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综合实践学习感悟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暑期培训感悟
沙区覃家岗小学费明先
本期期末考试刚刚结束,紧接着我们就参加了由沙坪坝区进修学院组织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暑期培训。初次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的我,片面的感觉到这门课程的实施现状并不甚理想,所以从思想上并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只觉得就是一次例行公事的培训活动而已。但是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我对这门课程有了重新的认识,并在思想上有了新的洗礼,感觉收获颇丰。
本次培训活动通过班主任余老师的精心组织,我们有幸聆听了多位市区和市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家的精彩讲座。培训中专家们不但利用丰富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而且还选择了一些优秀的课例让我们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发展趋势。湖北省武昌区教研中心的沈专家主讲的“基于体验的构建”中,特别强调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我有了新的认识。经验+反思=专业成长,看似简单的一个公式,但要认认真真实施起来,我却感觉任重而道远。以前总觉得只要将数学学科认真教好,让家长、学生有一个满意的分数,就大功告成,其他的综合学科考核完全可以忽略。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才意识到教师的学科发展并不等同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现阶段的教师是需要复合型的教师,而我在这一方面却还差之甚远,所以现在我应该重新审视自己,尽力朝着复合型教师的方向迈进。重庆市教科院的曹雷老师通过两个鲜活的课例,让我们看到了美国教师和中国教师在教学上的差异,从而清楚地认识到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多种学习方式实施的必要性,虽然感觉到这些学习方式的实施会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但是本着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我将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争取能更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确立,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现代新课程观念的形成,这样一门课程,对我们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教学方法,尽快适应新课程,以满足新时期下一步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
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感悟
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感悟
祝阿镇中心小学李传华
2014年1月2日,我有幸参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培训,由教研室的田峰主任主持,指出:这次把第四实验小学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培训基地,是为了方便全县的综合实践教师聚集在一起研讨教育教学工作,给全县教师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通过这次的课程研究,我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目的是学以致用,核心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看三个不同综合实践课程案例,《沉与浮》、《玩悠悠球长学问》和《美食与健康》,反应一些核心的问题,从案例中吸收不同的营养,使自己尽快的成长。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引发自己在教学中的思考。分析总结把他们的经验运用到教学中去。这次的研究,使我真正的学到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让我认识到了团队的合作精神,所以,这次的课程研究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这几节课无不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提出想法并实施,提高了积极性,学生走入社会亲身参与实践才能让他们获得真正的知识,其次,活动主题的设立非常符合学生的实际,尤其是《玩悠悠球长学问》一课,通过玩一玩、比一比、看一看的操作过程,都能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从中获取知识。另外,综合实践活动课动手能力比较多,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还培养学生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也深刻意识到: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很重要,从主题的确立,到方案、分组以及查找资料,及至最后的成果展示,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看似没有做什么,但实际上,每一个环节的顺利进行都有着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所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十分重要!
此次学习活动,我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增长了教师教学经验交流的机会,开阔视野。让我们把在实践教学中遇到一些问题、不同课题研究中的经验进行积累、探讨出解决的办法。另外,综合实践锻炼学生多学科知识的整合、掌握与自觉探索、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真的值得借鉴。通过听专家老师讲课,我也对我们的校本课程的研究思路更加明确。在今后的综合实践课中,要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着手,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争取上好综合实践这门课程。作为教师有义务去实施,去不断探究,相信探索之路没有尽头,愿我们携起手来,共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下齐河县美好明天!
第三篇:初二综合实践感悟(精选)
八年级综合实践感悟
2011年11月19日,我们满怀着激动与喜悦的心情,踏上了去往始祖山实践基地的路途。同学们都很兴奋,都十分期待这即将来临的三天两夜的实践生活。
不到一小时,我们便到达了目的地。蓝蓝的天,让人移不开眼;绿绿的原野耕地,令人心旷神怡;神秘而雄伟的始祖山,被云雾缭绕着,充满了吸引力……啊!这里的一切让人觉得是多么的亲切。我紧张的心终于得到了放松,又对这日后的实践生活充满了期待。
在这里的课虽没有学校的轻松,但比学校的课程丰富多了。最令我感到难忘的是高空拓展和野外拉练这两个课程。
在明媚的阳光下,我们一个班的人便在教官的带领下,向着高耸的始祖山前进。从山脚到山顶,我们休息了三次,虽说是一千多米的山,但那陡峭的阶梯让人觉得始祖山遥不可及,每一次转弯看到的都是那长长的,窄窄的“天梯”,好像永远也上不去。但是,当我们都筋疲力尽想要放弃时,我看到那山顶的黄帝像,听到了《黄帝颂》这首歌,我感受到了希望就在前方,我深吸了一口气,使劲地往上爬。终于,我胜利了!始祖山被我踩在脚下,我见到了属于我胜利光圈。我见到了雨后的彩虹。
在炎炎的烈日下,我们来到了拓展训练基地,看浙那高10多米的“庞然大物”,想到我们要站在上面完成一系列的动作,我的手脚便已经冰凉。项目开始了,我们这个组是要在一个摇动的柱子上,跳起去抓一个铁杆,那个铁杆是在半空中吊着的,看了就让人触目惊心,想象着我要站到那个晃动的柱子上,再加上身体的晃动,一不小心就有掉下来的可能。轮到我了,虽然前面的同学都顺利地完成,但我的心中不免有些害怕,我顺着梯子爬了上去,还好,没有出现什么事。可当我站在柱子上时,我突然发现那个可踏的区域是那么的窄,我的身上一下子出了许多了冷汗,我想:算了,豁出去了!我迈出了第一步,就在这一瞬间,我感受到了一种超越的力量……小心翼翼的来到了中央,终于成功了!太好了,我做到了!慢慢的,我被放了下来,我的脚挨着了地面,我突然发现着陆的感觉真好。通过这个考验,我发现了如果我克服了困难,我将会超越所有的人,只有在无比困难的情况下锻炼出来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超越自我就是成功!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逃生墙”这个项目。是它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团队的力量.站在4.5米高的墙前,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发问“我能做到吗?不可能吧?这也太难了…”当这个活动开始时,几个比较胖的同学毫不犹豫的蹲跪在墙角,让别的同学踩着他们的背上去。一个人踩上去,他们可能只是觉得有点不舒服,有点疼…到五六个同学上去时,他们可能已经觉得酸痛无比了…到最后几个人时,他们可能痛到了没有了知觉,痛到表情扭曲,咬牙切齿的样子。可他们在这过程中谁也没喊过一声痛,叫过一声累,一直都是默默无语的当底基,直至快没人了,他们才拼尽最后的力气爬上墙。终于结束了,每个人都爬上去了!在静静地回想,令人无比心酸。我们哭了,哭得声嘶力竭,那是感动的泪水,那是我们成功的象征!我们收获了什么叫团队精神,什么叫坚持与坚强。
不禁让我想起这样一句歌词“团结就是力量”。
在“定向越野”这个活动中,我感悟到了一句话“人生四定向,定向似人生”。
这短短的一句话让我感悟了许多。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有着全新的体验,不再像之前课程那样靠着教管的指导去活动,而是完全由自己去完成的。我们手拿着地图和指北针,按图标与地形的大致样貌去寻找各个标点。我们从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人生,就如这四个定向一般“东 西 南 北”。无论在哪一方位,无论周围的环境如何复杂,只要我们有一个准确的定向,从这个方向入手,我们就会一步一步的迈向成功的彼岸,收获成功的喜悦之情!
从这次活动中,我认识到人生方向对人生目标的成功与否的重要性,感受到人生方向指给我的一条光明平坦的道路。唯有人生有定向,有目标,才能实现梦想。我在今后生活中,会铭记今天所学的一切,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去开辟一条通往目标的开阔道路!
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次实践活动,不会忘记敬爱的教官们那一张张和蔼的面孔。我很感谢学校和国家给我们的这次机会,让我们锻炼自己的意志与体魄。愿数十年后,能够再回到这一方净土之上,再展自己的风采!再见了,始祖山实践基地。
第四篇:综合实践培训感悟
综合实践培训感悟
本次的综合实践课程开发与实践培训培训虽然很短暂,但是收获颇丰。现对本次培训做如下总结:
一、充分认识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到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学生是通过动手操作实践的方式来获得经历和体验的。动手实践,是综合实践的基本学习方式。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其他任何课程都更强调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性教材有很大不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对某一学科知识系统的严密编织,而是一个围绕许多社会生活或自然界主题展开实践活动的框架。它不是给教师备课用的脚本,而是
适合学生看的指向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的入口。从某种意义上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材”不是书本,而是生活、是实践。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直接实践出发,这是编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材的总原则。
(三)综合实践课程重视活动过程的同时兼顾结果,在过程中实践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视学生的精神成长,重视不可见的态度、观念、思考方法、情绪情感的发展,在过程中实现其价值,而主要不以知识技能习得的程度来决定学生的成绩优劣,同时兼顾结果,不让活动无的放矢。
二、充分认识到了我自己 过去,我一直自信的认为综合实践是一门易教易学的课程,,可是,当我接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时,我才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原来还有很多的不足,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懂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随着以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我将会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三、今后打算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和研究,力争培养目标达到“四意识”、“三能力”,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意识、主体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积极动脑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乐于研究探索新的事物。
2.实践意识: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多方面的直接经验,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3.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在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中加深对自我能动性地认识和体验,树立责任感,培养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志趣和情感。
4.合作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建立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团结互助,尽职尽责的态度。
5.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积极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善于全面、完整地认识事物,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6.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能提出比较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总之,这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让我受益匪浅,它将成为我今后工作的一个新的起点。
第五篇:综合学习和实践
专题
气象物候
《看云识天气》
学习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理清文章的思路。
3.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观看每日的天气预报,积累与天气预报相关的词句与词汇,将它们整理到家庭作业本上。
一、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直留心观察自然界,以图掌握规律,为人类服务。事实上,天气的变化也自有它的规律,自有它的征兆。现在,我们来看一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与天气有怎样的关系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
二、整体感知:
①出示学习目标。
②听读课文,思考: a.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b.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
请你设计一种表格来完成,看谁设计的好。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上述题目。
[明确]
①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②云简表
云 名 云的形态变化 高 度 厚 度 天气征兆 卷 云 像羽毛、像绫纱
丝丝缕缕地飘浮着 最高 最薄 象征晴朗
卷积云 像鳞波 是成群成行的卷云 很高 很薄 无雨雪 积 云 像棉花团
上午出现 傍晚消散 两千米左右 较薄 阳光温和 高积云 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扁球状 排列匀称 两千米左右 较薄 天晴 云 名 变化过程 形 状 位 置 天气征兆
卷层云 卷云聚集 向前推进 像白绸幕蒙住天空 高 晴转阴 高层云 卷云越变越厚 像毛玻璃遮着太阳 低 将下雨雪 雨层云 高层云变得更厚 暗灰色云块密布天空 更低 雨雪连绵 积雨云 积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 乌云密布天空 更低 雷雨冰雹 云的光彩简表
光 名 产生和分布情况 色 彩 天气征兆
晕 产生在高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 里红外紫 日晕三更雨 月晕午时风
华 产生在高层云边缘部分 里紫外红 华环由小变大,转晴;由大变小,转阴雨
虹 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 彩色圆弧 东虹轰隆西虹雨 霞 早、晚,太阳照着对面的云彩 云层变红 朝霞不出门 晚霞行千里 品读感悟
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但语言生动,对云的描摹也细致形象。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有何好处?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加以体会。你能否仿照课文中的例子造几个句子? a.学生在课文中画出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句子。(侧重于比喻的修辞方法)
(学生朗读找到的运用修辞方法的语句,重点谈谈体会)。
(1)运用贴切的比喻:
“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说明卷云的轻盈和洁白;
“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比喻卷积云的形态特征;
“像棉花团似的白云”比喻积云的形态特征;
写卷云聚集成卷层云时用“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作比喻。(2)运用拟人的手法:
写卷层云变成高层云时,用“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
写高层云变成雨层云时,用“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
b.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特点,并仿照课文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小结:本文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层次清晰,很有条理,关键在于作者选取了合理的说明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数。另外,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这得益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方法。除此外,更重要的是对于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其实,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一样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来。拓展延伸
1.交流收集的有关气象谚语、词语等。
2.试着根据天空中的云彩形状,判断一下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情况,把结果写下来。
三、课后练习预习专题中的诗歌
第二课时
1.请你用物候知识解释“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现象。
【答】时逢盛夏,可是“天山”之上却依然白雪皑皑,只有寒冷,没有烂漫的鲜花,这是由于高下的差异。“天山”海拔甚高,气温自然偏低。
2.古代诗词中常常写到梅雨。柳宗元写在广西柳州的《梅雨》诗说:“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农历三月)。”杜甫写在四川成都的《梅雨》诗说:“南京(指成都)犀浦道,四月熟黄梅。”苏轼写在浙江湖州的《舶趠风》诗说:“三时(农历五月)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请你用物候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答】梅雨多发生在春夏之交,但各地 “入梅”的时间不一样。柳州、成都、湖州地点不同,入梅时间自然不同,梅雨期的长短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梅雨“入梅期”是由南向而北逐步推进的。3.揣摩诗作中描述出的有关物候现象。(《塞下曲六首(其一)》《凉州词》《塞下曲》《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明确:
(1)《塞下曲六首(其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说明:农历五月,多数植物早已过了花期,而天山仍是冰雪一片,原因在于高度差异。
(2)《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有人认为“黄河”应为黄沙)说明:两种说法的角度不同。从物候学的角度看,“黄沙直上白云间”是事实,从地理学角度分析,“黄河远上白云间”则不可能,凉州城与黄河相去甚远。有可能是“河”与“沙”传写错误。但是从文学角度看,“黄沙直上白云间”没有“黄河远上白云间”那样显得有美感,文学是可以发挥想像的。(3)《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说明:月黑雪猛,非雁飞之时,此时大雁高飞,暗示已有敌情。华罗庚认为“月黑天高时,怎见得雁飞”,理由是北方大雪时,不可能有大雁,因为大雁早已南迁。
(4)《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春江水暖鸭先知”、“正是河豚欲上时”
说明:因为画面本身有水有鸭,更从其它景物上想到江水的温度和鸭子的感知;再即景生情,由蒌蒿、芦芽想到了河豚(河豚产卵季节要溯江而上)。
四、关于气象物候的诗词、成语、俗语积累:
诗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词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3.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谚语
1.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3.东虹轰隆西虹雨。
4.雁鹅过,赶快播。雁下地,就嫌迟。
成语
春暖花开
秋高气爽
秋风扫落叶
一叶知秋春华秋实