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铺中学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3 07:24: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石桥铺中学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石桥铺中学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第一篇:石桥铺中学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石桥铺中学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而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所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发展基础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事关国计民生,已愈来愈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教育教学基本情况

目前城乡教育差距很大,城内及周边学校教师严重超编,教师工作量比乡下少,但是绩效工资不会少,部分教师把教学工作当作第二职业,主要精力集中在别的业务上面,在周末和节假日强迫学生补课,每期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每个学科不少于2套。这样的收入是我们乡区学校的教师无法相提并论的。严重违背“坚决贯彻义务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初中农村义务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涉及最广大群众之利益的教育”。坚持素质教育均衡发展,为民众提供满意的教育。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两基”教育的成果。在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门课程的前提下,我校实施均衡编班,不设重点班,分班时,科任老师搭配尽量做到均衡,缩小各班平均总分分差和单科均分分差,对优秀学生、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及中途插班生的派放,都力求平衡。这样,不仅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受教育的环境,也让每一位教师有一个公平竞争的起点,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竞争的积极性,有利于对教师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这充分反映了我校教推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决心,表达了全体学生及家长众呼唤教育公平的心声。这样的环境下我校教学质量有下降趋势,坚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不动摇,“办学生发展,家长满意,社会信任”的学校。

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的办学思路还是在不断追求升学率,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综合发展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会考科目以外的课程不够重视。偏好知识灌输和传授,忽视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偏重选拔性考试,忽视评价多样性;过分强调正规学习作用,忽视非正规学习价值等现象还比较严重,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甚至地方政府形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我校的办学环境还是不错,就是区域太窄,学生活动场所严重不足,没有其他发展的空间。学校没有办公住房,大多数教师都是自己在外面租房,没有安定的居住处,就像游击队一样,一会住这里,一会那里,有时候还租不到住房,不能安居,何以乐业。

三、教学方面

1、标准把握偏颇,内容过于局限很多教师还没有适应新课程、新课标,教学方法墨守陈规,摆脱不了老式的教学方法,2、课堂组织不力,存在灰色地带,有些教师组织的活动中,表面上看似乎照顾到了所有学生,人人都在说,都在做,可是只要近距离地深入到个别小组,就会看到,有的学生完全是在聊一些与探究问题无关、甚至与教学无关的话题;还有不少教师为了使课堂进程顺畅,反馈提问发言中,只涉及到个别学生,甚至某个问题简直成了一对一的对话,其他学生完全成了聆听者,以致于有些同学成了表情漠然的观众。

3、评价过于偏激,出现两极分化。一些学生回答问题时总是说不到点子上,任课教师就一味地用“错了!”、“不对!”等来打断,否定这些学生的回答,目的是尽快明确正确的答案。教师的这种做法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4、教学内容局限,缺乏有机拓展,每个人都会有惰性,教师的惰性心理就表现在些教师总觉得自己上课改的课和原来的课差别不大,可以说是“换汤不换药”,不愿意也根本没时间甚至没能力去查资料来充实教材内容、丰富课程资源。本来改革后的教材内容同以前相比,就已经淡化、粗化了一些具体知识。内容浅显了,知识点少了,难度降低了,教师的把握度大了,应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教学,进行教学拓展或开发和实施一些符合当地实际、学生需求的课程教学内容,从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应用能力。但有些教师仍抱着“应试教育”的思想,只注重部分双基教学,对于一些技能培养和一些能够较好推动学生正确的“三观”形成的教学内容回避或削减,活动也是能不开展就不开展,以节约时间准备测试。

教师师资水平亟待提高。要构建教育的高位均衡,一方面是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是教师队伍的数量不足。据统计,城区教师数量上往往超编,而乡村教师往往短缺,学校仍然有代课教师充值,这样教师专业水平层次不齐,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亟待提高。

四、校本教研

1、专业引领力量虚弱,缺少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校本的教研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

2、评价机制缺乏科学性,上级行政部门、家长对学校的评价以学生的分数、升学率论学校的办学成败,农村学校为了留住学生,满足家长的需要,只能把教育职能简化为灌输知识、应付考试取得好成绩。政府主管部门的评估、检查、评比,也把升学率作为对学校的重要评价指标,在“末位淘汰”的高压力,大部分农村中小学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抓“分”上,严重地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阻碍着校本教研的开展。

3、校本教研活动内容窄小

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单一,大致是学校讲座、学科教研组内交流活动及说课——评课等基本形式。教研的讲座虽然便于教师集中学习,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到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师们对形势的认识,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水平。但其不是一种注入式、被动性的培训。由主讲人报告,其余教师听,缺少及时的互动,及时的沟通交流。

五、建议

1、政府部门应该继续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我们学校还需要操场、教师办公住房,对教师加强新课程、新课标下的通识性培训督查监测促进均衡。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需要督导部门建立具有积极导向性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评估体系和制度,监测的结果依法发布,对我县农村的义务教育决策起到激励、约束和规

范作用。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法规及我县相关教育政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检查和监督力度,对扰乱教育均衡发展的违规现象依法处理。

2、建立教师流动机制,可以实行教师区域内流动,超编学校教师到缺编学校支教。加强校际沟通交流,让一些边缘薄弱学校的教师与县城一些先进学校实行对口轮岗交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第二篇: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

按照乡镇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部署,在第一阶段的调研环节,xxx中心学校采用分工协作、领题调研的方式开展。中心学校校长xx、管理人员xx具体调研“乡镇内学校均衡发展”的问题。2名同志通过下校听校长介绍、与师生座谈、问卷、查资料、听课、抽测、学校书面提意见建议、现场交流等形式,对我镇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做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一、主要成绩1、办学条件显著改善。通过最近几年“布局调整”、“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工程”、“班班通工程”的创建,各学校的校舍、教学装备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学校的硬件设施配备基本均衡。一是基本完成了寄宿制学校建设。除镇小外,其余8所学校全部完成了寄宿制学校建设,计添置各类生活设备设施1000余件,维修改造教室、学生宿舍XX多平方米,添置钢架床500余套,修建、维修水塔5个,基本解决了“三难”问题。二是镇中、镇小开通了校园网,实现了“班班通”。重阳中学、重阳小学、镇中、镇小均建起了多功能教室,建立了地面卫星接收站,一、二年级均实现了光盘资源辅助教学。三是借助“五园创建”载体,推动了书香校园、艺术校园、科技校园等的创建。镇小成功创建县级“艺术校园”,镇中成功创建县级“平安校园”。2、教师队伍素质良好。一是按师生比要求,各学校的教师编制数足额;二是教师的学历提升速度比较快。通过在职进修、函授、自修等渠道,教师的学历提高工程收效明显。目前,中小学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均为100%、,高层次学历比例分别为45.83%、41.94% ;三是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比例也在逐步提高,镇中高级职称的教师 人;四是校长岗位培训率达100%;教师全部参加了县级新课标培训,其中有120余人次接受了省市级以上培训;五是继续教育水平提高,在第一、二轮继续教育测试验收中,我镇教师全部顺利过关;六是专任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等级全部均达到合格等次;七是教师的现代教学技术运用普遍提高,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师全部会使用光盘教学手段,三至九年级教师均能使用网台资源辅助教学,20%的青年教师能自制课件辅助教学。八是边远学校支教形成制度中心学校出台政策,对资源支教的教师每年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在评先表模时优先考虑,目前有1名教师自愿担负起了支教任务。3、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一是抓实业务学习。全镇做到“三个一”:即一本教育专著、一份业务杂志、一次学习体会。推行业务学习轮流主持制度,以此深化教师读书活动的开展,实现教研职能由“要我学”到“我要学”;二是抓实集体备课。学校领导全程参与学校教研组的备课、研讨、听课、评课活动,收效较好;三是强化了领导责任包保制度,要求校长必须包保毕业班,其他班子成员包相关年级,同奖同惩,增强责任意识;四是抓实中小学研训工程的参与。积极组织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县级组织的相关学科现场研训活动。参与县教研室组织的“有效教学”培训会。五是抓实了教研组实体建设。各学校制定了教研组长工作量化考核细则,强化过程指导与管理,开展培训,强化评优,推动工作;六是抓实了岗位练兵活动。各学校按照规范的流程,全面开展了炼课、磨课活动。三年来,全镇计培养市、县级优质课教师30余人。4、后勤管理进一步精细化。一是健全完善了制度,重新修订了《饮食卫生安全制度》、《饮食服务岗位职责》等,使食品卫生工作进入规范化轨道。统一制定下发了《xxx中小学食堂管理常规》、《xxx中小学学生宿舍管理常规》,将日常工作、管理常规化。各校均按要求制订了《“十有、八配套”规划方案》,按照规划要求将硬件建设分步落实到位。二是实施精细化管理。重点抓好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学生宿舍管理,寝室文化建设,种植养殖发展四项工作。特别是在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统一要求,各校都添置了相应的防蝇、防尘、防鼠、防霉等相关设备设施;严把“六道关”(食品采购关、四所学校必须粮油统一配送,入库验收关,食品发出关,清洗关、烹饪关、出售关),确保食品采购、加工、饮用无质量问题。严格对照《湖北省中小学“放心超市”创建标准》、《湖北省中小学“放心食堂”创建标准》、《“湖北省中小学“文明宿舍”创建标准》,严格管理校园食堂、商店和学生寝室。三是抓好了镇中、镇小寝室食堂文化建设。镇中、镇小率先办食堂、餐厅文化建设的试点,组织全体校长及后勤管理人员现场参观学习,并分别制定了各校的建设规划,确保后勤建设高规格。

第三篇:清水县初中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清水县初中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调研

报告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而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所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发展基础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事关国计民生,已愈来愈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清水县教育部门为推进基础教育、尤其是初中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采取了多种措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为了解我县初中教育均衡发展现状,我们选择清水县东部几所初级农村中学为调研对象,于XX年10月对其进行了一次联合教育调研,我们于10月10日至10月12日先后深入秦亭中学、百家中学、旺兴中学等进行实地走访。又于10月14日在秦亭中学召开了“农村初中教育均衡发展校长座谈会”,在综合调研材料的基础上,形成本调研报告。

清水县东部几所初级中学大约建校在五六十,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我县经济建设持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农村初级中学始终坚持科教兴县、人才强县主体战略,全力推进我县教育现代化建设。各学校教育迅速发展,尤其,秦亭中学每年初中毕业升学率令人瞩目。成为我县东部农村主初级中学独树的一面“旗帜”,山门中学、百家中学、旺兴中学各校校长及领导班子成员认真研究、共同探讨、互相切磋,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能真正运用于我县农村教育事业当中,加快我县教育资源整合,优化学校布局;加大财政投入,在财政投入许可的条件下,力争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关心学生,完善各类规章制度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初中农村教育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一、清水县东部几所初级中学推进初中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做法和成绩

坚决贯彻义务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认为“初中农村义务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涉及最广大群众之利益的教育”。坚持初中教育均衡发展,为民众提供满意的教育。面对初中农村教育的新情况,新挑战,我县教育局领导、包乡包片督导态度非常明确: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两基”教育的成果,尤其重视我县东部几所农村初级中学,和全县相比想方设法力争缩短城乡中学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的差距,坚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不动摇,“办学生发展,家长满意,社会信任”的学校。

调研中,我县东部几所学校实施均衡编班,不设重点班的科学决策,这充分反映了各学校教推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的气魄和胆略,表达了全体学生及家长众呼唤教育公平的心声。这些态度和做法,成为我县初级农村中学学习的楷模。为此,在秦亭镇进行教育调研时,群众普遍反映,“最满意的是教育”。

(一)科学规划,调整学校布局,为均衡发展奠基 1958年山门镇中学建立,面积只有4000平方米,只有三个教学班,学生人数不足百人,随着近40多年的快速发展,学校面积增加到9367平方米,学生人数增加到300多人,XX年我县初级中学都实现了“两基”达标,这充分证实了国家重视教育,尤其农村教育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农村初中教育教学质量以迈上了新水平,面对农村当前的教育的新趋势,清水县主管部门又重新制定了《加快教育资源整合、优化新区学校布局纲要》,合理整合教育资源,实施规模办学。自XX年以来,对我县东部几所中学加大了建校资金投入。山门中学建起了教学楼,百家中学、秦亭中学都有独立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已成为国家寄宿制项目学校。以往学校“小、散、乱”的面貌得到了彻底改变,学校布局和教育结构更趋合理。

(二)加大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均衡发展提供保障要实现初中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大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是根本保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加强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为实现初中教育均衡发展,我县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从XX年“两基”达标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农村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积极开展农村中学基本办学条件合格学校创建活动。狠抓教育现代化学校的创建。目前,我县东部几所农村初级中学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

学校理化生实验室能按国际二类标准进行建设并达标,全校初中生生均占地28.2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7.7平方米,生均活动场地8.2平方米,达到了《初中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要求。各学校都有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现代化远程教育网络设施齐全,师生能充分活动和利用。各校严格按照省教学仪器配备标准,逐年更新设备和补充必要的实验材料。并在教学装备的基础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

2、均衡师资配备,强化队伍管理。

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不断优化和提升师资队伍的素质。我县全面实施新教师“凡进必考、双向选择”制度,公开招聘、择优选用;另一方面制订实施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教师队伍学历水平和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所有教师均有合格的任职资格,教师合格学历达95%以上,中学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75%。与此同时,县教育体育局力争按师资均衡的原则调派任课教师,做到师资水平、教学力量均衡配置。提升我县农村教育办学水平,提升我县教师队伍素质。

3、均衡生源分配,为学生提供公平的入学机会

由于各校注重对各校经费投入、硬件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和师资配备的均衡化,按“就地入学,就近入学”的原则,我县东部几所初级中学生源的流动已相对企稳。

各校实行平行编班,均不设重点班或快慢班。在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门课程的前提下,各校均坚持平行分班。分班时,科任老师搭配尽量做到均衡,缩小各班平均总分分差和单科均分分差,对优秀学生、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及中途插班生的派放,都力求平衡。这样,不仅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受教育的环境,也让每一位教师有一个公平竞争的起点,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竞争的积极性,有利于对教师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

(三)优化管理,提升教师内涵,为均衡发展注入活力、切实加强教科研工作

根据我县东部几所农村中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缓慢的现状,在教学管理及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方法,把城区学校的一些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邀请到我校来,传经送宝,结果近两年的实践经验,教师们肯吃苦,负责任,精业务,讲奉献,为提高初中农村教学质量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学校教育研究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另外各校坚持“科研兴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模式,开始步入规范化轨道,以人为本的校本机制逐步形成,各校还采用随堂公开课、研讨观摩课、校外听课、业务进修、校际交流等形式和途径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2、扎实搞好教师培训

我县教育体育局非常重视教师各级各类培训,采取集中培训、教师自学、远程教育和校本课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立足校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注意吸纳校外资源并加以研究利用,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反思、研究、进步、提高。

在具体措施上,一是落实新教师培训,以岗前培训和教育教学业务达标活动形式开展;二是加强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充分利用我县对优秀人才实行奖励的机制,以实施“名师工程”为重点,加大骨干教师、名教师培养力度;三是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工程,通过培训、考试、认证,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四是实施英语教师口语能力提高工程,使英语教师能够用流畅、准确的口语给学生授课,并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五是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以教学行为研究、问题研究、课堂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采取“人人搞教研;人人有任务”,以科研促教学方法的改进,努力做到教学、科研的有机结合。

3、大力优化教育管理

一是进一步加大和深化教育三项人事制度改革,即校长聘任制、校内结构工资制、教师末位待岗制。二是切实保障教职工工资待遇的全面落实。三是加快骨干教师的培养步伐,出台了骨干教师考核奖励制度。四是积极加强城乡中学之间的交流,采取送教下乡、传宝送经、研讨交流等形式,既联络了感情,又取得了学习实效,更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五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校常规管理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科研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六是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根据素质教育要求,对各学科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和评价要求,采取等级评价方式,优化教育管理。

(四)倾注爱心,关爱学生,确保教育公平

为了保障每个适龄儿童不因贫困而失学,各校建立健全经济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资助体系。各校都能认真落实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两免一补”工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困职工家庭子女等给以经济补助。三年来,“两免一补”的经费都能专款专用,落实到人,让辖区内的学生得到实惠,缓解了学生因贫困而严重流失的现象,确保学生的巩固率。

我县农村中学推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上,态度坚决,措施扎实,成效明显,源于我县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思想认识、组织领导、政策保证和经费保障的“四到位”,由此充分说明,实现教育公平关键在县委和县政府部门的远见和决心,我县进一步推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已取得的可喜的成效。

二、当前在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还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生源的大量流失,造成学校教育质量的下降。由于我县东部经济落后,贫穷闭塞,有85%的家长没有文化基础,对学生上学接受义务教育的认识不明确,认为子女外出打工就是做好的出路,于是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对子女上学不支持,不尽家长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样致使子女上学无人监护,甚至出现了众多的留守儿童,给学校教育增加了较大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生失去了父母的依赖,心神不一,厌学情绪每况愈下,最终流失。所有这些,给农村的教育质量和学校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严重挫伤了学校办学和教师从教的积极性。生源的大量流失,造成生源的不均衡,我们认为,这是影响教育均衡发展最严重、最主要的问题。

2、教师师资水平亟待提高。要构建教育的高位均衡,各校教师师资水平亟待提高。一方面是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是教师队伍的数量不足。据统计,城区教师数量上往往超编,而乡村教师往往短缺,有的学校仍然有代课教师充值,这样教师专业水平层次不齐,骨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亟待提高。部分学校由于硬件设施还相对落后,教师现代教学技术适应不了课改需要。培养机制、奖励机制、评价机制和教师校本培训机制还不尽完善,所有这些都制约着教师师资水平和学校服务能力的提高。

3、教育经费仍显不足。虽然在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硬件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教育附加费的取消、学杂费的免除等使义务教育投入仍显短缺,经费收不抵付,学校的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弱势,教师待遇偏低,这些,也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

4、缺乏区域内教师流动机制。目前我县农村初中教师的调配学校之间教师流动困难,致使我县部分边远学校教师队伍缺乏活力。

三、对策和建议、政府部门以督查监测促进均衡。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县督导部门建立具有积极导向性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评估体系和制度,监测的结果依法发布,对我县农村的义务教育决策起到激励、约束和规范作用。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法规及我县相关教育政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检查和监督力度,对扰乱教育均衡发展的违规现象依法处理。

2、实行以地方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做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安排教育经费。建立并实施“以县为主,乡、村为补充的教育管理机制”,由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履行职能,统一均衡调配教育经费、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并逐步达到生源的平衡。

建立教师流动机制,各校每年可以15%的教师数进行区域内流动。加强校际沟通交流,让一些边缘薄弱学校的教师、中层领导与县城一些先进学校实行对口轮岗交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3、统一标准,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各级政府及财政部门应按照有关规定,不断增加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同时,要研究义务教育经费的有效使用问题,倡导科学评估,节约办教育,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第四篇:中学地理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淮阴师范学院

中学地理教学资料

2013年2月

地理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学院

专业 班级 地理科学1001班

学号姓名

调查 对象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

校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

地址:南京市沿江工业开发区

学校类别:公办

学校星级:四星

一、学校基本情况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是我的高中,它是一个以五星标准建设的四星级

高中,是由私立转为公立的学校。它的办学规模并不很大,三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只有13个班,每个班的人数不超过50人。招生规模近年来变化不明显。教职工有164人,其中教师有118人,地理教师的数量较小,仅有11位,其中高三年级只有一位地理老师,高二年级有6位,高一年级有4位。年轻的地理老师都是硕士学位,且都是地理专业毕业的,老教师中有本科和专科的,有些是其他专业改教地理的。由于我们学校一直是以理科为主,每年分科的时候选修地理的就只能勉强够一个班的人数,地理老师平均每周只有四到五节课,所以近两年学校没有要招聘地理教师的打算。每年的本科升学率在65%以上。

二、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现状特征

(一)图式教学是地理教学的独特方式

重视图式教学,创造学生身临其境的氛围和情境,是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

显著特点。现行高中地理教材包括实物实地照片、模式图、结构图、过程图、示意图、分布图、剖面图等,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如在讲“季风形成”原理时,让学生读“亚洲1月、7月冬夏季风图”和“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变化图”。通过对图中地理现象的观察、分析和理解,使学生得出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其差异。从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践看,多种形式的图式教学,在中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使地理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直观,提高知识传授的深度和广度。其次,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教师照本宣科、机械复述教材的被动局面。第三,通过读图、拼图等,可以锻炼、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询知识的热情,改变他们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

(二)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地理教学成功的重要基础条件

实行参与式教学有助于使学生投身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发挥了不同层次学

生的潜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有利于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厌烦教师的“满堂灌”,迫切希望自己在地理课上“多说说”,教学参与意识非常强烈。学生参与式课堂教学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a、地理模型制作。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有选择地制作地理实物模型,使学生在“学与做”中学地理。如地球仪、等高线、省级政区拼图游戏等,促进学生的地理感知,并激发其学习兴趣。通过参与模型制作,动手又动脑。b、设疑问答。教师通过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如有的教师在讲授高中地理第一部分中的四季成因问题时,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层层设问,循循诱导,分析和归纳出四季变化的原因。参与式教育,形式多样,不拘泥于以上两种,但使用时应注意做到“三多”:多给学生提供自我选择、设计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表达独特性思想和感情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

(三)电教媒体运用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电教媒体进入课堂教学,有效地改进了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使教学信息传递方

式更加生动活泼,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学生心理更加协调,思维活动更加积极活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提高。电教

媒体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虽然具有突出的优势,若使用不当,不但其优势难以体现,而且还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在课堂教学中,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出发选择电教媒体,设计教学过程。例如:在高中地理《地球的公转》一课教

学中,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电教媒体未进入课堂前,教师在教学中颇感困难,无论是用挂图、板图,还是让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由于图式单一,难以使学生在感知上形成完整的认识。县教研室地理组教师自

行设计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在屏幕上,先展示黄赤交角,再模拟演示地球绕日公转

过程及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这一地理现象。电教媒体凭借其优势,为教师讲解地理,为学生感知地理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三、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

近年来许多中学地理课不受重视,地理课时自行减少,地理统考成绩大幅

度滑坡,地理教师改行或流失现象也非常严重。导致师资力量薄弱,表现如下:

1、专职教师少,兼职地理教师多。中学地理课不受重视,地理课时自行减少,地理统考成绩大幅度滑坡,地理教师改行或流失现象也非常严重。兼职地理教师又存在如下种种情况:[a]大都是把地理课作为“搭头课”来任教。他们中有主教语文的、数 学的、政治的、生物的等,甚至有的学校连搞后勤事务的同志也来兼

教两节地理课;[b]更换频繁,有的学校一年更换一个地理教师,个别学校一学

期更换一个;[c]兼职地理教师业务水平不高,缺乏地理基础知识。

2、课堂教学水平不高a、教学方法呆板。大多数教师上课采用的还是传

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不能充分体现地理这门学科的特色,不会用地图,不会在黑板上绘图用图讲解。尤其是初级中学的地理教师,上课只是把课本内容复述一遍或照抄一遍。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气氛不活跃。b、钻研教材不深。大多数教师上课都只是就书本讲了教材上的一些内容,对与理解教材有意义的其他地理知识很少涉及,也没有认真钻研教材,没有弄清教材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很难使学生牢固掌握地理知识,更谈不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c、知识传授错误。少数教师由于地理基础知识不扎实,课堂教学中出现知识性错误。

3、教研气氛不浓师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弱,理论应用水平及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不强,教研活动开展少。从教育主管部门来看,对教研活动比较重视,但缺乏系统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机制,把教研活动看作是检查的手段,有的开展了教研,但没总结,不了了之;有的教研活动没有深度、广度。其次是承担教育教研的工作者、教师也对教研意义认识模糊,认为教研出不了成绩,只要自己把好大纲、看好教参、做好实验、管好仪器设备,按本授课就万事大吉;或者认为开一、二次公

开课、听评课,外出一、二次听课或开会就可以充作教研,缺乏研究精神;有时教师虽然进行了教研活动,但教研活动的质量、内容及形式等层次低、比较肤浅和单一,没有深入下去,使教研本身的功能发挥不出来,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整个教育教

学水平的提高及其改革与发展。所以县教研室要求各区成立地理教研联组,有的区教研联组虽然成立了。但是教研活动开展次数太少,甚至好几年都没有召开过地理教研会。有的区连地地理教研联组也没有成立,教研活动基本上为“零”。

(二)教师对新课程教学要求极不适应

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构建开放式课程,这是地理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有的教

师习惯了以往的课程模式,总感觉“如今的课程及教学无章法可循,无法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有的教师意识到开放式地理课程对学生发展非常有利,但不知如何把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显得无所适从。比如一些教师在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时,感到这套教材是“学生好学,教师难教”。这正好说明,该地理教材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已由教师转向了学生,由“教”转向了“学”。如何指导好学生自学已成为该地理教材教法改革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要适应该地理教材的变革,教师备课、上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就不应再是考虑如何把教材内容“讲”清楚,“讲”生动,“讲”透彻,而是应当考虑和研究如何使学生“学”懂、“学”会、会“学”,如何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从而让学生达到增知、长智、练能的学习目标。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艺和素养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教学资源不足

1、地理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以电子计算机应用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体系还没有完全应用到地理教育教学中。导致一些优秀的、有用的地理教育教学资源并没有完全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促进学生空间概念的培养、提高学生对环境的认识、帮助学生积极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2、教学设施配置差,大部分中学教学硬件设施薄弱,教学仪器设备短缺,使得教师课堂教学手段单调,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由于教育投入不足,经费有限,大多数学校无法添置齐全必需的教学仪器设备,许多农村中学欠缺教学挂图、资料、模型、标本,不少学校未能配备完整图书室、实验室,大多只是因陋就简;教师备课时手头上只有课本和教参,要讲解知识没有挂图,要实物展示没有标本模型。因而教师靠板书,学生靠笔记,就此进行教学。教师无法借助各种教学辅助手段来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就不用谈了,即使有一些地图、挂图,也是多年以前的,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

3、地理教学设施除了配置差,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完善的专门管理。由于地理教师替换频繁,上一任地理教师不能如数地移交地理教学用具(地图、挂图、仪器等),结果是越移越少。平常学校和地理教师对地理教学用具也没有认真保管,故地理教学用具损坏的现象也严重。常常是一套完整的教学挂图用不了两年就破烂不堪,一只新的地球仪用不了一年就层层剥落。有的教学用的地图被教师拿去当作装饰画,地理教学仪器被当作装饰品。还有的学校,地理教学用具买来后,长期藏在保管室。

(四)乡镇初级中学不重视地理教学的现象表现突出

由于受现行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政策影响,现在地理科的会考在初二年级完成,学生进入初三后就与地理知识相处陌路。学生学地理随便,教师教地理随便,部分学校对地理学科的教与学的监督也完全处于“真空”地带。即使有的学校教师上地理课,在功利主义影响下,也是根据大纲要求考什么教什么,学生机械的背什么、不求甚解,师生决不越雷池半步。初中学业完成升入高中后,地理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极少,高中地理教师普遍反映地理难教。本来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初中地理知识脱节势必加重高中地理教学的负担,影响了整个中学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关于应聘

我调查的学校近几年不需要地理教师,但是老师依然给我说了些建议,她说她主持过很多次应聘,很多人的表现并不让人满意,原因有三:其一,感觉地理基础知识薄弱,好象在大学里没学到什么地理知识,象一些门外汉;其二,对地理教材没吃透,不知所云;其三,教学过程和板书没有章法。建议:

1.恶补地理基础知识。没有一定的地理素养是很难胜任高中地理教师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四年大学光阴虚度,岂能随便上岗,高中不会给你学习、锻炼的机会,能者上,庸者让。

2.应聘前,必须先苦读高中地理教材。对教材的理解是能够顺利教学的保证。

3.授课条理要清晰。

4.重新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四年大学之后,我依旧还是个学生.很多初来乍到的大学生非常缺乏社会经验,不善于与在职教师沟通,不能倾听教师们的意见和建议.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过于自大,盲目自信。

应聘程序:

1、准备应聘资料:

个人简历1份、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毕业生就业推荐表、2013年南京市六城区考试合格证(2013年1月组织考试,应届毕业生需自行参加)、教师资格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学习成绩单、及其他反映本人学业成绩和表现的证明材料(均为复印件)。

2、将应聘资料邮寄学校或发送Email至yzzxnj@163.com(邮件主题为: “姓名”+“学科”+“学历”+“毕业学校”)。

3、材料经审核合格后,通知面试、试讲。

第五篇:中学地理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淮阴师范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2013年2月

地理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学院专业 班级 地理科学1001班

学号姓名调查 对象

校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

地址:南京市沿江工业开发区

学校类别:公办

学校星级:四星

一、学校基本情况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是我的高中,它是一个以五星标准建设的四星级

高中,是由私立转为公立的学校。它的办学规模并不很大,三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只有13个班,每个班的人数不超过50人。招生规模近年来变化不明显。教职工有164人,其中教师有118人,地理教师的数量较小,仅有11位,其中高三

年级只有一位地理老师,高二年级有6位,高一年级有4位。年轻的地理老师都是硕士学位,且都是地理专业毕业的,老教师中有本科和专科的,有些是其他专业改教地理的。由于我们学校一直是以理科为主,每年分科的时候选修地理的就只能勉强够一个班的人数,地理老师平均每周只有四到五节课,所以近两年学校没有要招聘地理教师的打算。每年的本科升学率在65%以上。

二、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现状特征

(一)图式教学是地理教学的独特方式

重视图式教学,创造学生身临其境的氛围和情境,是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

显著特点。现行高中地理教材包括实物实地照片、模式图、结构图、过程图、示意图、分布图、剖面图等,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得出相关

结论。如在讲“季风形成”原理时,让学生读“亚洲1月、7月冬夏季风图”和“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变化图”。通过对图中地理现象的观察、分析和理解,使学生得出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其差异。从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践看,多

种形式的图式教学,在中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使地理课堂教学更加生

动、活泼、直观,提高知识传授的深度和广度。其次,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教师照

本宣科、机械复述教材的被动局面。第三,通过读图、拼图等,可以锻炼、提高学

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

探询知识的热情,改变他们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

(二)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地理教学成功的重要基础条件

实行参与式教学有助于使学生投身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发挥了不同层次学

生的潜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有利于学生个性

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厌烦教师的“满堂灌”,迫切希望自己在地理课上“多说

说”,教学参与意识非常强烈。学生参与式课堂教学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a、地理

模型制作。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有选择地制作地理实物模型,使学生在“学与做”中学地理。如地球仪、等高线、省级政区拼图游戏等,促进

学生的地理感知,并激发其学习兴趣。通过参与模型制作,动手又动脑。b、设疑

问答。教师通过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如有的教师在讲授高中地理第一部分中的四季成因问题时,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层层设问,循循诱导,分析和归纳出四季变化的原因。参与式教育,形式多样,不拘泥于以上两种,但使用时应注意做到“三多”:多给学生提供自我选择、设计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表达独特性思想和感情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

会。

(三)电教媒体运用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电教媒体进入课堂教学,有效地改进了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使教学信息传递方

式更加生动活泼,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学生心理更加协调,思维活动更加积极

活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提高。电教

媒体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虽然具有突出的优势,若使用不当,不但其优势难以体现,而且还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在课堂教学中,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

实际出发选择电教媒体,设计教学过程。例如:在高中地理《地球的公转》一课教

学中,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电教媒体未进

入课堂前,教师在教学中颇感困难,无论是用挂图、板图,还是让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由于图式单一,难以使学生在感知上形成完整的认识。县教研室地理组教师自

行设计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在屏幕上,先展示黄赤交角,再模拟演示地球绕日公转

过程及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这一地理现象。电教媒体凭借其优势,为教师讲解地理,为学生感知地理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三、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

近年来许多中学地理课不受重视,地理课时自行减少,地理统考成绩大幅

度滑坡,地理教师改行或流失现象也非常严重。导致师资力量薄弱,表现如下:

1、专职教师少,兼职地理教师多。中学地理课不受重视,地理课时自行减少,地理统考成绩大幅度滑坡,地理教师改行或流失现象也非常严重。兼职地理教师又存在如下种种情况:[a]大都是把地理课作为“搭头课”来任教。他们中有主教语

文的、数 学的、政治的、生物的等,甚至有的学校连搞后勤事务的同志也来兼

教两节地理课;[b]更换频繁,有的学校一年更换一个地理教师,个别学校一学

期更换一个;[c]兼职地理教师业务水平不高,缺乏地理基础知识。

2、课堂教学水平不高a、教学方法呆板。大多数教师上课采用的还是传

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不能充分体现地理这门学科的特色,不会用地图,不会在黑

板上绘图用图讲解。尤其是初级中学的地理教师,上课只是把课本内容复述一遍或照抄一遍。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气氛不活跃。b、钻研

教材不深。大多数教师上课都只是就书本讲了教材上的一些内容,对与理解教材有意义的其他地理知识很少涉及,也没有认真钻研教材,没有弄清教材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很难使学生牢固掌握地理知识,更谈不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c、知

识传授错误。少数教师由于地理基础知识不扎实,课堂教学中出现知识性错误。

3、教研气氛不浓师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弱,理论应用水平及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不强,教研活动开展少。从教育主管部门来看,对教研活动比较重视,但

缺乏系统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机制,把教研活动看作是检查的手段,有的开展了教

研,但没总结,不了了之;有的教研活动没有深度、广度。其次是承担教育教研的工作者、教师也对教研意义认识模糊,认为教研出不了成绩,只要自己把好大纲、看

好教参、做好实验、管好仪器设备,按本授课就万事大吉;或者认为开一、二次公

开课、听评课,外出一、二次听课或开会就可以充作教研,缺乏研究精神;有时教师虽然进行了教研活动,但教研活动的质量、内容及形式等层次低、比较肤浅和单

一,没有深入下去,使教研本身的功能发挥不出来,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整个教育教

学水平的提高及其改革与发展。所以县教研室要求各区成立地理教研联组,有的区教研联组虽然成立了。但是教研活动开展次数太少,甚至好几年都没有召开过

地理教研会。有的区连地地理教研联组也没有成立,教研活动基本上为“零”。

(二)教师对新课程教学要求极不适应

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构建开放式课程,这是地理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有的教

师习惯了以往的课程模式,总感觉“如今的课程及教学无章法可循,无法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有的教师意识到开放式地理课程对学生发展非常有利,但不知如何把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显得无所适从。比如一些教师在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时,感到这套教材是“学生好学,教师难教”。这正好说明,该地理教材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已由教师转向了学生,由“教”转向了“学”。如何指导好学生自学已成为该地理教材教法改革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要适应该地理教材的变革,教师备课、上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就不应再是考虑如何把教材内容“讲”清楚,“讲”生动,“讲”透彻,而是应当考虑和研究如何使学生“学”懂、“学”会、会“学”,如何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从而让学生达到增知、长智、练能的学习目标。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艺和素养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教学资源不足

1、地理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以电子计算机应用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体系还没有完全应用到地理教育教学中。导致一些优秀的、有用的地理教育教学资源并没有完全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促进学生空间概念的培养、提高学生对环境的认识、帮助学生积极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2、教学设施配置差,大部分中学教学硬件设施薄弱,教学仪器设备短缺,使得教师课堂教学手段单调,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由于教育投入不足,经费有限,大多数学校无法添置齐全必需的教学仪器设备,许多农村中学欠缺教学挂图、资料、模型、标本,不少学校未能配备完整图书室、实验室,大多只是因陋就简;教师备课时手头上只有课本和教参,要讲解知识没有挂图,要实物展示没有标本模型。因而教师靠板书,学生靠笔记,就此进行教学。教师无法借助各种教学辅助手段来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就不用谈了,即使有一些地图、挂图,也是多年以前的,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

3、地理教学设施除了配置差,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完善的专门管理。由于地理教师替换频繁,上一任地理教师不能如数地移交地理教学用具(地图、挂图、仪器等),结果是越移越少。平常学校和地理教师对地理教学用具也没有认真保管,故地理教学用具损坏的现象也严重。常常是一套完整的教学挂图用不了两年就破烂不堪,一只新的地球仪用不了一年就层层剥落。有的教学用的地图被教师拿去当作装饰画,地理教学仪器被当作装饰品。还有的学校,地理教学用具买来后,长期藏在保管室。

(四)乡镇初级中学不重视地理教学的现象表现突出

由于受现行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政策影响,现在地理科的会考在初二年级完成,学生进入初三后就与地理知识相处陌路。学生学地理随便,教师教地理随便,部分学校对地理学科的教与学的监督也完全处于“真空”地带。即使有的学校教师上地理课,在功利主义影响下,也是根据大纲要求考什么教什么,学生机械的背什么、不求甚解,师生决不越雷池半步。初中学业完成升入高中后,地理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极少,高中地理教师普遍反映地理难教。本来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初中地理知识脱节势必加重高中地理教学的负担,影响了整个中学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关于应聘

我调查的学校近几年不需要地理教师,但是老师依然给我说了些建议,她说她主持过很多次应聘,很多人的表现并不让人满意,原因有三:其一,感觉地理基础知识薄弱,好象在大学里没学到什么地理知识,象一些门外汉;其二,对地理教材没吃透,不知所云;其三,教学过程和板书没有章法。建议:

1.恶补地理基础知识。没有一定的地理素养是很难胜任高中地理教师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四年大学光阴虚度,岂能随便上岗,高中不会给你学习、锻炼的机会,能者上,庸者让。

2.应聘前,必须先苦读高中地理教材。对教材的理解是能够顺利教学的保证。

3.授课条理要清晰。

4.重新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四年大学之后,我依旧还是个学生.很多初来乍到的大学生非常缺乏社会经验,不善于与在职教师沟通,不能倾听教师们的意见和建议.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过于自大,盲目自信。

应聘程序:

1、准备应聘资料:

个人简历1份、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毕业生就业推荐表、2013年南京市六城区考试合格证(2013年1月组织考试,应届毕业生需自行参加)、教师资格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学习成绩单、及其他反映本人学业成绩和表现的证明材料(均为复印件)。

2、将应聘资料邮寄学校或发送Email至yzzxnj@163.com(邮件主题为: “姓名”+“学科”+“学历”+“毕业学校”)。

3、材料经审核合格后,通知面试、试讲。

下载石桥铺中学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石桥铺中学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益阳市十六中 今年上半年,我校多次组织老师到城区课改样板学校观摩和学习,发现,城乡学校在办学硬件和软件上的差距明显。 差距是方方面面的,表现......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周河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周河学区校长刘志军周河镇是靖边县南部山区边缘镇,教育发展不均衡。存在着区域差异、校际差异、城乡差异、人群差异。中心校领导深入调研,制定......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大字沟中心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根据中心学校的安排部署,我校积极投入到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的创建工作之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河北省人民......

    唐家庄中学均衡发展报告范文合集

    唐家庄中学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马连庄镇唐家庄中学位于莱西市北部,始建于一九七零年,占地面积50234平方米,建筑面积5570平方米,校舍256间。教室48间,办公室18间,其他......

    马良镇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

    文章来源课件 w ww.5 Y K J.cOm 3 马良镇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 按照乡镇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部署,在第一阶段的调研环节,马良镇中心学校采用分工协作、领题调......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5篇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 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是区委、区政府着力打造的“四大中心”之一,是推进全省教育强区建设的具体实施蓝图。按照区委《实施意见》中提出的六个方面......

    区中学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汇报

    黄岩区沙埠中学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汇报 一、学校概况 我校是台州市黄岩区西南部山区一所农村初级中学,现有教学班12个,教职员工38名,学生569人。原来教育基础比较薄弱:教学条件落......

    寿县迎河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寿县迎河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我校创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为12.8万平方米,是一所完全中学。现有初中专任教师52人,学生698人,初中专任教师占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