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像孔子那样坚定信仰
像孔子那样坚定信仰
江苏南通通州区姜灶中学陈丽红
面对教育教学中的种种困惑,怎么办?缘于偶然,借到一本《跟孔子学当老师》,如饥似渴地读完,笔者恍然大悟,原本对孔子的崇敬之情,升华为对教育的信仰。是的,像孔子那样,做一个痴迷教育的人,不失为一种幸福。孔夫子对教育的信仰是支撑他一生为教育而活的精神动力,他的“教学之恋”让所有教师为之折服,甚至让不少教师为之汗颜!坚定的教育信仰促使他在一生的教学生涯中投入了深厚的感情,并有了“诲人不倦”的幸福体验!
一、坚定教育信仰,奠定学而至上的理念
孔子将“学”作为人生的第一乐事,并非一蹴而就,他经历过诱惑与彷徨。曾以为“思”可以求知找到真理,殊不知,经历了一番亲身体验才发现即便废寝忘食,也未必能“思”出自己满意的结果,却反而使心灵陷入了混乱。孔夫子将自己的体会告知学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
在知识爆炸的信息化时代,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主要职责,教师自身的学而为上,自强不息的教学理念更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当代的学生接收的信息量大,知识面宽,倘若教师自身没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怎能给学生提供一杯杯矿物质丰富的营养水呢?新课标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有全面的知识储备。教师只有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全面储备知识,才能保证课程标准正常规范地实施。
曾有人对城市中小学教师的业余充电情况做过一份调查:教师一天学习两小时的约占8.7%,一小时以下的约占70.4%,甚至根本不读书、不看报的也大有人在。也许有人会列出种种理由:课务多,作业批改量大,工作强度大得让人无暇能兼管到自己的业余学习充电。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教师整天不是上课就是改作业,这种机械式的生存方式只能属于一位教书匠而已,与优秀教师相差甚远。华师大的胡惠闵教授在作讲座时就专门谈到:一名教师,必须花时间去阅读经典、精品的书,即使每天只花5分钟,一年的积累那也是相当可观的。没有时间去阅读只不过是一些懒惰的教师的推脱之词!
学习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愉悦精神,坚定自己教育信仰,把学习放在首要的位置,钻研教育理论,更新专业知识,从而实现专业发展,这是新时代对我们教师提出的一个要求,善教者必为善学之人!
二、坚定教育信仰,锻铸诲人不倦的意志
孔夫子所教弟子三千,但并非个个都好学成才,真正从孔子那里学到本事的不过七十多个。但“有教无类”、“诲人不倦”是他一贯的教育理念。当然如有勤奋刻苦、好学乐学的颜渊们和直爽可爱、情深义重的子路们,孔夫子对他们的教育更是一往情深了。这一点真正体现出“诲人不倦”的本质:学习是师教与生学的双向心意。
曾几何时,中小学进行了重点与普通的分类,随之而来的是各地区硝烟弥漫的生源大战,这种现象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随着政策的日趋完善,各种畸形的教育制度几近尾声。为了均衡教育资源,政府划分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区,每一区域的学生就近入学,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优质资源的外流。所以每个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优生与学困生并在。对所有教师而言,学校给出的孩子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了。
有句俗话:孩子是自家的好,庄稼是别人的好。不管孩子怎么样,每个家长都是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了希望。“老师啊,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了。”面对家长的心声,教师给出怎样的教育应付?“今天我交给你一个欢欣又颖悟的孩子,明天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请问作为一个灵魂的工程师,听到这么有代表性的家长的感慨,您将有多少的思绪涌上心头呢?还有什么比坚定自己的信仰,锻铸诲人不倦的意志更重要呢?
三、坚定教育信仰,铸就教学之恋的终极
孔夫子曾试图把音乐等放在首位,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把教学当作自己的恋人,以自己的爱学习、爱仁心和爱人生等等教育爱作为基础,更表现出对颜渊、子路等学生的无私忘我的大爱。
有人说教师没权又没势,这种人本身对权势的理解是肤浅而无内涵的。作为教师,他有权督促学生的学习,有权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有权指明学生的人生正道。还有什么别的权力比这些更重要?南开的张伯苓当年婉言谢绝了担任人人艳羡的市长,继续留校搞他的教育工作,弃政从教,这是对教育的何等热爱。
从孔子的一生经历来看,他把教学当作“佳人”一般来爱恋。我想,有如孔子式的教师必定也会体验到饱含人间至情的教学之恋。自从走上三尺讲台,爱恋教学应当是教师生活的全部意义所在,并从中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
像对待恋人那样的热爱教育,这就是“教学之恋”,这无疑是教师教书育人历程中的最高境界,也是让教育职业幸福的终极命运。辉煌人生,往往与至死不渝地坚守一份崇高的信仰相关。崇高的教育信仰能使人遭遇挫折时不会懈怠,在人生偏离轨迹时扶人走上正轨。帝王爱江山,才子爱佳人,又有多少教师将教学视作自己的恋人?恐怕只有为数不多的部分杰出教师。诚然,教师的精神家园缺乏不了教育信仰的支撑!
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的确,教师需要信仰,需要坚守教育理想,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育事业,重塑教师的精神家园。信仰,犹如一束火把或灯光,烛照教师人生的前进之路。
执一铲,挖一渠,引《论语》之圣水,浇灌荒芜的精神家园,像孔子那样,坚定教育信仰。
教师简介:
陈丽红,1978年11月生,党员,中学一级教师,曾获通州区优秀班主任,通州区教坛新秀,通州区第三批初中优秀教师,现为通州区“名师之路”协会会员
附:
邮编:226315
联系电话:***
第二篇:像雷锋那样
像雷锋那样„„
同学们:
你们知道吗?有这样一位叔叔,他来到这个世界普普通通;离开这个世界平平静静。他身高只有1米54,却成了几百万人民解放军的排头兵;他的体重不足50公斤,却像一块巨石,激起我们心灵深处浪花层层。叔叔永远年轻,因为叔叔有一张年轻的面容,他的微笑永远留在千万人的心中,22岁是他永远的年龄。他的日记,人们越读越起劲;他的故事,人们越听越动情!
同学们,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哪一个不知道叔叔的英名!他的名字就叫――雷锋。雷锋叔叔他助人为乐,毫不利已。
有一次,雷锋因肚子疼到团部卫生连开了点药回来,见本溪路小学的大楼正在施工,便推起一辆小车帮着运砖,一连干了好几个小时。这就是雷锋。
在一次出差换车时,雷锋发现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的火车票和钱丢了,他就用自己的津贴费给大嫂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人们因此留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就是雷锋。
他“偷”着为战友的亲人寄钱,为灾区人民寄上几年来的全部存款。有人说他是“傻子”,雷锋却说他甘愿做革命的“傻子”。这就是雷锋。
雷锋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事还真是太多了。
如今,雷锋精神在感化着人们,在我们中间就有不少革命的“傻子”。雷锋已经离开我们有40多年了,可是他的精神却与时俱进,永放光芒。
交警,他们日夜站在马路上,经受风雨的考验,经受冰霜的折磨,不管是寒冷的严冬,还是炎热的盛夏,他们总是那样站在那里;不管是亲朋好友还是普通老百姓,他们总是铁面无私,秉公处理。他们为了这个事业付出了太多太多,牺牲的也太多太多了,不管前路有多艰辛,他们毅然决定这么做。我们伟大的交警不正是雷锋的传人吗?
老师,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不知批改过多少作业,不知少休息了多少个夜晚。在他们的教导下,我们懂得了怎样做一个有抱负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在他们的悉心教导下,不知道有多少人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付出了全部,回报的也总是别人的快乐。他们正如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我们辛勤的圆丁不正是雷锋的传人吗?
解放军战士,他们守卫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用生命砌起共和国的长城。冲锋陷阵,是排头兵;抗洪抢险,是排头兵;舍己救人,还是排头兵„„几天几夜都未曾合眼,他们无怨言;与亲人聚少离多,他们无怨言;无私为人民,为祖国奉献,他们无怨言„„他们真正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解放军战士不正是雷锋的传人吗?
雷锋已成为人们完善人格净化灵魂的楷模。
正是因为有人交警、老师和解放军战士,我们的社会才更安定、繁荣,民族才更团结友爱,朝着文明迈进的脚步才更稳健,我们的国家也才更强大,未来也才更加充满希望与活力。
不管是交警也好,老师也好,解放军战士也好,他们都具有雷锋这种“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伟大精神,这说明了雷锋并非高不可攀,人人可以学雷锋,人人也可以成为雷锋,雷锋精神是无时不在的:“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雷锋精神也是无处不在的,雷锋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彰显,雷锋精神在那里闪耀着光芒。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可是人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在哪里?雷锋以自己的行动为我们做了世界上最精彩的回答。同学们,请允许我以雷锋的这句话作为这次演讲的结束语吧: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同学们,让我们像雷锋那样,在平凡的生活中,干出一翻不平凡的事吧!
像雷锋那样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每一次想起雷锋,就想起这一段话。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为自己碌碌无为而悔恨,为曾经虚度年华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像雷锋一样,永远的那么富有爱心,永远的那么真诚善良,永远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今日的世界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表现出更为开阔的空间,然而,我们曾经火热的心灵却开始变得冷漠,有些本不该变的东西也在变:亲情冷了,同居一楼,邻里相见不相识;友谊馊了,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成了互相利用的通行证。曾经,我们几十年来所景仰、崇拜和学习的榜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傻子。
然而,无论时空如何变化,那些决定人类向前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变,那些人类任何时候都在追求的美好事物没有变。尽管在我们的身边,雷锋精神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淡忘,然而,在世界的更多地方,雷锋被不同肤色的人们所景仰,所学习。雷锋精神以超越时空的力量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个美国商人如此说道:雷锋精神是人类应该有的,应把雷锋精神弘扬到全世界。要学习雷锋对待事业的态度,学习雷锋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学习雷锋关心人、爱护人、支持人、理解人的品质。
一个日本企业家这样感叹:“雷锋仅20多岁就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成为伟大的英雄,对人类是有贡献的。学雷锋无国界之分,把雷锋精神引进我们公司,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会改变员工的精神面貌,产生巨大的效果。”
西方人和我们一样,给予雷锋最高的表彰:“雷锋精神与上帝共存。”
四十多年了,雷锋的名字曾经是激励我们几代人成长的路标,四十多年了,古老而年轻的中国正在蓬勃的发展,然而,雷锋的名字却随着我们生活的美好而渐渐远离了我们。有人置疑,有人嘲笑,有人批判,然而,无论我们经历多少变化和困惑,他的名字应该永远刻在我们的心头,他的精神应该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永远的指南。因为,一个人要获得成功与幸福,不能缺少雷锋精神,一个公司要想成功,不能缺少雷锋式的好员工。
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都不能缺少雷锋精神。再平凡的岗位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只要你的人生观是正确的,你的工作就会有不尽的原动力。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的能力大小,而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任何时候,雷锋身上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勤俭节约的品质都是我们不断学习的要素。雷锋精神是不受时空限定的,无论现代科技怎样发达,无论人们的生存方式怎样改变,雷锋对世界和他人真诚的爱心永远是人间渴求的那种温暖,像阳光一样成为人类永恒的需要。
在工作上,我们需要雷锋精神,我们应该像雷锋那样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勤俭节约,把工作当成自己的职责,做一个有利于公司,有利于团队的人。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得到发展,我们自己的能力才能得以更大的发挥。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雷锋精神,只有我们自己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与人为善,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尊敬,才能在互动的真诚中感到真正的快乐。一个时刻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的,真正的快乐只有一种,那就是为他人而付出,这样做你将获得生命最高的荣誉。
一个公司要发展,也不能缺少雷锋精神。今天,一切的成功都必须通过合作来实现,如果我们没有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没有助人为乐的精神,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是难以获得成功的。一个企业,如果所有的员工都只做自己分内的事情,不团结互助,这样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所有的企业都在努力寻找雷锋式的员工,因为这样的员工不仅会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的最好,还会额外做许多。他们面对任何困难都不会寻找借口,而会自动自发、尽职尽责的完成任务。通常,企业的领导会给
这样的人委以重任。如果你想在公司里获得成功,就必须成为这样的人。
同样,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少雷锋精神。只有发扬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政府才能真正赢得民心。几乎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都依赖于这种人的努力,他们时刻想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所有民众的利益。每一个国家都在寻找自己的“雷锋”,每一支军队都在寻找自己的“雷锋”。雷锋精神所能影响的远不止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今日,雷锋精神已经成为全人类努力学习和实践的精神,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在寻找和培养更多的雷锋,因为我们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都将因为有更多这样的人而变的更加美好。
今日的中国是一个大谈变化和西方商业精神的时代,从“奶酪”到“致加西亚的信”的流行,西方的商业文化对我们经济的影响似乎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儒家文化。在很多人谈到一个叫“罗文”的士兵如何敬业、服从、努力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时候,在人们费劲心计号召员工努力学习“罗文”精神的时候,大多数的人似乎忘记了我们身边一个更好的榜样,这是“雷锋”的悲哀,更是我们的悲哀。应该来说,“雷锋”要比“罗文”伟大的多,也要实在的多。因为,我们需要的不是一种奴隶式的付出,更应该是一种对世界和他人的爱,为社会服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些年来,对很多人来说,感兴趣的不是我们自己是否在学雷锋,而是外国人在学雷锋,感兴趣的是西点军校是否有雷锋塑像,而不是我们的身边有多少雷锋。但是,不管怎样,英雄是不应该被遗忘的,雷锋精神是不应该被遗忘的。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然而一个有英雄却不知尊重、不知珍惜的民族,则是一个可怜的民族。雷锋是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的一位平民英雄。雷锋从来不会离开我们,而我们却曾经几度远离了雷锋。
是的,几十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再也不要穿带补丁的衣服了,再也不要忍受饥饿了,再也不要像雷锋那样经历那么多苦难了。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任何时候,他还应该是我们的榜样,何时候我们都需要雷锋精神。我们应该理解他、尊敬他。无论我们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我们永远也不能缺乏雷锋身上那种对他人和世界的关怀与爱。
雷锋应该永远属于中国,雷锋精神应该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有的精神,无论你从事哪个行业,哪种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超越自己、超越他人。我们的国家才能进步,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一提起雷锋,人们就会想到乘车让座,敬老爱幼,接济别人;一提起雷锋精神,就是替别人洗衣服、给人家理发,爱护公共卫生等等,把我们的雷锋看作是一个好行善事的“活菩萨”。这种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不能不说是失之偏颇的。雷锋精神作为社会主义的宝贵财富,具有十分深刻的内涵,值得人学习和探讨。
我认为,雷锋精神的实质应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雷锋并不是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但他同样被人们誉为“伟大”;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并没有作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人们所做的一切,同样具有不朽的价值和永不褪色的魅力!
不是吗?雷锋总是在任何可能的机会里自觉地真诚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路过工地,他会情不自禁地参加义务劳动,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雷雨之际,他用自己的被子去盖被雨淋的水泥;
他对工作认真积极,干一行,爱一行,孜孜不倦地钻研业务,提高军事技术水平。是的,正是这样一个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战士,才会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人民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雷锋他确实把自己所有的爱都无私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人民!也正是这种闪光的共产主义思想,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使“雷锋”这个名字成为众人心中一盏不灭的明灯,使平凡的事迹放射出璀灿的光芒!
然而,历史却也曾有过曲折的一页。当社会上出现“雷锋精神过时了”这种错误思潮时,我们发现,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何等巨大的变化!有人对此迷惑不解,有人在埋怨中随波逐流;我也以一个小学生特有的偏激,戴着变色眼镜去观察社会观察周围的人们,冷眼看着社会上的假、丑、恶,也曾迷惑他问自己:难道“雷锋”真的不在了吗?事实雄辩地回答了这一问题:前不久,清名桥中学一位学生家中遇火灾,全校师生伸出了温暖热情的手慷慨相助;班级里的拖把用完了,范文博同学又主动为班级添加了新的卫生用具。
一桩桩,一件件事实无不在告诉我们:“雷锋”就在我们周围,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而新的时代更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学习雷锋热潮的再次掀起,中央首长的再次题词,这是何等的及时!让我们找回一度失落的宝贵精神财富,让雷锋精神成为我们生活道路上的指路标!
让我们永远记着雷锋,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时代的雷锋!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雷锋,你离开了我们吗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的坚守岗位?”
雷锋,就是这一缕阳光、这一滴水、这一粒粮食、这颗最小的螺丝钉,虽然他的一生短暂,但他的精神长存,虽然他的一生平凡,但他的形象伟岸。
有人说:“雷锋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真的离开了吗?不,没有!虽然他的肉体离开了,可他的崇高灵魂却永远伴随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你听,兰考县的父老乡亲们呼唤县长的声音响起来了,“焦县长,你怎么啦?”声音是那样关切,是那样深情,因为他们的县长为了兰考县的人们病倒了,倒在了兰考那片贫瘠而又富饶的土地上。
你看,新时代的焦裕禄向我们走来了,他的感人事迹,传唱大江南北。两次进藏的他,领养了三个孤儿,让家境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拮据,有时甚至须靠捐血来贴补家庭,可他给群众买药、扶贫救济时却出手大方,少则百十元,多则上千元,最终实现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誓言。这位视少数民族同胞为骨肉的汉族干部却倒下了,用他的鲜血染红了他所热恋的雪域高原。
他们是谁?他们就是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孔繁森。可他们又是“雷锋”是时代前进中的“雷锋”,你能说,雷锋已经离开了我们吗?
老师把自己的知识和道德力量传播给莘莘学子们;工人农民们用自己的汗水描绘着祖国的蓝图;警察叔叔们用自己的青春和鲜血守护着人们的和平、安宁;白衣天使们用自己的温柔给我们带来了健康、美好……
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雷锋的身影,他们学习雷锋精神,实践雷锋精神,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贡献,雷锋虽然逝去多年,但是他的精神却被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了,他的精神在学习中体验出来了,在生活中体验出来了,在任何一个岗位中都体验出来了。你又能说,雷锋已经离开了我们吗?
雷锋精神伟大,但并非高不可攀;平凡,但并非琐碎;神圣,但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当国家利益遭到损失时,“雷锋们”挺身而出;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雷锋们”倾力相助;当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不能统一时,“雷锋们”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你还能说,雷锋已经离开了我们吗?
不,没有!也永远不会!雷锋他那流淌着无私奉献的血液将撒遍祖国各地,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在新世纪的建设大潮中,我们也将谱写一曲曲壮丽的雷锋之歌!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第三篇:像雷锋那样
像雷锋那样
雷锋一个时代的英雄,雷锋我们学习的榜样,雷锋你召唤者我们,在半个世纪中,你的思想,你的品德,你的言行永远激励着我们成长。
无论在哪里,你的身影随处可见,在你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做人的道理,看到了中国人的精神,有人说你傻,但你无怨无悔,你就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路标。
你是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一名普通战士,在你的心里,总有那火一样的生命,你的“钉子”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你说:“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象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象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象严冬一样残酷无情”。你就是这样爱憎分明,立场坚定。你常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时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就是你一生的真实写照,你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用行动和言行教育者我们。
为人民服务,是你一生的体现,雷锋我们的路标,像你那样,做人做事,就是我们坚定的决心。你没有国籍,没有地域,到处活跃着你的身影。
雷锋我们的榜样,我们时代的英雄,你就是我们每个人一生所追求的路标,世界因你而美好,中国有你而骄傲。
像雷锋那样......
第四篇:坚定信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研究报告
焦蕾 201113010111 服装设计与工程 2012/12/24
坚定信仰 ——爱国志士李大钊
“ 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这是一位时刻牵挂国家兴亡、时刻不忘人民疾苦,拥有强烈的爱国之心和对社会、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坚信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面临国家危难,民不聊生的现实境况下,表达出的坚定信仰。他就是李大钊。
1889年,那时的中国正处于危亡的边缘,李大钊生在战乱动荡的年代里,他养成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坚毅沉稳的性格。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李大钊走上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作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李大钊他以一开拓者的姿态积极寻求真理,无惧无畏,是“拯救中国的导星”。正是由于李大钊这些革命先烈的艰辛努力,马克思主义才得以在中国传播,大批先进的青年学子才得以接受马克思主义而走上革命的道路。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和演说,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旗帜鲜明地批判改良主义。他身上体现出的时刻牵挂国家兴亡、时刻不忘人民疾苦并为之奋斗的精神和风范,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提倡。在探索救国救民的过程中,他以敏锐的目光认识到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产生的重要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国得到崛起的希望。李大钊智慧的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并与中国的国情相联系,十分的注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际运用。他敏锐的目光,他的思想,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效仿。
当日本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时,他大声疾呼中国人民用卧薪尝胆的精神进行抗争。
李大钊的革命活动,遭到北洋军阀的仇视,而锒铛入狱的时候,李大钊备受酷刑,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大义凛然,坚贞不屈。
4月28日,北洋军阀政府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临刑前,李大钊慷慨激昂:“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他高呼着“共产党万岁!”最终英勇就义,年仅38岁。
为了追求革命真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李大钊同志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他说过:“牺牲永是成功的代价”,“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正因为有这样的境界,当面对生与死考验的时候,他可以从容地选择了为他认定的主义和事业献出生命。“共产党万岁”,这是李大钊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矢志不移的信念与口号。正是有无数个像李大钊这样的一盏盏明灯,照亮了中国黑暗的前方,为中国带来了福音和希望;李大钊是人生路上的智者,他以短暂却绚烂无比的生命展现了人性最美的光辉。他用信仰诠释了共产主义的真谛!
历史上有许多像李大钊这样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牺牲自我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中的一员,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学习中,在党课的培训期间,我渐渐懂得实现共产主义的真正意义,及其重要性。在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道路上,马克思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在拯救处于危难祖国的路途中,李大钊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的含义,也激励着无数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当前社会人们已远离了战火硝烟,也不再为国家动荡而惶恐不安,但后人始终不能忘记那些英勇就义,为国捐躯的英雄,同时也要不断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念,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第五篇:坚定信仰
坚定信仰
——党建文献记录片《信仰》观后感
曾经,在念大学的时候,“信仰”对我而言是很空、很大,虚无缥缈,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从未认真考虑过自己的信仰是什么?自己应该追求怎样的信仰?但当我踏上乡镇的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我开始有了一种信仰,那种信仰激励我全身心的投入工作。特别是近日,在支部的组织下观看了《信仰》纪录片,更是感触颇多,一个人只有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有明确的奋斗方向,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正如纪录片里所说:“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社会形态,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今天,我们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的未来,是共产主义。”事实表明,共产主义信仰在万众一心的集体进取中迸发了超常力量,催生了一系列的苦难辉煌;从建党伟业到建国大业,从独立自主到自力更生,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从初级阶段到小康社会,从中国特色到和谐社会,从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信仰的力量引领一个古老的民族持续实现复兴的梦想。
坚定信仰,需要勇气。晋朝刘琨讲过:“胆识坚定,临难无苟免之意”。在前行道路上,面对困难 挫折 风险,都能做到坚定不移 坚韧不拔 坚持不懈,是需要有点勇气的。只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离开了勇气,也就离开了坚定,失去了信仰。对照自己,更需不断锤炼这种可贵的品格,努力做到在任何情况下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风雨不动安如山”。
坚定信仰,需要实践。坚定的信仰需要在实践中锤炼,更需要用实践进行检验,不断增强坚定信仰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别人眼中,我是典型的“三门”干部,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掌握的只是书本知识,缺少工作阅历、实践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我在工作中,抓住每一个学习、实践的机会。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学习如何把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如何做好基层工作,如何处理好复杂问题;向实践学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本职工作和基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紧密结合起来,注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把基层实践中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及时的总结;向群众学习,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建议,集思广益,更好地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
我坚信自己将一如既往地保持蓬勃朝气、高昂的工作激情、充足的干劲,为信仰的旗帜增添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