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内容 - 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
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中学
相关内容列表
学习《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守则》
从我做起,建设和谐校园
立足岗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自我发展、探索创新——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教育的指示和讲话精神给与我们的启示
学习孟二冬事迹 发扬孟二冬精神
为人为师为学
读党代会报告有感
记徐教院附中在第九次党代会召开之际的党员示范岗交流中共上海市第九次代表大会学习体会
学习第九次党代会文件的体会
上海的明天更美好,美好的明天需要我们去创造。
学习习近平同志报告体会
学习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体会
学习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心得体会
时刻跟党走
上海市第九次人民代表大会观后感
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
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感想
第九次党代会有感
学习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心得体会
首页 > 党建中心 > 党支部
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07-06-04作者(来源):周春红
在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其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教师素质的构成要素主要是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等。
一、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教师是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具体承担者。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成效和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民族的未来和城市的发展。我们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2、加强师德建设的紧迫性
广大教师教书育人,辛勤耕耘,为人师表,无私奉献,作为徐汇区的一名普通教师,我们应该为徐汇教育品牌做出自己的贡献,更何况是一名党员教师呢。虽然我们已经赢得了全区人民的信赖与全社会的尊重。但依然有教师不讲师德、违反师德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我们老师必须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党员教师一定要在学校做师德的榜样。
师德是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在从事教育过程中形成的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教师的师德是履行自己崇高的社会职责的重要保证,很难设想一个不安心教育工作,看见学生就心烦的人,会教出怎样的学生。所以,加强教师献身于教育的理想的培养,有助于其正确对待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这是一个方面。师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可以这么说,一个不热爱学生的教师决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如果师生之间的感情没有融洽地交流,即教师没有把自己的爱全心全意地贯注给学生,那么整个教育活动就会死气腾腾,没有生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调动不起来,教育的质量肯定也不容乐观。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毫无保留地为学生奉献自己的爱心,学生在这种洋溢着互相尊重和友爱的教育氛围下,就很容易“亲其师,信其道”,并且积极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华,使教师能够根据其展现的特点因才施教,从而使教育达到了目的。
但是,在热爱学生的教育中,也存在着一个误区,即偏爱好学生。偏爱好学生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应该是严慈相济,偏爱很可能导致好学生陷入自高自大、固执、经受不起挫折的怪圈。我们应该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应该热爱后进生,把偏爱留给后进生。后进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往往因自己本身的缺陷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不敢与别人正常地交往,而内心深处却比一般人更强烈地渴望别人的关心。教师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差生的关注上,在教师的心目中应该是“我班没有一个是差生,我的学生一定会进步,会成才”,这样,才能融化差生心中的冰块。
我们学校的耿肖寅老师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他关爱班级的每位学生,特别是有哪些有身心理有缺陷的学生,给与乐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使这些学生在以后的人生中有了更大的自信心。所以说身边的榜样哟0很多,问题在于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学习他人的表率作用。
我做班主任三年,当时班内有一名脑瘫的女学生,我对她倾注了比别的同学更多的关爱。所以至今为止,这位女孩子毕业已经五六年了,每年的教师节和我的生日她都会来看我,我很欣慰,这孩子的身心理都很健康,已经步入了社会。甚至用自己第一个月的薪水买了份礼物送给我,我当是真的感动的流泪了。她始终说这句话,是周老师给了我中学时代的快乐和美好。我每年享受这师爱的温暖。由此可见,教师的爱是一种多么强大的力量,它不仅可以提高教育质量,而且更重要的是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即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的发展、个性的形成、人生道路的转变,甚至会影响其毕生。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热爱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感到教师的爱更困难。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感受到这种爱就会亲其师,从而行其道,这样一来,教育实现了其根本功能。因为,师爱是师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心
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理想是教师动力系统的重要内容。理想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是个体所向往的。那些具有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努力的教师,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才具有长远而高尚的理想,由此产生的动力就巨大。他们不为眼前利益所困惑,呕心沥血,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贡献出自己的全部。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无所不知的,是他们崇拜的偶像,教师的一举一动,就成为他们争相模仿的对象。高尚而富于魅力的教师人格是学生模仿学习的生动榜样,性格懦弱的孩子能从教师身上学会勇敢坚韧;脾气急躁的孩子能从教师身上学会忍耐自制;自由散漫的学生能从教师身上学会执著敬业;孤僻封闭的学生能从教师身上学会乐观开朗„„美国保罗·韦地博士作了一个调查,他根据90000个学生所写的信,概括出了作为一个好教师的12种素质:
一、友善的态度;
二、尊重课堂内每一个人;
三、耐性;
四、兴趣广泛;
五、良好的仪表;
六、公正;
七、幽默感;
八、良好的品性;
九、对个人的关注;
十、伸缩性;
十一、宽容;
十二、有方法。这十二种素质其实就是教师人格的凸现和延伸。学生在优秀的教师人格的影响下,逐步发展其性格,形成其品质,完善其人格,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加强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
坚持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引导教师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全面开展师德建设工作。
2、工作目标
要通过加强师德建设,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树立远大理想,培养敬业奉献精神,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不断增强教书育人的能力,建设一支品格高尚、知识渊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积极探索师德建设的工作新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弘扬高尚的师德风范。
三、师德建设的基本内涵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关键问题,用正确的理论和观点对学生进行“树理想信念之魂、立民族精神之根”的教育,切实推进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维护国家利益与国家形象,要严格遵守宪法与法律,紧密结合国情、市情、民情进行教育教学,不得传播、散布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言论,不得传播低级庸俗文化,不得传播非法出版物,不得出现有失教师形象的言行举止。
2、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把帮助教师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和示范,深刻对比反思自己与“八荣八耻”要求的差距,分清楚何为荣,何为耻,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时时处处事事都做好表率,做好示范,维护和实践好自己教书育人的形象,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标杆。学校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考核班主任和教师的重要指标。
3、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研究教育规律和青少年的成长规律。
要充分了解、理解学生的需求,切实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
4、恪守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
教师要树立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真正做到以言传道、以行垂范;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全面关心学生成长,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要忠于职守,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5、具备专业化的育人能力
教师要认真钻研专业知识,苦练教育教学的基本功,不断增强教书育人的能力。要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研究方面的新知识、新成果,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做到博学业精;要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培训
教师不仅要有专业学科背景,还要具备教书育人的能力和素质。
要依托各类教师培训基地,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7、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考核机制
要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创建和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对教师评估要突出教书育人实绩,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通过教师互评、学生评议、家长反映、教风评议等途径,及时把握每位教师遵守师德规范和教书育人的情况。
8、构建师德建设的奖惩机制
定期评选师德标兵等,予以表彰和奖励,并作为职务晋升、岗位聘任的依据之一。
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要按照有关程序,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终止聘任。
9、构建师德建设强有力的保障系统
要建立师德建设工作评估制度,完善相关政策,体现正确导向,为师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完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要建立师德建设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等长效机制。
10、加大师德宣传力度
善于发现和宣传师德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教书育人工作中的先进经验,特别要注意挖掘先进教师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做法,并加以宣传推广;要通过举行师德建设先进经验交流会、主题活动;师德建设和教书育人优秀成果展、师德演讲会等形式对先进典型加以宣传和推广。
真的作为教师责任重大,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纯洁的镜子,教师的言行随时随地地照在他们心灵的镜子上,留下抹不去的印记。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更应该高标准严要求地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师德去影响学生。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虽然生活在中国饱经忧患的年代,但他仍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不屈的精神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以自己毕生的精力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他一生的光辉写照。我们应该以陶行知先生为榜样,全面加强自身素养,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兢兢业业,为人师表,引导学生走正确的人生道路,成长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中学
地址:上中路50号邮编:200231E-mail:jyfz@xhedu.sh.cn
已访问人数:
第二篇: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国培项目研修简报24
“国培计划(2015)”—“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研修简报
第24期 2016年4月21日
“国培项目”专家组到徐汇区中期调研
4月20日,中国教师研修网在线研究院院长宋冬生、研究员沈传阳、项目总监陈敬宏、项目经理张欣、教师研修网驻沪办事处负责人韩旭等一行就“‘国培计划’——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对徐汇区的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调研。华理附小作为本区23所项目学校的唯一代表接受了专家组的实地调研。陪同调研的领导和专家有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李红、师训部主任蒋莺及师训员等。调研会由陈敬宏总监负责主持。
本次调研主要通过听取报告、座谈交流、调阅资料等形式了解项目学校将网络研修与本校校本研修在时间、内容、制度等方面相结合的特色做法,并现场观摩项目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
调研活动的第一项议程是由副校长李卫强代表学校项目组作“‘国培项目’——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专题汇报。报告总结了学校的几点经验与做法: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机制健全,激发热情;示范带动,分层推进;专家引领,专业支持。实施成效:100%达到了合格学分;转变了教师的理念和行为;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研究成果。同时,提出了思考与建议:在研修内容上真正实现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有机整合;从技术手段和管理服务上切实解决研修中的实效性问题。报告还以学校语、数、英学科教研组为例,详细介绍了学校线下研修项目的实施与进展情况。
调研活动的第二项议程是现场观摩语文教研组的校本研修活动。语文组的陈琰冰老师为大家执教了《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随后,老师的主持下开展了评课交流。
教研组在大组长蔡国英
在听取专题汇报,观摩校本研修活动后,与会各方开展了互动交流。宋冬生院长代表专家组作了现场点评,他充分肯定了华理附小的办学经验,他认为学校重视内涵式发效。他感谢附小为项目实施、推广提供了有特色、有展,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重视教研组建设,校本研修工作持之以恒,项目实施扎实有质量的案例。
调研活动结束后,专家组一行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附小的校园十景。“国培项目”专家组此行对徐汇区中期调研,体现了中国教师研修网领导对徐汇区开展此项目的高度重视。徐汇区将严格按照2015年“国培计划”——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把握好时间节点,做好项目后期的相关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第三篇:教育工会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辛集镇联合校工会工作总结
教育工会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我联合校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宣传发动,并结合本乡实际,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师德师风整顿学习活动。
以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严谨治学为主要内容;以查摆问题、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为抓手;切实解决师德师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使全体教职工在增强意识、关爱学生、服务育人等方面有所提高。现对我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作以下阶段性工作小结: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坚持以十八精神为指导,认真领会这次师德师风自查自纠活动是我乡的重要工作举措,是新形势下推进教育良好风气的必要手段,是促进依法执教、文明施教、创满意教育的重要保证。是教师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风学识上适应时代要求担负起培养二十一世纪新人的历史使命。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我乡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把抓好师德师风创建活动作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推进依法行政,从严治教,维护教育形象,创建文明行业,改善和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的重大举措来抓。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工作机制,按“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原则,实施师德师风建设责任制。经过
行政班子和全体教职工大会反复研究决定,我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工会主席为副组长,教研员为组员的师德师风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一把手挂帅亲自抓,副职领导具体抓”,把责任目标落实到各有关岗位及责任人;并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师德师风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及工作措施。同时,为推进各项工作措施的具体实施,按计划落实好每一项工作。
三、高度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为人师表良好形象
教师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修养,立德为本”。几年来,我们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造就和形成了一支叫得响,过得硬的教职工队伍。我们要求全校教师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为人师表形象。具体做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热爱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二是以身作则,作为一名教师,要“衣着定位”,让学生无时无刻受到审美教育。三是自觉修身养性,淡泊名利,以德服人,以德立教,要不断塑造鲜活、生动的人格魅力;三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创设有效载体,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
为了结合市县教局的工作精神,进一步提高我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我们积极为教师创设有效载体。根据我乡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计划,开展了丰富的整治活动,通过活动,每位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组织每个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十要十不准”师德60条等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从思想上明确作为一名教师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比照《规范》中的八条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并开展互学互比和写自我剖析材料,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学习师德标兵”一系列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人和事,鞭策激励自己。
五、建立考评机制和奖惩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一是自评,达到自我认识、自我鞭策的目的;二是互评,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形成合力;三是学生评,召开学生座谈会;四是家长评,最后做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五是学校评。奖优罚劣,弘扬正气,在操作中重奖励,轻惩罚,增强工作透明度,充分调动教师工作进取精神。
六、师德师风建设结硕果
经过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结出可喜的成果。教育教学、平安创建、后勤社会化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得到当地干群、家长及主管部门的良好评价。同时又涌现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爱生如子,舍小家、为大家,教书育人、刻苦钻研,精通业务等优秀典型事迹。如行政领导工作兢兢业业、主动积极、创新实干、不计得失;党员同志身先士卒、以身垂范;老同志工作积极、带病工作;年轻同志务真求实、干一项工作取一项成绩;班主任管理服务学生到位、班风学风转变提高;后勤同志服从安排,转岗无怨言,不怕吃苦耐劳。在新近典型的带动下,全校教职工呈现出你追我赶、争创
一流工作业绩、树行业新风的良好局面。
新世纪做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做到锲而不舍、坚定不移、坚持不懈,相信只要扎实工作,务求实效,我们辛集的明天会更美好。
辛集镇教育工会
2015年3月
第四篇: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立达中学总结
2011-2012创建松江区文明单位工作总结
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立达中学
2011-2012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工作在局党委的关心下,我校依靠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紧紧围绕校文明创建方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创建工作,坚持注重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扎实有效地开展活动,学校师生的精神风貌明显提升,内涵建设。
学校的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主要从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注重思想道德建设,师生素质明显提高
1、抓好政治学习。
学校注重政治理论学习,班子成员做到带头讲学习,学习做到重过程,强落实。教师政治学习做到三定“定时、定点、定内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理论,为学习型校园建设营造了浓厚氛围。
2、强化师德建设。
学校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以先进人物为引领,使师德建设更加人性化,具体化。学校每年都邀请专家来校开讲座;每年开展“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评选;两年一届的立达“绿叶工程”评选坚持开展。在“强师德、重师能”理念引领下,一支梯度合理、师德高尚、业务技能出众的教师队伍逐渐形成。高中支部夏登峰老师被评为2011松江区优秀共产党员;高双福、彭卫镝、杨志林等老师先后获“市、区优秀园丁”称号;尹蓉、俞月红、徐巍老师被评为永丰街道“我最喜爱的老师”;
3、培育德育特色。
学校德育工作以“两纲”为指导,以“抓好常规、强化管理,突出重点、实践创新”为具体工作目标,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教育。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各类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以“班主任工作坊、温馨教室创建、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指导等内容为载体,努力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固化我校德育传统特色项目(松江区德育精品项目)“模拟长征、远足佘山”,至今已进行了27次。15公里的步行,使学生体验到红军长征的艰辛,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在磨砺学生意志,培养顽强毅力的前进道路上学生互相关心、互相鼓励,共同战胜困难,更是在真实的集体主义教育中感受团结一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4、自主管理见成效。
学生行为规范督察部是我校一道学生实现自我管理的亮丽的风景线。“爱我立达、从我做起,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响亮口号则鲜明地表达了督察部为维护校纪校规,巩固良好校风学风的坚定决心。良好的自主管理机制,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使我校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上了新台阶,班风、学风、校风建设上了新品位。
二、加强改进党的建设,核心作用发挥显著
1、创先争优常抓不懈。
为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校党总支制定了我校创先争优活动计划和实施细则。各党支部按照校党总支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主题教育、实践争创活动及其定期交流小结活动,切实增强了党员的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迎世 博”期间我校“党员护校队”坚守岗位;结对共建期间我校党员徐明君、张勇远赴边疆支教;课改中党员尹蓉、徐巍、黄佳荔等老师积极投身,成为学校教改的排头兵。目前,我校创先争优活动正进一步推向深入。
2、党务公开常态实施。
学校制定了党务公开实施方案、基本目录,并不断总结、探索开展党务公开工作中的好方法和经验,不断提高党务公开质量和效果,力求及时、长效,并建立了党务公开长效工作机制,做到了党务公开规范化和制度化。
3、党风廉政有效开展。
学校制定了《立达中学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实施计划》和《实施日程》,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学校与党员干部和党员教师分别签署《立达中学落实党风廉政(师德)建设责任制承诺书》。
学校的党政领导以身作则,依法治校。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坚持校务公开,坚持民主集中,坚持秉公办事。班子成员作风民主,相互尊重,讲求工作效率。
党总支始终把党员推向各项活动的第一线,凡涉及募捐献爱心、义务献血等活动,党员总是走在前面;交特殊党费,帮助困难家庭,成了党员的义务。
4、党群工作落实到位。
重视并支持学校群团开展工作;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会提议认真对待;团委工作予以关注;少先队活动大力支持;妇女工作常常关心。教代会的作用明显发挥;教职工法制意识明显增强;政务公开成为惯例;党群、干群关系良好。
校工会坚持开展“文明组室”评比,每月有记录,年终有总评。全校12个工会小组全部获得“文明组室”称号,达标率100%。这为学校绩效工资的有效落实营造了很好的氛围。
三、深化学校内涵发展,办学绩效显著
学校始终坚持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为指向,围绕“提高办学质量、创建新优质学校”这个中心,狠抓课堂教学改革和科文艺体特色培育,促使学校跨越式发展。
1、以课改(引发教学)推突破,打造活力课堂。
学校继承和发扬立达学园教育思想,进行“引发教学”的课堂教学改革,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革的效益正逐渐显现,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校际交流与校本培训紧密结合。根据课改的需要和进程,对引发教学进行实践探索,有计划地进行外出考察,通过开展校际交流,把兄弟学校的成功案例经验、先进教育理念、立达教育思想、分层教学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校本化。以闵行区七校 “智慧教学”和松江区五校“分层教学”两个共同体为学习基地,以区教师进修学院为依托,以教育局课堂教学改革要求为指导,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引发教学模式”。2011年4月17日面向全市的“引发教学,打造活力课堂”展示活动得到了专家和同仁的一致认可。
2、以科研促教学,提高教师科研素养。
我校坚持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区重点课题《“引发教学”,打造活力课堂》引领下,实现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合一,教师提高与学生发展合一,学校科研成果不断:夏登峰、高彦芳、张子辉、李雪梅、张勇等老师的科研成果在市、区获奖,其中夏登峰老师的《专业引领 同伴互助 实践反思 共同发展— —2007-2011年立达中学“862”聚焦校本研修实践研究成果》获区重点课题——成果一等奖;两年中教师获奖和发表论文27人次,我校被评为第十届区教科研先进单位。
3、以品牌抓发展,创建校本特色课程。
学校以“引发教学,打造活力课堂”为核心,进一步完善三类课程体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发展特点,突出课程结构的基础性、整体性和选择性。在高中建立“1+3+3校本课程”(“1”文化课是核心,“3”美术、音乐、体育是辅助,“3”是高三阶段加强文化管理、编导、摄影)。把“科文艺体”纳入学校课程的整体框架之中,加强校本特色培育,多元化发展,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课程发展思路。
4、“科文艺体”特色培育逐成体系。近几年来,“科、文、艺、体”特色培育学校自主发展项目积极推进,学生参与总人数几乎全覆盖,为高校培养输送了大量特色人才,也为学校的自主发展明确了方向。
(1)科技方面
我校将校本课程《机械人》纳入到教学计划,在高一和预初两个年级开展;配合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劳技中心的工作,开展机器人、航船模、剪纸等科技活动;建立了我校科技方面的专业网站;依托杭州师范大学的教学资源,推进学校“创新实验室”的建立,这已成为松江区科技方面的一个亮点;近年来,学生参加区级以上比赛获奖达202人次。连续多年在国家、市、区三级青少年科技节、青少年创造发明设计竞赛中获一等奖。我校因此连续多年被评为松江区科技特色学校。
(2)文学方面
为推进立达学校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语文组教师辛勤耕耘下,编著了《古典选读·论语·老子庄子》;通过挖掘早期立达名师优秀人文作品,编写了《立达名师散文选读》等校本教材。学校还通过立达文学社、辩论队等社团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化涵养。2010年学校辩论队在全区中学生辩论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3)艺术方面
注重美术特色班建设。通过一技之长,为学生创造就读高等学校的机会。我们积极与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开展产学合作,设立招考基地、实习基地,开展各种类型指导、讲座等,谋求高校优势资源的支持和帮助,提升美术特色班的办学成效。几年来,成绩显著,美术类考生高考本科录取率成两位数增长。
声乐兴趣小组,虽然参与学生人数不多,但在音乐老师的辛勤培养下,成功率很高,每年总有6、7位学生考取艺术类本科院校。
为培育音乐特色、增强学校艺术氛围,学校抽调专业教师执教,成立了学校合唱队,教唱有早期立达名师作词谱曲的著名歌曲和其他红色歌曲。
(4)体育方面
学校广播操有“松江第一操”的美誉,学好做好广播操是每位学生的必修课,体育老师手把手教,个个过关,做到整齐划一。2011年代表松江区参加上海市中学生广播操比赛,获市“三等奖”。
由体育组的老师负责成立了田径队、体操队等,不但培养学生兴趣、锻炼体 质,还在区中学生各项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5、以队伍建设为抓手,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学校制订了合理可行的规划(立达中学四年发展规划、“强师兴教”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了严格的管理考核制度,帮助教师制订个人发展规划,组织分层培训、学习、考察;我校还成立了“班主任成长坊”,制定了《班主任成长坊——校本培训专业发展成长手册》,并通过讲座、沙龙、观摩考察、实践反思、课题研究等活动推进,给班主任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提高的机会。学校每年一次的“红烛情”教学评比,坚持了10年,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每年开展一次“四课”(新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展示课,中年教师特色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学活动落实到位。与此同时,我校还利用进修学院附属学校的优势,开展与区教研员结对等活动,培养了骨干,推动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队伍不断优化。目前,学校已有区级名师6人;区教坛新秀8人;校级名师能手十余名。至2008年以来,曾连续多年被评为区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集体。教学业绩自然也不断提升。
2012年秋季中考,我校学生总158人,其中市重点高中录取20人,占12.6%;区重点高中录取16人,占10.1%;普高达线率50%。2012秋季高考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本科上线39人,其中4人为重点大学。
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文化生活丰富
立达学校是所老校,有光荣的传统。根据学校的校情,我们始终坚持“科技人文和谐发展”的育人目标,“立己立人,达己达人”,坚持在艺体方面进行探索,“走多元发展”之路,给学生发展搭建平台。
1、构建节日文化。
我们通过构建节日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星空下”心理社团、合唱社团、广播社团、辨论社团、机器人社团、篮球社团、电声乐队等社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其中电声乐队,在短短时间内已成为区各类活动演出中的一大亮点。学生在活动中实践、体验、感悟、提升,展示自身的风采,获得成长的快乐,多渠道培育了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2、打造德育精品。
德育传统精品项目“模拟长征,远足佘山”活动,坚持至今已有27届,学生磨练了意志,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
3、实施结对共建。
我们依托大学城丰厚的资源,与东华大学合作,在高中部组织开设了“辩论赛”“模拟法庭”“演讲”等活动,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教师的好评;我们的高一高二辩论赛在区级比赛中也屡屡展示风采,学生的自信心有了很大的提升,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相当高涨。
4、体验社会生活。
社会实践作为我们的德育课程已形成了系列,初中开展了以探寻松江之根、参观禁毒馆、民防知识教育等为形式的民族文化教育和生命教育,高中则是形成了高一军训和“模拟长征”、高二赴绍兴考察和学农活动、高三赴南京参观和举行成人仪式的社会实践德育课程。通过这系列活动,我们让学生走出了课堂,体验了社会与生活。
五、优化校园环境,平安健康达标
1、平安校园建设 学校成立了平安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依据岗位实际签订安全责任书,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及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并有效落实;严格执行校园值班制度,门卫和宿舍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校园稳定;加强消防、民防、国防教育,定期开展消防检查,逃生等演练。
学校已连续数次被评市“安全文明校园”。
2、健康校园建设
学校重视健康教育,认真落实 “两纲”教育;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工作出色,学校荣获区青春期心理健康特色校、上海市“心理辅导学校”等称号。在2010年11月的星级考核中又被认定为市二星级“心理辅导学校”。
3、校园环境建设
学校重视校园环境建设,投入资金美化校园;连续多年获区“绿化先进单位”、市“综合治理先进学校”、市“无吸烟学校”等称号。
六、学校社会良性互动,内外关系和谐
1、校园内部关系良好。
班子团结合作;重视职工利益;关注妇女工作;关心离退休老师的生活;无群发性事件发生。
2、学校与社会关系。
我校团委与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研究生团总支结对共建,开展了丰富的活动。我校高中生走进东华大学参观校史馆等,学生对大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东华大学辩论社团的成员到我校为立达的辩论社团做专题讲座;两家单位的团总支共商工作计划。
此外,我校与永丰街道玉树居委会结成联谊单位;公共体育场地休假日向社区居民开放。
七、特色指标
1、有成效的公益活动:
连续几年,我校徐明君教师远赴云南省宁蒗自治区贝尔中学支教,张勇、陆建民老师陆续到新疆喀什支教,我校学生也与当地学校结对共建,多次捐款捐物。
2、有特色的创建活动:
(1)校团委坚持27年的“模拟长征,远足佘山”成为区德育精品课程。每一次活动都是一次很好的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出发前,通过动员大会、领导寄语、观看资料、阅读书籍和授旗仪式等,使同学们明确:要锻炼意志,要听从指挥,要战胜困难,要互帮互助。行军过程中深化教育的内涵:磨砺顽强意志,培养集体观念。十几公里的行程历时三个多小时。一路上,同学们热情高涨,一路高歌,相互鼓励。途经大学城、参观新城区,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感情和学习的兴趣。途经广富林,凭吊抗清英雄墓,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英雄的崇敬。返校后,写周记、谈体会、搞征文、出小报,对学生由知到行的转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形成了自律、自强的个人风貌和团结、进取的班级集体,达成了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养成良好素质的育人目的。
(2)电声乐队作为我校特色培育新项目,在短短一年间成绩斐然。2012年在教育局的关心指导下,通过文广局专业乐手的执教以及同学们近一年的艰苦训练,初见成效,4月1日在松江剧场的专场汇报演出,受到教育局、文广局领导的高度评价。同年还应邀参加了区教育局“庆六一”和永丰街道第二届文化艺术节以及庆祝教师节等文艺汇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逐步成为松江区校园文 化建设的特色亮点。对于队员来说,通过乐队的日常训练和汇报演出,不仅培养兴趣、陶冶情操,提高技能、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群体意识,有效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学校的“创新实验室”,已成为松江区科技方面的一个亮点;连续多年学生在国家、市、区三级的青少年科技节、青少年创造发明设计竞赛中获奖。我校因此连续多年被评为松江区科技特色学校。
2011年10月,张佳程、朱正豪同学在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上海市机器人竞赛中获初中组机器人足球二等奖,许彦亭同学获初中组机器人灭火优胜奖,俞陆寰、陈捷同学获高中组机器人足球优胜奖。
2011年11月,夏卫华、管俊利、邵荣老师在第十二届“未来伙伴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中获国家级一等指导奖。
2012年5月在上海电教馆组织的“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机器人竞赛(上海赛区)”和上海市科协组织的“第12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上海赛区选拔赛)”2项市级大赛上,获类人散打3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对2机器人篮球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对2机器人足球2项优胜奖;人型机器人全能挑战赛2项优胜奖。
第五篇: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教师曾被比喻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以自己的知识和人格力量培养着学生,既传授知识,又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现代教育家夏丐尊曾说过:“教师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不能没有水。”教师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建设高素质的教育,必有高质量的教师,而青年教师又是支撑教育的主体。因此,新形势下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关系到教育工作全局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对此需要有整体性的思考。一
准确把握新形势下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特点 从现实的角度看,新形势下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主要有以下四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任务的紧迫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一个永恒课题,提高青年教师的道德水准、道德面貌,不仅关系到教育的形象,而且关系到未来的人才培养的先进性、有效性和合法性。特别应当看到,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出现了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加上我们对新形势下的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有效的手段,青年教师队伍的道德状况出现了滑坡。在这种形势下,直面青年教师的道德现状,研究青年教师的道德建设问题,努力提高广大青年教师的道德水平,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紧迫,它是我们教育界甚至是全社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一大历史性课题。
(二)是把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目标内容形式的创新性。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在存在,相反,是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新形势下的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做人的工作,所涉及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等领域,也就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必须从已经发生了重大而又深刻变化的现实社会环境出发,伴随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有一个从理论、观念、内容到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的自觉创新问题。这里,既需要对传统道德资源进行创造性的阐述和转化,也需要对教师队伍道德建设经验教训的吸收和借鉴,渐渐形成一种新的师德师风规范体制。新形势下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创新性特点,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客观反映。
(三)是认识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过程的长期性。由于新形势下青年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的环境相对复杂,有着大量需要正确审视和解决的理论问题目和实际问题,并需要进行切实可行的制度建设,这决定了青年师德师风建设将是一个长期探索与实践的过程。对于这项社会工程,我们既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紧当前的工作,但也不可理想主义,期望可以一蹴而就,或者一劳永逸,必须作好长期努力的思想准备。
(四)是理解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形式的开放性。这是新形势下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特点。所谓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形式的开放性,是指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不应该也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它必须建立在家庭、学校、社会及广大学生和家长参与、监督的基础上。同时,还必须有整个社会环境包括道德纪律的配合。此外,对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实效的评价,也不能仅仅以做了多少工作、完成了多少教学任务为依据,而必须以家庭、学校、社会及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满意不满意作为最高标准。以上四个特点,是思考新形势下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基础和出发点。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教育方针,深刻分析当前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社会环境和现状,系统地研究和回答必须搞清楚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从而扎扎实实地推进这项重大工程。
二摆正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位置 笔者认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是全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成效,对于全社会道德建设的成效,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个时期里,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之所以被忽视,出现滑坡,显然是同人们对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直接有关的。教师是培养人和教育人的职业。一个人一生要接受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接受青年教师教育占很大比重。因此,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必须以提高青年教师的道德水平为先,真正实现道德的平等。这是因为,从社会成员的分层来看,青年教师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织部分;从社会道德的层次来看,师德是社会的主要道德之一。由于青年教师笔者在这里谈五点粗浅的看法。
在社会生活中处于教育未来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地位,因而,他们的道德取向和实际道德表现,对广大学生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一方面,我们要从青年教师的道德言论中感悟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我们又从青年教师的道德行为中判断善恶是非。正因为如此,青年教师的道德水平,不仅显示了社会道德建设的主题,而且是影响社会道德建设成效的重要因素。从当前青年教师队伍的实际道德状况来看,也必须把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放在全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地位。对于当前青年教师队伍的道德现状,应当正视以下两个方面的基本事实:
(一)是对青年教师队伍的道德现状不能估计过高。要充分看到,这几年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使青年教师队伍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二)是由于新老青年教师的交替,这几年青年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出现了明显的失衡,即广大青年教师队伍的知识文化、工作能力的素质大大提高了,而同时有些青年教师的人生价值追求及至品格、纪律、作风等的素质则下降了。当前,人民群众对师德师风现状的种种批评,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总之,摆正新形势下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位置,把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放在全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位置来抓,是提高广大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水平的现实要求,也是推进全社会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我们对此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自觉性。
三、结合实际具体研究青年教师师德师风规范的指标要素 在当前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实践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从表面上看我们对青年教师的道德要求很高,但在实行过程中,却缺乏基本、具体的实践标准。其实,道德总是具体的,不同时代的道德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师德师风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切实的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应当根据青年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及职业特点,设定规范性的具体指标要素。《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建设。这些原则要求,可以分解为七个方面的指标要素,即:一是职业理想;二是职业态度;三是职业责任;四是职业技能;五是职业纪律;六是职业良心;七是职业荣誉。这七个方面的指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根本出发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作为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目的,使职业利益服从于学生的利益。这七个方面,只是对指标要素的大致归类,至于它们的实际内容,应依据青年教师的不同类型不同岗位,加以具体化。在这里必须说明的是,作为一种制度建设的师德师风规范,无论目标要求的设定,还是指标要素的具体化,都要注意道德规范与道德理想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应将重点放在道德规范上,体现德性伦理与契约化理的统一,意识伦理与责任伦理的统一,个人伦理与组织制度伦理的统一。此外,对于政治伦理以及人文精神,也应予充分的重视。
四、重视新形势下青年教师师德师风中的人格伦理作用 古往今来,在我国人们就将羞耻、诚信、人格作为人的精神尺度与标志,作为对人的教育的关键。“人而无耻,胡不遄死?”“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事实表明,一个人的人格如何,是高尚、尊严,还是低下、可耻,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的反映。应当承认,在过去的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中,我们对于人格伦理的基础作用,一直是重视不够的。一般说来,对人的思想教育、感情陶冶、精神塑造,有三个层次:最基层的是人格;中层的是法纪;最高层的是政治方向。毫无异议,政治方向是道德教育的根本,是灵魂,一错全错;法纪是言行的是非标准,无疑也十分重要。然而,最基础的则是人格。根据科学的人格范畴要求,我们不仅要从生命的自身价值和自我完整性出发来看待人生的意义。人格作为一个人的道德追求的基础,它所要求人们的,不仅仅是外部行为,而是人们的行为动机的高尚、善良。例如,在现在人际交往和待人处世中,我们既重视个人的尊严、价值和自我控制能力,又要有鲜明的是非标准,不计个人的恩怨得失,言而有信,表里如一。一个人,如果没有人格的基础,政治思想就无处生根,无以为本;如果没有人格,当然也无党性可言;如果离开人格来谈道德修养,那只能是一种伦理说教。在新形势下,强调重视对青年教师进行人格教育,其意义在于:其一,有助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人文精神,丰富现实道德建设的可资资源。其二,有助于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深层次展开,把对青年教师的道德内在要求,提到应有的高度。其三,有助于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讲究实效,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
五、积极探索青年教师师德师风规范的运行机制 我们知道:道德作用于社会或个人都不是自发的,各种道德规范及制度的形成,也是人们为之自觉实践的结果。新形势下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手段,借助于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社会舆论、理想信念、传统习惯等所产生的力量,以使青年教师自觉遵从道德规范,从而达到维持教育人、塑造人和培养人的目的。因而,积极探索各种有效运行机制,是当前加强新形势下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所面临的基础工作。从长远来看,应当重点探索以下四个方面的师德师风规范的运行机制:
(一)要积极探索师德师风建设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的机制。应当说,在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中,各级对青年教师的道德建设都是比较重视,问题在于如何把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与道德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形成一种互动机制。这里的关键是,要从根本改变脱离实际、流于空泛的道德说教,要以现实问题的选择和确定为起点,以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为归宿,不断向青年教师灌输富有实践意义的新伦理道德价值观,把多种形式的师德师风教育和实践活动同法制教育、党规党风教育等紧密结合起来,使广大青年教师在大量的道德实践中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逐步地在青年教师队伍中形成讲道德、实践道德的良好风气。
(二)要积极探索师德师风建设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机制。社会管理是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是对师德师风行为的社会约束。要把对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导向性体现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的制度之中,把对青年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贯穿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工作制度及日常行为规范之中,使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在外在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要积极探索师德师风教育与道德监督相结合的机制。在整个道德建设过程中,道德教育是一种重要的形式和手段,但它不可能是万能的,道德教育的成效必须辅之对道德实践的监督。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青年教师的道德监督必须纳入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和行政监督之中,特别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及社会舆论的作用。
(四)要积极探索师德师风行为回报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机制。道德赏罚是道德控制的基本手段,只有通过对道德行为的赞扬和对不道德行为的谴责,才能树立分辩是非善恶的标准。长期以来,社会上一直存在这样一种错误观念,似乎道德只讲义务而不讲权利,以至使道德的回报问题几乎被忽视了,其后或者造成愚忠、愚考、愚顺,或者造成老实人吃亏,卑鄙者得益,奉献社会的人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和奖赏。建立青年教师师德师风行为的回报机制,就是要使那些尽义务、尽责任的青年教师得到公正评价和回报,对那些不尽义务、不尽责任的青年教师受到应有谴责,从而在奉献和回报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目前,我们在这方面还缺乏经验,但可以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一些其它领域中干部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