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力资源二级学习心得[最终版]
人力资源管理师学习心得总结
第一:坚持上课,认真听记。
强烈建议大家务必坚持上课,因为在课堂中,实战经验丰富的老师们善于结合教材、课件及鲜真案例 讲授不同的知识点,使教材中的难点及热点立体呈现、变得通俗易懂(注意:请尽早在教材中标示X、Y、▲内容,抓好主次,充分利用时间熟习教材),从而更能激发大家自主学习的兴趣,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从容,更有学习激情。没有面授也要及时回家看远程在线视频及时补课哦。
第二:熟习教材,指南辅助。
强烈建议大家务必阅书4遍(泛读2遍+精读2遍),工作虽忙,学习并重,学习和时间就像挤牙膏一样,力度需要自主控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嘛。当然,每一遍的阅读目的都不尽相同哦:
1.首遍泛读,主要目的是熟记六大章、节的框架及小单元的结构,熟背目录。
经验分享:时常合书默背教材目录,巩固记忆,更系统地掌握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相互关系,以增添学习的兴趣。
2.精读教材,主要目的是熟识六大章节的知识要求,掌握基本概念、内容、作用、意义、结构、方法等及能力要求中的程序、步骤等学习目标。
经验提示:请按章精读,每读完一章,借助指南习题进行自考测试,将做错的题稍作标记,并及时翻查教材,巩固记忆。借助旭日红尾学校《国家在线智能考试题库系统》,章节练习进行测试,结合系统错题库,分析自己薄弱章节知识点,一一攻克,系统的历年考试试题涵盖年份多(我在外面找过没有找到这么全的),既节约你的时间又能快速提升你的应试能力,太值了。
3.再次泛读,主要目的是结合六大章节的框架、结构及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等学习目标,双管齐下,全面系统地默记各章节的重、难点及热点,适时可结合课堂中的课件稍作汇总、整理。
经验分享:适时分期抽取近年的真题(至少4套)进行闭卷自测,一为熟悉试题结构,二为考量知识掌握程度,三为提升强化重、难点,自测中谨记找出做错的题,并及时翻查标示于教材,强化记忆。
4.末次精读,主要目的是结合历届真题、教材指南重、难、热点及X、Y、▲内容进行强化精读,以熟练掌握教材的主要脉络。
第三:经验分享
适时分期按章试做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再次巩固、强化记忆。通过旭日红
尾《国家在线智能考试题库系统》强化训练,考试起来就举重若轻了。注意一定要通过做题的方式知道题目在教材中的出处,即知道题目出自哪一页,否则仅仅看看答案而不知道错在哪儿,进展也不大。利用旭日红尾《国家在线智能考试题库系统》错题库,反复记忆;从基础知识到专业能力;从章节练习到真题测试,这是一个做题、看书(补漏)、记忆/理解/记忆的过程。用这个方法把整套《题库系统习题》先做一遍,中间不要停下来又去看前面一章的内容,尽管往下做,做完全套相当于把题目、和教材都做了和看了一遍。而且是边做、边看、边补充漏掉的知识点。通过这样一遍下来,你应该基本上对整本书的知识点有了一个大概的掌握,但是还没有完全掌握。那就要开始做第二遍,在做第二遍之前,你要把旭日红尾《国家在线智能考试题库系统》直接看题目和答案,复习完一遍后,再不看答案做题。做错的题目错题库有记录,一般来讲,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几次强化训练,做错的题目只会越来越少,整本书的知识点内容你就可以通过这样做题的方式把它熟练的掌握下来了。到考试当时无论看到什么样子类型的题目,你的第一反应就是:考这个知识点的题目我做过,现在题目类型不管是一样还是不一样,但是都是考同一个知识点,答案也可以马上确定。这样你的反应就会非常的快。做题就会非常地顺利。
至于《职业道德》部分可以不去理它,因为那部分的题目无论你选填哪一个答案,都是有分的,只是每一个答案的分值不同而已,考试时你就凭自己的感觉去答题就是了。(如果你不答题和填涂答案,电脑批卷时就会自动扣分)
关于《基础知识》嘛,分值是10-20分,你有时间的话,可以看一下书和做一下教材配套的《辅导练习》中的习题,如果没有时间,我的建议是不要去管它了,到考试时就凭自己的感觉,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填涂上去就是了,填涂好了后就不要轻易去改它,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据我和部分朋友的了解,很多人没有抓住重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职业道德》和《基础知识》两部分上面,对二级教材的内容所花的时间反而少了。我觉得实在是得不偿失。
应该把复习的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二级教材上面(通过做习题的方式来加深对教材相关知识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因为考试时所要考的知识点就浓缩在考试题里面了)。
人力资源法律手册实际工作用的多,考试目前占分不多,暂定10分。《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仲裁法》可以大概地看看相关的条文,要比《基础知识》容易得多,就是你不去看相关法律条文,将上课老师归纳的作为复习就可以得分。
最后,预祝大家考场如意!一次顺全科过!谢谢大家!
第二篇:人力资源二级小抄
1、请分析企业战略与组织结的关系
答: 1)组织结构的功能在于分工和协调,是保证战略实施的必要手段。组织结构服从战略。(钱德勒)2)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规模、产品和市场都发生了变化,这时,企业应采用适合的组织发展战略,对组织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主要战略有增大数量战略。在行业处于发展阶段,只需采用简单的结构或形式扩大地区战略。随着企业进一步发展,要求企业将产品或服务扩展到其他地区。为协调这些产品和服务,企业组织要求建立职能部门结构纵向整合战略。在行业增长阶段后期,为了减少竞争压力,企业会采取纵向整合战略。此时,组织应选择事业部制结构多种经营战略。在行业进入成熟期,企业往往选择多种经营战略,根据规模和市场情况,分别采用矩阵结构或经营单位结构。
2、请分析组织结构的外部环境。
答:组织结构的外部环境包括:①经济环境;②人口环境;③科技环境;④文化、法律等社会因素。
3、简述组织结构设计的步骤,和部门结构选择的方式
答:步骤①分析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选择最佳的组织结构模式②根据所选的组织结构模式,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门③为各个部门选择合适的部门结构,进行组织机构设计④将各个部门组合起来,形成特业的组织结构⑤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结构方式①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设计的部门组织结构可选择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矩阵结构等模式②以成果为中心设计的部门组织结构可选择事业部制和模拟分权制等模式③以关系为中心设计的部门组织结构可选择分公司与总公司、子公司与母公司、企业集团等模式。
4、简述组织结构诊断的内容和程序
答:组织结构诊断的内容包括:①对组织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掌握资料和情况(工作岗位说明书。包括企业各类岗位的工作名称、职能、权限、责任、薪资、级别,以及该岗位同其他各岗位的关系等组织体系图。即用图形来描述企业各管理部门或某一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一般采用金字塔式的体系图管理业务流程图。包括业务程序、业务岗位、信息传递、岗位责任制等)②通过分析研究,明确现行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为提出改进方案打下基础(内外环境变化引起的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的改变,需要增加哪些新的职能?哪些原有职能需要加强?哪些陈旧职能可以取消或合并?哪些是决定企业经营的关键性职能?明确后应置于组织结构的中心地位分析各种职能的性质及类别。)③为实现企业目标,组织应当有哪些决策要做?决策由哪个管理层来做?决策制定涉及哪些部门等;④分析某个单位应同哪些单和个人发生联系?要求别人如何配合和服务。
组织结构诊断的程序包括:①组织结构调;②组织结构分析;③组织决策分析;④组织关系分析。
5、简述组织变革实施的程序和方式
答:程序①组织诊断;②确定问题;③提出改革方案;④确定实施计划;⑤评价效果;⑥信息反馈。方式①改良式变革;②爆破式变革;③计划式变革。
6、简述组织结构整的依据及过程
答:组织结构整合的依据包括:①按照整分合原理,在总体目标指导下进行结构分化;②对已作的职能分工进行有效整合,才能使整个组织结构处于内部协调状态;③通过有效的分合和整合,使企业上下畅通、左右协调。组织结构整合的过程包括:①拟定目标阶段;②规划阶段;③互动阶段;④控制阶段。
7、简述企业人员规划的内容和作用
答:企业人员规划的内容有:①人员配备计划;②人员补充计划;③人员晋升计划;④人员培训开发计划;⑤员工薪酬激励计划;⑥员工绩效管理计划;⑦其他计划。企业人员规划的作用有:①满足企业总体战略发展的要求;②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展;③协调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计划;④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⑤使组织和个人发展目标相一致。
8、请对企业人员规划的环境进行分析
答:企业人员规划的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包括:①经济环境;②人口环境;③科技环境;④文化、法律等社会因素内部环境包括:①企业的行业特征;②企业的发展战略;③企业文化;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9、简述人力资源预测的内容、原理和作用
答:内容①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②企业人力资源存量与增量预测;③企业人力资源结构预测;④企业特种人力资源预测原理通过各种定性、定量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事物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规律性;包括需求预测与供给预测,以及二者的平衡作用①对组织方面的贡献;②可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10、分析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影响因素
答:影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因素包括:①顾客需求的变化;②生产需求;③劳动力成本趋势;④劳动生产力的变化趋势;⑤追加培训的需求;⑥每个工种员工的移动情况;⑦旷工趋向;⑧政府方针政策的影响;⑨工作小时的变化;⑩退休年龄的变化;11社会安全福利保障。
11、列举并简述你所知道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分析方法
答:① 经验预测法:利用现有的情报和资料,根据有关人员的经验,结合本公司的特点,对公司的人员需求加以预测;②描述法:通过对本企业组织在未来某一时期的,有关因素的变化进行描述和假设,从描述、假设、分析和综合中提出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③德尔菲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听取专家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量的分析评估,并通过多次重复,最终达成一致意见;④转换比率法:根据企业生产任务估计组织所需要的一线生产人员的数量,然后根据这一数量来估计辅助人员的数量;⑤人员比率法:先计算出企业历史上关键业务指标的比例,然后根据可预见的变量,计算出所需要的各类人员数量;⑥趋势外推法:根据人力资源历史和现有资料,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具有连续性的原理,运用数学工具对该序列加以引申。即从过运去延伸将来,从而评估人力资源的未来发展状况,达到预测目的;⑦回归分析法: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来预测事物未来和发展趋势,达到预测目的;⑧经济计量法: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且考虑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依此来预测人力资源需求;⑨灰色预测模型法:对既含有已知信息,又含有未知或未确定信息的系统进行预测;⑩生产模型法:根据企业的产出水平,和资本总额来进行预测;11马尔可夫分析法:通过观察历年企业内部人数的变化,找出组织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由此推断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和状态;12 定员定额分析法:通过对工作定额分析、岗位定员、设备看管定员定额、劳动效率定员、比例定员等方式来进行预测;13计算机模拟法:在计算机中运用各种复杂的数学模式,对各种情况下企业组织人数和配置运转情况进行模拟测试,从模拟测试中预测人力资源需求。12.列举并简述人所知道的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分析方法
答:①人力资源信息库:利用人力资源信息库,获取员工的晋升、调动、解聘等方面信息,来确切反映员工流动信息,达到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分析;②管理人员接替模型:设计管理人员的接替模型,从而达到管理人员的供给预测;③马尔可夫模型:通过发现组织人事变动的规律,推测组织在未来的人员供给情况;④外部供给预测分析:综合考虑地域性因素,人口政策及人口现状,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社会就业意识和择业心理偏等因素,对外部供给预测进行分析。
13、如何进行企业人员的供需平衡分析?
答:①组织内部人浮于事,内耗严重,生产式工作效率低下,说明人力资源供大于求;②企业设备闲置,固定资产利用率低既是一种浪费,同时也说明人力资源供小以求;③对企业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进行深入的预测分析之后,根据两个方面预测的结果,进行全面的综合平衡。
14、简述制定人员规划应遵守的原则以及及的制定程序.答: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应遵守四方面的原则:①确保人力资源需求的原则;②与内外环境相适应的原则;③与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原则;④保持适度流动性原则
人力资源规划具体制定程序包括:①调查、收集和整理涉及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的各信息;②根据企业和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其人员规划期限,了解现有状况,为预测准备资料;③分析人力资源供需影响因素,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对供需进行预测;④制定人力资源供需平衡的总计划和各项业务计划;⑤人员规划的主人与修正。
15、简述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内容与作用.答:包括:①技能清单:包括员工的岗位适合度,技术等级和潜力等方面信息;②管理才能清单:包括管理者的管理才能及业绩。作用是:①为人事决策提供可行信息;②能够使企业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的利用人力资源
16、请列出一个具体的案例:按照本章介绍的人员规划的程序与方法有行编制一份企业人力资源计划书 答:
立鹏公司2007源计划书
2006要结束,为了做好2007年的人力资源计划,特就公司2007年的战略目标及实际情况,作出2007年的人力资源规划:
①人员配备计划:在2006年销售量400万的基础上,2007年再增加1000万的前提下,计划从内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中培训一些优秀员工或干部担任基层管理或更高一级的管理,再在现有的500人的前提下,根据人力资源需求分析,适当的招聘一部分员工;②人员补充计划:按照内部供给分析,预测内部供给人数,再进行外部供给分析,预测外部供给人数,根据公司增加100万销售的战略要求,并对各个岗位,人员配置情况进行预测分析,确定最终的补充人数;③人员晋升计划:按照晋升条件,晋升比率,晋升时间等指标,进行综合的考核,确定人员晋升计划,达到人与事的最佳匹配,把有能力的人用到最适合的岗位上;④人员培训开发计划:制定2007年的培训计划,有效的开发人员培训与开发。培训计划包括:受训人员的数量、培训的方式方法、培训的内容、培训费用的预算等。最大极限的开发员工的潜能;⑤员工薪酬激励计划:为了保证公司人工成本与经过状况之间的恰当比例关系,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功能,制定薪酬激励计划。先对未来的薪酬总额进行预算,并设计、制定、实施未来一年的激励措施,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⑥员工绩效管理计划:通过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把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与组织需要结合起来,从而有效留住人才,稳定公司的员工队伍。开展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对各个方面的绩效评估,确定其绩效奖金,从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公司发挥出更大的作用;⑦其他计划:制定员工援助计划,安全生产计划等,确保员工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援助,让其感到公司的温暖,从而以厂为家的概念。提高安全生产,最大能力地保障生产需要。既为企业节省了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的支出,又同时保障了员工的人身安全,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
一、员工素质评测的基本原理,类型和主要原则
答:基本原理:1.个体差异2.工作差异原理3.人岗匹配原理。类型:
1、选拔性测评(特点a.把不同素质、水平的人区分开.b标准刚性强不能含糊不清。c过程强调客观性。实现评测方法数量化和规范化。d制表具有灵活性。e.结果体现为分数或等数)
2、开发性测评
3、诊断性测评(特点:
1、内容或精细或全面广泛
2、结果不公开
3、有较强的系统性)。主要原则:
1、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相结合。
2、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3、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
4、素质评测与绩效测评相结合。
5、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
二、员工素质测评量化的主要形式和测评标准体系,如何构成及类型
答:主要形式:
1、一次量化与二次量化。
2、类别量化与模糊量化。
3、顺序量化、等距量化与比例量化。
4、当量量化。测评标准体系:a、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要素【
1、标准(形式分:评语短句式、设问提问式、方向指示式)(操作方式分:测定式、评定式)
2、标度(分为:量词式、等级式、数量式、定义式、综合式)
3、标记】测评标准体系的构成1、横向结构【结构性要素(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行为环境要素、工作绩效要素】
2、纵向结构(评测内容、评测目的、评测制表)类型
1、效标参照性标准体系。
2、常模参照性指标体系
三、品德测评、知识测评和能力测评的内容和方法
答:品德测评(1、FRC品德测评法是事实报告计算机辅助分析的考核行品德测评法,基本思路是借助计算机分析技术,从个体品德结构要素中确定一些基本要素,再从基本要素中选择一些表征行为或事实,然后要求被测评者就自己是否具备这些表征行为与事实予以报告。报告的方式可以是个别的谈话,也可以是集体的问卷。每个人所表征的行为事实,经过信息处理后,即储存于个人品行信息库中,然后计算机根据专家仿真测评系统对评测人报告的表征行为进行分析,做出定性与定量的评定)。
2、问卷法(是一种实用、方便、高效的方法,他的代表有卡特尔16个因素个性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明尼苏达多相个性问卷)、3、投射技术(特点:目的隐蔽性、内容的非结构性与开放性、反应的自由性)知识测评知识测评是对人们掌握的知识量、知识结构与知识水平的测量与评定,把认知目标分为六个层次(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我国市(记忆、理解、应用)能力测评(一般能力测评、特殊能力测评、创造力测评、学习能力测评)
四、素质评测的准备、实施、结果调整和综合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答:准备阶段:
1、收集必要的资料
2、组织强有力的测评小组(具备:a坚持原则、公正不偏。b有主见,善于独立思考。
3、有一定的测评工作经验。
4、有一定文化水平。
5、有事业心,不怕得罪人。
6、作风正派,办事公道。
7、了解被测评对象的情况)
3、评测方案的制定(内容:被测评对象范围和评测目的、素质能力测评的指标体系和参照标准设计的确立、测评员工的选择、测评方法的选择)实施阶段:
1、测评前的动员。
2、测评时间和环境的选择。
3、测评操作程序【a、报告评测指导语(员工素质测评的目的、强调测评与测验考试的不同、填表前的准备工作和填表要求、举例说明填写要求、结果保密和处理以及结果的反馈)b、具体操作(单独、对比)c、回收测评数据】测评结果调整:
1、引起测评结果误差的原因(测评指标体系和参照标准不够明确、晕论效应、近因误差、情感效应、参评人员训练不足)
2、测评结果处理的常用分析方法(集中趋势分析、离散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因素分析)
3、测评数据处理。综合分析测评结果:
1、测评结果的描述【数字描述、文字描述(基本素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工作成果)
2、员工分类(调查分类标准、数学分类标准)
3、测评结果分析方法【要素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综合分析法、曲线分析法】
五、面试的内涵、类型、发展趋势以及基本程序
答:面试内涵:
1、以谈话和观察为主要工具。
2、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
3、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4、是按照预先设计的程序进行的。
5、面试考官与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的地位是不平等地。面试的类型:
1、根据面试的标准化程度,可分结构化面试(规范化面试)、非结构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
2、根据实施方式可分,单独面试(序列化面试)与小组面试(同时化面试)。
3、根据进程分,一次性面试和分阶段面试。
4、根据内容分为情景性面试和经验性面试。发展趋势:
1、面试形式丰富多样,从单独面试到集体面试,从一次性面试到分阶段面试,从非结构化面试到结构化面试。
2、结构化面试成为面试的主流。
3、提问的弹性化。
4、面试测评的内容不断扩展,包含能力、心理、求职动机等。
5、面试考官的专业化。
6、面试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发展。面试的基本程序:
1、面试准备阶段【1制定面试指南(团队的组建、面试准备、面试提问分工和顺序、提问技巧、评分办法)
2、准备面试问题(确定岗位才能的构成和比重、提出面试问题)
3、评估方式确定(确定面试问题的评估方式和标准、确定面试评分表)
4、培训面试考官】
2、面试的实施阶段
1、关系建立阶段。
2、导入阶段。
3、核心阶段。
4、确认阶段。
5、结束阶段。3面试的总结阶段【1综合面试结果(综合评价、面试结论)。
2、面试结果的反馈(了解双方更具体的要求、关于劳动的签订、对未被录用者的信息反馈)
3、面试结果的评价阶段。
六、面试的常见问题与实施技巧
答:常见问题
1、面试目的不明确。
2、面试标准不具体。
3、面试缺乏系统性。
4、面试问题设计不合理(直接让应聘者描述自己的能力、特点、个性的问题多项选择式的问题)
5、面试考官的偏见(第一印象、对比效应、晕论效应、录用压力)面试的实施技巧
1、充分准备。
2、灵活提问。
3、少听多说。
4、善于提取要点。
5、进行阶段性总结。
6、排除各种干扰。
7、不要带有个人偏见。
8、在倾听时注意思考。
9、注意肢体语言沟通。另外人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也是验证和判断的对象。
七、员工招聘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
1、简历并不能代表本人。
2、工作经历比学历更重要。
3、不要忽视求职者的个性特征。
4、让应聘者更多的了解组织。
5、给应聘者更多的表现机会。
6、注意不忠诚和欠缺诚意的应聘者。
7、关注特殊员工。
8、慎重做决定。
9、面试考官要注意自身的形象(能力和素养)
八、结构化面试的类型、实施程序和开发方法
答:类型
1、背景性问题。
2、知识性问题。
3、思维性问题。
4、经验性问题。
5、情景性问题。
6、压力性问题。
7、行为行问题。实施程序
1、构建选拔素质模型(A、组建测评小组。B在任职人员中选出一定的人员组成测验样本。C、对样本进行人格测验,总结各个被测人员的素质特征。D、将结果进行综合,列出招聘岗位选拔性素质表。E、将素质表中的各个素质进行分级总结)
2、设计结构化面试提纲(A、将选拔性素质分解为一组选拔性素质,每一个选拔性素质就是一个裁判指标。B、请专家针对每一个测评指标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修改完善,形成问卷。C、将问卷发给该岗位的部分员工,进行预先测试,检验其有效性。通过,则形成最终问卷;若不通过,则重新设计问题,重复本步骤,直至通过检验,形成问卷。D、编写结构化面试大纲。结构化面试大纲本质上是结构化面试问卷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3、制定评分标准及等级评分表。
4、培训结构化面试考官,提高结构化面试的信度和效度(A、要求面试考官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组织状况和岗位要求,清楚每一个测评指标、测评标准、问卷题目及相关背景信息。B、要求面试考官有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善于观察,能客观地记录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地各种反映,把握应聘者地特征。C、要求面试考官掌握相关地员工测评技术,能熟练运用各种面试技巧,随机应变,把握面试地发展方向,不让应聘者偏离测评指标,有效地控制面试局面。D、要求面试考官具有良好地个人品德和修养,能保持和善、公正,避免评价偏差,遵守打分规则,确保应聘者机会平等。)
5、结构化面试及评分。
6、决策(A、淘汰不具备关键选拔性素质地候选人。B、对候选人指标等级得分做处理。C、对S相等地候选人员作处理。D、对S相等,的正分地指标地数目也相等地候选人作处理。E、根据人力资源规划种招聘人数的要求,按照小编号优先的原则,从前到后选取一定数量的应聘者作为候选人。结构化面试的开发由于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本身的发展,企业对任职者的要求发生变化,需要对选拔性素质模型进行调整,对结构化面试进行开发。包括:评测标准的开发,即选拔性素质模型的构建;结构化面试问题的设计;评分标准的确定。
九、招聘决策中的群体决策方法
答:是指在招聘活动中1.建立招聘团队,由企业高管、人力部门、用人部门经理、用人部门经验丰富的员工代表组成。组成团队后可采用各位招聘人员互相评价的方法来确定各自的评价权重。2.实施招聘测试,根据招聘计划进行各种测试,如笔试、面试。3.作出聘用决策,根据评分表中的排名结果作出决定。
十、行为结构面试的内涵和问题设计要求
答:行为描述面试简称BD(behavior description)面试,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化面试,与一般结构化面试的区别在于,它采用的面试问题都是基于关键胜任特征的行为性问题。这种面试方法在于对目标岗位进行充分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岗位所需的关键胜任特质进行清晰的界定,然后在应聘者过去瓣经历中探测与这些要求相关的行为样本,在胜任特质的层次上对应聘者做出评价。
1、行为描述面试的实质
2、行为描述面试的假设前提
3、行为描述面试的要素在进行行为描述面试时,面试考官应把握住4个关键的要素要求【A、情境(situation),即应聘者经历过的特定工作情境或任务B、目标(target),即应聘者在这情境当中所要达到的目标C、行动(action),即应聘者为达到该目标所采取的行动D、结果(result),即该行动的结果,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结果,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结果】
十一、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概念、类型、原理和优缺点 答:概念: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一组被评人(6~9人),在规定时间内(约1小时)就给定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中无领导。最后测评由观察者给每一个应试者评分类型a、根据讨论的主体有无情境性,分为无情境性讨论和情境性讨论b、根据是否给应聘者分配角色,分为不定角色讨论和指定角色讨论。优点:a、具有生动的人际互动效应b、能在被评价者之间产生互动c、讨论过程真实,易于客观评价d、被评者难以掩饰自己的特点e、测评效率高缺点:a、题目的质量影响测评的质量b、对评价者和测评标准的要求较高c、应聘者表现易受同组其他成员影响d、被评者的行为仍然有伪装的可能原理:无领导小组讲座旨员工素质测评的一种方法,目前流行的素质理论包括素质的“冰山模型”或“洋葱模型”,把人素质从里到外大致划分成为内在素质(态度、动机、价值观等)、知识和技能、外在行为三部分,其中外在素质只能通过外在行为来衡量。
十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操作流程
答:1.前期准备:a、编制讨论题目(工作分析-素质界定-编制试题)b、设计评分表(评分标准、评分范围)c、编制计时表(发言时间是测试点之一)d、对考官的培训(培训与模拟评分)e、选定场地(环境与场地安排)f、确定讨论小组(6-9人 同质 陌生)2.具体实施阶段:a、宣读指导语(规范)b、讨论阶段(观察与讨论)3.评价与总结:考官从以下几方面评估a、参与程度b、影响力c、决策程序d、任务完成情况e、团队氛围和成员共鸣感。
十三、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的类型、设计原理和流程
答:类型A、开放式问题 如,事业的成功取决于哪些因素B、两难式问题 两条信息上报一条C、排序选择型问题(多项选择问题,如遇险问题)D、资源争夺型题目E、实际操作型题目 搭积木原理A、联系工作内容B、难度适中C、具有一定的冲突性流程A、选择题目类型B、编写初稿(团队合作、广泛收集资料 a.与人力部门沟通 b.与直接上级沟通 c.查询相关信息)C、调查可用性 重要在于确认是否广为流传D、向专家咨询 咨询以下内容(1)题目是否与实际工作相联系,能否考察出被评者的能力2)如果是资源争夺型问题或两难式问题,案例能否均衡3)题目是否需要继续修改完善)E、试测题目的难度平衡性F、反馈、修改、完善(1)参与者的意见2)评分者的意见3)统计分析的结果)
一、员工培训计划与教学计划制定的程序和方法
答:方法
1、培训需求分析A.目标 明确员工现有技能水平和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B.方法 测评现有成绩,估计它与理想水平的差距
2、工作岗位说明A.目标 收集有关新岗位和现在岗位要求的数据B.方法 观察查阅有关报告文献
3、工作任务分析A.目标 明确岗位对于培训的要求,预测培训的潜在困难B.方法 对将要涉及的培训进行分类和分析
4、培训内容排序A.目标 排定各项学习内容或议题的先后次序B.方法 界定各项学习内容或议题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据此进行排序
5、描述培训目标A、目标 编制目标手册B、方法 任务说明和有关摘要,对说明文字推敲、润色、加工
6、设计培训内容A、目标 根据培训目标确立培训具体项目和内容B、方法 聘请专家或借助中介机构选择培训科目
7、设计培训方法A、目标 根据培训
项目的内容选择培训方式方法B、方法 采用经验总结、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多种形式提出具体对策
8、设计评估标准A、目标 选择测评的工具,明确评估的指标和标准B、方法 采用模拟实验或聘请专家对测评工具、评估指标和标准进行初步评价
9、试验验证A、目标 对培训规划的评析,发现其优缺点,并进行改进B、方法 征求多方意见或进行实验试点进行诊断,找出议题并修改完善
2、我国常用的教学设计程序1)确定教学目的2)阐明教学目标3)分析教学对象的特征4)选择教学策略5)选择教学方法及媒体6)实施具体的教学计划7)评价学员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修正。
二、培训课程要素、设计原理和程序
答:要素1)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 3)课程教材 4)教学模式 5)教学策略 6)课程评价 7)教学组织 8)课程时间 9)课程空间 10)培训教师11)学员设计原则1)培训课程设计要符合企业和学员的需求2)培训课程设计要符合成人学员的认知规律3)培训课程的设置应体现企业培训功能的基本目标,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程序1)培训项目计划,包含三个层次:①企业培训计划 ②课程系统计划 ③培训课程计划2)培训课程分析,主要包括:课程目标分析和培训环境分析3)信息和资料的收集、可咨询客户、学员和有关专家及借鉴其他培训课程4)课程模块设计5)课程内容的确定,包括①内容的选择 ②内容的制作 ③内容的安排6)课程演练与试验7)信息反馈与课程修订
三、培训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
答:
1、相关性 其内容选择要与企业实际相结合、要能主动适应企业的发展趋势
2、有效性 这是判断培训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3、价值性 培训内容应能满足学员的兴趣及培训需求
四、培训教师的来源、特点及选聘标准
答:外部培训师优点:A.选择范围大,可得到高质量的培训师资B.可带来许多全新的理念C.对学员具有较大的吸引力D.可提高培训档次,引起企业重视E.容易营造气氛,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缺点A.企业与其缺乏了解,加大培训风险B.教师与企业及学员之间缺乏了解,可能降低培训适用性C.学校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导致纸上谈兵D.聘用成本较高开发途径A.大中专院校教师B.专职培训师C.顾问公司聘请培训顾问D.聘请本专业的专家、学者E.通过网络联系、寻找企业内部的培训师优点A.了解企业、培训有针对性、利于提高培训效果B.与学员相互熟悉之间交流顺畅C.培训相对易于控制D.成本较低缺点A.不易在学员中树立威望,影响学员参与度B.内部选择范围小,不易开发高质量的教师队伍C.看待问题受环境影响,不易上升高度选聘标准A.具备经济管理类和培训内容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B.对培训内容所涉及的问题有实际工作经验C.具有培训授课经验和技巧D.能熟练适用培训教材及工具E.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F.具有引导学员自我学习的能力G.善于在课堂上发现并解决问题H.积累与培训内容相关的案例与资料I.掌握培训内容所涉及的一些前沿问题J.拥有培训热情和教学愿望
五、培训手段的设计方法
答:
1、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培训方法
2、从学员的差异性出发,设计适合的控制手段
3、充分考虑学员的兴趣与动力
4、评估手段的可行性
六、简述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及方法
答:管理人员的层次(高层人员:理念占42.7%、中层:人文技能占42.4%、基层:专业技能占50.3%)培训内容
1、知识补充与更新
2、技能开发
3、观念转变
4、思维技巧培训方式培训方式高层管理人员培训方式(高级研习班、研讨会、报告会、自学、企业间的交流、热点案例研究等形式;到相关院校参加在职高等学历教育和MBA、EMBA等教育;出国考察、业务进修等。但注意公费、过场、混文凭)接班人的教育培训(1、企业内部教育培训,召开内部学习研讨会
2、参加外部的研讨班
3、国内外高等学校的工商管理学院进修
4、子公司实习,获得作为领导者的决策体验
5、将上述若干培养方式综合起来的“三明治”式培养课程。中层管理人员培训应该侧重进行业务上的培训,同时也要传递管理新知和理念,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执行企业高层地决策方针,更有效地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日常经营职能,使目标顺利实现(目标:提高其胜任未来工作所必须地经验、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宣传和深化企业地宗旨、使命、信念、价值观和管理文化;培养个别骨干分子成为企业未来高层管理人员地接班人。内容:开发他们地任职能力,使他们深刻理解现代经营管理系统和经营活动中人的行为,提高他们对人地判断和评价能力以及与人沟通交流地能力。基层人员培训
1、会议组织与控制
2、全面质量管理及实施
3、合理化建议地组织和生产方法
4、员工考核和激励
5、企业规章制度管理技能开发的基本模式
1、在职开发
2、替补训练优点:训练周密,管理人员在预定接替地工作环境和职位上工作;极大地增强开发者地积极性和主动性缺点可能感到前途渺茫,积极性下降;有些上级害怕被人取代不传授他们所有知识和技能。
3、短期学习优点:能全力进行学习;学习有针对性、有深度,效果较好。缺点:脱岗一定时间会对工作带来一定影响。
4、轮流任职计划
5、决策模拟训练
6、决策竞赛
7、角色扮演
8、敏感性训练
9、跨文化管理训练(1、使受训管理人员掌握各种文化背景知识
2、改变受训者的态度,消除受训者的偏见,让他们有“各种文化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各不相同,我们必须理解和尊重各文化
3、使受训管理人员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的技巧)
七、简介培训效果与评估的基本概念、类型、形式、作用和具体步骤 答:概念①培训效果是指企业和受训者从培训当中所获得的收益②培训评估就是对员工培训活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形式①非正式评估和正式评估②建设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培训效果评估的作用和主要内容作用①可以对培训效果进行正确合理的判断,以便了解某一项目是否达到原定的目标和要求②受训人知识技术能力的提高或行为表现的改变是否直接来自培训的本身③可以检查出培训的费用效益,有助于资金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④可以较客观地评价培训者的工作⑤可以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所需的信息评估内容①培训目标达成情况评估②培训效果效益综合评估③培训工作者的工作绩效评估基本步骤①作出培训评估的决定 a.评估的可行性分析 b.确定评估的目的②制定培训评估的计划 a.选择评估人员 b.选择评估对象 c.建立评估数据库 d.选择评估形式 e.选择评估方法 f.确定方案及测试工具③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④培训项目成本收益分析⑤撰写培训评估报告⑥及时反馈评估结果a.培训管理人员 b.高层领导者 c.受训员工 d.受训者的直接主管
八、简述培训评估的层级体系的特点
答:特点①反应评估 易于进行,最基本普遍的评估方式。缺点是学员的感情因素较高②学习评估优点是对学员有压力,使他们更认真的学习。对培训讲师也是一种压力,使他们更负责、精心地准备课程和讲议缺点评估所带来的压力导致报名不踊跃,所采用的测试方法的可靠度和可信度有多大,测试方法的难度是否合适对工作行为转变来说并非是最好的参考指标③行为评估优点可以直接反映培训效果,可以使领导及直接主管看到培训效果,使他们支持培训缺点实施时间跨度长、花费时间多、占用人员广、问卷设计难、有不相干因素干扰④结果评估优点可以打消高层主管投资培训的疑虑、支持培训缺点a.时间长 b.相关经验少、评估技术不完善c.必须取得管理层的合作d.不好分辨结果与培训的因果关系
九、简述培训效果评估的方法
答:
1、定性评估方法是指评估者在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相关标准,对培训效果作出评价的方法优点简单易行、综合性强,需要的数据资料少,可以考虑到很多因素,评估过程中评估者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缺点评估结果受评估者的主观因素、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影响很大,不同的评估者对同一问题可能作出不同的判断评估方法有: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和座谈等
2、定量评估方法能对培训作用的大小,受训人员行为方式改变的程度及企业收益多少给出数据解释,通过调查统计分析来发现与阐述行为规律。方法:
1、问卷调查法(步骤A、明确调查了解什么信息B、设计问卷1)顺序2)表达方式3)实际内容4)问题形式C、测试问卷。D、正式开展调查。E、进行资料分析,编写调查信息报告。适用于调查面广、以封闭式问题为主的调查)
2、访谈法(步骤:A、明确你要采集的信息。B、设计访谈方案。C、测试访谈方案。D、全面实施。E、进行资料分析,编写调查信息报告。适用于调查面窄、以开放式问题为主的调查。还有电话访谈)
3、观察法(方法:评估者在培训结束后亲自到受训者所在工作岗位上,通过仔细观察记录培训对象在工作中的业绩进行比较,以此来衡量培训对受训者所起到的效果,不能大范围
使用,一般只是针对一些投资大、培训效果对企业发展影响较大的项目。
4、座谈法(方法:将受训者召集在一起开讨论会,让每位员工讲述自己通过培训会学了什么并如何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工作中去,以及他是否需要帮助,从中获得关于培训效果的信息。注意讨论会不要在培训一结束就举行,效果反映需要一定时间,过早评估可能很难得到有效的信息。
5、内省法(步骤:A、准备工作B、全面实施阶段C、排序计分阶段)
6、笔试法(步骤:
1、确定培训目标。
2、起草测试题目。
3、选择、排序测试题目。
4、为学员准备考试说明。
5、准备记分卡。
6、进行测验。
7、分析测验结果)
7、操作性测验
8、行为观察法(步骤:
1、描述解释培训项目计划开发的特定技能,就是观察对象。
2、将技能分解若干,对行为进行分析和分类,并明确某一类行为于培训目标的关系。
3、练习上一步所说的行为分类。
4、被观察者开始工作,观察人员记录其真实行为。
5、将观察结果汇总,反馈给被观察人员及其主管)
十、培训评估报告的撰写步骤和要求
答:撰写要求①注意接受调查的受训者的代表性,避免因调查样本缺少代表性而作出不充分的归纳②要尽量实事求是切忌过分美化和粉饰评估结果③必须观察培训的整体效果以免以偏概全④必须以一种圆熟的方式论述培训结果中的消极方面,避免打击有关培训人员的积极性⑤当评估方案持续一年以上时间时,评估者需要作中期评估报告。⑥要注意报告的文字表述与修饰撰写步骤①导言②概述评估实施的过程③阐明评估结果④解释评论评估结果和提供参考意见⑤附录⑥报告提要
一、简述绩效考评效标的概念和种类
答:答:绩效考评效标的概念是:效标是指评价员工绩效的指标和标准,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对个人或集体的绩效应当达到的水平要求。绩效考评效标的种类包括:①特征性效标;②行为性效标;③结果性效标
二、行为导向型、结果导向型和综合型绩效考评的九种方法内容、特点和实施要点
答:
1、结构式叙述法内容它是采用一种预先设计的结构性的表格,由考评者按照各个项目的要求,以文字对员工的行为作出描述的考评方法特点该方法简便易行,特别是要有被考评者的参与,使其正确性有所提高。但本方法由于受考评者的文字水平,实际参与考证的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使其可靠性和准确性大打折扣实施要点将所有员工的个体工作绩效,通过一个共同的标准即整体绩效进行衡量,整体绩效作为一个全面的绩效考量指标,它是单一的、缺乏量化的、没有客观依据的一种考评标准,因而使考证结果受到考评者主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2、强迫选择法内容它是一种行为导向型的客观考评方法,考评者必须从3-4个描述员工某一方面行为表现的项目中,选择一项内容作为单项考评结果特点可以避免考评者的趋中倾向、过宽倾向、晕轮效应或其他常见的偏误实施要点可以用来考评特殊工作行为表现,也可适用企业更宽泛的不同类别人员的绩效描述与考评,它是一种定量化考评。但难以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发挥作用,因为最终的考评结果不会反馈给员工个人
3、短文法内容在考评期末撰写一篇短文,对突出业绩作出描述,以作为上级主管考评的重要依据。或由考评者写一篇短文以描述员工绩效,列举突出的长处和短处的事实特点由考评者撰写报告,能减少考评的偏见与晕轮效应;由被考评者撰写短文,水平低的人不得要领,水平高人又容易夸大其词实施要点:考评者花费时间和精力较多;适用激发员工表现,开发其技能;而不能用于员工之间的比较,以及重要的人事决策;适用范围很小
4、成绩记录法内容由被考评者把自己与工作职责有关的成绩写在一张成绩记录表上,然后由其上级主管验证,最后由外部专家分析,从而对被考评人的绩效进行评价特点外部专家参与。其时间、人力和成本等耗费较高。适用律师和教职员工等职位实施要点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特别是与行为量表等考评方法结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5、劳动定额法内容在工作研究、方法研究和动作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时间研究,对劳动消耗量作出了限定,制定工时定额,作为绩效考评的依据特点使其组织形式和作业方法达到精简、高效、健康、舒适、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最终实现劳动组织最优化,工作环境条件安全化的目标实施要点根据公司的工种和工序,可以采取多种不同形式的劳动定额,计划定额,设定定额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和方法
6、图解式评价量表法内容首先将岗位工作的性质和特点,选择绩效有关的若干评价要素,再以这些评价要素为基础,确定出具体的考评项目(指标),每个项目分成5-9个等级,最后制成专用的考评量表特点涵盖员工个人的品质特征、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使其具有广泛适应性,同时具有简单易行、设计简单、汇总快捷等优点实施要点在应用过程中,考评者根据对下属的观察和了解。只需在量表的每个项目等级评估的尺度上作出记号,待考评完成后,将各项所得分相加,即得出考评总结果
7、合成考评法内容将几种比较有效的方法综合在一起,采用合成的绩效考评的方法特点合成考评法虽不能进行人员的横向比较,但对管理人员来说,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从而有助于提高绩效管理水平实施要点采用一定的表格形式,在对各评价要素作出明确的描述和界定的基础上,将考评与绩效改进计划有效的结合在一起,通过考评,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今后的改进措施和办法
8、日清日结法内容对全公司所有工作、物品及区域进行详细分工,形成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的目标管理体系。同时,每人每天根据当天工作发现的问题及差距,确定第二天提高的目标进行动态调整特点体现了“客观、真实、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从而使薪酬奖励制度的“保障与激励”双重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实施要点先设定目标,然后每天对工作进度和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小结,对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纠偏。根据日清日结记录进行考评,使员工的绩效考评有据可查,事实清楚
9、评价中心技术内容采取实务作业,自主式小组讨论,个人测验,面变评价,管理游戏,个人报告等方法技术,广泛观察被考评者的特质和行为,从而为绩效考评提供可靠真实的依据特点通过实务作业、自主式小组讨论、个人测验、面谈评价、管理游戏、个人报告等,可以检验决策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授权技巧等,以及对人际关系,团队精神,领导能力,表达能力和影响力作出评价实施要点实务摸拟某管理岗位,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团体讨论,围绕专题作出整体决定;通过陈述报告,检测表达和雄辩能力。
三、合成考评法的含义及实施要点
答:含义是将几种比较有效的绩效考评方法综合在一起,对组织或员工个人进行考评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
1、它考评的是一个团队而不是某个员工
2、考评的侧重点具有双重性,既考虑岗位职责和现实任务,又考虑团队员工个人潜能的分析与开发
3、表格简单便于填写
4、考评量表采用三个等级,即极好、满意、不满意。
四、日清日结法的含义和特点、实施程序和步骤
答:含义日清日结法即OEC法(over every control clear),是指全方位地对每人每天每事进行清理控制,做到“日清日毕、日清日高”。海尔管理风格可以概括为四个字“严、细、实、恒”严,即要求严格,严格管理。细和实,即分工细,责任实。恒,即持之以恒。海尔坚持“一个核心和三个原则”,一个核心指市场不变的规律就是“永远在变”的法则原则闭环原则(PDCA)原则;比较分析原则;不断优化原则实施程序和步骤
1、设定目标
2、控制
3、考评与激励
五、评价中心技术
答:评价中心采用六种方法技术,广泛观察被考评者的特质和行为。
1、实务作业或套餐式练习。
2、自主式小组讨论
3、个人测验
4、面谈评价
5、管理游戏
6、个人报告
六、说明在绩效考评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偏误,并对20种考评方法的性能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答:1.分布误差(A、宽厚误差即评定结果是负偏态分布,大多数员工评为优良.B、苛严误差即评定结果是正偏态分布,大多数员工被评为不合格或勉强及格。C、集中趋势和中间倾向)
2、晕轮误差纠正方法一是建立严谨的工作记录制度。二是评价标准要制定得详细、具体、明确。三是对考评者进行适当的培训
3、个人偏见
4、优先和近期效应
5、自我中心效应对比偏差相似偏差纠正方法同晕轮误差
6、后继效应克服方法是一次只评价全体员工绩效的某一方面,然后再评价另一方面,最后将每个员工的所有评价结果汇总
7、评价标准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是影响考评结果的客观原因 对比分析:20种考评方法的性能特征对比分析:这20种考评方法各具特点,既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有的适用大型企业,有的适用中小企业,有些适用生产一线人员,有的适用管理或技术人员。主观考评的排列法、选择排列法、成对比较法、强制分配法、结构叙述法和客
观考评的关键事件法、强迫选择法、行为定位法、行为观察法、加权选择量表法,属于行为导向型的考评方法。目标管理法、绩效标准法、短文法、直接指标法、成绩记录法和劳动定额法,属于结果导向型的考评方法。图解式评价量表法、合成考评法、日清日结法和评价中心法,属于综合型的绩效考评方法。
七、说明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设计的内容、原则以及具体设计方法和步骤
答:内容
1、适用不同对象范围的考评体系(a、组织绩效考评体系b、个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2、不同性质指标构成的考评体系(a、品质特征型绩效考评指标体系b、行为过程型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c、工作结果型的绩效指标考评体系)原则
1、针对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明确性原则具体设计方法1.要素图示法 2.问卷调查法 3.个案研究法4.面谈法5.经验总结法6.头脑风暴法设计程序1.工作分析(岗位分析)2.理论验证3.进行指标调查,确定指标体系4.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
八、说明绩效考评标准的种类.设计内容和评分方法.考评标准量表的内容及设计要求、设计原则: 答:种类①综合等级标准②分解提问标准原则①定量准确的原则②先进合理的原则③突出特点的原则④简洁扼要的原则评分方法①单一要素的计分方法②多种要素综合计分法内容①名称量表②等级量表③等距量表④比率量表设计要求充分认识其性质、结构和特点、明确量表中“数字”的性质,根据考评的对象和特点,以及绩效考评指标和标准的设计要求,正确地选择适用的测量量表设计原则1.定量准确的原则 2.先进合理的原则 3.突出特点的原则 4.简明扼要的原则
九、关键绩效指标的定义, 设计关键指标的目的, 选择关键指标的原则,平衡计分卡的概念和特点, 以及确定工作产出的基本原则.答:定义简称KPI,不仅特指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中那些居于核心或中心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能以制约影响其他变量的考评指标,而且也代表了绩效管理的实践活动中所派生出来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目的①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来看,不提取并设定关键绩效指标对绩效进行管理,就无从提高组织或员工个人的绩效②对于管理者来说,提取并设定关键绩效指标对组织或个人的绩效进行考评,能够把握全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简化程序,满足企业绩效管理的需要③对于被考评者来说,提取并设定关键绩效指标,有利于被考评者----无论是团队还是个人都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和清晰的目标地位原则①整体性②增值性③可测性④可控性⑤关联性平衡计分卡的概念简称BSC,是罗伯特.S.卡普兰和大卫.P.诺顿共同创建的业绩评价体系。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来衡量企业的业绩,从而帮助企业解决有效的绩效评价和战略的实施,两个关键问题特点①平衡计分卡是一个核心的战略管理与执行的工具②平衡计分卡是一种先进的绩效衡量的工具③平衡计分卡是企业各级管理者与管理对象进行有效沟通的一个重要方式④平衡计分卡也是一种理念十分先进的“游戏规则”,即一种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基本原则①增值产出的原则②客户导向的原则③结果优先的原则④设定权重的原则。
十、说明提取关键绩效指标的基本方法、程序和步骤:
答:基本方法①目标分解法(确定战略的总目标和分目标、进行业务价值树的决策分析、各项业务关键驱动因素分析)②关键分析法③标杆基准法程序和步骤①利用客户关系图分析工作产出②提取和设定绩效考评的指标③根据提取的关键指标设定考评标准④审核关键绩效指标和标准(工作产出是否为最终产品、结果是否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指标总和是否可解释80%以上的工作目标,关键绩效指标的考评标准是否预留可以超越的空间)⑤修改和完善关键绩效指标和标准。
十一、说明构建和完善企业关键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的方法
答:企业的KPI体系一般可以沿着两条主线进行设计,一是按组织结构的层级进行纵向分解,采用目标—手段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另一种是按企业主要业务流程进行横向分解,采用目标---责任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明确两条主线后,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具体设计1.依据平衡计分卡的设计思想构建KPI体系2.根据不同部门所承担的责任构建KPI体系3.根据企业工作岗位分类建立KPI体系。
十二、简述360度考评的内涵和特点
答:360度考评方法又称全视角考评方法,它是指由被考评者的上级、同事、下级和客户(内在、外在)以及被考评者本人担任考评者,从多个角度对被考评者进行360度的全方位评价,再通过反馈程序,达到改变行为、提高绩效等目的的考评方法优点
1、具有全方位、多角度的特点
2、考虑的不仅是工作产出,还考虑深层次的胜任特征
3、有助于强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建立更为和谐的工作关系
4、采用匿名方式,消除考评者的顾虑,保证了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5、尊重组织成员的意见,有助于创造更好的工作氛围,激发成员的创新性
6、加强管理者与组织员工的双向交流,提高了组织成员的参与性
7、促进员工个人发展缺点
1、侧重于综合评价,定性评价比重大,定量的评价少,与KPI结合使用,评价更全面
2、信息来源渠道广,但并非总是一致
3、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成本增加
4、如处理不当,可能会在组织内造成紧张气氛,影响员工积极性。
十三、说明360度考评的实施程序和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答:实施程序①评价项目设计(a、进行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决定是否采用360度考评方法b、编制基于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评价问卷)②培训考评者③实施360度考评(实施考评、统计评价信息并报告结果、对被考评者进行培训、制定改善计划);④反馈面谈;⑤效果评价注意事项:①确定并培训公司内部从事360度考评的管理人员②实施360度考评方法,应选择最佳时机③上级主管应与每位考评进行沟通④使用客观的统计程序⑤防止考评过程中出现作弊,合谋等违规行为⑥准确识别和估计偏见,偏好等对业绩评价的影响⑦对考评者的个别意见实施保密⑧不同的考评目的决定了考评内容的不同,所注意的事项也有所不同。
一、说明薪酬市场调查的概念、种类、作用,薪酬调查的具体程序和步骤,以及数据资料处理分析的方法、选择调查的方式、统计分析调查数据 答:概念是指企业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各种途径,采取有关企业各类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以及支付状态的信息,并进行必要处理分析的过程种类A、从调查方式看有二种类型①正式调查(商业性薪酬调查,专业性薪酬调查,政府薪酬调查)②非正式调查B、从主持薪酬调查的主体来看可分为①政府的调查、②行业的调查、③专业协会或企业家联合会的调查、④咨询公司的调查、⑤公司自已组织的调查薪酬市场调查的作用①为企业调整员工的薪酬水平提供依据②为企业调整员工的薪酬制度奠定基础③有助于掌握薪酬管理的新变化与新趋势④有利于控制劳动力成本,增加企业竞争力程序和步骤①确定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范围(确定调查的企业、岗位、薪酬信息、时间段)③选择调查方式(企业之间的相互调查、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调查、采聚社会公开的信息、调查问卷)④薪酬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数据排列法、频率分析法、趋中趋势分析、离散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图表分析法)⑤提交薪酬调查分析报告分析的方法①简单平均法;②加权平均法;③中位数法;④百分位法;⑤四分位法
二、说明员工薪酬满意度调查的基本内容、工作程序和分析方法
答:基本内容①员工对薪酬水平的满意度②员工对薪酬结构、比例的满意度③员工对薪酬差距的满意度④员工对薪酬决定因素的满意度⑤员工对薪酬调整的满意度⑥员工对薪酬发放方式的满意度⑦员工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⑧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工作程序①确定调查对象;②确定调查方式;③确定调查内容分析方法①频率分析;②排序分析;③相关分析。
三、工作岗位分类的功能、要求,以及岗位分类的基本步骤
答:功能在岗位调查、分析、设计和岗位评价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岗位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对企事业单位中的全部岗位,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所进行的划分,从而区别出不同岗位的类别和等级,作为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岗位分级的最终结果,是将企事业单位的所有岗位纳入由职组、职系、职级和岗位等构成的体系之中要求①岗位分类的层次宜少不宜多;②直接生产人员岗位的分类应根据企业的劳动分工和协作的性质与特点来确定;③大类、小类的数目多少与划分的粗细程度有关,应以实用为第一原则;④要充分考虑岗位工作任务难易程度;⑤要考虑对员工进行为激励的程度;⑥要体现企业员工工资管理的策略基本步骤①岗位的横向分级;②岗位的纵向分级;③根据岗位分类的结果,制定各类岗位的岗位规范;④建立企业岗位分类图表。
四、分析说明工作岗位横向与纵向分类的区别和联系
答:区别①横向分类是按照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将岗位划分为职系和职组等②纵向分类是按照岗位的责任大小、技能要求、劳动强度,劳动环境等要素将岗位划分为岗级和岗等联系岗位纵向分级是在横向分类的基础上,对同一职系的岗位划分出不同岗级,并对不同职系中的岗位进行统一规定岗等。最终结果是将企事业单位的所有岗位纳入由职组、职系、岗级和岗等构成的体系中。
五、企业工资制度的内容及类型
答:内容①工资分配政策②原则③工资支付方式④工资标准⑤工资结构⑥工资等级及级差⑦奖金⑧津贴⑨过渡办法⑩其他规定类型①岗位工资制②技能工资制③绩效工资制④特殊群体的工资。
六、岗位工资制、技能工资制和绩效工资制的概念、类型,并比较三者的不同
答:岗位工资制概念是以员工在生产经营工作中的岗位为基础确定工资等级和工资标准,进行工资给予的工资制度。它代表了工资制度发展的主流类型A岗位等级的工资制(1一岗一薪制2一岗多薪制)B岗位薪点工资制(岗位薪点数确定:1.薪点数的确定(1岗位薪点的确定2个人薪点的确定3加分薪点数)2薪点值的确定。优点:1使工资分配直接与企业效益和员工的工作业绩相联系,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原则,符合市场取向的要求2促进学员学习技术,充分发挥工资的激励作用3有利于提高团队的协作精神。技能工资制概念是一种以员工的技术和能力为基础的工资类型A技术工资;B能力工资、基础能力工资 特殊能力工资前提:1明确对员工的技能要求2制定实施与技能工资制度配套的技能评估体系3将工资计划与培训计划相结合绩效工资制概念:是以员工的工作业绩为基础支付的工资,支付的唯一根据或主要根据是工作成绩和劳动效率特点:(1注重个人绩效差异的评定2上级绩效评定分量重3反馈频率不高且大部分是单向的:从管理人员向下属员工反馈)不足:
1、绩效工资制的基础缺乏公平性
2、绩效工资过于强调个人的绩效
3、如果员工认为评价方式不公平、精确,整个绩效工资制度就有崩溃的危险。类型A、计件工资制B、佣金制(提成制)三者区别①岗位工资制工资的给予“对岗不对人”,工资水平的差距来源于员工岗位的不同②技能工资制与传统的岗位工资制不同,它强调根据员工的个人能力提供工资③绩效工资注重个人绩效差异的评定。
七、特殊群体的工资制度
答:
1、管理人员的工资制度
1、基本工资
2、奖金和红利
3、福利与津贴2经营者年薪制具备的条件1)、健全的经营者人才市场,完善的竞争机制2)、明确的经营者业绩考核指标体系3)、健全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的群众监督机制年薪制的组成形式1)、基本工资加风险收入2)、年薪加年终奖金年薪水平的确定1)、经营者的年薪应该数倍于企业员工的年平均工资2)、年薪水平的确定既要照顾到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又要能够吸引到企业需要的经营人才3)、得到年薪的经营者不再享受企业员工的工资性收入与福利待遇。3.团队工资制度组成要素:
1、基本工资
2、激励性工资
3、绩效认可奖励应注意的问题
1、平行团队工资制度的设计 通常不使用激励性工资,而认可奖励尤其是非货币性的认可奖励比较合适
2、流程团队的工资制度设计 预先确定的激励性工资是重要环节。
3、项目团队工资制度的设计 避免使用过多激励性工资
八、简述宽带式工资结构设计的步骤
答:宽带工资结构的作用(1、有利于企业提高效率以及创造参与型和学习型企业文化,保持机构灵活性及提高外部竞争性
2、引导员工自我提高
3、有利于岗位变动
4、有利于管理人员以及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角色转变
5、有利于工作绩效的促进)宽带式工资结构设计步骤①明确企业的要求;②工资等级的划分;③工资宽带的定价;④员工工资的定位(1、绩效曲线法,即根据员工个人绩效,将其放入工资宽带中相应的位置
2、严格按照员工新技能获取情况,确定他们在宽带工资中的定位
3、先明确市场工资水平,然后在同一工资宽带内,对低于该市场工资水平的部分,根据知识、技能、能力和绩效进行工资定位。对于高于该市场工资水平之上的部分,则根据员工的关键能力开发情况进行定位)⑤员工工资的调整。
九、简述经营者年薪制的组成形式以及团队工资制的主要组成要素
答:实行经营者年薪制应具备的条件
1、健全的经营者人才市场,完善的竞争机制
2、明确的经营者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3、健全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的群众监督机制。经营者年薪制包括①基本工资加风险收入;②年薪加年终奖金年薪水平的确定
1、经营者的年薪应该数倍于企业员工的年平均工资
2、年薪水平的确定既要照顾到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又要能够吸引到企业需要的经营人才
3、得到年薪的经营者不再享受企业员工的工资性收入与福利待遇团队资制包括①基本工资②激励性工资③绩效认可奖励团队工资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平行团队工资制度的设计:通常不使用激励性工资,而认可奖励尤其是非货币性的认可奖励比较合适
2、流程团队的工资制度设计:预先确定的激励性工资是重要环节
3、项目团队工资制度的设计:避免使用过多激励性工资
十、企业工资制度设计的原则和程序
答:原则①公平性原则(内部公平性和外部公平性);②激励性原则;③竞争性原则;④经济性原则;⑤合法性原则程序①确定工资策略(高弹性类、高稳定类、折中类);②岗位评价与分类;③工资市场调查;④工资水平的确定(1、将工资水平完全建立在市场工资调查数据的基础上
2、根据工资曲线确定工资水平)⑤工资结构的确定(1、工资构成项目的确定
2、工资构成项目的比例确定)⑥工资等级的确定(1、工资等级类型的选a、分层式工资等级类型不b、宽泛式即宽带式工资等级类型
2、工资档次的划分
3、浮动工资的设计(1、确定浮动工资总额
2、确定个人浮动工资份额)⑦企业工资制度的实施与修正。
十一、影响企业工资水平的因素有哪些?企业如何确定其工资水平,如何设计工资等级?
答:因素①企业外部影响因素(市场因素、劳动力市场)②生活费用和物价水平;③地域的影响;④政府的法律、法规
5、企业内部影响因素(企业自身特征对工资水平的影响、企业决策层的工资态度)确定其工资水平①以绩效为导向的工资结构②以工作为导向的工资结构③以技能为导向的工资结构④组合工资结构工资水平=工资总额/企业平均人数设计工资等级包括①工资等级类型的选择(1、分层式工资等级类型
2、宽泛式即宽带式工资等级类型)②工资档次的划分③浮动工资的设计(1、确定浮动工资总额
2、确定个人浮动工资份额)
十二、简述企业工资标准与结构调整的基本内容和程序。
答:基本内容①工资定级性调整;物价性调整②工龄性调整③奖励性调整④效益性调整⑤考核性调整程序①调整工资结构②盘活工资存量③将工资支付项目合并④确定新的岗位工资标准。工资标准调整分为三类:一类是个体工资标准的调整(工资等级的调整、工资档次的调整a、“技变”晋档b、“学变”晋档c、“龄变”晋档d、“考核“变档;另一类是整体工资标准的调整(1、定期普遍调整工资标准
2、根据业绩决定加薪幅度)第三类是结合结合内部分配改革对工资结构的调整。
十三、简述企业员工薪酬计划的准备工作与编制的程序
答:准备工作在制定薪酬计划前,而搜集有关资料,包括员工薪酬的基本资料、企业整体的薪酬资料、企业在未来一年人力资源规划资料等,对所有信息进行分析、检查程序①通过薪酬市场调查,比较企业各岗位与市场上相对应岗位的薪酬水平②了解企业财力状况③了解企业人力资源规划④将前三个步骤结合画出一张薪酬计划计算表⑤根据经营计划预计的业务收入和前几步骤预计的薪酬总额,计算薪酬总额与销售收入的比值⑥各部门根据企业整体的薪酬计划和企业薪酬分配制度规定,考虑本部门人员变化情况,做出部门的薪酬计划后,报人力资源部汇总⑦汇总与整体薪酬计划不一致的需要再进行调整⑧将确定的薪酬计划上报企业领导或董事会报批制定薪酬计划的方法:从下而上法:比较实际灵活,且可行性高。但不易
控制总体的成本。从上而下法:虽然可以控制总体薪酬成本,但缺乏灵活性,而且确定薪酬总额时主观因素过多,降低了计划的准确性,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十四、说明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设计的基本程序
答:程序①确定补充养老金的来源(a、完全由企业负担b、由企业和员工共同负担)②确定每个员工和企业的缴费比例③确定养老金支付的额度(a、确定养老金的计算基础额b、确定养老金的支付率)④确定养老金的支付形式(一次性支付;定期支付;一次性支付与定期支付结合)⑤确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的时间⑥确定养老金基金管理办法补充医疗保险的设计程序:①确定补充医疗保险的来源和额度②确定补充医疗保险金支付的范围③确定支付医疗费的作用④确定补充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办法。
一、1、劳动争议仲裁的概念和程序分别是什么?
答:概念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根据劳动争议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申请,依法就劳动争议的事实和当事人应承担的责任做出判断和裁决的活动程序①申请和受理②案件仲裁准备③开庭审理和裁决④仲裁文书的送达
二、集体劳动争议和团体劳动争议有何区别?
答:集体劳动争议是指的是有共同理由,劳动者一方当事人在三人以上的劳动争议,团体劳动争议指的是团体因签订集体合同而发生的劳动争议。
三、结合一两个劳动争议案例,按照劳动争议案例分析要点试做分析。
答:劳动争议案例分析要点①确定劳动争议的标的,即当事人之间矛盾所指向的对象②分析引起劳动争议的事实和结果③分析确定意思表示的意志内容④确定行为模式标准与当事人所实施行为的差异性⑤分析确定意思表示合法性分析,根据差异确定当事人做出的判断和选择的合法性⑥分析确定劳动争议当事人所实施的行为⑦分析确定当事人的行为是否造成或足以造成一定的危害⑧分析确定当事人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⑨分析确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有主观上的过错。
四、为避免重大劳动安全卫生事故的发生,如何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环境的营造?
答:为避免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的发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环境的营造:①营造劳动安全卫生观念环境;②营造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环境(⑪建立健全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⑫严格执行各项劳动安全卫生规程;⑬奖罚分明);③营造劳动安全卫生技术环境(⑪直接使用安全技术和无害装置、无害工艺,从基础上避免劳动安全卫生事故;⑫完善劳动场所设计、实现工作场所优化;⑬劳动组织优化)。
五、平等协商的含义是什么?平等协商与集体协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含义指的是雇佣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就双方的权力和义务进行协商,体现双方权益的公平、公正、公开性原则区别集体协商是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企业工会(雇主)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制度,工资分配等事项进行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协议的行为。集体协商是调整劳动关系运行的重要机制。
六、论述我国劳动关系从利益一体型向利益协调型转变的必然性。
答:利益一利是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以国家代表各方面的利益为基本的出发点处理劳动关系的矛盾和问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劳动关系呈现多元化的新特征。伴随着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①劳动关系主体明确化。一方为用人单位,另一方为劳动者;法人财产及劳动力产权的逐渐形成和明确,必然使劳动关系主体明确化②劳动关系多元化。多种经济式的发展,打破了公有制的劳动关系一统天下的局面,与多种经济形式相对应,劳动关系呈现多元化的特点③劳动关系利益复杂化。改革本身就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利益格局全面的调整。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体制改革所倡导的政企分开,以及此种变化相应带来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转变,均使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追求趋向复杂化④劳动关系多变化。劳动权、择业权的确认与实施,企业经营权的确认与实施,市场经济本身的动态多变属性导致劳动关系的动态多变性⑤劳动关系利益协调机制趋向法制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法律制约下的契约自由原则的实施,政府若仍使用行政手段干预,单方面的决定企业劳动关系双方的事务已不再适宜。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群众的法制需要导致依法调节劳动关系双方的矛盾和利益,法律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劳动关系的上述变化虽然各具特色,但其总的方向是在承认劳动关系双方利益差别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来协调双方的利益差别和矛盾。所以说:我国劳动关系从利益一体型向利益协调型转变是一个必然性的转变。
第三篇:人力资源二级论文
functionFindProxyForURL(url,host){if(isPlainHostName(host))return'DIRECT';if(!shExpMatch(url,'http*'))return'DIRECT';varip=dnsResolve(host);//nodnsresultif(!ip)return'PROXY127.0.0.1:8083;';//ipv6if(shExpMatch(ip,'*:*'))return'DIRECT';//localelseif(isInNet(ip,'127.0.0.0','255.0.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10.0.0.0','255.0.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192.168.0.0','255.255.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172.16.0.0','255.240.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169.254.0.0','255.255.0.0'))return'DIRECT';//videoruleselseif(shExpMatch(url,'*.flv'))return'PROXY'+host+'.local.acc.sogou.com:8081;';elseif(shExpMatch(url,'*.mp4'))return'PROXY'+host+'.local.acc.sogou.com:8081;';elseif(shExpMatch(url,'http:*/flv/*.flv?*&key=*'))return'PROXY'+host'.local.acc.sogou.com:8081;';elseif(shExpMatch(url,'http:*/mp4/*.f4v?*&key=*'))return'PROXY'+host'.local.acc.sogou.com:8081;';elseif(shExpMatch(url,'*.flv?start=*'))return'PROXY'+host+'.local.acc.sogou.com:8081;';elseif(shExpMatch(url,'*.mp4?start=*'))return'PROXY'+host+'.local.acc.sogou.com:8081;';elseif(isInNet(ip,'58.154.0.0','255.254.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58.192.0.0','255.254.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58.194.0.0','255.254.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58.196.0.0','255.254.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58.198.0.0','255.254.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58.200.0.0','255.248.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59.64.0.0','255.252.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59.68.0.0','255.252.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59.72.0.0','255.254.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59.74.0.0','255.254.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59.76.0.0','255.255.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59.77.0.0','255.255.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59.78.0.0','255.254.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110.64.0.0','255.254.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111.114.0.0','255.254.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111.116.0.0','255.254.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111.186.0.0','255.254.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113.54.0.0','255.254.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114.212.0.0','255.254.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114.214.0.0','255.255.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115.24.0.0','255.252.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115.154.0.0','255.254.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115.156.0.0','255.254.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115.158.0.0','255.255.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116.13.0.0','255.255.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116.56.0.0','255.254.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118.202.0.0','255.254.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118.228.0.0','255.254.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118.230.0.0','255.255.0.0'))return'DIRECT';elseif(isInNet(ip,'120.94.0.0','255.255.0.0'))return'DIRECT';互为镜像的人力资源管理师和企业文化师
路文伟
内容提要:文化,是任何一个企业想要不断向前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源动力,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基。本文阐述了企业文化的概念和重要性,通过介绍新兴职业——企业文化师以及对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关系的论述,提出了企业文化师和人力资源管理师这两种职业密切相关、互为镜像的观点。
关键词: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影像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被市场认识,关键是它必须要有与众不同之处,这就是企业形象。企业形象不仅仅是指企业LOGO,还包括企业整个组织的言行以及企业内每一名员工语言和行为。而实际上组织和个体的言行就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所以说,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密不可分,优秀的企业形象当然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来支撑!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现象。企业文化是企业内全体成员的意志、特性、习惯和科学文化水平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综合,它体现为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
企业文化依附于企业,随企业产生而产生,随企业消亡而消亡,贯穿企业发展始终,潜行于企业的各个细节和制度中,企业文化虽无形却比有形之物更具有力量,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解动力,企业文化对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形成方面都起着积极作用。一句话,企业竞争,实质上是企业文化的竞争!
二、新兴职业——企业文化师 如今,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企业文化这一种崭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实践,越来越显示出它在经济建设中的核心竞争力地位及其灵魂作用的异彩,越来越引起高度重视。伴随而来的则是一种新兴职业的诞生——企业文化师,即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从事企业价值理念塑造及其转化工作的人员。具体为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企业文化研究、建设、管理工作,其职责是制定和建立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企业文化体系,塑造、提炼和推广企业的愿景、共同价值观和使命。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指导人力资源部门搭建人力资源战略框架;通过CIS系统设计推广企业形象;推行企业文化体系建设。而此项职业的工作内容主要就是在企业经营活动、管理活动和体制性建设中进行员工所应具有的价值理念的塑造及其转化工作。
著名学者劳伦斯.米勒先生曾经说过:“未来将是全球竞争的时代,这种时代能够成功的企业,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的企业”。目前,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正在深入进行,中国跨国公司正在培育和壮大。改革传统的企业管理体制,实质也是一场企业文化的深刻变革。中国企业文化发展前景广阔,企业文化师作为新职业也是应运而生,将会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三、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渗透于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而人力资源管理又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势必会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处处都留有企业文化的烙印。企业文化来源于人,企业文化的承载主体是人,企业文化规范的对象还是人,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是研究并解决企业中人的问题,他们共同关注的对象都是企业中的人,共同的特征都是重视人的作用。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导向和支撑,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文化的载体,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一)、招聘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甄选过程的明确目标就是识别并雇用有知识、有技巧、有能力做好企业工作的人,但一般来说,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人员肯定不止以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就会对这些人进行甄别,谁能被雇佣,最终决定就显著受到了候选人对企业文化的认同程度以及是否适合企业文化的判断的影响,企业文化与招聘工作的结合既确保了人岗匹配,同时又保证了所聘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一致性,也为后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试问一个根本不认同你企业文化的应聘者,纵然能力再高,他能够对企业保持忠诚吗?一个不忠诚于企业的员工,是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利益的,相反,他的存在对企业来说就是一种威胁!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者本身首先必须要熟悉和认同本企业文化,同时也要有一双“火眼金睛”,找到真正属于自己企业的“千里马”!
(二)、培训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项就是员工培训,通过培训使员工成为适合企业发展的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然而培训工作要不仅仅只包括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观念的更新和态度的改变。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对于同一事物,如果人们的价值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比如同一规章制度,认为其合理的人就会认真执行,认为其错误的就会拒不执行,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行为势必会对企业目标的实现起不同的作用。消除此种情况的最好办法就是进行员工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要将企业文化的要求和企业价值理念传达给员工,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行为,并最终形成统一明确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培训活动中就充当着企业文化“传教士”的角色。
(三)、考核工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挖掘人的最大潜能,在最合适的时候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绩效考核就是衡量用人结果的标准。目前,在现代企业的绩效考核中,已经由过去的单纯只是以业绩指标为主,逐渐转变成品德指标和业绩指标相结合的多元考核方式,也就是说将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通过把企业价值观念作为绩效考核指标的一部分,考核中注入企业文化,使员工处在企业文化道德和行为准则的无形约束之中,从而加快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加强良好企业文化的巩固!可见,人力资源管理者在考核和调配工作中就是企业文化的“忠实捍卫者”!
(四)、人力资源规划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进行人力资源规划,企业若想获得长远和领先的发展,必须要留得住人才。而对于员工来说,有时候信任和重用比单纯的物质利益更有吸引力,对于真正想干事业的人来说,尊重和信任是他们所要求的,他们更愿意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施展自己的才华。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企业内部营造双赢的企业文化氛围是绝对需要的,同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根据这种企业文化和员工的兴趣特点,对员工进行具有吸引力的职业生涯设计和开发,以期留住优秀人才。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人力资源规划工作中就成为了企业文化的“忠实践行者”。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得出,如果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一种刚性管理的过程,那么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团里则是一种柔性管理的过程。人力资源管理要在坚持运行有序、有章可循的刚性准则的同时,融入企业文化的柔性管理,刚柔并济,从而弥补单靠硬性约束带来的不足和偏颇。这样,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形成最佳管理效能。
四、结论——互为镜像的两种职业
从上述的论述中,不难看出,企业文化师的主要工作内容和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工作内容是相似而又互相渗透的,企业文化师的工作内容在各个方面都体现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特点,同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也是时时处处留有企业文化的烙印。然而,这两种职业工作内容虽然雷同,但是却不能互相取代,因为社会的发展必然导致分工的精细化。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企业文化师和人力资源管理师这两种职业,实际上一种职业工作开展的情况就是另外一种职业工作业绩的“晴雨表”。没有“孤独”的企业文化师,同样也没有“寂寞”的人力资源管理师,他们犹如企业发展中的左右手,相似、对称、搭档合作!
企业的发展是一面巨大的镜子,每个职业都可以在镜子中找到自己独特的影像,然而企业文化师和人力资源管理师这两个职业,因为雷同的职业目标,相近的工作内容,让他们在镜子中看到了相同的彼此,他们两者本身就可以作为对方的镜子,因为他们互为镜像。可以说,一名优秀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定会具备优秀企业文化师的潜在特质!同样,一名优秀的企业文化师,也一定具备优秀人力资源管理师的突出品质!
参考资料:
1、李玉萍,《文化·道》,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2、丁远峙,《第三代管理——企业文化》,深圳音像出版社,2008年;
3、刘光明,《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
4、李海萍,《人力资源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5、秦海金,《浅谈我国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J),市场研究,2004年。
第四篇:人力资源二级论文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与绩效考核管理
【摘要】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科技强国,人才先行。人才的引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已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首要动力,如何充分有效地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成为国家发展、经济繁荣、企业壮大的举足轻重的问题。打破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推行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对实现行政事业单位优质、高效运行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行政事业单位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进行了分析,以适应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水平。
关键词:行政、事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
一、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是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社会组织,兼具公益性、服务性、知识密集型能功能特征。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岗位、收入相对稳定,使得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素质水平并不理想,人力资源管理长期处于低效管理水平。在不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负面影响下,又出现有限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大致存在以下几种缺陷:
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
2、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僵化;
3、人员招聘机制不合理,导致从业人员素质低;
4、人员监督机制不合理,导致从业人员道德素质低;
15、人员管理缺乏竞争和激励机制。
种种现象说明,在行政事业单位推行人力资源管理势在必行。
二、在行政事业单位推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一个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激励、控制、调整及其开发的过程。
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一论断科学阐述了人才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当今时代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时代,人才作为一种资源的生产要素地位空前提高。许多研究成果表明:行政事业单位能否保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可持续增长,主要靠的是员工的知识,员工所掌握知识能力的发挥,靠的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因此,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要。
三、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方向
(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
随着知识经济快速的发展、人力资源结构的优胜劣汰,行政事业单位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首先要淘汰传统的人事管理理念,根据本单位的组织结构和业务特点,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民主的、可操作性强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有效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充分调动员工的无限
潜能,与市场灵活接轨,以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二)完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为推行人力资源管理保驾护航。完善行政机关单位人力资源开发机制,调整人才结构,坚持人事制度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改革。加大对行政机关单位中、高级管理人才开发力度。根据职位要求,确立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拟定职务说明书。职务说明书范围的确定要适当,要清晰反映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对管理人员所必须的领导技能以及完善其职业生涯的发展,要提供应有的指导,要确定中、高级管理人员职业生涯路径,开发管理人员的“安置图”。要进行人才盘存,确定现任职人员以及可能供给的候选人。根据标准,对现有的候选人进行人才评价,将那些学业优秀的或绩效突出的人挑选出来。在制定管理人员的开发方案时,要采用在职开发与脱岗开发相结合的形式,对中、高级管理人员,在开发活动上让其承担较大范围的工作任务,在上、下级与职能之间转换,启动某项活动、领导或参加一个特别工作小组等等,在开发技术上可根据目的分类进行。
(三)建立开放式的人才选拔机制,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在开放的社会条件下,必须扩大选人视野,形成开放式的人才选拔机制。建立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开放式人才选拔机制,是一种遵循人才成长的不同规律,充分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扩大民主,提高公开度和透明度。引入以竞争机制为取向的选拔机制,是适应入世挑战和人才分布日益社会化、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化特点的一种全新的人才选拔机制。另外,还要大力改革旧有的人事制度,建立崭新的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同时,人力资源是
生产力诸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它被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因提出人力资本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西奥多·W·舒尔茨认为,“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困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确实是决定贫富的关键。”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知识经济中人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首要动力,国际竞争的核心也将转变为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源的竞争。因此,充分有效地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各国发展战略中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已成为管理最重要的因素和资源,人力资本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本,在人事管理发展史上,世界迎来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崭新时代。
(四)加强人才培训工作,为实现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开发员工潜在能力的重要手段。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实现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应当做好人才储备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造就和培养一批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复合型人才,使之成为行政事业单位谋求长远发展的核心骨干力量。培训工作针对不同员工、不同的培养方向分层次、分批次进行,建立起培训——使用——考核——总结——评价——分配一体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动力机制,以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知识、熟练业务的积极性。
(五)加强和完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推行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绩效管理考核工作,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不断探索、实践与改进。
1、科学设计人力资源考核指标体系,并尽量具体化、数量化。
首先,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制定职位说明书,使每个工作人员都有明确的职务、责任、权力和应有的利益,为工作人员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对定性的指标尽量进行量化。将德、能、勤、绩、廉五个大指标根据工作和任务的实际给予细化,达到可操作化的程度,同时确定考核指标的权重,以体现以实绩考核为主的考核思想。例如:“能”这个指标可细分为专业知识、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谈判技巧、上进心以及其他专业技能等,再对各小指标进行相应的行为描述,可参考法国记分考核方法,通过与实际情况相比较给定合适的分值。考核标准量化后,在考核中既容易掌握,又便于分出高低,避免了单凭主观意愿给被考核者评定等级。
2、适当增加考核等次,完善激励机制。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考核结果分为四个等次,大多数人都集中在称职等次上,优秀等次的人员一般都按照所给比例确定,基本称职和不称职两个等次的人员所占比例很小,不能反映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际工作情况的复杂性,考核结果的激励功能也难以全面体现。对此建改在优秀与称职两个等次之间增加良好等次,来区别称职人员中一部分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都比较好的人员与一部分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都比较差的人员,做到考核结果的公正、合理,进一步完善考核的激励功能。
3、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薪酬制度,薪酬要和绩效挂钩。
改变以往单一的薪酬结构,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在行政事业单位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以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为依据,实
行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在不违反国家总体调控政策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内部收入分配制度,对优秀人才、关键岗位人才以及既聘任了专业技术职务、又承担管理责任的“双肩挑”人员实施收入分配倾斜。
在改革工资分配办法过程中,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和考评监督机制,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力求达到促发展、保平衡、见实效的最终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用人用工的核心管理部分,只有充分运用好人力资源,切实发挥好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才能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为单位创造更多更好的财富,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① 郑超.新时期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宏观管理,2006,(3)
P17-20
② 邹武,张义峰.对改制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改革中的绩效管理的探讨[J].中国电子商务,2009.09 P158-159
③ 张丽.浅析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J].经济论坛,2009 P14
第五篇:人力资源二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本科毕业以后,我从事行政及人力资源相关的工作,主要负责考勤管理、员工招聘和新员工入职培训及相关事务性工作。我司是燃气行业信息系统开发及相关应用软件开发的一家小型IT公司,公司人员流动性一般,技术人员需求量较大。公司因成立时间较短,处于发展中,在人力资源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上还不够完善。随着公司的发展,员工数量的增加,让我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逐步的显现。目前我司一再逐步改善,修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推动我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朝着专业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一、我司员工考勤管理制度的现状及改善措施
企业考勤制度的建立是为维护企业的正常工作秩序,规范员工的工作作息时间、工作纪律来提高企业的办事效率,从而实现了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经济效益这一最终目标。
(一)、我司考勤制度存在的相关问题 1.员工考勤意识不强
考勤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的职能是管理企业员工,目前我司考勤管理制度存在但是没有奖励和惩罚措施,严重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导致员工缺乏遵守考勤制度管理意识。大部分员工未能按照公司规定的上班时间上班,有部分员工出现早退现象。我司考勤采用的是IC卡打卡,甚至出现部分员工将自己的IC卡交与他人进行打卡。该现象导致公司员工的工作态度懒散士气萎靡,公司整体办事效率下降,同时降低了企业运行的效率。这是当前存在的员工考勤里面比较严重问题。
2、相关管理部门及管理层执行监管力度不够 我司目前未能严格执行考勤管理制度,一方面是是考勤制度不够完善,另一方面是企业的管理层和考勤监督执行部门监管力度不够。部分领导利用职务便利出现迟到早退的现象,管理层的带头表率力度不够。因为考勤制度未有具体的奖惩措施,考勤监督的员工没有公司规章制度对员工做出相应的约束,导致考勤制度仅仅是一个摆设,未能有执行的力度及效用,而进一步使得管理工作进程受阻。
(二)、企业考勤管理制度的改善措施及执行情况
1、考勤管理制度的重新制定
将上述状况反应给高层管理人员后,我司重新修订了考勤管理制度,对上班时间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考虑到技术部门的人员加班情况较多,将技术部门的时间调整为9:00-17:30,非技术部门仍旧按照以前的8:30-17:00的上班时间进行执行。中午12:00-13:00为休息时间。一个季度允许员工迟到3次,每次时间必须在规定的上班时间延迟的15分钟内。如果超过次数则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季度考核,关联员工的年终奖的发放。考勤管理制度修订后,员工迟到现象有了很大的改善,极少有员工出现迟到。
2、管理层及考勤执行部门加强了管理力度 因公司员工出现代打卡现象,为了能够贯彻考勤制度的执行,公司中层管理要求参与协助监督部门员工按时上班。如果单一使用电子系统来进行企业员工考勤,难免会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失误,所以也相应的进行了手动登记方法,进一步保证员工考勤工作中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该方法执行后,杜绝了员工代打卡的现象。同时因为管理层参与管理,管理层对自身进行了约束起到了带头作用,公司员工的工作效率也有了提高。
二、我司员工招聘及新员工入职培训的现状及改善措施
(一)我司人力资源及招聘现状
目前我公司的总人数为69人,男女比例约为3:1,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95%,技术人员占64%。目前我司的招聘淡季主要集中在5月--9月,因此每年的1月的年会召开的时候,就会要求个个部门做部门的人员需求及今年的人员预算。目前公司招聘采用内部推荐为主、外部招聘为辅的办法。外部招聘主要是通过网络招聘、招聘会及校园招聘的方式,内部招聘主要通过内部职工及合作公司推荐的方式进行招聘。
(二)、我司招聘存在的相关问题
1、缺少必要的背景调查
我司招聘主要是内部招聘为主,因此职工及合作伙伴推荐难免会因为面子相关问题不忍拒绝。由员工或者合作伙伴的描述及简单的面试,面试合格后工资待遇及相关内容洽谈好之后便可以入职。面试过程过于简单,容易造成员工能力了解的比较浅显,无法非常准确的判断该员工是否为最适合的员工,岗位和能力不匹配。碍于人际关系录用时候面试不够严格。容易造成招聘效率底下。
2.人才储备工作的缺失
我司虽然有人员的规划,但是缺少人才储备相关的工作。部门上报人员规划的时候,已经缺乏了相关人才才开始招聘,人员编制申请流程较慢,招聘工作开展时间紧张,加上人力资源部日常工作任务繁重,招聘工作并没有达到人力与资源管理的效果,多数只为补缺行事。内部没有对人才进行招聘后的系统的培训计划,以及岗位的制定。缺乏人才储备的招聘及培养的相关工作。
3、没有岗位说明书,致使所招岗位的任职标准不明确 由于没有科学、规范的岗位说明书,我司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往往是根据部门负责人所填写的招聘人才的需求条件来进行招聘,所定标准也比较空泛。招聘时容易对评判尺度难以把握,操作起来主观随意性大。招聘人员对应聘者的取舍不是取决于岗位所需标准,而常常是取决于招聘者对应聘者的感觉。
4.福利待遇吸引力不够突出难以招聘合适的人才 我司对技术人员的需求量较大,有部分原因是因为招聘不到人才造成的。当一个应聘者在对公司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首先能吸引应聘者的多数是公司的福利待遇。我司的福利待遇不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公司需求的IT技术人员又是有一定经验的,我司给出的薪酬无法满足该类人员的需求,因此难招聘到匹配工作岗位要求的人员。
(三)、招聘的改善措施及执行情况
1、加强面试及招聘环节的管理
我司对面试环节及招聘环节进行了一些调整,由原来的内部推荐为主改为了外部招聘为主,广纳人才。面试由原来的一对一面试,采取多人面试并对面试的过程进行记录。减少因为关系而直接录用的情况,避免人岗不匹配。
2、制定岗位工作说明书明确岗位职责 根据部门年会上报的人员需求规划,对预计需求的空岗进行考量,筛掉不必要的岗位需求后,对确实需要招聘的职位,与部门负责人共同制定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包括专业技能,核心技能等),形成标准化的书面格式和内容。通过一系列的流程来保证所招聘的岗位及人员能符合业务需求。
3、人才储备计划
我司目前在诸部制定人才储备计划,先考虑公司内部人员,该岗位内部没有合适的想尝试的人员再进行外部招聘。其次我司目前新进员工前三个月的实习期采用了轮岗制,有利于员工自身成长,同时能够更好更快的让员工了解公司适应公司的工作要求。对于外部人才储备我司目前已经开始采用与校园合作的方式,适当的引入未来预计需求岗位要求相近专业的实习生,作为未来人才需求的储备。
4、阶梯福利制度
对于有经验技术型IT人才储备,我司目前对技术人员的薪酬福利进行了调整。对技术人员增加了IT技术补贴,及项目奖金等激励措施。提高了技术人员的整体待遇,让技术人员的薪酬更具有市场竞争力,能吸引到更多的高端人才来我司应聘。
(四)我司培训存在的相关问题
由于企业中员工培训需要一定的投资,员工培训见效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影响不直接。我司为了节约成本在员工培训方面投入较多的资金,忽视了员工的全面发展。培训内容主要是针对公司的产品及公司的管理制度的培训,内容叫单一不能和员工的需求相结合,不能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同时我司的培训主要是内训为主,因公司内部资深的技术人员工作较忙,因此新进员工的培训时间安排上会延后。同时我司对老员工的培训较少,导致部分老员工对公司的新产品了解滞后。公司培训后的考核不够完善,部门配合度不高,导致培训考核效果不佳。
(五)、培训的改善措施及执行情况
和我司高层反应相关情况后,在不过多增加公司成本的情况下做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培训前对员工进行能力测试,了解员工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对员工进行培训。适当的在企业内部培养讲师,提高新进员工培训的及时率。为保证培训工作的效果,将通过满意度、知识层、行为层、业绩层等四个层次的培训效果评估结果,及时改进教材内容,讲师与授课方式,培训组织、培训跟进等方面的工作,以改善培训效果;从而使培训更符合公司业务发展以及员工个人发展的需要。公司每个季度组织一次全员的培训工作,让员工及时了解跟进公司的发展。
三、总结
以上内容基本上是我在工作中发现的企业人力资源运行中存在的不足,有部分已经在慢慢的改善,有部分措施正在实施中效果还不够显著。的在工作之前,我仅仅只是了解一些书本知识,而在参加工作之后,对人力资源有了更深的了解,虽然刚开始的人力资源工作内容可能比较浅显,但我都在倾尽全力地去做,虽然已经取得了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证书,但要想在人力资源行业走的更深更远,还远远不够,为了让我的知识更加完整,未来我将会继续在人力资源的各个领域深入学习,将所学用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