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与课改同成长征文
2011年《江西教育》第七届“与课改同成长”
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启事
各市(县)教育局、教研室、有关学校:
由本刊组织的“与课改同成长”论文评选活动已成功举办六届,吸引了数万教师参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该活动已成为本刊开展教育服务活动的品牌项目之一,深受广大教师欢迎。为激励广大教师一如既往地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育教学研究,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本刊举办第七届“与课改同成长”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论文内容: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反映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实践和教育教学研究或在班级、在透视教育教学热点问题、破解课改难点问题方面的经验成果。参评要求:每篇论文收取评审费明作者姓名、单位、邮编、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所有符合要求的论文请打印好寄至:时代广场2栋1101信箱号:***。
评选办法: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特级教师和资深编辑成立评委会,对所有参评作品进行评审。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并对获奖者颁发证书。截稿日期:2011欢迎以县(市、区)
学校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邓园生(收)月20深入开展教
理论联系实际,教研工作者在教学特别
50元。论文标题下面要标725号洪城 邮编:330038,手机
《江西教育》编辑部
2011年4月
坚持教育创新,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红谷中大道
年12日。教研室或学校为单位组织参加评选活动。
第二篇:与课改同成长
我 与 课 改 同 成 长
新课程的理念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怎样、学生新的学习方式是什么?与旧的学习方式有何异同?怎样组织数学教学活动、这一系列的问题一直在困惑着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反思。
一、转变学习方式
高度概括地说就是自主、合作、创新。所谓自主就是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独立性——在学习的内容上、时间上、进度上,更多地给与学生自主支配的机会,给学生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和自主承担的机会。过去的课堂是老师控制学生学什么,什么时间学,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这种过度控制压抑了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过程中的美好体验。
所谓合作就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恰当的组织和有效的调控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个人自学”、“小组合作”、“班级合作”为基本教学形式,通过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多边互动、平等交流、积极合作的一种教学模式。合作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角,教师起主导、导演作用;同时,合作教学有利于学生认知的发展,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这就告诉我们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设计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自主探索学习,获取知识,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所谓创新就意味着不故步自封、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总是试着无能为力改变,所以创新、探究和发展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
分。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的人格是不完善的,一个自我实现的人总是带有开拓进取、勇于冒险的精神,不会固守不变的东西得过且过。
二、现在的学习方式不足和缺点
过去的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机械重复、简单训练、接受学习。学生的探究、实质性参与教学的过程、学生之间互动与合作、交流与分享太少。原有的试图说服学生、命令学生、简单重复已有的正确结论的学习方式,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剥夺了学生质疑的权利,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新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优点: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我导向——明确学习的目标,自我激励——有感情的投入,自我监控——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思考策略,作为教学的一个目标,应通过具体真实的问题解决来更好地明确解决问题所依持的原理。让学生能够把这一原理应用到更广泛的情境中去。所以今天我们要强调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把所有学生的学习都提高到一个自主学习的高度。
三、转变教学方式
(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以组织教学、讲授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来展开。
其基本做法是:以纪律教育来维持组织教学,以师讲生听来传授新知识,以背诵、抄写来巩固已学知识,以多做练习来运用新知识,以考试测验来检查学习效果。缺点: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下,它的缺陷越越来显现出来。它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把学生看成是接纳知识的容器。按照上述五步进行教学,虽然强调了教学过程的阶段性,但却是以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为前提的,没有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革新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二)、新的数学教学方式我想是开放式的数学教学方式。所谓开放式教学方式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的教学,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思维、启迪智慧、培养悟性、培育创新精神上下功夫,使课堂充满生趣,充满孜孜不倦的探索。对开放式数学教学的组织教学我想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方面、开放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导向,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所谓“开放”,包括数学教学内容、学生数学活动和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等几个方面的开放。开放式教学的目标应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数学教学,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按各自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并得到发展,能力较强者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有进一步的发展机会;能力较低者也能参与数学活动,完成几项特殊的任务。这个过程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整合性。使学生可以全面发展。
第二方面、开放教学环境,创设民主氛围,促使师生关系朋友化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性格开朗、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气息。
理想的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必须确立:
1,民主化师生关系的建立;
2,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组织、帮助、鼓励、引导、促进);
3,教师要学会倾听、沟通、尊重,学会向学生学习。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为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操作平台.让师生共同体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这时,教师才真真正正地成为学生的良朋知己。
第三方面、开放教学方法,激趣导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就是自主、探究、合作。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巧创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2、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 ;
3、运用变式教学,确保其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的热情。
比如《有理数的的加法一》中教学过程可设计如下:
[A]、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一位同学在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上,先走了20米,又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的位置位于出发点的那个方向,与原来的位置相距多少米?
分组讨论,由小组的代表说出本组成员的想法。
(答案包括了全部可能的四种分类情况)
①先向东走20m,再向东走30m;②先向东走20m,再向西走30m;
③先向西走20m,再向东走30m;④先向西走20m,再向西走30m
[B]、组织交流、共享发现
讨论如何根据实际意义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通过讨论,很快有四位同学说出下面四个等式:
(+20)+(+30)=+50(+20)+(-30)=-10
(-20)+(+30)=+10(-20)+(-30)=-50
设置上面的问题和活动,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们发现新问题的能力.[C]、探究本质,统一认识
观察上述四个算式,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并总结归纳。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指导学生看书上的黑体字,比较一下书上的表达方式与我们自己的表达方式有什么区别?并集体讨论,以加深印象。
[D]、能力展示
联系生活算一算,并把自己的算法说一说:
(—2)+(—3)=(—2)+3 = 2+(—3)=
(+2)+(+3)= 2+(—2)=
运用法则计算4+(—5)=?并用其他方法验证运算的正确性。
活动说明:鼓励学生用数轴和生活的实际经验来解释4+(—5)的现实意义,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的应用,逐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多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
第四方面、开放教学内容,“活”用教材,力求教学内容社会化。数学是人类的活动。如果课堂内容与生活相联系,那么学生的活动过程就会显得更加有意义,他们投入的程度也就会更加强烈。如大米蒸成米饭后质量有所增加的问题,通过设计问题、合作讨论、探究和解决,不仅使得同学们在合作中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和方法,还使得他们在探讨中学到了一些生活常识,懂得爱妈妈和如何做一些家务活。
第五方面、开放教学手段,连接Internet,使课堂教学网络化。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认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传统教学陈旧的教学手段和简单的教学技术在当今世界的多层次教学、演示教学、实验教学等现代化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力不从心。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开放式的教学情景;使得教学情趣盈然、丰富多采,符合青少年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需要。但是,在具体操作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常常会限入困惑,常无法达到应有尽有的效果。在这里也敬请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给予指正。当然对这些问题和困惑,需要我在以后的的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地学习、反思、探索和解决,使我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汪洋里再一次的茁壮成长。
第三篇:我与课改同成长
我与课改同成长
今天,我很荣幸地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谈课改,一起交流,一起提高,更期待大家给我指正,带着我一起走向教育的美好明天。
我从师范毕业回到家乡的小山村教书,掐指算来已十三个年头。在教坛用心耕耘了十三年的我,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当我还在沾沾自喜时,新课改的大潮已汹涌而至。今年,我有幸参加了课改培训,培训后,我以前的那份骄傲如同肥皂泡一样被击得粉碎,原来自己只是井底之蛙,原来教学应该是这个样的,我仿佛从梦中惊醒。我得抓住这个变革自己,提升自我的机会,满怀着憧憬和信心迈进了新学期,把我所学到的新观念、新方法用于我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然而课改的春天对我来说并不是晴朗的。一上课,我突然有一种迷失了方向的感觉,不知准备怎样的导学案,更不知如何上课,几乎每节课都完不成学习任务。邯郸学步的结果是我的课堂表面热闹了,可也乱套了。我生怕自己一直陷入恶性循环,应该说那时的我十分迷茫,十分苦闷,正可谓“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心情非常沉重,也生出过许多报怨,甚至想退缩,想逃避。
课改,对于每个教师来说,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挑战,理智告诉我自己必须勇敢地迎接挑战,冲破乌云,适应改革的潮流,找到自己的路。于是我认真地学习,不放过任何一次能提高自己的机会,阅读有关新课改的书籍,虚心请教,积极与同事研讨、交流困惑,解决争议。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每次我都在深入地思考,新课改的精髓到底是什么?
渐渐地我明白了,新课改的实施,迫使我们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让导学案发挥最大的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需要我们放下心,放开胆,真正地还给学生;给学生自由是对的,但仍然需要我们机智地把握课堂;课堂热闹不是目的,新课改真正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享受学习的乐趣,学会学习,有终生学习的能力,才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新课改的课堂应该是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现在看自己的课堂,放开我的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孩子们讨论时的热烈,点评时的直率,督学时的严厉,展示时的争先恐后,告诉我孩子们应该喜欢这样的课,正是这样更加督促我不断地迫使自己走好这条要求更高,更艰难的课改之路。
课改因不同的声音而艰难,也因不同的声音而精彩。我相信这股课改之风会让我的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让我的教学生涯焕发新的精彩。在新课改下,我在成长,我的孩子们在成长,在“新课改”激情燃烧的课堂中我们会一起成长,体验创新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我想,我能!我们能!
《中国教师报》有一句话说的好:走进课改是一种责任,体验课改是一种人生,实践课改是一种创新,提升课改是一种革命,收获课改是一种兴奋,享受课改是一种幸福。那么让我们尽情地享受这种独有的幸福吧!
第四篇:《我与课改同成长》演讲稿
我与课改同成长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我与课改同成长》。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终于走进了我们的校园,我有幸能够赶上了这次新课改的大潮,伴随着课改一同成长。
从第一天走进新课改的课堂,我就在边教边学中领悟着课改的精神,并逐步地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记得有一堂新课涉及到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在介绍本课的背景和新知识的联系时,我是这样说的:“由于隋朝的衰败,李渊兵变,建立唐朝。玄武门之变,一代明君唐太宗开始了他的统治。”在这时,一学生举手说:“老师,错了。通过预习,我了解到李世民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弑兄逼父后登基(玄武门之变),历史上为什么称其为明君呢?”对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我愣了一下。接着,我一面用较慢的语速表扬他能积极思考和大胆提问,一面想这个问题正是引入下文的最佳途径。又当机立断对学生说:“书是人类的良师益友。我相信,你提出的问题,我们只要认真读课本就一定能解决。现在,我提议分小组学习,第一小组主要归纳唐朝的建立,第二小组结合课文寻找李世民为什么被称为明君。”最终,我们师生形成的共同思路是:隋朝的衰败、李渊兵变、唐朝建立,然后简单介绍唐朝建立者李渊、玄武门之变,介绍李世民、归纳其称为明君的原因。通过这堂课,我从学生脸上洋溢的笑容中发现,学生获得了满足感和作为学习主人
自主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从此以后,我发现很多同学上课积极性也高起来了。
反思这节课,教师在备课时,往往考虑更多的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且力求尽善尽美。每一个知识点怎么讲,需要学生回答什么问题,甚至连过渡语怎么说等全设计好;而恰恰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人,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为解决这些问题应采用的方法和途径。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留一点空间给学生思考、谈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这样呼吁过,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成为孩子们展示自己生命活力的舞台。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这样的课堂是新课改所要追求的课堂,也是我这个在多年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新一代教师所渴望的课堂。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新课程改革不仅塑造了学生们活泼、开朗的性格,同时也树立了我大胆创新、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课改给了我新鲜的活力,给了我思考的翅膀,给了我发展的平台,让我逐步成长。我想,如果教学改革是条路,我才刚刚踏上起点,而精彩总在险远之处;如果教学改革有扇门,我才刚刚站在门口,而只有步入其中才能嗅到真正的花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谢谢大家!
第五篇:我与课改同成长演讲稿
“我与课改同成长”主题演讲稿
课改风雨路
文昌小学 尹莉
2000年,刚从学校毕业的我,带着满腔的热情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投身教育事业。这一年,课改如狂风暴雨,在我还没有准备迎接他的时候,迎头向我袭来,使我受到强烈的袭击,正是这种袭击让我清醒的认识到这次课改是空前的,绝不是毛毛细雨,润物无声,也不是春风扶柳,杨柳飘飘,他至上而下,似狂风一阵近似一阵,似海涛,一浪紧逼一浪。在这样凄厉的气势面前,我感到了沉重的压力,但自己没有置身度外,而是积极投身到课改的行列之中。
但当自己带着贫乏的知识和经验中真正置身于课改大潮,觉得一切都很新鲜时,同时又是措手不及。记得一次学校组织公开研讨课,我很庆幸自己是执教者,便把自己学到的新观念、新方法贯通到一堂精心准备的研讨课上,课堂热闹非凡,但在课后的研讨中却被领导和同事批得体无完肤,我很迷茫,也很困惑,但领导的一句话击醒了我:“尹莉,叶老曾说 '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整堂课很有活力,但真正的东西你忽略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你想想这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你还年轻,好好钻研,会成功的。”过后,我把大家的意见编成一副鞭策自己进步的对联:“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貌似群情激越精彩纷呈,实则花里胡哨,过眼烟云;空洞洞,无的放失不成纲,胸怀课改理念,热血沸腾,结果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这次的失 1
败,让我更深的认识到自己知识的欠缺和对课改理念的误解。在工作中,我积极阅读课改书籍,努力向同事学习教学经验,渐渐地我学会了三维目标的定位,对自己也有了定位,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以学生的“学”为目标。老师是“导演”,但不重在“花”,而重在“实”,“花”是为了学生学得更好,而不是展示自己的才华,“自主、合作、探究”是为了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而不是老师讲课为体现活而导演的技巧。语文课不能忘了用语文手段解决语文问题。不断学习,反思,给我带来了成功的喜悦。今年我执教的《鲸》就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好评。课前我研读教材,注重课内挖掘,拓展课外延伸,寻找解决难点的金钥匙,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一座无形的桥,用语文手段解决语文问题,整堂课课堂活跃,效率更佳。课改让我受益匪浅,用一句话描述:教学思考促我的专业成长,专业成长让我尝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回顾课改之路,有浅尝甘露的欣喜,有遭遇挫折的痛楚,也有不眠不休的焦虑。伴着风雨,沐着阳光,我与课改一起成长。
三尺讲台是我驰骋沙场的沃野,一块黑板是我们对镜梳妆的镜鉴,一支粉笔是我耕耘试验田的犁铧,展望未来的课改之路,或许我还会面临许多不可预知的困难,或许我还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但我会铭记课改给我带来的一份份惊喜和感动,让我再次感谢课改,祝福课改,与课改同行!用课改的成果辉煌文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