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有感
读《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有感
玉岗一中教师赵春刚
暑假,我有幸拜读了李烈所著的《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一书,真是获益非浅。李烈是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兼党书记,她还有很多冠有许多国家级的职务,先后荣获过全国劳动模范等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的特殊津贴等殊荣。
书中,她以‚用生命书写爱的信念、‛‚让爱洒满儿童的心田‛、‚‘以爱育爱’成就办学理念‛、‚在爱的分享中体现生命价值‛‚让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拓展‛、‚成长诠释爱的真谛‛为题,记述了她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原汁原味的事例和感悟。在整本书中,李烈校长诠释着这样的一种信念:‚爱是教育的核心,用生命书写爱的教育。‛她娓娓道来的爱如同一股暖流充盈满身,成了一条温暖的河,流向我内心深处。
我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着,书中的每个事例、字字句句,都包含着真挚的‚爱‛,给了我莫大的教益。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李校长对于生命的理解和诠释和对‚以爱育爱‛教学理念的体悟。书中举了不少例子,例如:水晶鞋的故事、永远爱你亲爱的妈妈,还有后来当了校长以后与教师之间发生的种种故事等。这些事例让我更清楚地知道:生命正因为有‚爱‛,才有了五彩斑斓的色彩;才有了抵抗风雨的力量。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教育者,应该是‚爱‛的使者。只有把‚爱‛作为生命的底色时,教育才会显现出它的价值。
在平日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经常有个别学生上课不听讲、不守纪律,也就是简单处理,不是深究其根源,仔细分析,是不是这位学生上课没有听懂?还是我讲课有问题呢?很少从学生的角度想一想,从而真正做学生的引导者,帮助学生逐步改正自身缺点。李列校长深深地教育了我:教师不仅仅是一名管理者,对学生的具体行为提出要求,更是一位引导者,从一些小事中启迪学生行为背后的‚思想‛,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做人。教师要让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爱,从而才能培育出爱学习、爱他人、爱生活、爱世界的具有‚爱心‛的生命个体。我想这就是‚以爱育爱‛的价值所在吧。
既然教师是学生的表率,是学生的引导者,那么教师的态度、价值观等就会通过平日的一些行为直接影响感染着孩子,因此教师的健康和快乐也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对于人际关系纷繁复杂、岗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来说,我们每个教师是不是每天都生活得很开心快乐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而李校长讲的‚老婆婆不开心‛的故事,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人快乐与否的关键是人的心态,也就是说,我们快不快乐,不在于别人,而取决于自己,取决于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角度和期望值。如果对于不高兴的事太计较,之后就算自己赢了,那么自己快乐的好心情在这个过程中也早就没有了,而那些在计较中、生气中度过的日子再也找不回来了。失去时间就等于失去生命!李校长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了快乐的法则:即调整心态,让自己每天都快乐,让生命在蓝色的天空中自由快乐地翱翔。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两个主体在不同的层面通过自育、互育,协调互动,共同成长。‛这就是李校长提出的‚双主体育人‛的基本内涵。过去,教师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真就像诗中所说:‚蜡矩成灰泪始干‛。而现在提出的‚双主体育人‛的教育观念,是一个真正的教育家从全新的角度提出的一个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观念,她把教师也看作是一个正在成长、正在发展中的人,也需要领导的赏识和鼓励,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李烈校长说:‚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浓浓的深情,才会执著地爱自己的工作,爱自己的学生;才会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才会写出最真诚、最美好的教育诗篇,才会无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李烈校长以其坚忍、博爱,用她‚以爱育爱‛的办学理念成就了她不凡的人生。成就了北京实验二小。在爱中生,在爱中长,在爱中飞扬……如此这般为爱而生,拥爱而逝的人,她是一个有爱的女人,一个有爱的女校长,一个有爱的妻子,一个有爱的母亲,一个有爱的朋友,还是一个将爱付诸于实践的人。
李校长是值得我尊重,值得我学习的。我愿做一个爱的实践与爱的管理的践行者。与李校长在‚以爱育爱‛的路上风雨同行。读了此书我更加明白了怎样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第二篇:读《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有感
读《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有感
自问:如果让我给自己的生命涂上底色,我会涂上什么颜色呢?是恒久的蓝,还是生命的绿?是热烈的红,还是丰收的黄?李烈校长涂上的底色是爱,以爱为底色的生命,一定是五彩缤纷的、一定是丰盈的、一定是最美丽的。
暑假里,我“认识”了李烈,高山仰止,学之不易。假期,多了很多的闲暇时光,每天晚上我都会静静地阅读《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去感受这位“以爱育爱,做最好的我”的诠释者之无尽的魅力。翻开这本书,它给我的感觉是那么温暖,如沐春风,它吸引着你,不自觉地想要去欣赏书中的内容;它给我的感觉是那么的理性、清晰,为了自己的教育事业,一步一个脚印,拥有了充满爱的生命;它给我的感觉是一种由衷的羡慕,家庭、事业相辅相成,它们之间如此和谐统一„„
我感觉着,再次思索着,我给自己的生命应该涂上什么样的底色?细细感悟,慢慢梳理,握住自己的生命,我也将会给我的生命涂上爱的底色。如果我在工作中以爱为本能去教育孩子,如果我在工作中以爱为基点去和同事相处,如果我在工作中学会感恩,如果我在生活中永葆一颗平静、宽容的心去爱我的家人和朋友,那么我的生命就是一片美丽的叶子,不是最美,但用心生长,决不张扬,却涂满爱的底色。
如果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而且是博爱。对待我的学生,不论聪明与否,不论成绩好坏,不论美丑,都会一是同仁,让爱洒在他们的心田;对待我的家人,相互体谅,最大限度的给对方舒服的空间,爱家人,接受并爱他的缺点,这让我们才能够在充满宽松气氛的温馨家庭中,轻松、愉悦、幸福地的生活。
如果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得趁早行动,爱不能等。对学生的爱不能等,因为现在不爱,明天可能转走了,没有时间爱了,如果现在不爱,等学生毕业了,来不及了。正如对父母的孝,同伴的爱亦不能等。
停笔沉思,作为一名老师,最怕的应该是年复一年的重复。怎么在这烦杂重复的工作中,安排好自己的心灵家园?看到“目标”两字,想到了人生规划。它们之间,都有异曲同工之妙,诚如中国俗语——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士兵的目标就是——将军!每每看完这些激励人的文章或者视频,我都会给自己订出了一学期的目标,夹在了我的笔记本中。那之后,偶尔,我会翻翻它,但我有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地朝着我的目标前进吗?我不敢回答!目标不明,进步不大,这是必然的。如此一来,生命的底色,必然是越发的淡了。哪能如此!不会如此!
让我们追着跑着向前,如她,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有了目标,向前,虽不能齐肩,但距离终究会缩短!
第三篇: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读书心得
《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读书心得西宁市回族中学周占虎 从教以来,已经渐渐习惯了老师的各种工作,上课、备课、改作业,一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渐渐的,看书的时间也少了。最近总在想,现在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老师,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但是怎么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他们,走进他们,让他们在学校里学到更多的知识。我想我该看看书,在书中寻找一下答案了。现在有幸拜读了《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真是获益非浅。
本书的作者是北京实验二小校长李烈女士。书中,她以‚用生命书写爱的信念、‛‚让爱洒满儿童的心田‛、‚‘以爱育爱’成就办学理念‛、‚在爱的分享中体现生命价值‛‚让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拓展‛、‚成长诠释爱的真谛‛为题,记述了她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原汁原味的事例和感悟。在整本书中,李烈校长诠释着这样的一种信念:‚爱是教育的核心,用生命书写爱的教育。‛她娓娓道来的爱如同一股暖流充盈满身,成了一条温暖的河,流向我内心深处。
欣赏她的‚快乐生命学说‛——容言,容人,容事。不管你是一位成功人士还是默默无闻的平凡人,都要做到快乐的工作,快乐的生活。这就是李校长的‚快乐生命学说‛。在一起工作,生活,就要能容言,容人,容事。不要被别人的‚满腹牢骚‛所烦恼,积极的面对,思考解决的办法,生活就会一定很快乐。想必,这就是一位成功女性比他人更快乐的原因吧!
生活中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控制生命的厚度。李烈校长因为拥有了爱,而使她的生命显得如此厚重;因为付出了爱,而使她的生命显得如此绚丽。
在她诸多的教育理念中,印象最深的是‚爱心育人,首先要注重细节,因为细节可以决定成败。‛也就是说,她所倡导的爱的教育其实就是细节教育。爱在很多时候并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点点滴滴的细节。有时候一个微小的细节,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是爱的语言、爱的表达。对学生她提出了‚蹲下来跟孩子说话‛、‚注视孩子的眼睛,抚摸孩子的脑子‛、‚给孩子一个拥抱‛、‚给孩子出错的权力‛等一系列细节教育。为了让老师每天都快乐起来,她先后提出了‚快乐加减法‛、‚角色复位‛、‚适合学说‛、‚扬长意识‛和‚生命价值与职业价值统一学说‛等。她倡导老师要学会调整思考问题的方式、调节心态、调节期望值,让生命在天空中自由快乐的飞翔。
‚爱‛——人世间最美好的字眼,人世间最动人的字眼,人世间最伟大的字眼,它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生机和希望。我愿当一名充满爱心的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携爱而行,诠释爱的意义,用生命书写爱的教育,在孩子心中播洒爱的阳光。
第四篇:燃烧的“爱”——读《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心得体会(定稿)
燃烧的“爱”
——读《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心得体会
择善人而交, 择善书而读, 择善言而听, 择善行而从。假期有幸拜读了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烈的《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一书,择其共鸣之处不甚欢喜。她的“双主体育人”办学思路以及“以爱育爱”人性化管理,给教师带来了成功与喜悦,给学生带来了优秀与快乐,也为她自己开拓出了宽阔的平台。
在三尺讲台上,她绽放了美丽和激情,付出了汗水和真情,学生被她吸引了,同事被她折服了。“以爱育爱”,“爱在细节”,“关注生命”,“敢于认错”,“生气也是教育手段”,“让每位学生都获得发展”等理念使她的天空湛蓝,教育成功,生活幸福。这是一位充满阳光味的校长,一位感情细腻的女教师,一位善于管理的教育专家。刚刚读完前几章的我深深的感触到,李烈老师是一个求真、崇善、爱美、幸福的教师,值得每位教师学习。她的自传内容生动,没有学术著作的抽象苦涩,也没有高深的理论,但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继续读着,不由得奋笔疾书抄录其精髓,在她的精髓中搜寻着与我产生共鸣的思想……
她说:“‘以爱育爱’”成就办学理念。”
“思想的领导就是要给予每一位员工思考的头脑,由员工在面对情景时去做判断和选择,而不是简单地管理或规范员工的行为。”是的,卓越的领导者并不关注自己有多少超凡的能力或独特的魅力,而是乐于和善于培养自己的下属成为领导者。李烈是个能成功驾驭员工思想的领导者,她注重教师的地位,关注教师的付出,能调动教师内心的“享受”。“快乐来自于享受。享受付出、享受工作,才能享受生活和活着的过程。”是啊,也只有学会“享受”,教师的脸上才会永远饱含发自内心的微笑,世界也才会因这种发自内心的微笑而鲜活起来。
“以爱育爱” 是她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秘密武器,也成了她坚定不移的教育理念。她用一个个鲜活的实例带给我们一个非常朴素的启示:教师对职业情有独钟,正是对自己生命的真爱。教师用心付出爱,就会充分享受付出中带来的那份愉悦,并收获一份来自学生的认可和喜爱,一份充满爱的生命的报答。这就是“以爱育爱”的雏形。那么,作为一个领导者,如何“用爱”是我时刻思考的主题。是的,爱是需要能力的,要会爱,爱的得法,爱得有效。这种爱在管理中不是体现在管上,而是体现在更多地与教师沟通、交流上,体现在为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上。
在实践中提炼理论知识。李烈说:“任何一种理念的实现绝对不是‘嘴巴’到‘嘴巴’那么简单。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理念是创造不出价值的,也谈不上真正的实现。理念要落实到行动,在现实的情境中开花结果,才能真正被大家认同和接纳,自觉自愿的实践它。”同时,无论是宣讲还是体验,都不能只是单向的给予和单向的接受。我在每项活动中,都充分尊重教师自我发展的主动精神,尊重教师发展的主体性与独立性,倡导双向交流,倡导对话,而且允许怀疑,鼓励质疑,欢迎挑战。学校的办学理念就是需要在不断出现问题,再研究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得到完善,走向成熟的。
是的,教师也需要爱的关注。多年来,我们只强调教师奉献,即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的“耗损”,而忽视了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增值”的权利和可能性。领导者应该给予教师肯定、建议和支持,这样教师的“增值”权利才可能实现。这也需要领导者具备更高的思想素质,对学校的发展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思路,并具有促使这一目标转化为全体教职员工共识的能力,在专业和思想上引领教师讨论为什么做、怎么做、怎么能做得更好等。同时,在学习和实践中领导者要勇于授权,通过授权方式,激励和鼓励员工大胆尝试,在不断的尝试、探索和反思中形成自己的认识和判断,进而逐步构建自己的思想。还有学会欣赏,让员工的“思想”在领导者博爱的赏识和激励中飞扬。除了思想上的关注还需要领导人文关怀,包括领导者的亲和力和“三容”,即容人、容言、容事。使教师愿意接近并向校长表达自己的心声,促使教师敢于参与,能够平等对话。
“爱是能聚人心的伟大力量。”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离不开队伍的建设。这也同时需要领导者在“用人”及学校发展所需的队伍建设方面有长远目光。李烈提出的“双主体育人”的办学理念,首先关注的就是教师的发展。因为,帮助教师在这个大家庭中获得“从事教育的幸福感”,大家才能真诚互助、荣辱与共的合作,教师才能感受到“爱”的归属,有了向心力的管理团队就会在真心付出中凝聚在一起,团队才能更加和谐发展。
她说:“在爱的分享中体现生命价值。”
禅宗语录:好也不好,不好也好。心态的好与坏、感受的苦与乐完全可以自己把握。李烈校长用了几个小故事诠释了快乐生命是生长“爱”的土壤的道理。选择以豁达、积极的方式看那些所谓的“不如意”,其实反而看到了“如意”,就有了“开心”。教师如果不快乐,自然就无法从内心去爱,就会少了很多爱的感受、爱的付出和爱的体验。心中没有爱的人,又怎么能组成爱的团队呢?所以,我思考:要倡导教师学会调整思考问题的方式、调节自己的心态、调节自己对事与人的期望值,让自己每天快乐起来,让生命在蓝色的天空中自由快乐地翱翔。
“快乐加减法。”人生有很多不尽如意的事情,如果所遇问题值得为之奋斗,就应该积极行动,人就会在问题迎刃而解的同时收获快乐,这就是“快乐加法”;如果所遇问题不值得为此浪费精力,就坦然处之,忘掉它,那么人就会在选择“放弃”中收获快乐,这就是“快乐减法”。是啊,做快乐加减法可以更快乐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何乐而不为呢!
生命价值与职业价值统一。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教师看做是一种职业,否则将缺乏人文特质的一种纯理性主义的观点。这种观点中,教师被看做实现教育教学思想和实践的一个技术性工具,教师被定义为奉献者和付出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种单向的付出中,教师的生命将萎缩、枯竭,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所以,我们要让教师在工作中获得成功,感受到快乐,教师才会拥有积极投入的工作状态,教师才会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发挥自己的才能。
一位教师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只有在尊重与倾听中,他们才会敞开心扉。对老中青教师,李烈有自己独到的管理方法。她把爱化作尊重与承认,支持老年教师继续找寻和实现自身价值,重新焕发老教师生命的活力;面对中年教师的压力,她选择“爱”的援助与关怀,并“重用中年”,卸掉或者分担这些中坚力量的压力,让辛苦耕耘的中年教师能够无怨无悔、无牵无挂地为教育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面对青年教师的浮躁,她更聪明的选择了倾听与等待,用平和的心态,正确理解属于青年教师的、与活力同行的浮躁,用倾听的爱心和等待的耐心,让时间和事实帮助他们蜕去浮躁,不断成长。
爱是最好的金钥匙,用心感受,用心来做,爱就在每位教师身上拨响生命之歌,让每位教师都体会到生命的价值,爱的力量。值就是“以爱育爱”的魅力所在。
“真诚和正气都需要爱的勇气。”她认为,解决教师之间的是非矛盾,必须要在教师中间树立“真诚”与“正气”,在教师中间建立“当面锣对面鼓”的沟通方式和行为习惯,使人与人在这种积极健康的沟通过程中达成理解,形成共识。是啊,说是容易做起来还是很难的!但是,李校长的处理方式很让人敬佩。她选择了用宽容、大气削弭误会与宿怨。她心中有全局,不从一己之私、一己之狭隘看问题,能多角度看问题,在大气中名事理,杜绝烦恼,让更多的人获得快乐。我很赞同她的做法。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同意见、不同看法,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学会主动沟通,不要把“不满”藏在心里,要在沟通中善于倾听、善于学习,以换位思考的方式,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别人,那么,“误会”、“不满”和“不快”就会在这种积极的、充满建设性的沟通中消失。这就是兼听则明。由于对正气和正气背后责任与勇气的宣扬,对冷漠和退缩的大力批判,大家心中有爱,对学校、对教育、对同事、对自己就都有了生命价值的爱。她说:“让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拓展。”
首先,追求没有制度的管理。学校办学理念应该是学校文化的“魂”,是学校的精神所在。她把文化归纳为一种精神,一种信念,更是一种力量。她追求没有制度的管理,总能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明确方向,用坚持的毅力使学校文化建设有了更准确的“魂”。
其次,教师的形象、学习、合作文化也是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出的。教育无小事,对教师的“美丽”培养和健康、进取与创造不分家,在“美丽”中蕴涵品位,在“美丽”中蕴涵对事业、对生命和对自己深沉的“爱”!再次,她非常注重团队中链条式的责任,环环紧扣,每一件事都会与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有关,每位教师都会以“首位意识”的思考方式,把所遇到的问题当成是“我们大家共同的问题”一起思考并改进。她会积极调动团队互助的力量,每一位教师都会从团队中找到归属感,在快乐中感受合作的魅力!
还有,她是个深入研究的人,对管理文化有自己的一套理解和方法。她把学校的管理文化体现在:授权、人本、激励和沟通方面。注重“无为而治”策略和方法。激发员工内在的动力和自觉性,使教师个人目标与组织的目标达成共同愿景。很欣赏她的以人为本的管理,能够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谅教师所难。时刻遵循“扬人长,念人功,谅人难,帮人过。”能以建设性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在事项人心所向的同时,从根本上实现组织绩效的最优化。至于那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派”作风,还有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表现,以及仅仅关注一己得失的“自私”心里,更是毫不留情的批评。这就是“人本”管理模式的“不要”原则。是的,人本管理需要弘扬正气,不放弃原则,用真诚而深切的对“人”的尊重、重视与关怀,才能真正获得最大多数人持久的“人心所向”。
李烈是个成功的管理者。她懂得用关爱建设学校的“魂”;用和谐建设学校的“形”;用精致建设学校的“质”。她就像一位不倦的劳者,处处透着细致入微的耕耘。
她说:“以成长诠释爱的真谛!” “以爱育爱”是她成长中对教育的解读,化作了她对生命的理解,也同时指导她对生命价值和人生境界的追求。她以真诚之心和执着之情,轻轻拂去蒙在人们心上的灰尘,慢慢溶解人心灵的防御之壳,重新唤醒了人内心深处爱的本能与品质,让心在“爱”与“被爱”中变得柔软而温暖,倾听并尊重内心真实的声音,让生命更加鲜活了起来。
是啊,爱需要感同身受才能更好的去实施爱的能力。这就需要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善良、肯为别人考虑;二是经历比较丰富和坎坷;三是不轻言放弃。要爱到点子上,爱要爱到根里才能“爱的其所”。
“以爱育爱”最终为实现爱的培养,不仅是建立爱的理念,而且还表现有爱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转变思维模式,拥有不竭的爱之能力。领导者要善于培养出一个人的爱心、自信、上进以及自律,让每个人在自尊、进取中不断获得进步,获得成长的快乐。立足于真实,在“做”中实现“爱”!
李烈是个拥有对教育独到见解和对教育思想不懈追求的丰富教育实践经验的先行者、示范者、发动者,更是一个人性丰富、人格完善、人品高尚的人。李烈校长用自己对教育最坚贞的信念诠释着的“爱”的教育。教育事业是人的事业,教育内涵发展、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就是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师生更加热爱工作、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让他们感到活得更有乐趣、有意义、有价值。《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这本书里,我看到了李烈人性的高贵,看到了她在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看到了教育的崇高境界。她把生命的意义融会在了师生生命中,她让与她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人都体现出了生命的价值。她用她自己的成长诠释着所有人的爱的真谛!
第五篇:让爱涂满教育的生命底色
让爱涂满教育的生命底色
我们天等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县,全县80%劳力常年在外务工,他们为了自己的生活,为了供养自己的孩子,选择了外出务工。就是因为有这样一支劳务输出队伍,把我们县的经济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我们县有了翻天覆地变化!然而,他们若要外出打工,就只能把自己的孩子留在老家,让孩子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或亲戚邻居照顾。所以,这些留守在老家生活、上学的孩子们就成了我们所说的农村“留守儿童”。而这些留守儿童就是我们老师最为关注的一个群体。如何管理好这样的一个群体,最简单的方法是——爱!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心则没有教育,这是工作,这是职责,这是品格,这更是良心。教育的世界五彩斑斓,我们应该如何去造就这神圣的教育生命?那也能用爱去造就!
一、爱生,教育的原色
在教育的这块偌大的画板上,是教师与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共同描绘的无限空间,充满着神奇与惊喜,我们教师愿用心之笔留下最真诚的签名:
1、把每个留守儿童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或者说亲人朋友。欣赏他们,找出其闪光点,给以宽容、理解,引正确的人生之路。赞美、欣赏是爱的起点,为了增强留守儿童学习信心,提高其兴趣,老师就要注意赞扬他们前进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若老师对他们的进步视而不见,则会打消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当然,赞美学生,绝不意味着不能批评学生,不意味着放弃对学生人格修养的打磨与锻造。把温馨的话语送给学生,把热情的鼓励送给学生,把无私的关怀送给学生,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的爱。
2、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未来发展着想。尊重与严格也是爱,作为老师,你无意识的一句话,可能给他一生带来影响,而真诚的批评纵使难听也可指引他走上正确的道路。因此,你要指引他走上正确道路,要为他着想。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成功的学生,表明自己对学生成功的敬佩、赞美和追求;尊重失败的学生,表明自己对学生失败的同情、安慰和鼓励。心中有了爱才可能严格,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出于帮助而批评教育,出于关心而耐心指导和矫正,爱而有度与不失严格要求。
3、尽职尽责,爱业、敬业,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实践水平,有健康的身体,有高尚、完美、博爱的心灵,具有完善的人格魅力。当然,老师对学生的爱有多种方式。学习成绩不好,老师的帮助辅导是一种爱;学生家庭生活有困难,老师的资助是一种爱;学生的行为习惯不好,老师的纠正教育是一种爱,等等。对学生的爱要真诚,不能虚假,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出于高尚人格的无私的爱。毋庸讳言,老师的爱,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巨大的精神鼓舞,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为他们创造进步的动力。
二、情感,教育的暖色
在我的教学故事里,有着许多情感上的波折经历。还清晰的记得,经常接到几位留守儿童家长的电话,询问孩子最近一段时间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从留守儿童家长那充满期盼却又无从帮助的语气中,我时时感受到自己的责任,有位留守儿童家长坦言:每次打电话回家,只要一跟孩子说话,每次一提到关于好好学习认真听讲的话,不出三句话,孩子只要一听到这样的话就撂下电话,甚至不再听所谓的督促的话。长此以往,家长与孩子的交流越来越少了,家长更着急,孩子更
不理解。在分别与家长、与学生进行交流后发现,家长的教育方式过于单一,心情的表达方式上并不能给孩子带来更大的鼓励,谴责的话太多、比较的话太多、施压的话太多,从学生来看,他们认为家长只知道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并不在乎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很多道理他们都明白,只是由家长说出来总觉得很是刺耳,他们更想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希望少些听到任何不想听的话。也许这其中有些学生执意认为,这就是更年期与青春期的碰撞。于是,基于此,我认为,在学校里、在课堂上、在课余时间,我们老师应该注意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尽量避免过度的施压,而更应该给予更多方法的指导、信心的树立和耐心的倾听,用不同于家长但又胜于家长的身份和角度去对待每一个师与生的生活片段。
再则,学生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他们最害怕受到批评打击,而更接受真诚的鼓励和信任,现在的阶段,从他们的眼神中都可以看出,他们自己都会给自己压力,暂时的失败他们也不愿发生在自己身上,谁不渴望成功的体验,有时候处在手足无措的迷途中,往往就是因为老师一个忽视的眼神让他们一蹶不振,也许是因为老师的一不小心也会葬送一个孩子的一段时光,更何况是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他们有着一颗敏感的心。因此,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对我们教师来说意义重大深远,同时也是为民之策、爱民之举、利民之为。我们要以特有的热情和活力,真正的走进“留守儿童”的心灵,和他们做知心朋友,让他们把自己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主动说出来,积极寻求帮助,有针对的给予他们关爱,比其他方法直接教育有效得多。
也因如此,我们要谨慎的批评、及时的鼓励、真诚的帮助留守儿
童。我们必须小心翼翼的呵护每一颗迥异的心灵空间、对待每一个五彩缤纷的情感世界。
三、思考,教育的冷色
教师的生命在课堂,思考的背景里总是有那么多沉寂与孤独,在未知的世界里探索必须、应该给予学生的一切,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设计环节都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生活的价值大小,疲于应付、有悖常理的对待将会让良心受到谴责,我们在做准备的时候总是想着让内容更充实、丰富,而更多的忘记了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接受程度,忘记了我们也曾经是学生,忘记了我们自己在学习时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多么的无助。还记得,在一次上公开课中,我最多的思考就是课堂是否以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设计问题并如何呈现引领,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询问同学们的需要,对有些想法进行了适当的改进,有效果也有更新的思考,写到这里只想再一次提醒自己,知识是学生来到课堂的第一需要。
学生的智慧和能力是无穷的,当你为他提供一个舞台,他将是最真实的学习主人,当你为他创造一个机会,他将是最出色的生活演员,当你为他插上一双翅膀,他将成为这个爱的世界中最能体现教育声音的精彩元素。正是因为这沉甸甸的期待,我的思考里总是在不断的延续冷色的冲击、并渴望与暖色的汇合……
四、学习,教育永远不变的颜色
终身学习是教师在一生中对学习的永无止境的追求,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爱学习、会学习的榜样。
因为我知道,只有不断学习,教师才能准确把握现代社会的人才
观,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准确把握来自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差异和发展差异,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而且只有学习不止,才能使自己永远有新鲜的活水,才能在观念上、知识上永远站在最前沿,才能使自己的课堂灵动鲜活。这样才能更多地赢得学生的喜爱、尊重,树立教师在学生家长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为教育教学的和谐发展创造融洽的人际氛围。这样必将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发展。
我们的工作,就是不断地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不能忘记的就是:我们面对的学生都有着极易受到伤害,极其脆弱的心灵。教育的秘诀是赏识,是真爱,教师付出的可能是一丁点儿爱,有时却换来一个学生一辈子的自信与幸福。我们的教育里应该洋溢着微笑的面孔,我们的教育里应该饱含着真情的问候。
脑海中一次次的浮现自己站在讲台面对学生的那一刻,思绪中一遍遍的产生自己与学生交流讨论的场景,生活中也因为这样的经历和体验而让自己丰富、成长着,于是开始让自己用心的考虑分析问题,思考着在教育教学这块肥沃的土壤中可以造就多少灵魂?
我想呼吁全县的教师们——我们当前的最重要的问题:如何用自己的爱去关心、关爱留守学生?而学校作为留守学生的“第二个家”,就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老师又是留守学生的“第二任父母”,就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利用“留守”这一资源,教育留守学生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的茁壮的成长。让留守儿童的家长们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他们才能安心地去
打工。这也是作为教师我们,为我们天等人民出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吧!
总之,让爱充满教育的生命底色,即是理性的思考,也是一种内功的修炼,它让人产生觉悟,而这种觉悟,既是理性的修炼,也是感性到理性的提升,这种提升会让人感觉到新闻背后的新闻,情节背后的故事,是直面事物后的哲理;我相信,只要我们用丰富的爱心关爱着他们,用无比的信任期待着他们,用不懈的努力激励着他们,那时教育的明天会更加五彩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