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语组教研工作总结
小语组教研工作总结
2011年春季学期
2011年春季学期,小学语文教研组在学校的直接要求及指导下,本着务实的原则,紧张、充实、有序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习。
1、本期,结合我区大力推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组织全组语文教师熟读并默写了《高效课堂评价标准》,默写效果突出;
2、结合学校组织印发的丰富的高效课堂的学习资料,人手一份,要求教师在平时的空余时间学习、借鉴,教师们写下了一篇篇的学习心得;
3、为了让教师广泛地读书,给教师下发了《做一个聪明的教师》等书籍,供教师学习提高。
二、改变。
通过学习,本学期,小学语文教师各方面得到改变:
1、观念的改变。以往每一次的教学改革,总是虎头蛇尾,今春高效课堂的建设贯穿始终;
2、编制教案的改变。原来,教师都是坐在办公室里编写教案,只注重教师怎么教,却忽视学生的学习行为。本期,要求本组教师学着、试着书写导学案,注重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3、教学模式的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要么一讲到底,要么一问到底。而如今,都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展示;
4、学生学习形式的改变。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学生在小组之中根据学习目标相互学习,之后在班上交流展示。
三、实践。
1、校本常规教研,让教师每人上一节10+35的模式课,采取每人过关形式,要求教师少讲精练,把时间还给学生;
2、高效课堂实施中,每位语文教师上一节高效课堂实践课,以便教师逐渐形成高效课堂的学习模式。两种教研,交叉实践,直到六月中旬,才告一段落。
总之,教研工作,任重道远,将带领全组教师一如既往地进行下去,把我校的教学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2011、7
第二篇:小低组教研工作总结
小低组教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们以教学为中心,以培养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重点,坚持从实际出发,开展教育改革,向教育科研要质量。下面就从教学、教研、教改三方面对本学期工作做以总结。
一、为了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改变整齐划一的教学要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1:在提倡创新教育,强调把学生教“活”的同时,讲究“实”。
(1)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差异的,教也要有差异。
(2)课堂教学中要形成一种促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各自原
有基础上得到良好发展的机制。
2:在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实验中,始终把学科能力训练与发展思维相结合。
3: 在训练中,既引导学生用形象思维,展开联想、想象,甚至浮想联翩。又引导学生进行推理的、判断的逻辑思维训练,让学生独自地沉思冥想,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具体做法:
(1)主张结合熟练的计算,训练思维的敏捷性;-1-
(2)结合几何形体的理解,训练思维的形象性;
(3)结合应用题的演算及自编,培养思维的广阔性,逻
辑性;
(4)结合公式定理的探究,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二、教研活动:
1:每星期开展一次或两次组内的教研活动,针对教学工作中
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并确定改进的方法,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开展传、帮、带活动,组织新、老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探索经验,树样板,树先进,促后进,带中间。
3:积极参加各级领导组织的教研活动,开阔教师眼界,使每位教师都看到自己的差距,产生积极的内驱力___自己需要学习,需要提高。
4: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及教育教学能力,教师自订了杂
志:《小学教学参考》、《小学语文教师》等资料进行学习。5: 组内学习资料有:《教师博览》、《小学数学》、德育报、教
师报、农垦报等,按期上交读书笔记。
三、从教研的实际问题中选择研究课题。本学期,我们开展了
2个省级课改实验(北师大教材,以儿童中国文化促进思-2-
想教育)。
在教育科研的过程中,我们强化群体意识,要求人人有课题,个个有成果。教师们紧紧围绕选题,努力读书学习,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同时用这些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去进行教学实验,进行更高层次的研究和探索,边干边积累资料、收集信息,然后将获得的经验、体验进行理性的概括,从而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又提高了教育科研能力。
小低组
2005年12月
第三篇:教研大组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教研大组工作总结
在县教研室和学区教研室的工作指导下,也在已有的教研工作基础上,本学期我们教研组进一步明确了教改目标,更加关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学生健康发展;大力提高了师资素质,特别关注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优化了课堂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体开展的工作如下:
1、加强学习
转变观念
(1)做好了三种观念的转向
教育观的转向:基础教育应成为一种生活的教育。让学生体验生活和存在的意义是教育直接、现实的目的,建构可能生活是教育的本体价值。
课程观的转向:把课程理解为——一种以人类生活经验和个人生活经验为内容,通过儿童在生活世界中对这些内容的批判和反思性实践,沟通儿童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发展性的教育中介,教师的学生是这种发展性教育中介的创生者。
教学观的转向:从三个方面做好教学观的转向——由重知识的接受性教学向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教学转向,由单一的认知性教学向多维的体验性教学转向,由机械的决定性教学向互动的交往性教学转向。
(2)教师通过集体学习、个体学习、实践反思等形式进行 新课标的学习。在校内开展结合自身实际的“课标学习反思会”。
(3)
借学区开展教研共建活动的机会,促进学区内的教学资源共享。举办了学区“准学术型教师”作品展览交流会,为各学校最终形成“学习型组织”提供了活动经验和努力方向。
2、注重常态
提高素质
教研活动在关注典型引路的同时更关注教师的常态教学,避免往常教师面对同一对象,在同一个地方,重复同一种声音的“炒课”现象。开展“教学面对面活动月——新教师教学水平检阅”活动,对被检阅教师进行临床视导,确切提升了教师素质。学区选派参加县巾帼教学能手评比,得到了教研室的好评,实践证明了这种教研活动具有实效性。
3、创出特色
注重效益
(1)教研抓主题,各校创特色。
继续在学校开展了教研主题化研究,各校不苟求“百花齐放”,但求“一支独秀”,争取在特色教研路线上一步一个脚印。从各校教研成果来看,教研主题化在一定层面上促使教研活动科学化,顺应了现代提出教科研并进的办学思路。(2)备课新形式
重在抓效益。
以电脑备课为源点,各校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各种形式的集体备课活动。以集体备课为阵地,进行新课程新理念的尝试和实践。促进了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第四篇:小语组工作总结
王琼
小学语文教研组本学期的工作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形式多样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理论,更新了教育观念
作为学校最大的学科组——小学语文教研组,我们深深地感到应该始终站在课程改革浪潮的前头,为学校的语文教学,为推动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我们的智慧和才能。开学初,我们全组老师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了解了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开展了新课程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标准讨论。之后又通过个人自学、组内交流等多种方式来学习新课程,把握新课程,以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
二、继续开展校内外听课评课及教学诊断活动
认真积极地开展校内听课活动,促进教师集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校搞好教研工作的传统。近年来,随着学校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我们语文教研组的教师也逐渐扩大。如何使不同的教师在教研组这个集体中共同成长呢?我们的做法是:扎实开展如集体备课、专题研讨、公开课、教学诊断、优质论文交流等多项活动。其中公开课是大家相互取长补短的很好途径。每次活动,我们都认真抓好以下环节:集体备课,组织听课,评课、诊断、总结。
三、进一步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如果能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扬长避短,我们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但由于种种原因,以往集体备课常常流于形式。本学期我们认真落实教导处有关规定,严格纪律要求,改进组织方式,在备课组内实行定课题、定时间、定主讲人、全体参加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集体备课的质量。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力求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特别是在备教学目标,备学生练习,备教学方法时能集思广益,取长取短,同时通过集体备课,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教材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
四、教学常规检查常抓不懈,落实到位
为了使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条理化,每个月的常规检查,都很抓落实,不走过场形式,认真细致,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督促、检查教师们形成了工作习惯,每到月底总能及时完成各项任务。
五、加大力度,积极推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1.加强教师的培训。教研组将在教导处指导下定期开展多层次的校本培训,切实转变教师观念,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结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2、重视学科带头人培养和使用工作,注意做好推荐开课、讲学培训、外出参观学习、课题研究参与等催长活动。同时也要重视发挥非骨干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可低估的作用,注意教师的均衡性发展,落实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3.认真组织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评优活动,为个别教师的脱颖而出提供更多的机会。本学期组织、青蓝结对师徒同课异构公开课、青年教师“每人一课”活动,让每一位师都能上出一堂好课。
总之,在本学期里,我们小学语文组的中青年教师处处带头垂范,新上岗教师敢于大胆创新,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看到了困难和不足,如教研组活动开展得还不够扎实,在许多具体工作环节上缺乏创意,备课组活动效率不高,一部分教师对教研活动的认识不够端正,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不高。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还不够,在学生活动的组织上依然没有跳出应试的窠臼,对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关注不够。不过我们相信,只要全校上下切实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总结本学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组下学期各方面的工作会做得更好,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第五篇:音乐组教研工作总结2008.9
音乐组教研工作总结
2008.9-2008.12 时光如流水,不知不觉中,又一学期结束了。半年来,音乐教研组在学校的正确领导、全体音乐教师的大力协作下,顺利完成了学期初的预定目标,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绩。为使今后的工作更收一层楼,现将本学期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概述
学校共有38个教学班,有2000多名学生,这里有布局合理、幽雅闲适的环境,这里有勤奋好学的孩子,这里还有兢兢兢业业的教师,他们都在为这所示范学习辛勤耕耘着,凭着他们的一腔热忱努力着。我们音乐教师都能克服困难,为了学生情愿多付出,他们充分利用学校配备的音乐器材,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教学,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给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二、主要成绩与经验
1、九月份,音乐组教师共同探讨了新课标后新的理念,潜心钻研如何上好每一节音乐课。
2、每月按时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效果较好。
3、指导学生开展了各项文艺活动,寓教于乐,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热衷于音乐。
4、在音乐活动中,挖掘了学生潜力,发现了特长学生,小歌手,小指挥,小舞蹈演员等,开发他们的潜力,给他们信心,提高他们的水平,让他们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5、全校学生音乐成绩比较乐观。
三、采取的方法措施
1、开学初,音乐组教师共同探讨了新的音乐教学方向,采用集体备课,指导音乐教学。
2、坚持常规月查,并以打分制对老师的工作进行肯定,并将问题及时通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以便改进音乐教学,保证教学高标准的正常进行。
3、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唱歌习惯,如正确的站姿,练声,练耳,视唱,唱歌习惯。
4、利用课堂、课余时间对音乐方面有一定天赋的学生进行指导,让他们延着自己的特长方向去发展,在班级或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充分去展示,让其体会成功的喜悦,进而激起他们的创作火花,在锻炼中不断进步,达到在高年级后能进行创编活动。
四、存在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时代步伐的迈进,让我们必须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要以培养健全发展的合格人才为宗旨,对学生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因此,搞好小学音乐教研工作势在必行,它不仅可以指导教学向深层次发展,更可以为小学音乐教学提供条件,创造条件,开展多项活动,组织学生集体进步。
1、教研活动按计划开展的不够及时(因学校工作冲突),积极主动性不够。今后我会积极主动按计划开展活动。
2、个人素质有待提高,今后还需努力学习。
3、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不够。今后我会对学生严格要求,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坚持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