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养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时间:2019-05-13 07:27: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素养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素养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第一篇:教师素养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读与思〕教师素养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只读两本书(教材、教参)的教师无论如何是不能成为优秀教师的。”读书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的爱心和社会的良心。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蕴”。“有人说‘没时间读书’,关键还是他不想读书„„”我完全赞成这句话,并深有同感,因为我就属于这种类型。因为我老是想:“老师也是人,老师的压力也是相当大的,应付学校各种各样的检查,做课题,搞教研、进修、培训、评职称、提高教学质量、白天要上课,晚上有时还要加班„„忙了一天,只想坐下来看看电视、聊聊天,放松放松,哪有精力读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反复盯着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我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自己,那就是“汗”。大概算上从小学开始所读的书,可能200本还是有的,不过大概这不是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的本意吧?他所指的应该是你工作后吧?

记得刚成为一名教师时,学校给我们每位新进教师发了一本由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老师们共提出了100条建议。最近我细细品读了书中的部分章节,你会发现,尽管现在的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苏霍姆林斯基那闪光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教育理论大师,本书针对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像与教师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一样。读过此书后,你一定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让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是这些同学们太笨,还是他们上课没有专心听讲,还是应该从我们教师自己身上找某些原因?

因为班里有两位“大将”,所以这更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关爱每一位孩子?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再幼稚,也有他的个人思想和感情,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施恩或者显示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被动等待我们去塑造的苍白魂灵,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份阳光,给那些“无药可救”的“后进生”。苏霍姆林斯基提到,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应走到这些学生的跟前去,看看他们遇到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好的作业题。有时候在课堂上就能看出,有必要给某个学生布置一点家庭作业,那么有经验的教师通常就当堂布置给他。学习较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千万不要让他光是听别的学生的流利的回答,把黑板上的东西抄下来。一定要设法让他独立思考,因为在思考的过程中就已经包含着运用知识的因素,要促使他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取得哪怕一点点的进步也好。

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不知道有多少老师,能做到这一点,反正我觉得我还没有很好的做到。因为我给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着同样的一张卷子。即使做错后教育的方式也是一样的。虽然有时也想改变,但这恐怕离苏霍姆林斯基的要求差的太远了。我想,我做不到这些,大概就和我缺少教育素养有关吧?而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恰恰提到了,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精神需要。而我呢?大多数时候都忙着批改作业,教育孩子,上课,听课,有多少时间在煞有其事地捧着教育名著或教育杂志在阅读呢?只有在写论文、写计划、总结或上公开课时,才想起找一点书来,看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文章,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教案。相信大家肯定不会和我一样吧?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这一定很可悲!因此,我们更要在平常多看书多学习,努力提升自我修养,为我们的事业,为我们的孩子和民族,多投入一份力。1

第二篇:浅谈自我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浅谈自我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浅谈自我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新课程满载时代的气息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给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校本研究便成为新课改的推动器。校本研究理论中提出教师个人,教学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而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通过自我反思能够促进教师潜能的开发、素质的提高,使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自我反思对教师的成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何谓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

对自己的各方面情况特别是教学的情况所进行的一种回顾、分析和总结。波斯纳提出一个成长的公式:优秀教师=经验+反思。此公式足见教学反思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意义。已有的研究表明,教师个人实践理论既是接收外界信息的过滤器,又是决定教师行为的核心因素。专业理论要经过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过滤才能被接受,因此教师没有进行理论的学习与实践,其结果是不可能内化到教师自己的观念体系中去的,也必然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二十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经验的二十次重复,他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除非我们善于从经验中汲取教训,否则我们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自我反思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长处,找出自己的问题,确定自我改进的领域,明确自己成长的方向,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自我反思有利于教师责任感和自信心的发展。通过自我反思过程,教师就会对可供选择的各种可能性的方法保持开放的

态度,就有利于教师开放的心态和创造性的发展。教学中的自我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方式,它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助跑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简单说来,没有教师的自我反思过程,就没有教师的成长进步。按教学过程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三个阶段。

进行教学前的自我反思,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课堂教学重在准备,做到有备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反思教学设计要坚持”以学定教”的精神,要有较强的预见性。我们常常会一次次地否定、修改教学设计,尤其是在公开活动的时候,教学设计不断否定、不断修改的过程,就是教师在不断进行教学前自我反思的过程。它让我们更关注学生的行为基础,更认真地研读教材,更准确地把握活动的目标、重点和难点,更科学的设计每一个环节以

及细心的推敲每一个提问。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而且还要设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每次上课前,我都认真地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应用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反应做了充分的反思。经过课前的反思与调整,教学的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地做到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产生更透彻的效果。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充分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好课才能上好课。

进行教学中的自我反思,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同时,为教师与学生搭建了学习的平台、交流的平台、实践发展的平台。教学中反思是自身素质反思的具体化,通过教学活动,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自身素质如何;教学活动的自我反思,对于及时地进行教学 的调控,矫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很有价值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教学调控能力会得到明显的提高。面对课堂复杂的、动态的情况,尤其是进入新课程后,教学中所出现的情况越来越有挑战性、常常出人意外。教师就要做到能够敏锐地洞察迅速地作出判断,发现问题,及时调节、修正,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又会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善于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在反思时,会反思教学过程中知识呈现的顺序、难易的程度、课堂管理、教学技能的运用、师生互动、时间安排等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同时,我还要观察、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学到了什么、遇到什么问题、形成了哪些能力等。根据课堂学生反馈出来的

信息,我再及时、自主地调节自己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思路清晰,课堂气氛活跃。这样使得教学行为具有自控性,促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进行教学后的自我反思,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和评价能力。教学后反思,就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进行重新认识,是一种高层次和高水平的思考,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我经常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就马上进行反思,把在课堂上未及时发现的、学生在知识生成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记录下来。课后自我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系统化的研究教材和学生,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表现很明显的是我教两个班级,在一个班级上完课后立即进行反思,调整,然后再去上第二个班级的课时,我总会觉得不论是从知识的生成角度还是对课堂的驾驭角度来考虑,都会比前一节课得心应手。课堂目标更明确,课堂设计更合理,课

堂节奏更清晰、紧凑,从而使课堂效果更好。我坚持每天写教学后记,记录自己感到欣喜、困惑的种种细节及教学中的心得,并做出思考与剖析。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后反思,我经常自觉地带录音机进课堂,以便在课后进行反思时能更细致地回忆课堂的教学过程,分析学生是否能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通过教学后的反思逐渐地使自我教学经验理论化、系统化,有利于改进、优化教学工作,强化了我的教研意识。

通过反思,可以让琐碎细节之间的联系明晰起来,让隐藏在现象背后的问题明朗化,能起到及时反馈与积累的作用。在反思中思考,在思考中寻求策略,在实践中践行策略,从而让课堂教学更有艺术性、欣赏性。在反思过程中,我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既是活动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旁观者。在双重角色的转化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推动科学

教研工作循序渐进的发展。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我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进行自我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我反思是教师个人成长的良师益友。

第三篇:教学笔记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教学笔记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主讲人介绍:

刘勇,山东省滕州市界河镇徐营小学数学老师,滕州市骨干教师,新世纪小学数学网络指导团队核心组成员。自2008年以来,一直坚持用DV或照片记录自己的课堂,然后根据录像或照片整理教学反思,几年来笔耕不止,已经积累下几十万字的教学笔记。2011年被经枣庄市教研室推荐,评为新世纪十年先进个人,曾获得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一等获。2010-2012连续三年参与北京大学“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远程培训”活动,并被项目部聘任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专家团队核心成员。《相信学生》等多篇文章先后发表于《新世纪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师》《辽宁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案》等杂志。在《小学数学教师》2013年第十期中,我发表了一篇文章《读懂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意想不到的这篇文章还被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资料G392《小学数学教与学》2014年第一期转载。

尊敬的裴总、各系院领导、工作人员、学员们晚上好!黄埔总院培训第四期第三场由网刊系承办。今天由网刊黄埔分院的刘勇为大家做汇报,他主讲的题目是《教学笔记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好的,我想先说明几件事:一是,请大家思考我的问题,并回答 第一点,为什么要写教学笔记?

零八年时,我不想教了,因为怎么也教不会自己的学生,举例来说也就是六除以三,学生用乘法竖式来做。我无法教会他们了,而朋友给了建议:用七除以二试试,这样学生可以看一下余数放在哪里?也就是从这时起,我发现,记录学生的错误与困难,可以促进自己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可以让我们的教学更加轻松

现在大家已经把写教学笔记的好处做写出来了

其实,大家所说的,比我讲的精彩多了,我们先解决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写教学笔记,这个很好,再给二分钟,我们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然后进入下一个环节

残酷现实让梦想破碎

1998年我怀着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带着美好的梦想步入教师的队伍,无奈却屡屡受挫!至今无法忘却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只能感觉到自己的学生是怎么那么“笨”!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无法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且越是认真,越是痛苦与无奈。一天早晨叫一位学生改错时,这学生无论如何都叫不动,我愤怒了:“为什么让你改正错误还这么难?”然后,冲到操场上想把正在疯狂玩耍的这位同学叫到办公室去,想不到意外发生了,他也愤怒了,说自己不是学习的料,然后离开了学校„„这一天,家长与学校都忙坏了,这学生居然找不到了!幸运的是这学生晚上自己回家了,真是是虚惊一场啊!心中充满了无限的痛苦与无奈,梦想在度陷入迷茫中。浑浑噩噩中一晃十年过去了,转眼间已经到了2008年。

网络研修让梦想重新起航

2008,是我人生之中最幸运的一年,在任景业老师的引领下,我正式加入新世纪小学博客指导团队。也就是从此时起,我才发现原来不是学生笨,而是自己教学有问题!当时在教学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无论怎么教学生除法竖式,学生却总是以乘法竖式的形式出现!学生到底怎么了?记得当时我提出困惑后,不少网友给了回复:建议我换种教学方法试一试。而张志艳老师的回复更为合理:6除以2可以用乘法竖式进行计算,那么7除以2呢?你试一试学生还会用乘法竖式来做吗?我按张老师的教学方法试了试。奇迹发生了:当学生计算7除以2时,学生发现余数1不知道应该放在什么地方了,这可怎么办呢?此时老师介绍一个新朋友给大家认识,可以轻松帮助大家解决余数放在什么地方的困惑„„并且很少学生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我的教学笔记就此时开始:此时我萌生了一种想法:如果我能如实记录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或许网友的一个建议就会让我走出困惑!

本来不想讲这一点,因为不敢讲,就是如何让自己的反思成文发表

思考再三,还是给大家讲一下这个过程,若想让反思成文发表,就必须学习教育理论,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

刘勇老师经典语录: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真正含义——那就是厚积薄发呀!所谓天成,就是作者默默无闻地笔耕的结果!甚至是无数不眠之夜的最终结晶!所谓妙手,只不过是把别人聊天、消遣的时间放在修改文章上的结果!

也正是从这件事情上我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各种形式地学习,珍惜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当时网研中有一活动:每周一、周三有“UC”房间活动,我几乎每次都要参与,而且还要结合自己的经历求助、交流。特别是一些专家讲座的视频,不仅在房间活动时看,有时还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听专家讲座,如张丹教授关于读懂学生的讲座、郜舒竹教授基于学生错误的研究的讲座、以及李士绮教授读懂学生的讲座„„我是百看不厌。特别是为了听懂专家的讲座,我一字一句把一些专家讲座整理成文字稿!

当然整理专家讲座是一件苦差事:一两个小时的讲座,要一字字敲打出来,需要不断重复听讲座,一两个小时的讲座往往好几个小时还不能完成!而这一切,常常是在夜深人静时完成.(因为整理视频的过程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但收获远远超过单纯观看视频的收获。在举个列子:学生在试商的计算过程擦了又写,写了又擦的现象:这学生到底是怎么回事?通过观看这段教学视频我发现原来学生擦掉的是用自己的方法探索试商的过程,这不就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过程吗?我欣喜若狂——幸亏没有批评学生!更为高兴的是我将这个过程整理后居然发表在《新世纪小学数学》杂志中!

作为老师老师,若想修改成文发表,还需要有一个好的团队。有一帮热心做教学研究的朋友

人常说,人生难得遇到一位贵人!而作为农村教师的我,在这方面是幸运的,遇到不止一位贵人!任景业老师是引领加入网络团队的老师,可以说我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任老师的帮助!任老师得知我在专业成长中有困难,千方百计给我创造学习的机会,提供学习的资料。更令我感动的是每当我遇到教学中的困难时,任老师总会耐心寻问我的困难是什么,然后给以建议。任老师给的最多的建议是:多听学生的想法,多给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

我们要注意,自己的强项是什么?不要在写反思时追求理论的高度,要突出实践的的强项,要突出真实性与普遍性.。现在团队也不错,我那个团队有一定的封闭性,只有小学数学

记得有一学困生来问我一道数学题:把圆锥沿主切开,求这个圆锥的切面的面积。我一看这个题目,头都大了:这位同学有严重的学习困难,而这又是一个难题,我能给他讲明白吗?可学生问了,不讲似乎又不行,怎么办?我灵机一动,你可以自己做一个圆锥吗?想不到的是十多分钟后这学生不仅自己完成了圆锥的制作,而且通过把圆锥切开顺利解决了这个难题!此时我才意识到任景业老师的建议是多么重要:尽量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将是课堂最精彩的地方!也将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任景业老师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精神力量!因为成为网络团队成员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有那么一群热爱研究的老师!

如果真的要做这样的活动,现在任景业老师提倡的分享式教学是不错的理念。有空可以邀请任老师做方面的介绍

刚才有老师提出要介绍几本书,现在就谈一个这个问题:

阅读助力梦想

为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我不仅听专家讲座,积极参与网络研讨活动,而且还专门订阅了期刊杂志《新世纪小学数学》《福建教育》《小学数学教师》《新教师》等杂志进行阅读,还专门买了教育理论书籍阅读如郑毓教授的《开放的小学数学》《数学思维与小学》,刘加霞教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等数学专著阅读学习。

刘勇老师经典语录:等待就是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整理自己的思考过程,以便于我们寻找学生的思维轨迹,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克服困难。教师与其主观猜测学生的思维轨迹,不如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己分析,我们从学生的发言中发现问题的“症结”。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读书对我的成长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有些专业书籍很难读懂,在读不下去时我会跳过去,先读其他章节。而当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相似的问题时再来读这个内容时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深刻理解高深的理论知识。比如:有个别学生见学习了乘法,则看到两个数就直接相乘,如有3个人跳绳,4个人在扔沙包,一共有几人在操场上?学生则直接会列式为3乘4,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忽然想到心理学的一个名词:优势表征,也就是学生在学习乘法时一列式就会自然想到用乘法解决,这是正常的思维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对比本题与乘法题目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帮助学生走出这种思维的误区。当我结合教育理论再来思考学生的这些错误时,就已经走出情绪化的困扰转而走向读懂学生的思维过程的帮助学生走出学习中的困难。

再如教学实践中会遇到类似的情景:如在教学中遇到学生可以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方便面0.5元一包,几包多少钱。但是面对0.5×2等于多少时学生则哑口无言了。这到底是怎么了?此时才明白郑教授书所讲的:尽管儿童所面临的是同样的事物和需要,他们却要求使用一种全新的方法。从而,这事实上就这些儿童的心中造成了种心理障碍,后者并直接障碍了他们对于学校数学的学习。更有甚者,这种早期的数学学习很容易使学生丧失自信心,从而就会对其一生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刘勇老师经典语录

分析就是通过学生“作品”了解学生的思维轨迹,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这里的学生“作品”是指学生学习解题过程中的痕迹。这些作品真实记录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结合这段话,我还做了一个学生访谈 师:0.5×2你会做吗? 鹏:我不会。可以看出鹏还有些不开心,仿佛是我连整数的乘法都不是那么熟练,您居然拿小数乘法来考我,分明是故意为难我!

师:那我们来换一个问题吧,一包方便面5角钱,两包方便面多少钱? 鹏想也不想地回答到:一元钱,这谁不会呀!师:你能说一下你是怎么计算的吗?

鹏:一包一个五角,两包两个五角,两个五角不就是一元吗? 师:现在我们再增加点难度好不好?

鹏点了点头,说可以。于是题目变化为:一包方便面0.5元,两包方便面多少钱?

鹏没有太多的为难,稍微想了些就给出了答案:0.5元就是5角,一包一个五角,两包两个五角,两个五角不就是一元吗? 师:那么你现在可以计算0.5×2了吗?

鹏:不会。难道是把这里的零点五看到五角?然后是两个五角,就是一元?这样计算结果就是1?

鹏边回答,边看我的脸色,似乎怕自己回答错了。“你不是说不会吗?现在计算得很好呀?”我对鹏的回答表示满意,并提出如果是0.5×3怎么办?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鹏依然按五角计算,计算的结果是一元五角,应该是1.5。反思:如果不是跟鹏有这次交流,我始终以为鹏就是那种一无是处的学生,是什么也学不会的学生!在与鹏接触的日子里,我已经多次领教鹏的厉害,每当让鹏念题目要求,鹏就立即没有脾气!因为他有太多不认识的字。而这也决定了鹏的成绩是无法提高的。曾经不止一次有同事劝我,放弃鹏吧,如果他能学好,太阳一定从西边出来。

我并非坚持想让鹏成为好学生,而是发现鹏这样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中除了睡觉就是捣乱,作为老师,总不能让鹏一上数学就睡觉吧?可鹏除了睡觉,还能做什么?一天,两天„„一月、两月„„鹏除了听到训斥,还能得到什么?他也同样是学生,也一样有学习的权力!但鹏得到了什么?这是我心中最大的痛,也许这正是鹏能有所改变的主要原因吧,鹏有敏锐的观察力,他能感受到我对他的关心与帮助,已经从以前的经常逃学到现在偶尔逃学,已经有不少改变。但我却一直牌矛盾中:想帮助他学习,但又一直认为他是无法学习的学习。

但这次的访谈,我有了深切的感觉:就算不能让鹏的成绩有明显的进步,至少也应该让鹏喜欢上数学!因为鹏的生活经验相当丰富,在一定程度上也许可以弥补鹏在生活中的缺陷。

现在,第四个环节,我想展示自己做过了一些笔记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六年级的学生怎么列出这样的算式来?而且从四年级开始,我一直教这批学生,他根本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错误!到底是怎么了?我想自己只是看到计算的结果,而没有看到学生计算的过程,所以安排这位同学到黑板上演示自己的计算过程,可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下面是这位同学练习的结果:

让学生再做一次,就是这样的结果了

这令我感觉到惊奇:从无法理解的错误,到完全正确的练习,只经历了短短的几秒钟,学生到底怎么了?虽然特别想知道他原来是怎么计算的,可无论怎么问,学生都说无法说清楚自己的想法。难道这位同学有特异功能,只要一到黑板上就能正确计算?”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我百思不解时,我想起了自己的观察到的现象:这位同学在学习时,头仿佛特别灵活,一会转向东,一会转向西,一刻也停不下来;手也没有停止过小动作,不是摆弄文具,就是招惹一下周围的同学。从这个角度了出发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在黑板就能正确计算了——在同学面前自己不能再转头,摆弄东西了,所以自觉精力集中,顺利完成了练习。

事后通过与他周围同学的访谈,我得知他基本上平时基本不做练习,而且一直存在一种想法:这些知识太简单了,我根本不需要学习。当然这是他的想法,并没有任何人想承认自己在缺点与不足!只是这种想法慢慢变成了这样的现实:简单的知识没有把握,导致根本不理解数学。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更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所以在课堂中慢慢形成了他特殊的上课态度——我只要在上课就行了,而不关心自己是不是真正掌握了这些数学知识。通过以上分析,我学生第一次做题时的心理状态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做练习时由自己在做小动作,导致自己于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只是看到数字,就习惯性地把数字乘或加在一起,而根本没有考虑计算的法则!第二次做练习时,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因而也找到计算的法则——用乘法竖式来计算。此时只是机械照搬竖式计算的过程,所以显得他的计算呆板!当然在点评的过程中指出应该:在练习得过程中应该集中精力,特别注意计算的灵活性。也就是能通过思考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一个数乘以整

十、整百数的特征来计算,从而达到提高计算速度的效果。

再次思考从发现学生错误,到学生自己改正错误的过程,疑问再次涌上心头:学生真的不会吗?假如我们在发现学生的错误时,能像这样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也许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更加有利

有没有注意,我这段笔记提到的几种研究方法?访谈法,也就是与学生聊天。

我做的,是被专家学者认为行动研究法的,既然提到学生,我就再发一点刚学到的东西

儿童的可爱之处正在于他们自然生长,从不故弄玄虚,更不矫揉造作,他们需要在真实的情境和自然的活动中畅快地呼吸。走进儿童的内心深处,先把自己当成“长大的儿童”,一起游戏、一起活动,那记录我们和他们之间每天的故事便是件幸福的事。

这是讲座中的一段话:记录,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

好好想想这段话,我们真的要让自己成为大孩子

还有一段话,想与大家分享,也就是这个讲座中的话:

教育是一个生长的过程,播种子是美丽的,长芽是美丽的,发芽是美丽的,慢慢抽出来是美丽的,长叶子是美的,开花是美的,不开花也是美的,结果子是美的,不结果子也是美的,就是生长的过程。在这里面,每一个老师和每一个学生都是美的,所有美和美相互碰撞交汇,产生更多的美,教育便是要达成这样的“成人之美”。

这是郑州会议上,南京五老村小学的老师做的研究

文章发表了,喜悦!特别是被人大资料复印中心转载,这更是荣誉!而作为我来说,这只是起点

我现在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教学笔记,不是想写,就能写的,而是要找到写作的动力——解决自己的教学困惑,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笔记,要有交流,没有回应,就难坚持写下来 而是不断地交流,不断改进,让笔记成为我们教学研究的一种必须。我们写了,如果有作用,谁会不写?

第四篇:教师在反思中成长

教师在反思中成长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要反省、思考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对教学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行反思,可以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反思,也可以对教育理念和教育艺术进行反思。

一、写教学反思的意义

1、促进思考向纵深发展

写教学反思,首先需要教师对在教学中的引发了注意的教学现象进行认真地回忆,具体、细致、形象的描述,形成对教学事件、个案的进一步细致地、比较全面的认识,为深入思考奠定了基础。其次,写反思的时候,因为要落笔,就需要对所思考的内容进行逻辑化、条理化、理性化的表述,促使思考具有一定的理性化。同时,对写下来的教学现象、个案进行思考,因为写得翔实,思考也会趋于全面。

2、促进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的深入

写教学反思,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写的深刻一点的需求,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往往要参阅一些资料、翻看一些书籍,促使教师进一步学习,是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理论认识的提升,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3、促成教师的经验积累和提升

写教学反思,能够帮助教师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积累下来,使自己对自己教学现象中的典型事例和思考深深地记忆下来。因为写的积累作用,教师便真正成为了一个有丰富教学经验和

理性思考的教师。同时,写下来的东西更方便与人交流,会促进教师更好的发展。

二、教学反思写什么

(1)、写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最关注的问题,进行课后反思要做到“当堂反思”。即上完课后要对本课的教学效果作一个自我评价,比如分析学生哪些内容掌握得好,哪几部分有困难,哪些学生学得成功,还有多少学生需要指导等;同时,还要坚持“阶段反思”,即对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2)、写成功之处。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的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如果出现了课堂教与学的高潮,就要详细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精彩问答,作为第一手素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教学反思还应侧重于自己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比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媒体教学的运用;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总结成功的经验,如能及时记录,可作为日后教学工作的借鉴,有助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3)、写教学不足。课堂教学中有所得也必定会有所失,学生的性格各异,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总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如教法的运用,知识的讲解,例题的选择,板书的设计,练习的效果等方面,还有问题情景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自主学习、课上讨论有没有流于形式?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等等。课后都会觉得

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对于教学工作的不足,要反复思考,仔细琢磨,采取措施,及时补救。

(4)、写改进措施。“思”的最终目的是“改”,通过对各个教学环节得失的客观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提出改进教学的策略和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写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不妨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然后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不妨写写“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

三、教学反思的三个阶段

1、教学前反思,使教学成为自觉的实践

课堂教学前,教师们都需要备课。不少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每年都沿袭着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中,这些方法有的已经陈旧,急待改进。一个善于研究的教师,注重在教学前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认真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的目的和重难点,恰当地处理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选择或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案。

2、教学中反思,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教学中的反思,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实际就是一种教学机智。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主动地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

3、教学后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教学后的反思最好在短期内进行,即课堂教学结束后或对学生当堂的练习批阅后,就可以进行反思,把课堂未及时发现的、学生在知

识生成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记录下来,为后续的教学做好准备。细节代表着经验,成长源于灵感。课堂中常常会因为一些偶发之间而产生灵感,教师应该通过反思,捕捉这些“火花”,日积月累,既有利于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也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四、写教学反思的注意事项

1、注意反思的“落脚点”。

教师们多数处于实践研究层面,因此要重视发挥自已的优长,找准“反思”的落脚点。首先要做好个人教学能力与教学风格的自我反思,如课堂教学设计是否过于单一,教学组织是否有序,激励奖惩是否得法,课堂氛围是否和谐。通过一番自我“反思”,明确自已“反思”的中短期目标、方向;其次“反思”要有结合实际教育资源意识,如社区环境、学校环境、办学条件、学生实际等,有了实际的教育资源意识,“反思”才能实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

2、注意反思的“系统化”

一堂课、一个教学细节都是反思的因子,但“反思”并不是仅仅只是为了一堂课或一个教学细节,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我们整个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说到底是提高教育教学的生命活力。因此,要做好反思还必须具备系统化意识。所有的学科都由若干的子系统组成,都有其内在的规律特征与传统经验积累,只有进行“系统”的反思、实践,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能力,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境界。

3、注意反思的“实践性”

新课标是一种理念,实践是在理念的指引下进行的,理念又是在实践的论证下发展的。“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体现价值。

4、注意反思的“发展性”

经验的积累与知识能力的更新,对于新时期的老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反思不仅仅只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还应该有对“反

思”的“再反思”,反思后的再学习,学习后的再反思。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一种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的方式。教师们一定要直面缺点,认真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可借鉴的资源,从经验型教师上升到研究型的教师。

第五篇:教师在合作中成长

教师在合作中成长

———— 谈以课例为主体的校本教研

磐安县实验小学陈新芳

【摘要】 校本教研是教师反思性的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而合作是校本教研的基础。本文根据实践的经验,从以课例为主体的校本教研的合作开放教研机制、合作互动的教研渠道、多平台资源整合的科研平台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在合作中成长的专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合作开放 合作互动资源整合什么是“校本教研?”专家们给它下的比较一致的定义是: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根据我的理解,我们通常讲的校本教研就是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一线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研究和反思教学行为,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理论素养的一种学校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校本教研是教师反思性的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由此看来,开展校本教研的的目的一是为了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切实提高教师质量,二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这个两个目的中,我认为以校本教研为载体,促进教师在合作中专业成长是关键。

有一份对教师的“在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怎样的专业指导对您的帮助最大”问卷调查(295份有效问卷),统计结果如下:

从以上表可以看出,纯粹的理论学习和指导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帮助并不大,而立足实践的专家指导和同事互助对自身的帮助很大。我们认为,以上的调查反映出了大部分教师的共同心理,因为高深的理论难以让他们学以致用,而纯粹的教学案例由于缺乏行为自省只能让他们东施效颦。只有通过对自身教学全过程的行为反省的行动式指导和帮助,才能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发展。特别是同事间的研讨与共享是教师最直接的学习资源,因为在相近的教育环境下,教师个体间尽管存在差异,但经常会遇到相似的问题,当教师间不同的观念、教学法模式或方式方法发生交流、冲突时,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更能得到提高。为此,我们提出了“教师在合作中成长”的管理理念,并在校本教研中得以全面落实。

一 建立合作开放的校验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培养教师功能,我们成立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学科备课小组,并对校本教研的活动形式

组织范围、活动内容、考核方法、教师的调配等都作了导向性的规定,提出了《磐安县实验小学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操作性的意见》,建立了一套合作开放的教研机制。

1.以校为本

“为了学校,基于学校”是我们开展校本教研的指导思想。首先,我们把开展校本教研的直接目的定位为:为了改善学校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身心的健全发展。因此,我们摒弃了那种追风、作秀、赶时式的教研形式。其次,学校中层干部、骨干教师、教坛新秀、教研组长带头,要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树立培养更多年轻教师是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的意识,并把它列入学期学年考核内容。在教师中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协作精神,鼓励教师多渠道向名师、骨干教师、教坛新秀、教学特色教师努力,走专业化之路。再次,把校本教研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抓手,使校本教研植根于学校的教学活动,贯穿于学校教学活动的过程,并为所有的教师所体验、所认同、其研究的成果逐步沉淀为学校的传统和文化,使教师成长的同时促进。

2.全员参与

校长亲自担任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组长,并参与校本研究活动,让教师明白参与教学研究是所有教师(而不只是少数人员)的权利和责任,要求人人参与教研活动,并把参与教研活动情况列入教师考核。同时成立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的分级管理组织网络,提出了”教师(发现问题)---教研组(确定主题)--教师(学习理论)---备课组(集体备课)----教研组(上课、听课、评课)----教师(上课发现新问题)的校本教研操作模式,使全体教师能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教研活动中去。

3.强化研讨

“校本教研是一种‘唤醒’、是一种‘体验’、是一种‘视界融合’、是一种‘对话文化’。”校本教研的生命就在于研讨,它不可能是某个教师独立摸索、闭门研究,更多的是同伴的互助和必要的专家引领,是在各种合作以及探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因此,我们努力营造“学校就是研究中心,课堂就是研究室,教师就是研究员”的氛围,要求教师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于同事积极交流。同时,积极实行“开门主义”,接受外援,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于教研员、专家、兄弟学校教师开展研讨交流活动。

由于合作开放的教研机制的建成,这几年,我校的教师在专业方面迅速成长,全县一半以上的小学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名师培养对象、县优秀人才都在我校,教坛新秀、优质课评选推一个成功一个,推一节成功一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二 创设合作互动的教研渠道

1.完善集体备课制度

“教育是科学”,说明有它特定的规律,“教育是艺术”,说明不同的教师,教学方法又各不相同。为了减轻教师机械、重复、低效的劳动,留出更多的时间来钻研业务和指导学生,经过慎重考虑,我校实行集体备课制度。在学期初,在组织整册教材的备课任务进行分解,教师根据大家讨论的要点进行第一次备课,然后把教学设计印发给同组的每位教师:每位教师根据教学进度重点进行“二度备课”。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和本人教学特点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旁注和记录作业情况、教学反思、学校重点对教师的“二度备课”情况进行检查,每周备课组内组织一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并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交几个自己设计的创新教学设计和课件。

集体备课制度为教师间交流提供了平台,备课组内每位教师将自己的优点输送给了别人,又从别人那里吸收了更多的优点,形成了“合作链”,防止和克服了教师各自为战和鼓励无助的现象,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2.转换评课角度

传统的评课“三重三轻”现象十分明显:重教师轻学生,重评定轻讨论,重结果轻过程。每位教师听课笔记记的内容差不多,评课时说的也差不多,往往是人云亦云。更是由于面子观,在校内的评课常常流于客套、形式,很少有研讨的场面。为了转变教师的观念,真正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我们实行“合作听课制”,就是以备课组、教研组为阵地,先讨论筛选出具有研讨价值的教师提出的问题,确定研讨主题和上课内容;再由备课组共同讨论教学方案,完成教学设计;然后对听课过程中的课堂教师行为、学生反应、数据统计等记录作明确分工,要求课前去收集相关资料、学习相关理论;最后在评课过程中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评议,通过大家共同的评课活动,形成立体的课堂教学观。由于教师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在活动中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实例,既有直观案例数据,又有理性思考,几番点评,不仅对上课教师的理论素养、课堂教学提高很大,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活动参与者的理论素养、观察的敏锐度、理性的思考等专业的成长。

3、灵活开课形式

在同事、教研员的指点帮助下,能上公开课并上好公开课,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是最好的历练。综观教师的成长过程,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公开课中成长起来的。我校积极创造条件,采用研讨课、汇报课、随堂课、观摩课、交流课、示范课等多种形式的开课活动,给广大教师提高磨练的机会。如:(1)备课组成员相互开课;(2)年级组开课(3)学科校教研组开课(4)校结对开课(5)开放日随堂听课(6)向家长开课(7)向教研员、学校中层干部开课。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现“同内容多人上”“同一个老师到不同的班级上”这两种教研方法对教师反思意识的形成、领悟能力的提高帮助很大。

4.强化教学反思

美国学者颇似那认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校本教研强调的就是教师通过自己的不断反思来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

教研活动我们抓好“一个课例、三次讨论、三个关注、两次反思”。即一个教师小组共同讨论某一课例,设计学习策略---上课、听课、评课,讨论修改学习策略-----再上课、听课、评课、修改……日常教学,我们要求每位教师每堂课后写“教学反思”,一学期上交教学案例分析和教学故事,学校每年汇编成集。我们要求教师从两个角度进行反思。一是反思自己作为学习者的经历:哪位教师对你的影响最大,这就是你今天努力的方向,哪件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这就是你今天想为学生创设的,哪件事情让你最有挫败感,这就是你在教学中想避免的,哪种同学关系是你喜欢的,这就是你今天在同学提倡的,哪种教育方式是你接受的,这就是你今天尽力模仿的,二是反思自己作为教学者的经历:反思自己的教学仪表,反思自己的教学语言,反思自己的教材的处理,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自己对学生的方式于态度,反思这一学期自己所得所失,观察自己同事这一学期所得所思,我们组织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剖析自己的教育性格,提炼或规划出自己的教学风格(特色)。

不断反思的结果,正如几位教师所写:“在提出的教学工作中人人都会生出点点滴滴的体会,或深刻,或肤浅。如果不经意放松,则稍纵即逝;如果稍稍留心,把它记录下来,哪怕是肤浅的感悟或缺乏理性的直觉思维,都会对日后冷静的思考,点点滴滴,厚积薄发,从‘教后反思’到‘案例分析’是自己研究的一次次飞跃。

5.深化教育科研

这几年,我校教师撰写的论文和科研成果获奖率居全县首位,靠的就是科研和教研合二为一,使教育教学经验与前瞻性的教学理念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实践和理论成果双丰收。我们做到了三点:一是学校大课题做好序列研究。从实验小学创办时的“寄宿制管理模式研究”到“寄宿制小学享受亲情教育”,再到今年准备申报的“创书香校园,培养人文精神”,依据学校的发展不断深化,深入。二是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参与子课题的研究。三是以教坛新秀、骨干教师牵头,做好人人参与的学科专题研究。

三重视多平台资源的整合为了给教师合作成长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充分发挥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我们努力营造求真、务实、眼见、创新的教研氛围,建立了多个教师交流的平台。

1.理论学习的平台

学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开展培训、聘请专家来校对教师进行确定科研的课题,制定课题方案、撰写科研论文等方面的专题讲座;每年拨出上万元的专款用于教育理论于科研刊物的征订,要求教师每周必须有半天的时间在阅览室学习,把业务学习列入教学常规考核中,并印制了《业务学习摘记本》,要求每学年完成一本的摘抄任务,鼓励教师参加业务进修,抓好继续教育培训,为了便于教师的学习和交流,教科室组织印制了《磐安科研》内部交流材料,设立“理论和学习”,“教改信息”,“课题交

流”,“实践和探索”,“转变与反思”,“讨论与争鸣”等栏目,每月定期刊出一次,现已编了30多期,每学年组织编印《教师优秀论文集》、《教学案例集》、《教学故事集》等供教师交流学习。学校还成立了教师专业成长小组,由各科的教坛新秀、骨干教师组成,起到专业的引领作用。

2.网络交流平台

便捷的网络为实现教师间更大范围的交流和对话提供了便利。我们十分重视校园网的创设,为每个办公室配备了电脑,加强了网络使用培训,便于学习和教学;二是加强技术培训,每周组织一次现代教育技术使用培训,提高教师网络学习意识和使用技能,三是建好学校网站,开辟教师原地专栏,实现教师课题研究,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教学论文等的网上交流,四是做好骄傲学资源库建设,收集教师制作的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资料等实现资源共享,五是积极向县、市、省教研网投稿,达到于外界的交流。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形式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富有实效,在课堂里讨论、情景设计、行为反省等过程中,教师处处表现为与人合作,变被动为主动,变统一水平的行为重复为解决问题式的行为跟进,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通过校本教研活动,形成了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大部分教师养成了记教后反思、记教学日记、课程故事、教学随感的好习惯。

两位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就是良好总经验思想的碰撞,融合,十位教师的合作交流,就是十种经验思想的相互交融。一个学校、一个县及至一个地球村,那就是数不清的交流平台……让我们教师在合作致用快速成长。

(本文在《名校管理》中刊出)

下载教师素养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素养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曹玉霞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今天我就古人的话语用新课改的理念来谈一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传道”的作用 传道就是要求老师在情感......

    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教师成长专题

    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教师成长 人文素养的缺失构成教师成长的最大障碍,缺乏人文精神的教师不可能真正成长起来。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状况直接影响教师的成长,影响着基础教育教学质......

    浅析教师成长档案袋在专业成长中的作用(优秀范文5篇)

    浅析教师成长档案袋在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双庆小学校 彭亚生 论文摘要:教师成长档案袋是在教师角色重新认同、课程发展以及学校管理的背景下出现的新事物。教师成长档案袋对教......

    远程教育中教师作用

    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地位及作用摘 要:现代远程教育利用电视、计算机、网络等教育技术,师生时空分离、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全新教学形式,因而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巨大......

    在交流中成长--教师交流工作总结范文

    在交流中成长--教师交流工作总结 双中实验校代君 在双流教育的均衡化发展的感召下,我们双中实验教育集团组织了教师交流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次交流活动。虽然我已经任教十......

    职业学校教师在进修中成长

    全国‘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FKB070281——BJ0906165职业学校教师在进修中成长——教学改革下职教教师学习与成长研究如皋市广播电视大学沙声宏当今时代,“终身学习为人师”......

    浅谈教师在磨课中成长

    浅谈教师在磨课中的成长 沈 宁 霖 所谓磨课,就是教师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为目的,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反复、深入地研究和实践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精心探索教......

    教师演讲稿:在反思中成长

    教师演讲稿:在反思中成长 教师演讲稿:在反思中成长所谓反思就是反省,就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