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本教研活动的体会_教学反思
本教研活动的体会_教学反思_教学随笔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更新时间:2011-11-7www.xiexiebang.com-[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校本教研活动的体会_教学反思_教学随笔,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是教师最本职的工作,校本培训的根本着力点就是提高受培训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为提高学校教育工作质量奠定基础。通过项目运作,提高教师素质,这是我校的特色。作为一座基层学校,都是第一线的教师,而不是专业的研究人员,我们的教学研究活动必须与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才有意义。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研究,并通过自己的研究来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们孜孜追求的目标。几年来,我们坚持走科研、教研一体化道路,以科研教研结合为主要抓手,潜心研究教育理论,形成了教好的研究氛围和工作机制,成绩显著,先后涌现了多名市、区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大面积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项目来自于实践
“项目”是学校教育科研的载体,也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项目不在于“大”,能“实”则行。只有切合学校实际、来自于教学实践的课题,才能找到自己的生长点,真正推动教育改革和促进学校的发展。要让教师真心实意地参与项目活动,学校在确立项目时必须考虑到教师实际接受能力和操作能力,要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确立项目课题。课题确立后,分解到各年级段、各个学科,各个教师,从而形成了一个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的氛围。上学期,我们数学组就有一个“打造名师”的项目,人人参与课堂教学的研究,一学期录制两节录像课,并全息分析。由于分工明确,人员落实,该项目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项目的实施让全体教师研究、探索主动学习课堂教学策略,把教学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开展系列化教研活动
项目研究主要是以教研组为单位,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功能,发挥教师的群体作用。围绕项目工作开展系列化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举措,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开学初,每人自定研究课的内容,根据教学进度定好时间,上报给教研组长,这为以后有计划、有顺序开展研究做好准备。
2、执教者“独立式”备课,可使设计时没思维约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设计时要尽量体现二期课改思想,其他教师也相应思考,以便下一次活动时交流。
3、“互补式”备课。首先,要求教师先对整册教材进行系统的分析,明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加以深入探讨。其次,由执教者说课。最后对所教内容集中剖析,共同研究,人人发表自己预先已有的或听了说课后产生的见解,为激发人人参与,对每人的发言作好记录,确定教学方案。这一过程,使得全组的团结协作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
4、“实录式”上课。根据教师不同的教学水平,展示不同的课堂教学,要求也各不相同。要求新手型教师在3至5年内熟悉常规,适应岗位,上的课要一节比一节有进步,以次来磨砺新教师不断进取,同时也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成熟型教师要展示他们的教学风度、教学理念,给其他教师以启发。但不管是哪一种教师都要认真准备,听课者作好记录。并把上课的全过程录制下来,以便自己反思和研究。
5、“探讨式”评课。上完课,执教者认真观看录像,并把录像挂在网上,接受同行们的指点。评课时可以先让上课教师自己说说对这节课的体会,然后教师们各抒己见,共同探讨课中比较好的是什么,哪里还存在问题,怎样做更好。还可以开展问答式对话,其他教师先向执教教师提问,如你认为本课的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你认为是重点?本课的难点是什么?你是怎样突破的?新课导入的依据是什么?再让教师围绕提问进行回答。如:是不是还可以这样导入,你认为哪一种导入比较好?在评课中,教师们互相启发讨论,共同研究,使教学设计
更加科学合理。在此基础上要求每位教师及时地、独立地作好书面评价,从特色、优点、缺点、措施这四个方面作定性评价,再由组长汇总。这样评价,不仅能使开课教师获得正确的反馈信息,而且能使参与活动的每位教师得到不同程度的启示。
6、“全息式”反思。通过集体备课、上课、录像、评课、反思,找出不足,选择有效措施,重新修改方案,由第二位教师再次上研讨课,进行第二轮回的研讨,不满意再次重复这一过程,直至基本达到目标。这样,通过反复修改,反复执教,对每位教师上好课有较大的促进,真正起到了研讨的作用。教师们可以选择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把它写下来,就是一篇案例分析。我们对案例作了专题学习,教师们对什么是案例、案例的特征、撰写的四要素、案例的类型有了了解,每人每学期都要写一篇案例。通过这样一步步扎实的研究,既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又培养了研究能力。
7、“自主式”评价。通过这样一个研究活动,教师们及时总结与评价。教研组长撰写项目研究总结,由组内成员人人提供书面研究成果。每位教师根据自己参与项目的困难系数、认领的任务、成果的实效等,进行自我评价,教研组长根据平时的观察进行复评,项目组长最后审核,对每位教师的参与做个客观的评价。
三、研究成果推广于实践
素质教育也好,创新教育也好,我们进行项目研究也好,对于学校来说,无论什么教育,课堂永远是主阵地。为此,对那些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可行性的研究成果,要及时转化为教学实践,并逐步推广。如我校的“打造名师”项目,就被大多数教师接受并运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科研教研结合是我校培养教师的重要途径,很多教师就是从学校的校本培训中走出来的,他们或设计、或主持、或参与,一个个走出了教育教学的特色之路。同时,项目立项,把一批批老师凝聚起来,发挥了整体功能。当然,我们在工作中也碰到了一些困难,如班级学额多,研究与处理事务的矛盾,经验如何上升为理论等,但我们福山的全体教师正趁改革开放之东风,抓住机遇,与时俱进,继续走科研、教研一体化的道路,为实现福山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转载请保留地址!文章标题:校本教研活动的体会_教学反思_教学随笔,原文地址:http:///jiaoshi/201111/56263.shtml
第二篇:2018年校本教研活动反思
2018年校本教研活动总结反思
为了让素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把校本教研活动作为教学工作的突破口和重中之中,本学期重点围绕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和提高45分钟课堂效率重点工作展开活动,研训一体,切实改进教研工作,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改善课堂面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
1、组织学习,更新观念
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制定校本培训的计划,确定学习的主题。围绕主题,聘请专家和学校主管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不断地更新观念,在新理念的引领下,有效地开展研究。开展《深刻领会新课标 引领课改再出发》的课改沙龙活动,活动分为理论篇、论坛篇、实践篇、反思篇,以此为契机提升教师教研意识和能力。举办的由局领导和兄弟校领导共同参加的论坛活动,激发教师学习的热情,请本校参加市级培训老师将学习后的体会与实践的点滴收获与教师分享,教师在交流中共同提高。组织教研组开展特色主题教研活动,各学科组围绕期中考试的数据分析,制定下一阶段的课堂教学要求,围绕新课标的学习开展以学科组为阵地的论坛活动,结合学校的工作重点,开展学案编写的交流。
2、实践探索,提升能力
围绕“让学生在自信、自律中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开展“高效课堂”的研究,各学科组围绕本组的子课题开展活动,从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馈等环节开展了教材解读、课前说课、编写学案、同课异构、课例分析等校本教研活动,人人参与,在教研中不断地研究探索,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本学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展示日,邀请学生家长走进课堂,参与教学活动,使家长了解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拉近家长、教师、学生之间的距离,真诚地听取家长对教学的建议,促进学校教学工作。教学展示日邀请教研员、兄弟校教师走进课堂,以此为载体促进备课组教师之间的交流。半天开放日、展示日活动涉及学科较多,有力促进备课组的活动,课前的说课活动,使教师有机会在同课异构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听课评课使教师在同伴的帮助下寻找教学中长处与不足,以便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教研员、专家、名师、兄弟校老师的课后研讨,为教师提供宝贵的学习机会,为今后的教学实践夯实基础。总之教学开放日活动不仅为教师提供展示自己教学成果的舞台,也使教师的研究有引领,通过实践丰富教师的经验,使高效课堂的研究具有实效性。
3、培养骨干,以点带面
本学期开展校级学科带头人的评选活动,组织学科组长和老师参加此项工作,并结合评选开展校级公开课活动,以此形成关注课堂,积极实践的氛围,让骨干教师发挥作用,推动学校教研实效,最终提升教学质量。
4、提炼反思,理论提升
组织教师开展学案编写、教学案例的撰写活动,进行学案的编写、案例撰写的培训,组织教师开展学案交流活动,后期将开展学案征集活动并将汇集成册,为今后教师间的学习交流搭建平台。
课堂的高质高效功在课前,力在课上,思在课后。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中积累、反思,让课改的春风浸润课堂,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第三篇: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的体会
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的体会
本学期,我校高段语文组积极开展了集体备课,在教研组长组织下开展教研活动。在集体备课时,我们主要讨论上课内容、重点、难点、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策略等等,大家有备而来,发言踊跃,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都能积极地参与到群体中,各抒己见,从中使我学到了不少的教学经验,在平时的课堂实践中少走了很多弯路。个人素质也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获益菲浅。下面就谈谈集体备课以来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集人精华,节省时间。
过去是一个人独立思考,参考各种教学资料,有时为了一个问题而要找多种书报还不一定能找到,备一节课都要花很多时间,要备完整册的教学内容就得花费老师的所有的课余时间,还有哪有精力去学习好的教法呢?。而现在,是大家合起来,共同来完成同一项任务,这样可以让我们学习到别人好的教法,有更多的精力、时间去从事教材、教法的研究。
二、资源共享,提高效率。
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需要,仅靠一本教材和几本教参已经无法满足现在课堂教学的需要了。我们将通过各种途径查找的一些教学信息进行整合,为大家共享,弥补了书本材料的不足,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扬长避短,提高质量。
一次集体备课的讨论,就是教师间的一次思想碰撞,一次碰撞就会有一次的提升,就会有一次的收获。通过集体备课活动,教师之间改变过去“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备课方式,大家群策群力,将个人的智慧和特点展现出来,取人所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能及时将教学过程中反馈来的信息及时处理,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充实教案,完善教法,在互动中提高了工作效率。
集体备课让不同的老师以不同的风格备同一堂课,从中我们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实际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本学期我们在开放周前,我们教研组都组织教师们认真备课,并按集体备好的课结合自己班的实际,分别安排在一、二、三节课上,让到我校听课的老师听到同一课题,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上课,课后积极进行了评课活动。这期间,让我受益匪浅,学到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使我在平时的课堂实践中少走了很多弯路。我想这样可以我们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当然,在教研活动中,我认为集体备课也不能流于形式,变成“过场主义”。教研组长应积极安排和组织本组教研活动,各成员也应积极响应教研组长号召,认真遵守教研组长的安排,积极参加到教研组长组织的活动中去。
集体备课不等于统一教案。集体备课,更注重的是教师个性化的劳动,它要求教师从过去不分轻重缓急备整册教材,转变为现在集中精力,深入钻研,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最重要的是不是第一次的备课好了,等你拿到教案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你的备课也完成了。因为各班学生有其各自的特殊性,课时教案也应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要在大纲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去设计。否则,将出现“千人一面”的被动局面,效果会适得其反。再次,在每次集体备课时,我觉得还应该回馈一下前次集体备课的主题,反馈一下实际的教学效果。这样,及时研讨再及时回馈形成完整的教学流程,这样才能有好的收获。
听名师讲课的心得体会
新圩中心校 全泳芳
本学期,我有幸到县里听了名教师的课,其中有五位全国优秀教师展示了自己各具特色的示范课,名师不愧为名师,听他们的课就是一种享受。置身于课堂教学中,他们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他们或浅唱低吟,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听课教师们连声赞叹。感慨之余,我不仅扪心自问:我们该向名师学什么?我们与名师的差距何在?今后该如何构建语文新课堂?现谈谈自己的几点收获和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名师们的课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教师语言要具有艺术的魅力。当我听着这几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关注孩子,调动自己的各种表情、语言来引导孩子、鼓励孩子,注重评价。
几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适时、到位,我记下了这些美丽生动的语言:没关系,学习就是从不会到会;通过看看,听听,生活中就会学习;你最聪明,会听就是会学习;会发现就是会学习,你真了不起„„这些激励的语言没有任何浮夸之气,听起来顺耳、自然,大大激起了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热情。
纵观几位名师的课堂教学,快乐学习弥漫着课堂,快乐氛围浸润着课堂,师生关系和谐,犹如心灵相息。孩子们在享受着语言文字的魅力,享受着朗读的快乐与愉悦。孩子们乐学,爱学,始终在享受着一种快乐的体验。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习惯和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习惯和能力。名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他们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抓住文本中最值得推敲的语段、句子、词语(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文眼)进行反复揉读,利用关键词由词到句,由句到段,连缀成篇。如一位老师执教《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紧紧抓住“静静”“呆呆”等词语,步步引导
学生理解鱼是怎样游到人的心理的。另一位老师紧紧抓住“严肃、和颜悦色”,步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体会《画杨桃》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上课的教师没有刻意去运用多媒体,没有过度追求课堂气氛的热烈,而是带领着学生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和文本进行对话,并通过品词读句表达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在课堂上营造了一个又一个对话氛围,创设了一个又一个思维空间,让学生品读词语的含义、探究原因,体会课文中蕴含中的深层情感,以及作者意和读者意的关系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朗读、理解、分析能力。名师们的执教生动地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意义绝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道理。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应该注重过程,学生只有在过程中,才能和作者一起去体验不一样的人生,从而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正在于此。
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几位老师在教学中极力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如在读“《鱼游到纸上》一文时,要学生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要用朗读来体会,用教师范读来表现人物的感情,更想用肢体语言来配合朗读,这样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总之,这次听了名师们的课,让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也感谢学校能够给我这样的学习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把有益的给养合理地输入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去,壮大自己,提高自己,让自己的课堂也能绿意盎然,充满生机。
第四篇:校本教研学习心得和体会
校本教研学习心得和体会
榆中县羊寨小学 刘景俊
我校班级学生人数相对较多,学生基本素质参差不齐,教育教学工作量非常大,老师们工作都非常忙碌、非常辛苦,所以老师们对教研工作的重视相对较弱。近期学校组织了一系列校本教研、小本培训活动,校本研修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但其中的点点滴滴足以让我的心灵得到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礼,也绝对是一种理念上的冲击。下面就是我这次学习中最深刻的几点点体会:
1、“教师需要终身学习”。
在这次学习中,我看到无论是小学的教师,还是中学的教师,无论是刚毕业
一、两年的新教师,还是一些任教多年的中年教师,在参与教研活动中面对评课,面对课题研究都能侃侃而谈。她们的理论水平,知识层面真的让我惊叹不已,甚至自愧不如。在剖析其中原因,我发现这都是她们坚持不断学习的结果。这当然与他们所处的环境竞争激烈是很有关系的,但我相信这也是校本研修活动进行到一定程度的结果。确实,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一定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和依托,这样才能克服以往教学中的惯性和弊端,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融会贯通,将其转变为自觉的教学行为。所以我也会从现在开始,坚持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学习和研究中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2、“学校需要校园文化建设”。
在这次参观中,我觉得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最让我感动的。我曾随团在一所先进的小学参观,发现在学校的墙壁上,我们处处看到了关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名校的相关简介,这给每天生活在学校里的师生营造了一种向往名校的学习氛围;在楼梯间的墙壁上,我们处处看到了优秀图画作品展、书法长廊等,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学校浓厚的文化气息;在教师办公室里,我们处处看到了诸如“相亲相爱一家人”等互相关爱的标语,让我们感受到她们作为毓秀人的骄傲和彼此间的亲密合作关系;在学生教室、学生饭堂里,我们处处看到了诸如“读书的厚度,就是作文的深度,就是做人的高度”,“执着能够创造奇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标语,它们都在时时提醒着孩子们如何为学和如何做人。所以我觉得我们在建设书香校园的同时,可以取其精华,以贴名言,学名人等形式,注重加强读书氛围建设,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爱读书,勤读书”。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教研给学校和教师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给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学生发展的根本。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认识到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最有效的途径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能从一定理论出发,直面具体的教学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重建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可以避免实践与理论脱节,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第五篇:校本教研体会题目
题目:教师成长的”沃土”
-----校本教研体会
式。同样在对于教师的校本教研中,同伴间的互助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学生发展的根本。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认识到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最有效的途径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能从一定理论出发,直面具体的教学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重建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可以避免实践与理论脱节,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挑战,校本教研就是要搞研究,要获取新的理念只有读书才能得到。
是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因此,校本教研的研究内容是有针对性的,是解决老师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中产生的问题。才能改变教师的自身,提高教师的质。四)坚持教育反思。人对教育规律的认识都是多次反复的实践探索出来的。因此,每一个环节都有了和谐的地方,必须通过反思去参与指导,才能避免在下一次实践中重复这个错误。凡事要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实践,那我们的教学就能真正的成为一门艺术,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教师们懂得了什么样的课是新课程的课,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懂得了如何评价新课程的课。在实践中不断转变教师的角色,直接地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将新理念直接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利于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同伴协作能力使教师能在实践中反思,在尊重中交流,在领悟中调整,在合作中成长。校本教研真正成为了教师成长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