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本培训学习资料
新厂镇初级中学[校本培训学习资料]
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初中校本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教师 即研究者”
新课程是一种新理念。早在60年代英国著名课程专家芬伦斯·斯腾豪斯声称:“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课程是帮助教师在课堂上重建他们的知识观及他们与学生之间关系的资源。而课程发展则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协同阐述知识方式所进行的不断的再组,同时对他们的教学进行思考。这样的课堂不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场所,而成为教育实验的实验室。教师也就自然地成为这个实验的主要参与者或者说是主持者,就是说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教授者),又是课程的研制者,教学的反思者(研究者)。一句话,教师的角度要从“教书匠”转化为“研究者”。
20世纪以来,“科研兴校”、“校兴科研”、“教师成为研究者”,成为中国教育界很抢眼的字眼。它体现了广大中小学校及教师对科研的热切关注,以及正盼着通过科研改变学校面貌,转变学校实践行为的热忱。的确,置身于社会转型时期,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都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新的困惑、新的矛盾,而要真正解决这些矛盾,一味地靠原有的老经验已经不能奏效了,需要借助研究找到新的途径与方法。如果当今的教师与先前的教师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当今的教师需要以研究为已任,将自己作为一个研究者来看待,要以研究者而非教书匠的角度出现在学校以及课堂的场所中,拿起研究者的武器,通过研究更深刻地了解自身的境况,描述自己所经历的事件,预测自己的种种行为所可能引发学生的变化。
新课程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随着市、区组织的基础教育事业改革的发展,新的以校为本的理念走进中国、走进学校,广大教师经过新课程的通识培训,已经基本解决了关于新课程认识层面的问题,但把认识转化为行动,还需要真正解决实践层面的问题。在实施新课程的时候,多数教师仍然感到困惑或不知所措。这就告诉我们,教师要真正走进新课程、走进新课堂,需要实践的学习和实践的研究及实践的体验。新课程的实践又能反过来深化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并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正确性。
校本教研在英美就是伴随着“教师即研究者,”运动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兴起的,当时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没有学校参与特别是教师参与的教育研究,是无法使教育研究成果很好地在教育实践中加以运用的。如果没有得到教师的这一方面对研究成果的检验,那么就很难看到如何能够改进教学,或如何能够满足课程规则。如果教学要得到重大的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这种研究传统就是将学生实践活动与研究活动密切结合在一起,大力倡导学校教师参与研究的校本教研。
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
在校本研究中,由于教师是研究主体,“研究者”研究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研究的成败,决定着研究成果能否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以及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实践。所以,在校本研究
开展转好的学校,普遍都注意到利用多种不同手段提高研究水平。提高教师研究水平的手段很多,如脱产进修、校外机构安排的在职培训、继续教育、日常教学实践的反思、自学等,但真正符合教师要求,且又能大面积提高教师研究素质的手段,大概非校本培训莫属。
我们认为,所谓校本培训是指:“源于学校的发展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的,旨在满足学校与教师发展需要的主要是在校本进行的学习与培训活动。”校本培训强调在校内的培训,突显出“学习”的主动性、连续性与情境性。它使教师培训经常化和深入化,使培训者由被动变为主动。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发挥学校教师的集体智慧,实现教师与教师的合作,教学与研究、教学与培训、研究与培训的真正结合,使教师经常地、潜移默化地融于培训之中,学校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学习型组织。所以,这是一种全新的培训,构建一种新的学校文化,为教育管理者与教师搭建了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为教师的继续教育创造了良好氛围和条件。
校本培训强调“校本”,主要有三重含义:(1)以学校为基本单位,学校的问题由学校自行解决,但学校却不是解决学校问题的唯一场所,必要时可适当借助大学等培训机构协助校本培训的开展。(2)基于并为了学校的发展。“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是校本培训的主要特色,培训的起点和培训的归宿都是解决学校出现的问题。(3)学校有充分自由权。学校是整个培训的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仅为校本培训提供咨询,建议及一定程度的援助或监督,至多起“配角”作用,主角还是学校。
以前,师资培训工作大多由师范院校、教师进修学校承担,教育行政部门策划,强调自上而下的培训管理体制,侧重于知识、技术,缺乏针对性、实效性、灵活性,不能有效调动参训教师的积极性,难以较好地发挥培训效益。校本培训却能弥补这些不足,并且能多渠道,随时随地渗到教师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和过程中,校本培训作为提高教师各种素质的一种培训模式,由于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多样性及实效性,近年来已越来越得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并付诸实践。
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已历时近2年,在建立学习型班子和学习型教师群体,资源共享,优化互补的基础上通过培训,让教师掌握“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为新教材的实施,为加快学校“走跨跃式发展道路”的步伐,培养一批干部、教师,打造一批品牌教师,而且发挥重要的自身功能。
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
一是加强师德培训。首先成立德育领导小组,并且分工职责明确:校长任组长,张蕾书记为副组长,并作具体的分工。袁本文校长负责教师职业道德、政策法规教育;张蕾负责实施素质教育面临问题与对策;工会主席刘良柱负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校办主任郑维祥负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教主任负责《若干意见》的学习与实施;教科室主任负责师德培训的计划与评价,校办主任郑维祥负责师德培训的总结。
二是进行教育教学新理念的培训。
三是加强市级专题研究的培训。
四是加强班主任的培训。
五是加强计算机、多媒体的培训。王君华老师进行《多媒体的操作》和《课件制作》的培训。有85%以上的教师会同多媒体课件上校级、市级新课程展示课。王老师还被评为市级远程教育先进工作者。
六是组织全体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交流经验。
七是进行“新课程标准”的起始阶段的培训与实践。
校本培训的措施
1、每开学初由教科室牵头,制定校本培训工作计划,并在实际培训中作调整,加大培训内容和力度。
2、由学校规定每周至少一次校本培训,(开学前、后两周除外)。
3、开展二轮师徒结对,举行了隆重的仪式,签订了责任书,制订了工作计划,徒弟汇报课,师徒座谈会。
4、学校领导带头搞科研,一大批肯干教师举行“借脑发展”调研公开课,即借调初
一、初
二、初三各学科优秀教师换班换年级,上同一教学内容的探讨课,各教研组及时组织本教研组教师讨论。并探讨出一般的课堂教学模式。
5、期末组织教师进行校本培训考试,评选校本培训优秀学员。
校本培训的形式与考核办法
采用通式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全员培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形式。
校本培训的经验与思考一、一定要加强校本培训的管理
师资培训中心既要抓教师的继续教育,又要做好各校本培训的管理与指导工作。校本培训虽然是立足本校本岗,但只有不断交流,不断修正,才能使校本培训具有旺盛的活力。俗话说得好:“独木不成林。”一定要让校本培训从资源垄断到资源共享。由师资培训中心牵头,定期召开校本培训联席会,进行备课交流,开展课题研究及相关的学术活动。或举办校本培训现场观摩活动,及时发现和挖掘校本培训中的亮点,促进校际间的横向联系。或建立校本培训网络,培训兼职教师,为推荐名师,拜师学艺,牵线搭桥。
二、积极争取上级师资培训机构的支持
目前校本培训似乎是无章可循,各自为战的,缺乏高理论、深层次、强有力机构的指导。
一方面,农村学校更要千方百计创造各种条件(包括先进的设备),积极鼓励教师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投身于教育科研之中;另一方面,师资培训机构应该根据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和培训教师的实际,开发一些专题和教改课程发放到各个学校,供选择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内容或专题,提供先进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特别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参与式培训和研讨式相结合,使从事新教材的教师能及时沟通和交流,把发现的问题通过研讨交流得到解决。使校本培训逐步趋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三、校本培训一定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校本培训既是根据学校的实际,师资状况以及当前教育教学要求,找准本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恰当的开发,选择校本培训课程。例如,目前要紧扣以教育思想转变,教育手段更新,新课程标准学习,教育科研等为主要内容。又要与师资培训中心通力合作和交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校本培训一定要与人事制度改革挂钩
校本培训通过起导向“抓基础、树师德、强师能、提待遇、抓整改”等做法,转变教师的观念,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不断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比如我校即将推行星光灿烂工程之一:“首席教师制”,形成学校系统“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
五、校本培训一定要合理地安排好时间
本学期由于学校各项工作都抓得比较紧,教师普遍感到平时工作很忙,加上学校没有教师宿舍,所以,对校本培训安排在周四晚上集中培训,反响强烈。怎么样科学合理地安排校本培训的时间段,确实是一门学问,有待进一步研讨。
校本培训一定要从“要我培训”转变为“我要培训”。人类在发展,知识每时每刻都在更新,通过校本培训,要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感到确确实实落后于人家了。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增强整个学校的原动力,把它变化为“教育生活力”,并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校本培训案例及分析
校本培训案例1:
在创建学习型单位过程中,为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展示广大师生的才华,进一步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一批骨干教师,以应用性研究为主,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我校每学期都要举办一次大型的教育教学活动。
第二轮师徒结对又开始,共有4对:
李国民——彭学敦(历史)蒋圣祥——龚道钰(政治)
彭天红——张 靖(物理)许小平——陈方权(数学)
师徒举行了隆重的签订责任制的仪式。这些师傅大多数是第一轮的师傅,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徒弟都是新分配、刚调进的年轻教师。在第二轮师傅结对中,学校给师徒补充一条硬性规定,徒弟所教班级的成绩不能低于其它班级10个百分点,使师徒结对工作做得更扎实有效。
学校提出建设性意见:
1、每一位教师要精心设计、准备每一堂课,为学生的认知准备足够的认知材料;在课堂中认真组织实施,既要重视双基,更要重视过程、重能力、重情感的培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总结成败的经验和教训。
2、从本周起各备课组组长、教研组组长、年级组组长、各教师办公室主任、中层及中层以上领导,每周至少听两节课(区级、校级公开课除外,特殊情况除外),并要与执教的老师及时交流,并在听课本上写出书面的材料。各备课组每周至少集体备课1次,并作好记录。教务处、教科室负责督查。
3、每一位老师也要按学校规定的节数相互听课,开展互帮互学活动,教研组长负责督查。教龄在3年及3年以下的教师每学期必须听课30节;教龄在4—10年以下教师的必须听20节;教龄在10—19年的教师必须听课15节;教龄在20年以上的教师必须听课10节。
4、加强过程化管理,把平时教学工作、教育科研工作与教师的年度考评、评先、评优、进城选调等挂钩,作为重要的评定依据。
5、要重视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研究,特别是学习新课标。并在工作中渗透、落实。不仅仅初一老师要这样做,初
二、初三老师也要关注新课程,尽快与新课程理念接轨。
第二篇:校本培训学习资料---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定稿)
上海市马桥强恕学校
校本研修课程
《修身正心,强恕而行
-----------------践行做一名强恕好教师》
2014年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事迹
学习
资
料
让学生体会到被“爱”的幸福
2014年全国模范教师、七中育才学校教师 叶德元
七中育才学校历史教师叶德元,不仅是一位全市知名的“明星教师”,还是深受学生拥戴的优秀班主任。他的班,各种活动层出不穷,学生有极高的认同感,而且孩子们的成绩也非常出色,家长们十分放心。
日前,叶德元被授予了“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叶德元认为,教育其实就是爱,就是要用更多更新的方式去“爱”身边的每个孩子,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被“爱”的幸福。他当班主任的班上的孩子们对班级都有强烈的认同感,都觉得自己班风学风都是最好的!也有很多老师问叶德元是怎么做到的。他说:这不是一个班会可以解决的,不是一次触及心灵的谈话可以做到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停地在创新的“特色活动”中去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爱班、爱同学、爱生活,贯穿在我们学习生活中的每一刻。他说,班级文化不是班级美化,而是一种认同感。
“爱”是班级文化最重要的纽带!每个孩子过生日他都会送上一份小礼物。起初是一本励志的书,后来每次出差或外出旅游都会想想能给孩子们带点什么,所以就有了以下的生日礼物:广州亚运会吉祥物、达州红军纪念馆的小推车、北京后海的十二生肖剪纸„„生日礼物也成了孩子们的期待,而叶老师绞尽脑汁在思考给孩子们准备什么礼物的时候,收获的也是一种幸福!爱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示范。
有了“爱”,要让孩子们大声地表达,善于表达!说爱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不用不好意思。所以叶老师的班级活动中有一个重要的主题“爱要大声说出来”。
春节孩子们面对镜头给爸爸妈妈们拜年,班级道歉日每个孩子面对镜头对同学说句对不起,我们毫不忌讳地表达着自己的爱,一句“我爱你”、一句“对不起”在班级里成为同学们的口头禅,在交流沟通中我和孩子们、孩子们和家长、孩子们之间走得更近,感情更深。
叶德元从2007年开始写班级博客,2010年新创设的班级博客“叶老的窝”,四年点击率超过80万。他为上一个年级2013级18班一共写了1234篇文章,目前累计已经达到1500多篇博文,每天坚持为班级记录,博客上他开辟了许多的栏目和家长随时交流,孩子在学校待了好多天,“今天记事本”就有好多篇博客和家长交流,每周看博客总结反思成为每个孩子和家长必做的事情。博客上反映班级的点点滴滴,特别是给平时很少受到关注的孩子一个展示的空间,现场直播的风格更是让一个真实的班级展示在家长面前,家长感觉到你的真诚。而7000多张照片和大量的视频更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身兼“数职”的创新标兵
2014年全国模范教师、金牛区财贸职中教师 王辉
王辉是财贸职中高级教师,也是市艺体组组长、市中职体育与健康中心联组组长、“王辉班主任工作室”负责人。从教18年来,他一直担任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先后荣获了省市劳动模范、省市优秀班主任、成都市优秀人才示范岗、市优青,成都正大农业职教奖、成都市藏区9+3教育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
日前,他被授予了“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王辉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在师德上堪称楷模。作为体育老师,他身兼“数职”,经常利用空余时间免费给学生补习文化学科,用自己的津贴资助贫困学生。他连续两届担任9+3藏区班班主任,还自费到阿坝州家访,自己出钱为学生过生日。他的工作得到了学生、家长的高度好评。一位藏族学生家长对他的评价是:经师易寻,人师难求。学生称他为“心中的**”。通过他的努力,这两个班各方面表现名列学校各项第一。第一个班,其优异表现获得成都市优秀班级,就业率为100%,而且退学率为0,这在整个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的“9+3藏族班”中都是一个奇迹,现已有16名同学考取阿坝州公务员和乡政府工作人员。第二个班学生参加全市统考合格率为100%,名列全校前茅。他为推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牧民脱贫致富,维护藏区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举措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教学上,王辉是创新标兵。他创造性地将我市职业学校所有专业根据学生未来工作性质进行了归类,传授学生与职业相关的健康保健知识,增强防范职业病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他结合职业学校的特点,通过研究职业学校学生的多维结构及发展途径,整合原有教材,主编、参编三本全国通用教材。
作为学校艺体教研组组长,他在训练田径代表队时,采用层次训练法全面提高本校运动队的专业水平,使该校学生竞技水平一直位列全市前茅。
王辉用高超的教育艺术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投入班主任工作中。他自任教以来就不间断地担任班主任工作,而且几次同时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
作为“王辉班主任工作室”的负责人,他不断总结和反思。在校内和校外推广自己的教育经验。他先后到三十余所学校作交流报告,受到这些学校老师和领导的高度评价。他在中国德育与班主任大会上和全国中职德育研讨会上做专题讲座。他是四川省藏区9+3工作会议上唯一进行交流的班主任。2012年他参加首届成都市班主任技能大赛获得四项一等奖,综合一等奖。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已经为全面提高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做出了一个示范与标榜,教育艺术和效果得到同行专家的公认,在成都市乃至全省职业教育界拥有较高威望。
“爱满天下”的教育情怀让她青春永驻
2014年全国模范教师、温江区通平小学教师 张春蓉
温江区通平小学教师张春蓉,28年来一直扎根温江区偏远的通平小学,担任了27年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多年来,张春蓉担任通平小学总辅导员,并先后担任语文、数学、音乐、品德等学科的教学。面对繁重的工作,她从不抱怨,均是高效率地完成。她在“挖掘德育资源,拓展发展空间”的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新理念的指导下,用心地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总结出了“创设多元岗位,自主参与体验”的德育工作新思路。近年来,为打造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又开发实施了“流动小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德育微课程,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和良好品行的形成。她还特别关注学困生和留守儿童问题,撰写的论文《农村“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探究》获市一等奖,并入选成都市小学德育专委会年刊。她还撰写了4份关于“学困生和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关心学困生和留守儿童。
张春蓉多年的教育工作,完成了从青涩到成熟的历练。在家庭与学校的衡量中,她欣然选择了后者,她以校为家,爱岗敬业,现在她的女儿也是一名教师。她对学校有着无限的关爱,每天总是第一个到校,忙着看卫生、看安全、看秩序;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校,师生安全离校了,她才放心离校。作为学校总辅导员,她像慈母般地关心着老师的成长,关注着学生的发展。她分管学校体育艺术、品德心理教研组,在她的精心指导下,教师不断成长,先后有7名教师成为区级以上优秀教师。张春蓉负责温江区上片学校德育组工作,先后组织片组调研、班主任技能大赛、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工作,撰写的调研报告《农村小学生零花钱的调查及对策研究》获成都市德育专业委员会一等奖。
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情况,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前提。张春蓉经常利用休息日走访社区,宣讲教育政策,交流对孩子的教育;走访弱势群体家庭,为贫困的学生捐钱送物,跟智障学生家长交朋友,让他们重拾信心,点燃他们对生活的希望。
张春蓉先后担任语文、数学、音乐、品德、心理等学科的教学。教育教学成绩一直名列片区第一名。学校工作哪里需要,她就主动“出击”,有时尽管身体状况不好。在担任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她根据低年级学生爱画、爱写、爱说的年龄特点,指导学生完成成长记录袋,在成都市调研中受到检查组好评。她还自觉把教育教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不断反思,并把教学经验写成论文多次获市区级奖。
近两年来,通平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她主动投入工作,放弃了节假日、寒暑假休息时间。从器材的选购、功能室的维修、社团的组建、老师的聘请、资料的整理归档,她都亲自指挥参与,希望能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活动空间和条件。
“生命风华,岁月沉香”。如今的她,尽管两鬓斑白,但“爱满天下”的教育情怀让在教育战线的她青春永驻。
甘以一生俯首教育
全国优秀教师、崇庆中学教师 杨建忠
崇庆中学教师杨建忠,1985年作为优秀大学毕业生、学生党员,主动要求分配到条件艰苦的甘孜州藏区工作。1999年后调至崇庆中学任教,至今已近30个春秋。从广袤的康巴大山深处,到富庶的成都平原,他担任了2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一直从事数学教学,由于德高业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1985年,刚当班主任的他,一面认真摸索班主任工作方法,一面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其他班主任学习。他在藏区14年创造了一个个教育新纪录:初中高中教育教学出口屡次自破纪录,特别是甘孜州康定中学高1997级4班的高考升学率100%,其中有2人上600分,最高分621分,该班数学均分超省平14分,在教育欠发达的藏区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当时的《甘孜日报》评价他“创造了当地教育史的奇迹”。
调到崇庆中学后,杨建忠仍然谦逊认真,以他坚实的专业素养和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学生的拥戴、家长的肯定、同事的赞许。他所教的班级,被评为四川省优秀班集体,他所教的学生,从2001级到2013级,高考数学均分均列崇州市第一名。在教学中他主张两个核心,那就是“爱”和“导”。关外丹巴县有个叫更灯的藏族牧民的孩子,早已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今天他还能动情地讲述杨老师翻山越岭来到他家,动员他读书,改掉他在校不爱卫生、喝酒、打架、贪玩的坏习惯;崇庆中学高2014级的农村学生至今还在传颂杨老师用微薄的工资,三年高中一直悄悄地资助他们,直至毕业多方打听才知原委;还有残疾藏族学生黄晓丽,杨建忠不仅帮她考大学,还为她落实了工作。她给杨老师写信说:“老师,我现在很好。身虽残,但是从心理上说我不认为自己是残疾的,是您医治了我的心灵之疾,从您的身上我看见了什么叫做崇高。”
在教学中,建忠同志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实现“以知识为中心”到“以能力为中心”,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他专注于锤炼课堂语言的幽默风趣,跌宕简练,他说那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捷径;他不断地总结完善,探索出课堂“定时学习”的五步法;他摸索自创的“兴趣思维法”和“5分钟测验法”,学生大呼神妙。他的学生,鲜有不爱数学者。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建忠同志终身学习,以教求法的精神,以及在他的带动之下,老师们乐业奉献,甘于杏坛寂寞,至今仍然是崇庆中学一道亮丽的风景。
杨建忠不仅在工作上成效卓著,而且他还是一名有时代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他常说:“在这个科学昌明的时代,数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逻辑之美,成为百折不回的人,更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导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爱国爱民的国家建设人才。”
全国优秀教师、金堂县清江镇可口可乐希望学校教师 胡春霞
金堂县清江镇可口可乐希望学校是所农村学校,胡春霞老师在这里一待就是19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和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多年的教育教学锤炼形成她独特的语文教学个人特色,将人文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推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追求高效课堂与个性课堂。同时,她能够根据学情适时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熟练地驾驭课堂,并注重讲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让语文课散发出特有的人文光彩和多姿多彩的艺术魅力,展现中华文化的灿烂光辉。所教班级语文及格率一直保持在100%。
作为耕耘在课改第一线的语文教师,胡春霞坚持用“以学生发展为本”和素质教育的新理念武装自己,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思想,时刻关注语文学科教学新动态,把最新的教研成果消化、吸收或借鉴到教学的实践中,注重教学相长,学以致用。备课时,她能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状况制定教学计划,按课改精神、素质教育的要求精心备好每一堂课。课堂上,她勇于打破经验束缚,敢于接受新思想,尝试新教法。2008年,学校添置了多媒体教室,胡春霞利用课余时间加紧钻研,努力学习,逐渐掌握了多媒体教学这种新兴的授课方式,上课时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备课讲课,并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使语文课取得了更好的效果。2009年,她对自己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心得进行了总结,撰写了《浅谈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文,荣获成都市教学论文一等奖。
19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让她在班级管理、学困生转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关注每一位学生,了解和熟悉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潜能,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公平的发展机会;在班级管理上,她把“用心爱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能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进行教育辅导。她把“平等、理解、尊重、信任”的“爱生”理念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使学生犯了一百次错误,她也还有一百零一次的耐心,从不打骂、体罚学生。在用“爱”对学生进行引导的同时,也不忘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做到了严中有宽,严中有爱。
胡春霞坚持每学年至少开一堂较高质量的公开课。2004年至今,《孙权劝学》《智取生辰纲》《爱莲说》等课目,先后在县教研室组织的竹篙、高板、土桥、赵镇学区教师参加的公开、示范课上进行交流。为让更多的人能分享她的教育教学心得,她在金堂教育网上建立了教育博客主页,上载教学随笔、课题研究、教学反思、教学方法、学科教案、教研论文、教学试题等各类文章计209篇,内容非常丰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影响„„
以爱为桥 倾心教育
全国优秀教师、邛崃市高何镇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高兴教学点教师 张艺
张艺1992年参加工作,一直在学校的村小担任语文、数学、体育、美术、科学等教育教学工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他努力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积极学习实践新课标,形成了“细、实、活、新”的教学风格。他重视对每个学生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长期坚持利用休息时间无偿地辅导学生,几乎每天下午课余辅导学生,也是每天学校最后下班的老师。
爱心成就教育。张艺坚持把关爱作为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石。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就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向课堂要质量。抓教材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很多时候是晚上备课,节假日备课,认真书写教案,力争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较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他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多年,教学中,能根据小学语文课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狠抓了语文基础教学,强化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能力。每教一课,他都要花费大量时间查阅相关的资料,取长补短,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他深感自己肩上的担子重大,这是形势所需,责任所迫,现实告诉他,加强自身学习是当务之急。他自觉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大胆尝试、大胆探索,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张艺老师对教学工作精益求精,勇于开拓创新,大胆实践,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新教学模式,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已初具雏形,他还将继续把新课改进行下去。课堂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创设了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教学效果显著。他还积极参加校本教研、学区级和市级教研活动,认真学习先进的教学,不断反思、总结,并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成为教师们学习的榜样。张老师以其23年的教学经验,辅导新教师,毫不保守地将教学经验传给他们,彼此共同进步。该教师所教的学科成绩一直都不错,赢得师生、家长的良好赞誉。
张艺还善于总结教学经验,积极参加论文比赛活动,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邛崃市论文评选中获奖,在邛崃市的“八荣八耻”征文活动中所写的征文获三等奖,在邛崃市教师读书征文活动中所写的征文也获得优秀奖,在全国语文教师范文写作比赛中获得三等奖。邛崃市最边远山区23年,张艺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
用生命诠释教育
全国优秀教师、天府新区华阳中学教师 张晓容
任教27年,张晓容就在乡镇待了15年,长期担任3个班以上的物理教学工作、全校科技教育工作。近年来她还担任了全市、全省科技教师的培训任务,到四川省边远民族地区(沐川县、马边县、马尔康县、红原县等)义务辅导当地科技教师,将有效的科技教育经验传递到边远山区。
她的工作时间被师生们称为“5+2,白+黑”,老师们经常说:无论节假日、无论白天晚上,要找张老师在学校就一定能找得到。确实,张晓容没有节假日、没有白天与黑夜,大年初一她会带着学生在实验室做课题研究,晚上十二点,她经常还在办公室里给学生改论文。
她长期任3个班级以上的物理课教学,还带着全校师生探索着“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法”。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下,学生的作业她全批全改,教学的教案她坚持手写。节假日,她陪伴在做课题研究的学生身边,辅导学生做课题研究方案、给学生联系课题研究校外导师、带领学生到科研院校做实验、辅导学生撰写科研论文、训练学生模拟比赛答辩„„
每年暑假她的日程排得满满的,7月上旬对科技夏令营的学生进行免费培训;7月中旬带领夏令营的营员走进高校感受大学校园生活,激发学生的科技热情;7月下旬,带学生参加全国科技创新大赛;8月带领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收集数据和实证,撰写研究报告。
多年的教
第三篇:校本课程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
校 本 课 程
——教育教学生产力的新增长点
昨天下午教研室组织全镇老师开展了第一次校本课程研讨活动。中心小学的贺梅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节校本课程《食品与安全》课;宋庄小学是如何开展校本课程的,张校长为我们做了详细的经验介绍,并给我们展示了他在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国画》参加枣庄市校本课程优质课评选的精彩片段。
校本课程,自诞生以来就被潜意识地打上了“配角”的标记;这个还被许多人没有接受的“新事物”,已经润物无声、低调内涵地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生产力的新增长点。而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需要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作为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有稳步推进、深入发掘的必要。
现在有些老师对校本课程的概念、与国家课程的区别分辨不清,针对这些方面,做以下内容介绍: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学校自主开发校本课程,要体现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一)校本课程开发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
校本课程开发一定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学校如果脱离了本校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去进行课程开发,背离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初衷。
(二)校本课程开发要善于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
校本课程开发要善于利用蕴藏在当地社区和学校师生中的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生活。
比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学校的资源条件,开发那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如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北塘中心小学开发的国际象棋课程和八士中心小学开发的茶文化研究课程,就属于这一类。校本课程开发还要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情况进行统筹安排。
二、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交叉,与综合实践课的不同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有哪些交叉呢。如:美术里的剪纸,美术里的陶艺;语文里的书法,语文里的朗读、写作;科学里的科技小制作;音乐课里的舞蹈、礼仪等。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课又有不同,综合实践课注重学生实践,鼓励学生动手,注重学生活动。每节课之间没有太大的联系,如植树节那天,学生到山上去植树;星期六学生到敬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等,一节课完了就可以。校本课程就没有那么简单,一套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包括学校的校本课程理念,课程设置、资源开发、组织实施、评价手段;还要有上课的教案等等;另外校本课程综合考虑学生需求,还具有自主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课”只是“校本课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态,怎样把校本课程用课的形式展示给大家,有一定的难度。这样的课要经过合理性设计、能够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的活动课,才具有校本课程的意义。设计一节校本课程这样的课,要动一番脑筋,体现较强专业性,关注学生的活动,老师只是起到引领、点播作用。学习方式多元化,合作学习,个人探究,表演等,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学科思维。
那比较理想的校本课程是怎样的呢。课堂首先要突出问题的解决,体现研究意识,关注学生幸福,关注学生的参与化需求。三 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纲要》
一个是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要有《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思路,大致要包括下列几项基本内容:课程规划的基础、总体目标、课程结构与门类、实施与评价的建议以及保障措施。
而《课程纲要》是教师开发的一门课程的方案,要关注课程的四个基本要素(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其中课程目标是重点,目标要有难度,有不断提高的难度。内容选择要有资源的思考,要与目标一致。目标是什么,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都要与目标一致。而教案关注更多的往往是内容及教学时的主要方法、组织形式。
下面我介绍一下校本课程方案包括的具体内容,(备课也可用这种形式)仅供参考: 一般项目:
课程名称:感受吴文化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课程类型:人文素养类,任选课 教学材料:自编纲要(共18讲)
授课时间:一学期(每周1课时,共18课时)具体方案:
一、课程目标
1.感受吴文化(人物、歌谣、山水、语言等),提高人文素养。
2.经历吴文化研究步骤(选题、搜集、整理、利用各种吴文化资料,形成吴文化研究成果)。3.选取有关吴文化的某个问题进行探究。
二、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
„„
第一讲
吴地人物研究之一
教学目标:描述吴地状元、杰出人物的基本特点。教学方式:教师主讲,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学要点:
1.科举考试种种(童试、乡试、会试、殿试)。2.状元的由来。3.4.
第二讲、、、、、、四 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
一所学校可以开设多门校本课程,如:上海市闵行区的校本课程,分为拓展型和探究型两大类100门课程,涉及人为、艺术、科技、体育、心理等各个领域,成为全国争相学习的热点;青岛市嘉峪关学校的以“善的教育”为核心,组织开发了79门关联课程,成为我省校本课程建设的“领头羊”;滕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历时三年打造出六个系列30多门校本课程。
现在鲍沟镇各小学开发的校本课程也很多:有学科拓展类、实践类的校本课程,比如由国家课程衍生出的课本剧、写作、舞蹈、武术、手工制作等,既是对传统课堂的补充,也顺应了学生的需求。有凸显学校特色的课程更加引人注目,如立新小学的“柳编、春节灯笼”课程、宋庄小学的“国画”课程、中心小学的“家乡的大棚菜”、“手工制作”、“玻璃王国”课程等,还有其他学校的“古诗文经典诵读”、“钢笔书法”、“羽毛球、乒乓球”课程等。而要铸就品牌化的校本课程还要继续按照本校开发的课程纲深入开发研究。
一节规范的校本课堂,需要授课教师精心研究三维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环节流程,需要落实到每一个操作步骤,细化到每一句教学语言;一所规范实施校本课程的学校,需要上下一心、群策群力、持之以恒„„在实施校本课程这门课程中,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有准备的人”。教育虽然有规可循,但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所具有的特征是多样性、差异性、个性化,对不同人的教育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因而,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育有法,教无定法,需要因人而异,随机应变,不拘泥于法则,更多的是创造。
通过昨天的活动,感慨万千:把校本课程做好,我们都还在前行的路上。今后让我们一起,且行,且思,且珍惜!
鲍沟镇小学研究室
2015年3月26日
注:教研室有《校本课程》省级优质课说课视频,有需要的老师前来用优盘拷贝。
第四篇:教师校本研修学习资料
电力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习资料
第一、校本研修的含义
1、什么是校本?
校本就是 “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通俗地说就是在在学校里。那么,校本不一定就是在一所学校里,应该是就学校而论,只要是学校里哪怕是校际间交流,只要为了学校,也可理解为校本。
2、研修,《辞源》上说,研,学习、遵循;著作、撰写。修,磨、碾;研究、探讨。针对学校教育工作而言,是想通过学校管理者、学校教育科学研究、教师的研究,提高教师教育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熟练应用已有的知识,服务于教育教学,又在教学和管理中提高自已,不断的更新自已,逐渐的构造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什么是校本研修?
三句话揭示“校本研修”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为了学校和教师的发展” :这是“校本研修”的根本目的,“校本研修”目的:是以促进学校、教师的发展为目的,实实在在、一点点、一步步、看得见的发展。表现在“改进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高”。
——“基于学校和教师的发展”:这是“校本研修”的基本问题。“校本研修”的问题是学校、教师实际中发现、思考、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由专家批示的问题,甚至是看起来很小、别人以为很肤浅,但必须研究与解决的问题。表现在“学生为主体,学校研修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要有促进教师发展的功能”。
——“通过学校和教师的发展”:这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对策。“校本研修”对策:“在学校(以在学校为主),由教师(以教师为主),有组织、有针对性“(包括学习、培训、进修)与”教育研究“(包括学科教研、教育科研)”统一的工作,从目的、内容、形式、活动到管理等方面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研与修”一体化,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化“以学校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教师教育”。简单说“学校和教师的问题,主要由学校和教师通过‘研修’来解决”。
第二、关于校本研修与校本教研
前几年在对校本教研谈得比较多,什么是校本教研呢?校本教研,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
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校本研修不仅仅包括了校本教研,还包括了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校本研修的外延比校本教研的外延更宽,包括得内容更丰富。
第三、“校本研修”三大要素、教师个人:自我反思(实践反思)。即教师对自我教学行为及结果的审视和分析过程。自我反思是建立于教学经验基础上的,是校本研修活动的起点,是承担“校本研修的个人责任”的具体落实,教师只有在回顾基础上提提出问题,才能在实践中去解决问题。、教师小组:同伴互助(共同发展)。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的基本形式,它是建立在教师之间的合作基础之上,力求通过合作互动,同伴之间相互影响,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研究。、教育专家:专业引领(专业提升)。校本研修的实质是理念和实践的结合,校本研修虽然基于学校,对学校问题进行研究,提升,需要专家的专业指导和学术支持。
第四、校本研修的宗旨?
校本研修的宗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成为“内行” —— 使教师“成为教育家”·促进教师主体发展 —— 培育“主体” —— 使教师“有主体性”·促进教师自由发展 —— 提升“生命” —— 使教师“成就人生”第五、教师怎样做研修?
1、确立多种主题,通过以人为本的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提升有了坚实的理论作基础,教师也学会了主动去观察,去发现,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思考,挖掘出有价值的内容。此时,教师们已具备了研修的基本功。学校就决定以校本研修为载体,建立以校为本的研修模式。即实堂研讨——同伴互助 ——案例反思——研修提升
一是注重课堂教学研讨(抓住案例教学:着重化解教学难点,解除教学困惑,采取的方式:
一是坚持教研组活动,每个教研组每两周开展一次的课堂教研活动,在课堂教学后,进行说课、议课,促进了教师运用新课程理念讲课、议课。专题研讨会上,教师直接与授课教师对话、研讨,(听课教师必须做到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你听课时的关注点是什么?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的解决方法是什么?也可以向授课教师提问:你为什么会设计这样的问题?这
个问题是想对哪一类学生的提出的?授课教师必须做到站在讲台上,每发问,都应明确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时要向听课教师汇报你的教学思路课的设计还有哪些困惑?你想让听课教师帮你关注什么?让听课者也不消停,教师在听中思考。)这样在议课过程中,教师就会以课堂教学的某一环节或相关知识而深入的研究,抓住课堂教学中认为有所欠缺的问题进行切磋、探讨。从而在质疑中,不断提高,化解了教学难点,解除了教学困惑,真正地帮助教师走出困境。
二是采取案例评课,将授课教师的教学片断录下来,让教师跳出自己看自己,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自己看自己的课,教师就会发现自己这一节课中设计问题?有多少次表扬是无效的?哪一个环节真正引起了师生的和谐互动等,这样教师自己会真正地做到心中有数。、案例反思日常化: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在交流中反思,在反思中超越,这应成为教师成长方式式,它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案例反思,是一种培养教师时刻思考自己教学活动是否合理的一种有效形式涉及到自己在教育细节上对学生关注的成功与不足、优秀案例对自己的启示、课活动中对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的感悟等。这样的案例反思不仅是对自己教学与反思,同样,也带给其他教师带来积极的借鉴价值。同时,通过案例撰写,了练笔的机会,提供了记录自己的“教育故事”的条件。更为重要的是,使教师成为一种自觉行为。随着校本研修工作的深入开展,我校教师能够随机、积极的教育教学行为和他人教育教学行为。一个好的案例有利于教师的分析、反思与运用,因此案例反思在青年教师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要求教师通过案例进行反思,倡导“讲教师自己的事”。正是在这叙事化的描述过程中,教师经历了一个感知、分析、判断、决定的历程。这一过程,也恰恰是教师成长的过程。、从小抓起,从实抓起。
开展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中,学校紧紧抓住教学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性地进行研究,引导教师炼就一双“火眼金睛”,从纷繁芜杂的教育教学题,进行筛选,建立起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即课题问题化。(那也就是说课题研起,争取课堂问题化、问题课题化、课题研究化、研究常规化,做到小课题大过课题研究式的研修活动,既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又提高了科研能力和水平,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促进和发展。、撰写论文:校本研修理念的提升。有感必发,有思就写,撰写论文。及时在研修茶座上上传自己的所想所思们的行为习惯,促使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去思考、总结、积累、综合。从而达到丰富自己的目的。实践的提升,理念的飞跃,让教师于不知不觉中成长、发展长了一批优秀教师。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师资保障。
第六、校本研修的几个环节
(一)确定研修主题
研修主题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比较综合的、出现得较多的研修主题,表现形式为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集体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再备课。它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涉及到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涉及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第二类是在课改的背景下,以本校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确定校本研修主题。它一般是从问题到主题再到课题,建立起紧密联系课堂教学的研修课题。这种研修课题比较明确、单一。我们认为这两种研修主题应该并存,而第二种研修主题对提高校本研修的有效性更为有益。
案例:学校在推行“绿色学业”的过程中,遇到了新问题——学生的空余时间如何玩?目前的现状是学生不知道怎么玩,而学生家长怕学生出事不让学生玩。针对这样的问题,年级组就确定了“如何玩得有意义,玩得快乐”的研修主题。
(二)确定研修目标
校本研修的目标可分为直接目标、近期目标、长远目标。
提出了从以下三个方面创办特色学校的思路,即:
1、通过加强德育教育和科研课题《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教育》的实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不乱扔东西、不说粗话脏话、不吃零食、不乱涂乱画、不乱攀折花草果物等等。
2、通过学校规范化管理,使教学活动规范化、教师管理规范化、教师形象规范化、学生形象规范化、学生日常规范化、学校卫生规范化、校园规划绿化规范化。
3、以教育科研兴校,对确立的课题认真组织实施,让所研究的课题服务于教学和管理中。
这是我们的长期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分学(年)度分步推进。在每年(学)中紧紧围绕上述核心思路,确定一定的管理和科研课。目前正在实施中,已取得明显成效。
(三)确定研修人员及任务
校本研修应是一种开放的活动,它的资源和人员都应该是开放的,不应局限于一个学校。学校与学校之间应该互相合作,不但学校教师搞研修,还可邀请相关专家参与校本研修,甚至还可以在异地搞校本研修。也正因
为这样,研修人员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来自一线的实践者,也可以是专业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在确定研修人员时,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师与教师的差别、专家与教师之间的差异资源。
如何确定研修任务呢?主持者或者设计者要对参与研修的人进行分析,分析参与的教师到底关注什么、缺少什么。主持者还应对全过程的持续性、有效性负责。参与者也应该有任务,研修的主题应该事先知道,并明白要准备些什么,包括想提的问题、需要收集的资料。引领人员也应该明确任务。
(四)设计研修问题
校本研修有各种组织形式,讨论式是主要形式之一。在这种形式下,主持者的问题设计对研修的成败至关重要。设计的研修问题要在教师最近的专业发展区内,而且有层次性和逻辑结构。
(五)确定研修形式
校本研修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听课、说课、评课、研讨、访谈、听讲座、看书学习、小组讨论等。形式是为目标服务的,校本研修的组织者要考虑何种形式能为目标服务,为我们的教师服务,也有必要为教师创设良好的研修氛围。
(六)调控研修过程
在研修活动中,有很多是预设的问题,但也常会有生成的问题产生。因此,主持者要有驾驭的能力。
仍以科学课堂实验为例。观察水骚的心脏跳动,通过反复多次实验,无法成功,后经研究,发现是我们的现有显微镜倍数可能太小,故作为及时的调整。
(七)进行活动归纳
校本研修的支持者有必要对活动进行小结,当然也有可以请专业引领人员小结。
(八)进行活动反思
参与研修的人员、研修的主持人都应进行反思。作为支持者应该反思本次活动是否达成了预定的目标,是否解决了问题,对活动过程调控得如何,对生成的问题解决得是否妥当,整个活动中是否调动了教师的群体智慧。参与人员需要反思,反思自己获得了什么,在以后的教育活动中怎么跟进灞桥区电力小学
2012年11月21
第五篇:校本培训学习计划
校本培训学习计划
2008—2009学
正当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神州大地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校本‛借着新世纪的东风向我们迎面走来。以‚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特征的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课程、校本教研等校本活动已经成为大家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校本‛它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冷静与思考,使我们更多地关注学校生活、关注学校自身所面临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跨世纪园丁工程》等文件精神,坚持‚夯实基础、面向课改、力求提高、立足校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以教育科学理论为依据,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以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培养一支师德修养高尚、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能适应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为目标,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工作,把学校建成一个学习化的组织,促使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立足实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不断反思,更好地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让全体教师在个人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发展自我、在专业引领中完善自我,更好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二、总体要求
以新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增长点放在促进学校、师生的共同发展上。
三、工作目标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
2、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导向,深化培训工作,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工作水平,以培训增后劲,用教研促发展。
3、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本学科发展动态,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不断探究学科改革的点,促进每位教师专业的发展,提升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适应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需要。
4、了解国内外教育科学研究最新成果,能独立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提高自我反思、自主发展能力,在当地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示范作用。
5、通过学习、借鉴、引进、交流,进一步深化语文‚自能学习‛、数学‚问题自主解决‛课题实验,不断探索研究适合学生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6、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7、解决教学实际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8、探索出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的实施策略和操作技术,形成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的典型案例。
四、工作内容 ㈠、教学常规工作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做好教学常规工作日益显得更为重要。为此,我们将依据《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意见》和《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督查评估细则》等文件精神,做好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作业与辅导、教学评价等各方面常规工作,重点做好教案编撰等工作改革。具体如下:
改革传统的教案编撰模式,在实行新课改的一年级中采用批注、活页教案等新的教案编撰形式。
批注式教案——教师在备课时,把学生应该掌握的情感、能力与知识目标、学生探索的重难点、学生运用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拟采用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课程资源等一些问题直接撰写在教师课本上。
活页式教案——改革传统的整本教案的样式,教师可根据需要采用单独页的教案,活页式教案内设有‚教学内容、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探索重难点、学具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后记‛等内容。
㈡、教学研究工作
1、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认真研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课程标准》等新课改精神,转变教学观念,依‚标‛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体做到‚四层次、三必须、两有、一检查‛即:在学习形式上分四个层次,每月一次全校教育理论讲座、一次教研组学习、一次网上学习、一次个人自学;在学习内容上做到三个必须,必须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必须是科学的教育理论,必须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在学习管理上实现两有一检查,即有学习记录、有学习体会、每星期检查一次。
2、以举办青年教师上汇报课、骨干教师出示范课、新老教师结对子、赛课、说课、评课、写教学反思、教学心得交流等形式,为教师成长、发展服务,提高教师课改意识和课堂教学质量。
3、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引导教师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4、加强对全休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特别是课件制作培训,提高教师计算机运用能力。
5、探索适应新课标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主体,按‚说课——上课——反思——评课‛程序,每学期每位教师出一节具有体现课改精神教学模式的研究课,并从中推出优秀课,为实施课改打好基础。教师在进行说课时,可着重从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后改进等方面进行;在进行教学反思时,可着重从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现象、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自身教学。
6、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研究工作:如何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如何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利用现有教材,体现课改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如何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如何写课后反思,做研究性的教师。
7、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教师论坛,推进反思性教学和新课改精神的落实。
8、确立‚教研日‛制度。‚教研日‛实行全天教研,教研活动可安排‚结对帮扶、跟班听与教、同上一节课、课改沙龙、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与教师对话、教学展示、案例分析、问题‘会诊’、心得交流‛等多种形式,时间由各校自行确定。各校应充分利用教研日,开展校际教研活动,把具体内容落实到人,并及时做好记录、做好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在这过程中,还应通过
建立前瞻式学课、集智式备课、双向式说课、对话式上课、沙龙式评课等多种形式的反思型教研模式,以提高校本教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9、继续深化语文‚自能学习‛、数学‚问题自主解决‛课题实验,通过研究、调控、实验、交流、总结、材料积累等形式,对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统一认识,集体行动。
10、积极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积累教学经验,撰写论文。
(三)校本培训工作 A、培训内容:
1、教师职业道德和执教规范:《教师法》学习与辅导、教师职业道德宣讲、教师执教规范评讲、优秀教师事迹演讲、‚廉洁从教‛、‚文明执教‛案例分析与讨论、‚师德磨炼‛笔记展评等。
2、教师职业技能和教科研方法:教师基本功训练与比赛、外语和信息技术自学与考试、教师能考评、教研方法讲座、课题研究方法案例分析等。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改专家讲座;各科《课程标准》学习、讨论与考试;课改先进学校考察学习;校内课改经验交流会;教学行为反思辩析会、师生课改对话会等。
4、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各级各类课题开题会、阶段总结会、结题会;课题集体研究活动;课题研究文章展示与答辩;课题研究师生对话;课题研究成果论证与推广会等。
5、校级教研活动:有培训目的和研究专题的全校性公开课、研究课活动;跨学科的综合性教学研究活动、校级‚优质施教‛说课、议课、评课活动;由学校组织的教材教法研讨会、教材比较分析会;优秀教案、学案评比;‚探索与反思‛校级教研网络平台、有共同研究计划的校际联合教研活动等。
6、青年教师培养:如师徒结对活动、青年教师业余进修、‚教坛新秀‛培养计划、青年教师‚热心爱教‛演讲会、‚关心青年教师成长‛座谈会、青年教师论坛、‚未来教育家‛沙龙等。
B、培训形式:
主要采用集中学习、教师自学、案例分析、小组研讨、举办论坛、个别指导、主题研讨、协作教学、举办讲座、资源共享、专题演讲、课题研究、教学观摩、教学竞赛、考察学习、参与式、反思型、研究型、长短期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专题与学科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各校还可以结合实际,创造性
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活动。
五、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机制
为加强校本教研和培训制度建设与管理,保证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得以扎实、有序、顺利地开展,成立校本教研和培训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校本教研和培训的实施、指导与管理,负责制定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方案、管理办法及计划,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王宏运 副组长:雷百锁
成 员:薛寒冰 胡永红 赵玲玲
2、建立管理网络,增强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功能
建立以校长为核心,教导处为主体,教研组为基本单位的教师人人参与网络,组建各学科中心教研组(具体组建情况见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学校教研和培训活动由教务处、教研组和学校主管负责人分层负责,树立合作意识,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进一步增强校本教研和培训各个环节的工作功能。
3、组织学习理论,明确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内涵
组织学习以校为本的有关文件和理论,明确校本教研和培训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是提高教师个人教育教学能力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4、实行有效管理,发挥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优势
构建‚四个一‛的工作格局,即:坚持一个方向——坚持‚教研强师、科研兴校‛的办学方向;深化一项实验——语、数课题研究;树立一种理念——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设一支队伍——教育科研队伍。同时,通过建立配套的制度来加以规范,以此带动全校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和培训活动。
活动考勤制度。在开展校本教研和培训过程中,将通过设置一本出席册,对全体参与教师进行严格考勤。
学时登记制度。参加校本教研和培训的教师经县教师培训机构审核,在县教育局确认后,由县教师培训机构按校本培训规范性学时发给24学时的学时证明。
过程督查制度。我校将对各校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实行动态管理,通过定期或随机等形式,对全体教师的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进行过程督查。
资料建档制度。我校对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和培训以及教师参加该活动的各种资料,做好建档工作,并注意做好教师成长过程中的资料积累。
表彰激励制度。教学案例研究、课题研究工作纳入教师的工作量,作为教师考核、职称评聘的一项重要内容。我校将适时对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与个人进行表彰与激励。
5、组合研究小组,提升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实效
按问题的类型和研究的的意愿组合成研究小组,通过定期或随机组织学习和研讨,及时交流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教师也可根据本人的具体问题进行自主的研究,不断实践与反思,不断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6、建立个人档案,深化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研究
每位教师均应建立‚教师个人成长记录袋‛,将自己参与校本教研和培训活动以来在课程理念、教学观、学生观方面的认识和变化、收获与感悟、自己的课例、分析、反思、教学手记等记录其中,不断激励自己成长。
7、注重整合资源,争取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引领
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的专业研究人员和多方面专家的联系,通过与他们建立密切伙伴关系,争取他们的专业引领。或与兄弟学校联系开展校本教研和培训活动情况,互通有无,实现资源共享。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学校教学改革实验,促进教师教法与学生学法的变革。同时。还将通过积极组织担任培训工作的教师进行专题性的学习、考察,为他们提高水平创造条件,从而为校本培训奠定师资基础,以此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
六、实施要求
1、应当强化的六种工作态度
积极参与的态度;一切为了学生的态度;团队合作的态度;勤于研究学习的态度;善于反思的态度;合理应用业余时间的态度。
2、教师务必要做到‚六勤‛
勤学课;勤听课;勤研课;勤评课;勤跟课 ;勤反思。
3、教师应做好‚五个一‛
每周做一次教后记或教学反思;每月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教学案例;每学期上一节校级以上公开课、研讨课;每周提出一个教学上的问题,并有解决问
题的相应办法;每周至少听一节课,并做好记录,评点。
七、具体的专题研究内容与培训形式等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依托在每学年工作计划当中。
八、本方案未尽事宜待后另行补充。
2008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