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幼儿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
浅谈幼儿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
保定市容城县沙窝幼儿园阴淑梅
摘要:师德是一名教师从业的基础与根本,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具备基本的专业素质的同时,更应具有高尚的师德。幼儿教师的道德品质是多方面的,作为一个公民要有社会公德,作为家庭成员要有家庭道德,作为一个教师应有教师职业道德,它是教师道德生活的重要行为准则。捷克的夸美纽斯说过:“教师应该是职业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
关键词: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以身作则修养
师德是一名教师从业的基础与根本,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具备基本的专业素质的同时,更应具有高尚的师德。幼儿教师的道德品质是多方面的,作为一个公民要有社会公德,作为家庭成员要有家庭道德,作为一个教师应有教师职业道德,它是教师道德生活的重要行为准则。捷克的夸美纽斯说过:“教师应该是职业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
新纲要明确的提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对儿童发展来说是一个促进者;所以幼儿教师要具备:
(1)要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思想素质)
说到教师的职业道德,人们马上会想到这样一些词儿: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确实教师的职业离不开“师爱”,幼儿园的孩子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我也有一个5岁的女儿,作为母亲,我倾注了全部的爱心,关怀着她的成长,这种情怀是无私的、投入的,每当女儿在生活中、学习上取得了一些进步,我都会非常高兴,这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可以消除一天的劳累。每个孩子都是母亲的宝贝,多年的幼儿工作中我也如同对自己的女儿那样对一切孩子,这就使我深深体会到,情系幼儿,像母亲一般热忱地爱每个孩子,这样你就会感到有意义,幼儿身体健康,快乐,学习进步,你就会喜悦,就能感觉到工作的快乐。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享受拿到成功与快乐,孩子和我之间已经有了一种特别的默契。就连孩子们的爸爸妈妈也常说:“还是老师行,说什么都听,干什么都把老师的话排在第一,说:“老师说的,老师说的。”那一刻,我才深深地体会到我在孩子心目中的角色(地位)现在,我最喜欢孩子们亲切地叫我一声——“老师”,这两个字就是责任,是爱心,是奉献。这简单的两个字构成一个多么神圣而又繁琐的事业,就是这两个字让多少人在教育战场上默默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一个人无论干什么都要有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工作负责。做幼儿教师首先要爱孩子,爱本职工作,有了“爱”就一定会付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书中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是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对孩子对事业、真诚。因此要做到喜欢孩子要真心:是基础,你不真心喜欢孩子,我想您不会心甘情愿的做幼教工作,只有真心喜欢孩子,你为他们付出才会无怨无悔。孩子生活要关心:孩子的心情怎样、天气变化了衣服穿的多少、孩子病了吗?怎么不愿动?等等都要关心。
教育孩子要精心:生活无小节,处处是教育。教学无小事,事事要精心。《资料汇编》中落实新《纲要》执行新《常规》中有详细的要求,大家应熟练掌握,以便更好的指导工作。
观察孩子要细心:每个孩子的言行举止要尽收眼底。孩子对什么感兴趣、为什么他不愿参加活动等都要心中有数。看到了才能有针对性的去解决问题。
引导孩子要耐心: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水准来要求孩子,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孩子,要耐心的引导幼儿学习,让他们在不同水平上有提高。
(2)热爱幼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
热爱幼儿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品质,对孩子没有真正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将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伟大的俄罗斯文豪高尔基说道:“教育儿童的事业是要求对儿童有伟大爱抚的事业。”
现代心理学研究材料说明:学前儿童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成长,成人的爱抚对幼小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幼儿对教师有种特殊依恋,教师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和极其重要的教育手段。幼儿教师热爱幼儿不是出于个人情绪的偏爱,不是个人的好恶,不是自然的爱,而是理智的爱,尊重的爱,严格的爱。每个幼儿独特的个人,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幼儿教师要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的潜能都得到发挥;幼儿是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栋梁之才,教师要向幼儿提出正确的、一贯的要求。激发幼儿做好孩子的愿望,引导他们开展游戏和各项活动,发扬他们的优点,耐心帮助他改正不足之处,而不是溺爱或放纵的爱。
(3)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以身作则,做幼儿表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精神文明的播种者。孔子是中国第一个提出教师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的人,他认为教师应是学生的榜样,要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教育学生,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幼儿的成长有特殊的影响。幼儿模仿性强,教师的行为举止就是他们直观的活生生的学习榜样,年龄越小的幼儿越是这样。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一个教师也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孩子们几十双眼睛盯着他,须知天地间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生心理上各种细微变化更富余敏感了,再也没有任何人象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捉摸一切最细微的事物。”这说明幼儿教师本身的表率作用是何等重要。因此,作为幼儿教师,他比任何职业的人更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思想进步,言行一致。
(4)积极更新知识,培养教育技能
当前,知识更新很快,教学手段也在经常更新,教师应该不断地充实自己,掌握最新的技术,否则,所教的内容就会大大的落后。信息时代对教师的知能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知识像滚雪球一样地急剧膨胀并加速陈旧的现实,今天的教师可能经常会处于“被学生问倒”或者某些方面根本不如学生的尴尬之中,教师作为知识作授者的传统地位被动摇,教师是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也已经动摇,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已不能再把简单地、盲目地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不能再把主要精力用来检查学生对知
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该把教学的重心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上。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教师从“独奏者”角色过渡到“伴奏者”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教师要实现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角色转换,主要靠学习研究提高自身的教学行为和能力,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重视教育科研,确立教师即研究者的新观念。成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是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也应是教师的自觉选择。
(5)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
21世纪是一个生命意识、生存意识凸显的时代。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类生活,已经成为人们探索人生价值、实现道德价值的重要体现。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思考离不开关注教师的生命和生活。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美好的教师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美的吸引力、爱的感染力、无言的教育力。因为教师总是在主动地向学生施加影响,而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上,而且体现在对学生成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上。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一举一动都影响和感染着学生。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哪怕知识再渊博,学问再精深,也绝不是称职的教师。教师确立新的健康观,关注自已的生命,创设和谐的生命形态,成为教师职业道德和高尚人格的重要内容。
(6)对待教师集体和家长要互相尊重
幼儿教师要处理好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职业道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幼儿教师对待同事应互相尊重,看到别人长处,虚心学习,互相协作,互相团结。步调一致,形成良好的集体。才有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
家长的配合是了解幼儿,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提高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幼儿教师应尊重幼儿家长,理解他们对子女的关心和期望的心情,帮助他们了解儿童教育的要求和内容。取得家长与幼儿园更好的配合,并参与教育工作。
幼儿教师是社会的成员,一切言行还应符合社会公德和规章制度要求。
总之,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都在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对幼儿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肩负的伟大社会使命和他的光荣职责,了解幼儿教师的劳动特点,明确幼师必备的职业道德,真正热爱幼儿与幼儿教育工作,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做一名优秀跨世纪的幼儿教师,豪情满怀的献身于培养祖国未来主人的光荣事业中来。
第二篇: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
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
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幼儿模仿的榜样,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1、要有执着的事业心
幼儿园的日常工作是琐碎和平凡的,同时情况又是复杂多变的,有时孩子的行为会出现问题,有时孩子的生活又需要教师特殊的照顾,在这样艰巨的工作下,许多教师不免会出现烦躁情绪,而这种情绪会传递给敏感的孩子,使他们感到焦虑不安。所以教师应该对幼儿教育工作的特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充分的准备,坚定信念,保持一颗执着的事业心。
2、要自信、自尊
自信、自尊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个性特征。一个对自己工作没有信心,消极懈怠的人是无法做好工作的。幼儿教师自身充满自信、自尊的人格,处理问题时也表现出自信都将感染幼儿,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模仿榜样。
3、要有良好的自我形象和个性品质
幼儿虽然年龄幼小,但是也喜欢美好的形象。孩子们会说:“陈老师真好看,和妈妈一样”。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教师什么都懂,其形象在他们眼中无比高大,老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是敬仰和崇拜的对象,老师的位置往往在父母之前。因此教师要格外严格要求自己,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喜欢举止大方,亲切活泼,穿着得体的教师,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举止。
4、要有爱心和童心
教师不仅要爱漂亮的孩子,也爱长相一般甚至丑陋和有缺陷的孩子;不仅爱聪明的孩子,也爱发展速度缓慢甚至迟钝的孩子;不仅爱听话的孩子,也爱调皮的甚至有许多问题行为的孩子;不仅爱家庭背景富裕、社会地位高的孩子,也爱平民甚至家境贫寒的孩子。童心是教师通往每个孩子的心灵世界的桥梁。一位好的幼儿教师往往是幼儿的“忘年交”,是幼儿群体中的一分子,他们保持了一颗纯真的童心,积极参与孩子们的各种活动,和他们一起游戏、讲故事、说悄悄话。在这种平等的关系中,教师就能够和幼儿之间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就会在幼儿内心引起“共鸣”,同时教师会在生活中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更加爱孩子,由此,教师的教育工作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5、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
教师要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示关注、接受和鼓励幼儿的谈话。
如教师关注地用目光注视幼儿,用点头、抚摩孩子表示鼓励和对孩子谈话的兴趣,使幼儿感到“老师很喜欢听我说”。教师在倾听孩子说话时要有耐心,细心揣摩和理解幼儿语言中所蕴涵的意义。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使幼儿了解教师的想法。如在讲故事的时候,一个孩子老是打扰别人,影响其他小朋友听故事。教师可以说:“当听我讲故事时打扰别人,别的小朋友就很难听到故事,你自己也听不到,这让我觉得很失望。”
6、要有较强的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
教师要想给孩子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幼儿教师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在设计教育活动时,能够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准备大量的教学具,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以启发诱导的方式和发散式的提问形式,激发幼儿学知识的愿望,要变让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正确的师生关系。
7、要有自学能力
幼儿教师需要不断地吸取新知识,学习新技能,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的素质,以跟上时代的变化。
第三篇: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摘 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极强的典范性,是全社会职业道德的排头兵。把握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内涵,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刻不容缓。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高校教师在高等教育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是: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求知创新、治学严谨;团结协作、关心集体;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关键词】教师 职业道德 高校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教师的职业道德,或简称师德,指的是作为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职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规范。它体现的是教师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崇高的道德品质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教师只有以自己纯洁的灵魂,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具有优良品质的新一代。因而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呼,这本身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社会价值的体现。
根据我国现行《教师法》的基本思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其内容可做如下表述:以为学生服务为核心,以爱岗敬业为原则,以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为基本要求,通过教育管理和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师德风尚,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工作实践中,按照师德的基本内容,努力强化师德意识,实践师德规范,自觉履行教师义务,促进师德水平的提高。
二、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高等学校教师在高等教育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是高校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所形成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普遍规律的概括和总结。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高等教育过程中人际关系的调整,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善恶评价,乃至高校教师道德作用的发挥,都必须通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实现。那么,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条件下,高校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道德规范呢?
1.爱岗敬业、奉献社会
之所以把“爱岗敬业、奉献社会”作为高校教师首要职业道德规范,是由于高等教育、高校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教育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崇高事业,它担负着传递生产知识、劳动技能和社会生活经验、社会意识的职能,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当代国际之间的竞争,虽然经常地大量地表现为经济竞争,但其实际上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教育竞争。而在教育竞争中,高等教育又有着特殊的作用。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高等院校是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播人类先进文明的神圣殿堂,是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是永恒伟大的事业,高等教育是人类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发展重要发动机。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高校教师则是一个神圣而责任重大的职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创造者。高校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启迪智慧,陶冶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情操,塑造学生的心灵,为社会培养又红又专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又要潜心学术,严谨治学,搞好科学研究工作,为社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新文化,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离开了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离开了高水平的高校教师,显然是不行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丰收,没有高校教师的辛勤劳动和努力是不可能办到的。因此,高校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极为重要和光荣的,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
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奉献社会”,努力做到敬业、乐业,为民族、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理所当然应该成为高校教师的自觉行动和必须具有的职业道德品质。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然要与有关的人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在与诸多方面的关系中,教师与大学生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教师是主要方面,起着主导的和积极的作用。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处理与大学生关系的重要行为准则,是高校教师道德的主要内容。热爱学生是高校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孔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努力做好教学工作,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有用人才。热爱学生又是高校教师的一种重要教育手段和重要教育力量。教师对学生的热爱,能使师生在心理上、感情上接近起来,赢得学生对老师的信赖,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劝导,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教书育人之所以成为高校教师的职责和道德要求,是由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的。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培养的大学生质量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且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如果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只抓学术业务不重视思想道德,势必贻误学生的健康成长,那就可能背离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办学方向,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显然这是有失于教师道德的。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这一高校教师道德规范,首先,要求教师了解大学生,关心爱护大学生,引导他们既会做学问,又懂得如何做人,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其次,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摒弃陈旧的等级观念,要有民主的作风,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表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探讨学习和学术问题,建立民主、平等。再次,对学生既要悉心爱护,又要全面严格要求。一是严要有据,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学校和专业教育目标要求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二是严要有度,严得要合情合理,苛求和降低标准都不合适。三是严要有恒,要坚持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过去、今天和明天,不接收学生的“礼品”、“红包”,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不打“人情分”、“关系分”。四是严要有方,要采取学生欢迎的、有效果的好方法,而不是粗暴强制,迫使学生就范。第五,坚持在课堂教学中把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无论是公共课教学还是专业课教学,教师应积极探索,使用各种方法,寓思想教育于知识、专业教学之中,使学生既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又受到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3.求知创新、治学严谨
求知创新、治学严谨既是高校教师道德不同于其他职业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别于普通教师的特质,是每一个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学术美德。高等院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地方,对教师的业务素质要求很高。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教师要想教好书,毫无疑问自身的思想觉悟、创新意识、治学精神、知识素养和专业水平必须远远高于学生。教师要完成好教学任务,必须遵守求知创新、治学严谨行为的规范。不仅自己进行科学研究,而且还要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要完成好科研任务,更离不开求知创新、治学严谨。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的探索性工作,它不仅需要不懈地勤奋学习,长期地知识积累,始终不移地探索创新,而且还要耐得住寂寞,经受起名利诱惑,忍受无尽的精神困扰,付出艰辛的智力劳作。因此,高校教师理应把求知创新、治学严谨作为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职业品质。江泽民同志指出:“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需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求知创新,治学严谨,首先要求高校教师勤奋学习,孜孜不倦吸收新知识,钻研业务,精通所教的专业,了解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教学规律,做好教学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其次,高校教师必须紧紧跟踪所从事专业的前沿,掌握最新学术动态,不断探索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努力抢占专业制高点,积极推动学术进步,为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作贡献。再次,有鉴于目前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失范问题,高校教师要增强事业心、责任感,正确对待学术研究中的名和利,要忠于真理、探求真知,自觉维护学术尊严和学者的声誉,遵守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反对沽名钓誉、投机取巧、急功近利、损人利己的不良风气,杜绝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请他人代写文章,在未参与工作的研究成果中署名,盲目追求数量,粗制滥造论著,甚至篡改、伪造研究数据等等一切有背学术道德行为。在学术研究工作中高校教师要耐得住寂寞的精神,坚持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坚韧不拔、实事求是、严谨自律、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自觉维护、遵守知识产权法,依照法律和学术规范,合理引用和应用他人的研究成果,不虚报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维护科学尊严,努力成为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
【摘 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极强的典范性,是全社会职业道德的排头兵。把握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内涵,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刻不容缓。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高校教师在高等教育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是: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求知创新、治学严谨;团结协作、关心集体;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关键词】教师 职业道德 高校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教师的职业道德,或简称师德,指的是作为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职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规范。它体现的是教师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崇高的道德品质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教师只有以自己纯洁的灵魂,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具有优良品质的新一代。因而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呼,这本身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社会价值的体现。
根据我国现行《教师法》的基本思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其内容可做如下表述:以为学生服务为核心,以爱岗敬业为原则,以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为基本要求,通过教育管理和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师德风尚,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工作实践中,按照师德的基本内容,努力强化师德意识,实践师德规范,自觉履行教师义务,促进师德水平的提高。
二、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高等学校教师在高等教育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是高校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所形成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普遍规律的概括和总结。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高等教育过程中人际关系的调整,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善恶评价,乃至高校教师道德作用的发挥,都必须通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实现。那么,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条件下,高校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道德规范呢?
1.爱岗敬业、奉献社会
之所以把“爱岗敬业、奉献社会”作为高校教师首要职业道德规范,是由于高等教育、高校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教育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崇高事业,它担负着传递生产知识、劳动技能和社会生活经验、社会意识的职能,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当代国际之间的竞争,虽然经常地大量地表现为经济竞争,但其实际上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教育竞争。而在教育竞争中,高等教育又有着特殊的作用。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高等院校是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播人类先进文明的神圣殿堂,是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是永恒伟大的事业,高等教育是人类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发展重要发动机。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高校教师则是一个神圣而责任重大的职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创造者。高校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启迪智慧,陶冶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情操,塑造学生的心灵,为社会培养又红又专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又要潜心学术,严谨治学,搞好科学研究工作,为社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新文化,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离开了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离开了高水平的高校教师,显然是不行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丰收,没有高校教师的辛勤劳动和努力是不可能办到的。因此,高校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极为重要和光荣的,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
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奉献社会”,努力做到敬业、乐业,为民族、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理所当然应该成为高校教师的自觉行动和必须具有的职业道德品质。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然要与有关的人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在与诸多方面的关系中,教师与大学生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教师是主要方面,起着主导的和积极的作用。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处理与大学生关系的重要行为准则,是高校教师道德的主要内容。热爱学生是高校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孔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努力做好教学工作,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有用人才。热爱学生又是高校教师的一种重要教育手段和重要教育力量。教师对学生的热爱,能使师生在心理上、感情上接近起来,赢得学生对老师的信赖,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劝导,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教书育人之所以成为高校教师的职责和道德要求,是由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的。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培养的大学生质量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且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如果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只抓学术业务不重视思想道德,势必贻误学生的健康成长,那就可能背离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办学方向,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显然这是有失于教师道德的。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这一高校教师道德规范,首先,要求教师了解大学生,关心爱护大学生,引导他们既会做学问,又懂得如何做人,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其次,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摒弃陈旧的等级观念,要有民主的作风,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表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探讨学习和学术问题,建立民主、平等。再次,对学生既要悉心爱护,又要全面严格要求。一是严要有据,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学校和专业教育目标要求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二是严要有度,严得要合情合理,苛求和降低标准都不合适。三是严要有恒,要坚持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过去、今天和明天,不接收学生的“礼品”、“红包”,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不打“人情分”、“关系分”。四是严要有方,要采取学生欢迎的、有效果的好方法,而不是粗暴强制,迫使学生就范。第五,坚持在课堂教学中把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无论是公共课教学还是专业课教学,教师应积极探索,使用各种方法,寓思想教育于知识、专业教学之中,使学生既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又受到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3.求知创新、治学严谨
求知创新、治学严谨既是高校教师道德不同于其他职业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别于普通教师的特质,是每一个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学术美德。高等院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地方,对教师的业务素质要求很高。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教师要想教好书,毫无疑问自身的思想觉悟、创新意识、治学精神、知识素养和专业水平必须远远高于学生。教师要完成好教学任务,必须遵守求知创新、治学严谨行为的规范。不仅自己进行科学研究,而且还要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要完成好科研任务,更离不开求知创新、治学严谨。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的探索性工作,它不仅需要不懈地勤奋学习,长期地知识积累,始终不移地探索创新,而且还要耐得住寂寞,经受起名利诱惑,忍受无尽的精神困扰,付出艰辛的智力劳作。因此,高校教师理应把求知创新、治学严谨作为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职业品质。江泽民同志指出:“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需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求知创新,治学严谨,首先要求高校教师勤奋学习,孜孜不倦吸收新知识,钻研业务,精通所教的专业,了解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教学规律,做好教学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其次,高校教师必须紧紧跟踪所从事专业的前沿,掌握最新学术动态,不断探索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努力抢占专业制高点,积极推动学术进步,为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作贡献。再次,有鉴于目前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失范问题,高校教师要增强事业心、责任感,正确对待学术研究中的名和利,要忠于真理、探求真知,自觉维护学术尊严和学者的声誉,遵守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反对沽名钓誉、投机取巧、急功近利、损人利己的不良风气,杜绝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请他人代写文章,在未参与工作的研究成果中署名,盲目追求数量,粗制滥造论著,甚至篡改、伪造研究数据等等一切有背学术道德行为。在学术研究工作中高校教师要耐得住寂寞的精神,坚持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坚韧不拔、实事求是、严谨自律、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自觉维护、遵守知识产权法,依照法律和学术规范,合理引用和应用他人的研究成果,不虚报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维护科学尊严,努力成为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
欢迎到访:http://hi.baidu.com/%BA%CE%B3%B1 更多资源查看:http://www.xiexiebang.com/hechaoscut
第四篇:浅谈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浅谈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办好幼儿园,努力提高保教质量,是每一所幼儿园追求的目标。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为培养跨世纪的优秀人才,做好奠基工程,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教育在儿童成长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幼儿的启蒙教师,要能完成奠基重任,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
一、幼儿教师要有执着的事业心。
幼儿园的日常工作是琐碎和平凡的,同时情况又是复杂多变,有时孩子的行为会出现问题,有时孩子的生活又需要教师特殊的照顾,在这样艰巨的工作下,许多教师不免会出现烦躁情绪,而这种情绪会传递给敏感的孩子,使他们感到焦虑不安。所以教师应该对幼儿教育工作的特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充分的准备,坚定信念,保持一颗执着的事业心。但在当前的社会上,对我们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却还存在着一些错误看法与偏见,如认为我们幼儿教师是“社会的高级保姆”,“没有出息”,“工资少、任务重、地位低”等。然而,我认为世界上把最真挚、最无私、最圣洁的心献给孩子的莫过于母亲了,而我们老师却胜似孩子的妈妈,因为我们有着无私的母爱,有着为幼教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作为幼儿园教师,最重要的人格是必须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生命是宝贵的,幼儿教师就是做启发生命的工作”。只有爱与心的交流,幼教事业才具有生命力。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才能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才能在工作中吃苦耐劳,勇于创新、探索;才能全心全意地为幼教事业服务。
二、要自信、自尊。
自信、自尊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个性特征。一个对自己工作没有信心,消极懈怠的人是无法做好工作的。幼儿教师自身充满自信、自尊的人格,处理问题时也表现出自信都将感染幼儿,给幼儿树立一个
良好的模仿榜样。要有良好的自我形象和个性品质。幼儿虽然年龄幼小,但是也喜欢美好的形象。孩子们会说:“某老师真好看,和妈妈一样”。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教师什么都懂,其形象在他们眼中无比高大,老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是敬仰和崇拜的对象,老师的位置往往在父母之前。因此教师要格外严格要求自己,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喜欢举止大方,亲切活泼,穿着得体的教师,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举止。
三、幼儿教师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幼儿教师要领导幼儿一日全部生活、活动游戏。因此,幼儿教师首先需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艺术知识,掌握幼儿生理、心理的科学知识,才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有效地把各种知识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幼儿。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基本能回答幼儿的各种问题,如“为什么鼻子能闻出各种气味?为什么天会下雨?为什么眼睛能看到东西?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小鸟为什么会飞?”等等。
其次,幼儿教师应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学习精神,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及专业水平。能按《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并结合本园、本班的实际运用各种方法去实施目标,做到“眼里有目标,心中有孩子”;能做好家长工作,听取家长意见,不断改进工作,认识到只有家园同步配合,教育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支持,也只能获得一半的教育实效。
再次,幼儿教师要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才能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在组织活动中,按《规程》精神,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合理安排活动内容,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学中求进步”。教师要想给孩子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幼儿教师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在设计教育活动时,能够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准备大量的教具、学具、玩具,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以启发诱导的方式和发散式的提问形式,激发幼
儿学知识的愿望,要变让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正确的师生关系。
最后,幼儿教师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做到“五会”:会弹琴、会唱歌、会跳舞、会制作、会使用玩教具;“二熟练”:熟练掌握幼教法规、大纲和教材,熟练运用普通话组织教学;“一规范”:组织教育活动一定要符合《规程》要求,规范有序。譬如:能给幼儿讲动听的故事,并会按故事的情节模仿出不同的音调,绘声绘色地表演角色游戏,如模仿小青蛙跳、小狗叫、小白兔的可爱形态,模仿老奶奶的样子及语态动作……能编出幼儿喜爱的儿歌、谜语,能与幼儿共同体验游戏的快乐,把活动室及睡房布置得充满儿童情趣,并赋予教育性及美化性、娱乐性,把教育工作开展得生动活泼,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使幼儿喜欢幼儿园,为素质教育进一步打下基础。
四、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一颗爱心”与“七颗心”
作为幼儿园教师,有一颗“爱心”是前提,就是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孩子身上,要无私、公正、无选择地爱每一个幼儿。特别对刚入园或生病的幼儿,教师更应该关心、照顾、理解孩子,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和安慰教师不仅要爱漂亮的孩子,也爱长相一般甚至丑陋和有缺陷的孩子;不仅爱聪明的孩子,也爱发展速度缓慢甚至迟钝的孩子;不仅爱听话的孩子,也爱调皮的甚至有许多问题行为的孩子;不仅爱家庭背景富裕、社会地位高的孩子,也爱平民甚至家境贫寒的孩子。在此基础上,还须具有“七颗心”:
(一)细心。幼儿尚小,照料幼儿的一日生活需“细心”,细心聆听幼儿的心声,细心观察幼儿内心的喜、怒、哀、乐,从一点一滴中关注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耐心。对待幼儿要有“耐心”。特别是平时在解决幼儿问题时,首先要弄清楚幼儿之间争执的原因,然后公正得法地给予解决,这个过程也是教育孩子和树立教师自己形象的过程。对个别行为表现
异常的幼儿,教师要认真去调查,听取家长意见,从而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只要细心、耐心、爱心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孩子们就会以他们最灿烂的笑容、最无邪的童心爱你。
(三)童心。童心是教师通往每个孩子的心灵世界的桥梁。一位好的幼儿教师往往是幼儿的“忘年交”,是幼儿群体中的一分子,他们保持了一颗纯真的童心,去感受幼儿心中的真、善、美,了解幼儿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孩子们一起游戏(如扮演大灰狼、小白兔),讲故事、说悄悄话与幼儿们一起想像、创造,做幼儿的知心朋友,教师与幼儿之间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就会在幼儿内心引起“共鸣”,同时教师会在生活中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更加爱孩子,由此,教师的教育工作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四)信心。幼儿教师对幼儿成长要充满“信心”。教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关注幼儿,这对孩子而言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对自身而言,永远充满信心就会对生活充满热爱,就会具有豁达的人生态度。
(五)诚心。幼儿教师还要有一颗“诚心”。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矛盾;幼儿教师只有诚心处理各种问题,才能真正做到上班工作安心,组织活动专心,班级活动齐心。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乐园,教师施展才华的天地,家长信赖满意的家园,社会称颂赞誉的园所。
(六)事业心。幼儿教师要具有终身从教的“事业心”。只有热爱事业,才能把兴趣集中于教育,才会真心实意地爱幼儿、了解幼儿;只有热爱事业,才会刻苦钻研业务,提高教育水平,真正成为幼儿的启蒙者。
(七)进取心。幼儿教师应有一颗永不褪色的“进取心”。积极研究教育理论,不断改进和提高教育方法,勤奋进取,提高自身素质,以科学的眼光观察幼儿,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幼儿,以科学的方法教育 幼儿。
只有切实加强师德建设,抓学习,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制订规范,增强职业道德意识;运用自我教育,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发挥表率作用,陶冶职业道德情操,从而真正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
第五篇:数学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数学素养
近年来,许多数学教育论文中提到要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相当多的高校专业简介中也提到了“数学素养”这一名词,并且不少专业把它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上。那么什么是数学素养呢?数学素养是数学学科所固有的内蕴特性,是在人的先大基础上,通过后大学习获得 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数学观念和数学品质融于身心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在中学数学教育中要实施素质教育,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最根本的一条是建设一支具有深厚数学素养的中学数学教师队伍。
一、广博的数学知识
今后的数学教师,应有这样的能力:不是我有什么,就来卖什么,而是学生想“吃”什么,我就能当场做什么。没有这种能力就难以满足 新时期学生的需求。
1.数学专业知识
中学数学教师应该熟知自己的科目,这种 “熟知”,并不是指仅仅熟悉教材,而是要懂得 “更多”一些,比如数学发展史、数学应用知识。新的数学分支„„
这里特别要指出教师掌握数学应用方面 知识的重要性。当前我们的数学教学现状是: 相当多的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感到数学枯燥无味,认为数学是考试时有用,考试后无用的东西。中国科学院院士姜伯驹指出:我们现在的数学教育不是吸引学生越学越有兴趣,而是越学越害怕,感到数学很难。但是,如果我们能 做到让学生不仅懂得一些数学知识,数学思想,而且让他们在一定的地方能够用一下数 学,在用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觉得自己的知识是有用的,而更多的是觉得要解决问题的话自己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他会有一种求知的欲望,他就能更好地学习数学。然而,事实 上,目前教师掌握的数学应用知识寥寥无几,他们大多数只能在口头上向学生保证“数学是 有用的”,努力规劝学生勤奋学习,却不能指明 数学之用在何处,因而往往是缺乏证据的空洞说教。有些教师甚至连书本上出现的应用题都 分析、解释不清楚,或者搞得很繁杂,致使学生 一见应用题就害怕,一和生活实际联系就手足 无措,更别提对数学的兴趣了。所以,我们对整个数学,特别是数学的应用要有所了解。数学 应用的例子到处都有,如比和比例,利息和利 率,统计和概率,运筹与优化以及系统分析与 决策等等。
时下,与中学数学教师关系密切的数学杂 志有几十种之多,为他们汲取营养提供便利。一些数学新分支,如《组合数学》、《模糊数学》、《图论》等,为教师打开了一个个新的数学之 窗,可先睹为快。又如阅读《数学教育学》、《数 学心理学》、《 思维发展心理学》等书籍可提高 我们的教育理论水平。通过阅读和思考,把积 累的素材上升为理论,转化为能力----教育能力,敏锐地吸收信息的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具有吸引力的语言修养以及驾驭文字、研究论 著和总结的能力等。
2.其它学科知识 数学教师除了熟知自己的学科外,还要懂得其它学科的基础知识。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 的获得和深化,教育科学理论的充实和提高,都与他们所掌握的文化科学知识有着密切的 关系。今大的中学生思想活跃,见多识广,求知 欲旺盛,他们总是用渴求知识的眼光盯着自己 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多方面的兴趣、特 长和素养。教师应该以自己渊博的知识涵养作 为师生双方心灵交汇的载体和纽带,去联结和 影响自己的学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 欲,滋润他们的心灵,唤起他们探索和创造的 热清,激励他们奋发向上。这样的教师才是引 导学生成长的最理想的导师。
二、精湛的教学艺术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如果教 师有深厚的数学功底、渊博的学识,又有精湛、的教学艺术,上课生动精彩、条理分明、深入浅 出、语言幽默风趣、声音宏亮、吐字清楚、板书 工整秀美,那么学生必定会崇拜老师,喜爱他 所教的数学学科,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1.数学教学艺术的含义、意义
数学教学艺术是指教师在数学活动中,以 富有审美价值的、独特的方式方法,创造性地 组织教学,使教与学双边活动协调进行,使学生能积极、高效学习并感受数学美。教师的精湛的教学技能技巧,是教师学识和智慧的结 晶,是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式方法的升 华,是教学规律性与教学独特性的完满结合,是求美与求真的和谐统一。曾有人做过“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① 在活动技能方面,讲课要生动有趣;②在数学能力方面,教学方法灵活,讲课明白易懂。因此,数学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取得较佳的效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数学、善于学习数学,就必须有精湛的教学技能。
2.数学教师应具有的教学艺术
从教学艺术的含义出发,教师的教学应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和独创性等特点。教学艺术的形象性主要表现在形象化的 语言、方法、手段的运用上,即能借助于语言。动作、表情等对所授教学内容给予形象表达;能借助比喻、类比、直观演示、数形结合等艺术 手法对教学内容做形象处理;能借助多媒体电 教手段,使学生通过视听形象学习。高中立几、解几这一部分的教学显得尤为突出。
数学教学艺术的情感性主要表现在各种情感手法的运用上,即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能表 现出情感性的教态,创设出情感性的情境,挖掘出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性因素,置学生于一种情感激发、陶冶的气氛中,如目光暗示、鼓励。表扬、体势语的意境渲染等。作为特定的数学 教学艺术来说,还要做到既重形式体系、重逻辑推理,又重人文意义、重算法算理。
(1)向学生介绍数学史料。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工具,也是一种文化。因此,作为数学知识 的传播者,数学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解题,教会学生应用数学,还需要古为今用,取精用弘,从中挖掘数学的文化内涵,提炼数学的文化价 值,对一门学科,如果不知道它的历史概况,不 熟悉对它的发展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前辈以 及他们的成就,那就不能真正了解该学科,也讲授不好这一学科。以史为鉴,这既是创设问 题情境、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的良好 的素材,也是数学走向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2)讲解算法,更要讲清算理。算法是一种 工具,一种手段,而算理则是一种观念,具有更 多的人文精神。我们不可能奢望每一个学生都 成为数学家,但可以给他们提供一种数学文 化,使他们拥有更多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素养,从中终身受益,这也是数学教育的价值所在。
数学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产物,并且这些 创造性活动在一定程度是按照美学的标准进 行的。数学工作具有创造性,数学教师的责任 正是通过自己的“再创造”,为学生展现出“活” 的思维活动,帮助每个学生最终相对独立地去 完成数学建构活动;数学教师努力通过数学美 和教学美的提示,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激 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美的追求。
数学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较 高水平,必须有较高的道德、文化知识、能力和 心理等多方面的修养。只有在不断加强自我修 养的同时,积极参加数学教学实践,在学习与 模仿的基础上,进行探索与包1新,才能逐渐形 成独特的数学教学艺术风格。
三、树立现代数学观念
数学观念是人们对数学的基本看法和概括认识,表现为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的自觉意识和思维习惯。
1.现代数学观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数学 教育观念上的一场变革。为此,作为现代中学 数学教师,既要对传统数学教学观进行合理继 承和扬弃,又要树立现代数学观,包括:①系统集合观----在整体中研究个体,同时从个体 研究中重新认识整体的意识;②离散连续观----认识事物的离散性、连续性及它们的对立 统一,并以此为出发点去刻画客观世界的意 识;③无限逼近观----善于在事物逼近某个 极限的无穷过程中,巧妙地解决问题;④量化测度观——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整个过程中,能自觉地运用定量分析思想 和量化手段来反映事物的状态及其变换;⑤抽象推理观----指从一类事物中抽象出本质属 性或从一个概念中抽象出新的概念,并用推理 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意识。
2.现代数学观的意义
数学教师掌握现代数学观,才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影响、帮助学生形成现代数学观念,并用之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育中重视数学观念的培养,就应全面发挥数学的形式训1练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教育价值,不能只重视和加强某种价值,而 忽视和削弱其它价值。一个人是否有较高的数 学素养,不仅表现在他掌握数学知识量的多寡,而且还表现他在谈论数学时的深度和广度、使用数学时所反映出来的意识水平以及对 数学在社会、生活中重要性的认识深度。诚然,一个数学教师要具有深厚的数学素 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学无止境,教也无涯,它需要教师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