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成长的阶梯---成为专家教师之路》有感
读《成长的阶梯---成为专家教师之路》有感
安庆十四中程劲松
《成长的阶梯》我只是不求甚解地读了一遍,只能粗略地谈一谈大致印象。本书的作者是胡谊,是研究心理学的。他很有气魄,把一个教师成为专家教师所遇的所有问题一网打尽。最闪光的地方,还是他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读学生、教师以及师生的关系,并因此延伸出很多科学的方法和技巧。人的心理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难以把握的,所以教育人是世界最困难的事。可是总有教育理论家唱高调为难老师。本书却显得格外宽容:教师不是神仙,学生不是太子。他承认教师能力的有限,也坦诚说有些学生实在是令人“厌恶”。
因为深入研究了学生的心理,就提高课堂效率,本书就有许多经济适用的方法。一般认为课堂效率和老师是否精心设计有很大关系,但很少人关注使用心理学的知识来提高效率。轻松、欢悦而有效率的课堂,有时还真需要书中的小手段:图画、声音、语速、眼神的改变,手势、表情、站姿、与学生距离的改变,这些都对学生的心理有很微妙的影响。再有,用眼光扫视全班,引起注意,把手放在学生的肩上,来满足学生爱与尊重的需要。方法很多,不少经验丰富的老师常用,对我而言,还是很新鲜的,以后一定要自觉使用。试想,精心的设计再加上巧妙的心理战术,何愁一堂课不像一叶轻舟那样欢快自如呢?就和学生沟通而言,沟通是一门艺术而不是技术。常用的方法是“萝卜加大棒”。萝卜的吃法很有讲究,一定要遵循“及时,准备,真诚”的原则,大棒的施法也要遵循 “一致,因人而异,一事一议”原则。再如你与一个令你讨厌的犯了错误死不认账的学生,可以面带微笑,暗示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中。这些小方法虽不起眼,但“拔出脓来就是好膏药”,本书类似的灵丹妙法俯拾皆是。
因为对教师的心理作了深入全面的研究,相信很多人看了心里会有一丝温暖。书中详细地分析了教师压力产生的原因和对策,尤其是谈到的许多降压的妙招,真是一剂剂良药。
让人心里觉得熨帖的还有本书对师生关系的认识也很宽容。它认为一个教师管理学生,民主型、自由型、权威型、理智型,各有千秋。因为各种心理性格的学生所需求的教师不一样。它还认为学生的认知有“场独立”和“场依存”的不同,对教师授课风格要求亦有差异。所以,再优秀的教师也有不喜爱自己的学生存在,老师不必苛求自己,追求所谓的完美。
读了《成长的阶梯---成为专家教师之路》,我深切地感受到随着社会的成长,知识的更新,学校的专业不断随着社会人材需求而增设,自己的现存知识,已经远远不够满足学生学习,现在教给学生的那些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只有始终如一地学习,再学习,不断补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当自己看完《成长的阶梯》这本书之后,真的是感慨万分。对照书中序言中谈到专家型教师的标准,自己几乎没有一个能达到的,还需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什么是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除了要具备一般教师所具有的素质外,还必须具备教育科研素质。从不同的教育专家成长的轨迹可以看出,专家型教师还有着非常重要的特点,那就是“扩展的专业特征”,即会反思、质疑、探索、总结。专家型教师的职业道德、才学以及高超的教学艺术无疑代表着教师职业的最高水平,他们具有崇高的师德风尚,拥有专家一样的知识,同时能将这些广博的可利用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在教学中,具有强烈的反思倾向,专家型教师不是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
读了这本书,觉得自己离专家型教师还有一大段距离,决心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提高自己。那么,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如何才能成长为专家型的教师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增强自我反思意识,积极进行教育实践研究
教学反思是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技术,提高自己教学水平,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一名现代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所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因此,教师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不断反思、重构自己对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基本看法的过程。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
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可能永远就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而叶澜教授也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就要经常反思自己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反思自己的学生观、教学观,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学校教育目标的关系,自己的教学结果及其有关原因。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意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足以让每个教育工作者警醒:对每一位学生我们都应该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以学生为本,相信他们都会成为有用之才。江苏省特级教师吴非在《不跪着教书》里说,一位合格的教师,他的词典里是不会有“差生”二字的。因此,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有了服务意识,教师才会更加深入地研究学生发展成长的规律,从而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促进自己专业的发展。
三、提高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巴尔扎克说过:“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作为一名想在教育教学新领域有所作为的教师,就不应该只是作为一名教材的使用者,而必须具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去研究教材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俗话说,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而现在是老师要有源源不断的自来水。这些自来水从哪里来?这就要求教师要活到老学到老,也就是所谓的终身学习。有报告指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
五、树立教育科研意识,促进自己专业的成长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在铺天盖地的展开,教育科研也随之引起了学校及教师们的极大关注。的确,课程改革离不开教育科研,新的课程理念的树立并转化为教育行为,更需要科研型教师。记得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教师:为了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走上一条从事研究的幸福之路吧。
然而,相当多的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上好课,教育科研是大学教师和教育管理机构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这实际上是缺乏教育智慧的一种表现。教学与教研虽然是相对独立的两项工作,但是它们具有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教研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来进行,比如对同一教材运用不同的新的教学方式,组合种种教具和方法展开教学,从而培养自己的教学创新能力。因此,提高教研能力的根本目的是为教学服务,即达到以教研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师自己的专业水平。
整体回顾这本书,要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我们教师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阅读学习拥有专家一样的知识、教研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走教科研之路、加强反思,促进实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形成自己高超的教学风格,努力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
总之,《成长的阶梯》是一本很适用的心理学著作,教师应多使用心理学知识教育管理学生并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成长的阶梯”设喻比较形象,但给人感觉爬梯子的人很淘神费力的,姿态也不从容。想这样比方:教育是一条痛苦并快乐的河流,不见其发端,不见其终极,但在这条河流上泛舟的人,应该学会欣赏岸边的花草,享受和风,多一份轻松、自适。
第二篇:读《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有感
读《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有感
浅谈教学艺术
——读《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有感
标签:教育 分类:读后感 读了《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为我们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专家型教师是我们的愿望和追求。读了这本书,知道了专家型教师应该是教师群体是的优秀分子,他们的职业道德、才学以及高超的教学艺术无疑代表着教师职业的最高水平,他们具有崇高的师德风尚,拥有专家一样的知识,同时能将这些广博的可利用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在教学中,他们具备教育科研素质,具有强烈的反思倾向,专家型教师不是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读了这本书,觉得自己离专家型教师还有一大段距离,决心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提高自己。我觉得此书第七章提到的修炼高超的教学艺术的确是专家型教师成
长的核心。首先体现的是专家型教师是教学中的“有心人”。他的有心体现于具有更加丰富、有效的技能、方法、策略和技巧,他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也能用恰当的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其次,体现在备课上面。专家型教师备课非常简洁,只提出课堂教学的主要步骤与内容,至于时间分配、教学进度与一些细节会根据临场进行处理。他的备课计划、备课程序与方式都是独特的。专家型教师达到一定的高度,一定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而这种风格经历入格(模仿)、立格(考虑自身)、破格(初步形成自己的风格)、无格(形成风格),从而让自己达到这种高度。专家型教师还能够巧妙挖掘课堂资源,从学生的任知冲突中发现问题,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能把学生的错误理解转换成非常重要的课堂资源,这些无不体现专家型教师的人格魅力。对教育而言,教学技术的变化,以及教学结构、模式的变化,带给了课堂最深刻的变革。组
织学生自学、展示、小组合作,都应该被视为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创新——在一个革命性的理念下的技术创新。”并且强调“教学‘首先’是一门技术。我们必须首先掌握教学技术,通过一定的教学技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培养情感。如同一个服装的制作完成,首先需要的就是要懂得如何将一块布料经过裁剪、缝制,成为一件能遮羞保暖的服装。但仅有这些技术还不行,同样的布料,为什么有的就变成了时装,千娇百媚,有的则仅仅起到了遮体保暖的作用?那就是艺术。就教学来说,教学技术更多的属于教学基本功范畴,教学艺术则让教学变得富有趣味、学生愿意主动参与进来而更加喜欢你的课堂。比如,朗诵一篇文章,不读错、声调很准确,但不一定打动人,这只是技术。假如能声情并茂的读,投入的读,能随着文章中故事的发展而欢欣、落泪,那学生听了一定也会受其感染,这就是朗读的艺术了。教学艺术包含的内容也很多。记忆中,在90年代中因为多次给本市青年教师培训讲课,主要内容就是教学艺术,包含开讲的艺术,提问的艺术,应答的艺术,语言艺术,板书的艺术,结课的艺术,肢体语言艺术等等。当教学成为艺术的时候,对于听课者来说就是一种享受,享受着老师创设的课堂环境,享受着老师优美的语言、融洽的交流,也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和幸福,可以让所有听课者入迷,连听课的老师都沉浸其中忘记了记笔记。但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一定不是孤立存在的,就技术而技术、就艺术而艺术的课堂是肤浅的、功利的。比如,听过不少老师的公开课、参评课,有些老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千方百计创设教学情境、设计讨论、合作的环节,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精心制作课件,插入多种媒体文件,音乐,视频,能用的都用上,为的是上出一堂美轮美奂的、让评委认可欣赏的课。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追求了教学技术的完美和教学的艺术性,是不是真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
设计?是不是真的为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有没有体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自身独特的教学品质?在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的背后是否蕴含了教师自身对教育的思考、对课堂的理解?也就是说,在教学行为的背后,是否承载着这位老师的教育者之心?有“教育者之心”的老师,应该是“读懂孩子的故事,帮助孩子创作自己的故事,然后,讲述孩子的故事,如数家珍一般,脸上带着幸福的笑”的老师,是“心里装着一个个学生——而不是只是教学任务和分数”的老师。只有真正怀有一颗“教育者之心”,就会在追求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中时刻以学生为参照,也以学生为目的,怀着对学生的尊重、呵护、信任、激励等情感,真正用心去唤醒学生心灵中的美好、开启学生智慧之门,所培养的学生不仅掌握知识和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品质、完善的人格、美好的心灵。如此,也才能真正用心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既要掌握娴熟的教学技术,还要在技术的层面上
升到艺术的层面;教学中就能用信任的目光、温情的目光注视着孩子们,教学就变了——不仅是艺术的课堂,更是人文的课堂,是散发着人性光芒的课堂。整体回顾这本书,要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我们教师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阅读学习拥有专家一样的知识、教研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走教科研之路、加强反思,促进实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形成自己高超的教学风格,努力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有感》
第三篇:读《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有感范文
浅谈教学艺术
——读《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有感
标签:教育 分类:读后感
读了《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为我们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专家型教师是我们的愿望和追求。
读了这本书,知道了专家型教师应该是教师群体是的优秀分子,他们的职业道德、才学以及高超的教学艺术无疑代表着教师职业的最高水平,他们具有崇高的师德风尚,拥有专家一样的知识,同时能将这些广博的可利用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在教学中,他们具备教育科研素质,具有强烈的反思倾向,专家型教师不是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
读了这本书,觉得自己离专家型教师还有一大段距离,决心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提高自己。我觉得此书第七章提到的修炼高超的教学艺术的确是专家型教师成长的核心。
首先体现的是专家型教师是教学中的“有心人”。他的有心体现于具有更加丰富、有效的技能、方法、策略和技巧,他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也能用恰当的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其次,体现在备课上面。专家型教师备课非常简洁,只提出课堂教学的主要步骤与内容,至于时间分配、教学进度与一些细节会根据临场进行处理。他的备课计划、备课程序与方式都是独特的。
专家型教师达到一定的高度,一定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而这种风格经历入格(模仿)、立格(考虑自身)、破格(初步形成自己的风格)、无格(形成风格),从而让自己达到这种高度。
专家型教师还能够巧妙挖掘课堂资源,从学生的任知冲突中发现问题,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能把学生的错误理解转换成非常重要的课堂资源,这些无不体现专家型教师的人格魅力。
对教育而言,教学技术的变化,以及教学结构、模式的变化,带给了课堂最深刻的变革。组织学生自学、展示、小组合作,都应该被视为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创新——在一个革命性的理念下的技术创新。”并且强调“教学‘首先’是一门技术。我们必须首先掌握教学技术,通过一定的教学技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培养情感。如同一个服装的制作完成,首先需要的就是要懂得如何将一块布料经过裁剪、缝制,成为一件能遮羞保暖的服装。但仅有这些技术还不行,同样的布料,为什么有的就变成了时装,千娇百媚,有的则仅仅起到了遮体保暖的作用?那就是艺术。
就教学来说,教学技术更多的属于教学基本功范畴,教学艺术则让教学变得富有趣味、学生愿意主动参与进来而更加喜欢你的课堂。比如,朗诵一篇文章,不读错、声调很准确,但不一定打动人,这只是技术。假如能声情并茂的读,投入的读,能随着文章中故事的发展而欢欣、落泪,那学生听了一定也会受其感染,这就是朗读的艺术了。教学艺术包含的内容也很多。记忆中,在90年代中因为多次给本市青年教师培训讲课,主要内容就是教学艺术,包含开讲的艺术,提问的艺术,应答的艺术,语言艺术,板书的艺术,结课的艺术,肢体语言艺术等等。
当教学成为艺术的时候,对于听课者来说就是一种享受,享受着老师创设的课堂环境,享受着老师优美的语言、融洽的交流,也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和幸福,可以让所有听课者入迷,连听课的老师都沉浸其中忘记了记笔记。
但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一定不是孤立存在的,就技术而技术、就艺术而艺术的课堂是肤浅的、功利的。比如,听过不少老师的公开课、参评课,有些老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千方百计创设教学情境、设计讨论、合作的环节,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精心制作课件,插入多种媒体文件,音乐,视频,能用的都用上,为的是上出一堂美轮美奂的、让评委认可欣赏的课。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追求了教学技术的完美和教学的艺术性,是不是真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是不是真的为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有没有体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自身独特的教学品质?在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的背后是否蕴含了教师自身对教育的思考、对课堂的理解?也就是说,在教学行为的背后,是否承载着这位老师的教育者之心?
有“教育者之心”的老师,应该是“读懂孩子的故事,帮助孩子创作自己的故事,然后,讲述孩子的故事,如数家珍一般,脸上带着幸福的笑”的老师,是“心里装着一个个学生——而不是只是教学任务和分数”的老师。只有真正怀有一颗“教育者之心”,就会在追求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中时刻以学生为参照,也以学生为目的,怀着对学生的尊重、呵护、信任、激励等情感,真正用心去唤醒学生心灵中的美好、开启学生智慧之门,所培养的学生不仅掌握知识和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品质、完善的人格、美好的心灵。如此,也才能真正用心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既要掌握娴熟的教学技术,还要在技术的层面上升到艺术的层面;教学中就能用信任的目光、温情的目光注视着孩子们,教学就变了——不仅是艺术的课堂,更是人文的课堂,是散发着人性光芒的课堂。
整体回顾这本书,要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我们教师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阅读学习拥有专家一样的知识、教研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走教科研之路、加强反思,促进实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形成自己高超的教学风格,努力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
第四篇:专家型教师成长之路读后感
利用暑假的时间读了《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这本书给刚刚步入教师队伍的我指明了方向,专家型教师成为了我的愿望和追求。作为一位职业学校的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随着社会的成长,知识的更新,学校的专业不断随着社会人材需求而增设,自己的现存知识,已经远远不够满足学生学习,现在教给学生的那些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只有始终如一地学习,再学习,不断补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当自己看完《专家型西席的成长之路》这本书之后,真的是感慨万分。对照书中序言中谈到专家型教师的标准,自己几乎没有一个能达到的,还需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什么是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除了要具备一般教师所具有的素质外,还必须具备教育科研素质——“有求知欲、主观能动性和自学愿望、有合理的工作方式的知识、有演绎、归纳和类比能力;在进行一项活动是,具有确定其不同阶段所必须遵循的逻辑顺序能力;有形成和修改假设、拟定观察计划或试验计划以及理出事实与现象之间联系的能力;对收集到的数据材料能加以处理,使之系统化,并且予以说明,从而得出结论;有独自做出科学根据的决定的能力;有清楚、确切、简洁的表达能力。”从不同的教育专家成长的轨迹可以看出,专家型教师还有着非常重要的特点,那就是“扩展的专业特征”,即会反思、质疑、探索、总结。专家型教师的职业道德、才学以及高超的教学艺术无疑代表着教师职业的最高水平,他们具有崇高的师德风尚,拥有专家一样的知识,同时能将这些广博的可利用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在教学中,具有强烈的反思倾向,专家型教师不是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
读了这本书,觉得自己离专家型教师还有一大段距离,决心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提高自己。我觉得此书第七章提到的修炼高超的教学艺术的确是专家型教师成长的核心。首先体现的是专家型教师是教学中的“有心人”。有心体现于具有更加丰富、有效的技能、方法、策略和技巧,他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也能用恰当的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其次,体现在备课上面。专家型教师备课非常简洁,只提出课堂教学的主要步骤与内容,至于时间分配、教学进度与一些细节会根据临场进行处理。他的备课计划、备课程序与方式都是独特的。
专家型教师达到一定的高度,一定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而这种风格经历入格、立格、破格、无格,从而让自己达到这种高度。
专家型教师还能够巧妙挖掘课堂资源,从学生的任知冲突中发现问题,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能把学生的错误理解转换成非常重要的课堂资源,这些无不体现专家型教师的人格魅力。
对教育而言,教学技术的变化,以及教学结构、模式的变化,带给了课堂最深刻的变革。组织学生自学、展示、小组合作,都应该被视为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创新——在一个革命性的理念下的技术创新。”并且强调“教学„首先‟是一门技术。我们必须首先掌握教学技术,通过一定的教学技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培养情感。如同一个服装的制作完成,首先需要的就是要懂得如何将一块布料经过裁剪、缝制,成为一件能遮羞保暖的服装。但仅有这些技术还不行,同样的布料,为什么有的就变成了时装,千娇百媚,有的则仅仅起到了遮体保暖的作用?那就是艺术。
就教学来说,教学技术更多的属于教学基本功范畴,教学艺术则让教学变得富有趣味、学生愿意主动参与进来而更加喜欢你的课堂。比如,朗诵一篇文章,不读错、声调很准确,但不一定打动人,这只是技术。假如能声情并茂的读,投入的读,能随着文章中故事的发展而欢欣、落泪,那学生听了一定也会受其感染,这就是朗读的艺术了。教学艺术包含的内容也很多。记忆中,在90年代中因为多次给本市青年教师培训讲课,主要内容就是教学艺术,包含开讲的艺术,提问的艺术,应答的艺术,语言艺术,板书的艺术,结课的艺术,肢体语言艺术等等。当教学成为艺术的时候,对于听课者来说就是一种享受,享受着老师创设的课堂环境,享受着老师优美的语言、融洽的交流,也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和幸福,可以让所有听课者入迷,连听课的老师都沉浸其中忘记了记笔记。
但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一定不是孤立存在的,就技术而技术、就艺术而艺术的课堂是肤浅的、功利的。比如,听过不少老师的公开课、参评课,有些老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千方百计创设教学情境、设计讨论、合作的环节,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精心制作课件,插入多种媒体文件,音乐,视频,能用的都用上,为的是上出一堂美轮美奂的、让评委认可欣赏的课。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追求了教学技术的完美和教学的艺术性,是不是真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是不是真的为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有没有体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自身独特的教学品质?在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的背后是否蕴含了教师自身对教育的思考、对课堂的理解?也就是说,在教学行为的背后,是否承载着这位老师的教育者之心?
有“教育者之心”的老师,应该是“读懂孩子的故事,帮助孩子创作自己的故事,然后,讲述孩子的故事,如数家珍一般,脸上带着幸福的笑”的老师,是“心里装着一个个学生——而不是只是教学任务和分数”的老师。只有真正怀有一颗“教育者之心”,就会在追求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中时刻以学生为参照,也以学生为目的,怀着对学生的尊重、呵护、信任、激励等情感,真正用心去唤醒学生心灵中的美好、开启学生智慧之门,所培养的学生不仅掌握知识和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品质、完善的人格、美好的心灵。如此,也才能真正用心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既要掌握娴熟的教学技术,还要在技术的层面上升到艺术的层面;教学中就能用信任的目光、温情的目光注视着孩子们,教学就变了——不仅是艺术的课堂,更是人文的课堂,是散发着人性光芒的课堂。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为自己制定了三个目标:
第一、夯实基本功,成为合格教师
当前要成为好老师应着力提高“五个能力”:
一、是教材解读能力;
二、与学生交往能力;
三、是课堂组织管理能力;
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
五、是试卷编制能力。第二、立足课堂,力争做骨干教师
课堂,是老师劳作的田地,课堂是实现我们教师人生价值的舞台,了解教师应当从课堂开始;教书育人从课堂开始。所以,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得立足于课堂,把根深扎于学科课堂的沃土,课堂对于教师来说,是永恒。俗话说:教无完法,只要得法。但凡好课,必然循循善诱,启发引导,教师教得轻松启智,学生学有兴趣,富有成效。一堂课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框架,总体而言,思路要清晰,条理要明确,主题要明确。课堂学习的形式灵活适应少年儿童特点,学生学有效果,实现学习目标。第
三、质量加特色,做一个品牌教师。
做一个品牌教师。“质量 + 特色”铸就品牌,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求质量,其中目的就是想对教师一种引导,或者说一个压力,引导教师成长,争取成为一个特色教师,成为一个品牌教师。
整体回顾这本书,要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我们教师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阅读学习拥有专家一样的知识、教研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走教科研之路、加强反思,促进实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形成自己高超的教学风格,努力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
第五篇:教师成长阶梯
教师成长阶梯:终身教育学习和研究
“终身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理念是相对于以往的“学龄教育”而言的。从纵向讲,它包括一个人从生到死的各个年龄、各个阶段的教育,强调的是不间断的发展,即持续性;从横向讲,它包括教育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强调的是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即整体性。终身教育就是人的不断构建,是人的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构建,是人的判断力和行为的不断构建。它使人得以不断地认识自己、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从而体验存在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
终身教育的现代理念在不断地发展深化。从法国教育家朗格朗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成人教育会议上最初使用法语education Permanente(恒久教育)一词,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译成英文lifelong education(终身教育),再到1994年克林顿总统在签署教改法令中将终身学习列为美国教育发展的八大目标之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终身学习是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的口号,及至今日人们越来越倡导和鼓励的“终身研究”,反映出人们由外向内的追溯和对教育由被动到主动的寻觅。本文便就“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终身研究”理念的发展与教师成长的关系作一分析。
一、角色转变:凸显创新
随着教育时间的延伸和教育空间的拓展,教育越来越呈现出终身化和全球化的趋势。终身教育背景下的教师角色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就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由维持型教师转向创造型教师
维持型教师和创造型教师是就知识文化的传播状态而言进行的划分。维持型教师注重的是对书本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其目的是维持原有的秩序和现状,使后一代不逾其矩,不越雷池。创造型教师则不受教条的限制和传统的约束,在强调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要求给予更多方法上的指导,在促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其目的是凸显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创造型教师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已由“传授者”转变为“激励者”。作为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激励者,教师必须完成这样三项任务:第一:激励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会如何利用知识达到发展自己的目的。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二: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在欢乐与光明的教学环境中愉快学习。在兴趣中学习,学生便成为主人。学习也不再是为了他人、为了学校等外在要求所进行的“殉难”,而是为了生活、为了自身等内在需要所得到的享受。第三:提供知识材料,为学生在丰富的教学背景下滋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思想创造条件。教师不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提供”给学生;教师提供的知识也不是现成的答案或结论,而是学生理解世界、认识生活的富有意义的材料。
第二,由支配型教师转向指导型教师 支配型教师与指导型教师是就知识文化传播中师生关系的方式而言进行的划分。支配型教师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师握有对学生进行控制、支配和指挥的权力,师道尊严绝对不可侵犯。指导型教师则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位置上,站在学生的背后给予必要的指导。这种指导既包括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的指导,又包括成长中面临困惑与疑虑的指导。
指导型教师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已由“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通常处于中心与指挥的地位,这使教学活动实际上变成了“教”的单方面活动,学生仅仅是作为配角若隐若现、可有可无,教师则行使着教育教学活动的绝对权力。这种单向度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包含着权力主义、专制主义、命令主义、霸权主义的因素。现代教育体系对教师的要求却改变了。教师的作用就如杜威所说,不是站在学生前面去指挥,而是站在学生背后,在学生探索知识时提供帮助,在学生解决问题时给予指导,在学生谋求发展时提出忠告。他只是作为一个“伴奏者”或“组织者”的形象而出现。于是,师生双边活动就超越了纯粹的认知内容而具有了更深刻的精神内涵。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科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指导学生有效地选择有利于学习和成长的内外环境,有效地预防和排除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碍和干扰,在知识增长、智力发展、品德进步的同时保持心理的健康,以使学生真正履行他们生活中的责任。
第三,由再现型教师转向研究型教师
再现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是就教学的态度而言进行的划分。再现型教师是指那些只传播理论,不注重与实际的结合,将学生当成容器,采用注入式教学方法的教师。研究型教师则不仅向学生介绍未来社会的信息和最新的理论成果,同时更注重对教材的研究、对实际生活的研究、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对学生心理的研究,随时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技能的提高,时时都在思考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研究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由“复制者”转变为“生产者”。以往的教学是由教师以社会代言人的身份对既有知识进行复制,教师无须思考,也毋庸争辩,只要把现成的教材、教参、辅导资料稍加整理,就可完成复制工作,学生则顺从、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现代教育不应按照教师的模式复制出千篇一律的人,而应从学生自身的经验中、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中造就出各具特色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进行研究:研究当代学生的身心特点,把握学生的内在需求,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研究新课改,研究新教材,以使自己能跟上新时代发展的步伐;研究品德培养的规律,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使自己能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事半功倍地工作;研究自身,研究自己的成长规律,使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艺术、教学风格能及时得以提炼升华。学生则从中享受智慧、品味欢欣、尝试成功、体悟人生。教育就由“外烁”转向“内养”,富有了更生动的韵味和丰富的含义。
第四,由单一型教师转向综合型教师
单一型教师与综合型教师是就学科知识与能力结构而言进行的划分。单一型教师指在教学活动中仅仅能教
一、两门课的教师。这些教师囿于传统知识框架的限制,满足于教
一、两门课的轻松,长期从事着自认为驾轻就熟的课程教学。但是,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教育的社会化,都要求那种具有广泛适应性的通才和综合型的教师,再加上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横向学科的不断涌现,只会教
一、两门课程的教师已无法生存下去。而综合型教师不仅熟谙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术前沿,且精通相关学科,了解新兴学科,能自如地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于教育教学当中。这样的教师已经成为教育发展与变革的主力军。
传统的教学活动是以单科课程分科进行的,分科教学决定了教师的构成以各个学科为前提,每位教师在进入教职之时,都是以某学科教师的身份就职于教学岗位的。师范大学也以此作为系科设置的依据。然而,这种模式在新课改中受到了挑战。新课程设置了“科学”、“社会”、“艺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这些课程所需的师资已不能由传统的师范大学设置的系科中获得,更多地则需现有师资自身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多方面进行的调整。这就是综合型教师出现的背景。托夫勒在批评传统学校时说,为什么必须围绕诸如英语、数学、经济学、生物学等固定学科来组织教学,而不围绕出生、童年、青春、婚姻、职业、退休、死亡这些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组织教学?不围绕过去乃至将来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组织教学?不围绕无数其它可以想象到的、可供选择的事物组织教学?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从“学科知识型”向“素质全面型”转变。
上述教师角色的变化是渐进的。它不仅得到了理论界的普遍认可,在观念层面已产生影响,而且在实践中逐步被第一线的教师所接受。不少教师已经开始调整自己的角色,转变自己的职能。当然,真正要胜任这些新角色的要求,教师还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必须接受教育、主动学习、深入研究。因而,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终身研究就不仅是社会的要求,更是教师自身成长的要求。
二、强化主体:体验意义
我们的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在教育中,就是《学会生存》一书所提出的崭新的概念:学习化社会。它要求教育既要突破狭隘的学校教育的界限,扩展到整个社会,又要求教育突破局限于人生某一个阶段的界限,扩展到人的一生。这给传统的教育体系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也对传统的教师角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走向学习化社会
《学会生存》在确认终身教育概念时,也同时提出了“学习化社会”的理想。
“学习化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新的教育形态。《学会生存》指出,在教育活动是分散的、片断的、为少数杰出人才服务的时代,人们建立的学校体系曾经发生过巨大的作用。然而,现在学校体系与环境之间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不和谐”。因而,我们必须超越体系的概念之外,来考虑事物的另一种安排。这就是学习化社会。“如果我们要学习的所有东西都必须不断地重新发明和日益更新,那末教学就变成了教育,而且就越来越变成了学习。如果学习包括一个人的整个一生,而且也包括全部的社会,那末我们除了对‘教育体系’进行必要的检修以外,还要继续前进,达到一个学习化社会的境界”。
学习化社会的出现,是因为: 第一,教育在空间上向全社会的扩展突出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制度化的教育出现以后,其主要载体便是学校。这是一种目的明确、结构坚固、权力集中的体系。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它逐渐成为教育的核心机构。它有着相对封闭的环境,有一批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有较稳定的教育内容,也有就学年龄大体接近的学生。而学校的存在本身便意味着社会的委托----社会把培养人才的重任交给学校,期望通过学校教育实现人类文化的传递和各类人才的输送。这一委托事实上又是通过教师具体实施的。于是,教师就成为社会的代理人,学校也成为社会的缩影。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社会是以放弃了其它社会机构对后代的教育来衬托学校教育的使命的。
在学习化社会里,教育不再是学校的特权而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部分。一方面,频繁的职业流动要求劳动者对不同的劳动岗位有更强的适应性,这就要求教育系统不能仅仅培养青年人从事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而应培养起他们在各个职业间流动的能力和自我学习、自我培训的欲望。另一方面,社会本身就是最好的教师,它包含着巨大的教育潜力。人们从社会交往和大众传媒中获得的信息与日俱增,学校外的教育随时随地都在对每一个人产生影响。这样一来,社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使教育更加具有活力,而且社会已经成为一所培养公民感情和相互了解的学校,学习者在学校接受的教育仅是他所接受的广阔的社会教育中的一部分,对学习者来说,学习是个体的自我教育活动,他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他有自由的选择、探索、生活的权利。他也不再作为对象而存在,而是作为教育他自己的主人而存在。他所受的教育不是外人的赏赐或他不得不履行的一种社会义务,而是他自己依靠征服知识而获得的,是他的一种责任。他通过学习认识自我、确证自我、完善自我并学会生存,这才是教育的本意,也是教育的目的。
教师也同样。传统观念下的教师奉行的是一种以自己的生命去满足学生、满足教育需要的原则,这事实上是一种客体行为,这样的教师将目光聚集于“自己能为别人做点什么”,忽视了自己本身的需要。发展中的教师是一种焕发个体主体性的教师,是通过主动的学习、自觉的提升而使自己得到发展的人。主体性的学习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奠定了内在的、持续进步的基础。教师作为学习者,他不仅要接受从小学到大学乃至研究生的学历教育,更要持续不断地学习。这是自我提高的驱动使然,是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专业成长的必要途径。惟其如此,他才能够顺应教师专业化的潮流,才能成为合格的、出色的、优秀的、卓越的专家型教师。
第二,教育在时间上向全人生的延续强化了学习者的生命意义。
传统学校教育的存在,是以人生划分为学习与工作两个阶段为前提的。在人生的学习阶段,其任务是通过学校教育获得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掌握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在人生的工作阶段,其任务是用前面学习阶段所获得的各种本领立足于世、求得生存。如果说,在人类知识容量十分有限的过去,人们确可以依赖于在学校的短短几年时间里所学得的一切去面对社会的话,那么,在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中,仅靠学校所提供的知识就够享用终身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过时。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对学校教育的过度依赖,二是学校自我完结性的过度强化。“对学校教育的过度依赖不仅加深了整个教育是以知识教育为主的色彩,而且还带来了青少年家庭教育的机会和社会活动时间的减少等问题。学校自我完结性的过度强化,不仅危害学校教育本身,同时还成为阻碍终生学习发展的因素”。它将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而彻底转变。
在学习化社会里,教育不再是人生某一阶段的机会而延续到人生的全过程。就个人来说,他的学习与工作、教育与劳动是交互进行的,他必须不断地将自己投入到学习中,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并获得工作的动力,他也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获得生存的本领并建设起相互影响的社会关系。因而学习活动是伴随着他生命的始终的。“活到老,学到老”已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成为生活的一种方式。“从这种意义上说,教育首先是一个内心的旅程,它的各个阶段与人格的不断成熟的各个阶段是一致的”。人生就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受教育,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生命的物质状态走向生命的精神状态的过程。
教师也同样。教师职业具有教人求真、向善、臻美的属性,这是人类赋予教师职业的职责,也是教师职业社会存在的依据。如果说人的终极关怀是真、善、美的完全体现,那么发展性的教师在唤醒学生对真、善、美追求的同时,也展示了自我、实现了自我,满足了自己求真、向上、创美的需要。然而,教师若要胜任这一使命,必须从内在素养的提高开始。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读书、思考、学习本来就是他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他内在生命的表现形式。没有书本的阅读,没有独立的思考,没有自主的学习就没有他生命的存在。所以,教师人生的构成是与读书分不可开的,是与思考紧密联结的,是与学习攸命相关的。这也是教师生命的价值所在:因了学习,他的内心充满阳光;因了学习,他的存在获得意义;因了学习,他的生命焕发光彩。(二)走向终身学习
1994年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对终身学习做了这样的界定:“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力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会议之所以用终身学习而没有用终身教育一词,是因为终身教育侧重于对学习者一方的支持和帮助,而终身学习则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学习。
终身教育的真正实现,必须以终身学习为前提。因为终身教育需要社会成员具有终身自觉接受教育的主观愿望,把学习作为个人终身的历程。学习既不是外部强加于已的东西,也不是自己强加于人的东西,而是一种生存方式,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种内在需求。教育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如果没有学习者本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没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和自觉学习,终身教育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实现。所以,建构学习社会,促进终身学习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保证终身教育的真正实施、走向教育创新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同时,任何个人的学习都离不开社会的支持,需要社会为之提供教育机会和教育条件,这就需要一种适宜于学习的相应的教育。一般而言,如果离开了社会的教育,个人的终身学习也是难以持久和难以达到成效的。学习的主体是人,而教育的作用在于为学习的主体提供满足其学习需要的机会与条件,帮助学习主体在各个发展阶段都得到有效的发展。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无疑为终身学习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终身研究:提升自我
学习化社会的出现并不是对教师作用的否定。“学生应从被动地获得知识和一般技能转到积极地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这种转移将提高而不是削弱教师的作用”。教师既要提供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化的世界的地图,又要提供有助于在这个世界上航行的指南针,依此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作为教育的四个支柱,更凸显了学校教育阶段的基础作用。教师要胜任这一切,就必须接受终身教育的理念并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即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终身研究的开放性启动教师的解放教育。
与解放教育相对立的是驯化教育,它总是把教师作为受教育者的教育者。而“在解放教育的实践中,教育工作者作为受教育者的教育者必须‘死去’,以便作为受教育者的受教育者重新‘诞生’。同时,他还必须向受教育者建议:他应作为教育者的受教育者而‘死去’,以便作为教育者的教育者而‘重生’。这是一个往来不绝的连续过程”。换言之,教师与学生的身份并不是固定不变而是教学相长、互为师生的过程。正是这种敞开的、动态的变化,才使得教师不断通过做学生而获得做教师的资格,又不断通过做教师来履行自己的职责。这种解放教育所要求于教师的是通过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终身研究而学会并发展自己的职业能力,包括:
第一,学会如何学习。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且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如果教师要把这种教学方式传给别人,自己首先就要精通它。他们懂得应该获取什么信息、从何处去获取这些信息,同时知道怎样运用这些信息去帮助学生得到发展。尤其是在现代技术手段日新月异、各种信息蜂涌而来的情况下,教师是否具有选择的能力、学习的能力更是至关重要,它甚至是教师职业生涯持续下去的前提。
第二,学会独立自主。如果教师要教别人学会独立思考,首先自己就必须能够独立思考。选择了当教师的人,就必须不断地同扼杀教师独立判断的清规戒律做斗争。教师要学会行使自己的专业自主权----如教材教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学生作业的评估等,同时参与学校的管理。只有当教师充分发展起自己的独立自主能力时,他才真正得到解放和自由。这也正是教师在新世纪不可缺少的职业生存能力。
第三,学会革新创造。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革新意识和创造精神,自己也必须先具备这种意识和精神。因为,教师职业的生命价值不是由外在决定的,而是来自于内部,来自于教师每日每时都在从事着的创造性的工作。只有当教师对于变化持积极的、灵活的和适应的态度,具有提出创造性思想并坚定不移地付诸实施的能力,他才具有了通向21世纪的“第三张通行证”----即与学术性、职业性同等重要的拓展能力,亦即个体的创造性品质。
第四,学会与人合作。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学生认识他人,使学生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21世纪的教育更强调对全球合作精神的承诺,强调团队精神,这便要求教师自身要具有这一品质。学会与人合作绝不是一句空谈,而是实实在在的要求,它同样是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一项。
由此,我们可以说,就教师的专业成长而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终身研究”是教师走向成功的阶梯,也正是通过这样的途径,才有了教师成为“教育家”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