:1.克服了以往教研课的盲目性。以主题为中心,围绕课题进行研讨。2.课例研究为教研活动提供了一个展示研讨过程的平台,教师共同探讨,交流分享,得到大量的信息,共同感受成功与困惑,整个过程就是教师积极参与的一种互助互学过程。
课例研究有三种方式:
(一)教学诊断
教学诊断,也称教学现场分析。这种方式是在“诊断者”(一般由教学研究人员、校长、资深教师担当“诊断者”,可以是一人,也可是多人)在目的地观察教师教学,通过“诊断”寻找教学的不足,提出改进办法。教师参与诊断,即可以作为诊断者,参与其他教师的教学诊断,也可以邀请他人对自己教学的诊断;既可以是教师自我诊断,也可以是集体诊断。教师自我诊断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作正反两方面的总结,以寻找教学问题。可以是对教学过程的某一环节、某一教学事件或教学现象的某一方面。集体诊断,既可以是对某个教师的教学进行诊
断,又可以是对教研组集体的教学中共性问题的诊断,集体诊断是教学诊断最为主要的。
(二)一人多轮
一位教师针对一个典型课题独立完成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同年级的实验伙伴共同审视、反思、调整,帮助执教者完成教学再设计。由这位教师继续执教同一内容,教学同伴继续参与每一次的观摩、反思,帮助执教者有针对性地教学再设计;执教者有针对性地教学再设计„„直至执教者的教学效果让执教者与大家都满意。其间,每一参与者回顾反思本段教学中的自我成长情况。
在一人多轮教研活动中,教师群体伴随着教师个体走过了一段坚稳的教学过程,个体与群体的每一次反思都是理念与经验、期望与现实的碰撞,在寻求设计与现实的差距中,在寻求自身与他人的差距中,个体始终与同伴保持着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逐步体会和领悟一个具体的教学课例所蕴涵的课程发展理念,此时的理念对他们而言,就不再是教条式的干瘪的抽象物,而是同时包含着抽象与具体、本质与非本质属性的完整认识。可以说在一人多轮中,教师个体获得了最大程度上的收益,是最大的受益者。
(三)同课异构模式
“同课异构,一课多轮”是帮助教师理解教材、改变教学方式、形成教学风格的教学研究活动。它的研究方法是让每位老师展示对同一教材不同的分析理解、不同的资源选用,呈现出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1、“同课异构”课题的提出
2008年9月,我校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开始了集体研究式教学的探索。初期,主要抓了集体备课和说讲听评为主的教研活动,但当时处于新课程实施初期,教师们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感到吃不透,抓不准,沿袭旧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采用新的教法却又不能得到得心应手,教学一度陷入困顿。我们在听课、调研、检测中,发现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差异很大。在迷惑和彷徨中,“日清周补月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一带二做三”,“先学后教”这些校本教研形式,老师们在一一尝试着,思考着、探索着。同时在各教研组内开展了一轮又一轮的听、评课活动,由自己选课到多人同讲一课,由一人数次上同一节课到一人先讲他人跟上。教师们在探索着一条切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研之路。“同课异构,一课多轮”的教学模式如新生婴儿,在反思、交流、探讨、尝试中应运而生。
2、“同课异构”的校本教研模式
“同课异构,一课多论”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五个联合体,即在异构中碰撞——在碰撞中实践——在实践是反思——在反思中达成——在达成中分享。其主要流程为:三大教学过程,即课前设计、课堂实践、课后反思。三种活动形式,即同科年级组、同科教研组、校级教研。五个教学环节,即定课——备课——上课——反思——评价。
三大过程:课前设计、课堂实践、课后反思。教师要做到课前充分准备、精心设计,要求教师先进行“背对背”的备课,教案生成后,集
体讨论提出修改意见,个人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和个人教学风格最后定案。课堂认真实践、执行策略,彰显个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后集体评课,围绕教学进行多层面、深层次的剖析,挖掘闪光点,查找教学中的不足,深入反思、取长补短,从而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
三种形式即同科年级组、同科教研组、校级教研组。我们先后在同年级同学科之间,不同年级同学科之间,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之间,甚至与兄弟学校之间同台竞技、共同切磋。并邀请县教研员来校指导。学校教师在“同课异构”研讨过程中,将相同的课题或相同的主题,采用不同的构思进行设计,然后再由教师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研讨由教师将教案付诸于教学实践中进行论证。其目的不在于评出孰优孰劣,而是引导教师不要“唯教材、唯教参”,应将精力用在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和学生的真正需求上,使每位热衷于教改实验的老师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研究思路,以吸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五个环节,即定课——备课——上课——反思——评价。“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方式中既有个体的参与,又有群体的通力合作;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又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种比较研究的校本教研方式能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启教师思路,真正实现“同伴互动”。
3、开展“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产生的变化
“同课异构”校本教研课题的实施,为教师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
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的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整体提升了我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促进了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这主要体现在“五个增强”。
(1)增强了教师的学习意识。过去,学校要求教师坚持每天“学习一点、记录一点、感悟一点、交流一点、总结一点、提高一点”,是带有强迫性的。通过开展“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教师们从心灵深处得到了触动,认识到不学习已经不能适应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自觉地把学习变成了自己生活的习惯和教学的要求。老师们人人争做学习型教师,做笔记,写体会。
(2)增强了教师的问题意识。随着教师不断学习提高和“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的渐渐深入,教师在自己 的教学中逐渐发现了很多教学困惑,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以“追踪”或汲取“他人的经验”来解决问题。
(3)增强了教师的反思意识。看教师的教案,很多都有精彩的反思。有的把自己教学中特别有意义的“细节”及“情节”进行归纳和整理,撰写成教育叙事或教学案例;有的探讨自己教学事件背后的理念,揭示规律,提高认识,提炼经验,写成教育论文;有的把自己教学中的各种偏差或“失误”重新做了修改,并进一步实践探索。
(4)增强了教师教研意识。老师们已不再受集体研训活动的限制,随时随地对自己教学中的小现象,真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开展研究,及时解决问题,教研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
(5)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也渐渐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由过去老师逼着学变成了现在的我要学、我会学,学得轻松、愉快,方方面面的素质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通过依托课例同课异构的校本教研,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提高课堂效率有多种多样的模式。对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师、不同的环境和条件要认真分析,选择合适的模式,并适当加以变式,使其顺应教学规律和教学需求,做到融汇百家,综合构建,超越模式,创新发展。
尽管如此,我们深知,和们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学改革之路是没有尽头的校本教研的形式是层出不穷的,与进俱进,勇于开拓的娄烦教育工作者将一如既往,立足本校实际,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用我们的真情和智慧拨旺学生的生命之火,走出校本教研的新路子。
第二篇:小学班主任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班主任经验交流材料
“眼睛一睁,忙到熄灯;闭上眼睛,还想学生。”这也许是很多班主任的工作写照。事无巨细 疲倦而压抑。班主任,一个特殊的群体,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又要进行有效的班集体管理,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心理和和思想状况。作为班主任,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作为班主任应该与时俱进,积极面对新时代下班主任工作的新挑战并寻找应对策略。
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思考:班主任工作繁杂琐碎,常常忙得身心俱疲。如何使班主任工作既能提高教育效果,又能减轻负担,体验育人的快乐呢?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大浪潮下,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科教学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科课程教学的效率。那么,能不能尝试将现代教育技术或“互联网+”技术,融入到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去呢?
带着这种思索,我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班主任工作整合。这些尝试使我节约了许多时间,达到了更佳的效果。“互联网+”技术在班主任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应用,为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带来很多的便捷。下面浅谈一些自己关于班主任工作与“互联网+”技术整合的感悟。
一、转变教师的德育观念,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增强班主任工作的时代性。
首先,班主任老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主动将网络教育纳入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还要主动运用网络,只有自身在其中意识到网络对德育的作用的时候,才能真正接受网络。传统的班会课,形式单一,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地位,只是聆听老师的训导,而不做深入的思考。在将“互联网+” 技术作为首要班级管理手段后,班会课新颖多样的形式使学生参与班会课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利用互联网下载较好的德育教材,通过数字媒体的信息加工功能,组织、召开系列多媒体班会,增强班级德育工作的实效。具体做法有:从多媒体网络上下载发生在当下的各种感人事迹,把这些资料进行归类,利用班会课把这些事迹介绍给学生,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激浊扬清。让学生清楚的看到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我们应该学习、弘扬的,什么是应该批评、摒弃的。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二、更新教师的管理观念,充分利用“互联网+” 技术,增强班级信息管理的系统性。
作为一名班主任,最为头疼、繁忙的工作便是开学初的报到注册,以及学期末的学生信息的完善。这时分类详尽、内容丰富、方便检索的班级管理信息系统将为班主任分忧解难。班级管理信息系统一般都能提供学籍管理、学生通讯录、考勤记录和奖惩记录、成绩管理、评语管理、活动管理记录等众多的功能,全面完整地记载班级的各种信息,使班级管理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班主任对班级情况一目了然,工作效率自然大为提高。每年开学初,我担任班主任时,就会给每个学生中发一份个人情况调查统计表,然后根据搜集的材料,按照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身份证号、学籍号、个人特长、父母姓名、各自联系电话、家庭住址、家庭简介、其他情况等方面分类整理,用EXCEL表格建立电子档案。每当学生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或考试取得了成绩,我都有意识地把相关图片、影象资料等,保存下来,增强了学生的集体、个人荣誉感。我们也常把这些素材用于班会课的德育材料,深受到学生的喜欢和认同。
三、转换教师的教育观念,充分利用“互联网+” 技术,让互联网成为师生关系纽带。
充分利用网络的交互性是“互联网+” 技术参与班级管理的又一大特色,班主任可以利用QQ设立班级群,微信建立讨论坊,以班级名称为组名,建立一个有组织的群组,通过群内文件共享、传输信息、群公告、群空间等多种免费功能实现师生间对话,从而避免了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尴尬。及时将各种信息发布于群空间内,实现资源共享,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与隐蔽性,学生可以通过QQ或微信向老师自由自在地反映、诉说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也可以更好地收集到学生反映的各种信息,并进行诊断和评价,给予指导和纠正。另一方面,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观念发布出来供学生评论掌握,与学生平等交流,有助于解除平时管理中所产生的一些矛盾和不理解。
另外,通过班级QQ群、微信讨论坊,还可以将班级的各项事务,大型活动发布给大家,向同学们集思广益。以前,很多同学都会觉得班级里的事就是班干部的事,丧失班级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甚至有个别同学对班干部组织的活动不满意。虽然有些同学是学习上的“后进生”,但是他们还是渴望参与班级活动,渴望得到成功,得到关注。当他们的意见被采纳时,可以让他们作为负责人去实施,使每位学生都能感到班集体需要他们,树立他们“集体因我而存在,我与集体共荣辱,我为集体添光彩”的意识。这样既减轻了每位班干部的负担,又构建了多元化管理的体制。在班上形成了“干部管我,我管干部”、“干部带了头,同学有奔头,大家有甜头”的良好风气。
四、拓宽家长的教育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让互联网成为家校共育的推手。
班级管理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而在诸种形式中,开家长会又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传统的家长会往往是以班主任口头介绍为主,弊端显而易见,家长得不到感性的认识,把多媒体技术引入到家长会中则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总之,“互联网+”技术为班主任管理工作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运用“互联网+”技术结合传统的班级管理方法经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班级管理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网络教育管理只是现代班级管理的一种辅助手段,网络技术并非万能,它并不能代替班主任所有的日常管理,仅仅是师生交流的一个好途径,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新工具,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因此,对于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的加以研究与探讨。
第三篇:小学经验交流材料(定稿)
以事业为重,用心灵育人
---
2014.4以事业为重,用心灵育人
我叫,男,汉族,现年38岁,本科文化,中共党员。1995年毕业于师范学校。95年任班主任以来,我勤于钻研、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成果斐然。
一、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欲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尤其是在当今知识更新非常迅速的年代。我潜心钻研教育理论,苦练基本功;为更好地适应工作,我从网上认真学习、吸纳别人的金点子,还积极参加市县的各种班主任培训活动。因为我明白: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工作,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就是为了更好地干好教育工作。干到老,学到老,才会永远站在教育领域的前端。德育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面旗帜,对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要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我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总之,我时刻铭记: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追求卓越,精益求精。
根据儿童的特点和学校教育的情况,我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活动。每一个活动方案从出台到实施到总结,总是精益求精,毫不懈怠,凝
聚了我不少心血和汗水。我在班级开展“帮”“学”“赶”“超”的良好学风。在课堂上让学生走上讲台,培养小教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逐渐在工作中他创造性的形成了“常规活动求实效”、“学科延伸巧突破”、“实践活动大融合”的工作思路。为了使学生在创新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我设计了各种活动。首先我花费大量时间通过互联网、书籍、电视等各种渠道收集资料,并自己制作成课件,给科技兴趣小组的学生办专题讲座。接着在各班举行了“金点子展示”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对自己作品的构思、想象、创意等畅所欲言。再对各自感兴趣的活动方案进行设计和总结,并展示自己创新作品的雏形或成品。为了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提高,在活动中受教育,我每学期都会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开展故事会、演讲赛、生活小能手大比拼等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主题班会。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的管理原则是创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三、吃苦耐劳,勤恳敬业。
我热爱教育事业,我把整个身心,都融进了对事业不懈的追求中。我热爱教师职业,爱校如家。我总是来的最早、走的最晚,几乎没有完整的双休日、节假日,校园角角落落更留下了我为之奋斗的心血和硕果。我担任三年级班主任,同时我又担任一个三年级数学、英语教学任务,事情更加杂乱无章,这就对我的工作方法、工作思路、工作态度、工作效果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为了让领导放心、让老师称心、让学生快乐、让家长满意,让工作更加有特色、更加有效果,我制定
了脚步放快一点、眼睛放亮一点、思维放活一点、心胸开阔一点、嘴巴甜一点的“五个一”工作策略。我用自己的爱心塑造了一位班主任美好的心灵。
四、爱的奉献,硕果累累。
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把爱奉献给每一个孩子。在我的带领下,短短几年牛寨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教学成绩连年攀升。实现一年一大步,年年上台阶跨越式发展目标。创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教学之路。我所教的班级连续多年被评为教学先进班集体,并受到政府的嘉奖。我所撰写的论文,设计制作的教具均在市县教育局评比中获奖。
2014.4
第四篇:小学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辛苦和琐碎的工作,不付出艰辛的劳动和辛苦的汗水是不会收获的。当然想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使每个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是每个班主任的愿望,也是所有科任教师的愿望。下面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级织单位,而班主任和科任则是这个单位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学生素质,陶治学生的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和学生接触的时间长,在学生面前自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教育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教育他们热爱劳动,耐心帮助别人。
二、亲近学生,研究学生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班主任的工作也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制定明确的班级目标,增强班级凝聚力
明确班级奋斗目标,结合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课外活动,各种竞赛,文明班级,读书大王,读书小明星的评选等,对学生进行教育,牢固树立集体观念,视集体利益为重,懂得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都应该为这个集体增光添彩,增强班级凝聚力,最终目的是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实现班级目标。
四、建立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赏识的渴望。”赏识可以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是学生进取的不竭动力。针对小学生这种特殊的心理要求,我在建立班委干部队伍时,采取竞争上岗制,帮助同学们树立“我能行”的竞争意识,具体做法是:
1、民主选举,竞争上岗。在开学的第二周班会上,采用民主选举方式,选出自己心目中的带头人。
2、毛遂自荐,竞争上岗。少年儿童具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对于热心为班级服务的同学,由他们自荐做竞职演讲,阐明自己对担任班干部的态度,适合担任的角色,如何开展工作,将达到何种目标等,以此取得了同学的信任和支持,有利于管理班级。
3、一个坚强而又精诚团结的班委干部是班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经酝酿协商,充分发扬民主选举,毛遂自荐中那些有威信、有工作能力,能以身作则的同学被评为班干部。
4、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组织纪律的基础上,班干部开始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互相协作密切配合的班级自主管理工作。
通过竞争上岗,从而营造了一种“学有榜样,追有目标,勇于创新,展现自我”的班级氛围,对良好班风形成起了关键作用。
五、建立全面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
约束意味着保护。在班级常规管理方面,处处用《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要求学生,对早自习,课间,中午乃至放学的班级,走廊,都要提出严格要求,制定相应计划、措施,规范学生行为,形成良好习惯。
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推动良好班风的形成
形式多样的活动,是维系班风和发挥班集体教育功能的思想基础,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手段。
配合班风建设,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以及同学们所存在的问题,明确目的,不适时机地、有针对性召开联系实际又贴近生活的主题班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每月认真组织综合素质月评价,使学生学会批评与自我批评;充分利用班级评比栏,培养竞争意识,发扬进取精神;利用墙报这个主阵地,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既给学生形象化教育,又给他们从理论上的灌输。
七、做好家长工作,家校结合,共同教育
做好班主任工作,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家校结合,班主任与家长的良好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的,只有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才能是班主任工作得心应手,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班主任工作是平凡而繁琐,需要持之以恒,但更需要班主任能以身作则,做学生表率。让我们严以律己,在实践中去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使班级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师经验交流发言稿发言稿
小学数学教师经验交流发言稿发言稿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发言稿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好的发言稿可以引导听众,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演讲的内容。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发言稿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师经验交流发言稿发言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各位老师、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实验小学一名普通的数学老师,荣幸之至,今天能和全市五年级的数学老师们齐聚一堂,就“如何提高学生数学成绩”这一话题进行探讨交流。说实话,从接到教研室通知的那一刻到现在,内心一直忐忑不安,想到要在这么多优秀出色的同仁面前高谈阔论、班门弄斧,实在是底气不足。自97年踏上讲台至今,已20余载,一路走来,幸得很多同事热心无私的帮助与指导,也得益于拥有实小这个和谐共进的团队,才让我在教育这块领地上步子越迈越轻松,工作越来越顺手。提及“如何提高学生数学成绩”,我认为归纳起来无外乎就是8个字:“夯实基础,提高能力。”下面就将我在实际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与在座的各位分享。
一、狠抓课堂效率。
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恰当地把握教学重、难点,设计适合学生学习水平的教学活动,如果遇上教材内容的编排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就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与重组,并补充一些贴近他们生活经验的数学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拉近生活与数学的距离,进一步提高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课堂上,我时刻关注每位学生听课状态。通过他们的眼神、表情、互动频率等途径了解他们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如有学生上课走神,我会立即中断教学活动,以一个温馨的提示、一个轻松的玩笑、或是一个严厉的眼神,把学生神游的思绪重新唤回到教学活动中。我常对学生说:“学习新知如同煮粽子,如果第一次没有焖熟煮透,二次回火后,就算煮熟了,也休想达到理想的口味。”
二、计算常抓不懈。
众所周知,学生的计算能力与其数学成绩息息相关。从教22年,大半时间都徘徊在高段教学中,我常常为学生成篇的计算错误苦闷不已而又无回天之力。所以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这一届学生从一年级起,我在计算上的训练从未放松过。日常教学中,通过听算、看算等不同的形式;再通过计时、定时等各种紧张而有序的训练;隔三差五再举行“口算竞赛”、“计算大比拼”等活动,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兴趣。9个学期下来,90%的学生已能将速度与正确率达到和谐统一。
三、掌握解题技巧。
想要让学生提高学好数学的能力,必须让他们掌握一些解题的策略和技巧。例如,当遇到从未做过的题目,应该尝试回忆学习过的知识点,来寻找解题突破口;对于那些无从下手的选择题,可以尝试排除法;或猜测一个答案,然后代入题目进行验证等等。
在“解决问题”中,审题尤为重要。首先要求学生一字不漏地认真默读题目,初步了解题意;再读题目,认真搜集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尤其留意是否存在单位不一、隐藏信息、多余信息等陷阱,进一步强化学生边读题边思考的良好习惯;然后让学生抓住关键词,仔细推敲,正确理解题意;最后让学生找到题目中要解决的问题,让他们在画图法、列举法、假设法、列方程等不同解题策略中,选择自己最顺手的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
每当遇到一题多解的典型题目,比如:求组合图形的`面积、表面积、体积;已知长方体的棱长总和与长、宽,求高;以及已知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求3个这样的正方体所拼成长方体的表面积等等,我都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先让他们充分思考再独立解决。然后在集体交流环节,不放过任何一种解题策略,无论是常规解法,还是技巧性解法,都一一同学生“见面会晤”,最后让学生自行确定选择适合自己的解题策略。因为学生间的智力水平与思维层面会存在差异,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各种解题策略都会有相应的“市场需求”。
四、关注练习反馈。
学生的作业练习犹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射出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若学生在作业中出了错,我们总是采取批评指责的态度,甚至怒不可遏地对学生咆哮一通,这不但会削弱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会让其原本开放的思维顿然走向封闭。因此,我们一定要理性对待学生认知的误区,耐心倾听他们思考的路径,准确找到他们思维“走火”的缘由,这样才能帮学生真正在理解中纠错,而不是机械地订正。正如我们华应龙教授所说:人生自古谁无“错”“错”若化开,成长自来。若我们用心行走在“化错”的花丛中,每朵花最终都会绽放出最美好的姿态……
我们常说:教书育人是一份是良心活,所以必须用心对待。其实任何一项工作都如此,想要取得优秀的成绩,均无捷径可走,唯有捧着一颗心,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终究会理想的理想的彼岸。教育更是如此!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